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

时间
2004-03-30

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

前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重者发生溃疡,病变主要累及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范围多自远段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呈连续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粘液脓血便。

后者为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而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多呈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瘘管、肛门病变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曾先后于1978年(第一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杭州)及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太原)两次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 IBD的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

2000年(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成都)对这些标准多年来的实施情况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加以讨论并作进一步修改,增加了治疗建议部分,现公布如下,供国内同道参考。

Ⅰ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标准

溃疡性结肠炎(UC)

克罗恩病(CD)

附:CD与肠结核的鉴别诊断

Ⅱ对治疗的建议

溃疡性结肠炎(UC)

克罗恩病(CD)

(欧阳钦,潘国宗,温忠慧,万学红,胡仁伟,林三仁,胡品津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