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如何姓“中”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09-09-01

——江苏省中医院继续教育坚持中医方向的探索与思考

江苏省中医院 李七一 韩旭 张来根

几点做法

一、认真做好培养中医人才的任务

1.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

实践证明师徒相授是卓有成效的一种中医育人方式,200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师承工作启动,我院17名继承人在三年继承学习期间,已有2人成为学科带头人,15人成为科室医疗骨干;新开设专科、专病门诊达12个,开设专科病床达158张;3名博士毕业,2名成为硕士生导师;共完成临床病历2062份,撰写跟师笔记、学习心得、临床体会或指导老师的临床实践经验整理367万字,发表医学专业学术论文36篇,出版医学著作5部,主持与参与院级科研课题4项、省级科研课题6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

由于工作突出,我院8位指导老师被评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2位继承人被评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继承人。

2.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

我院朱永康等7人经考试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通过三年“钻研古籍、临床实践、名师指导”,他们均完成了各自的学习任务并顺利通过了各项考核,有2名被评为优秀学员。如今,他们都是成为我院中医学术、学科的带头人,朝气蓬勃,为弘扬中医发挥着中坚骨干的作用。

由于我院高度重视这两项中医院姓“中”的工作,工作成绩突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先进管理单位和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先进管理单位。

3.成立名老中医工作室

我院成立了徐景藩、干祖望、夏桂成三个“名老中医工作室”。并从相关专业科室选拔德才兼备的中青年骨干医师,以学术继承人的身份进入工作室。以入选名老中医工作室的学术继承人为骨干,以所在临床科室为依托,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的继承工作,并进行老中医相关学术经验的课题科研项目研究。

名老中医工作室实行职能部门监督管理和临床科室日常管理相结合的“双管模式”;作为医院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专项工作,采取目标管理的办法,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对名老中医工作室进行严格考核,制定相关工作室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考核指标,以评定学术继承人的学习状况和成绩。工作室人员结构实行“三级”梯队制,以老中医为核心,室主任领导下,专兼职工作人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对名老中医的学术继承。

工作室建立以来,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先后承担老中医相关学术经验的课题科研项目研究41项,更重要的是使专科中青年骨干医师的中医学术基础进一步巩固、方向进一步明确、水平进一步提高,临证经验进一步丰富了。

二、举办院内“师带徒”学习班

“师带徒”是学习中医临床的独特且行之有效的形式,我们已将其纳入医院常规继续教育范围内。我们在院内遴选出徐景藩等31名省名中医和具有较深中医学术造诣的老中医专家担任指导老师,每年分批负责指导1~2名年轻医生,不断提高中青年医师中医临证能力和中医学术水平。从2005年起至今已经举办了三期,已经结业二期共带徒87人,第三期正在进行中。为此医院专门订立了“江苏省中医院院内师带徒学习班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规定要求:如不经过“院内师带徒”学习班的培训一律不得晋升。由于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有奖有罚,所以效果明显,提高了学员中医辨证论治的能力和遣方用药的领悟力,培养了新一代中医人才。按计划几年内将对数百名中青年医生全部轮训一遍,中医人才纵向梯队已经逐步形成。

三、举办院内“西学中”班

近年来医院先后举办了针对不同层次的西医学习中医的在职“西学中”班两期,即为期一年期的“西学中”高级研修班,学员包括我院副高以上所有的西医共69人,课程分为包括中基、中诊、中药和方剂的基础阶段半年,以内科为主的临床课5个月以及1个月的随师抄方阶段,每门课均考试,两门课不及格的不发结业证书等。目前该学习班即将结束,从学员已取得的良好成绩说明,他们下了工夫也学到些中医,有的已经在临床上运用了。可以说通过这个学习班,培养了一批既有扎实现代医学知识功底和技能,又有较系统中医基础理论的中西医结合人才。研究生课程班为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为期两年,经考试我院45名中级职称的西医人员参加,现顺利进行中。

目前,我院广大西医人员学习中医兴趣浓厚,学中医、用中医的理念已经深入到西医人员的头脑中。“西学中”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扩展了院内中医学术的交流范围,加深了中医在诊疗中的应用程度,为中医药在临床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人力基础。就此医院发文决定,凡未经过“西学中”学习班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中级职称西医人员,一律不得晋升。

四、开展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与研究

医院专门成立了中医药传承与研究中心,专人专管,专人专事。分设有消化专科研究室、中医肾科研究室、中医妇科研究室、中医儿科研究室、中医耳鼻喉科研究室、中医眼科研究室、中医肿瘤科研究室等数十个专科专病研究室,对不同的中医学术流派,有针对地进行相应的学术继承和发展研究,力争全面继承,重点突破。

五、开展中医药学术讲座和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根据医院的要求,所有中级职称以上的医技人员每年开展的学术讲座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中医药内容。每年开展院级中医药学术讲座共86次,专科科内讲座共826次;举办国家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共40项。每次的讲座和项目都必须在教育处登记、备案,定期进行考核。多形式、多层次、多专题的中医药学术讲座和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既营造了全院浓厚的中医药学习环境,活跃了院内中医学术交流的氛围,又使中医药在临床诊治中的参与比进一步提高,同时对中医学术的传承与扩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体会与思考

一、从思想上真正认识

医院要求每一名职工首先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中医药的本质和坚持中医姓“中”的重要性,只有思想上重视了,才会在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实践中做出相应的行动。我们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中医院的职能要求必然是中西医结合的医院,即既以中医为主体、为建院之本,为宏扬祖国医学的坚实基地,为此我们必须学好中医、用好中医,舍此中医院没有第二条生路;另一方面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使用西医、引进西医人才,开展新技术、新疗法,以作为中医院的支撑力量、安保力量,促进中医的发展。

二、人才是根本保证

对中医院而言人才包括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两个类型,前者包括老中医药专家和各级别中医师,其中应特别重视老中医药专家的作用,同时亦要重视中、青年中医师的中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临床能力的提高。他们是中医的主体、是坚持中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姓“中”的关键因素,惟有得到他们的认可和自觉行动,中医的继承和发展方能实现。后者是指西医院校毕业的又经过中医培训的西医人员。只有充分发挥以上三种人才使用中医的积极性,中医院才能真正姓“中”。

三、领导重视,常抓不懈

医院领导应将中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姓“中”这个观念作为办院的指导思想而常抓不懈。首先领导班子思想要高度一致,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其次要有将该观念变为全院广大医务人员实际行动的决心;再就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定和条例,如我们先后订立了《江苏省中医院名老中医工作室管理规定》、《名老中医工作室运行机制》、《江苏省中医院“优秀中医临床重点人才培养项目”工作计划》、《江苏省中医院“青苗培养”计划》、《江苏省中医院“西学中学习班(高级职称)”管理和实施办法》、《江苏省中医院院内“师带徒”学习班管理和实施办法》等,以保证中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姓“中”的贯彻执行,落实到位。

四、处理好几个关系,积极营造和谐氛围

1.学习和使用中西医的比例

我院要求初、中级职称人员学习和使用中西医的比例各占一半,高级职称者则应以中医为主,并制定了相应考核标准,严格管理,以此来规范和约束医生学习和使用中医与西医的行为,尽可能增加学习和使用中医的时间和机会。

2.中西医之间的合作关系

随着医院对专科技术及其业务功能定位的把握,出现了各科之间、人才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尤其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人才之间合作共事,取长补短,进一步促进了我院综合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实践告诉我们,在大型中医院的特定环境下,在专科技术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合作将成为主流,应当充分认识到相互包容的重要性。中医,西医必须相互尊重,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特长,共同承担起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重要任务,共同促进医学科学的繁荣和进步。

3.继承与创新的发展关系

中医药的继承和创新是中医发展的基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创新是建立在认真学习和科学继承中医数千年来所形成的优秀理论和丰富实践基础之上的,尤其对各种疾病辨证论治技能的熟练掌握,这一点无论从最基本的理法方药到进一步的中医人才培养,都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另一方面,实践告诉我们,在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引入现代医学技术与成果,作为中医药发展的支撑条件,做到医教研协调发展,提高医院综合诊治能力和中医药现代化水平,两者不可偏废,这是中医院必须遵循的业务定位和中医发展规律。

我院开展的多种中医药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培养了中医人才,扩大了中医队伍,深化了对中医的认识,提高了辨证施治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了中医药特色优势,保持和巩固了中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姓“中”的本质,但离真正意义上姓“中”的目的尚有距离,仍需努力实践、大胆探索和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