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为中国药材注入新内涵

时间
2005-05-30

中国药材集团公司日前受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承担了《北京市中药炮制规范》(1985年版)的修订任务,配合北京市药监局在3年内完成800多种规格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和质量标准的修订工作。

据了解,中国药材集团公司近十年来在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和资源保护利用战略研究、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植物提取物质量标准研究等方面硕果累累,为“中国药材”这一已有50年历史的国药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

在国家七部委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在1996年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与原卫生部药政局共同组织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上海市中药研究所和济南中药厂联合完成的“人工麝香研制”荣获1997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承担国家科技部“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川乌等10种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示范研究”,荣获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优秀科技成果奖。

这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特别是人工麝香,经过中国药材集团公司10年的积极开拓,人工麝香已经得到了中药生产企业的认同和接受,为完全替代天然麝香创造了条件,并间接促进了作为国家一级保护物种野生麝的资源保护。

开展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和促进野生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国家中药材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药材集团公司与各地联合建设了80种药材的20个生产基地。其中承德药材有限公司在国家森林公园——塞罕坝机械林场建立的200公顷野生金莲花抚育基地,在2004年7月通过了国家GAP认证检查,成为全国第一批通过GAP认证的野生药材抚育基地。成都华泰药业有限公司在都江堰建设的333公顷、70万株“三木”(杜仲、厚朴、黄柏)药材基地,于2004年获得了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颁发的“药用植物绿色出口生产基地”证书。而黑龙江省药材公司的低残留、无公害人参,一直保持着对外出口的良好势头。

中药的标准问题一直是整个行业发展的软肋。从1997年开始,中国药材集团公司与美国保他尼康公司合资成立了北京裕科植物中间体开发有限公司,先后研制出36种植物提取物的质量标准,通过分析检测,积累了大量基础数据和经验,并直接应用到北京华颐中药制药厂的提取物生产和中国药材集团公司的提取物出口贸易。2003年,北京裕科植物中间体开发有限公司还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20味中药提取物质量标准研究和中药提取物标准规范建立的研究,组织17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展联合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效。其中连翘、黄芩提取物和广藿香油的研究成果已被《中国药典》(2005版)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