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药材难“道地”

时间
2008-12-09

道地药材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失去“道地”的光环,不是危言耸听。对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呼吁:必须切实保护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为何难以“道地”

所谓道地药材,是指一定的药用生物品种在特定环境和气候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较高、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性特点的药材。它是一约定俗成的、古代药物标准化的概念,它以固定产地生产、加工或销售来控制药材质量,是古代对药用植物资源疗效的认知和评价。道地药材的药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产区。如产自浙江的“浙八味”、产自四川的“川贝”、产自河南的“四大怀药”等就是著名的道地药材。

然而,在中医药发展历史中保留下来的道地药材,很难一直“道地”下去。业内人士指出,造成道地药材难以“道地”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

一是“李鬼”当道。“要发财,种药材”,这一口号曾经叫得震天响。因此,近年来一些农村地区纷纷放弃粮食生产,选择了“短、平、快”的中药材项目,并把它作为支柱产业来抓。由于粮农缺乏药材种植经验,以及部分药农受利益驱动,没能把好药材生产关,所以出现了药材质量下降、农药残留超标、生产无人监管、种养无章可循的局面,致使药材市场上鱼目混珠,大量非主产地生产的伪劣药材打着道地药材的名义招摇过市,造成了道地药材不道地的怪现象。

二是无序竞争。随着药材种植热的不断升温,造成了中药材生产增长总体严重超过需求增长。一些农村地区,为了脱贫致富,盲目种植药材,导致低水平重复生产。

三是生产萎缩。一方面药农不断扩大药材种植规模,白术、元胡、丹参等药材产区的盲目扩大,次产区的形成,影响药材的质量;另一方面有些药材由于生长周期长(需三年以上)、成本高、产量低、价格高、缺乏市场竞争力,所以药农生产积极性不高,种植规模不断萎缩。如“浙八味”之一的杭白芍种植面积萎缩到不足2000亩,且面积仍有不断减少的趋势。

道地药材如何保持“道地”

针对道地药材难以“道地”的现象,有关专家呼吁:必须加强对药材生产的管理,尤其是道地药材的管理。

建立药材种植规范作为生产的源头,药材的质量非常重要。为此,必须大力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以保证药材生产的

质量,防止产生农药残留量、重金属超标的现象。实施GAP也是我国中药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参与国际药品市场竞争的基础条件和必由之路。

构筑科学种植载体鉴于目前药材产区盲目生产且有质量低下的状况,必须构筑科学种植药材的载体,以避免低水平重复生产。如有的地区制定出“企业+科研+基地"的生产模式,确立了基地特有的生产关系,保证了生产标准操作规程的实施。通过采取租赁经营、反租倒包、组建生产合作社等形式,将农民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连片,建成具有相当规模的基地,集约化生产。药材种植基地按照生产标准操作规程,严格控制药材质量。同时,由生产企业定向收购药材基地的药材,解决药农的后顾之忧,也能避免药农之间为药材的出路同室操戈而造成质量不能保证的现象。

设立道地药材专用标志这种专用标志不仅表明该产品产自特定的原产地域,而且还能表明该产品经过特殊的质量监控、加工工艺而具有特殊的质量特色。道地药材专用标志所有权属于国家,是国家监控企业使用的法定产品标志,受国家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伪造冒用,违者严厉查处。

加强药材生产宏观调控近年来的情况表明,受非道地药材的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一些道地药材种植数量逐年下降,如浙贝母中的精品东贝,从历史种植面积最高年份的856亩,下降到目前的不到30亩,濒临灭顶之灾。对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政策向道地药材产区倾斜。有关部门应严厉打击,以次充好、“李鬼”当道的现象,以确保道地药材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