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1.糖尿病足筋疽症

王××,男,72岁。 诊号:102879

初诊:1998年1月15日。

主诉:右大趾红肿一月。

有糖尿病史20余年,高血压10余年,一月前右大趾出现红肿发热,继则出现溃烂,伴肢麻,行走困难,外院抗生素治疗未效,现因拒绝截肢而来诊。

体检:右足前半跖肿胀,足大趾呈“巨趾”状,趾端干黑,内侧疮面至根部外侧有三个小溃疡,各创面相互贯通,可见腐烂变性之肌腱,分泌物臭秽。右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抬高苍白实验(-),舌嫩红,苔黄腻,脉弦滑,测血糖11.8mmol/L,T:38℃,BP:22/14Kpa。

证属:湿邪郁热,内侵经筋,热胜肉腐而发筋疽。

诊断:(中医)筋疽

(西医)糖尿病足

治拟:清解湿毒除消法。即刻在局麻下清除已坏死的右大趾,修剪去除腐变之肌腱,使创口引流通畅,外敷捞底膏,每天换药一次以拔毒祛腐,在用降压(开搏通)和降糖药(胰岛素)的同时内服中药。

方药:茵陈15g 黄连10g 苦参10g 菝葜30g 生山栀10g 地骨皮30g 制大黄10g。

治疗一周,足大趾残端肉芽鲜红,腐腱分泌物较多,复以此方增减,每日换药再进行蚕食清创,同时用0.5%甲硝唑液冲洗后湿敷加压加扎。

复诊:1998年2月15日

创面脓腐清,分泌物少,边缘上皮生长,能自立行走,自觉足趾麻木,小腿冷酸未复,血压和血糖皆稳定。症已缓解,患者及家属转悲为喜。

证属:筋损渐复,气阴不足,挟风证。

治拟:益气养阴,搜风通络。

方药:黄芪30g 白术30g 黄精30g 玉米须15g 首乌30g 杜仲15g 全蝎5g 炙蜈蚣2条,外治及西药同前。一个半月后创面愈合。

按:奚氏平素反复强调,TAO、ASO和DG等周围血管病出现坏疽,虽由其本身疾病性质(内因)所导致,但多由其外在因素(外因)所诱发,如甲沟炎、手足癣、皮外伤等,一旦出现感染,极易呈“星火燎原”之状而造成坏疽发展,“千里之堤,溃于蝼蚁”。故奚氏指出有上述病症之患者,平时应注重护足,足癣为湿邪潜隐之源修剪指(趾)甲应避免挑挖,破损甲沟。有癣病者须彻底根治以绝后患。

坏疽的治疗,除内治需辨病分期论治外,外治亦然。对不同的疾病,急性期创面处理有所不同。对TAO和ASO的坏疽,由于是缺血引起,创面与创周尚未破溃的组织之间所建立的防御结构、屏蔽机能非常脆弱,如有感染或施行小手术(拔甲、切除坏死组织),均会破坏屏障结构,或刺激血管痉挛,使远端缺血加重,造成病变蔓延恶化,因此换药应避免应用浓度高的含升丹、降丹等烈性刺激药物,可用抗真菌类消炎药和激素药粉(或药水)以抑制变态反应,不宜用透气性差封闭性的油膏类,创口保持干燥,防止再感染,促进坏死部位快速分界。在炎症及坏死组织尚不稳定的情况下。不作清除术,只有待感染控制,局部营养状况改善,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界清楚时,方作彻底清除。但对DG的坏疽,因无明显缺血症状,而是由于肌腱变性坏死所致的湿性坏疽,为制止进一步的筋损肉腐,故须及早切开清除变性肌腱,创口保持引流通畅,以防厌氧菌及真菌感染,促进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