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招标厂家怨声载道

时间
2004-05-24

最近,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组织了一个座谈会,几位医疗器械(一次性注射器、输血器等)生产和经营企业的代表,对当前实行的药械招标采购叫苦不迭。他们说,我们并不反对招标采购,但是不能容忍招标采购操作过程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

中了标却卖不出产品

企业代表们认为,目前招标采购最大的问题是招标主体错位,招标的人并不“埋单”,中了标并不意味着生意成交。要想把产品卖出去,还得分别到医院个别“公关”。

去年,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把一次性注射器的价格压到了最低,虽然中了标,但已无力再给购买方回扣或“好处费”,结果这家企业的产品一件也没卖出去。一位企业代表告诉记者,他们企业的产品原来在某自治区信用很好,市场占有率相当高,几家大医院十几年来一直使用他们的产品。在该自治区首次实行招标采购时,他们自认为产品过硬,就没去另做“工作”,结果居然没有一个产品中标。

他们说,过去医院招标肯定会买中标产品,买多少和什么时间送货,企业心中都有数,也好安排生产和运输。现在倒好,忙活了半天只得到了一张“入场券”,至于产品是否能卖出去,还得靠私下的“努力”。

不堪重负的投标成本

像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本来附加值就比较低,利润更低,招标采购又无端给企业增加了额外负担。企业代表反映,买卖本来是在医院和企业之间进行的,现在中介机构却在中间横插一杠子,一份标书售价高达200~500元我们也就认了,凭什么中介还要按卖出产品的6‰~15‰提成?一位企业代表说,一次参加某市举办的招标,一个产品都没中标,但在退押金时却扣了1000多元钱,说是用以支付评标人的住宿和吃喝费用。

招标层次太多、太频繁,加重了企业负担。据反映,光北京就分为卫生部属医院、市级医院、城区医院、郊区医院、厂矿医院、部队医院6个招标点。一些省份十几个地区分别招标,一般一年招一次,有的半年就招一次。为频繁投标支付的差旅费和资料费已使企业不堪重负。

由于投标的成本太高,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据了解,全国360多家生产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的企业中,目前只有20%有微利,30%保本经营,50%处于亏本状况。一家年产值1亿元的企业老总对记者说,目前只能用出口产品的利润补国内销售的“窟窿”,长此以往将很难再支撑下去。如果民族企业都垮了,让进口产品占领市场,最终损害的还是患者的利益。

如此招标难分优劣

招标采购的门槛太低,是许多企业代表的一致看法。他们认为,现在凡是有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通过ISO9000认证的企业都有投标资格,这与没要求差不多,因为现在绝大多数企业都有这些东西,但实际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却大不一样。过去医院采购还到企业实地考察一下,现在采购中介连这道程序也省略了。产品原本还有具体的专业技术标准,但参与评标的没有行业代表,很难从专业角度对产品作出公正的评判。由于缺乏客观标准,对一种产品的评价常常凭主观感觉,于是就出现了同一种产品有的评委打了10分,有的却给了0分的怪现象,这对于货真价实的优质产品来说,自然很不公平。

将产品分得过细,同一种产品质量上没差别,却非要按不同规格分为几种、十几种,这样的做法企业也认为不妥。因为企业投标要付出数倍劳动和质量保证金,中标的产品过于零散,也不便于运输和储存。反过来,中介机构倒有从中得到更多“好处”之嫌。据知情人士分析,将产品拆分的另一个原因是“利益均沾”,让更多的企业分得“一杯羹”。这种做法根本违背了招标采购的初衷——让患者享受到质量安全、价格低廉的医疗器械。

招标究竟“肥”了谁

有位企业代表粗略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份标书几百元,再加上成交额的提成,中介机构每年仅从“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这一项上就稳赚1700万~1800万元。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秘书长姜向英对记者说,现在的招标采购违背了政府的初衷,成了商业利益的再分配。中介组织从企业身上又扒了一层皮。中介是招标方请的代理,且不说中介费用是否合理,即使该收,也该由招标采购方出钱,不应当转嫁给企业。

据初步估算,由于应付招标,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营销成本至少比原来增加了8%。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只有两条路:一是提价,二是偷工减料,这无疑都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记者本打算再听听招标主办方和采购方对此事的看法,但都碰了“软钉子”,他们似有难言之隐。少数愿意接受采访的医院采购人员反映,和自行采购相比,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无论是价格还是质量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程序复杂了。给患者的销售价是由物价局定的,即使采购价下来了,也只是降低了医院的成本,与患者没什么关系。难怪招标采购好几年了,百姓从医疗费用支出上感受不到太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