3.识病治本──世界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识病”的主要依据是对疾病发病原因、发病经过、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变化、生化代谢变化、免疫学改变以及预后等的研究和认识。“识病”是从传统的辨证过渡到对疾病内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的认识的全过程。辨证主要依靠的是对疾病临床症候的哲学思辨性的归纳,用的是直观方法诊治患者,具有逻辑推理的抽象性和模糊含蓄的艺术倾向,好象文学艺术中的朦胧诗和写意画。

“治本”,要求在明确真正的致病因子和认识到机体内环境已经遭到破坏和被破坏到了何种程度的前提下,重视驱除生物有害因素,中断自然病程的某些环节,帮助机体受伤单元重建局部和整体的协调和依存关系。

识病治本,无论在临床实践上还是在理论认识上,都是集中了辨证论治的精华,并加以不断提炼和升华。它比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具有更加丰富的临床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容量。它的容量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增加而丰富多彩。

识病治本──世界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了人类最进步的对待疾病的思想方法论。

“识病”是从传统的辨证过渡到对疾病内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的认识的全过程。为此应该采用目前最先进最科学的方法、仪器和设备;然后是治本。要求在明确真正的致病因子和认识到机体内环境已经遭到破坏和被破坏到了何种程度的前提下,重视驱除生物有害因素,中断自然病程的某些环节,帮助机体受伤单元重建局部和整体的协调和依存关系,以解除患者的痛苦,拯救患者的生命。综合“识病治本”的意义,在于:认识真正的致病因子、机体组织病理变化和药理机制,从而了解并提出针对性的治则,发掘最有效的方药。

王玉润早期与后期在有些场合对自己学术思想的提法不同,有时提“辨病论治”,有时提“识病治本”,其实两者意思完全一致,它的微妙不同是,前者代表了早期思想,强调的侧重点更在于“辨”,辨病是论治的条件和基础,大约没有脱离传统中医理论思维和概念的范畴,而后者代表了后期学术思想,强调的重点在于治,治是手段,治病是目的。为了达到治好病的目的,必须调动一切有利条件、积极因素。因而识病治本所体现的精神更具理性,更带有现代化的时代特色。

识病治本,无论在临床实践上还是在理论认识上,都是集中了辨证论治的精华,并加以不断提炼和升华。它比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识病具有更加丰富的临床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容量。它的容量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增加而丰富多彩。识病治本,代表了人类最进步的对待疾病的思想方法论。

英国医生琴纳(1749~1828年)发明的牛豆疫苗、法接种术、国化学家微生物学创始人巴斯德(1822~1895年)发明的减毒术、德国细菌学家科学家开尔美特(1863~1933年)和介林(1872~1961)发明的卡介疫苗、苏格兰细菌学家福莱明(1881~1955)发明的青霉素(1929年)、华克斯门(1888~)发明的链霉素(1948年)、美国病毒学家赛平(1906~)发明的麻疹注射疫苗,这些发明在世界范围内曾拯救了无数的生命,为人类立下了无上的丰碑,同时,为人类开启了一道识病治本的光辉,因为他们的成功正是世界医学发展趋势──识病治本的必然结果。这些医学成果并非都是医生们所取得,而是由许多从事边缘学科的科学家所发明的。这正说明识病治本是汇集了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各门学科最先进的科学成果,来为人类服务,来维护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也正说明识病治本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