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评价显示中药确能提高肺癌患者生存质量

时间
2006-08-07

日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临床肿瘤中心采用国际生存质量量表,评价中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并证实了中药具有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改善体能状态的作用。

由于多数肿瘤不可治愈性及治疗过程中由治疗带来的难以避免的毒副反应,肿瘤患者在生存期内的生存质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许多国际性研究机构已将生存质量评估作为新药开发及新疗法疗效的评定标准之一,其中采用标准化的国际生存质量量表对患者进行生存质量测评已得到公认。研究人员采用肺癌治疗界评价较好的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肺癌生存质量量表(EORTC QLQ-C43)和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L)两种国际生存质量量表,对中药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及其他疗效进行了初步观察。

研究人员将10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61例)接受中药(生黄芪30克、生白术15克、北沙参15克、石上柏30克、七叶一枝花24克、冰球子30克、山萸肉12克、仙灵脾15克等组成)治疗及化疗(采用NP方案),对照组(41例)单纯接受化疗,共观察两个疗程。采用EORTCQLQ-C43与FACT-L两种国际生存质量量表作为测定工具,并以传统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作为参照。

在近期疗效观察中,研究人员发现,非手术患者两组缓解率差异无显著性,手术患者联合组的疗效优于西药组。联合组在角色、情感、认知功能和总健康状况、社会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躯体领域评分降低,说明治疗前后以上领域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在症状子量表中,疲倦、疼痛、气促、失眠和食欲丧失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恶心呕吐、便秘和腹泻评分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将全部症状综合为总症状子量表计总分,评分降低(P<0.05),说明联合组总的症状趋于减轻。化疗组在躯体领域评分升高,角色、情感、认知功能、社会领域、总健康子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在症状子量表中,恶心呕吐、疲倦、疼痛、食欲丧失、便秘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气促、腹泻、失眠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总症状子量表,评分升高(P<0.05),说明对照组总的症状明显加重。

两组治疗前后FACT-L评分结果显示,联合组与医生的关系评分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其余各领域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上升(P<0.05)。化疗组治疗前后各领域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医生的关系、社会、情感领域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两组治疗前后体能状态卡氏评分(KPS)、东部协作组体能状态计分(ECOG)评分比较,治疗后联合组KPS评分提高者、ECOG降低者较化疗组明显增多,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

此外,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量表评分显示,联合组治疗后中医症状量表得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化疗组得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人员还发现,联合组副反应比化疗组轻,且副反应时间比化疗组短(均P<0.05)。

研究人员认为,此次研究结果提示,中药具有减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疾病及治疗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