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膏方变了味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09-11-12

近两年,膏方进补持续升温,但也存在变味的趋势。

上海一中医名家感慨,过去只有临证多年的专家才能开好膏方,一个冬季最多开膏方几十料,但现在普通坐堂医也开膏方,有的一个月就能开出100料以上;过去膏方要由专门药师熬制,现在因缺乏操作流程监控,浸泡、煎煮是否到位,浓度是否足量,都是一笔糊涂账;过去进补膏方前多服开路方,调好肠胃,为顺利服用膏方做准备,现在似乎都忽略了……

膏方调理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效果显著,有“中医预防针”之誉。膏方浓度高、易于吸收,是一种很好的滋补方式。但膏方本身有两个很高的要求:一是要求医生有深厚的中医功底,二是熬制工艺非常讲究。普通中药方一般有15味中药,一料膏方则需四五十种药材,一吃就是一、两个月。膏方蕴涵着深厚的中医理论和多层次的治疗思路,对医生处方水平要求非常高,膏方熬制更需严格按照传统工艺。

膏方是好东西,但若借势热炒,为利益降低质量,就会变了味道,不仅影响群众健康,浪费中药资源,也影响中医药的形象及长期发展,最终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后果堪忧。

为使膏方这一补养良法扎实地走进百姓家,不在浮躁中变了味道:要让民众正确认识膏方,明确膏方是中药,不是单纯意义的保健品,加强对医师、药师的资格管理,强化膏方制作工艺监控,确保膏方质量。再者,防止受利益驱使,保持膏方补虚、疗疾的本色。更要避免借文化过分炒作,防止中医药走向边缘化。

可喜的是,上海市规范膏方管理起了表率作用,规定只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才能开膏方。这虽只是部分地区做出的努力,但毕竟为膏方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