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制药集团董事长董增贺谈建设创新型企业

时间
2006-04-13

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首次将企业自主创新提高到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来阐述,并再一次重申,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作为我国制药行业的领军企业——东药集团,在落实科技大会精神方面有什么新的打算和举措?记者就此采访了集团董事长董增贺。

“我们要以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点击智能,集合知识,激发热情,发挥潜能,全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董增贺董事长已经胸有成竹。

创造辉煌——东药吃的是“创新”饭

东药的今天可以用“辉煌”两个字来概括。

东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医药行业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家重点联系的500强企业和55家重点企业集团之一;在中国企业协会开展的全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企业”评比中榜上有名;2005年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在由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和世界品牌实验室联合发布的《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东药名列第277位,品牌价值为20.04亿元。“东北牌”商标被国家商务部列入2005~2006年度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2005年东药集团实现销售收入41亿元,出口创汇1.4亿美元。

集团现拥有员工5300人,集聚了一大批享有盛誉的顶尖专家和复合型人才,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近20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3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24.8%。作为首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东药拥有自己的医药工业研究院、医药工业设计院、环保研究所、质量检测中心、医药物流中心、计算机中心,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科研、生产、经营体系。企业目前主要生产抗生素系列、维生素系列、磺胺系列、胃肠道系列、心脑血管系列等各种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和制剂等800多种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10多个产品群在全球医药产品排名中位居前列,如维生素、磷霉素钠、脑复康等。

“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创新的结果。”提起东药的成绩,董增贺如数家珍:东药在国内率先运用“一步发酵法”生产Vc产品,确立了维生素类原料药在全国的领导地位;在国际医药界率先创立“Vc生产二步发酵法”,成为首个出口到瑞士等欧美地区的中国专利技术产品;在国内医药界率先成功生产益智类药物——脑复康,率先研制出头孢噻肟钠并成功上市,率先开发一类新药——卡孕栓,为国家计划生育工作做出卓越贡献;率先上市我国微生态制剂一类新药整肠生,并出口到韩国;率先研制成功中性磷霉素钠,并率先在全国上市;率先研发成功抗HIV药物,成为我国抗艾药物生产基地。这众多的“率先”,标志着东药人自主创新的脚步从没有停止过,也标志着被东药决策层推崇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已经多次转化为活生生的生产力。

关于东药的自主创新还有许许多多:

在全省医药界建立了第一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一大批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博士毕业生来企业科技攻关,这是创新;

为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学位津贴制度,这是创新;

革除新体制下“大锅饭”的痕迹,在全省大中型企业中率先推出了“十类员工薪酬制”试点,这是创新;

建立东北地区最大的医药物流中心,为厂家商家也为自己搭建商业运营平台,这是创新;

企业承载“赢利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的理念提升,通过SA8000认证凸现以人为本的管理风格,营造“真心关爱员工,真情关心工作,真诚关注企业成长”的企业文化等,这还是创新。

冲出困境——东药走的是“创新”路

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大型国企,曾经历过凤凰涅(般木)般的浴火重生。东药从濒临绝境到焕发生机活力,是国企改革的奇迹,更是创新的奇迹。

董增贺将多年来东药的创新特点与成果归纳为以下4点:

——观念创新,让思想冲破禁锢,跟上时代。从适应计划经济的“铁饭碗”、“大锅饭”,到适应市场竞争的“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就业靠竞争,上岗靠技能”,东药人经历了艰难而痛苦的思想嬗变;随后,越来越多的与时代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涌进东药人的头脑,如建立学习型组织、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企业等等,东药新文化的不断丰富,标志东药人的思想紧跟着时代前进的步伐。

——机制创新,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新要求。经过3年努力,东药完成了第一轮基层改制,出现了多种“公有制实现形式”,推动了扭亏脱困;之后,随着各方面资源整合,企业基本完成了战略收缩,改善了产品结构,在市场上树立了东药整体形象,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财务公司重组、股权分置改革则进一步深化了机制创新。

——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深入和集成,为企业生存发展赢得了机会和空间。从挖潜、堵漏洞、降成本、保饭碗开始,不断深入、不断拓宽、不断集成,覆盖了生产、经营、管理、工程、新产品开发、品牌建设等方方面面,许多大项目参与人员跨部门、跨专业,产学研结合,厂内厂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优势互补,体现了集成的效能与力量。

——初步建立了创新管理机制,积累了创新工作经验,提炼了创新文化。这些年不仅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创新项目立项、审批、监控、成果评估、审计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而且,多年从事创新活动,使一大批干部、骨干积累了创新工作经验,大家普遍认同的创新理念成为东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以上的简要回顾,董增贺颇有感触地说:“创新是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关键。东药人吃的是‘创新’饭,走的是‘创新’路”。

“双百工程”——东药瞄准的“创新”目标

“创百亿集团,建百年东药”是东药集团的新目标。

东药领导班子于去年3月份做出调整后,董增贺请来了市场销售、财务、研发、策划、信息情报等各路“诸葛”,用数字“说大事、议大事”,谋划“做精原料药,做大制剂产品,做强医药商业”的战略布局。对于国家和省市举办的各类医药展销会、贸易洽谈会,东药从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目的很明确,即“研究彼的长短,分析此的利弊”。经过若干轮次的“碰撞”,主导产品和消费群体定位的思路也越来越明晰。东药最终确立了经营战略的“发力点”:培育2个超过10亿元、3个超过5亿元、12个超过1亿元、16个超过5000万元的产品群,“企业的形象品牌要做大做强,产品的个性品牌要做精做细”。这一思路让东药的市场空间更开阔了,目光不仅仅盯在“化学原料药”这一传统优势上,更不放弃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制剂药这块阵地,这是东药企业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战略性创新,显示了东药决策层市场运作的胆识和才智。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去年,东药在现有的制剂品种中,筛选出“珍稀渭”等3个重点品种,借助国内营销策划机构的外脑支持,开始全盘策划“卖点”。这3个制剂品种代表了东药集团制剂推广的方向,即通过这3个品种的市场推广,以点带面,打造东药集团OTC、处方药、保健品3条营销高速公路。在这3个制剂品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珍稀渭”,其市场启动意义深远重大。这是东药集团实现从以生产为核心到以市场为核心战略转型的重要一步,也是东药实现“创百亿集团,建百年东药”的关键一环。在“珍稀渭”营销研讨以及市场启动动员会上,董增贺欣然将“珍稀渭”的市场推广以及品牌建设行动,定名为“珍珠行动”。

在谈到东药发展战略调整与创新这个话题时,董增贺说,要创建百亿集团,没有大量的产品群是不可能的。产品群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需要靠我们去培育。这个培育分两个方面,一是对现有产品的培育壮大,二是对新研发产品的培育壮大,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缺一不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下发之后,再一次激发起东药科技创新的热情。目前,搭建制剂研究工作室、抗艾药研究工作室、手性药物研究工作室以及建立抗艾药物及手性药物分析测试中心的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操作中。董增贺透露,到今年年底,新产品、新技术对企业的贡献值将约占销售额的70%以上。

过去和今天是辉煌的,但东药人却不满足于此。面对浩浩荡荡的国际化大潮,面对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的变更和技术难度的突破,面对惊涛骇浪的市场分割和产业集群,面对“百年东药、百亿集团”这一宏伟目标的召唤,除了继续加快创新的步伐,东药人别无选择。

“创新之路无坦途,创新之路有前途,创新无处不在,创新人人可为。”董增贺激动地说。

自主创新,东药将放飞思想,释放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