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学》(全本)

第一章 骨折总论

四肢伤,在战伤中占70%,其中骨折约占60%,在平时,工农业生产、交通、体育运动和军事训练中的意外事故,骨折也很多见。正确的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若处理不当,可以导致残疾和死亡。

第一节 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与骨折段的移位

一、定义

骨质的连续性发生完全或部分性中断称骨折。

二、原因

(一)主因

1.直接暴力 骨折发生在暴力直接的部位。如打伤、撞伤及火器伤等。多为开放性骨折,软组织损伤常较重。

2.间接暴力 骨折距暴力接触点较远。大多为闭合骨折,软组织损伤较轻。例如走路不慎滑倒时,以手掌撑地(如图3-1),根据跌倒时上肢与地面所成不同角度,可发生桡骨远端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或锁骨骨折等。

间接暴力 肌肉拉力引起骨折
图3-1 间接暴力 图3-2 肌肉拉力引起骨折

(1)挤压作用 身体自高处跌下,与地面接触,如足部着地,暴力集中作用于脊柱或跟骨等,可发生脊柱及跟骨压缩骨折。

(2)折断作用跌倒时,如手掌着地,通过传导(或杠杆)作用,依不同角度及各部承受力量的大小,可发生不同的上肢骨折,如桡骨下端及肱骨髁上骨折等。

(3)扭转作用 如肢体一端被固定,另一端被强力扭转,可发生骨折。如一足突然踏进坑内,身体因行进的惯性继续向前,在踝部形成扭转力量,可引起踝部骨折。

(4)肌肉收缩 肌肉强力收缩,在肌内附着处发生骨折。如踢足球及骤然跪倒时,股四头肌猛烈收缩,可发生髌骨骨折(图3-2)。

(二)诱因

1.与疾病的关系 全身及局部的疾病,可使骨结构变脆弱,较小的外力即可诱发骨折,称之为病理性骨折。

(1)全身性疾病 如软骨病、维生素C缺乏(坏血病)、脆骨症、骨软化症等。

(2)局部骨质病变 如骨髓炎、骨囊肿、骨肿瘤等。

2.积劳性劳损 长期、反复的直接或间接暴力(如长途行走),可集中在骨骼的某一点上发生骨折,如第二、三跖骨及胫骨或腓骨干下1/3的疲劳骨折,骨折无移位,但愈合慢。

3.与年龄关系 骨折与年龄也有一定关系,儿童骨质韧性大而强度不足,易发生青枝骨折。老年骨质疏松,脆性大,加上年龄大行走协调性差易发生Colles骨折及股骨颈骨折,且骨折后不易愈合。

三、分类

骨折分类的目的,在于明确骨折的部位和性质,利用临床上正确、完善地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各种骨折的分类和名称(如图3-3)。

骨折类型

图3-3 骨折类型

(一)依据骨折是否和外界相通可分为:

1.开放性骨折 骨折附近的皮肤和粘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

耻骨骨折引起的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引起的直肠破裂,均为开放性骨折(如图3-4)。因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处受到污染。

开放骨折

图3-4 开放骨折

1 耻骨骨折伴有后尿道破裂 2 尾骨骨可引起直肠破裂

2.闭合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不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没有污染。

(二)依据骨折的程度分类

1.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全部中断,管状骨骨折后形成远、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骨折段。横形、斜形、螺旋形及粉碎性骨折均属完全性骨折。

2.不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如颅骨、肩胛骨及长骨的裂缝骨折,儿童的青枝骨折等均属不完全性骨折。

(三)依据骨折的形态分类

1.横形、斜形及螺旋形骨折 多发生在骨干部。

2.粉碎性骨折 骨碎裂成两块以上,称粉碎性骨折。骨折线呈“T”形或“Y”形时,又称“T”形骨折或“Y”形骨折。

3.压缩骨折 松质骨因压缩而变形,如椎体和跟骨。

4.星状骨折 多因暴力直接着力于骨面所致,如颅骨及髌骨可发生星状骨折。

5.凹陷骨折 如颅骨因外力使之发生部分凹陷。

6.嵌入骨折 发生在长管骨干骺端皮质骨和松质骨交界处。骨折后,皮质骨嵌插入松质骨内,可发生在股骨颈和肱骨外科颈等处。

7.裂纹骨折 如长骨干或颅骨伤后可有骨折线,但未通过全部骨质。

8.青枝骨折 多发生在小儿,骨质部分断裂,骨膜及部分骨质未断。

9.骨骺分离 通过骨骺的骨折,骨骺的断面可带有数量不等的骨组织,是骨折的一种。

(四)依据解剖部位来分类

如脊柱的椎体骨折,附件骨折,长骨的骨干骨折,骨骺分离,干骺端骨折,关节内骨折等。

(五)依据骨折前骨组织是否正常分类

1.外伤性骨折  骨结构正常,因暴力引起的骨折,称之为外伤性骨折。

2.病理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不同于一般的外伤性骨折,其特点是在发生骨折以前,骨本身即已存在着影响其结构坚固性的内在因素,这些内在因素使骨结构变得薄弱,在不足以引起正常骨骼发生骨折的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造成骨折。

(六)依据骨折稳定程度分类

1.稳定性骨折  骨折复位后经适当的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称稳定性骨折。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长骨横形骨折等。

2.不稳定性骨折  骨折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称不稳定骨性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股骨干既是横骨折,因受肌肉强大的牵拉力,不能保持良好对应,也属不稳定骨折。

(七)依据骨折后的时间分类

1.新鲜骨折  新发生的骨折和尚未充分地纤维连接,还可能进行复位者,2~3周以内的骨折。

2.陈旧性骨折  伤后三周以上的骨折,三周的时限并非恒定,例如儿童肘部骨折,超过10天就很难整复。

四、骨折段的移位

(一)骨折段移位的原因

大多数骨折均有移位,其发生的因素有:

1.暴力的大小、作用方向和性质。

2.肢体远侧段的重量。

3.肌肉牵拉力,此种力量经常存在,可因疼痛肌肉发生泾挛而增强。

4.搬运及治疗不当。

(二)骨折段移位的类型

一般有五种不同的移位(如图3-5)。临床上常合并存在。

骨折段移位的类型

侧移 成角 旋转短缩分离

图3-5 骨折段移位的类型

1.侧方移位 远侧骨折端移向侧方。一般以近端为基准,以远段的移位方向称为向前、向后、向内或向外侧方移位。

2.成角移位 两骨折段之轴线交叉成角,以角顶的方向称为向前、向后、向内或向外成角。

3.旋转移位 骨折段围绕骨的纵轴而旋转。

4.分离移位 骨折段在同一纵轴上互相分离。

5.缩短移位 骨折段互相重叠或嵌插,骨长度因而缩短。

第二节 骨折的修复

一、骨折的愈合

骨折的愈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是一面破坏清除,一面新生修复的过程,新生修复的过程是由膜内骨化与软骨化共同完成。骨折愈合的过程也是暂时性紧急连接过程到永久性的坚固连接的过程。为了叙述方便,一般将骨折愈合分为三个阶段。以管状骨为例加以说明(图3-6)。

骨折愈合的过程

图3-6 骨折愈合的过程

骨愈合是一连续的生长过程,至(5)髓腔中的血管与纤维软骨增加,至(7)血管吻合明显。

(一)血肿机化期骨断裂后,髓腔内,骨膜下和周围软组织内出血,形成血肿,血肿于伤后6-8小时即开始凝结成含有网状纤维的血凝块。骨折端由于损伤和局部血液供应断绝,有几毫米长的骨质发生坏死。断端间、髓腔内的血肿凝成血块。它和损伤坏死的软组织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新生的毛细管和吞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等从四周侵入,逐步进行消除机化,形成肉芽组织。转化为纤维组织。这一过程约需2~3周方能初步完成。

骨折断端的附近骨外膜深层的成骨细胞在伤后短期内即活跃增生,约一周后即开始形成与骨干平行的骨样组织,由远离骨折处逐渐向骨折处延伸增厚。骨内膜也有同样的组织学变化,但出现较晚。

(二)原始骨痂形成期由骨内、外膜的骨样组织逐渐钙化而成新生骨,即膜内化骨。两者紧贴在断端骨皮质的内、外两面,逐渐向骨折处汇合,形成两个梭形短管,将两断裂的骨皮质及其间由血肿机化而成的纤维组织夹在中间,分别称为内骨痂和外骨痂。

断端间和髓腔内的纤维组织先逐渐转化为软骨组织。然后软骨细胞增生、钙化而骨化,即软骨内化骨,而分别形成环状骨痂和腔内骨痂。断端坏死骨亦经爬行替代作用而“复活”。膜内化骨和软骨的相邻部分是互相交叉的,但其主体部分则前者的发展过程显然较后者简易而迅速,故临床上应防止产生较大的血肿,减少软骨内化骨范围,使骨折能较快愈合。

原始骨痂不断加强,并能抗拒由肌肉收缩而引起的各种应力时,骨折已达临床愈合阶段。一般需4~8周。X线片上可见骨干骨折四周包围有梭形骨痂阴影,骨折线仍隐约可见。病人已可拆除外固定,逐渐恢复日常活动。

(三)骨痂改造塑型期原始骨痂为排列不规则的骨小梁所组成,尚欠牢固,应防止外伤,以免发生再骨折。随着肢体的活动和负重,在应力轴线上的骨痂,不断地得到加强和改造;在应力轴线上以外的骨痂,逐步被清除;使原始骨痂逐渐被改造成为永久骨痂,后者具有正常的骨结构。骨髓腔亦再沟通,恢复骨之原形。小孩为1~2年,成人为2~4年。

二、影响骨折愈合因素

(一)年龄儿童生长活跃,骨折愈合较成人快。例如同样是股骨干骨折,新生儿一般3~4周即坚固愈合,成人则需三个月左右。

(二)全身健康情况病人的一般情况不好,如患营养不良、糖尿病、钙磷代谢紊乱、恶性肿瘤等疾病时,均可使骨折延迟愈合。

(三)局部因素

1.引起骨折的原因  电击伤和火器引起骨折愈合较慢。

2.骨折的类型  嵌入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因接触面积大,愈合较横形、粉碎形骨折快。闭合性较开放性快。

3.骨折部的血运情况 此因素对骨折愈合甚为重要。长骨的两端为松质骨,血液循环好,愈合较骨干快。一些由于解剖上的原因,血液供应不佳,骨折愈合较差,如胫骨下1/3骨折,腕舟骨、距骨和股骨颈的囊内骨折愈合均差(图3-7)。

血循环不佳,易发生延迟连接、不连接或无菌性坏死

图3-7 血循环不佳,易发生延迟连接、不连接或无菌性坏死

4.软组织损伤的程度  火器伤时,枪弹、弹片等穿入体内引起的骨折。软组织广泛损伤、坏死、缺损,骨折处缺乏保护均影响骨折的愈合。

5.感染  开放性骨折,若发生感染,可形成骨髓炎、死骨及软组织坏死,影响骨折愈合。

6.神经供应的影响 截瘫、小儿麻痹和神经损伤的病人肢体骨折,愈合较慢。

7.软组织的嵌入 两骨折段间若有肌肉、肌键、骨膜、韧带等软组织嵌入,骨折可以不愈合。

(四)治疗方法不当

1.复位不及时或复位不当 没有及时将骨折复位,复位时方法不当,特别是手法复位粗暴以及多次复位,均可进一步破坏局部血运,从而影响骨折愈合。

2.过度牵引 过度的牵引可以使两骨断端间的距离增大,骨痂不能跨越断端,影响骨折愈合,牵引过度也可使机化的毛细血管发生纹窄,影响血运,进而影响骨折的愈合。

3.不合理的固定 固定范围不够、位置不当、过于松动及时间过短,都会在不同的阶段增加骨折端应力的干扰,或者造成骨折端接触不良均可影响骨折的正常愈合。

4.手术操作的影响 切开复位内固定时造成骨膜的广泛剥离,不仅影响了骨膜的血运,也可导致感染。在开放骨折中,过多地去除碎骨片,可以造成骨缺损,影响骨折愈合。

5.不正确的功能锻炼  违反功能锻炼指导原则的治疗,可以使骨端间产生剪力、成角或扭转应力,均可影响骨折的顺利愈合。

综上所述,治疗应该是为了保证骨折的正常愈合,但如果不了解骨折的愈合过程和愈合条件,不知道每项治疗步骤和治疗措施可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就不能针对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情况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反而会变成人为的干扰,带来不应发生的后果。

三、骨折愈合的时间

附表1

表1 常见骨折一般愈合时间,作为参考

骨折部位 愈合时间(周) 骨折部位 愈合时间(周)
指骨(掌骨) 4-8 骨盆 6-10
趾骨(跖骨) 6-8 股骨颈 12-24
腕舟骨 >10 股骨粗隆间 6-10
尺桡骨干 8-12 股骨干 8-14
桡骨远端 3-4 小儿3-5
肱骨髁上 3-4 胫骨上端 6-8
肱骨干 5-8 肱骨干 8-12
肱骨外科颈 4-6 跟骨 6
锁骨 5-7 脊柱 10-12

四、骨折愈合的标准

(一)临床愈合标准

1.骨折部无压痛及沿肢体纵轴无叩击痛。

2.自行抬高患肢无不适感。

3.用适当力量扭转患肢,骨折处无反常活动。

4.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5.外固定解除后伤肢能满足以下要求 上肢能向前平举1kg重量达1分钟;下肢能不扶拐在平地连续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

6.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

3、5两项的测定必须慎重,可先练习数日,然后测定,以不损伤骨痂发生再骨折为原则。

(二)骨折愈合标准

1.具备临床愈合标准。

2.X线片显示骨折线消失或近似消失。

第三节 骨折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准确的诊断是正确处理的基础。骨折患者,肢体畸形往往十分明显,如果医生只根据一两处显眼的畸形就下结论,或只凭借X线片就作出诊断,就很可能漏诊、误诊。因此首先要判断有无骨折存在,再进一步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在诊断骨折同时,还要及时发现多发伤与合并伤,从而做出全面的诊断与切合实际的处理。

诊断骨折主要是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X线照片检查,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判断。

一、外伤史

询问病史涉及的方面虽然很多,但为了能及时而较明显地作出诊断,应该主要抓住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受伤情况(时间、地点、部位、姿势、暴力的性质、方向和大小)。②疼痛(什么部位疼痛)。③功能障碍(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排尿障碍等)。

二、症状和体征

(一)全身表现

1.休克多见于多发性骨折、股骨骨折、骨盆骨折、脊柱骨折和严重的开放性骨折。病人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引起休克。

2.体温增高一般骨折后体温正常,只有在严重损伤如股骨骨折、骨盆骨折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通常不超过38℃。开放性骨折伤员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

(二)局部表现

1.骨折的专有体征

(1)畸形长骨骨折,骨折段移位后,受伤体部的形状改变,并可出现特有畸形,如Colles骨折的“餐叉”畸形。

(2)反常活动在肢体非关节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端接触及互相磨擦时,可听到骨擦音或摸到骨擦感。

以上三种体征只有发现其中之一,即可确诊。但未见此三种体征时,也可能有骨折,如青枝骨折、嵌插骨折、裂缝骨折。骨折端间有软组织嵌入时,可以没有骨擦音或骨擦感。反常活动及骨擦音或骨擦感两项体征只能在检查时加以注意,不可故意摇动患肢使之发生,以免增加病人的痛若,或使锐利的骨折端损伤血管、神经及其它软组织,或使嵌插骨折松脱而移位。

2.骨折的其它体征

(1)疼痛与压痛骨折处均感疼痛,在移动肢体时疼痛加剧,骨折处有直接压痛及间接叩击痛。

(2)肿胀及瘀斑因骨折发生后局部有出血,创伤性炎症和水肿改变,受伤一、二日后更为明显的肿胀,皮肤可发亮,产生张力性水疱。浅表的骨折及骨盆骨折皮下可见瘀血。

(3)功能障碍由于骨折失去了骨骼的支架和杠杆作用,活动时引起骨折部位的疼,使肢体活动受限。

以上三项可见于新鲜骨折,也可见于脱位、软组织损伤和炎症。有些骨折,如嵌插、不完全骨折,可仅有这些临床表现,此时需X线照片检查才能确诊。

三、骨折的X线检查

诊断骨折主要依据病史和体征、X线照片检查进行诊断。用X线照片或透视来确定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为骨折诊断提供依据,另一些骨折必须拍X线才能确诊。对于骨折一般要求是拍正、侧位片,同时包括一个临近的关节,有些骨折还需加拍特殊的投照位置,如腕舟骨的45°角位拍片。

第一节 骨折的治疗

一、骨折的急救

骨折急救的目的,在于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抢救生命,保护肢体,预防感染和防止增加损伤,能安全而迅速的后送伤员,以便进行有效的治疗。

(一)急救的步骤

一般原则是就地包扎、止血和固定,但战地救护和施工负伤后,应将伤员移到隐蔽和较安全的地方进行,然后迅速后送。在战时,则按阶梯治疗的原则进行。但无论平时和战时,首先应判断伤员有无紧急情况,如心脏骤停、窒息、大出血、休克及开放性气胸等,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急救,伤员情况平稳后再进行骨折的处理。

(二)出血的处理

1.加压止血法 宜用较厚的无菌大纱垫或无折纱布展开衬垫,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折,一般即可止血。

2.止血带止血法  如大出血不能用加压包扎止血时,应在标准部位或伤处的附近上端,加适当衬垫后,用充血或橡皮止血带止血。战时应在伤票上注明时间,一般止血带止血不应超过1~1.5小时。止血带止血以达能止血为度,不要过紧,以免压迫神经、血管、肌肉和皮肤;过松则不能阻断动脉,静脉又不能回流,反而加重出血,并可造成筋膜间隙综合症。凡上有止血带的伤员,应有明显的标记,优先后送。上血带不应用电线、绳索或铁丝等代替。

3.钳夹或结扎止血法 如转送时间过长或开放性伤后,可先清创后将血管结扎或钳夹,然后后送进一步处理,可以避免长时间使用止血带带来的合并症和伤口的感染,结扎线应留足够的长度及标记。

(三)固定

将伤肢固定,有减少疼痛,保护骨折位置及防止骨端损伤血管及神经的作用。固定肢体时应做到固定牢靠,松紧适当。一般可用预制的夹板,固定伤肢的上下关节,无制式器材,应就地取材,如木板、树枝、枪枝,上肢可贴胸固定,下肢可采和健侧下肢固定患侧下肢等。

(四)安全迅速地转运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应尽快送到医院进行外科处理。战时分类时应先送重伤员,特别是上止血带的大动脉损伤伤员,要争取时间做清创术及血管修复术。

(五)治疗休克

给氧、保暖,迅速输全血,恢复血循环,必要时先给血浆或代血浆或其它液体。

(六)止痛

剧烈疼痛可引起休克。因此,对有剧痛的伤员予止痛剂,吗啡0.01克或杜冷丁50-100毫克肌肉注射,同时需将患肢固定。

(七)预防感染

早期应用抗菌素,但伤口内不要撒磺胺、涂龙胆紫、红汞等药物。战时已注射过破伤风类毒素的伤员,再注射一次破伤风类毒素,未做预防注射的伤员,应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1500~6000单位。

二、闭合性骨折的治疗原则及治疗

治疗原则有四: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骼的支架作用。但骨折愈合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还得用固定的方法将骨折维持于复位后的位置,待其坚固愈合。功能锻炼的目的是在不影响固定和愈合的前提下,尽快恢复患肢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的舒缩活动,防止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肌腱挛缩、关节僵硬并发症。用药利于消肿,并促进骨折的愈合。

(一)骨折的复位

1.复位的时间骨折整复越早越好,早整复比较容易,也易获得正确对位。病人有休克、昏迷、内脏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须等全身情况稳定后,才能整复骨折。如肢体明显肿胀,或已出现水泡,应将水泡在无菌技术下刺破,放空泡液,临时用石膏托或夹板固定,抬高患侧,密切观察末稍循环,待肿胀消退后再考虑复位。

2.复位标准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它以关节为枢纽,通过肌肉的收缩活动而进行运动。骨折后骨折段发生移位,肢体就失去骨骼的支架作用,而不能正常活动。因此,在治疗骨折时,就要复位,把移位的骨折重新对位,以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骨折对位越好,支架越稳固,骨折就能较快愈合,肢体功能就能顺利恢复。因此对每一骨折都应认真整复。解剖复位是指完全的复位,是最有利于功能恢复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达不到解剖复位,若强求解剖复位常需多次手法复位或手术才能达到,其结果造成创伤大,合并症多,功能恢复并不一定满意。功能复位可为不完全复位,是容易达到的,复位治疗骨折的目的是争取功能最大限度恢复。而不是最大限度复位(解剖复位)。

功能复位的标准 手法复位整复后,骨端有一定接触,例如50%左右对位,没有重叠和分离,没有成角或旋转畸形即可,再靠骨折重新塑形的机能,可以获得良好的功能,因此,功能复位是手法复位一般选择的标准,若手术复位应要求得到解剖复位。

3.复位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手法复位、牵引复位、手术复位。可根据不同的骨折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1)手法复位 凡能手法达到功能复位和用外固定保持的,都应采用手法复位。如胫腓骨横形骨折,桡骨下端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指骨骨折等,具体方法如下:

①麻醉 麻醉可以消除疼痛,解除肌肉的痉挛。可用局麻(血肿内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儿童也可采用全麻。待麻醉完善后,将患肢各关节置于松弛的位置,以减少肌肉对骨折段的牵拉力,有利于复位。

② 手法 用牵引和反牵引克服肌肉收缩,对准方向,原则上是将远侧骨折段对准近侧骨折段(图3-8)。必要时采用辅助手法:

拨伸牵引:既加以适当的牵引力及对抗牵引力。在患肢远侧端,沿其纵轴以各种方法施行牵引,矫正骨折移位,成角移位和旋转移位。

肱骨髁上骨折复位的手法

图3-8 肱骨髁上骨折复位的手法

1.牵引与反牵引 2.手法整复 3.复位后用石膏托固定

手摸心会:在拨伸牵引后,术者两手触摸骨折部,参考X片所显示移位,确切掌握局部情况,便于下一步的复位手法。

反折、回旋:横形骨折具有较长的尖齿时,单靠手力牵引不易完全矫正短缩移位,可用反折的手法。术者两拇指板压于突出的骨折端,其余两手四指重迭环抱下陷的另一骨折端,先加大其原有成角,两拇指再用力向下挤压突出的骨折端,待两拇指感到两断端已有同一平面时,即可反折伸直,使端端对正。

回旋手法可用于有背侧移位,须先判定发生背向移位的旋转途径,然后施行回旋手法,循原路回旋回去。施行回施手法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

端提、捺正缩短、成角及旋转移位矫正后,还要矫正侧方移位。上、下侧(即前、后侧或背、掌侧)方移位可用端提手法,操作时在持续手力牵引下,术者两手拇指压住突出的远端,其余四指挡住近侧骨端,向上端提。内、外侧(即左、右侧或桡、尺侧)方移位,可用捺正手法。操作时在持续牵引下,用拇指分别挤压移位的两骨端作捺正手法,使陷者复起,突者复平。

分骨、板正、尺、桡骨、掌骨、跖骨骨折时,骨折段因成角移位及侧方移位而相互告拢时,术者可用两手拇指及食、中、无名指,分别挤压捏骨折处侧及掌侧骨间隙,矫正成角移位及侧方移位,使靠拢的骨折端分开。青枝骨折仅有成角移位时,可用两手拇指压住角顶,其余四指分别板折远近的两骨折段,即可矫正。

复位后需检查复位情况,观察肢体外形,抚摸骨折处的轮廓,与健侧对比,并测量患肢的长度,即可了解复位后的大概情况。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可进一步正确肯定复位的情况。

(2)持续牵引复位

多用于肌肉较强有移位的复位,如股骨骨折;或用于手法复位困难,局部肿胀较重的情况,如小儿肱骨骨髁上骨折,以及不能用外固定保持对应的骨折,如胫腓骨斜形、螺旋形或粉碎性骨折。持续牵引使肌肉松弛,恢复骨骼的长度及轴线,达到逐渐复位的目的。持续牵引有一定的固定作用,在牵引期间,也可辅以手法整复取得较好的复位。有一定的骨痂形成后,可去除牵引,用小夹板固定或石膏固定,也可继续牵引至骨折愈合。

牵引可分为皮肤牵引和骨牵引(图3-9)。

皮肤牵引和骨牵引

图3-9 皮肤牵引和骨牵引

皮肤牵引 用宽胶布两条贴于骨折远端肢体两侧皮肤,连接分开板,系以重量,通过滑车进行牵引。牵引重量不能超过2~3公斤,最好在两三天内逐渐加量,皮肤牵引很难维持超过3~4周。牵引期间要经常检查,以免滑脱,影响牵引。此法适用于(4~5岁以下的幼儿),儿童及老年肌肉软弱,骨折无移位者。

骨牵引用不锈钢针穿过骨质,通过牵引弓、绳子及滑车进行牵引。根据需要,调整牵引重量及方向,重量一般用体重的1/7~1/8,对位后要减重量保持对位。牵引时间也可延长到2~3月,适用于一切有移位的成人骨折。常用的牵引部位有上肢的尺骨鹰咀,尺、桡骨下端,指骨远端;下肢为股骨髁上,胫骨结节,胫骨下端及跟骨。脊柱骨折可行头颅牵引。

(3)手术切开复位

切开复位及内固定指征

①骨折端间有肌肉,骨膜或肌腱等软组织嵌入。

②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好,将影响关节功能者。

③手法复位与外固定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而将严重影响功能者。

④骨折并发主要的血管损伤,在处理血管时,宜同时开放复位与内固定手术。

⑤多处骨折为了便于护理及治疗,防止并发生症,可选择适当的部位切开复位和内固定。

⑥局部血运不佳,如股骨颈骨折。

⑦陈旧性骨折,骨折已畸形愈合。

(4)切开复位也有不少的缺点,应引起重视。

①切开复位必须分离一定的软组织和骨外膜,可以影响骨折的血液供应,导致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

②骨折周围的软组织受暴力作用后已有严重损伤,切开复位将增加软组织的损伤,致使局部抵抗力降低,若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易发生感染,引起化脓性骨髓炎。

③骨固定器材质量不佳者,可因生锈和电解的作用,发生无菌性炎症,使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④骨固定器材规格选择要求较严,如选择不当,可在术中发生困难,或影响固定效果。

⑤骨折愈合后,某些内固定需拔除,还要再做一次手术。

切开复位因有上述各种的优缺点,故应严格掌握指征,能不用手术解决的问题就不做手术,能用简单方法解决的则不用复杂的方法。

(二)骨折的固定

固定的目的 整复骨折使骨折对位接触,是愈合的开始,固定是维持已整复的位置,是骨折愈合的必要条件。

应用固定方法有以下几种:

1.石膏外固定优点是有良好的塑形,与肢体接触面积大,造成皮肤压疮的机会少,干固后比较坚固,不易变形松散。固定应包括骨折处上下关节,固定作用可靠,利于搬运伤员和后送。缺点是石膏管型坚硬,如不切开松解,就会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肢体肿胀消退后易使骨折再移位;上下关节长期固定,易有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骨折愈合较慢。

治疗骨折的目的是恢复肢体的功能,因此固定骨折时,如果不影响骨折的对位,都应将有关的关节固定在功能位置上。所谓功能位就是保持肢体功能最好的位置。尤其是骨关节损伤或感染,估计关节不能恢复正常活动时,更要保持功能位。在选择时,应考虑年龄、性别、职业,该关节的主要功能及其它关节的活动情况。常见的功能位如下表所列(表3-2)。

表3-2 各关节的功能位置

关 节 功能位置
外展55°,前屈30°内旋15° 儿童外展70°
屈70-90° 如两侧关节僵硬,右侧屈70°,左侧屈110°(如生活习惯使用左侧者相反)
背屈30°
手指及拇指 拇指中度外展对掌,掌指、近指间关节均屈45°,远指间关节屈25° 半握拳状
外展10°,外旋5°,屈15°
屈5-10°
90°

2.小夹板的固定

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复位后采用不同材料如柳木、杉树皮、塑料、纸板等制成适用于各种部位的夹板作固定物。这种夹板不超过骨折上、下关节,并用三个纸垫衬于夹板与皮肤间,用带子固定夹板,通过纸垫的压力,夹板的弹性和布带约束力,对骨折形成三点的挤压的杠杆作用,保持骨折对位。尺桡骨折加用分骨垫。股骨骨折需同时用持续牵引。保持整复后的位置,这种固定称不夹板固定(图3-9)。小夹板固定能有效地防止骨折端再发生移位,并能在骨折固定期内及时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小夹板固定并不妨碍肌肉收缩,从而挤压骨折端,利于骨折愈合。因此小夹板固定具有固定确实,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的优点。但必须正确掌握应用,否则可因绑扎太松或衬垫不当而失去固定作用,或绑扎太紧而产生压迫性溃疡、缺血性肌肉挛缩,甚至肢体环疽等不良后果。

3.牵引固定法

股骨骨折牵引加小夹板三点压垫法保持对位

图3-10 股骨骨折牵引加小夹板三点压垫法保持对位

持续牵引即可用于复位,也可用来固定,方法及特点在前已述。牵引的指征:

①股骨闭合性骨折。

②股骨、胫骨开放性骨折。

③已感染的开放性骨折。

④颈椎骨折或脱位。

应用牵引时,必须注意按病人年龄、性别、肌肉发达程度及软组织损伤的情况,随时调整牵引的重量,即要达到复位和固定的目的,又要防止过牵和畸形愈合。

4.手术复位内固定法手术暴露骨折部位,在直视下复位,同时做内固定(图3-11)。

骨折内固定

图3-11 骨折内固定

5.其它  如经皮外固定器和外展固定架。

穿针外固定器  将骨园针穿过远离损伤区的骨骼,然后利用夹爪与钢管组装成穿针外固定器。

外展架 将铁丝夹板,铝板或木板制成的外展架用石膏包于病人胸廓侧后方,可将肩、肘、腕关节固定于功能位。

(三)功能锻炼

骨折或关节损伤后,肢体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暂时丧失了功能。随着损伤的痊愈。肢体的使用功能日渐恢复。但功能的恢复必须通过患者的自主锻炼才能获得,任何治疗都无法代替。此外,通过功能锻炼,也有利于损伤后所出现的一系列病理反应的消退。

1.骨折早期  伤后1~2周内,患肢局部肿胀、疼痛、且容易再发生移位,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使患肢肌肉做舒缩活动。例如前臂骨折时,可做轻微的握拳及手指伸屈活动,上臂仅做肌肉舒缩活动,而腕、肘关节不活动。股骨骨折可作股四头肌舒缩活动等。原则上,骨折部上、下关节暂不活动,而身体其他各部关节均应进行功能锻炼。此期锻炼的目的,在于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

2.骨折中期 两周以后患肢肿胀消退,局部疼痛逐渐消失,骨折端已纤维连接,并正在逐渐形成骨痂,骨折部日趋稳定。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外,并在健肢或医护人员的帮助下逐步活动上、下关节,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应由小到大,接近临床愈合时应增加活动次数,加大运动幅度和力量。例如股骨骨折,在小夹板固定及持续牵引的情况下,可进行撑臂、抬臀、伸屈髋、膝等活动。

3.骨折后期  骨折临床愈合后,功能锻炼的主要形成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锻炼,使各关节能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范围。

(四)药物治疗

祖国医学独到之处是除局部处理外,还用药物治疗。一般是按三期分治的原则。

1.早期以活血化瘀为主。基本处方是在活动止痛汤的基础上加减。如当归、赤芍、丹参、桃仁、红花、地必虫、骨碎补、落得打、川续断、延胡索各9克、桑枝12克。片剂可用化瘀活血片,七星散等。

2.中期以和血生新为主。治疗基本以片剂为主,可用不同种类的片剂,如接骨片、接骨紫金丹等。汤剂可用续骨活血汤,如当归、白芍、主地、泽兰叶、地必虫、骨碎补、川续断、落得打、延胡索各9克、陈皮、枳壳各6克、鸡血藤、桑枝各12克。

3.后期以固本培克为主,可用健步虎潜丸,每次服5克,服二次,或用汤剂,如生血补髓汤加减(当归、白芍、川断、狗脊、补骨脂、牛藤、杜仲、生地、熟地、黄芪、桑枝各9克,络石藤15克,也可用八珍汤,补中益气汤等。

西药左旋多巴等,中成药伤科接骨片,壮骨关节丸、三七片等均有一定的作用。

三、开放性骨折的治疗

开放性骨折和闭合骨折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覆盖骨部位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从而使病理变化更加复杂,治疗更为困难。由于存在已污染的伤口,给骨折带来了感染的危险,因此,开放骨折的治疗必须建立在防止感染这一基础上。

防止开放骨折发生感染最根本的措施是清创术,在此基础上采取可靠的手段固定骨折端,闭合伤口或清除创面。要做到彻底清创,必须对局部皮肤的损伤有确切的判断。

开放骨折的治疗原则:

1.正确辩认开放骨折的皮肤损伤。

2.彻底清创。

3.采取可靠的手段固定骨折端。

4.采取有效的方法闭合伤口,消灭创面。

5.合理使用抗生素。

这些原则彼此关系十分密切,尤其是彻底清创与闭合伤口,固定骨折端与闭合伤口之间,更是相互影响。因此,必须辩证的识别其间的主次关系及彼此联系,以指导具体的治疗。

(一)正确辩认开放骨折的皮肤损伤

要全面的认识皮肤损伤的特点和程度;既要看到开放伤口的大小,又要看到皮肤闭合部分损伤的范围;既要弄清伤口的形状,也要弄清损伤的性质(如擦伤、穿破伤、撕脱伤、碾挫伤等);既要明确皮肤本身的情况,也要明确骨折和伤口的关系;既要认识到开放伤口形成后的表现,还要推溯到在形成开放骨折当时的过程(骨折穿破皮肤的通路,外力造成开放骨折时对皮肤的影响等)。

(二)彻底清创是治疗开放骨折的关键

对开放性骨折的清创是重要的治疗措施,清创术必须从严要求,绝不可存侥幸心理。

清创时选择适当的麻醉,以纱布盖好伤口,无用乙醚或汽油清除皮肤的污垢及油泥。戴上手套,以软毛刷子蘸消毒肥皂水及3%的双氧水刷洗伤口周围及手术野的全部皮肤,剃毛,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去除伤口敷料,再清洗伤口边缘及伤口,去除伤口异物,泥砂,最后用生理盐水洗净。用无菌纱布将皮肤擦干,以碘洒、酒精常规消毒,铺盖手术巾,显露出手术野,一般清创争取在伤后6~8小时内进行,消灭污染,清除异物,切除一切无生活力的组织,使一个污染伤口变成一个外科伤口,清创时,由外而内,由浅及深,逐层将原来污染的伤面,挫灭而无活力的组织彻底清除,仔细止血,清创时可用止血带。

1.骨折的处理:对较大的游离骨块和连有软组织联系的骨块,都不应去除,以免造成骨不连,可用骨凿或咬骨钳去除骨端被污染的部分,尽量少剥离骨膜,将骨折复位,用少而有效的内固定物,固定骨折,术后根据情况采和石膏固定和牵引治疗。

2.血管损伤:四肢动脉损伤的修复,不论完全或大部分断裂,或挫伤后栓塞,均以切除损伤部分,进行对端吻合效果为最好。如缺损过大,不能作对端吻合时,应作自体静脉移植修复。以器伤所致的开放骨折及血管伤,血管清创要彻底。修复的血管必须用健康的组织覆盖。

3.神经、肌腱的损伤:已污染和受挫压的肌腱和神经,因其不易观察损伤范围,仔细切至出现正常组织时即止;神经应尽量保留。估计清创后感染可能性小的伤口,如锐器伤,可一期修复断裂的肌腱和神经,否则应作二期修复。

4.伤口内有多数小金属异物的处理:如鸟抡弹片,雷管碎片等,仅在主要伤口内清创,对于异物不必一一去除,以免造成更多的创伤和感染的扩散。

(三)骨折的固定

伤口及骨折清创后,对污染轻的伤口可以采用内固定,但内固定以简单有较为原则,污染重和不易采用内固定的伤口可以用牵引,石膏以及外固定架等来处理。

(四)闭合伤口、消灭创面

1.无张力不直接缝合:在清创时,决不应为了能够直接缝合而影响清创的彻底性。如果在彻底清创后确可在无张力的条件下直接缝合当然最理想,但需要充分估计到术后肢体的肿胀的可能程度。不能勉强行事。

2.利用植皮术消灭创面,不能直接缝合的伤口,可以按照整形外科的原则,利用游离植皮,皮瓣、肌皮瓣等来覆盖创面。

3.延期闭合伤口,消灭创面,尽量争取伤口的一期愈合是治疗开放骨折的一项重要原则,但有一些情况不能达到这一要求,如病人全身情况不允许,火器伤,就诊时间比较晚,清创不彻底的伤口等应延期闭合创面。

(五)合理使用抗生素

对开放骨折的患者,使用抗生素以予防感染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预防感染的根本措施仍然是清创,使用抗生素应在早期,最好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为防止破伤风,开放性损伤应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TAT)1500单位。

(六)火器性骨折的特点及战时分级救治原则

现代战争条件下的火器伤骨折,发生率高,一般占总伤数的20~30%以上,大都是高速投射物造成的一种特殊的开放骨折。软组织破坏和骨折的粉碎程度均较平时的开放性骨折严重。一切火器伤的伤口都是污染的,而且伤口中经常有泥土、弹片、破碎衣片存留,甚至分散在远离中心伤道的组织中去,污染程度远较平时的开放性骨折严重。弹道创伤是高速投射物造成的,它产生的高压造成的暂时性创腔可比永久性创道大20~20倍以上,其破坏范围远远超过手术所见的区域,且创伤伤道很不规则。同时,战时条件特殊,战地条件差,伤员常常成批发生,对伤员的处理要求分级救治和后送。

火器伤骨折伤员在连、营、团主要是进行急救和紧急处理。在师医院或一线野战医院进行初期外科处理。清创尽可能做到早期彻底,去除一切失去活力的组织。由于火器伤的延迟反应和伤道周围组织有可能继续坏死的特点,很难保证一次清创真正做到彻底。所以,采用一期缝合后感染率很高。在大批伤员和战地的特定环境下,不可能由一个医生自始自终观察一个伤员,而必须分级救治和后送。因此,规定战时火器伤骨折在初期外科处理时,对肌腱和神经伤不作一期修复,对骨折不作内固定,对那些远离远道,难以摘除的异物不勉强摘除,伤口不作一期缝合,而应敞开伤口,松松的填纱布引流,术后不用小夹板固定,而采用石膏固定。如采用管型石膏,宜立即将石膏纵行全层松解,迅速后送二线医院或后方医院。伤后4~7天如伤口无感染,可作延期缝合。后期处理基本上与开放性骨折原则相同。现代战争已是高科技、新武器、快速战争。救治水平医院设备,也有很大提高,分级治疗已不是严格不变的。

第二节 骨折合并症及治疗

一、早期合并症

对伤员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影响生命的多发伤及合并症,如休克、颅脑损伤、胸、腹部脏器伤及出血等。

常见的骨折合并症及处理:

(一)血管伤邻近骨折的大血管可被刺破或压迫,引起肢体循环障碍,如肱骨髁上骨折可损伤肱动脉(图3-12);股骨下端骨折及胫骨上端骨折可损伤腘动脉;锁骨骨折可损伤锁骨下动脉。重要的动脉损伤可危及生命,引起肢体坏死或缺血挛缩。重要的静脉伤也可造成严重的后果。

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血管伤

图3-12 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血管伤

动脉伤的表现:伤口搏动性出血,或局部有搏动性血肿迅速扩大,并有严重的肿痛。肢体远侧血管摸不到搏动或很微弱,温度低,颜色苍白。对重要的动脉伤要及时发现和探查处理。

(二)神经伤对骨折伤员,都应检查患肢的运动和感觉,判断有无神经损伤。如肱骨干骨折,可有桡神经损伤。肱骨内髁或内上髁骨折,可合并尺神经伤。桡骨下端骨折可伤及正中神经。腓骨颈骨折可伤及腓总神经。骨折合并神经伤,应根据不同情况,决定及探查神经或观察一段时间无恢复时再作探查手术。

(三)缺血性挛缩肢体由于严重缺血,造成肌肉坏死或挛缩,因神经缺血和瘢痕压迫,常有神经部分瘫痪,使肢体严重残废。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上肢肱骨骨髁上骨折,尺、桡骨骨折等。造成肌肉缺血的原因,有的因为小夹板或石膏过紧,影响静脉回流和动脉血供,有的因为肢动脉受压(图3-13)、血管破裂、血栓形成和血管痉挛引起。

肱骨髁上骨折肱动、静脉压易引起缺血性挛缩

图3-13 肱骨髁上骨折肱动、静脉压易引起缺血性挛缩

缺血挛缩的早期表现:桡动脉搏动变弱或消灭,手指和腕呈屈曲,不能自动伸指(拇)和伸腕,被动活动也受到限制并引起疼痛。手和前臂麻木,发冷或胀痛,如不即时处理,肌肉即渐坏死,形成瘢痕挛缩。

处理上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如小夹板或石膏过紧,应立即松解,否则后果是严重的。如肱动脉损伤,有缺血挛缩表现,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手部发冷疼痛,应立即探查肱动脉,根据情况作处理。如有血栓形成,应作切除,修复血管。如为血管痉挛,应用生理盐水扩张血管。如为血管断裂,应作对端吻合或自体静脉移植修复血管。

在晚期病案中,手指(拇)及腕关节由于屈曲畸形,拇指内收畸形,严重地影响手的功能(图3-14)。治疗上采取自动和被动伸直活动,使用伸直指间关节,外展拇指和伸腕强簧夹板;必要时探查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延长屈指肌腱,并考虑用桡侧伸腕长肌加强,以及去除近排腕骨等。

缺血性挛缩畸形

图3-14 缺血性挛缩畸形

1 较轻的缺血性挛缩 2 严重的缺血性挛缩

(四)感染开放性骨折易有感染,如化脓性骨髓炎,蜂窝组织炎,败血症,破伤风与气性坏疽。要求伤后及时作好清创术及使用抗菌素,预防和控制感染,已有感染要及时引流。

(五)内脏损伤如骨盆骨折,骨刺可刺破膀胱、尿道和直肠;肋骨骨折可刺破胸膜和肺引起血气胸;颅骨骨折常合并颅脑损伤,颅内出血等。对内脏损伤,要优先紧急处理,待伤员全身情况允许时及早处理骨折。

(六)关节损伤骨折穿入关节或关节内骨折,可引起关节内出血,关节面不平,可形成关节内粘连和机械障碍,使关节动变减少或形成创伤性关节炎等。如处理及时,复位良好,可避免和减轻上述情况。

(七)脂肪栓塞少见,一般认为骨折和手法复位后骨髓腔内脂肪进入破裂的血管内,可引起肺或脑血管脂肪栓塞。

对脂肪栓塞尚无特效疗法,应注意预防,急救时要妥善固定骨折,复位时手法要轻柔。已发生者采取对症治疗。

(八)静脉栓塞少见,因血管挫伤引起,多发生在股骨骨折,有股静脉或骼外静脉栓塞。临床表现为肢体肿胀,侧枝循环建立后,肿胀逐渐消退。

(九)坠积性肺炎年老体弱的病员,翻身困难,尤其是用大型石膏固定,不能翻身,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应注意多翻身,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如已发生,除上述措施外,应给予抗菌素,给氧,作雾化吸入等。

二、晚期合并症

(一)一般的合并症

1.肾结石  长期卧床可引起全身骨骼废用性脱钙,尿中排钙量增加,可引起肾结石及泌尿系感染。应注意早期活动,多饮水,以防止其形成。

2.压疮  多由于长期卧床,自己不能翻身或石膏压迫引起。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时更易发生。压疮的发生与否是评价医疗作风与医护质量的指标之一。压疮的预防方法在于勤检查,勤翻身,勤按摩和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二)局部的合并症

1.关节僵硬与骨质脱钙,长期固定可引起关节僵硬,骨质脱钙和肌肉萎缩,造成肢体功能严重障碍。应注意采取“动”、“静”结合的疗法。如用石膏固定,去固定后应加强活动关节,恢复功能。

2.骨化性肌炎,骨折后骨膜被撒裂移位,其下有血肿形成,机化成肉芽组织,然后骨化,并非因肌肉创伤形成骨质。因此又称损伤性骨化。X线照片上相当于肌肉位置显示骨化阴影。

骨化性肌炎肘部最为多见,如肱骨髁上骨折或肘关节脱位。肘部损伤后如活动过早,尤其是被动活动,血肿扩散,形成广泛的骨膜下血肿骨化,终致关节僵硬。因此,肘部伤后,禁忌被动活动。股四头肌髌骨上附丽撒脱处及髋关节周围均可发生骨化性肌炎。关节脱位后若复位过迟,创伤较大,亦可发生。预防方法是早期复位,避免早期活动。如骨化已成熟,对肢体功能影响严重,在骨化范围已局限致密时,可考虑切除骨化部分,以改进关节的活动度。

3.骨无菌性坏死  又称骨缺血性坏死,即骨折后因循环不足引起骨质坏死,如腕舟状骨骨折后舟状骨坏死,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及距骨骨折后距骨体坏死等。处理方法是早期复位,固定较长时间,在骨坏死现象消失前不负重。若无菌坏死不能治愈,应考虑手术,如腕舟骨坏死可考虑关节融合。如股骨头坏死,可考虑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人工关节节置换术或关节融合术;距骨体坏可考虑作踝关节及距下关节融合术。

4.畸形连接和生长畸形 骨折对位不食,有重叠及成角畸形,如不纠正,将发生畸形连接。预防的方法是争取早期复位。如畸形过大,影响功能,可手术纠正畸形,重新对位固定。

骨骺损伤后,由于骨骺生长的速度不同而出现畸形,如股骨下端骨骺端损伤后,可出现膝内翻或膝外翻畸形。预防的方法,在于正确对位和良好固定。畸形发生后,如影响功能较大,可考虑手术纠正。

5.骨折延迟连接和骨不连接在应愈合的时间内尚无愈合称为延迟连接。继续固定并加强功能锻炼,可望愈合。因固定不当,骨折局部经常活动,长时间后骨折修复活动停止,骨折端平滑,骨折间隙变宽,骨折端硬化成假关节,骨髓腔闭塞,叫做不连接;活动时虽然不痛,但肢体功能丧失。治疗的方法是:部分切除硬化骨质,钻通髓腔,植骨及内固定。如骨缺损较多,可采用带血管骨移植修复。

预防延迟连接和不连接的措施:

(1)早期适当复位及固定,经常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循环,加速骨愈合。循环不佳的骨折,如腕舟状骨骨折,固定的时间要够长直至愈合。

(2)勿过度牵引,如股骨骨折,应随时检查肢体的长度,及时适当增减牵引的重量。

(3)骨折间嵌入软组织,需要及时手术治疗。

(4)预防和控制感染。

(5)不作不必要的手术复位,必须手术时,要尽量少剥离骨膜,术中不去除与软组织有联系的骨块和较大的游离骨块,避免发生骨缺损。

(6)注意全身健康情况。

第二章 上肢骨折

第一节 锁骨骨折

锁骨干较细,有弯曲呈“S”形。内侧半弯凸向前,外侧半弯凸向后。内端与胸骨相联构成关节,外侧与肩峰相联构成肩锁关节,横架于胸骨和肩峰之间,是肩胛带与躯干唯一联系支架。

一、骨折原因及类型锁骨位置表浅,易发生骨折。间接暴力造成骨折多见。跌倒时手或肘着地,外力自前臂或肘部沿上肢向近心端冲击;肩部着地更多见,撞击锁骨外端造成骨折。多发生儿童及青壮年。

间接暴力造成骨折多为斜形或横行,其部位多见于中段;直接暴力造成骨折因着力点不同而异,多为粉碎或横型。幼儿多为青枝骨折。

二、移位机理骨折好发于锁骨中段。因肌肉牵拉和肢体重力骨折断端重叠移位。近段受胸锁乳突肌牵拉向上,远段因上肢重量及胸大肌牵拉向下,向前及向内移位(图3-13)。

锁骨骨折近端向上、向后移位,远端向内、向下移位

图3-13锁骨骨折近端向上、向后移位,远端向内、向下移位

三、临床症状及诊断锁骨位置表浅,骨折后肿胀,压痛或有畸形,可能摸到骨折断端。伤肩下沉并向前内倾斜,上臂贴胸不敢活动,健手托扶患侧肘部,以减轻上肢重量牵拉引起疼痛。

幼儿多为青枝骨折,皮下脂肪丰满,畸形不明显,因不能自

述疼痛位置,只有啼哭表现,但病儿头多向患侧偏斜,颌部转

向健侧,此为临床诊断特点之一。

四、治疗

(一)幼儿青枝骨折用三角巾悬吊即可。有移位骨折用“8”字绷带固定1~2周。

(二)少年或成年人有移位骨折,手法复位“8”字石膏固定。

手法复位可在局麻下进行。病人坐在木凳上,双手插腰,肩部外旋后伸挺胸,医生部于背后,一脚踏在凳上,顶在病人肩胛间区,双手握住两肩向后、向外、向上牵拉纠正移位(图3-14)。

锁骨骨折复位法 “8”字形石膏绷带固定法
图3-14 锁骨骨折复位法 图3-15 “8”字形石膏绷带固定法

复位后纱布棉垫保护腋窝,用绷带缠绕两肩在背后交叉呈“8”字形,然后用石膏绷带同样固定,使两肩固定在高度后伸、外旋和轻度外展位置(图3-15)。

固定后即可练习握拳,伸屈肘关节及双手插腰后伸,卧木板床休息,肩胛区可稍垫高,保持肩部后伸。3~4周拆除。锁骨骨折复位并不难,但不易保持位置,愈合后上肢功能无影响,所以临床不强求解剖复位。

(三)锁骨骨折合并神经、血管压迫症状,畸形愈合影响功能,不愈合或少数要求解剖复位者,可切开复位内固定。

第二节 肱骨外科颈骨折

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3cm,即肱骨大结节之下,胸大肌止点之上,也就是肱骨干坚质骨与肱骨头松质骨交接处,最易发生骨折故名为外科颈骨折。此种骨折好发于中年和老年人。

一、骨折原因及类型

(一)无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 无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包括裂缝型和无移位嵌入型骨折。直接暴力较小,可产生裂缝骨折。跌倒时,上肢伸直外展,手掌触地,两骨折断端嵌入而无移位产生无移位嵌入骨折。

(二)外展型骨折 间接暴力造成骨折。跌倒时上肢外展,手掌触地在外科颈处发生骨折。骨折近端内收,骨折远端外展,外侧骨皮质嵌插于近侧断端内侧,形成向内、向前成角移位。或者两骨折段断端重迭移位。骨折远端移位在骨折近端内侧,形成向前、向内成角畸形(图3-16)。

肱骨外科颈外展型骨折 肱骨外科颈内收型骨折
图3-16 肱骨外科颈外展型骨折 图3-17 肱骨外科颈内收型骨折

(三)内收型骨折 较少见。与外展型骨折相反。跌倒时手或肘着地,上肢内收,骨折近段肱骨头外展,骨折远段肱骨干内收,形成向外成角畸形(图3-17)。

二、移位机理

肱骨外科颈骨折后,受肌肉牵拉引起移位。骨折近段受岗上,岗下肌牵拉而外展与外旋移位;骨折远端受胸大肌、背阔肌、大园肌、肱二头肌和三角肌牵拉向前内上方移位。如果所受暴力大,骨折移位多,可损伤腋神经和臂丛神经,以及腋窝处动、静脉。

三、临床症状及诊断

肱骨外科颈骨折诊断容易。了解受伤历史及发病机理,伤后肩部疼痛、肿胀、皮下瘀血、肩关节活动受限。大结节下方骨折处有压痛。根据肩部正位X片可显示外展或内收骨折类型。还必须有侧位片(穿胸位)了解肱骨头有无旋转、嵌插、前后重迭移位畸形,以便明确有无骨折端向前成角。

肱骨外科颈骨折应与肩关节脱位鉴别,有时,骨折同时合并肩关节脱位(表3-3)。

表3-3 肱骨外科颈骨折与肩关节脱位鉴别要点

肩外形 肘腕贴胸试验 肱骨头位置
肩关节脱位 方肩 阳性(不能同时贴胸) 移位
外科颈骨折 正常 阴性(能同时贴胸) 正常

四、治疗

(一)无移位骨折 单纯裂缝骨折或嵌插无移位骨折无需固定,三角巾悬吊患侧上肢3周。

(二)外展型骨折 移位明显肱骨外科颈骨折在局麻下行手法整复,超肩关节夹板固定。病人坐位,助手沿外展方向牵引,肩部有反牵引。术者两拇指抓住骨折近段外侧,其余四指环抱骨折远段内侧,待重迭完全矫正后采取牵拉,端挤手法,助手将病人肘关节内收(图3-18)。

外展型骨折复位法

1.外展型骨折外展牵引 2.外展型骨折复位法

图3-18  外展型骨折复位法

如果有向前成角畸形,可用前屈上举过顶法矫正(图3-19)。

复位后用4块夹板超关节固定。或用石膏固定于贴胸位3周,固定后强调早期功能锻炼。

(三)内收型骨折 治疗原则与外展型相同,手法及固定形式相反(图3-20)。

矫正前成角过顶法 内收型骨折复位法
图3-19 矫正前成角过顶法 图3-20 内收型骨折复位法

(四)手术复位及内固定 手法复位不成功,复位不满意,或骨折后3~4周未经复位,仍有明显移位青壮年,应采用手术复位,骨园针或螺钉内固定(图3-21),如骨骺分离,为了准确复位可切开复位,适当内固定。

手术复位内固定

图3-21  手术复位内固定

第三节 肱骨干骨折

肱骨外科颈以下至肱骨髁上为肱骨干。骨折发病率占全身骨折3~5%,多发于30岁以下成年人。按发生部位可分上、中、下1/3。肱骨干中段后方有桡神经沟,其内桡神经紧贴骨面行走。肱骨中下段骨折容易合并桡神经损伤。

一、骨折原因与类型

(一)直接暴力 常见于中1/3,多为粉碎或横型骨折。

(二)间接暴力 多见于下1/3,骨折线为斜型或螺旋型。

(三)旋转暴力 新兵训练中,少数新战士投手榴弹突然间前臂及肱骨远端向前及内旋,而肩部及肱骨近端未能前旋,不协调应力作用于肱骨中段,导致投掷的扭转螺旋骨折。骨折线为螺旋型。

二、移位机理

肱骨干上部骨折,骨折位于三角肌止点之上,骨折近段因胸大肌、背阔肌及大园肌牵拉向前内移位,骨折远端受三角肌牵拉向上外移位(图3-22)。肱骨干中部骨折,骨折位于三角肌止点以下,骨折近端因三角肌和喙肱肌收缩向外前移位,骨折远段因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收缩向上移位(图3-23)。肱骨干下部骨折,骨折远段移位随前臂及肘关节位置而异。骨折后病人常将前臂贴胸前,引起骨折远段内旋。

肱骨干骨折-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以上者 肱骨干骨折-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以下者
图3-22 肱骨干骨折-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以上者 图3-23 肱骨干骨折-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以下者

桡神经在肱骨中段及中下段后外侧桡神经沟内经过,该处闭合性或开放性骨折时,常合并桡神经损伤,出现腕下垂、拇指不能外展、掌指关节不能自主伸直等。

肱骨干骨折诊断容易。肱骨中、下段骨折应注意桡神经合并伤。

三、治疗

(一)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肱骨干各型骨折均可在局麻下或臂丛麻醉下行手法整复,根据X片移位情况,分析受伤机理,采取复位手法。麻醉后,纵向牵引纠正重迭,推按骨折两断端复位,小夹板固定(图3-24)。

肱骨干上1/3骨折复位法 肱骨干中1/3骨折复位法
图3-24 肱骨干上1/3骨折复位法 肱骨干中1/3骨折复位法

长管型石膏亦也固定,但限制肩、肘关节活动。石膏过重造成骨端分离,影响骨折愈合(图3-25)。

悬挂石膏

图3-25 悬挂石膏

无移位肱骨干骨折仅用夹板或石膏托固定。

(二)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骨折无移位,神经多为挫伤,小夹板或石膏固定,观察1~3月,神经无恢复可手术探查。骨折移位明显,桡神经有嵌入骨折断端可能。手法复位可造成神经断裂应特别小心。手术探查神经时,同时作骨折复位内固定。晚期神经伤多为压迫或粘连,应考虑手术治疗。

(三)开放骨折  伤势轻无神经受损,可彻底清创,关闭伤口,闭合复位外固定,变开放伤为闭合伤。伤情重错位多可彻底清创,探查神经、血管。同时复位固定骨折。

(四)陈旧性肱骨干骨折不愈合 肱骨干骨折无论用石膏或小夹板固定,因肢体重量悬吊作用很少发生重迭,旋转及成角畸形,因牵拉过度造成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者多见,用石膏固定尤为常见。治疗肱骨干骨折时,要注意骨折断端分离,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已经不愈合者,应手术内固定并植骨促进愈合。

第四节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10岁以下儿童,成年人很少见。

一、骨折类型及移位机理

根据暴力来源及方向可分为伸直、屈曲和粉碎型三类。

(一)伸直型 最多见,占90%以上。跌倒时肘关节在半屈曲或伸直位,手心触地,暴力经前臂传达至肱骨下端,将肱骨髁推向后方。由于重力将肱骨干推向前方,造成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线由前下斜向后上方(图3-26)。骨折近段常刺破肱前肌损伤正中神经和肱动脉(图3-27)。骨折时,肱骨下端除接受前后暴力外,还可伴有侧方暴力,按移位情况又分尺偏型和桡偏型。

肱骨髁上骨折线 髁上骨折损伤神经、血管
图3-26 肱骨髁上骨折线 图3-27  髁上骨折损伤神经、血管

1.尺偏型  骨折暴力来自肱骨髁前外方,骨折时肱骨髁被推向后内方。内侧骨皮质受挤压,产生一定塌陷。前外侧骨膜破裂,内侧骨膜完整。骨折远端向尺侧移位。因此复位后远端容易向尺侧再移位。即使达到解剖复位,因而内侧皮质挤压缺损而会向内偏斜。尺偏型骨折后肘内翻发生率最高。

2.桡偏型 与尺偏型相反。骨折断端桡侧骨皮质因压挤而塌陷。外侧骨膜保持连续。尺侧骨膜断裂,骨折远端向桡侧移位。此型骨折不完全复位也不会产生严重肘外翻,但解剖复位或矫正过度时,亦可形成肘内翻畸形。

(二)屈曲型 较少见。肘关节在屈曲位跌倒,暴力由后下方向前上方撞击尺骨鹰嘴,髁上骨折后远端向前移位,骨折线常为后下斜向前上方,与伸直型相反。很少发生血管、神经损伤。

(三)粉碎型 多见于成年人。引型骨折多属肱骨髁间骨折,按骨折线形状可分T型和Y型或粉碎型骨折。

二、临床症状及鉴别诊断

临床诊断比较容易,患者多系儿童。外伤后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并有畸形。在诊断肱骨髁上骨折同时要注意手部温度、脉搏、运动及感觉,以明确有无血管,神经损伤。另外和肘关节脱位鉴别(表3-4)。

表3-4  肱骨髁上骨折与肘关节脱位鉴别要点

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 肘关节脱位
肘关节部分活动
肘后三角无变化
上臂短缩,前臂正常
肘关节不能活动
肘后三角骨性标志有变化
上臂正常,前臂短缩

三、治疗

(一)手法复位超关节小夹板固定   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尺偏型为例,病人仰卧适当麻醉,两助手首先对抗牵引,矫正重迭移位。术者两手分别握住骨折近远两段互相挤压,纠正侧方移位,旋转畸形,然后两拇指从肘后推尺骨鹰嘴向前,两手四指环抱骨折近段向后,此时令远位助手在牵引下屈曲肘关节,两手可感觉到骨折复位的骨擦音(图3-28)。复位后按预先准备的木板,纸垫进行固定(图3-29)。术后应注意肢体血运观察,经常调整布带,2周折除夹板,功能锻炼。也可用石膏固定。

先矫正侧移位 再矫正前后移位

图3-28先矫正侧移位 再矫正前后移位

肱骨髁上骨折固定法

图3-29 肱骨髁上骨折固定法

(二)牵引治疗 骨折超过24~48小时。软组织严重肿胀,已有水泡形成,不能手法复位,或复位后骨折不稳者(图3-30)。

(三)手术探查神经、血管并整复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一般采用手法整复或牵引治疗。当有血管、神经伤时,特别是血管伤应考虑手术探查,手术目的是修复血管或解除其压迫,对神经伤也同时采用手术治疗,顺便整复骨折。单纯为了整复骨折很少采用手术方法。

滑动悬吊牵引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图3-30滑动悬吊牵引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四、并发症及后遗症

(一)血管神经损伤  肱骨髁上骨折严重并发症是血管伤。骨折端刺破血管比较少见,多因血管受刺激而痉挛或受到机械性压迫,造成肢体远端血供障碍。临床上应注意检查患肢桡动脉搏动。一旦发生可造成肢体坏死。

(二)缺血性肌挛缩 当肱动脉痉挛或受压,肢体远端血运严重障碍。肌肉因缺血而水肿。一般说缺血持续6~8小时以上,肌肉可发生坏死。变性坏死肌肉纤维化而挛缩,尤其多发生前臂掌侧肌群,轻者仅手指不能伸直,严重者手指及腕关节均呈屈曲僵硬,套式感觉麻痹,爪状手畸形等称之缺血性肌挛缩,又称伏克曼(Volkmann)氏挛缩。

缺血性肌挛缩最早症状是剧痛,当早期被动伸直手指时更为明显。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手指发绀、发凉、麻木,一旦发现找出主要原因,有针对性采用手术探查或解除外固定进一步观察。有些病例桡动脉搏动消失,但手指尚可活动,疼痛不严重,仍可手法复位或牵引复位,因骨折错位复到矫正,解除对血管压迫,桡动脉搏动即可恢复。

缺血性肌挛缩形成后,治疗困难。关键是早期诊断和预防。

(三)肘内翻治疗 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多后遗肘内翻,而桡偏型很少后遗肘内翻。在处理肱骨髁上骨折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肘内翻发生。一旦发生通过手术截骨矫正。

第五节 尺桡骨干骨折

桡尺骨双骨折甚常见,多发生青少年。尺桡骨双骨折可发生重迭、成角、旋转及侧方移位四种畸形:桡骨干单骨折较少见,因有尺骨支持,骨折端重迭,移位较少,主要发生旋转移位。尺骨干单骨折极少见,因有桡骨支持移位不明显,除非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一、骨折原因和类型

(一)尺桡骨双骨折

1.直接暴力 多见打击或机器伤。骨折为横型或粉碎型,骨折线在同一平面(图3-31)。

2.间接暴力 跌倒手掌触地,暴力向上传达桡骨中或上1/3骨折,残余暴力通过骨间膜转移到尺骨,造成尺骨骨折。所以骨折线位置低。(图3-31)桡骨为横型或锯齿状,尺骨为短斜型,骨折移位。

尺桡骨双骨折 1 直接暴力
2 传达暴力
3 扭转暴力

图3-31 不同暴力造成不同平面的骨折

3. 扭转暴力 受外力同时,前臂又受扭转外力造成骨折。跌倒时身体同一侧倾斜,前臂过度旋前或旋后,发生双骨螺旋性骨折。多数由尺骨内上斜向桡骨外下,骨折线方向一致,尺骨干骨折线在上,桡骨骨折线在下(图3-31)

(二)桡骨干骨折   幼儿多为青枝骨折。成人桡骨干上1/3骨折时,附着在桡骨结节肱二头肌及附着于桡骨上1/3旋后肌,使骨折近段向后旋转移位。桡骨干中1/3或下1/3骨折时,骨折线在旋前园肌抵止点以下,由于旋前及旋后肌力量相等,骨折近段处于中立位,而骨折远段受旋前方肌牵拉,旋前移位,单纯桡骨干骨折重迭移位不多(图3-32)。

桡骨干单骨折

(1)  (2)

1 骨折在旋后肌和旋前园肌之间,近折段向后旋,远折段向前旋转

2 骨折在旋前园肌下方,远折段向前旋转

图3-32 桡骨干单骨折

(三)尺骨干骨折   单纯尺骨干骨折极少见,多发生在尺骨下1/3,由直接暴力所致,骨折端移位较少。

二、临床症状及诊断

外伤后局部疼痛、肿胀、肢体畸形,旋转功能受限。完全骨折有骨擦音。X片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但应包括上下尺桡关节。注意有无关节脱位。

三、治疗

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需将两骨近远段正确对位,矫正四种畸形,恢复两骨的生理长度。这种骨折复位比较困难,复位后容易移位。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经验证明,手法正复,适当外固定多数病例可以治愈。单纯尺骨或桡骨骨折治疗相同。

(一)手法复位外固定 整复前,根据受伤原理及X片显示骨折类型、部位和移位方向,确定整复步骤及复位手法。

麻醉:臂丛麻醉或全麻。

复位方法及步骤:病人仰卧肩外展90°,屈肘90°。中或下1/3骨折时,前臂中立位,即手掌、前臂和地面平行。上1/3骨折时稍旋后位,即手掌前臂和地面有45°倾斜。肘上和手掌两处对抗牵引,重迭和成角畸形纠正后,首先采用分骨方法(图3-33),然后根据骨折移位情况可分别用提按、折顶、摇摆等手法使骨折断端复位。骨折已复位,骨擦音完全消失,手下有一种稳定感。

夹挤分骨示意图

图3-33 夹挤分骨示意图

如有一骨折为横形稳定骨折,另一骨折为不稳定骨折,首先整复稳定骨折。若两骨折均为不稳定骨折,先整复结构上粗大的那根骨折。再整复细小的骨折。如两骨折均属稳定骨折,可先整复尺骨,再复位桡骨等等。

固定:4块小夹板,二个分骨及手纸压垫固定(图3-34)。也可用长臂石膏固定。固定期间注意松紧度合适,8周后折除外固定,加强功能锻炼。

分肌垫放置法

图3-34 分肌垫放置法

(二)切开复位固定受伤时间不长,伤口污染较轻,手术后不会感染或术后不易固定的开放性骨折;上肢多处骨折,尺桡骨间膜破裂者;手法复位失败或整复后固定困难者;陈旧性重迭旋转畸形愈合骨折,需要手术治疗。

第六节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

一、病因及类型1914年意大利外科医生Monteggia最早报导了这种类型骨折,故称孟氏骨折。多为间接暴力致伤,根据暴力方向及移位情况临床可分三种类型:

(一)伸直型 比较常见,多发生儿童。肘关节伸直或过伸位跌倒,前臂旋后掌心触地。作用力顺肱骨传向下前方,先造成尺骨斜形骨折,残余暴力转移于桡骨上端,迫使桡骨头冲破,滑出环状韧带。向前外方脱位。骨折断端向掌侧及桡侧成角(图3-35)。成人直接暴力打击造成骨折,骨折为横断或粉碎型。

尺骨干上段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

图3-35  尺骨干上段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1)(2)

(1)伸直型 (2)屈曲型

(二)屈曲型 多见于成人。肘关节微屈曲,前臂旋前位掌心触地,作用力先造成尺骨较高平面横型或短斜型骨折,桡骨头向后外方脱位,骨折断端向背侧,桡侧成角(图3-35)。

(三)内收型 多发生幼儿。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位,上肢略内收位向前跌倒,暴力自肘内方推向外方,造成尺骨喙突处横断或纵行劈裂骨折,移位较少,而桡骨头向外侧脱位(图3-36)。

内收型畸形

图3-36 内收型畸形

凡尺骨上端骨折,X片上没见到桡骨头脱位,在治疗时,应按此种骨折处理。因为桡骨头脱位可自行还纳。如忽略对桡骨头固定。可自行发生再移位。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外伤后肘部及前臂肿胀,移位明显者可见尺骨成角或凹陷畸形。肘关节前外或后外方可摸到脱出的桡骨头。前臂旋转受限。肿胀严重摸不清者,局部压痛明显。

当尺骨上1/3骨折时,X片必须包括肘关节,注意肱桡关节解剖关系,以免漏诊。

三、治疗

(一)手法复位外固定

1.伸直型   全麻或臂丛麻醉。病人平卧肩外展,屈肘90°。前臂中立位,对抗牵引后,术者两拇指分别放在桡骨头外侧及掌侧,用力向尺侧、向背侧推挤桡骨头使之复位。一助手固定复位桡骨头并维持对抗牵引,术者一手捏住尺骨骨折近端,另一手握住骨折远端,使之向掌侧成角徐徐加大,然后向背侧提拉,使之复位(图3-37)。如已复位用石膏托或夹板将肘关节固定在极度屈曲位2~3周,待骨折初步稳定后,改用纸压垫夹板局部固定。肘关节在90°屈曲位,开始练习活动,直至骨折完全愈合。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正复法

(1)  伸直型  (2)屈曲型

图3-37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正复法

2.屈曲型   麻醉体位同伸直型,肘关节伸直位对抗牵引后,两拇指用力向内,向掌侧推按桡骨头,复位后一助手用拇指固定桡骨头,并继续牵引。两手分别握住尺骨骨折远近二段,向背侧徐徐加大成角,然后向掌侧挤按,如复位满意用掌背侧石膏托固定肘关节在近伸直位2~3周。而后改用纸压垫短夹板固定,肘关节屈曲90°开始练功,直到骨折愈合(图3-37)。

3.内收型   手法复位桡骨头后,尺骨多可自行复位,如轻度成角,桡骨头位置无明显改变,则不需复位,仅用长臂石膏固定2~3周。矫正尺骨向桡侧移位及成角,有时比较困难,在维持牵引下,肘关节屈曲外旋90°,捏住骨折端,使肩关节及上臂外展90°,然后术者捏住骨折近段向尺侧提拉,固定远位助手用力牵引手腕向桡偏,以复位桡骨头为支点,使尺骨远段向尺侧偏斜而矫正尺骨向桡侧移位。

(二)切开复位内固定 手法复位不成功孟氏骨折,或骨折已复位而桡骨头脱位不能还纳者,应早期手术复位内固定。先整复桡骨头脱位,并了解环状韧带损伤情况并加修补,髓内针或钢板螺钉固定尺骨。

(三)陈旧性孟氏骨折处理 成人陈旧性骨折,尺骨已获矫正,骨折愈合坚固,仅前臂旋转功能受限,切除桡骨头可改善旋转功能。如尺骨骨折未愈合,有畸形,可手术矫正骨折内固定。并复位桡骨头。如桡骨头不能复位,可切除。儿童陈旧性病例,尺骨骨折移位不大,并非影响桡骨头复位者可不处理。如果畸形明显,必须矫正,髓内针固定,以利桡骨头复位,桡骨头复位后,修复或重建环状韧带,桡骨头不能复位者暂不行桡骨头切除,以免影响桡骨发育,待成年后再切除。

第七节 桡骨干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一、骨折原因及类型

桡骨中下1/3骨折合并下桡尺关节脱位称Galeazzi骨折。前臂极度旋前直接暴力,腕背屈、手掌桡侧触地间接暴力致伤最常见。暴力通过桡腕关节造成桡骨骨折,同时撕裂三角纤维软骨或尺骨茎突撕脱骨折,致下桡尺关节脱位,骨折多为短斜、横断型,少数骨折为粉碎型(图3-38)。

桡骨下1/3骨折伴下尺桡关节脱位

图3-38 桡骨下1/3骨折伴下尺桡关节脱位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前臂及腕部肿胀、疼痛,尺骨茎突突出。移位多者畸形明显。前臂旋转活动受限。X片检查包括腕关节,明确下桡尺关节脱位情况,骨折类型及移位方向。

三、治疗

按前臂双骨折方法复位。手法复位比较容易,但石膏固定不稳,关节易再脱位,而小夹板固定效果很好。如复位后骨折,脱位不稳定者,手术复位内固定。陈旧性病例,根据情况切开复位内固定,石膏固定6~8周。

第八节 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极为常见,约占平时骨折1/10。多发生老年妇女、儿童及青年。骨折发生在桡骨远端2~3cm范围内,多为闭合骨折。

一、骨折原因及类型

(一)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跌倒时腕背屈掌心触地,前臂旋前肘屈曲。骨折线多为横形。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年常为粉碎骨折。骨折远段向背侧,桡侧移位,近段向掌侧移位,可影响掌侧肌腱活动。暴力轻时可发生嵌入骨折无移位。粉碎骨折可累及关节,或合并下桡尺关节韧带断裂,下尺桡关节脱位,分离,或造成尺骨茎突撕脱(图3-39)。

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典型移位

图3-39 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典型移位

屈曲型桡骨下端骨折移位情况

图3-40 屈曲型桡骨下端骨折移位情况

(二)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较少见。骨折发生原因与伸直型相反,故又称“反科雷氏”骨折。跌倒时腕掌屈,手背触地发生桡骨远端骨折。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骨折近端向背侧移位(图3-40)。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腕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伸直型骨折移位明显时,可见餐叉状及枪刺样畸形(图3-41)。

桡骨下端骨折畸形 量尺试验
1.餐叉畸形2.枪刺畸形 1.正常 2.科雷氏骨折后量尺与尺骨茎突间距离缩短
图3-41桡骨下端骨折畸形 图3-42 量尺试验

尺骨茎突和桡骨茎突在同一平面,量尺试验阳性(图3-42)。放量尺在肱骨内上髁和小指尺侧,量尺与尺骨茎突间距离正常为2cm左右,桡骨下端骨折后。因手向桡侧移位,此距离减少或消失。

正位X片示桡骨远端横形骨折,远端向桡侧移位,桡骨远端关节面切线倾斜角小于正常20~25°,甚至变成0°。两断端嵌入缩短,尺骨茎突经常有小撕脱骨片。侧位X片示桡骨下端向背侧移位,桡骨远端向掌侧倾斜的关节面角消失或向背侧倾斜(图3-43)。

桡骨尺侧

A 桡骨正常尺侧斜度 B 尺侧倾斜度减少 C 桡骨关节面正常掌侧倾斜度 D桡骨关节面反常倾斜度

图3-43 桡腕关节解剖关系

屈曲型骨折与伸直型骨折症状相似,畸形相反,X片显示桡骨远端向掌侧移位。

三、治疗

(一)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  新鲜有移位桡骨远端骨折,应尽早整复、固定。下面以伸直型骨折为例介绍两种复位固定方法。整复前了解移位方向及决定采用手法,局麻或臂丛麻醉。

1.牵抖复位法 适用于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或骨折断端向掌成角,但骨折非累及关节,不是粉碎者。患者坐位或卧位,屈肘9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握住上臂,术者两手紧握手腕,双拇指放在骨折远端背侧,触摸准确继续牵引,待重迭基本矫正后,稍旋后猛力牵抖,同时掌屈尺偏,骨折得到复位(图3-44)。

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牵抖复位法

图3-44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牵抖复位法

2.提按复位法 适用于老年患者,骨折累及关节,粉碎骨折病人。患者平卧屈肘9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握住拇指及其他四指,一助手握上臂对抗牵引,待嵌插骨折矫正后,术者先矫正旋转移位及侧方移位,然后双拇指挤按骨折远端背侧,其他手指置近端掌侧向上端提,骨折即可复位(图3-45)。

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复位情况

图3-45 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复位情况

整复后小夹板固定(图3-46)。或石膏固定3~4周(图3-47)。无移位桡骨远端骨折仅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3~4周。屈曲型骨折复位方法相似,复位和固定方向相反。

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固定法

图3-46 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固定法

科雷氏骨折复位后石膏固定

图3-47 科雷氏骨折复位后石膏固定

(二)陈旧骨折处理 陈旧骨折,无明显功能障碍,尤其老年人听其自然。骨折仅向掌侧成角,无桡偏及重迭移位,骨折虽达3~4周,仍可按新鲜骨折处理。青壮年骨折畸形愈合,有神经症状或肌腱功能障碍,或者前臂旋转受限,应早期采用手术治疗。

畸形不严重,仅有前臂旋转障碍者可行尺骨头切除术。畸形严重,无前臂旋转障碍者可行尺骨头部分切除及桡骨远端截骨术。因掌侧骨痂隆突引起神经、肌腱刺激受压者,可行骨痂切除等。

第九节 腕舟状骨骨折

一、骨折原因及分类

腕舟骨骨折比较常见,多发生青状年,常由间接暴力致伤。跌倒手掌触地,手腕强度背屈,轻微桡偏,桡骨背侧缘切断舟骨(图3-48)。

按骨折位置分三型:1.腰部骨折,2.近端骨折,3.结节骨折(图3-49)。

腕舟骨骨折机制 腕舟骨的供血及骨折类型
图3-48 腕舟骨骨折机制 图3-49 腕舟骨的供血及骨折类型
1 结节部骨折2 腰部骨折3 近端骨折

二、部位与血液循环关系及愈合的影响

舟骨营养血管主要从结节部和外侧中部进入。舟骨周围大部为软骨面,无骨膜附着,骨折后靠内生骨痂才能连接,骨折后损伤营养血管,近侧断端由于缺血易发生无菌坏死。临床遇到这种情况缺乏满意处理方法。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

伤后局部肿胀,疼痛,腕关节活动受限并疼痛加重。鼻咽窝处及舟骨结节处有压痛。第2、3掌骨头纵向叩击痛。有时轻微骨折症状不明显,与腕扭伤症状相似,易误诊忽略,腕关节正侧斜三种方位X片可确诊骨折部位及方向。若骨折不清楚,临床症状怀疑骨折时,应暂按骨折处理,待二周后,复查X片。由于骨折处骨质吸收,骨折线能明显认出。

四、治疗

(一)新鲜骨折 新鲜舟骨骨折,或者超过一个月以上骨折,治疗原则是严格固定。一般采用短臂石膏管型。固定范围从肘下至远侧掌横纹,包括拇指近节指骨(图3-50)。固定中坚持手指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强直。腰部骨折固定3~4月,有时半年甚至1年,每2~3月定期照片复查。结节部骨折固定3~4月。

腕舟骨骨折的石膏固定 陈旧性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图3-50腕舟骨骨折的石膏固定 图3-51陈旧性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二)陈旧骨折   无症状或轻微疼痛者,暂不治疗,适当减少腕关节活动,随访观察症状明显但无缺血性坏死的,可继续石膏固定,往往需6~12月才能愈合。已发生骨不连接或缺血性坏死者,根据情况采用钻孔植骨术,桡骨茎突切除术或近端骨块切除(图3-51)。

第三章 下肢骨折

下肢因走路和负重,需要高度的稳定性。两下肢应等长,若长度相差2厘米以上,就会影响走路,相差愈大,影响愈严重。因此,在治疗下肢骨折时应注意以下特点:

一、对复位的要求要高,轴线对位力争接近正常。因为成角畸形愈大,对关节活动,承重力线和肢体长度影响愈大。

二、固定时间较长,待骨愈合牢固后才开始负重,防止因过早负重发生畸形和再次骨折。

三、因股部肌肉较发达,收缩力强,股骨骨折在手法整复后,用石膏或小夹板固定,不易维持对位,需要持续牵引治疗。

第一节 股骨颈骨折

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称股骨颈骨折,是老年常见的骨折之一。尤以老年女性较多。由于老年人股骨颈骨质疏松脆弱,且承受应力较大,所以只需很小的旋转外力,就能引起骨折。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几乎全由间接暴力引起,主要为外旋暴力,如平地跌倒、下肢突然扭转等皆可引起骨折。少数青壮年的股骨颈骨折,则由强大的直接暴力致伤,如车辆撞击或高处坠落造成骨折,甚至同时有多发性损伤。

一、解剖特点

股骨颈长约5厘米,中段细,基底部粗。股骨颈与股骨干构成的角度叫颈干角或称内倾角,约为125°~130°。颈干角大于正常为髋外翻,小于正常为髋内翻。股骨颈的长轴与股骨的冠状面形成的角度称为前倾角,正常为12°~15°,股骨头的血液供给有三个来源:①园韧带支:园韧带内小动脉,来自闭孔动脉,供应头内下小部分血运,又称内上骺动脉,在老年人此动脉逐渐退变而闭锁。②骨干滋养动脉升支,对股骨颈血液供给很少,仅及股骨颈基部。③关节囊支:来自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是主要血液供给来源。旋股内侧动脉来自股深动脉,在股骨颈基部关节囊滑膜反折处,分成三组血管进入股骨头,即骺外侧动脉、干骺端上侧动脉及干骺端下侧动脉分别由上下方距离股骨头边缘下0.5厘米处进入股骨头,在股骨头内互相交通,骺外侧动脉供应股骨头4/5~2/3区域血运(图3-52)。旋股外侧动脉也来自股深动脉,它的血供量少于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在股骨颈基底组成一个动脉环。旋股内侧动脉损伤是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因素(图3-53)。所以股骨颈骨折,必须尽早解剖复位,良好的固定,才有可能从股骨颈基部重建骨内血液循环,使股骨头颈连接,恢复股骨头内血液供给,减少创伤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

股骨头的血液供应 股骨头的血液供应
图3-52 股骨头的血液供应 图3-53股骨头的血液供应
1 小凹动脉 2 骺外侧动脉
3 干骺端上侧动脉4 干骺端下侧动脉
5、6 滋养动脉升支

二、骨折类型及移位

股骨颈骨折大多数是外旋暴力所引起的螺旋形骨折或斜形骨折。随着受伤姿式,外力方向及程度不同,在X线投影上出现不同部位、角度和移位。股骨颈骨折可区分为四种类型,与治疗和预后有较密切的关系。

(一)按骨折两端的关系分为:外展型,股骨头外展,骨折上部嵌插,头与颈呈外展关系,侧位片股骨头无移位和旋转,又称嵌入型,最为稳定;中间型、X线正位片同外展型,而侧位片可见股骨头后倾,骨折线前方有裂隙,实为过渡到内收型的中间阶段;内收型,两骨折端完全错位,又称错位型。

(二)按骨折部位分为:①头下型,全部骨折面均位于头颈交界处,骨折近端不带颈部,此型较少见。②头颈型,骨折面的外上部分通过头下,而内下方带有部分颈内侧皮质,呈鸟嘴状,此型最多见。③经颈型,骨折面完全通过颈部,此型甚为少见,有人认为在老年病人中几乎不存在这种类型。④基底型,骨折面接近转子间线。头下型、头颈型、经颈型均系囊内骨折;基氏型系囊外骨折,因其血运好,愈合佳,与囊内骨折性质不同,故应列入股骨粗隆部骨折。

(三)Pauwels分类法:依骨折线与股骨干垂直线所成的角度分为:Ⅰ型,<30°;Ⅱ型,30°~50°,>50°。骨折线之倾斜度愈大,愈不稳定。小于30°,骨折面互相嵌压,位置稳定,易愈合;大于50°者,承受剪式应力较大,位置不稳,预后不佳。但此角度的测量应将骨折远端置于内旋位,消除前倾角之后,才能准确测量,故在复位前应用价值不大。

(四)Garden分类法:依错位程度分为:Ⅰ型,无错位;Ⅱ型,轻度错位;Ⅲ型,头外展,远端上移并轻度外旋;Ⅳ型,远端明显上移并外旋。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老年人跌倒后诉髋部疼痛,不敢站立和走路,应首先想到股骨颈骨折的可能。

(二)体征方面有以下几种表现:

1.畸形:患肢多有轻度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图3-54)。

股骨颈骨折伤肢的典型外旋畸形

图3-54股骨颈骨折伤肢的典型外旋畸形

2.疼痛:髋部除有自发疼痛外,活动患肢时疼痛较明显。在患肢足跟部或大粗隆叩打时,髋部也感疼痛。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下方常有压痛。

3.肿胀:股骨颈骨折多系囊内骨折,骨折后出血不多,又有关节囊和丰厚肌群的包围,因此,外观上局部不易看到肿胀。

4.功能障碍:移位骨折病人在伤后就不能坐起或站立。但也有一些无移位的线状骨折或嵌插骨折病人,在伤后仍能走路或骑自行车。对这些病人要特别注意,不要因遗漏诊断而使无移全的稳定骨折变为移位的不稳定骨折。这样的例子在临床上还是不少的。

5.患肢短缩:在移位骨折,远段受肌群牵引而向上移位,因而患肢变短。

四、其他检查方法

患侧大粗隆升高,表现在:1.大粗隆在髂一坐骨结节联线之上;2.大粗隆与髂前上棘间的水平距离缩短,短于腱侧。X线照片能明确诊断。特别是髋坐关节正、侧位片,可确定骨折类型、部位、移位情况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五、治疗

在选择治疗方法以前,首先要了解伤者的全身情况,特别是老年人要注意全面检查,血压、心、肺、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结合骨折全面考虑。

股骨颈骨折的几种治疗方法:1.外固定:适用于外展型和中间型骨折,一般多采用患肢牵引或抗足外旋鞋8~12周,防止患肢外旋和内收,约需3~4个月愈合,极少发生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但骨折在早期有错位的可能,故有人主张以采用内固定为妥。至于石膏外固定已很少应用,仅限于较小的儿童。内固定适应证最广。对绝大部分内收型骨折均适用。一般约需4~6个月愈合,骨折愈合后仍应继续观察直至术后五年,便于早期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

2.内固定:目前有条件的医院在电视X光机的配合下,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如无X光机设备,亦可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在内固定术之前先行手法复位(图3-55),证实骨折断端解剖复位后再行内固定术。内固定的形式很多,归纳约有以下几种类型:①Smith-Petersen三刃钉内固定(图3-56):自1929年Smith-Petersen首次创用三刃钉以来,使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显著提高,至今仍为常用的内固定方法之一。②滑动式内固定(图3-56):现有各种不同式样的压缩钉或针。压缩钉或针可在套筒内滑动,当骨折线两侧有吸收时,钉向套筒内滑动缩短以保持骨折端密切接触,早期承重更利于骨折端的嵌插。③加压式内固定(图3-56):此种内固定物带有压缩装置,能使骨折端互相嵌紧以利愈合。常用的有Charnley带有弹簧的压缩螺丝钉和Siffert使用的螺丝栓(Corkscrew Bolt)等。④多针(或钉)内固定(图3-56):根据股骨上端骨结构和生物力学原则分别插入2~4根螺丝钉或钢钉,不但固定牢靠,而且可减少对股骨头的损伤。如Moore或Hagia针等。总之,目前的内固定形式多种多样。

股骨颈骨折复位手法

1 屈髋及至90°,沿股骨干纵轴向上牵引;2内旋、外展患肢

3 保持内旋外展,将下肢伸直; 4骨折复位后,下肢不外旋

图3-55 股骨颈骨折复位手法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式

三刃钉内固定滑动式内固定加压式内固定多针内固定

图3-56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式

3.内固定同时植骨:对于愈合较困难或陈旧性骨折,为了促进其愈合,于内固定同时植骨,植骨方法有两种:①游离植骨:如取腓骨或胫骨条由大转子下插入股骨头,或用松质骨填充骨缺损等。②带蒂植骨:较常用的是缝匠肌蒂骨瓣植骨术。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进展,已开展带血管蒂植骨术。如旋髂深动脉骨瓣的骨移植术。

4.截骨术:对于愈合较为困难或一些陈旧骨折可有选择施行截骨术,如转子间截骨术或转子下截骨术。截骨术具有手术操作易,患肢缩短少,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等优点。

5.人工关节置换术:适应于老年人的头下型股骨颈骨折。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如病变局限在头或颈部,可行股骨头置换术,如病变已损坏髋臼,需行全髋置换术。目前较少常用的人工髋关节类型有钴合金珍珠面人工股骨头,注氮钛合金微孔面人工股骨头,双动中心锁环型人工股骨头等,髋臼损害的用高分子聚乙烯人工臼置换,临床应用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六、愈后

(一)股骨颈骨折的愈合问题

股骨颈骨折愈合较慢,平均需5~6个月,而且骨折不愈合率较高,平均为15%左右。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和年龄、骨折部位、骨折类型、骨折和移位程度、复位质量以及内固定坚强度有关。

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在临床上表现为患部疼痛,患肢无力和不敢负重。在X线上则有下列表现:(1)骨折线清晰可见;(2)骨折线两边骨质内有囊性改变;(3)有的病人,骨折线虽看不见,但在连续照片过程中,股骨颈继续吸收变短,以致三翼钉向内突入髋臼或尾部向外退出;(4)股骨头逐渐变位,股骨颈内倾角逐渐增加。

已发现有不愈合现象的病人,经过适当保护和处理,如限制患肢负重,减少患肢活动等,骨折仍有愈合可能。

(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问题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仍然是一个严重而尚未解决的问题。无论骨折是否愈合,均可发生坏死。根据文献统计,坏死率一般在20~35%。坏死的范围可能累及股骨头的大部或一小部分。初期多发生在股骨头的外上方,其他坏死区的骨质则保持相对致密,或因受压而变扁塌陷,甚至碎裂。股骨头坏死出现的时间最早在伤后2~3个月,最迟可达5年,一般认为术后继续观察的时间不得少于两年。

股骨头是否会发生缺血性坏死,主要决定于股骨头血管的破坏程度,和侧枝循环的代偿能力(经过圆韧带内骺动脉的代偿作用)。股骨干滋养血管中断,但因来自关节囊的血运存在,也不致发生坏死。头下及头颈骨折移位较多者,以上两条血管都已遭到破坏,因此坏死率较高。

(三)股骨颈骨折功能恢复情况

股骨颈骨折功能恢复情况不如其他骨折。一般说来,虽经妥善的治疗,只有约一半(50%)的病人,能够获得满意的功能恢复一走路方便,不痛、蹲坐自如。约有15%的病骨折不愈合。约20~35%的病人股骨头发生坏死。还有一部分病人伤后出现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改变。

第二节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约为1.5:1,属于关节囊外骨折。由于股骨粗隆部位的血液供应丰富,很少发生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

一、病因与分类:

骨折多为间接外力引起。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时强力内收或外展,或受直接外力撞击均可发生。因局部骨质疏松脆弱,骨折多为粉碎性。

粗隆间骨折分类的目的在于表示其稳定性。一般多按骨折线走行方向分为:顺粗隆间线型,即骨折线由大粗隆向下至小粗隆,其走行与粗隆间线平行,称为稳定型。逆粗隆间线型:即骨折线由大粗隆下方向内上达小粗隆的上方,称为不稳定型。有时骨折线难以分辨走向,呈粉碎骨折,其稳定性亦差。

临床实践表现,以骨折的原始状态来判断其稳定性似乎更为重要。凡伤后髋内翻越严重,骨折越不稳定,反之,原始髋内翻越轻或无内翻者,骨折越趋稳定。因此,骨折的稳定性似与骨折走向方向无关。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外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均较明显,有时髋外侧可见皮下瘀血斑,远侧骨折段处于极度外旋位,严重者可达90°外旋。最后需要靠X线片确定诊断。

三、治疗

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应纠正下肢短缩,外旋和髋内翻畸形。有两种方法:

牵引疗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粗隆间骨折。一般以骨牵引最为适用,伤肢安置在有屈膝附件的托马氏架上平行牵引,牵引时患肢保持屈曲和外展各30°,内翻10°,防止发生髋内翻畸形,牵引重量开始用约为体重的1/7,复位满意后改用4~5公斤维持,牵引时间为6~8周,以后再改用抗外旋石膏固定直至骨折愈合牢固。

内固定法:近年来多主张用内固定疗法,特别对年龄较高,不能耐受长期卧床的病人更为适用。施行内固定后,可以早期离床活动,减少合并症,预防髋内翻,手术需显露骨折端,先整复骨折,在X线电视机控制下进行内固定。内固定的方法有鹅颈三翼钉、滑槽加压螺纹钉加接骨板及多根钢针。手术损伤小,时间短,安全可靠,取得良好效果。

陈旧性粗隆间骨折,有严重髋内翻畸形的患者,可行粗隆下外展截骨术纠正。

第三节 股骨干骨折

股骨干骨折系指小粗隆下2~5厘米至股骨髁上2~5厘米的股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6%,男性多于女性,约2.8:1。10岁以下儿童占多数,约为总数的1/2。

一、病因、类型及骨折移位机理

股骨干骨折多由强大暴力所造成。主要是直接外力,如汽车撞击、重物砸压、辗压或火器伤等,骨折多为粉碎、碟形或近似横行,故骨折断端移位明显,软组织损伤也较严重。因间接外力致伤者如高处坠落,机器绞伤所发生的骨折多为斜形或螺旋形,旋转性暴力所引起的骨折多见于儿童,可发生斜形、螺旋形或青枝骨折。骨折发生的部位以股骨干中下1/3交界处为最多,上1/3或下1/3次之。骨折端因受暴力作用的方向,肌群的收缩,下肢本身重力的牵拉和不适当的搬运与手法整复,可能发生各种不同的移位。

股骨上1/3骨折后,近折段受骼腰肌、臀中肌、臀小肌和髋关节外旋诸肌的牵拉而屈曲、外旋和外展,而远近段则受内收肌的牵拉而向上、向后、向内移位,导致向外成角和缩短畸形(图3-57)。股骨中1/3骨折后,其畸形主要是按暴力的撞击方向而成角,远折段又因受内收肌的牵拉而向外成角(图3-57)。股骨下1/3骨折段受腓肠肌的牵拉而向后倾倒,远侧骨折端可压迫或刺激腘动脉、腘静脉和坐骨神经(图3-57)。

股骨干上、中、下1/3骨折移位情况及其发生原因

图3-57 股骨干上、中、下1/3骨折移位情况及其发生原因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多数伤者均有较严重的外伤史。合并多处伤或内脏伤及休克者较常见。骨折部疼痛比较剧烈、压痛、胀肿、畸形和骨摩擦音和肢体短缩功能障碍非常显著,有的局部可出现大血肿,皮肤剥脱和开放伤及出血。X线照片可显示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方向。检查时必须密切注意合并伤和休克的发生,以及伤肢有无神经和血管的损伤。

三、治疗

无论开放性还是闭合性股骨骨折,如有合并伤,经常必须考虑优先处理,如遗误诊断或处理不恰当,常为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

由于股骨骨折,常有周围软组织严重挫伤,如急救输送时未做好固定,骨端活动反复刺伤软组织(肌肉、神经、血管),特别是股动、静脉、腘动静脉的破裂,可以引起大出血。股骨骨折后骨髓腔的出血也常可达1000~1500毫升。因此观察和治疗休克是治疗股骨骨折重要的一环,不可忽略。

(一)非手术疗法

股骨干骨折因周围有强大的肌肉牵拉,手法复位后用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均不能维持骨折对位。因此,股骨干完全骨折不论何种类型,皆为不稳定型骨折,必须用持续牵引克服肌肉收缩,维持一段时间后再用外固定。常用牵引方法有:

1.悬吊牵引法(图3-58)用于4~5岁以内儿童。将二下肢用皮肤牵引向上悬吊,重量约1-2公斤,要保持臀部离开床面,利用体重作对抗牵引。3~4周经X线照片有骨痂形成后,去掉牵引,开始在床上活动患肢,5~6周后负重。对儿童股骨干骨折要求对线良好,对位要求达功能复位即可,不强求解剖复位。如成角不超过10°重叠不超过2厘米,以后功能一般不受影响。

Bryant氏皮牵引

图3-58 Bryant氏皮牵引

在牵引时,除保持臀部离开床面外,并应注意观察足部的血液循环及包扎的松紧程度,及时调整,以防足趾缺血坏死。

2.动滑车皮肤牵引法(罗索氏Russell牵引法),适用于5岁至12岁儿童(图3-59)。在膝下放软枕使膝部屈曲,用宽布带在腘部向上牵引,同时小腿行皮肤牵引,使两个方向的合力与股骨干纵轴成一直线,合力的牵引力为牵引重力的二倍。有时亦可将患肢放在托马氏夹板及Pearson氏连接架上,进行滑动牵引。牵引前可行手法复位,或利用牵引复位。

动滑车皮肤牵引法(Russell氏法)

1.装置 2.示意图

图3-59 动滑车皮肤牵引法(Russell氏法)

3.平衡牵引法(图3-60)用于青少年及成人股骨干骨折。在胫骨结节处穿针,如有伤口可在股骨髁部穿针(克氏针或斯氏针)。患肢安放在托马氏夹架上,作平衡牵引,有复位及固定两种作用。可先手法复位小夹板维持,然后,用维持重量持续牵引(维持重量为体重1/2),或直接用牵引复位(复位重量为体重1/7)复位后改为维持重量。根据骨折移位情况决定肢体位置:上1/3骨折应屈髋40-50°,外展约20°,适当屈曲膝关节;中1/3骨折屈髋屈膝约20°,并按成角情况调整外展角度;下1/3骨折时,膝部屈曲约60~80°,以便腓肠肌松弛,纠正远侧骨端向后移位。牵引后24~48小时要进行床边X线照片,了解骨折对位情况,同时每日多次测量骨端肢体长度,并加以记录,以资参考。要根据X线照片及测量情况,及时调整肢体位置,牵引重量和夹板。要防止牵引不够或牵引过度。在牵引时还应注意观察穿针部位有无感染,以及肢体保温,并教会病人锻炼躯体,上肢、患肢关节和肌肉的方法。

股骨干骨折平衡牵引疗法

图3-60 股骨干骨折平衡牵引疗法

1.平衡牵引装置 2.股骨结节处牵引及小夹板固定示意

使用平衡牵引,病人较舒适,牵引期间能活动髋、膝和踝关节,擦澡和大小便较方法。一般牵引4~6周,经X线照片有骨痂形成后,可改用髋人字石膏固定4~8周。在牵引中可同时应用小夹板固定,纠正成角。去除牵引后也可用小夹板外固定,但要经常复查以防骨折移位或成角。

(二)手术方法

1.手术适应症: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提高和医疗器械的改善,手术适应症有所放宽。具体的手术适应症有:

(1)牵引失败。

(2)软组织嵌入:骨折端不接触,或不能维持对位,检查时无骨擦音。

(3)合并重要神经、血管损伤,需手术探查者,可同时行开放复位内固定。

(4)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者。

2.常用的手术方法

(1)股骨上1/3或中上1/3骨折多采用髓内针固定。此法具有术后不用外固定及早期下床活动的优点。过去用开放式打入髓内针的方法,近十年来已被X光电视机(XTV)控制下,仅在穿针处作小切口,不显露骨折端的闭合穿针方法所代替。闭合法较开放损伤小,出血少,不破坏骨折端的血液供给,有利于骨折愈合。

(2)股骨中1/3或中下1/3骨折,传统方法是采用6~8孔接骨板螺丝钉固定及髋人字石膏固定。目前多采用加压钢板活动。加压钢板有多种类型,60年代开始应用加压器的加压钢板固定,其后出现自身加压钢板固定沿用至今。

有关股骨干骨折手术及内固定材料选择,要严重掌握适应症,不可滥用。要力求手术成功,防止感染及骨折不愈合的发生。

(三)陈旧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的治疗

开放复位,选用适当的内固定,并应常规植骨以利骨折愈合。

(四)火器伤骨折的治疗,应争取尽快做好初期外科手术,按火器伤处理原则进行,将送到后方医院进行。

第四节 髌骨骨折

一、致伤原因及骨折类型

可因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引起。直接暴力如撞压、打击等多发生粉碎性骨折。间接暴力常为膝屈曲位,股四头肌突然强烈收缩而致髌骨骨折,伴有髌骨两旁腱膜撕裂。如踢球、跌倒等发生的骨折多为横断型或上、下极的撕脱。因系关节内骨折,关节内有积血。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膝关节积血,明显肿胀、疼痛,膝关节活动困难,不能自动伸直。横断骨折有移位时,可摸出骨折线及骨块间间隙。陈旧性骨折有移位者,因失去股四头肌作用,伸膝无力,走路缓慢,并可有关节活动障碍。

X线照片可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三、治疗

髌骨骨折治疗的目的是恢复关节面的平整,修补断裂的肌腱腱膜和破裂的关节囊,防止外伤性关节炎、滑囊炎的发生,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一)如骨折无移位,可抽出关节积血,适当压力包扎,外用石膏托固定关节伸直位4周,逐渐练习膝关节屈曲活动。

(二)有移位的髌骨骨折的处理:

1.上极骨折移位,可将上极骨片切除,修复股四头肌腱。

2.下极骨折移位,可将下极骨片切除,修复髌韧带。

3.中段横断骨折,可选用两枚克氏针与张力带钢丝(1.2mm)作髌骨内固定,两根克氏针各一根张力带钢丝固定,钢丝与克氏针组成一个固定单位(图3-61)克氏针坛强髌骨骨折的旋转稳定性,并给钢丝更多的附着,钢丝则吸收髌骨的张力并转化为髌骨骨折面的动力加压。这种固定方法的优点是固定作用强,术后不用外固定,可以早期进行功能活动。

中段横断骨折治疗

图3-61

(三)如髌骨已完全粉碎并移位,则将碎骨全部切除,同时直接缝合股四头肌腱与髌韧带,修复关节囊。手术后用石膏固定膝于伸直位3~4周,逐渐锻炼股四头肌及步行功能。

(四)髌骨陈旧骨折有创伤性膝关节炎者,可酌情进行理疗及髌骨全部切除术。一般髌骨切除术,膝关节屈伸功能仍比较满意,但多数病例,股四头肌伸膝肌力将减少约25%左右,常不能恢复重体力劳动。

第五节 胫腓骨骨干骨折

胫、腓骨骨折具有如下特点:

(一)胫骨内侧紧贴皮下,直接外伤常引起开放性骨折,并易合并感染。

(二)胫骨营养血管在骨干后上,胫骨下1/3无肌肉附着,而该处骨折最多见,因骨折部供血不足,常发生骨折延迟连接或不连接。

(三)腓骨承重少,周围有较多肌肉附着,骨折较少,一般较易愈合。

一、致伤原因及骨折类型

胫腓骨骨折是四肢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10~15%。直接暴力多见为压砸、冲撞、打击致伤,骨折线为横断或粉碎型;有时两小腿在同一平面折断,软组织损伤常较严重,易造成开放性骨折。有时皮肤虽未破,但挫伤严重,血循不良而发生继发性坏死,致骨外露,感染而成骨髓炎。间接暴力多见为高处跌下,跑跳的扭伤或滑倒所致的骨折;骨折线常为斜型或螺旋型,胫骨与腓骨多不在同一平面骨折。儿童有时也可见胫腓骨的“青枝骨折”。长跑运动员也可见到腓骨的“疲劳性骨折”。

骨折移位的方向取决于外力作用的方向、腓肠肌的收缩和伤肢远段的重力而定。骨折后常有错位、重叠和成角畸形;远侧段常向后外方移位有外旋、近侧段向前移位,有时骨折断端可刺破皮肤哆出伤口外,形成开放骨折。由于胫腓骨之间骨间膜存在,单一骨折时,常有限制移位的作用;但也可于胫骨骨折时,暴力沿骨间膜传至腓骨而引起腓骨骨折。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由于胫腓骨位置表浅,一般诊断都不困难,常可在疼痛、肿胀的局部扪出移位的骨断端。重要的是要及时发现骨折合并的胫前后动静脉和腓总神经的损伤。检查时应将足背动脉的搏动、足部感觉、踝关节及拇趾能否背屈活动作为常规记录。对局部损伤比较严重的挤压伤、开放性骨折以及曾有较长时间扎止血带及包扎过紧的伤员,特别要注意观察伤肢有无进行性的肿胀,尤以肌肉丰富处为然,如已发生皮肤紧张、发亮、发凉、起水泡、肌肉发硬、足背动脉扪不出、肢体颜色发绀或苍白等,即是筋膜间隙综合症的表现。应及时是紧急处理。X线检查可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移位情况,在摄片的同时应注意膝、踝关节有否骨折的体征,不要遗漏。

三、治疗

闭合性骨折:如有显著移位,原则上应采取

(一)手法复位和外固定:麻醉成功后,两个助手分别在膝部和踝部作牵引与反牵引,术者两手在骨折端根据透视下移位的方向,推压挤捏骨断端整复,复位后可用小夹板或长腿石膏固定。

(二)骨牵引:如斜形、螺旋、粉碎型等胫腓骨折,因骨断端很不稳定,复位后不易维持良好对位,以及肌折部有伤口,皮肤擦伤和肢体严重肿胀,必须密切观察肢体的病例,不能立即以小夹板或石膏夹板固定,最好用跟骨持续牵引。成人牵引4~6公斤,共牵引3周左右,换长腿无垫石膏继续固定8周。胫骨骨折的牵引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重,因胫骨中下1/3部供血较差,稍牵拉过度即易发生延迟愈合。固定力求确实可靠,如果固定已经三个月尚未多量骨痂连接,应继续坚持固定,每6~8周照片检查一次,至达坚实愈合为止。如石膏固定中发现有成角畸形,可在无骨痂出现前,环形切开石膏管型周径3/4,在透视控制下,用手法矫正,然后在石膏裂开处填塞少许棉花及石膏绷带,外面再用石膏绷带包缠修补矫正。

(三)骨外穿针固定法

根据1902年Charnley创用膝关节加压固定的原理,1934年Roger-Anderson改进为骨折用的骨外穿针固定法,近年加以改进称为Hoffmann氏器械。即在骨折近段及远端各用二根史氏针贯穿骨骼,外用调节连接器控制,以使骨折复位,加压融合,也可撑开延长(图3-62)。

骨外固定器

图3-62 骨外固定器

这种外固定器特别对伴有广泛软组织损伤的开放骨折,甚至战伤骨折,清创后不能行早期闭合者,以及不稳定型骨折比较适用。

(四)切开复位内固定

对整复不良,成角畸形以致膝、踝关节面不平行,肢体负重线不正,以及多次整复失败,畸形愈合,骨不连者,均应切开复位,酌情采用加压钢板,钢板螺丝钉,单螺丝钉,髓内针等内固定。术后再用长腿石膏外固定10~12周。

开放骨折:应早期彻底清创,争取一期缝合伤口;如有皮肤缺损,应设法旋行减张切口,植皮等闭合伤口。如系伤后时间不太长,伤口污染不太重,清创比较彻底,手术同时可行内固定。术后应加强抗感染措施。

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治疗:无论小腿的闭合骨折还是开放骨折,若有筋膜间隙综合征的现象都应作为紧急情况对待,骨折复位后密切观察,抬高伤肢,如不缓解应速施行彻底的筋膜长轴向切开(包括深层筋膜)缓解内压改善血循。如发现已有肌肉广泛坏死、感染、血循环不见恢复好转,必要时应施行截肢,密切注意肾功能状态,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

第六节 踝部骨折

踝部损伤的特点:

踝部损伤平时多见,其中以踝部韧带损伤为最多。一般常在行军、劳动和体育锻炼时发生,通常叫踝部扭伤。但较大的暴力,可引起骨折,如坠落伤、砸伤、辗压伤等。战时踝部火器伤也多见。

因踝部循环较差,又处于身体低位,损伤后尤易发生水肿,愈合及抗感染能力较差,恢复时间较长;骨关节损伤后易发生畸形和关节僵硬,主要畸形有踝关节跖屈畸形,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承重走路功能,治疗中应注意防止。

一、骨折类型及移位机理

踝部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根据暴力的大小、方向和受伤时足所处的位置,可产生外翻骨折和内翻骨折。

(一)外翻骨折受伤时,踝部极度外翻,或重物压于外踝,使踝关节极度外翻。因暴力强度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损伤。轻者为内踝撕脱骨折,称单踝(或Ⅰ度)骨折,骨折线呈横形。若暴力持续,距骨将撞击外踝,造成外踝的斜形骨折或下胫腓韧带撕裂,称两踝(或Ⅱ度)骨折。当下胫腓韧带撕断后,腓骨可在更高的位置骨折,距骨同时向外侧脱位(图3-63)。若同时合并外旋暴力,可引起腓骨螺旋形骨折。

踝部外翻骨

图3-63 踝部外翻骨

(1)第一度(2)第二度  (3)第三度

(二)内翻骨折受伤时,踝部极度内翻,可因不同强度的暴力引起不同程度的损伤。轻者可引起外侧副韧带损伤伴有腓骨尖撕脱或外踝横形骨折,称单踝(或Ⅰ)骨折。若暴力持续,距骨将撞击内踝,引起内踝斜形骨折,称两踝(或Ⅱ度)骨折,有时也可引起下胫腓韧带和距骨跟腓韧带撕裂,使踝关节不稳定,严重暴力可引起双踝骨折和距骨向内半脱位(图3-64)。

踝部内翻骨折

图3-64 踝部内翻骨折

(1)第一度(2)第二度 (3)第三度

在上述暴力作用的同时,若踝关节处于内收跖屈位,则暴力可同时向后,引起距骨向后移位,撞击后踝,引起后踝骨折,称三踝(或Ⅲ度)骨折。若受伤时,踝关节处于背屈位,可引起胫骨前唇骨折。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踝部肿胀,呈外翻或内翻畸形,压痛和功能障碍。可根据X线片上骨折线的走向,分析骨折的发生机理,有助于正确复位。

三、治疗

踝部骨折是关节内骨折,所以复位要求正确,固定要牢固,还要做早期功能锻炼。

(一)无移位的单踝或双踝骨折一般只需用小夹板固定,或用管形石膏将踝关节固定于中立位。4周后拆除外固定,开始行走。

(二)有移位的单踝或双踝骨折在局部麻醉下,作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固定,或小腿管形石膏固定。复位手法视骨折的类型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基本原则是与暴力相反的方向进行复位。

1.外翻骨折:两助手各握住伤足和小腿,作相反方向的拔伸牵引。术者一手顶住内踝上方,另一手将外踝和足外侧向内挤压,同时将踝部置于内翻位。若下胫腓韧带同时有断裂,距骨向外侧移位。术者可用两掌挤压两踝部,使之凑合。如果合并外旋骨折,复位时加用内旋手法。

2.内翻骨折:在牵引下,术者一手顶住外踝上方,另一手将内踝和足内侧向外挤压,同时将踝部置于外翻位。若距骨向后脱位,应先将跟部向前推,然后外翻伤足,保持足于外翻背屈位。

不论是外翻骨折或内翻骨折,经整复后,X线片显示内踝断端间对合不良,特别是侧位片显示内踝断端分离者,说明其间有骨膜或韧带嵌夹,应将受嵌夹的软组织撬开,或作切开复位。内踝的不愈合将引起疼痛。

(三)三踝骨折的复位

先手法复位内、外踝,然后再使后踝复位。后踝复位时,足部应先稍跖屈使距骨不致因跟腱的牵拉压迫胫骨下端关节面,然后用力将足跟向前方推挤,以纠正距骨后移,然后背伸踝关节,用紧张的后侧关节囊拉下后踝,直至与胫骨下关节面相平,则后踝的骨折片可复位。

四、切开复位内固定

适应症:

(一)手法复位失败者。

(二)踝部多处骨折并有胫腓骨下端分离。

(三)合并有踝部神经、血管伤或开放伤,需施行清创术或探查修复者。

手术方法:手术复位后用螺丝钉固定内、外踝或后踝,外用石膏固定8~10周。修补下胫腓韧带。

第四节 足部骨折

距骨骨折

距骨居于胫腓骨与跟、舟骨之间,是足部主要负重骨之一,对踝关节的活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距骨脱位较骨折更多见。距肌的营养血管供给主要来自前后关节囊及韧带附着处,如骨折或脱位后营养血管供给断绝,复位后距骨坏死率可高达95%以上。

一、骨折类型及移位机理

(一)距骨颈部及体部骨折:多由高处坠地,足跟着地,暴力沿胫骨向下,反作用力从足跟向上,足前部强力背屈,使胫骨下端前缘插入距骨的颈、体之间,造成距骨体或距骨颈骨折,后者较多。如足强力内翻或外翻,可使距骨发生骨折脱位(图3-65)。距骨颈骨折后,距骨体因循环障碍,可发生缺血性坏死。

距骨颈及体部骨折及移位

图3-65 距骨颈及体部骨折及移位

(二)距骨后突骨折:足强力跖屈被胫骨后缘或跟骨结节上缘冲击所致(图3-66)。

距骨后突骨折

图3-66 距骨后突骨折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伤后踝部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都十分显著,易与单纯踝关节扭伤相鉴别。由于跟骨及踝部骨折可与距骨骨折同时发生,有时临床鉴别是困难的,多需X线检查确诊。但距骨后突骨折,对经验较少的医生容易与距骨后大小相似的副骨相混淆,后者是一边缘光滑的子骨,同时距骨后缘也无缺损现象,而距骨后突骨折则相反,应注意鉴别。

三、治疗

距骨除颈部有较多的韧带附着,血循环稍好外,上下前几个方向都为与邻骨相接的关节面,缺乏充分的血循供给,故应注意准确复位和严格固定,否则骨无菌性坏死和不连接发生率较高。

(一)无移位的骨折

应以石膏靴固定6~8周,在骨折未坚实愈合前,尽量不要强迫支持体重。

(二)有移位的骨折

距骨头骨折多向背侧移位,可用手法复位,注意固定姿式于足跖屈位使远断端对隐近断端,石膏靴固定6~8周。待骨折基本连接后再逐渐矫正至踝关节90°功能位,再固定4~6周,可能达到更坚实的愈合。尽量不要强迫过早支重。距骨体的骨折如有较大的分离,手法复位虽能成功,但要求严格固定10~12周。如手法复位失败,可以采用跟骨牵引3~4周,再手法复位。然后改用石膏靴严格固定10~12周。但因距骨体粉碎或劈裂骨折时,上下关节软骨面多在损伤,愈合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比例较高,恢复常不十分满意。

距骨后突骨折如移位,骨折片不大者可以切除,骨折片较大影响关节面较多时,可用克氏针固定,石膏靴固定8周。

(三)闭合复位失败的病例

多需手术切开整复和用螺丝钉内固定,但因手术不可避免会破坏部分距骨血循,骨折片的坏死率增高。所以粉碎度较大者,宜施行距骨摘除,并施行胫跟关节面的直接融合为好。

跟骨骨折

成年人较多,常由高处坠下或挤压致伤。经常伴有脊椎骨折,骨盆骨折,头、胸、腹伤,初诊时切勿遗误。跟骨为松质骨,血循供应比较丰富,骨不连者甚少见。但如骨折线进入关节面或复位不良,后遗创伤性关节炎及跟骨负重时疼痛者很常见。

一、骨折类型及移位机理

跟骨骨折部位有不同而可能有或无移位,移位主要受到跟腱或韧带牵拉以及外力的影响。跟骨骨折根据骨折是否进入关节面可分两类:

(一)骨折不影响关节面者:约有五种类型(图3-67)。

跟骨骨折不影响关节面者

图3-67 跟骨骨折不影响关节面者

(1)跟骨结节纵行骨折(2)跟骨结节横形骨折

(3)载距突骨折(4)跟骨前端骨折 (5)靠近跟距关节的骨折

1.跟骨结节纵行骨折;

2.跟骨结节横行骨折;

3.载距突骨折;

4.跟骨前端骨折;

5.靠近跟距关节的骨折。

(二)骨折影响关节面者:可分为两型(图3-68)。

1.部分跟距关节面塌陷骨折:

多系高处跌下,骨折线进入跟距关节,常因重力压缩使跟骨外侧关节面发生塌陷。

2.全部跟距关节面塌陷骨折

最常见。跟骨体完全粉碎,关节面中部塌陷,向两侧崩裂。

跟骨骨折影响关节面者

图3-68 跟骨骨折影响关节面者

(1)部分跟距关节面塌陷骨折(2)全部跟距关节面塌陷骨折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跟骨骨折伤员多有典型的外伤史,如高处跌下或跳下,汽车或重物挤压等。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明显,有时皮下瘀血,出现跟部的畸形,不能负重和关节活动受限等。应该注意的是与跟骨骨折同时经常出现并发伤如颅骨骨折、脊柱骨折、骨盆骨折和内脏损伤等,决不要忽略。X线检查对确定骨折类型及选择治疗方式很有帮助,经常要拍照侧位与纵轴位象。

三、治疗

(一)对骨折不影响关节面者:

(1)、(2)型以手法复位为主,足跖屈使断面对位,用石膏靴固定于轻度跖屈位4~6周;(3)、(4)型也可先试行手法复位,石膏靴固定,并照片检查骨折对位情况。如手法复位失败,则可行切开复位以螺丝钉固定,石膏靴外固定4~6周;(5)型可先用克氏针穿过跟骨结节,成人持续牵引3~5公斤约4周,矫正跟骨Bohler氏角(跟骨后结节至距跟关节面两线的交叉角)(图3-69)。和跟骨的缩短,然后再用石膏靴固定4周。

跟骨Bohler氏角

图3-69 跟骨Bohler氏角

正常 跟骨骨折后

(二)对骨折影响关节面者:

其中部分关节面塌陷骨折者,可在无菌操作下试用撬骨将塌陷的骨块撬起复位,然后连同撬骨的钢针一起固定在石膏管型中,3~4周后拆除石膏拔钢针,逐渐进行功能练习,避免过早负重。如闭合撬骨法复位失败,可施行切开复位,将塌下关节面撬起至正常关节面,其下填松质骨,并以石膏靴固定6~8周。

对于全部关节面塌陷骨折者:可在麻醉后于下肢螺旋牵引架上复位,克氏钢针穿过跟骨后上角,向跟骨后上方牵引10~20分钟。然后用Bohler氏跟骨压迫复位器,挤压跟骨两侧复位。挤压时间应有力而短暂,以免压迫皮肤坏死。复位后可再照片复查跟骨复位情况,满意后用石膏靴将牵引针一起固定,以防跟骨复位后再缩回移位。通常石膏靴固定4~6周拆除。

跖骨骨折

跖骨骨折是常见骨折,多因重物打击足背、辗压及足内翻扭伤引起。

一、第五跖骨基部撕脱骨折

腓骨短肌附着于第五跖骨基部结节处。足严重内翻扭伤可造成裂纹骨折或完全的撕脱骨折,X线照片检查时应注意与儿童的正常骨骺相区别。

治疗方法:一般无移位,可用胶布固定,绷带包扎,必要时用石膏靴(带橡皮跟可行走)固定约6周。其它跖骨基部骨折无移位也可用同法治疗。

二、第2、3、4跖骨颈骨折如有移位,应手法复位,短腿石膏固定,否则畸形连接后影响走路。又复位不成功,可手术复位,钢针固定。

三、行军骨折较少见,发生于长途走路,在第2、3跖骨颈或干骨折,也可发生在胫骨。一般无移位,又称疲劳骨折。骨折多在不自觉中发生,无外伤史,症状不重,仅早期患足稍痛,局部轻度肿胀,感觉足部疲劳不适,有时有较多骨痂发生才发现。

治疗:适当休息,早期用足弓支持,胶布固定包扎或石膏固定约3周,可防止过多骨痂形成。以后可用足弓垫(横弓及纵弓垫),分散重力,至症状消失。愈合后无后患。

趾骨骨折

较常见,多因重物打伤或误踢硬物引起,前者多为粉碎性骨折,后者多为横断或斜形骨折。常有皮肤及趾甲损伤。如有伤口,应清洁伤口,防止感染。如无移位,局部包扎固定。如有移位应手法复位,固定患趾于趾屈位。

第四章 脊柱、骨盆伤

第一节 脊柱、脊髓伤

脊柱脊髓伤的伤情严重复杂,在工矿、交通事故,战时及自然灾害情况下均可发生。不仅可危及生命,且常合并严重的的并发症,处理上难度大予后差。

一、解剖要点

脊柱由33个椎骨、23个椎间盘联结而成。计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5个骶椎融合为骶骨、4个尾椎形成尾骨。每个椎骨分椎体和附件两部分。椎体前方有前纵韧带,后方有后纵韧带。附件包括两侧的椎弓根、椎板、横突、上下关节突及后方的棘突,棘突之间有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椎板之间有黄韧带。

各个椎骨的椎孔相连而形成椎管,自枕骨大孔通向末节骶椎。脊髓在椎管内通过,并从每一节段发出一对脊神经通过相应的椎间孔。胎儿1~3月脊髓与椎管长度一致,自胚胎第4月起椎骨生长速度快而脊髓慢,使脊髓的节段与椎骨的平面不相符。新生儿的脊髓下端平对第三腰椎,至成人则平对第一腰椎下缘(图3-71)。第二腰椎平面以下是马尾神经。所以脊髓节段平面与椎骨平面在颈节应该是椎骨数加1,中胸节为椎骨数加2,下胸节为椎骨数加3,整个腰髓位于胸椎10~12之间,骶髓位于胸椎12和腰1之间,故当胸椎10~12骨折时是损伤腰髓,腰2以下骨折时则损伤马尾神经。

脊髓节段与椎体平面关系

图3-71 脊髓节段与椎体平面关系

二、损伤类型及病理

(一)脊柱骨折分类

临床上根据致伤机理、损伤部位、稳定性等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根据受伤时暴力作用的方向可分为:①屈曲型。最常见。受伤时暴力使身体猛烈屈曲,椎体互相挤压使其前方压缩,常发生于胸腰段交界处的椎骨,可合并棘上韧带断裂。暴力水平分力较大时就产生脱位。②伸直型。少见。高空仰面落下时背部被物阻挡,使脊柱过伸,前纵韧带断裂,椎体横行裂开,棘突互相挤压而断裂,或上椎体向后移位。③屈曲旋转型损伤。暴力使脊柱不仅屈曲且伴有旋转,可发生椎骨骨折外,常有关节突骨折及脱位。④垂直压缩型。暴力与脊柱纵轴方向一致,垂直挤压椎骨,使椎骨裂开,骨折块常突向椎管压迫脊髓。

2.根据骨折后的稳定性,可分为:①稳定型。椎体压缩高度未超过50%;单纯横突骨折。②不稳定型。椎体高度压缩超过50%;椎体畸形角>20°;伴脊髓神经功能损害;骨折伴脱位;压缩骨折伴棘突或棘间韧带断裂等。

3.Armstrong-Denis分类:是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分类。根据三柱理论将脊柱分为前、中和后柱。前柱包括前纵韧带、椎体及椎间盘的前半部,中柱包括椎体及椎间盘的后半部及后纵韧带。后柱包括椎体附件及其韧带。共分为:①压缩骨折。椎体前柱受压,椎体前缘高度减小而中柱完好。②爆裂骨折。脊柱的前中柱受压爆裂可合并椎弓根或椎板纵行骨折。椎体前缘及后缘的高度皆减小,椎体的前后径及椎弓根间距增宽。③后柱断裂。脊柱后柱受张力断裂,致棘间韧带或棘突水平横断;并可延伸经椎板、椎弓根、椎体的水平骨折,即Chance骨折。故可累及中柱损伤。④骨折脱位。脊柱三柱受屈曲、旋转或剪力作用完全断裂,前纵韧带可能保持完好。⑤旋转损伤。旋转暴力经椎间盘的损伤,损伤椎间盘明显狭窄而椎体高度无明显改变。损伤间盘的上下椎体边缘有撕脱骨折。⑥压缩骨折合并后柱断裂。不同于后柱断裂,因中柱未受张力作用损伤。⑦暴裂骨折合并后柱断裂。

4.按部位分类:可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骨折或脱位。按椎骨解剖部位又可分为椎体、椎弓、椎板、横突、棘突骨折等。

5.颈椎骨折脱位类型。颈3~7可发生椎体压缩骨折;颈椎脱位由于一侧或二侧小关节交锁所致;环椎可发生爆裂性骨折(Jefferson骨折);枢椎可发生凿状突骨折及伸展型绞刑者骨折(Hangman's骨折)。以及C1-2的脱位等。

6.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Spinal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graphic Abnormality SCIWORA)。多发生于儿童和中老年患者,特点是影像学检查无骨折脱位。它和儿童脊柱生理解剖特性有关。中老年则多伴有颈椎病,发育性椎管狭窄等病变存在。

(二)脊髓损伤病理及类型

1.脊髓休克。脊髓损伤早期多伴有脊髓休克。表现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单纯脊髓休克可在数周内自行恢复。球海绵体反射的出现或深腱反射的出现是脊髓休克终止的标志。

2.脊髓挫裂伤。可以是轻度出血和水肿,也可以是脊髓完全挫灭或断裂。后期可出现囊性变或萎缩。

3.脊髓受压。由于突入椎管的移位椎体、碎骨块、椎间盘等组织直接压迫脊髓,导致出血、水肿、缺血变性等改变。

上述病理所致的脊髓损伤临床表现,根据损伤程度可以是完全性瘫痪,也可以是不完全瘫痪。

三、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脊柱骨折

1.有严重外伤史,如高空落下,重物打击头颈、肩背部、塌方事故、交通事故等。

2.病人感受伤局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腰背部肌肉痉挛,不能翻身起立。骨折局部可扪及局限性后突畸形。

3.由于肤膜后血肿对植物神经刺激,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有时需与腹腔脏器损伤相鉴别。

(二)合并脊髓和神经根损伤

脊髓损伤后,在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和植物神经功能受到损害。

1.感觉障碍。损伤平面以下的痛觉、温度觉、触觉及本体觉消失。参照脊神经皮节分布可判断脊髓损伤平面(表3-5)。

表3-5 脊髓感觉水平皮肤标志

颈髓 胸髓 腰髓 骶髓
C5肩部前外侧 T4乳头线 L2大腿内侧 S1足外侧
C6拇指 T6剑突 L3膝内侧 S2大腿后侧
C7中指 T10 L4踝内侧
C8小指 T12耻骨上缘 L5足背 S3、4、5肛周

2.运动障碍。脊髓休克期,脊髓损伤节段以下表现为软瘫,反射消失。休克期过后若是脊髓横断伤则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髌阵挛及踝阵挛及病理反射。脊髓运动水平肌肉标志见表3-6。

表3-6 脊髓运动水平肌肉标志

颈髓 肌力减退 腰髓 肌力减退
C3-4 膈肌 L2 髂腰肌
C5 肱二头肌 L3 股四头肌
C6 伸腕肌
C7 肱三头肌 L4 胫骨前肌
C8 手固有肌 L5 背伸肌
T1 小指外展肌 S1 腓肠肌

3.括约肌功能障碍。脊髓休克期表现为尿潴留,系膀胱逼尿肌麻痹形成无张力性膀胱所致。休克期过后,若脊髓损伤在骶髓平面以上,可形成自动反射膀胱,残余尿少于100毫升,但不能随意排尿。若脊髓损伤平面在园锥部骶髓或骶神经根损伤,则出现尿失禁,膀胱的排空需通过增加腹压(腹部用手挤压)或用导尿管来排空尿液。大便也同样可出现便秘和失禁。

4.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平面远侧脊髓运动或感觉仍有部分保存时称之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临床上有以下几型:

(1)脊髓前部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自主运动和痛温觉消失。由于脊髓后柱无损伤,病人的触觉、位置觉、振动觉、运动觉和深压觉完好。

(2)脊髓中央性损伤。在颈髓损伤时多见。表现上肢运动丧失,但下肢运动功能存在或上肢运动功能丧失明显比下肢严重。损伤平面的腱反射消失而损伤平面以下的腱反射亢进。

(3)脊髓半侧损伤综合症(Brown-Sequard'sSymdrome)表现损伤平面以下的对侧痛温觉消失,同侧的运动功能、位置觉、运动觉和两点辨觉丧失。

(4)脊髓后部损伤。表现损伤平面以下的深感觉、位置觉丧失,而痛温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正常。多见于椎板骨折病人。

(三)特殊检查

1.X线检查:常规摄脊柱正侧位、必要时照斜位。阅片时测量椎体前部和后部的高度与上下邻椎相比较;测量椎弓根间距和椎体宽度;测量棘突间距及椎间盘间隙宽度并与上下邻近椎间隙相比较。测量正侧位上椎弓根高度。X片基本可确定骨折部位及类型。

2.CT检查:有利于判定移位骨折块侵犯椎管程度和发现突入椎管的骨块或椎间盘。

3.MRI核磁共振检查。对判定脊髓损伤状况极有价值。MRI可显示脊髓损伤早期的水肿、出血、并可显示脊髓损伤的各种病理变化如脊髓压迫、脊髓横断、脊髓不完全性损伤、脊髓萎缩或囊性变等。

4.SEP(体感诱发电位)。是测定躯体感觉系统(以脊髓后索为主)的传导功能的检测法。对判定脊髓损伤程度有一定帮助。现有MEP(运动诱发电位)。

5.奎肯氏试验。颈静脉加压试验,对判定脊髓受伤和受压有一定参考意义。

四、急救和搬运

由于急救和搬运不当可使脊髓损伤平面上升或由不完全损伤变为完全性脊髓损伤。不要用软担架,宜用木板搬运。先使伤员两下肢伸直,两上肢也伸直放在身旁。木板放伤员一侧,由2~3人扶伤员躯干。骨盆、肢体使成一整体滚动移至木板上。防止躯干扭转或屈曲,禁用楼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腿的方法。对颈椎损伤病员,要托住头部并沿纵轴略加牵引与躯干一致滚动。伤员躯体与木板之间要用软物热好予以固定。搬动中要观察呼吸道有否阻塞并及时排除。并检查呼吸、心率和血压等变化。予以纠正。

五、治疗

(一)单纯脊柱骨折

1.胸腰段骨折轻度椎体压缩。稳定型。患者可平卧硬板床,腰部垫高。数日后即可背伸肌锻炼(图3-72)。经功能疗法可使压缩椎体自行复位,恢复原状。3~4周后即可下床活动。

脊柱骨折功能疗法

图3-72 脊柱骨折功能疗法(1-3)拱桥式(4-6)燕式

2.胸腰段重度压缩超过50%。应予以闭合复位。①可用两桌法过伸复位。用两张高度相差30公分左右的桌子,桌上各放一软枕,伤员俯卧,头部置于高桌上,两手把住桌边,两大腿放于低桌上,要使胸骨柄和耻骨联合部悬空(图3-73)利用悬垂的体重约10分钟后即可逐渐复位。复位后在此位置上石膏背心固定(图3-75)。固定时间需3个月。②可用双踝悬吊法复位(图3-73)。复位后同样上石膏背心固定3个月。

脊柱骨折闭合复位

图3-73 脊柱骨折闭合复位

(1)两桌法(2)悬吊法

3.颈椎骨折或脱位。压缩移位轻者,用颌枕吊带牵引复位(图3-74)。牵引重量3~5kg。复位后用头胸石膏固定3个月。压缩移位重者,用持续颅骨牵引复位(图3-74)。牵引重量可增加到6~10kg。摄X线片复查,复位后用头胸石膏固定3个月,牵引复位失败者需切开复位内固定。

4.胸腰段不稳定型脊柱骨折,椎体压缩超过1/2以上、畸形角大于20°、或伴有脱位可考虑开放复位内固定。后路常用的内固定技术是哈灵顿棒(Harringron Rod),或Dick椎弓根钉内固定器。

(二)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的功能恢复主要取决于脊髓损伤程度,但及早解除对脊髓的压迫是保证脊髓功能恢复的首要问题。手术治疗是对脊髓损伤患者全面康复治疗的重要部分。手术目的是恢复脊柱正常轴线,恢复椎管内径,直接或间接地解除骨折块或脱位对脊髓神经根的压迫,稳定脊柱(通过内固定加植骨融合)。其手术方法有:

1.切开复位内固定术:①在胸腰段常用哈灵顿棒(Harringron’s Rod),或鲁凯棒加钢丝(Luque Rod and wire);另外有Dick椎弓根镙钉内固定器等方法。②在颈椎常用钢丝棘突内固定加植骨融合。

颈椎骨折脱位牵引复位

图3-74 颈椎骨折脱位牵引复位

(1)颌枕带牵引(2)颅骨牵引

2.减压术。 ①对胸腰段的爆裂性骨折或陈旧性骨折,采用前路减压术,或侧前方减压术。减压同时可椎体间植骨融合。也可配合应用内固定(椎体钢板或钉)。后路的单纯椎板切除减压术达不到目次,弊多利少目前都不主张采用。②对颈椎骨折向后移位压迫脊髓时,行颈椎前路减压术,同时行椎间植骨融合。

3.综合治疗。①脱水疗法。应用20%甘露醇200毫升;每日1~2次,目的是减轻脊髓水肿。②激素治疗。应用地塞米松10~20毫克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对缓解脊髓的创伤性反应有一定意义。③一些自由基清除剂如维生素E、A、C及辅酶Q等;钙通道阻滞剂,利多卡因等的应用被认为对防止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损害有一定好处。

石膏背心固定

图3-75 石膏背心固定

4.并发症的防治

(1)防治褥疮。截瘫病人皮肤失去感觉,局部血循不佳,骨隆起部皮肤长期受压后易发生褥疮,引起感染和炎性渗出,并可向深部发展达到骨骼引起骨髓炎,褥疮不易愈合甚至可因大量消耗和感染而死亡。防止方法:①保持床垫平软,避免尿粪污染,定期清洁保持皮肤干燥。②第两小时翻身一次,日夜坚持。③对骨隆起部位。如骶骨、大粗隆、足跟、髂骨嵴等处,用软垫或气垫保护。局部每日用25~50%酒精擦洗,滑石粉按摩。④若已发生褥疮可行理疗、紫外线照射,换药时剪去坏死组织,并应用一些化腐生机类药物。待炎症控制,肉芽新鲜时作转移皮办闭合伤口。

(2)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因尿潴留需长期留置导尿管,易发生泌尿道感染和结石。防止方法:①插导尿管时严格无菌技术,导尿管每周更换一次。②冲洗膀胱每日1~2次,可用生理盐水,3%硼酸液或0.1~0.05%呋喃西林液冲洗。③导尿管每4小时开放一次,以训练形成自动膀胱,避免膀胱长期空虚而挛缩使膀胱容量减小。④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3000毫升以上。⑤膀胱残余尿量小于100毫升时即可拔除导尿管。⑥有感染时使用抗菌素治疗。目前认为预防泌尿系感染处理尿潴留的最好措施是不予留置导尿管,采用第4小时一次的间歇性导尿。

(3)关节僵硬和畸形的防治。因肢体瘫痪或痉挛在下肢常发生足下垂,髋内收畸形,关节也常发生僵硬。另外在髋关节周围可发生异位骨化。防治办法是每日被动活动和按摩肢体,把肢体关节置于功能位,用护架支起被褥,防止压迫足趾形成足下垂。

(4)呼吸道感染的防治。高位截瘫患者肋间肌麻痹,肺活量小,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发生肺部感染。防治办法是鼓励翻身、咳嗽,按肤协助咳痰,必要时用吸引器吸出。每日作蒸气吸入2~3次。分泌物粘稠量多,无力排出者必要时作气管切开。

(5)对症治疗。①颈髓损伤时常发生高烧(40℃以上),主要是植物神经系功能紊乱,对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丧失调节和适应能力所致。加上瘫痪平面以下无汗不能排热。防治办法是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擦澡、冰水灌肠。其次是输液,应用抗菌素等。②便泌处理,采用腹部按摩、番泻叶泡茶喝。应用开塞露、液体石腊,必要时2~3天灌肠一次。

六、截瘫病人的康复

世界卫生组织为康复下的定义是综合地应用医学、社会、教育、职业和其他措施对残疾者进行训练以减轻致残因素造成的后果,尽量提高其活动功能和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以重返社会为目的。

早期正确的指导和帮助截瘫患者进行功能训练,进行心理康复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锻炼,使之尽快地适应出院后的生活及工作,其内容包括:①终身健康自我管理,如尿路管理、防止合并症的管理。②功能训练,包括生活自理。③职业训练,使之能自食其力,对社会作出贡献等都是康复的内容。

第二节 骨盆骨折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多由直接暴力骨盆挤压所致。多见于交通事故和塌方。战时则为火器伤。骨盆骨折创伤在,半数以上伴有合并症或多发伤。最严重的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脏器合并伤,救治不当有很高的死亡率。

一、解剖特点

骨盆系一完整的闭合骨环。由骶尾骨和两侧髋骨(耻骨、坐骨和髂骨)构成。两侧髂骨与骶骨构成骶髂关节,并借腰骶关节与脊柱相连;两侧髋臼与股骨头构成髋关节,与双下肢相连。因此骨盆是脊柱与下肢间的栋梁,具有将躯干重力传达到下肢,将下肢的震荡向上传到脊柱的重要作用。

骨盆的两侧耻骨在前方由纤维软骨连接构成耻骨联合(有4~6毫米间隙);骶髂关节间隙为3毫米,关节韧带撕裂时此间隙增宽。骨盆呈环状,其前半部(耻、坐骨支)称为前环,后半部(骶骨、髂骨、髋臼和坐骨结节)称为后环。骨盆负重时的支持作用在后环部,故后环骨折较前环骨折更为重要;但前环系骨盆结构最薄弱处,故前环骨折较后环骨折为多。

骨盆对盆腔内脏器、神经、血管等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当骨折时,也容易损伤这些器官,盆腔内脏器,虽男女不同,但其排列次序基本一致,由前至后为沁尿、生殖和消化三个系统的器官(图3-76)。位于前方的膀胱、尿道和位于后方的直肠极易损伤。盆腔内有骶神经丛,来源于第4~5腰神经和第1~3骶神经前支,位于骶骨的前外侧,发出坐骨神经、阴部神经和臀上、下神经。盆腔的血管主要是髂内动脉,在骶髂关节前方由髂总动脉发出后,很快即分为前后支;后支主要供应盆壁,也称壁支,分有闭孔动脉、臀上、下动脉、阴部内动脉;前支除供应盆壁外,还供应盆腔内各脏器和外生殖器,也称脏支,分有膀胱上、下动脉、直肠下动脉和子宫动脉(图3-77)。静脉分为壁静脉和脏静脉,前者与同名动脉伴行,后者构成静脉丛,最后都注入髂内静脉。由于盆腔内血管丰富,骨盆本身亦为血循丰富的松质骨,因而骨盆骨折时,常常出血很严重。

骨盆内脏器

图3-76 骨盆内脏器

骨盆内血管

图3-77 骨盆内血管

骨盆骨折

图3-78 骨盆骨折

二、骨盆骨折分类(图3-78)

(一)骨盆边缘孤立性骨折。这类骨折多因外力骤然作用,使肌肉猛烈收缩或直接暴力造成,骨折发生在骨盆边缘部位,骨盆环未遭破坏为稳定性骨折。

1.髂前上棘或坐骨结节撕脱骨折。前者因缝匠肌,后者因腘绳肌猛力收缩所致。

2.髂骨翼骨折。骨折多因直接暴力(如侧方挤压伤)所致,发生在骨盆边缘,未波及骨盆环。骨折可为粉碎性,一般移位不大。

3.骶骨骨折或尾骨骨折脱位。多为直接暴力所致,不累及骨盆环。

(二)骨盆环单处骨折。骨盆系一闭合环,若只有单处骨折,骨折块移位较微,不致导致骨盆环的变环。故其稳定性尚可。

1. 髂骨骨折。

2. 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

3. 耻骨联合轻度分离。

4. 骶髂关节轻度脱位。

5. 髋臼骨折合并股骨头中心型脱位。

(三)骨盆环双处骨折。骨盆环遭受破坏,骨折移位和畸形严重,不仅可有骨盆环的分离,并合并骨折块的纵向移位。

1. 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伴耻骨联合分离。

2. 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

3. 骶髂关节脱位伴耻骨上下支骨折或耻骨联合分离。

4. 髂骨骨折伴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上下支骨折。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患者有严重外伤史,尤其是骨盆受挤压的外伤史。

(二)疼痛广泛,活动下肢或坐位时加重。局部肿胀,在会阴部、耻骨联合处可见皮下瘀斑,压痛明显。从两侧髂嵴部位向内挤压或向外分离骨盆环,骨折处均因受到牵扯或挤压而产生疼痛(骨盆挤压分离试验)。

(三)患侧肢体缩短,从脐至内踝长度患侧缩短。但从髂前上棘至内踝长度患侧常不缩短股骨头中心脱位的例外。在骶髂关节有脱位时,患侧髂后上棘较健侧明显凸起,与棘突间距离也较健侧缩短。表示髂后上棘向后、向上、向中线移位。

(四)并发症

1.肤膜后血肿。骨盆各骨主要为松质骨,盆壁肌肉多,邻近又有许多动脉丛和静脉丛,血液供应丰富,盆腔与后肤膜的间隙又系疏松结缔组织构成,有巨大空隙可容纳出血,因此骨折后可引起广泛出血。巨大肤膜后血肿可蔓延到肾区、膈下或肠系膜。病人常有休克,并可有腹痛、腹胀、肠鸣减弱及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的症状。为了与腹腔内出血鉴别,可进行腹腔诊断性穿刺,但穿刺不宜过深,以免进入腹膜后血肿内,误认为是腹腔内出血。故必需严密细致观察,反复检查。

2.尿道或膀胱损伤。对骨盆骨折的病人应经常考虑下尿路损伤的可能性,尿道损伤远较膀胱损伤为多见。患者可出现排尿困难、尿道口溢血现象。双侧耻骨支骨折及耻骨联合分离时,尿道膜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

3.直肠损伤。除非骨盆骨折伴有阴部开放性损伤时,直肠损伤并不是常见的合并症,直肠破裂如发生在腹膜反折以上,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如发生在反折以下,则可发生直肠周围感染,常为厌氧菌感染。

4.神经损伤。多在骶骨骨折时发生,组成腰骶神经干的骶1及骶2最易受损伤,可出现臀肌、腘绳肌和小腿腓肠肌群的肌力减弱,小腿后方及足外侧部分感觉丧失。骶神经损伤严重时可出现跟腱反射消失,但很少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予后与神经损伤程度有关,轻度损伤予后好,一般一年内可望恢复。

四、治疗

应根据全身情况,首先对休克及各种危及生命的合并症进行处理。

(一)休克的防治。患者因腹膜后大量出血,常合并休克。应严密观察进行输血、输液、骨盆骨折的输血可多达数千毫升,若经积极抢救大量输血后,血压仍继续下降,未能纠正休克,可考虑结扎一侧或两侧髂内动脉,或经导管行髂内动脉栓塞术。

(二)膀胱破裂可进行修补,同时作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对尿道断裂,宜先放置导尿管,防止尿外渗及感染,并留置导尿管直至尿道愈合。若导尿管插入有困难时,可进行耻骨上膀胱造瘘及尿道会师术。

(三)直肠损伤,应进行剖腹探查,做结肠造口术,使粪便暂时改道,缝合直肠裂口,直肠内放置肛管排气。

(四)骨盆骨折的处理

1. 对骨盆边缘性骨折。只需卧床休息。髂前上棘骨折病人置于屈髋位;坐骨结节骨折置于伸髋位。卧床休息3~4周即可。

2.对骨盆单环骨折有分离时,可用骨盆兜带悬吊牵引固定。骨盆兜带用厚帆布制成,其宽度上抵髂骨翼,下达股骨大转子,悬吊重量以将臀部抬离床面为宜(图3-79)。5~6周后换用石膏短裤固定。

骨盆兜悬吊牵引固定

图3-79骨盆兜悬吊牵引固定

3.对骨盆双环骨折有纵向错位时,可在麻醉下行手法复位。复位方法是病人仰卧时,两下肢分别由助手把持作牵引,用宽布带衬厚棉垫绕过会阴部向头侧作对抗牵引,术者先将患侧髂骨向外轻轻推开,以松介嵌插,然后助手在牵引下将患侧下肢外展,术者用双手将髂骨嵴向远侧推压,矫正向上移位,此时可听到骨折复位的“喀嚓”声,病人改变健侧卧位,术者用手掌挤压髂骨翼,使骨折面互相嵌插。最后病人骶部和髂嵴部垫薄棉垫,用宽15~20厘米胶布条环绕骨盆予以固定。同时患肢作持续骨牵引。3周后去骨牵引,6~8周后去固定的胶布。固定期间行股四头肌收缩和关节活动的锻炼。三个月后可负重行走。

4.对有移位的骶骨或尾骨骨折脱位可在局麻下,用手指经肛门内将骨折向后推挤复位。陈旧性尾骨骨折疼痛严重者,可在局部作强地松龙封闭。

5.髋关节中心性脱位,除患肢作骨牵引外,于大粗隆处宜再作一侧方牵引。予以复位。

6.对累及髋臼的错位性骨折,手法不能整复时,应予以开放复位内固定,恢复髋臼的介剖关节面。

(五)骨盆伤的分级治疗

1.连营主要是急救,对伤口包扎止血,给予止痛和抗感染药物,尽快后送。

2. 团救护所,积极抗休克,输血或输液。对尿潴留的处理,试行留置导尿管,如失败则行耻骨上膀胱穿刺术排尿。

3.师救护所和一线医院,除抗休克外,进行优先处理危急病人生命的合并症,并对骨盆骨折及时处理。

第五章 手部损伤

手是人类劳动的器官,是进行正常生活、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不论平时或战时,手部损伤都很常见。我院1985年14852例外科急诊中,手外伤占23.2%,占骨科急诊总数的42.5%。

手的结构复杂而精细,处理手外伤时,医生必须熟悉手部解剖生理特点,掌握手外伤处理原则和技术,才能做好手外伤的初期外科处理,最大限度地保留和恢复手的功能。

第一节 手的解剖生理特点

人类双手能作复杂而灵巧的捏、握、抓、夹、提等动作,有极其精细的感觉。手的这些复杂功能与其解剖结构有密切关系。

一、皮肤

手的掌面皮肤有较厚的角化层,皮下有较厚的脂肪垫,有许多垂直的纤维小梁,将皮肤与掌腱膜,腱鞘及指骨骨膜相连,使牚侧皮肤不易滑动,有利于捏、握动作。但在皮肤缺损时,则不易直接缝合,常需植皮或皮瓣转移覆盖创面。手指末节皮肤的乳头层内,有十分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及感受器,感觉十分灵敏。两点区别试验可达3~5mm距离(图3-80),有良好的实体感觉,仅用手触膜,可以识别物体的形状,软硬度及光滑与否。手部皮肤纹理明显,在掌部及指间关节相对处,有恒定的皮纹,它们是手部切口的重要标记,切口要与皮纹平行,以防止疤痕挛缩(图3-81)。

手的两点区别试验

图3-80 手的两点区别试验

手的背部皮肤较薄,皮下脂肪少,仅有一层疏松的蜂窝组织,有较大的移动性。伸指时,手背皮肤可以捏住提起,但握拳时,皮肤拉紧,在掌指关节背面因张力增加而局部变白。因此,手背的皮肤缺损时也应象手掌一样植皮或皮瓣覆盖,而不应勉强缝合,影响手指屈曲。

手的正确切口

图3-81 手的正确切口

手指和手掌的静脉及淋巴管经手背回流,因此,手掌炎症时手背肿胀明显。

二、肌腱

(一)屈肌腱指深、浅屈肌分别附着于远节及中节指骨基底部,分别屈曲远侧指间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在接近肌腱附着处,有三角形的膜状组织,连结于肌腱与骨膜,为短腱纽。在近节指骨处有带形膜状组织与肌腱相连,为长腱纽。它们是腱鞘滑膜脏层、壁层交接部分。腱纽内有营养肌腱的血管(图3-82)。手指屈曲时,深腱与浅腱收缩幅度不一致,它们之间有0.5~0.75厘米的相对滑动,深、浅肌腱有粘连时,相对滑动丧失,影响手指屈伸功能。从掌骨头到中节指骨,屈肌腱被包围在纤维骨管内,该管叫腱鞘。起滑车作用,其中掌骨头、近节指骨中部、中节指骨中部的腱鞘明显增厚,称腱鞘的滑车(图3-83)。这些滑车损伤后,屈指时肌腱会离开指骨,形成“弓弦状”而不能充分屈指。掌部指深屈肌腱的桡侧是手蚓状肌的起点,所以,手指肌腱断裂时,深腱因蚓状肌的牵拉而仍在手掌内。拇长屈肌止于拇指远节指骨基部,拇指内亦有腱鞘,因为它与指浅屈肌都没有蚓状肌牵拉,断裂后,近端常回缩到腕部甚至前臂内。

指屈肌腱的腱纽 屈指腱鞘的滑车
图3-82 指屈肌腱的腱纽 图3-83 屈指腱鞘的滑车

(二)伸肌腱手背的伸肌腱仅被皮肤及一层疏松网状组织覆盖,肌腱外有腱旁膜,有较好的循环。示指及小指各有一条固有伸肌腱,均位于指总伸肌腱的尺侧。在牚指关节背面,肌腱扩展成膜状,称为腱帽。两侧接受来自骨间肌(桡侧还有蚓状肌)的纤维,腱帽有保持伸肌腱不向两侧脱位的作用。紧靠掌指关节的远侧,从腱帽的深面分出一些纤维止于近节指骨的基部。在近节指骨,伸腱分成三股继续向前,即中央束和两条侧束。中央束止于中节指骨基部及关节囊,骨间肌、蚓状肌参与构成中央束及两侧束,所以手内肌能伸指间关节。侧束有纤维与中央束联系,使手指屈曲时两条侧束不会向牚侧滑脱,在中节指骨中远侧,两条侧束逐渐汇世一条,止于远节指骨基部及关节囊,两束间有横向纤维相连(3-84)。手指部的伸腱很薄,与指骨骨膜仅隔一层疏松网状组织,长期固定、炎症、水肿等都容易造成粘连,妨碍手指活动。

手指伸肌腱结构

图3-84 手指伸肌腱结构

拇指有拇长伸肌及拇短伸肌,分别附着于远节指骨及近节指骨的基部,分别伸拇指指间关节及牚指关节。

(三)手内肌包括骨间肌、蚓状肌及大、小鱼际肌。掌侧骨间肌使手指内收,背侧骨间肌使手指外展。骨间肌与蚓状肌协同能屈曲牚指关节,伸展指间关节。大鱼际包括(由浅入深)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指对牚肌及拇内收肌。小鱼际肌包括掌短肌、小指外展肌、小指短屈肌及小指对牚肌。

(四)腕管与腕横韧带腕骨在掌部形成一条深沟,腕横韧带横跨其上。韧带的尺侧附着于豆状骨及钩状骨的钩部,桡侧附着于大多角骨嵴和舟骨结节,形成一个骨性纤维管道,叫腕管。管内有拇长屈肌腱、指深、浅屈肌腱及正中神经通过。正常时屈肌腱有薄的滑膜包绕,正中神经在管的浅层偏桡侧,紧贴韧带,有纤维脂肪样组织与肌腱相隔,若腕管内因滑膜水肿、增生等而压力增高,正中神经易受韧带压迫而产生症状,称为腕管综合征。

三、血管

手部供血主要来自桡动脉、尺动脉及掌侧骨间动脉(图3-85)。尺动脉终支与桡动脉浅支构成掌浅弓,位于掌腱膜下、屈肌腱浅面。相继发出指总动脉及指固有动脉,是手指的主要供血来源。桡动脉终支从手背动脉穿过1、2掌骨间隙,进入手掌与尺动脉掌深支形成掌深弓,位于屈肌腱下,骨间肌浅面,发出细小掌心动脉与指总动脉吻合,参与手指供血。深、浅弓之间通过终末分支及牚心动脉等而相互交通。桡动脉穿过掌骨间隙后,发出拇主要动脉,供应拇指,示指的桡侧指动脉常由拇主要动脉发出。桡动脉在进入掌骨间隙前,发出第一掌骨背动脉共同供应虎口及示指背面皮肤,是示指背侧以瓣的轴心动脉。桡动脉在腕背部发出腕背支,与尺动脉腕背支及掌侧骨间动脉背侧支组成腕背侧动脉网,发出掌背动脉,供手指背侧循环。

手的血液供应

图3-85 手的血液供应

手部的静脉分深浅两层。手掌的深静脉多与动脉伴行,回流至尺、桡静脉或手背静脉网。手的浅静脉在背侧,远较深静脉重要,最后回流至头静脉及贵要静脉,是断指再植或拇(手)指再造的主要血液回流通道。

四、神经

手部主要由正中神经及尺神经支配,桡神经仅支配部分手背感觉(图3-86)。

手部的感觉神经分布

图3-86 手部的感觉神经分布

正中神经在腕上发出一掌皮支,支配手掌桡侧及大鱼际部感觉,主干在掌长肌深面进入腕管,刚出腕横韧带就分出大鱼际肌支,支配在鱼际诸肌(拇内收肌除外,拇短屈肌深头偶尔由尺神经支配)(图3-87)。正中神经出腕管后,相继发出感觉支配桡侧三个半手指。

手部的运动神经分布

图3-87 手部的运动神经分布

尺神经在腕上分出一感觉支到手背,支配背面尺侧两个半手指。主干在豆状骨的桡侧进入尺神经管。在管内分成浅支和深支。浅支靠桡侧,主要是感觉支,支配掌短肌、手掌尺侧及尺侧一个半手指的感觉。深支是运动支,与尺动脉伴行,穿过小鱼际进入手掌,在屈指肌腱的深面,骨间肌的浅面与掌深弓伴行,沿途发出肌支,支配小鱼际肌、骨间肌及3、4蚓状肌,最后支配拇内收肌,偶尔支配拇短屈肌的深头。在腕部尺神经干内,深浅支有5~6厘米的自然分束,在腕部吻合神经时,可按自然分束,分别吻合感觉、运动支。

手部感觉的神经支配有较多变异。拇指掌指关节背侧及大鱼际一部分偶可由肌皮神经终支支配。

五、骨关节及韧带

桡腕关节由桡骨、舟状骨、月状肌及三角软骨盘构成,尺骨不直接参加,桡腕关节是个球窝关节,能作多轴向运动。

腕掌关节中以拇指的最重要,由大多角骨与第一掌骨基部构成,是鞍形关节,关节囊较松弛,可作拇指屈、伸、内收和外展,是拇指对掌一外展运动的主要关节。

掌指关节由掌骨头与近节指骨基部构成。拇指的掌骨头较扁平,动度不及其它掌指关节大。每个掌指关节由侧副韧带及掌侧韧带加强。两侧的侧副韧带由近背侧斜向远掌侧走行。关节屈指曲时韧带绷紧,关节较稳定,伸直时韧带松弛。伸指位固定可引起韧带挛缩致屈曲受限,故手部外伤时应屈曲位固定。指间关节只作屈伸运动,两侧也有副韧带加强。结构与掌指关节相同。掌指关节是手指运动的主要关节,伸直位或过伸位强直时,虽指间关节屈伸正常,也难以与拇指捏握,功能严重受限。若能屈曲到35°~45°则可发挥指间关节作用,手功能大大改善。

第二节 开放性手部损伤的处理

一、初期外科处理

初期外科处理是处理手外伤的主要环节,也是今后再次处理的基础。其处理原则是:早期彻底清创,防止伤口感染;尽量修复损伤的组织,最大限度地保留手的功能。具体步骤是①清创②修复组织③闭合伤口④包扎固定。伤口要及时止痛,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抗感染药物。

(一)麻醉手术应在完善的麻醉下进行。单指外伤,可用指神经阻滞麻醉;伤口累及手掌、手背或多指损伤,可作腕部神经阻滞;较大的伤口,最好在臂丛麻醉下进行。

(二)清创清创的目的是清除伤口内的污物及异物,去除失去活力的组织,使污染伤口变成清洁伤口(不是无菌伤口)以预防感染,具体方法同总论创伤章。但强调:

1.要认真做好伤口清洗,虽方法简单,却实为预防伤口感染的重要步骤,应十分认真进行。

2.应遵循清创术的原理,由外及里、由浅入深地按层次有计划清创。手的结构复杂、精细、循环丰富,清创时要尽可能保留有血供的组织,少切除皮缘。

3.在有计划清创的同时,全面、系统检查损伤组织,估计损伤程度及范围,必要时松止血带观察组织(如肌肉、皮肤等)的循环,以便制定全面的手术计划。

(三)处理损伤的组织平时手外伤,只要条件许可,应尽可能一期修复损伤的组织。因为这时解剖关系清楚,继发变性轻微,不仅手术操作容易,而且效果好,功能恢复快。处理顺序是:

克氏针交叉固定法

图3-88 克氏针交叉固定法

1.骨、关节的处理。与一般的清创原则一样,尽量保留骨碎片,仅去除完全游离的小骨片。复位后用克氏针交叉固定(图3-88)。长斜形骨折也可用加压螺丝钉。不作通过邻近关节的髓内固定。缝合开放的关节囊。

2.修复肌腱、神经。

3.一侧指动脉或指总动脉损伤,对手指循环影响不大,可不修复。两侧指动脉全断,常造成手指供血不足,则需修复。

(四)闭合伤口闭合伤口是预防伤口感染的重要措施。只有彻底清创基础上闭合了伤口,才能保护外露的深部组织,阻止细菌入侵,防止感染。手的循环丰富,抗感染能力强,手部闭合伤口时限一般可延长至受伤后12小时,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可根据受伤性质、污染程度及气温高低等而增减,闭合伤口有以下几种方法:

1.直接缝合皮肤没有缺损或缺损很少,可直接缝合,但切忌勉强作张力缝合。对跨越关节、与掌纹垂直、与指蹼平行的直线伤口,要作局部“Z”形皮瓣转移,避免疤痕挛缩。

2.游离植皮皮肤缺损创面的基底仍保留血运良好的组织床,骨质、肌腱没有裸露,可进行游离植皮,骨质、肌腱小片外露可用附近软组织(肌肉、筋膜)或软组织瓣覆盖,再行植皮,一般以中厚皮片为好,指腹、手掌也可用全厚皮片。

3.皮瓣覆盖 骨质、肌腱有较大裸露,常需皮瓣覆盖。

(1)局部皮瓣 指端小面积缺损可用指端各种皮瓣(图3-89)、鱼际皮瓣(图3-90)等,手背用局部任意皮瓣,拇指、虎口可用示指背侧皮瓣或示指背侧带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覆盖。

手指残端各种局部皮瓣设计 鱼际皮瓣
图3-89 手指残端各种局部皮瓣设计 图3-90 鱼际皮瓣
(1)指端三角皮瓣 (2)V-Y皮瓣 ①皮瓣蒂在近心端
(3)指背旋转皮瓣 (4)指背双蒂推进皮瓣 ②皮瓣蒂在尺侧

(2)邻指皮瓣(图3-91)是用相邻手指背侧的皮肤形成皮瓣,常用于覆盖指端或指腹的缺损。

邻指皮瓣

①游离植皮 ②指背皮瓣转移至指端掌侧后

图3-91 邻指皮瓣

(3)远位皮瓣大面积裸露则需大面积的远位皮瓣,常用的有臂交叉皮瓣,腹部皮瓣和髂腰皮瓣等(图3-92)。由于显微外科的迅速发展,近十年来不断设计出各种游离皮瓣,为手部创面提供更多的选择。比较适用于手部的有前臂皮瓣,隐动脉皮瓣,上臂内外侧皮瓣及腹股沟皮瓣及足背皮瓣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远位皮瓣

(1)腹部皮瓣(2)臂交叉皮瓣

图3-92 远位皮瓣

(五)包扎固定:手部损伤包扎固定很重要。骨关节损伤,术后应包扎固定在功能位。肌腱神经损伤修复后应包扎固定于无张力位。

第三节 手部骨关节损伤

一、腕舟骨骨折

舟状骨是腕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周与桡骨及腕骨构成关节面,80%被软骨覆盖,营养血管从腰部及结节部进入,血流方向是由远而近的分布,腰部骨折可使近段骨血流中断。

(一)骨折原因及分类

舟状骨骨折占腕骨骨折70~80%。骨折原因:摔倒时,腕极度背屈,轻度桡偏位着地,舟状骨被桡骨背侧缘挤压而骨折(图3-93)。

腕舟骨骨折发生机制

图3-93 腕舟骨骨折发生机制

腕舟骨的供血及骨折类型

图3-94 腕舟骨的供血及骨折类型

1.结节部骨折 2.腰部骨折 3.近端骨折

骨折类型(图3-94)

1.结节部骨折 循环不受影响,愈合快。

2.腰部骨折 可有移位,循环有严重障碍,近端骨可发生缺血性坏死,经较长时间固定,可望愈合。

3.近端骨折 循环完全丧失,易发生缺血性坏死及不愈合。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伤后腕部桡侧肿胀疼痛,腕关节活动时疼痛加剧并受限。鼻咽窝及舟骨结节处有明显压痛。腕关节桡偏,沿Ⅰ、Ⅱ掌骨长轴叩击或挤压时均引起骨折处疼痛。

X线片需摄腕关节正、侧位及舟骨位三个方向,多能显示骨折线。有时没有移位的骨折,早期X线片为阴性。对可疑病例,应在两周后再照片复查,因伤后骨折处骨质吸收,骨折线增宽而显出。陈旧性骨折,可见骨折线明显增宽,骨折端硬化或囊性变,这是骨不连接的表现,若近段骨块密度增加、变形等则为缺血性坏死。

(三)治疗

1.新鲜骨折用前臂石膏管型固定于功能位,石膏范围应从肘下到远侧掌横纹,拇指包括近侧指节(图3-95)。固定期间,应坚持手指功能锻炼,以免关节强直。结节部骨折,固定4~6周,腰部或近端骨折固定3~4个月,有时甚至半年或一年。每2~3个月定期照片检查,固定至骨愈合为止。

腕舟骨骨折的石膏固定

图3-95 腕舟骨骨折的石膏固定

临床上怀疑骨折而X线片阴性的患者,应先用石膏固定,2周后拆除石膏复查照片,证实骨折后继续固定。

第一掌骨基部骨折

图3-96陈旧性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2.陈旧性骨折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可不治疗,仅减轻腕关节活动量,继续随访观察。症状明显者,如未发现缺血坏死或骨不连接,也可试用石膏固定,常需6~12月才能达到骨愈合的目的。已发生骨不连接或缺血性坏死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桡骨筋膜骨瓣转移植骨术、钻孔植骨术、近端骨块切除术或桡骨茎突切除术等(图3-96)。腕关节有严重创伤性关节炎者可做腕关节融合术。

二、第一掌骨基部骨折

指第一掌骨基部1厘米处的骨折,多为横行或粉碎骨折。骨折近端受拇长展肌的牵拉,向桡侧背侧移位,骨折远段受拇长屈肌及拇内收肌的牵拉,向掌侧尺侧移位,骨折部呈向背侧桡侧成角畸形(图3-97)。

伤后局部肿胀、压痛,拇指对掌外展动作受限。掌指关节及指关节仍可活动。

治疗:新鲜骨折复位较易,一手牵引并外展拇指,另一手拇指加压骨折处,纠正成角畸形。复位后前臂石膏固定拇指于外展位4~6周,石膏应包括近节指节。不稳定的骨折可行牵引固定(图3-98)。轻度成角的陈旧性骨折,对拇指功能影响不大者,可不处理。如成角大,虎口过小,可做第一掌骨基部楔形截骨术。

第一掌骨基部骨折

图3-97 第一掌骨基部骨折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牵引固定法

图3-98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牵引固定法

Bennett氏骨折

图3-99 Bennett氏骨折

第一掌骨基部骨折、脱位的整复

图3-100 第一掌骨基部骨折、脱位的整复

三、第一掌骨基部骨折脱位(Bennett骨折)

第一掌骨受轴向暴力,使基部尺侧斜形骨折,骨折线通过腕掌关节,近端骨块呈三角形,被强大的掌骨间韧带保持原位。拇指腕掌关节是鞍状关节,掌骨基部尺侧骨折后,失去骨性阻挡,骨折远端滑向桡侧,再加拇长展肌及大鱼际肌等牵拉而造成腕掌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图3-99),严重地影响拇指外展和对掌活动。临床上见第一掌骨向桡背侧突出,压痛及拇指活动受限,X线片检查可以确诊。

治疗:主要困难是复位后不易保持。手法复位方法与单纯第一掌骨基部骨折相同,复位后若能稳定,可于拇指外展位固定4~6周。手法复位后不能保持者,可在复位后,持续牵引(皮肤或骨牵引)保持拇指在外展对掌位,用压垫垫在掌骨基部,用管型石膏固定,再持续牵引6周。如不能保持对位应手术复位,用克氏针固定小骨块,另一克氏针固定掌骨基部于第二掌骨,保持复位(图3-100),术后石膏固定4~6周。骨愈合后及时去除内固定,练习活动。

四、掌骨、指骨骨折

(一)临床表现及诊断

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可有局部肿胀、疼痛、畸形、压痛、异常动度、骨擦音、骨擦感、纵向叩击痛、活动障碍等表现。由于骨间肌、蚓状肌、屈指肌、伸指肌的牵拉,掌骨骨折及中节指骨基部骨折,骨折端向背侧成角,而近节指骨及中节指骨浅屈肌附着点以远的骨折,骨折端向掌侧成角。X线片可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二)治疗

1.闭合性、稳定性骨折:一般采用手法复位,前臂石膏托或铝板功能位固定4~6周。

2.开放性、不稳定性骨折:采用开放复位,克氏针交叉或斜形固定,外加石膏托或铝板动能位固定4~6周。

五、掌指关节脱位

手指扭伤、戳伤、手指极度背伸时发生,拇指,示指最多,脱位后指骨向背侧移位,掌骨头突向掌侧,形成关节过伸位畸形(图3-101,102)。示指尚有尺偏及指间关节半屈曲畸形。关节脱位后,手法复位往往失败。因为拇指脱位时,掌骨头穿破掌侧关节囊,颈部被卡在纵行撕裂的关节囊间,有时籽骨或拇长屈肌腱也嵌入两关节面之间,使复位困难。示指脱位时,掌骨头从掌板近端穿破关节囊,掌板嵌在两关节面之间,掌骨颈两侧夹在屈指肌腱及蚓状肌之间,造成复位困难(图3-103)。

拇指掌指关节脱位畸形

图3-101 拇指掌指关节脱位畸形

示指掌指关节脱位畸形

图3-102 示指掌指关节脱位畸形

掌指关节脱位后复位困难机制

图3-103 掌指关节脱位后复位困难机制

掌指关节脱位的手法复位

图3-104 掌指关节脱位的手法复位

治疗:可先试行手法复位(图3-104)。若不成功,即手术复位,牵开夹住掌骨颈的组织,还纳掌骨头,屈曲位固定3周。

第四节 手部肌腱损伤

手部肌腱损伤多为开放性,以切割伤较多,常合并指神经伤或骨折等,也可有闭合性撕裂。肌腱断裂后,相应的关节失去活动功能。如指深屈肌腱断裂,表现为远侧指间关节不能屈曲;指深浅屈肌腱均断裂,则远近侧指间关节均不能屈曲。由于手内肌仍完整,掌指关节屈曲不受影响。伸肌腱不同部位断裂,其相应关节不能伸展,并可出现畸形。有时肌腱不完全断裂,关节虽仍能活动,但作抗阻力试验时无力、疼痛。只要条件允许,如伤口在12小时以内,伤口较整齐,污染不重,肌腱没有或很小缺损等,都应争取早期缝合肌腱。常用缝合肌腱的方法如图(3-105)所示。肌腱手术的最大难题是术后肌腱粘连,目前尚未很好解决。若在手术中遵循肌腱损伤的治疗原则,采取“无创伤”操作技术,熟练掌握肌腱修复方法,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则可以减少粘连,获得较好的效果。

肌腱的各种缝合法

图3-105 肌腱的各种缝合法

一、屈肌腱损伤

根据屈肌腱的解剖和处理特点,分为五个区(图3-106)。

屈肌腱分区

图3-106 屈肌腱分区

(一)深肌腱抵止区(Ⅰ区) 从中节指骨中份至深腱抵止点。该区只有指深屈肌腱,断裂后应争取早期修复,直接缝合断端。若在抵止点1cm以内断裂,可将腱端前移,即切断远断段,将近端重新附着于止点处。

(二)腱鞘区(Ⅱ区) 从腱鞘开始至指浅屈肌的附着处(即中节指骨中份),在此段深、浅屈肌腱被限制在狭小的腱鞘内,伤后很易粘连,处理困难,效果较差,故又称为“无人区”。目前一般主张,如系指浅屈肌腱牵拉断裂可不吻合,以免粘连,深肌腱浅肌腱同时断裂,仅吻合深肌腱,同时切除浅肌腱,保留腱鞘及滑车。亦有主张同时修复深浅屈肌腱。

(三)手掌区(Ⅲ区) 脱横韧带远侧至肌腱进入腱鞘之前的区域。手掌内深肌腱的桡侧有蚓状肌附着,断裂后限制近端肌腱回缩。在蚓状肌区深浅肌腱同时断裂,可以同时吻合,用蚓状肌包裹深肌腱,防止与浅肌腱粘连。蚓状肌至腱鞘段,仅吻合深腱,切除浅腱。

(四)腕管区(Ⅳ区) 九条肌腱及正中神经挤在腕管内,空间较小,正中神经浅在,常与肌腱同时损伤。处理时应切开腕横韧带,仅缝合深肌腱及拇长屈肌腱,切除浅肌腱,以增大空隙。吻合口应不在同一平面。必须同时吻合正中神经。

(五)前臂区(Ⅴ区) 从肌腱起始至腕管近端,即前臂下1/3处。此区屈肌腱,有腱周组织及周围软组织保护,粘连机会少。屈肌腱在此区损伤,应全部作Ⅰ期缝合,效果常较好。但在多条屈指深浅肌腱断裂时,要避免吻合口在同一平面,以减少粘连。

拇长屈肌腱断裂,亦应争取Ⅰ期修复。在掌指关节平面,肌腱被夹在两块籽骨之间,易造成粘连。该平面的断裂,不直接缝合肌腱,而是切除远断端,在腕上腱一腹交界处作肌腱延长,将远断端前移,重新附着于止点处,亦可行环指屈指浅肌腱转移代拇长屈肌腱。止点1厘米以内断裂,通常采用肌腱前移法,但不延长肌腱。

二、伸指肌腱损伤

(一)伸肌腱止点断裂 多为戳伤,远侧指间关节突然屈曲而撕脱伸腱附着点,局部切割伤亦可割断。表现为锤状指畸形,部分病人伴有撕脱骨折(图3-107)。

伸指肌腱止点断裂或撕脱骨折及复位固定法

图3-107伸指肌腱止点断裂或撕脱骨折及复位固定法

1.开放伤 清创后缝合肌腱,手指置于远侧指间关节过伸,近侧指间关节屈曲位,使伸肌腱松弛,用石膏或铝板固定4~6周。

2.闭合伤 固定于上述位置4~6周。如伴有较大块的撕脱骨折,可早期手术,用“拉出钢丝法”固定骨折片,外用石膏或铝片夹板固定。

3.陈旧性损伤 近端肌腱回缩,在断裂处形成疤痕,使肌腱松弛。对功能影响不大者可不处理。如功能影响大,则手术处理,在远侧指间关节背侧作S形切口,翻开皮瓣,重叠缝合肌膜。术后固定于上述位置4~6周。

(二)伸肌腱中央束断裂 屈指时,近侧指间关节背侧突出,该处易受损伤,常伴中央束断裂。正常进中央束与两侧束均在手指长轴的背侧,中央束断裂后,侧束仍可伸指。若不及时修复中央束,随着屈指活动,两侧束逐渐滑向掌侧,此时侧束就不能起伸指作用,反使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形成典型的“钮孔”畸形(图3-108)。

伸腱中央束断裂

图3-108 伸腱中央束断裂

治疗:

1.新鲜的开放伤或闭合撕裂,都需手术,I期修复中央束。

2.陈旧性撕裂,若屈曲畸形小,可不处理,伸指差30度以上,影响功能大,可手术修复。

(三)手背、腕背及前臂伸肌腱损伤 均应I期缝合断裂的伸肌腱,效果较好。在腕背部断裂时,要切开相应部分的腕背横韧带及滑膜鞘,使肌腱直接位于皮下。

第五节 手部神经损伤

手部主要由正中神经及尺神经支配,桡神经只支配部分手背感觉,各条神经损伤的表现及处理,第七章已作叙述,本节只讨论手部神经损伤的特点。

一、手部神经损伤,只要条件允许,应争取Ⅰ期修复。

二、正中神经刚出腕管即发出一支大鱼际支,行走很短距离即进入大鱼际诸肌,支配拇短展肌,拇指对掌肌及拇短屈肌浅头,该段很容易损伤。损伤后拇指失去对掌、外展能力,严重影响手功能,应争取Ⅰ期修复神经。神经无法修复时应Ⅱ期作拇指对掌成形术。正中神经的其余分支均为感觉支,支配桡侧三个半手指。断裂时直接吻合效果好,有较大缺损时可作神经移植术,效果亦较好。

三、尺神经在前臂中下1/3交界处已分出手背感觉支,腕部损伤时,手背尺侧感觉仍正常,只有掌侧感觉丧失。尺神经的感觉、运动支在腕部已自然分出,所以手术时应分别分离出两端的感觉、运动支,将性质相同的神经作吻合,手掌区尺神经运动支可单独损伤,仅表现为爪形手,手内肌萎缩,手指不能内收外展,而感觉正常。单纯运动支吻合后,效果也较好,无法修复的尺神经损伤,可作手内肌成形术,改善手的功能。

第六节 拇指再造术

拇指能外展,对掌,与其余手指相对,准确而有力地完成握、捏等动作。拇指约占手功能的40%。拇指的缺损,将严重影响手的功能。因此,拇指伤残后,如何再造拇指,恢复功能,是手外科的重要课题。

处理好急症拇指外伤是挽救功能的关键,外伤性断拇,应首先争取拇指再植。如无再植条件,可采用吻合神经、皮管包埋法再造拇指。即切除断指的皮肤、指甲、保留两侧指神经、肌腱、克氏针交叉固定骨骼,吻合神经、肌腱、锁骨下皮管包埋,3~4周后断蒂。这个方法可形成良好感觉的拇指,越来越多的人采用踝关节穿刺甲瓣急诊再造拇指,获得较满意效果。

一、拇指缺损的分类

Ⅰ度:自近节指骨远端或指间关节缺损。

Ⅱ度:自掌指关节缺损。

Ⅲ度:经掌骨缺损。

Ⅳ度:整个拇指连同大多角骨缺损。

二、拇指再造的方法

根据缺损程度及功能要求,可选不同的再造方法。

(一)指间关节缺损(Ⅰ度缺损) 仍保留拇指部分功能,非特殊职业需要,一般不需作处理。

(二)近节指骨中段缺损 保存的拇指长度较短,对功能影响较大,可选下述方法,改进拇指功能。

1.虎口加深术 可相对延长拇指长度。方法是Z形切开虎口皮肤,切断挛缩的拇内收肌条索,必要时转移示指背侧皮瓣,加深虎口。

2.帽状皮瓣提升法 又叫脱套植骨术。适于残留1/2或1/3近节指骨,拇指残端皮肤很松者。方法:在残端近侧3~4厘米处环形切开皮肤,向近端游离神经和动、静脉。全层游离远侧皮瓣形成帽状皮瓣,指端植骨,提升帽状瓣覆盖骨端,近端创面植皮修复(图3-109)。此法可延长拇指1~1.5厘米左右。

帽状皮瓣提升植骨法

图3-109 帽状皮瓣提升植骨法

3.第一掌骨延长术 手术显露第一掌骨干,骨膜下切断掌骨后嵌入植骨块,延长掌骨,亦可切断掌骨后,安装撑开器,关闭伤口,逐日撑开,延长掌骨,Ⅱ期植骨。

4.以跖底动脉为供血动脉的第二趾部分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此法外观及功能均较满意。

(三)掌指关节或部分掌骨缺损(Ⅱ~Ⅲ度缺损)

拇指完全缺如,仅存第一掌骨或部分掌骨,大鱼际功能部分或全部存在。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下述方法:

1.转移邻近残指再造拇指 利用功能不大的伤残邻指作拇指再造术,应为首选方法。要求转移的残指循环、感觉良好,神经血管未受损伤。设计利用适当长度的残指,连同肌腱、神经、动脉、静脉及血管周围软组织,一并转移至第一掌骨。克氏针交叉固定骨骼于对掌位,使之能与各指指腹接触(图3-110)。此法不需切断神经血管,可形成感觉、运动功能良好、外形较满意的拇指。

转移邻近残指再造拇指

图3-110 转移邻近残指再造拇指

2.游离移植第二足趾再造拇指 是我国杨东岳等于1966年创用,它为拇指再造提供了一个较理想的新方法。此法可增加一个手指,适用于拇指Ⅱ、Ⅲ度缺损,特别是伴有两指以上缺损者。此外,四指缺损者亦可用此法再造手指。游离第二趾也可为手再造提供手指。

第二足趾较长,外形接近拇指,切除第二趾及第二跖骨头对走路功能外形影响很少。方法:(图3-111)如图切开皮肤,向远端游离足背动脉、大隐静脉、趾屈、伸肌腱及趾神经并高位切断,离断跖趾关节或跖骨颈,完全游离足趾,移植于拇指处。克氏针交叉固定骨骼于对掌位,分别与拇指屈伸肌腱、指神经及桡动脉、头静脉吻合,一次完成再造手术。再造的拇指,不但外形较好,感觉运动功能亦较满意,但技术上要求较高。

第二趾游离移植拇指再造术

图3-111 第二趾游离移植拇指再造术

近年来,有人用类似的方法,用游离踝关节穿刺趾甲皮瓣加髂骨移植再造拇指,获得外形良好的拇指,但对足部功能影响较大。

3.转移正常示指再造拇指 又称示指拇指化。Ⅱ、Ⅲ度拇指缺损,如不能采用上述方法再造拇指,可考虑转移正常示指。此法优点是保留神经血管及肌腱的连续性,易于成功,再造的拇指感觉、运动功能良好。其缺点是用正常示指,代价较大,手术方法与残指转移法相同,但应注意拇指长度,不可过长。

4.皮管加植骨法再造拇指 方法是第一掌骨残端植骨,用皮管(如锁骨下皮管)包埋,3~4周后断蒂,形成拇指。用此法再造的拇指,循环感觉都很差,常冻伤或烫伤,功能不好,现已基本废弃,仅在个别情况下应用。为改善感觉功能,可切取环指一侧带神经血管蒂的岛状皮瓣,转移至拇指皮管上(常转移至指尖及尺侧),使该区有良好的感觉(图3-112)。

用环指岛状皮瓣重建拇指感觉

图3-112 用环指岛状皮瓣重建拇指感觉

第七节 手的功能恢复

对待手部损伤,除及时正确地进行初期外科处理和必要的晚期处理外,还应该充分发挥伤员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地、长期地进行手的功能锻炼,多使用患手,应用理疗、体疗、弹性夹板等辅助方法,争取最大限度地恢复手的功能。

一、功能锻炼

分主动及被动锻炼,应从早期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在石膏固定期间以主动锻炼为主,积极活动未固定的手指及上肢的各关节。固定部位亦可作肌肉静力收缩练习(肌腱缝合术后早期不作)。去除固定后,仍以主动活动为主,亦需逐渐作关节被动活动。要求伤员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刻苦锻炼,从轻到重、从小到大地活动每个关节。此外,积极使用患手是最好的功能锻炼方式,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应尽量运用患手,如拿筷子、执笔、扣钮扣和系鞋带以及使用钳子、螺丝刀等工具、也可执钢球、玻璃球练习。总之,要充分发挥伤员的积极性,主动坚持功能锻炼。

二、物理疗法及体育疗法

理疗能促进手部循环,消除水肿和软化疤痕等,有利于手的活动,但不能代替功能锻炼。体疗是在医生指导下,对患手作适当的按摩活动,利用各种器械练习关节活动。理疗与体疗相互配合,收效更好。

掌指关节屈曲弹性夹板

戴上夹板后,利用橡皮筋的弹性拉力。使掌指关节强力被动屈曲,也可做主动的屈伸活动。

图3-113 掌指关节屈曲弹性夹板

三、支具治疗

关节活动受限或僵硬的患手,配戴各种弹簧夹板(图3-113),利用弹簧或橡皮筋的弹性持续牵引,帮助关节主动、被动活动,预防或纠正关节、肌腱、肌肉的粘连与挛缩。

第六章 关节损伤

第一节 踝关节扭伤

在外力作用下,关节骤然向一侧活动而超过其正常活动度时,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肌腱等发生撕裂伤,称为关节扭伤。轻者仅有部分韧带纤维撕裂、重者可使韧带完全断裂或韧带及关节囊附着处的骨质撕脱,甚至发生关节脱位。关节扭伤日常最为常见,其中以踝关节最多,其次为膝关节和腕关节。

一、解剖概要、损伤原因及病理

踝部包括踝关节和距骨下关节,是下肢承重关节。前者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体上面组成,后者由距骨下面与跟骨组成。胫腓骨下端有内外踝和侧副韧带连接,使踝关节相当稳定(图3-114)。内踝下有坚韧的三角韧带,止于跟骨、距骨和舟骨,能限制足的过度外翻活动。外侧韧带即腓跟韧带和腓距前、后韧带,此韧带比较薄弱,作用为限制足的内翻活动。在过度的强力内翻或外翻活动时,如行走在不平路面,高处跌下或跑跳时落地不稳,均可引起外侧或内侧韧带损伤,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或撕脱骨折(图3-115)。如早期治疗不当,韧带过度松弛,可造成踝关节不稳,易引起反复扭伤,甚至关节软骨损伤,发生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行走功能。

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

图3-114 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

踝部韧带断裂与撕脱骨折

1.外侧韧带断裂   2. 内侧韧带断裂  3.外侧韧带撕脱骨折 4. 内侧韧带撕脱骨折

图3-115 踝部韧带断裂与撕脱骨折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外侧韧带损伤

由足部强力内翻引起。因外踝较内踝长和外侧韧带薄弱,使足内翻活动度较大,临床上外侧韧带损伤较为常见。外侧韧带部分撕裂,较多见,其临床表现是踝外侧疼痛、肿胀、走路跛行;有时可见皮下瘀血;外侧韧带部位有压痛;使足内翻时,引起外侧韧带部位疼痛加剧。

外侧韧带完全断裂:较少见,局部症状更明显。由于失去外侧韧带的控制,可出现异常内翻活动度。有时外踝有小片骨质连同韧带撕脱,叫撕脱骨折。内翻位摄片时,胫距关节面的倾斜度远远超过5~10°的正常范围,伤侧关节间隙增宽。X线检查可见撕脱骨片。

2.内侧韧带损伤

由足部强力外翻引起,发生较少。其临床表现与外侧韧带损伤相似,但位置和方向相反。表现为内侧韧带部位疼痛、肿胀、压痛、足外翻时,引起内侧韧带部位疼痛,也可有撕脱骨折。

三、治疗

如外侧韧带损伤较轻、踝关节稳定性正常时,早期可抬高患肢,冷敷,以缓解疼痛和减少出血、肿胀。2~3天后可用理疗、封闭、外敷消肿止痛化瘀药物,适当休息,并注意保护踝部(如穿高统靴等)。如损伤较重,可用5~7条宽约2.5厘米的胶布从小腿内侧下1/3经过内、外踝粘贴于小腿外侧中部,胶布外用绷带包扎。使足保持外翻位置,使韧带松弛,以利愈合,固定约3周(图3-116)。如为内侧韧带损伤,包扎固定位置相反。

踝部内侧韧带损伤

图3-116踝部内侧韧带损伤,轻型,胶布固定、绷带包扎于矫枉过正位

若症状严重,或韧带完全断裂或有撕脱骨折者需用短腿石膏靴固定患足,使其保持“矫枉过正”的位置,约4~6周。可在石膏靴底部加橡皮垫或其他耐磨物以便行走(图3-117)。若踝部骨折块较大,且复位不良,则应切开复位和内固定。

踝部韧带损伤

图3-117踝部韧带损伤,重型,短腿石膏固定,足底加橡皮垫

陈旧性外侧韧带断裂或反复扭伤致外侧韧带过度松弛造成关节不稳者,可考虑用腓骨短肌腱重建外侧韧带。

关节扭伤后应及时处理,原则是制动和消肿散瘀,使损伤的组织得到良好的修复。关节积血较多者,应在无菌技术下及时抽出,以免后遗关节内粘连。韧带断裂或撕脱骨折而影响关节稳定者,需行手术复位修补,以免引起反复扭伤,关节软骨损伤和创伤性关节炎。

第二节 关节脱位

一、概述

关节脱位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于关节,或关节有病理性改变,使骨与骨之间相对关节面正常关系破坏,发生移位。外伤性脱位多发生于青壮年。四肢大关节中以肩、肘脱位为最常见,髋关节次之,膝、腕关节脱位则少见。本节内容主要论述外伤性关节脱位。

(一)分类

1.按原因可分为外伤性脱位、病理性脱位、先天性脱位及麻痹性脱位。

2.按脱位程度可分为全脱位及半脱位。

3.按远侧骨端的移位方向,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侧方脱位和中央脱位等。

4.按脱位时间和发生次数可分为急性、陈旧性(如脱位3周以上而未复位者)和习惯性脱位(一个关节多次脱位)等。

5.按脱位是否有伤口与外界相通可分为闭合性脱位与开放性脱位。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外伤性关节脱位只有当关节囊、韧带和肌腱等软组织撕裂或伴有骨折时方能发生脱位。具有一般损伤的症状和脱位的特殊性表现。

1.一般症状

(1)疼痛明显,活动患肢时加重。

(2)肿胀,因出血、水肿使关节明显肿胀。

(3)功能障碍 关节脱位后结构失常,关节失去正常活动功能。

2.特殊表现

(1)畸形 关节脱位后肢体出现旋转、内收或外展和外观变长或缩短等畸形,与健侧不对称。关节的正常骨性标志发生改变。

(2)弹性固定 关节脱位后,未撕裂的肌肉和韧带可将脱位的肢体保持在特殊的位置,被动活动时有一种抵抗和弹性的感觉。

(3)关节盂空虚 最初的关节盂空虚较易被触知,但肿胀严重时则难以触知。

3.X线检查 关节正侧位片可确定有无脱位、脱位的类型和有无合并骨折,防止漏诊和误诊。

(三)合关症

早期全身可合并多发伤、内脏伤和休克等合并伤,局部可合并骨折和神经血管损伤,应详细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晚期可发生骨化肌炎,骨缺血坏死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应注意预防。

1.骨折 多发生在骨端关节面或关节边缘部,少数可合并同侧骨干骨折。

2.神经损伤 较常见,多因压迫或牵拉引起,如肩关节脱位可合并腋神经损伤,肘关节脱位可引起尺神经损伤等。

3.血管伤 多因压迫或牵拉引起,如肘关节脱位,可有肱动脉受压。膝关节脱位时腘动脉可受牵拉和压迫,其中少数可有断裂。

4.骨化肌炎 多见于肘关节和髋关节脱位后(详见骨折总论)。

5.骨缺血性坏死 如髋关节脱位后可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但多在受伤1~2月后才能从X线片上看出。

6.创伤性关节炎 如脱位合并关节内骨折、关节软骨损伤、陈旧性脱位、骨缺血性坏死等,晚期都容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四)治疗原则

1.伤后在麻醉下尽早手法复位,适当固定,以利软组织修复;及时活动,以恢复关节功能。早期复位容易成功,功能恢复好;复位晚则困难大,效果差。复位中切忌粗暴,要注意防止附加损伤,如骨折、血管和神经损伤等。复位必须达到解剖复位,复位后及时正确的固定是保证软组织损伤修复和防止再脱位的重要措施。一般固定三周后,早期活动,以利功能恢复。

2.开放复位的适应症

对手法复位失败或陈旧性脱位,特别是合并大血管伤者,应行开放复位,如合并有神经伤,在手法复位后观察1~3个月,大多数可自行恢复,如神经功能无恢复,即应手术探查神经。

3.开放性关节脱位的处理

应争取在6~8小时内进行清创术,在彻底清创后,将脱位整复,缝合关节囊,修复软组织,缝合皮肤,橡皮条引流48小时,外有石膏固定于功能位3~4周,并选用适当抗菌素以防感染。

二、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最常见,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50%,这与肩关节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关,如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囊松弛,其前下方组织薄弱,关节活动范围大,遭受外力的机会多等。肩关节脱位多发生在青壮年、男性较多。

(一)脱位的原因及类型

肩关节脱位按肱骨头的位置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肩关节前脱位者很多见,常因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上肢外展外旋,手掌或肘部着地,外力沿肱骨纵轴向上冲击,肱骨头自肩胛下肌和大园肌之间薄弱部撕脱关节囊,向前下脱出,形成前脱位。肱骨头被推至肩胛骨喙突下,形成喙突下脱位,如暴力较大,肱骨头再向前移致锁骨下,形成锁骨下脱位(图3-118)。后脱位很少见,多由于肩关节受到由前向后的暴力作用或在肩关节内收内旋位跌倒时手部着地引起。后脱位可分为肩胛岗下和肩峰下脱位,肩关节脱位如在初期治疗不当,可发生习惯性脱位。

肩关节脱位的类型

(1)盂下脱位  (2)喙突下脱位(3)锁骨下脱位 (4)后脱位

图3-118 肩关节脱位的类型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外伤性肩关节前脱位均有明显的外伤史,肩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伤肢呈弹性固定于轻度外展内旋位,肘屈曲,用健侧手托住患侧前臂。外观呈“方肩”畸形(图3-119),肩峰明显突出,肩峰下空虚。在腋下、喙突下或锁骨下可摸到肱骨头。伤肢轻度外展,不能贴紧胸壁,如肘部贴于胸前时,手掌不能同时接触对侧肩部(Dugas征,即搭肩试验阳性)。上臂外侧贴放一直尺可同时接触到肩峰与肱骨外上踝(直尺试验)。X线检查可明确脱位类型和确定有无骨折情况。

左肩关节脱位畸形

图3-119 左肩关节脱位畸形

应注意检查有无合并症,肩关节有脱位病例约30~40%合并大结节骨折,也可发生肱骨外科颈骨折,或肱骨头压缩骨折,有时合并关节囊或肩胛盂缘自前面附着处撕脱,愈合不佳可引起习惯性脱位。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可向后滑脱,造成关节复位障碍。腋神经或臂丛神经内侧束可被肱骨头压迫或牵拉,引起神经功能障碍,也可以损伤腋动脉。

后脱位临床症状不如前脱位明显,主要表现为喙突明显突出,肩前部塌陷扁平,在肩胛下部可以摸到突出肱骨头。上臂略呈外展及明显内旋的姿势。肩部头脚位X线片可明确显示肱骨头向后脱位。

(三)治疗

1.手法复位

脱位后应尽快复位,选择适当麻醉(臂丛麻醉或全麻),使肌肉松弛并使复位在无痛下进行。老年人或肌力弱者也可在止痛剂下(如75~100毫克杜冷丁)进行。习惯性脱位可不用麻醉。复位手法要轻柔,禁用粗暴手法以免发生骨折或损伤神经等附加损伤。常用复位手法有三种。

(1)足蹬法(Hippocrate's法)

患者仰卧,术者位于患侧,双手握住患肢腕部,足跟置于患侧腋窝,两手用稳定持续的力量牵引,牵引中足跟向外推挤肱骨头,同时旋转,内收上臂即可复位(图3-120)。复位时可听到响声。

足蹬法

图3-120 足蹬法

(2)科氏法(Kocher's法)

此法在肌肉松弛下进行容易成功,切勿用力过猛,防止肱骨颈受到过大的扭转力而发生骨折。手法步骤:一手握腕部,屈肘到90度,使肱二头肌松弛,另一手握肘部,持续牵引,轻度外展,逐渐将上臂外旋,然后内收使肘部沿胸壁近中线,再内旋上臂,此时即可复位。并可听到响声(图3-121)。

科氏复位法

图3-121 科氏复位法

(3)牵引推拿法

伤员仰卧,一助手用布单套住胸廓向健侧牵拉,第二助手用布单通过腋下套住患肢向外上方牵拉,第三助手握住患肢手腕向下牵引并外旋内收,三方面同时徐徐持续牵引。术者用手在腋下将肱骨头向外推送还纳复位。二人也可做牵引复位(图3-122)。

肩关节脱位复位法-牵引推拿法

图3-122 肩关节脱位复位法-牵引推拿法

后脱位可用足蹬法或牵引推拿法复位。

复位后肩部即恢复钝园丰满的正常外形、腋窝、喙突下或锁骨下再摸不到脱位的肱骨头,搭肩试验变为阴性,X线检查肱骨头在正常位置上。如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因骨折片与肱骨干间多有骨膜相连,在多数情况下,肩关节脱位复位后撕脱的大结节骨片也随之复位。

复位后处理:肩关节前脱位复位后应将患肢保持在内收内旋位置,腋部放棉垫,再用三角巾,绷带或石膏固定于胸前,3周后开始逐渐作肩部摆动和旋转活动,但要防止过度外展、外旋,以防再脱位。后脱位复位后则固定于相反的位置(即外展、外旋和后伸拉)。

2.手术复位

有少数肩关节脱位需要手术复位,其适应症为:肩关节前脱位并发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向后滑脱阻碍手法复位者;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骨折片卡在肱骨头与关节盂之间影响复位者;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不能整复者;合并喙突、肩峰或肩关节盂骨折,移位明显者;合并腋部大血管损伤者。

3.陈旧性肩关节脱位的治疗

肩关节脱位后超过三周尚未复位者,为陈旧性脱位。关节腔内充满瘢痕组织,有与周围组织粘连,周围的肌肉发生挛缩,合并骨折者形成骨痂或畸形愈合,这些病理改变都阻碍肱骨头复位。

陈旧性肩关节脱位的处理:脱位在三个月以内,年轻体壮,脱位的关节仍有一定的活动范围,X线片无骨质疏松和关节内、外骨化者可试行手法复位。复位前,可先行患侧尺骨鹰嘴牵引1~2周;如脱位时间短,关节活动障碍轻亦可不作牵引。复位在全麻下进行,先行肩部按摩和作轻轻的摇摆活动,以解除粘连,缓解肌肉痉挛,便于复位。复位操作采用牵引推拿法或足蹬法,复位后处理与新鲜脱位者相同。必须注意,操作切忌粗暴,以免发生骨折和腋部神经血管损伤。若手法复位失败,或脱位已超过三个月者,对青壮年伤员,可考虑手术复位。如发现肱骨头关节面已严重破坏,则应考虑作肩关节融合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肩关节复位手术后,活动功能常不满意,对年老患者,不宜手术治疗,鼓励患者加强肩部活动。

(四)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

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多见于青壮年,究其原因,一般认为首次外伤脱位后造成损伤,虽经复位,但未得到适当有效的固定和休息。由于关节囊撕裂或撕脱和软骨盂唇及盂缘损伤没有得到良好修复,肱骨头后外侧凹陷骨折变平等病理改变,关节变得松弛。以后在轻微外力下或某些动作,如上肢外展外旋和后伸动作时可反复发生脱位。肩关节习惯性脱位诊断比较容易,X线检查时,除摄肩部前后位平片外,应另摄上臂60~70°内旋位的前后X线片,如肱骨头后侧缺损可以明确显示。

对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如脱位频繁宜用手术治疗,目的在于增强关节囊前壁,防止过分外旋外展活动,稳定关节,以避免再脱位。手术方法较多,较常用的有肩胛下肌关节囊重叠缝合术(Putti-Platt氏法)和肩胛下肌止点外移术(Magnuson氏法)。

三、肘关节脱位

正常肘关节由肱尺、肱桡和尺桡上关节组成,主要是肱尺关节进行伸屈活动(伸180度,屈30度)。肘关节后部关节囊及韧带较薄弱,易发生后脱位。

(一)脱位原因及类型

肘关节后脱位最为常见,大多发生于青壮年,由传达暴力和杠杆作用所造成。跌倒时用手撑地,关节在半伸直位,作用力沿尺、桡骨长轴向上传导,使尺、桡骨上端向近侧冲击,并向上后方移位。当传达暴力使肘关节过度后伸时,尺骨鹰嘴冲击肱骨下端的鹰嘴窝,产生一种有力的杠杆作用,使止于喙突上的肱前肌和肘关节囊前壁撕裂。肱骨下端继续前移,尺骨鹰嘴向后移,形成肘关节后脱位。由于暴力方向不同,尺骨鹰嘴除向后移位外,有时还可向内侧或外侧移位,有些病例可合并喙突骨折。肱前肌被剥离,以致形成血肿,肘关节脱位可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有时骨折片嵌在关节内阻碍复位,可有尺神经损伤。

肘关节前脱位很少见,多为直接暴力所致,发生时多在伸肘位、肘后暴力造成鹰嘴骨折后向前脱位。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1.肘关节受伤史及局部症状

2.脱位的特殊表现 肘部明显畸形,肘窝部饱满,前臂外观变短,尺骨鹰嘴后突,肘后部空虚和凹陷。关节弹性固定于120~140度,只有微小的被动活动度。肘后骨性标志关系改变,在正常情况下肘伸直位时,尺骨鹰嘴和肱骨内、外上髁三点呈一直线;屈肘时则呈一等腰三角形(图3-123)。脱位时上述关系被破坏,肱骨髁上骨折时三角关系保持正常,此征是鉴别二者的要点。

3.肘关节脱位的合并症 后脱位有时合并尺神经伤及其它神经伤、尺骨喙突骨折,前脱位时多伴有尺骨鹰嘴骨折等。

4.X线检查 肘关节正侧位片可显示脱位类型、合并骨折情况,并与髁上骨折相区别。

(三)治疗

1.新鲜肘关节后脱位

手法复位,多用牵引复位法(图3-124)。

肘后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嘴突三点关系 肘关节后脱位复位法
图3-123 肘后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嘴突三点关系 图3-124 肘关节后脱位复位法

在臂丛麻醉下,术者一手握住伤肢前臂、旋后,使肱二肌松弛后进行牵引,助手作反牵引,先纠正侧方移位,再在继续牵引下屈曲肘关节,同时将肱骨稍向后推,复位时可感到响声,如已复位,关节活动和骨性标志即恢复正常,如果一人操作,可用膝肘复位法(图3-125)或椅背复位法(图3-126)。

膝肘复位法 椅背复位法
图3-125 膝肘复位法 图-126 椅背复位法

注意事项:复位前应检查有无尺神经损伤,复位时应先纠正侧方移位,有时要先将肘稍过伸牵引,以便使嵌在肱骨鹰嘴窝内的尺骨喙突脱出,再屈肘牵引复位,若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肘关节复位后,肱骨内上髁多可随之复位;但有时骨折片嵌入肱尺关节间隙,可高度外展前臂,利用屈肌的牵拉作用将骨折片拉出。

复位后的处理:复位后,用石膏或夹板将肘固定于屈曲90度位,3~4周后去除固定,逐渐练习关节自动活动,要防止被动牵拉,以免引起骨化肌炎。

肘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或桡骨小头骨折,手法复位失败者,可行手术复位;成人可作桡骨小头切除。

2.陈旧性脱位

陈旧性肘关节脱位,损伤在三个月以内,可试行手法复位,如不能复位时,切不可强力复位,应采取手术复位。如合并有尺神经损伤,手术时应先探查神经,在保护神经下进行手术复位,复位后宜将尺神经移至肘前,如关节软骨已破坏,应考虑作肘关节成形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3.肘关节前脱位

手法复位时,应将肘关节呈高度屈曲位进行,一助手牵拉上臂,术者握前臂,推前臂向后,即可复位。复位后固定于半伸肘位4周,有时尺骨鹰嘴不能手法整复,需手术复位固定。

四、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为杵臼关节,其解剖特点是:髋臼深,韧带坚强,肌肉肥厚。因此关节稳定,仅在强大暴力下发生脱位,多发生于青壮年。

(一)原因及类型

脱位分为前、后脱位和中心脱位三种类型,以后脱位最常见。后脱位是由于髋关节在屈曲、内收,受到来自股骨长轴方向的暴力,可使韧带撕裂,股骨头向后突破关节囊而造成后脱位。若髋关节在屈曲和轻度内收位,同样外力可使髋臼顶部后缘骨折,股骨头向后脱位。如髋关节在中位或轻度外展位,暴力可引起髋臼骨折,股骨头沿骨折处向盆腔方向移位,叫作中心脱位,很少见。如髋关节处于外展位,股骨大粗隆与髋臼上缘相顶撞,以此为支点继续外展,暴力沿股骨头长轴冲击,可发生前脱位。股骨头可停留在闭孔或耻骨嵴处。如在下蹲位,两腿外展,窑洞倒塌时,也可发生前脱位。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1. 后脱位

(1)髋关节在屈曲内收位受伤史。

(2)髋关节疼痛,活动障碍等。

(3)脱位的特有体征 髋关节弹性固定于屈曲、内收、内旋位,足尖触及健侧足背,患肢外观变短(图3-127)。腹沟部关节空虚,髂骨后可摸到隆起的股骨头。大转子上移,高出髂坐线(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之连线,即Nelaton's line)。

髋关节脱位体位及病理解剖

图3-127 髋关节脱位体位及病理解剖

(4)有时并发坐骨神经损伤,髋臼后上缘骨折。晚期可并发股骨头坏死。

(5)X线检查可确定脱位类型及骨折情况,并与股骨颈骨折鉴别。

2.前脱位时,髋关节呈屈曲、外展、外旋畸形,患肢很少短缩,大粗隆亦突出,但不如后脱位时明显,可位于髂坐线之下,在闭孔前可摸到股骨头。

3.中心脱位畸形不明显,脱位严重者可出现患肢缩短,下肢内旋内收,大转子隐而不现,髋关节活动障碍。临床上往往需经X线检查后,方能确定诊断。常合并髋臼骨折,可有坐骨神经及盆腔内脏器损伤,晚期可并发创伤性关节炎。

(三)治疗

1.新鲜脱位的治疗

(1)后脱位的复位方法

①问号法(Bigelow's法)(图3-128)。

髋关节脱位复位“问号法”

图3-128 髋关节脱位复位“问号法”

在腰麻下,病员仰卧,助手固定骨盆,髋、膝屈曲至90度,术者一手握住患肢踝部,另一前臂放在腘窝处向上牵引,开始先使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使股骨头离开髂骨),然后一面持续牵引,一面将关节外旋、外展、伸直、使股骨头滑入髋臼而复位(助手可协助将股骨头推入髋臼)。因为复位时股部的连续动作呈“?”形,似一问号,故称“问号法”复位,左侧后脱复位时,股部的连续动作如一个正“问号”,反之,右侧后脱位为一反“问号”。

②提拉法(Allis法)(图3-129)。

髋关节脱位复位提拉法

图3-129 髋关节脱位复位提拉法

患者仰卧,助手的动作和术者的位置同上法,复位时术者先将患侧髋和膝关节屈至90°,使髂股韧带和膝屈肌松弛,然后一手握住小腿向下压,另一前臂套住膝后部向上牵拉,使股骨头向前移位接近关节囊后壁破口,同时向内外旋转股骨干,使股骨头滑入髋臼,助手可同时将股骨头向髋臼推挤复位。复位时常可听到或感到一明显响声。此法比较安全。

③复位后的处理

固定:复位后可用单侧髋人字石膏固定4~5周(或平卧用砂袋固定患肢使呈轻度外展内旋位),以后可架拐早期活动,但患侧不能负重,待6~8周后,进行X线检查,显示无股骨头坏死时再负重走路。

④手术复位的适应症

手法不能复位,应考虑及时手术复位。髋臼上缘大块骨折,须手术复位并作内固定。

(2)前脱位治疗原则同前,仅手法方向相反,复位后处理亦同。

(3)中心脱位宜用骨牵引复位,牵引4~6周。如晚期发生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可考虑人工关节置换术或关节融合术。

2.髋关节陈旧性脱位,因髋臼内充满纤维瘢痕,周围软组织挛缩,手法复位不易成功。可根据脱位时间、局部病变和伤员情况,决定处理方法。脱位未超过三个月者,或试行手法复位。先行骨牵引1~2周,将股骨头拉下至髋臼缘,再在麻醉下试行轻缓手法活动髋关节,以松解粘连,获得充分松动后再按新鲜脱位的手法进行整复。但切忌粗暴,以免发生骨折。手法复位不成功或脱位已超过三个月者应手术复位。对关节面破坏严重者,可根据患者职业决定做髋关节融合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五、桡骨小头半脱位

(一)致伤机理

常见于2~4岁小儿,因桡骨头尚未发育完全,环状韧带较松弛,当强力牵拉时,易发生脱位,桡骨头被拉至漏斗环状韧带的远侧,有时部分韧带嵌于肱桡关节之间(图3-130)。

幼儿桡骨头半脱位

图3-130 幼儿桡骨头半脱位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常有提拉患儿手臂上楼梯或走路的受伤史,半脱位时肘部疼痛,患儿哭闹,肘部半屈曲,前臂中度旋前,不敢旋后和屈肘,不肯举起和活动患肢,桡骨头部位压痛,X线检查阴性。

(三)治疗

复位时不用麻醉,先将前臂旋后,伸肘稍加牵引,拇指压肘前桡骨小头处,屈曲肘关节,必要时前后旋转前臂,可感到复位的响声,复位后肘部及前臂可活动自如。复位后用三角巾悬吊一周。如活动时疼痛或复发,宜用石膏固定于屈肘90度2周,应注意勿提拉小儿手臂,防止复发。4~6岁后桡骨头长大,即不易脱出。

第三节 膝关节常见损伤

一、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在胫骨关节面上有内侧和外侧半月形状骨,叫半月板,其边缘部较厚,与关节囊紧密连接,中心部薄,呈游离状态(图3-131)。内侧半月板呈“C”形,前角附着于前十字韧带附着点之前,后角附着于胫骨髁间隆起和后十字韧带附着点之间,其外缘中部与内侧副韧带紧密相连。外侧半月板呈“O”形,其前角附着于前十字韧带附着点之前,后角附着于内侧半月板后角之前,其外缘与外侧副韧带不相连,其活动度较内侧半月板为大。半月板可随着膝关节运动而有一定的移动,伸膝时半月板向前移动,屈膝时向后移动。半月板属纤维软骨,其本身无血液供应,其营养主要来自关节滑液,只有与关节囊相连的边级部分从滑膜得到一些血液供应。因此,除边缘部分损伤后可以自行修复外,半月板破裂后不能自行修复,半月板切除后,可由滑膜再生一个纤维软骨性的又薄又窄的半月板。正常的半月板有增加胫骨髁凹陷及衬垫股骨内外髁的作用,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起缓冲震荡的作用。

膝关节韧带及半月板结构

图3-131 膝关节韧带及半月板结构

(一)致伤机理及分型

多由扭转外力引起,当一腿承重,小腿固定在半屈曲,外展位时,身体及股部猛然内旋,内侧半月板在股骨髁与胫骨之间,受到旋转压力,而致半月板撕裂。如扭伤时膝关节屈曲程度愈大,撕裂部位愈靠后,外侧半月板损伤的机制相同,但作用力的方向相反,破裂的半月板如部分滑入关节之间,使关节活动发生机械障碍,妨碍关节伸屈活动,形成“交锁”。

在严重创伤病例,半月板,十字韧带和侧副韧带可同时损伤。

半月板损伤的部位。可发生在半月板的前角、后角、中部或边缘部。损伤的形状可为横裂、纵裂、水平裂或不规则形(图3-132),甚至破碎成关节内游离体。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各种类型

图3-132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各种类型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多数有明显外伤史。急性期膝关节有明显疼痛,肿胀和积液,关节屈伸活动障碍,急性期过后,肿胀和积液可自行消退,但活动时关节仍有疼痛,尤以上下楼、上下坡、下蹲起立、跑、跳等动作时疼痛更明显,严重者可跛行或屈伸功能障碍,部分病人有“交锁”现象,或在膝关节屈伸时有弹响。

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1.压痛部位 压痛的部位一般即为病变的部位,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及确定其损伤部位均有重要意义。检查时将膝置于半屈曲位,在膝关节内侧和外侧间隙,沿胫骨髁的上缘(即半月板的边缘部),用拇指由前往后逐点按压,在半月板损伤处有固定压痛。如在按压的同时,将膝被动屈伸或内外旋转小腿,疼痛更为显著,有时还可触及到异常活动的半月板(图3-133)。

膝关节半月板压痛点检查法

图3-133 膝关节半月板压痛点检查法

麦氏试验

图3-134 麦氏试验

2.麦氏(McMurray)试验(回旋挤压试验) 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小腿踝部,另一手扶住膝部将髋与膝尽量屈曲,然后使小腿外展、外旋和外展、内旋、或内收、内旋、或内收、外旋,逐渐伸直(图3-134)。出现疼痛或响声即为阳性,根据疼痛和响声部位确定损伤的部位。

3.强力过伸或过屈试验 将膝关节强力被动过伸或过屈,如半月板前部损伤,过伸可引起疼痛;如半月板后部损伤,过屈可引起疼痛。

4.侧压试验 膝伸直位,强力被动内收或外展膝部,如有半月板损伤,患侧关节间隙处因受挤压引起疼痛。

5.单腿下蹲试验 用单腿持重从站立位逐渐下蹲,再从下蹲位站起,健侧正常,患侧下蹲或站起到一定位置时,因损伤的半月板受挤压,可引起关节间隙处疼痛,甚至不能下蹲或站起。

6.重力试验 病人取侧卧位,抬起下肢作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患侧关节间隙向下时,因损伤的半月板受挤压而引起疼痛;反之,患侧关节间隙向上时,则无疼痛。

7.研磨试验 病人取俯卧位,膝关节屈曲,检查者双手握住踝部将小腿下压同时作内外旋活动,损伤的半月板因受挤压和研磨而引起疼痛;反之,如将小腿向上提再作内外旋活动,则无疼痛。

X线检查:拍照X线正侧位片,虽不能显示出半月板损伤情况,但可排除其他骨关节疾患。膝关节造影术对诊断意义不大,且可增加病人痛苦,不宜使用。

膝关节镜检查:通过关节镜可以直接观察半月板损伤的部位、类型和关节内其他结构的情况,有助于疑难病例的诊断。

总之,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及临床检查,多数病人有外伤史,患侧关节间隙有固定性疼痛及压能,结合各项检查综合分析,多数能作出正确诊断。对严重创伤患者,要注意检查有无合并侧副韧带和十字韧带损伤。对晚期病例,要注意检查是否有继发创伤性关节炎。

盘状半月板呈较厚的盘状,易受损伤,常为两侧性。主要症状为关节活动时常发出明显清脆的弹响声。关节活动时外侧半月板处可摸到包块,并有压痛。半月板损伤后粘液性变可产生半月板囊肿,症状与半月板损伤相似,局部有明显包块,伸膝时包块较明显。

(三)治疗

1.急性期 如关节有明显积液(或积血),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抽出积液;如关节有“交锁”,应用手法解除“交锁”,然后用上自大腿上1/3下至踝上的管型石膏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4周(图3-135)。石膏要妥为塑型,病人可带石膏下地行走。在固定期间和去除固定后,都要积极锻炼股四头肌,以防肌肉萎缩。

半月板损伤解除“交锁”后,长腿石膏固定

图3-135 半月板损伤解除“交锁”后,长腿石膏固定

2.慢性期 如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症状和体征明显,诊断明确者,应及早手术切除损伤的半月板,以防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术后伸膝位加压包扎,次日开始作四头肌静止性收缩练习,2~3天后开始作直腿抬高运动,以防股四头肌萎缩,两周后开始下地行走,一般在术后2~3个月可恢复正常功能。

3.关节镜的应用 关节镜可用于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半月板边缘撕裂可行缝合修复,通常行半月板部分切除,保留未损伤的部分。对早期怀疑半月板损伤者可行急诊关节镜检查,早期处理半月板损伤,缩短疗程,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损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通过关节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二、侧副韧带损伤

膝关节两侧有内外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起自股骨内收肌结节,止于胫骨内髁内侧,外侧副韧带起自股骨外髁外侧,止于腓骨头。膝关节完全伸直时,内外侧副韧带均紧张,维持关节稳定和控制向侧方异常活动;膝关节屈曲时,内外侧副韧带均松弛,关节不稳定,易受损伤。

(一)损伤原因及类型

膝伸直位,膝或腿部外侧受强大暴力打击或重压,使膝过度外展,内侧副韧带可发生部分或完全断裂(图3-136,3-137)。相反,膝或腿部内侧受暴力打击或重压,使膝过度内收,外侧副韧带可发生部分或完全断裂,在严重创伤时,侧副韧带、十字韧带和半月板可同时损伤(图3-138)。

内侧副韧带部分断裂 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与手术修复示意图
图3-136 内侧副韧带部分断裂 图3-137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与手术修复示意图

内侧副韧带和前十字韧带断裂合并内侧半月板破裂

图3-138 (1)内侧副韧带和前十字韧带断裂合并内侧半月板破裂

(2)切除内侧半月板、修复内侧副韧带和前十字韧带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般都有明显外伤史。膝部伤侧局部剧痛、肿胀、有时有瘀斑,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韧带损伤处压痛明显,内侧副韧带损伤时,压痛点常在股骨内上髁或胫骨内髁的下缘处;外侧韧带损伤时,压痛点在股骨外上髁或腓骨小头处。

侧压试验(分离试验):膝关节伸直,检查者一手握住伤肢踝部,另一手掌的大鱼际顶住膝上部的内侧或外侧,强力内收或外展小腿,如内侧副韧带部分损伤,外展时因牵扯损伤的韧带引起疼痛;如完全断裂,则有异常外展活动度(图3-139)。反之,如外侧副韧带部分损伤,内收时因牵扯损伤的韧带引起疼痛;如完全断裂,则有异常的内收活动度(图3-140)。

侧压试验:内侧副韧带 完全断裂,有异常外展活动度

图3-139 侧压试验:内侧副韧带 完全断裂,有异常外展活动度

侧压试验:外侧副韧带 完全断裂,有异常内收活动度

图3-140 侧压试验:外侧副韧带 完全断裂,有异常内收活动度

X线检查:在局麻下,伸直膝关节,按上述检查方法,强力使膝内收或外展,拍正位X线片,如侧副韧带完全断裂,则伤侧关节间隙增宽。

(三)治疗

1.新鲜侧副韧带损伤

(1)部分断裂 将膝置于150~160°屈曲位,用长腿管型石膏固定(不包括足踝部),一周后可带石膏下地行走,4~6周后去除固定,练习膝关节屈伸活动,注意锻炼股四头肌。

(2)完全断裂 应急症手术修复断裂的韧带(图3-137),术后用长腿管型石膏固定6周。如合并有十字韧带损伤,应先修复十字韧带,然后修复侧副韧带;如合并半月板损伤,应先切除损伤的半月板,然后修损伤的韧带(图3-138)。

2.陈旧性侧副韧带断裂

应加强股四头肌锻炼,以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如膝关节很不稳定,可用邻近部位肌腱作韧带重建术。近来有报导用炭素纤维作为重建侧副韧带的材料,取得较满意效果。

三、十字韧带损伤

膝关节内有前、后十字韧带(又称交叉韧带)(图3-131),前十字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前方,向后、上、外止于股骨外髁的内面;后十字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后方、向前、上、内止于股骨内踝的外面,膝关节不论伸直或屈曲,前后十字韧带均呈紧张状态,前十字韧带可防止胫骨向前移动,后十字韧带可防止胫骨向后移动。

(一)损伤原因及类型

暴力使膝关节过伸或过度外展可引起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损伤。如屈膝时,外力从前向后加于股骨,或外力从后向前撞击胫骨上端,均可引起前十字韧带断裂。膝关节前脱位常由于过伸引起,必然伤及前十字韧带。如为过度外展引起,可同时发生内侧付韧带断裂,前十字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也较常见。屈膝时,外力从前向后撞击胫骨上端,使胫骨过度向后移位,可引起后十字韧带损伤,甚至发生膝关节后脱位。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膝关节剧烈疼痛,明显肿胀,关节内积血,屈伸活动障碍。

抽屉试验:屈膝90°,固定股骨,检查者双手握住小腿上端,向前拉或向后推胫骨。如前十字韧带断裂,胫骨有向前异常动度;如后十字韧带断裂,胫骨有向后异常动度(图3-141)。

抽屉试验

图3-141 抽屉试验

(三)治疗

1.新鲜十字韧带断裂

十字韧带断裂,或胫骨棘撕脱骨折有明显移位者,应早期手术修复断裂的韧带,或将撕脱骨折复位和内固定(图3-142,3-143),术后用长腿石膏固定4~6周,并应加强股四头肌锻炼。

新鲜前十字韧带断裂缝合法

图3-142 新鲜前十字韧带断裂缝合法

新鲜后十字韧带断裂缝合法

图3-143 新鲜后十字韧带断裂缝合法

如胫骨棘骨折无移位,可在抽出关节内积血后,用长腿石膏伸膝位固定4~6周,以后加强股四头肌锻炼。

2.陈旧性十字韧带断裂

陈旧性十字韧带断裂,手术效果多不满意,宜加强股四头肌锻炼,以加强关节的稳定性,如很不稳定,可考虑用大腿阔筋膜,或用髌韧带的内侧部分,或用附近的肌腱作韧带重建术。近来有报导用炭素纤维作为十字韧带重建材料,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四、髌骨软化症

(一)病因及病理

膝部直接外伤可引起髌骨软骨或骨软骨骨折,或因多次损伤,如运动伤,引起软骨退变性改变,软骨面粗糙,失去光泽,严重者软骨脱落,骨质暴露,其相对的股骨关节面也受到损伤。损伤部位多在髌骨中心。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且多有明显外伤史,或有慢性积累性小损伤,主要症状是膝关节髌骨后疼痛,轻重不一,一般平地走路症状不显,在下蹲起立、上下楼、上下坡,或走远路后疼痛加重。

检查方法:

1.髌骨压磨试验 检查时使髌骨与其相对的股骨髁间关节面互相挤压研磨或上下左右滑动,有粗糙的磨擦感、磨擦声和疼痛不适;或检查者一手用力将髌骨推向一侧,另一手拇指按压髌骨边缘后面可引起疼痛。

2.单腿下蹲试验 病人单腿持重,逐渐下蹲到90°~135°时出现疼痛,发软,蹲下后单腿不能起立。

X线检查:照膝关节正、侧位及髌骨切线位X线片,早期无异常所见、晚期可因软骨大部磨损,髌骨与股骨髁部间隙变窄,髌骨和股骨髁部边缘可有骨质增生。

诊断髌骨软化症的主要依据是髌骨后的疼痛,髌骨压磨试验和单腿下蹲试验引起髌骨后疼痛。应该注意检查有无合并半月板损伤和创伤性关节炎等。

(三)治疗

非手术疗法 症状较轻者,注意避免直接撞击髌骨和减少髌骨磨擦活动,如上下山、上下楼、骑自行车等活动,症状可望减轻。

手术疗法 症状较重者应及时手术,根据髌骨的病变情况作适当处理。

1.髌骨软骨切削术 包括软骨表浅切削,切削软骨达骨质及骨质钻孔术。

(1)软骨表浅切削 用锐刀切削退化软骨直至软骨正常部分。浅削后虽然软骨修复能力甚弱,但切去糜烂软骨后,经数月的塑形作用,使表面变为平滑,且覆以数层扁平细胞,使手术取得较满意效果。

(2)软骨切削至骨质 如软骨损坏已达骨质,可切削全层软骨,修整创面边缘使成斜面,外露骨质不作处理。未达髓腔的全层软骨缺损,可得到缓慢的内源性再生,再生的软骨为透明软骨。

(3)软骨切削至骨质及钻孔 切削去病变的全层软骨,外露骨质用克氏针钻数个孔,造成骨床出血,深达髓腔的关节软骨全层缺损,可得到来自髓腔的间叶组织的外源性修复。

上述手术可通过关节镜完成,用刨刀切削,也可行关节切开直视下完成手术。

2.髌骨成形术 切削去病变的软骨后,骨质外露较大者(2~3cm),可用邻近的滑膜或切削一层脂肪垫翻转缝合覆盖外露的骨面。

3.髌骨切除术 如病人年龄较大,症状重,骨质外露面积大(超过3cm),相对的股骨踝软骨磨损也较大,不能作髌骨成形术者,可考虑作髌骨切除术。

第七章 周围神经损伤

第一节 总论

周围神经损伤,平时战时均多见。据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伤的一些统计,四肢神经伤约占外伤总数的10%,火器伤骨折中约有60%合并神经伤。四肢神经伤最多见的为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坐骨神经和腓总神经。上肢神经伤较多,约占60~70%。

一、周围神经的解剖生理与病理

(一)周围神经的解剖生理学

1.大体解剖 共有31对脊神经,系由感觉、运动及交感神经组成的混合神经。脊神经的前、后根汇合出椎间孔后,即接受交感神经支(图3-144,145)。由神经根分出的后枝供给椎旁肌肉及头、颈、躯干后面的皮肤。只有上3个颈神经的后枝大于前枝。颈1、2、3、4神经的前枝构成颈丛。颈5、6、7、8及胸1的前枝构成臂丛。腰1~3神经前枝及腰4神经前枝的一部分构成腰丛。腰4神经前枝的一部分,腰5及骶神经的前枝构成骶神经丛。

脊神经根的构成 经过第4胸椎横切面,表示脊神经后支的分布
图3-144 脊神经根的构成 图3-145 经过第4胸椎横切面,表示脊神经后支的分布

2.显微结构 神经细胞由细胞体、树突及轴突构成。神经细胞尽管形式不同,但只有一个轴突(图3-146),细胞元结构亦相同(图3-147)。感觉、运动或交感神经细胞的神经轴突直径从1μm~20μm不等,长度可达900mm。轴突分为有髓鞘及无髓鞘两种,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属有髓鞘神经,较粗大,其轴突包绕层数不同的髓鞘,髓鞘系由雪旺氏细胞所形成(图3-148),雪旺氏细胞与髓鞘紧密接触,包绕轴突的雪旺氏细胞形成雪旺氏细胞鞘,其外面有一层很薄的结缔组织,称为神经内膜。交感神经纤维属无髓鞘神经,较细小,其神经轴突外面被以很薄的髓质,在有髓鞘神经,雪旺氏细胞只有一个轴突;在无髓鞘神经,一个雪旺氏细胞可包有数个轴突(图3-149)。

不同形状的神经元

图3-146 不同形状的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箭头表示冲动传导方向

神经元的结构

图3-147 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纤维的解剖图——神经细胞与轴突

图3-148 神经纤维的解剖图——神经细胞与轴突

有髓鞘及无髓鞘神经纤维与雪旺氏细胞的关系示意图

图3-149有髓鞘及无髓鞘神经纤维与雪旺氏细胞的关系示意图

有髓鞘神经纤维上出现不少间断处,称为郎飞氏结(node of Ranvier)(图3-147),此处髓鞘中断。结间的距离因轴突的大小而不同,有100μm~1mm、1~2mm、2~3mm几种,神经小枝自结处分出,结间只有一个雪旺氏细胞。

雪旺氏细胞鞘在保护轴突及轴突再生方面起重要作用,雪旺氏细胞形成的髓鞘系以轴突为中心,逐渐旋转而成,电镜下显示的层次为雪旺氏细胞的反折,其间充以浆液物质(图3-148)。髓鞘中70~80%为脂类,20~30%为蛋白质,电位的传导是跳跃式的,即跳跃过每一个郎飞氏结。结间为去极化作用。周围神经是混合神经,所测得的传导速度为综合速度,在人体,经皮肤测桡神经的传导速度为58~72米/秒,腓总神经为47~51米/秒,直径22μ的为120米/秒,直径2μ的只有0.4~2.3米/秒。

轴突最外层包绕神经内膜,若干轴突组成一个神经束,有束膜(Perineurium)包绕,若干神经束组成神经干,外包的结缔组织膜称为神经外膜(Epineurium)(图3-150)。神经内膜、束膜及外膜均有防神经受伤过度牵拉的作用,尤以后二者为重要。

神经干的组成 轴突的退变程序示意图
图3-150 神经干的组成 图3-151 轴突的退变程序示意图(瓦氏变性)

神经的血液供给丰富,血管进入神经外膜后,多纵行吻合后再分枝,然后达束膜,在内膜也有众多毛细血管网。外膜内有淋巴管。

(二)周围神经损伤的变性与再生

1.神经的变性——瓦氏变性(Wallerian degeneration)

早在1850年,Waller即发现蛙的舌咽神经和舌下神经损伤后有退行性变,在切断神经12~15天后髓鞘分解,2年后Waller作进一步研究,发现3~4月后神经又长入舌内,认为是神经细胞维持神经纤维的活力。

髓鞘分解不是由近端而及于远端,而是先在雪旺氏细胞的临界面开始,然后在郎飞氏结附近分解退变,整个髓鞘被吸收(图3-151)。剩下的雪旺氏细胞管,称为Bungner氏带(Bungner's band)。

1913年Caial仔细研究了轴突的退变与再生,损伤神经近侧段的退行性变到郎飞氏结前(或不超过一个郎飞氏结)即停止。

退变的髓鞘分解成为胆固醇酯及三酸甘油酯而被吸收。

神经损伤后,相应的神经细胞也有变化。1892年Nissl报道,轴突断后神经细胞出现染色质溶解现象,最近研究证实了这一看法,而且显示整个神经细胞肿胀。

轴突和髓鞘的分解吸收以及雪旺氏细胞增生等现象,称为瓦氏变性(Walleriandegenration)。这一退变过程,在神经断裂后即开始,一般在神经伤后8周左右完成。

2.神经的再生 一般认为神经细胞损伤后不能再生,而周围神经纤维可以再生。

神经损伤后24小时,在电镜下可见纤维的神经轴芽,而伤后7~10天才开始向远侧生长。有的作者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对端吻合术后1周,距吻合口2mm处可见轴芽。如未修复神经,则在近侧形成神经瘤,远侧段的近端也因雪旺氏细胞的增生而膨大,称为雪旺氏细胞瘤。

损伤的神经修复后,再生的轴突进入远侧的鞘膜管内,并以每日1~2mm的速度向远侧生长,当再生轴突与终末器官相连后即发挥功能。终末器官及运动终板可以再生。

轴突生长的旺盛期一般认为在修复术后4~6周,1~6周内,电镜下可看到再生轴突为神经束膜包被成为神经小束,在光镜下到术后8~12周才能看到。由于再生轴突不能全部长入远侧段,所以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恢复达不到伤前水平。

雪旺氏细胞在神经修复术中起重要作用。损伤远侧段雪旺氏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索带,对再生轴突起引导作用,并可诱导生长锥的迁移方向。它还能分泌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营养因子(NTFS)、促神经轴突生长因子(NPFS)、基膜索(Laminin)和纤维连结素等20多种多肽类活性物质,诱导刺激和调控轴突的再生和髓鞘的形成。

二、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和分类

(一)损伤原因

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可分为:

1.牵拉损伤。如产伤等引起的臂丛损伤。

2.切割伤。如刀割伤、电锯伤、玻璃割伤等。

3.压迫性损伤。如骨折脱位等造成的神经受压。

4.火器伤。如枪弹伤和弹片伤。

5.缺血性损伤。肢体缺血挛缩,神经亦受损。

6.

7.药物注射性损伤及其他医源性损伤。

(二)周围神经伤的分类

1943年Seddon提出将神经损伤分为三种类型。

1.神经断裂

神经完全断裂,临床表现为完全损伤,处理上需手术吻合。

2.神经轴突断裂

神经轴突完全断裂,但鞘膜完整,有变性改变,临床表现为神经完全损伤。多因神经受轻度牵拉伤所致,多不需手术处理,再生轴突可长向损伤的远侧段。但临床上常见的牵拉伤往往为神经完全或部分拉断,如产伤或外伤,恢复较差。

3.神经失用

神经轴突和鞘膜完整,显微镜下改变不明显,电反应正常,神经功能传导障碍,有感觉减退,肌肉瘫痪,但营养正常。多因神经受压或挫伤引起,大多可以恢复;但如压迫不解除则不能恢复。如骨折压迫神经,需复位或手术解除神经压迫。

1968年Sunderland根据神经损伤的不同程度将其分为五度。

三、周围神经损伤的检查及诊断

根据外伤史、临床症状和检查,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性质和程度。

(一)临床检查

1.伤部检查 检查有无伤口,如有伤口,应检查其范围和深度、软组织损伤情况以及有无感染。查明枪弹伤或弹片伤的径路,有无血管伤、骨折或脱臼等。如伤口已愈合,观察瘢痕情况和有无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形成等。

2.肢体姿势 观察肢体有无畸形。桡神经伤有腕下垂;尺神经伤有爪状手,即第4、5指的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正中神经伤有猿手;腓总神经伤有足下垂等。如时间过久,因对抗肌肉失去平衡,可发生关节挛缩等改变。

3.运动功能的检查 根据肌肉瘫痪情况判断神经损伤及其程度,用六级法区分肌力。

0级——无肌肉收缩;

1级——肌肉稍有收缩;

2级——不对抗地心引力方向,能达到关节完全动度;

3级——对抗地心引力方向,能达到关节完全动度,但不能加任何阻力;

4级——对抗地心引力方向并加一定阻力,能达到关节完全动度;

5级——正常。

周围神经损伤引起肌肉软瘫,失去张力,有进行性肌肉萎缩。依神经损伤程度不同,肌力有上述区别,在神经恢复过程中,肌萎缩逐渐消失,如坚持锻炼可有不断进步。

4.感觉功能的检查 检查痛觉、触觉、温觉、两点区别觉及其改变范围,判断神经损伤程度。一般检查痛觉及触觉即可。注意感觉供给区为单一神经或其它神经供给重叠,可与健侧皮肤比较。实物感与浅触觉为精细感觉,痛觉与深触觉为粗感觉。神经修复后,粗感觉恢复较早较好。

感觉功能障碍亦可用六级法区别其程度:

0级——完全无感觉;

1级——深痛觉存在;

2级——有痛觉及部分触觉;

3级——痛觉和触觉完全;

4级——痛、触觉完全,且有两点区别觉,惟距离较大;

5级——感觉完全正常。

5.营养改变 神经损伤后,支配区的皮肤发冷、无汗、光滑、萎缩。坐骨神经伤常发生足底压疮,足部冻伤。无汗或少汗区一般符合感觉消失范围。可作出汗试验,常用的方法有(1)碘—淀粉试验:在手指掌侧涂2%碘溶液,干后涂抹一层淀粉,然后用灯烤,或饮热水后适当运动使病人出汗,出汗后变为兰色。(2)茚三酮(Ninhydrin)指印试验;将患指或趾在干净纸上按一指印(亦可在热饮发汗后再按)。用铅笔画出手指足趾范围,然后投入1%茚三酮溶液中。如有汗液即可在指印处显出点状指纹。用硝酸溶液浸泡固定,可长期保存。因汗中含有多种氨基酸,遇茚三酮后变为紫色。通过多次检查对比,可观察神经恢复情况。

6.反射 根据肌肉瘫痪情况,腱反射消失或减退。

7.神经近侧断端有假性神经瘤,常有剧烈疼痛和触痛,触痛放散至该神经支配区。

8.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 当神经损伤后或损伤神经修复后,在损伤平面或神经生长所达到的部位,轻叩神经,即发生该神经分布区放射性麻痛,称Tinel征阳性。

(二)电生理检查

通过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检查,判断神经损伤范围、程度、吻合后恢复情况及预后。

四、周围神经损伤的处理

一般处理原则:①用修复的方法治疗神经断裂。②用减压的方法解除骨折端压迫。③用松解的方法解除瘢痕粘连绞窄。④用锻炼的方法恢复肢体功能。

(一)非手术疗法

对周围神经损伤,不论手术与否,均应采取下述措施,保持肢体循环、关节动度和肌肉张力,预防畸形和外伤。瘫痪的肢体易受外伤、冻伤、烫伤和压伤,应注意保护。非手术疗法的目的是为神经和肢体功能恢复创造条件,伤后和术后均可采用。

1.解除骨折端的压迫 骨折引起的神经损伤,多为压迫性损伤,首先应采用非手术疗法,将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以解除骨折端对神经的压迫,观察1~3月后,如神经未恢复再考虑手术探查。

2.防止瘫痪肌肉过度伸展 选用适当夹板保持肌肉在松弛位置。如桡神经瘫痪可用悬吊弹簧夹板(图3-152),足下垂用防下垂支架等。

悬吊弹簧夹板

(1)纠正下垂 (2)锻炼腕、指活动

图3-152 悬吊弹簧夹板

3.保持关节动度 预防因肌肉失去平衡而发生的畸形,如足下垂可引起马蹄足,尺神经瘫痪引起爪状指。应进行被动活动,锻炼关节全部动度,一日多次。

4.理疗、按摩及适当电刺激 保持肌肉张力,减轻肌萎缩及纤维化。

5.锻炼尚存在和恢复中的肌肉,改进肢体功能。

(二)手术治疗

神经损伤后,原则上越早修复越好。锐器伤应争取一期修复,火器伤早期清创时不作一期修复,待伤口愈合后3~4周行二期修复。锐器伤如早期未修复,亦应争取二期修复。二期修复时间以伤口愈合后3~4周为宜。但时间不是绝对的因素,晚期修复也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不要轻易放弃对晚期就诊患者的治疗。

1.神经松解术(图3-153) 如神经瘢痕组织包埋应行神经松解术。如骨折端压迫,应予解除;如为瘢痕组织包埋,应沿神经纵轴切开瘢痕,切除神经周围瘢痕组织,作完神经外松解后,如发现神经病变部位较粗大,触之较硬或有硬结,说明神经内也有瘢痕粘连和压迫,需进一步作神经内松解术。即沿神经切开病变部神经外膜,仔细分离神经束间的瘢痕粘连。术毕将神经放置在健康组织内,加以保护。

神经松解术

(1)、(2)神经外松解术(3)神经内松解术

图3-153 神经松解术

2.神经吻合术

(1)显露神经 从神经正常部位游离至断裂部位,注意勿损伤神经分枝。

(2)切除神经病变部位 先切除近侧段假性神经瘤,直至切面露出正常的神经束,再切除远侧的瘢痕组织,亦切至正常组织,但又不可切除过多,否则因缺损过大,不易缝合。切除前要做好充分估计,做到胸中有数。如长度不够,宁可暂时缝合不够健康的组织,或缝合假性神经瘤,固定关节于屈曲位。4~6周后去除石膏固定,逐渐练习伸直关节,使神经延长,三月后再次手术即可切除不健康的神经组织。

(3)克服神经缺损 切除神经病变部位后,可因缺损而致缝合困难。克服办法是游离神经近远两段并屈曲关节,或改变神经位置,如将尺神经由肘后移至肘前,使神经两个断端接近。缝合处必须没有张力。如断端间缺损较大,对端吻合有张力时,应作神经移植术,在断肢再植或骨折不连接时,如神经缺损较大,可考虑缩短骨干,以争取神经对端吻合。

(4)缝合材料和方法 缝合材料可用人发或7~8“0”尼龙线。缝合方法有神经外膜缝合法(图3-154)和神经束膜缝合法(图3-155)。前者只缝合神经外膜,如能准确吻合,多可取得良好效果,后者是在显微镜下分离出两断端的神经束,缝合相对应的神经束的束膜,此法可提高神经束两端对合的准确性。但在手术中如何准确鉴别两断端神经束的性质(区别运动和感觉纤维),目前尚无迅速可靠的方法。因此,束膜缝合也存在错对的可能性,且束间游离广泛可损伤束间神经交通支。在良好的修复条件下,两种吻合方法效果并无明显差别,一般情况宜行外膜缝合,因其简便易行,无需特殊设备和技能。在神经远侧端有自然分束的部位,宜采用束膜缝合法,对部分神经伤,在分出正常与损伤的神经束后,用束膜缝合法修复损伤的神经束(图3-156)。

神经外膜缝合示意图

图3-154 神经外膜缝合示意图

神经束膜缝合示意图

图3-155 神经束膜缝合示意图

(1)环形切除神经断端的外膜1厘米

(2)分离两断端的神经束,切除神经束端瘢痕

(3)缝合相对应的神经束,针线只穿过神经束膜

(4)缝合完成

神经部分断裂的修复

图3-156 神经部分断裂的修复

(1)游离出正常神经  (2)吻合断裂部分

晚期神经伤(一年以上未修复的神经伤),也有修复价值。我们总结169例晚期神经伤,效果优良占62.1%,获得有用的感觉恢复占23.1%,总有效率达85.2%。

3.神经转移术和移植术

因神经缺损过多,采用屈曲关节、游离神经等方法仍不能克服缺损,对端吻合有明显张力时,应做神经转移术或移植术,但神经移植的效果总不如对端吻合满意。

(1)神经转移术 在手外伤,可利用残指的神经转移修复其它神经损伤手指的神经(图3-157)。在上肢,可用桡神经浅支转移修复正中神经远侧的感觉神经或尺神经浅支。在臂丛根性损伤时,可用膈神经转移修复肌皮神经、颈丛运动支转移修复腋神经或肩胛上神经等。

转移手指残余神经,吻合拇指两神经

图3-157 转移手指残余神经,吻合拇指两神经

(2)神经移植术 首选自体神经移植。常用作移植的神经有腓肠神经、隐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桡神经浅支等。

数条大神经同时损伤时可利用其中一条修复其它重要的神经。在上臂损伤时,如正中、尺、桡及肌皮神经均有较大缺损,不能作对端吻合,可取用尺神经分别移植修复正中、肌皮和桡神经(图3-158)。

利用尺神经修复桡神经、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 电缆式神经游离移植术示意图
图3-158 利用尺神经修复桡神经、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 图3-159 电缆式神经游离移植术示意图

神经移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可根据情况选用。

①单股神经游离移植法 用于移植的神经与修复的神经应粗细相仿,如利用皮神经或废弃指的神经修复指神经,可采用神经外膜缝合法,将移植的神经与需修复神经作外膜吻合。移植神经的长度应稍长于需修复神经缺损的距离,使神经修复后缝合处无张力。

②电缆式神经游离移植法 如用于移植的神经较细,则须将数股合并以修复缺损的神经。先将移植的神经切成多段,缝合神经外膜,形成一较大神经,再与待修复的神经缝合(图3-159),此法因神经束对合不够准确,效果不肯定。

③神经束间游离移植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操作技术与神经束膜缝合术相同,即先将神经两断端的外膜切除1厘米,分离出相应的神经束,切除神经束断端的瘢痕至正常部分,然后将移植的神经束置于相对应的神经束间作束膜缝合(图3-160)。

神经束间游离移植示意图

图3-160 神经束间游离移植示意图

(1)环形切除断端神经外膜1厘米,分离出各神经束,切除神经束端瘢痕

(2)将移植神经与相对应的神经束作束膜缝合

(3)神经束间缝合完毕

④神经带蒂移植法 较细的神经移植后,一般不致发生坏死。取用粗大的神经作移植时,往往由于神经的游离段缺血,发生神经中心性坏死,导致束间瘢痕化,影响移植效果。带蒂法移植可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如将正中神经及尺神经近段假性神经瘤切除并作对端吻合,再将尺神经近侧神经干切断而尽量保留其血管,6周后将尺神经近端切断缝合于正中神经远段(图3-161)。

神经带蒂移植法

图3-161 神经带蒂移植法

(1)尺神经和正中神经损伤

(2)切除神经瘤将两近端吻合,于近侧切断尺神经干,保留营养血管

(3)6周后切断游离尺神经近侧,带蒂移植与正中神经远端吻合

⑤带血管蒂神经游离移植法 多用带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作游离移植,将小隐静脉与受区一知名动脉吻合。以使移植段神经获得血液供应。

4.肌肉转移术

在神经伤不能修复时,施行肌肉转移术重建功能。如桡神经伤不能修复时,可转移屈肌属代替伸拇、伸指总及伸腕肌;尺神经不能修复时,可用指浅屈肌转移代替骨间肌和蚓状肌;正中神经鱼际肌支不能修复时,可用环指浅屈肌、尺侧腕伸肌或小指外展肌转移代替拇对掌肌;肌皮神经不能修复时,可用背阔肌的一部分或胸大肌转移代替肱二头肌等等。

5.术后处理

用石膏固定关节后屈曲位(图3-162),使吻合的神经不受任何张力。一般术后4-6周去除石膏,逐渐伸直关节,练习关节活动,按摩有关肌肉,促进功能恢复。但伸直关节不能操之过急,以免将吻合处拉断。还应注意保护患肢,防止外伤、烫伤和冻伤。

坐骨神经吻合后石膏固定

图3-162 坐骨神经吻合后石膏固定

(1)屈曲膝关节吻合坐骨神经;

(2)术后用石膏固定膝关节屈曲和髋关节伸直位。

第二节 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

尺神经损伤

一、损伤原因

在腕部,尺神经易受到割裂伤。在手指及掌部,尺神经浅支亦易受割裂伤。尺神经深枝为运动枝,有时受刺伤或贯穿伤。在肘部,尺神经可受直接外伤或为骨折脱臼合并伤。全身麻醉时如不注意保护,使手臂悬垂于手术台边,可因压迫而引起瘫痪。在颈肋或前斜角肌综合征,以尺神经受损为最多。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图3-163)

尺神经的检查及瘫痪表现

图3-163 尺神经的检查及瘫痪表现

(1)夹纸试验(2)感觉消退或消失区(3)爪状手畸形

(一)运动

在肘上损伤,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瘫痪、萎缩,不能向尺侧屈腕及屈环小指远侧指关节。手指平放时,小指不能爬桌面。手内肌广泛瘫痪,小鱼际、骨间肌及第3、4蚓状肌、拇内收肌及屈拇短肌内侧头均瘫痪。小鱼际及掌骨间有明显凹陷。环指、小指有爪状畸形。肘上损伤爪状畸形较轻;如在指屈深肌神经供给远侧损伤,因指深屈肌失去手内肌的对抗作用,爪状畸形明显,即环小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不能在屈曲掌指关节的同时伸直指间关节。由于桡侧二蚓状肌的对抗作用,食中指无爪状畸形或仅有轻微畸形。各手指不能内收外展。夹纸试验阳性。拇指和食指不能对掌成完好的“O”形,此两指对捏试验显示无力,是由于内收拇肌瘫痪、不能稳定拇指掌指关节所致。小指与拇指对捏障碍。因手内肌瘫痪,手的握力减少约50%,并失去手的灵活性。

(二)感觉

手的尺侧、小指全部、环指尺侧感觉均消失。

三、治疗

根据损伤情况,作减压、松解或吻合术。为了获得长度,可将尺神经移至肘前。

尺神经吻合后的效果不如桡神经和正中神经。桡神经大部分为运动纤维,正中神经大部分为感觉纤维,而尺神经中感觉与运动纤维大致相等,故缝合时尤须注意准确对位,不可旋转。在尺神经远侧单纯缝合感觉枝及运动枝,效果良好。如无恢复,可转移食指、小指固有伸肌及中环指屈指浅肌代替骨间肌和蚓状肌,改善手的功能。

正中神经损伤

一、损伤原因

火器伤、玻璃割伤、刀伤及机器伤较常见,尤以正中神经的分枝手部指神经伤为多见。肱骨下端骨折和前臂骨折,均可合并正中神经伤。缺血性挛缩亦常合并正中神经伤。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图3-164)

正中神经的检查及瘫痪表现

图3-164 正中神经的检查及瘫痪表现

(1)(2)拇指外展对掌正常

(3)(4)肘部正中神经伤后拇指不能对掌,拇、食、中指不能屈曲

(5)(6)感觉减退或消失区

(一)腕部正中神经损伤

1.运动 三个鱼际肌即拇对掌肌,拇短展肌及拇短屈肌浅头瘫痪,因此拇指不能对掌,不能向前与手掌平面形成90°,不能用指肚接触其它指尖,大鱼际萎缩、拇指内收形成猿手畸形,拇短屈肌有时为异常的尺神经供给。

2.感觉 手部感觉丧失以正中神经伤影响为最大。伤后拇、食、中指、环指桡侧半掌面及相应指远节背面失去感觉,严重影响手的功能,持物易掉落,无实物感,并易受外伤及烫伤。

3.营养改变 手指皮肤、指甲有显著营养改变,指骨萎缩,指端变小变尖。

(二)肘部正中神经损伤

1.运动 除上述外,尚有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旋前方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桡侧半及拇长屈肌瘫痪,故拇指食指不能屈曲,握拳时此二指仍伸直,有的中指能屈一部分,食指及中指掌指关节能部分屈曲,但指间关节仍伸直。

2.感觉与营养改变同前

正中神经伤后合并灼性神经痛较常见。

三、治疗

早期手术缝合,效果一般较好,但手内肌恢复常较差。如神经恢复不佳,可行环指屈指浅肌或小指展肌转移拇对掌成形术,也可行其它肌腱转移术改善屈指屈拇功能。

桡神经损伤

一、损伤原因

桡神经在肱骨中下1/3贴近骨质,此处肱骨骨折时,桡神经易受损伤。骨痂生长过多或桡骨头脱臼也可压迫桡神经,手术不慎也可损伤此神经。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图3-165)

桡神经的检查及瘫痪表现

图3-165 桡神经的检查及瘫痪表现

(1)腕背屈、伸指(拇)正常

(2)桡神经伤后发生腕下垂

(3)感觉减退或消失区

(一)运动 上臂桡神经损伤时,各伸肌属广泛瘫痪,肱三头肌、肱桡肌、桡侧腕长短伸肌、旋后肌、伸指总肌、尺侧腕伸肌及食指、小指固有伸肌均瘫痪。故出现腕下垂,拇指及各手指下垂,不能伸掌指关节,前臂有旋前畸形,不能旋后,拇指内收畸形。

检查肱三头肌及伸腕肌时,均应在反地心引力方向进行。拇指失去外展作用,不能稳定掌指关节,拇指功能严重障碍。因尺侧腕伸肌与桡侧伸腕长短肌瘫痪,腕部向两侧活动困难。前臂背侧肌肉萎缩明显。在前臂背侧桡神经伤多为骨间背神经损伤,感觉及肱三头肌,肘后肌不受影响,桡侧腕长伸肌良好。其他伸肌均瘫痪。

(二)感觉 桡神经损伤后,手背桡侧半、桡侧两个半指、上臂及前臂后部感觉障碍。

三、治疗

根据伤情采用神经减压、松解或缝合术。必要时用屈肘,肩内收前屈及神经前移等法克服缺损。如缺损多则作神经移植术。神经吻合后效果较正中神经尺神经为好。

如不能修复神经,可施行前臂屈肌属肌腱转移伸肌功能重建术,效果较好,肱三头肌瘫痪影响不甚严重,因屈肘肌放松和地心引力可使肘关节伸直。

神经未恢复前可使用悬吊弹簧夹板,以减少伸肌过度牵拉,影响疗效。

指神经损伤

一、损伤原因

在手指或手掌,指神经损伤很常见。大多为锐器伤(如刀、玻璃割伤)及挫伤等所致。

感觉对手的功能很重要,如失去感觉,拿东西易掉,不能作精细工作,易发生烫伤、冻伤和外伤。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根据外伤史及感觉丧失部位,可判断指神经损伤,有时局部可摸到假性神经瘤,有压痛及过电感,Tinel征阳性。手掌部桡侧有5条感觉神经,系正中神经分枝,供给桡侧3½指,尺侧2条感觉神经供给尺侧1½指。损伤后相应部位感觉障碍。

三、治疗

除手指末节外,均可缝合。

显露时注意正确切口,指部在正侧位切口,掌部切口应与掌纹平行。如缺损过大,可考虑用残指神经转移吻合或行神经移植术。

指神经为纯感觉枝,吻合后效果一般较好。

坐骨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为腰髓4、5和骶髓1、2、3神经根组成。

一、损伤原因

多由股部或臀部火器伤引起,有时髋关节脱臼和骨盆骨折亦可合并坐骨神经损伤。药物注射性损伤亦不少见。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图3-166)

坐骨神经检查及其瘫痪表现

图3-166 坐骨神经检查及其瘫痪表现

(1)踝关节、足趾背屈及下垂

(2)下肢神经感觉分布区

(一)运动 完全断裂时膝以下肌肉全瘫,但腘绳肌一般影响不大,如为部分损伤则表现为腓总神经或胫神经的部分瘫痪。

(二)感觉 膝以下除小腿内侧隐神经供给区外均消失。

(三)营养 有严重营养改变,足底常有溃疡。灼性神经痛发生于坐骨神经伤或胫神经伤的较多。

三、治疗

缺损往往较大,常须广泛游离神经并屈膝及过伸髋关节才能缝合。术后固定于上述位置6~8周。修复神经对恢复感觉及营养意义很大,可防治溃疡。

第八章 四肢血管损伤

在战时,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约占全部伤员的1~3%,平时也常有发生。动脉损伤后,能立即发出大出血而危及生命,特别是较大的动脉,如股动脉、腘动脉、肱动脉等,即使出血停止,也可因肢体远侧供血不足而发生坏死或功能障碍。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对四肢血管伤多采用结扎为主的方法处理,截肢率高达49%。近四十年来,对四肢血管伤多采用修复法,使截肢率降为0~13.5%。

在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同时,其附近组织,如骨、关节、肌肉和神经等常同时受伤。但重要血管伤应首先处理。四肢血管损伤,有动脉和静脉之分,多数火器伤是二者同时受伤。其中动脉损伤常为主要矛盾,应该修复,但在有广泛的软组织损伤时,还必须修复好静脉。

第一节 血管损伤的类型

血管损伤有不同类型(图3-167),大多数为切伤、刺伤、枪伤和炸伤等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较少见,但不可忽视,如钝性挫伤,可引起血管栓塞或痉挛,闭合性骨折和爆震伤等也可引起血管损伤,造成内出血,应予足够重视。

血管损伤的病理类型

图3-167 血管损伤的病理类型

一、血管断裂

(一)完全断裂

四肢主要血管完全性断裂,多有大出血,常伴有休克;由于血管壁平滑肌和弹力组织的作用,能使血管收缩并回缩及血栓形成,可使完全断裂的血管出血减少或自行停止,常起到保护生命的作用,有时血管伤可形成大血肿,外出血不多,应注意防止漏诊。

(二)部分断裂

血管伤可有纵形、横形或斜形的部分断裂,由于动脉的收缩使裂口扩大,不能自行闭合,而发生大出血。因此,有时部分断裂比完全断裂的出血更为严重。即使出血暂时停止,也有再度出血的危险。动脉部分断裂后,少数可形成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

1.假性动脉瘤 在动脉部分断裂后,在附近有较厚的软组织,伤道小而曲折,血液不能流出,血肿与动脉管腔相通,在局部形成搏动性血肿。伤后约4~6周,血肿机化,形成外壁,内面为动脉内膜延伸而来的内皮细胞,形成假性动脉瘤(图3-168)。检查:局部有肿块并有“膨胀性”搏动,肿块可触及收缩期细震颤,可听到收缩期杂音。压迫肿块近侧动脉,肿块缩小,紧张度减低并停止搏动。

假性动脉瘤与动静脉瘘

图3-168 假性动脉瘤与动静脉瘘

2.动静脉瘘 发生率较假性动脉瘤约多两倍,由于伴行的动、静脉同时部分受伤,发生直接交通,动脉血大部分不经毛细血管床而直接流入静脉,即形成动静脉瘘(图3-168)。患处可摸到和听见连续性细震颤和杂音,收缩期增强,如瘘孔小而远离心脏,则全身症状不明显;如瘘孔大而近心脏,动脉血经“短路”回心脏,使心脏负担加重而逐渐扩大,可出现心力衰竭,如果压迫“瘘孔”或瘘的近端动脉,健肢动脉压立即恢复,心率变慢,这叫做“脉搏迟缓试验”。

假性动脉瘤与动静脉瘘的鉴别要点

鉴别要点 假性动脉瘤 动静脉瘘
肿块 较大且紧张 较小,不紧张
细震颤 收缩期 持续性,明显,收缩期加强
杂音 收缩期 持续性,收缩期明显
压迫伤处近端动脉 血压脉搏无变化 血压立即上升,脉搏变慢
患肢远端静脉压 无变化 升高
患肢表浅静脉 无变化 曲张

二、血管痉挛

主要是动脉痉挛,由于动脉外膜中交感神经纤维的过度兴奋,引起动脉壁平滑肌的持续收缩,使血管呈细索条状,血管内血液减少甚至完全阻塞,有的血管因挫伤、缺血而有痉挛同时有血栓形成。动脉痉挛多发生在受刺激部位,但也可波及该动脉的全程及其分枝,静脉痉挛一般无严重后果。

血管痉挛的原因:血管受到损伤、骨折端、弹片的压迫刺激、甚至暴露、寒冷刺激以及手术时搔扰都可引起血管痉挛。

血管痉挛时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体可出现麻木、发冷、苍白等缺血症状,而局部无大出血或张力性血肿现象,长时间血管痉挛可导致血管栓塞。

三、血管挫伤

动脉受到挫伤后,可发生内膜和中膜断裂分离,组织卷缩,血管组织内有出血,动脉挫伤不但伤后可发生血管痉挛,血栓形成,还可因血管壁的软弱,发生创伤性动脉瘤,动脉内血栓脱落而成栓子,可阻塞末梢血管。对于动脉挫伤,应根据局部和肢体循环情况及时作出正确判断,必要时果断地进行手术,切除损伤部分,作对端吻合术或用自体静脉移植修复。

四、血管受压

可由于骨折、关节脱位和血肿,甚至夹板及止血带等造成压迫,受压时间愈长,其预后愈严重,动脉严重受压可使血流完全受阻,血管壁也可受损伤,引起血栓形成及发生远端肢体坏死。此类压迫常见于膝部和肘部,因该处血管在解剖上比较固定,并邻近关节。

第二节 血管损伤的诊断

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主要根据受伤史和临床检查,应做到及时准确诊断,防止漏诊,早期处理。

一、受伤史与伤情

熟悉四肢血管解剖,掌握血管与骨关节的关系,了解创伤的性质、部位和弹道方向,对判断四肢血管损伤有很大帮助。

四肢主要血管径路的火器伤、切割伤、骨折、脱位及挫伤等,均应警惕血管伤的可能性。高速子弹或弹片伤如伤道邻近主要血管,清创时应探查血管,有时子弹虽未穿过血管,但冲击波可造成血管严重挫伤,导致栓塞或破裂。

二、临床表现

一般根据临床表现即可对血管伤作出正确诊断

(一)出血 肢体主要血管断裂或破裂均有较大量出血。开放性动脉伤出血呈鲜红色,多为喷射性或搏动性出血;如损伤的血管位置较深,可见大量鲜红色血液从创口涌出。闭合性主要血管损伤时,损伤部位肢体常因内出血而显著肿胀,时间稍长者有广泛皮下瘀血,有时形成张力性或搏动性大血肿。

(二)休克 出血较多者因血容量减少,可出现低血压并导致休克。四肢动脉损伤休克发生率为35%~38%。

(三)肢体远端血供障碍 表现为肢体远端动脉(如桡动脉、足背动脉等)搏动消失或甚微弱。但应注意,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弱不一定是动脉伤,而搏动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动脉伤的可能,例如有的动脉部分断裂或动静脉部分断裂伤,仍可触及远端动脉搏动;而肢体暴露受外界寒冷气候的影响或伤员处于休克状态时,远端脉搏可变弱或摸不清,应注意两侧对比。皮肤苍白、皮肤温度下降、毛细胞血管充盈时间延长及静脉充盈差均是血供障碍表现。肢体疼痛、肢体呈套式感觉障碍和肌肉主动收缩差均为肢体缺血表现,应与肢体缺血的其他表现一并考虑,并应排除周围神经损伤,如经上述观察和检查仍不能确定肢体有无血循环,可在伤肢末端(手指或足趾)消毒后用粗针或小尖刀刺一小创口,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和出血的颜色。

三、动脉造影和其它检查

早期血管伤如诊断定位明确,在战时或平时一般均可不作动脉造影。对诊断、定位困难的病例,有条件时可作动脉造影术,藉此有时尚可发现动脉多处伤。对晚期血管伤、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应作动脉造影,以明确损伤部位、范围和侧支循环情况。

Doppler超声波检查和B型超声波检查对血管伤的诊断,近年来使用较多,为一种无害诊断法,准确性较高。即使指动脉应用Doppler听诊法也可清楚查明。

四、手术探查

临床症状显示主要动脉伤可能性较大而不能确诊的病例,应立即作血管造影或手术探查,虽有阴性探查可能,但如漏诊或延误处理,可造成肢体或生命丧失,在急性肢体缺血情况下,不应采取消极观察与保守治疗。

第三节 血管损伤的处理

四肢血管损伤的治疗目的,首先是通过及时止血,纠正休克,挽救伤员的生命;同时力争恢复肢体血循环,完善处理好血管伤及其合并伤,以保全肢体,减少残疾。

一、急救止血

四肢血管伤大多可用加压包扎止血。对股动脉、腘动脉和肱动脉引起的大出血,不能用加压包扎止血时,应立即使用止血带。但应注意正确使用止血带,掌握好止血带使用的适应证、上止血带的部位、时间和松紧度。若止血带使用不当,可带来严重并发症,以致肢体坏死、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对无修复血管条件而需长途后送者,可先作初步清创、结扎血管断端,缝合皮肤,不上止血带,迅速后送到有修复血管条件的医院处理。这样可减少感染机会,防止出血和长时间使用止血带的不良后果。

二、血管伤的清创术

及时完善的清创术,是预防感染和成功地修复组织的基础。应争取6~8小时内尽快地做好清创术,去除污染、异物、失活及坏死组织,以防感染。如清创不彻底,即使血管修复完善,亦可因伤口感染或组织坏死,使血管外露、感染、出血而导致失败。对损伤的血管断端,如为火器伤,因实际损伤比肉眼所见范围大,应在肉眼观察到损伤部位以外,再切除3毫米,以防修复后因清创不彻底造成血栓形成。

三、血管损伤的修复

四肢动脉损伤的修复,不论完全或大部分断裂,或挫伤后栓塞,均以切除损伤部分,进行对端吻合效果为最好。如缺损过大,不能作对端吻合时,应采用自体静脉移植修复,如四肢动脉锐器伤不超过周径1/2,可作局部缝合。对大静脉如髂外静脉、股静脉和腘静脉伤,条件允许时应在修复动脉的同时,予以修复,以免血液回流不足,肢体肿胀,肌肉坏死而最终导致截肢。

(一)血管部分损伤缝合术(图3-169)

血管部分损伤缝合法

图3-169 血管部分损伤缝合法

先用无创伤性动脉夹夹住血管损伤部分的两端,以阻断血流,用肝素溶液冲洗管腔,去除凝血块,剪除血管裂口缘的外膜,然后用人发或6-0尼龙线将裂口作间断或连续缝合,以横行缝合为好。缝合时应注意防止缝合处狭窄和栓塞。

对火器性血管部分断裂伤,因创伤范围大,污染重,血管本身也要彻底清创,因此不可作局部缝合修补术,而应切除伤段动脉后作对端吻合术或自体静脉移植术。

(二)血管对端吻合术(图3-170)

血管对端吻合术

图3-170 血管对端吻合术

伤口及血管作好清创后,用小动脉夹夹住损伤血管的两断端,剪除血管端的外膜,用肝素溶液(125毫克加于200毫升生理盐水中),或用3%枸椽酸钠溶液冲洗断端血管腔去除血栓,并不时冲洗,防止血栓形成,保持血管湿润,吻合前要做好估计,缝合处不可有张力,以免损坏组织或缝线崩断,吻合时屈曲关节可减少张力。对腕部、踝部以上直径大于2.5mm的血管,可采用三褥式或二褥式定点加连续缝合法,细小血管可用简单间断缝合法。

完成血管吻合术及止血后,应用健康的组织,最好是邻近的肌肉复盖,不可使血管外露,以防感染和疤痕包埋。对战伤或感染危险较大的伤口,在血管缝合及用肌肉复盖后,定点缝合或不缝合皮肤,保持引流,伤口留待延期缝合或植皮。

(三)自体静脉移植术(图3-171)

静脉移植术

图3-171 静脉移植术

如动脉损伤缺损过多,须用静脉移植,可取用健侧股部大隐静脉,注意移植时必须将静脉倒置,以免静脉瓣(向心开放)阻塞血流,不能向远侧通过,如用静脉移植修复静脉则不需将静脉倒置。

(四)术后处理

手术成功只是完成了工作的一部分,如果不注意术后的恰当处理,还可能失败。

1.应用石膏固定肢体关节于半屈曲位约4~5周,防止缝合处紧张。以后逐渐伸直关节,但不可操之过急,以免缝线崩开造成出血和动脉瘤等合并症。

2.体位 术后肢体放置在心脏平面,不可过高或过低,以免肢体供血不足或静脉回流不畅。

3.术后要注意防治感染 如有伤口感染,只要及时正确处理,如充分引流,使用适当抗菌药物等,仍有可能保持血管修复的效果。

4.要注意术后出血 如血管修复不够完善或感染坏死,可发生继发出血,甚至大出血,必须严密观察,及时处理,以免发生危险。

5.要密切注意肢体循环情况,如脉搏,皮肤颜色和温度等,如有突然变化,肢体循环不良,多系血栓形成或局部血肿压迫,应立即手术探查,恢复肢体血流。

6.抗凝药物的使用 血管修复的成功与否,主要是认真细致的操作和处理上的正确无误,而不在于术后使用全身抗凝剂,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全身抗凝剂,用之反而增加出血危险,在进行血管吻合操作时,为了防止吻合血管发生凝血块,局部使用抗凝剂。

四、血管痉挛的处理

应注意预防,如用温热盐水湿纱布敷盖创面,减少创伤、寒冷、干燥及暴露的刺激,及时清除骨折及弹片压迫等。

如已有血管痉挛,在开放伤血管已显露时,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是血管内液压扩张法(图3-172),即用皮下针头将生理盐水或肝素生理盐水行血管内注入加压扩张,对血管末端痉挛用液压扩张或用纹式钳伸入管腔,细心地扩张血管口(图3-173)。

动脉解痉法(一) 动脉解痉法(二)
一段动脉或动脉吻合后痉挛,用小动脉夹夹住痉挛段两头,用皮内针头穿入血管腔,用生理盐水加压扩张,然后松动脉夹。
(1)扩张前 (2)扩张后
图3-172 动脉解痉法(一)
动脉断端痉挛,用小动脉夹夹住远端(或近端),将平头针置断端内,夹住或捏住断端,向痉挛段推入生理盐水扩张。
(3)扩张前 (4)扩张后
图3-173 动脉解痉法(二)

在没有伤口而疑有动脉痉挛者可试行奴夫卡因交感神经节阻滞;盐酸罂粟碱(0.03~0.1)口服或肌肉注射,此法往往效果不大,如无效应及早探查动脉。

如有血管栓塞并有痉挛,需切除伤段血管作对端吻合或自体静脉移植修复。

五、血管结扎术

对四肢主要血管损伤都应争取修复血管,恢复肢体循环,而不采用血管结扎术。四肢主要动脉结扎后截肢率很高,即使不发生肢体坏死,也往往因肢体缺血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残废。

动脉结扎术的适应证如下:

(一)肢体组织损伤过于广泛严重,不能修复血管或修复后也不能保存肢体时,应结扎血管和截肢。

(二)病情危重,有多处重要脏器伤,伤员不能耐受血管修复术,但对肢体主要动脉伤应尽可能争取在伤员情况平稳后修复血管。

(三)缺乏必要的修复血管技术,或输血血源不足,应作好清创,结扎动脉末端,迅速转送有条件医院争取修复血管。

(四)次要动脉伤,如尺、桡动脉之一,或胫前、胫后动脉之一断裂,另一根血管完好,可试行结扎损伤血管,但如肢体循环受影响仍应修复。

动脉结扎法:对较大血管要采用双重结扎,其近侧宜采用贯穿结扎法,以免滑脱,不全断裂的动脉结扎后应予切断,以免远侧动脉痉挛,不宜在有感染的伤口内结扎血管,以免继发出血,应在稍高位较正常组织处结扎血管,对没有损伤的伴行静脉不应结扎。

六、深筋膜切开术

深筋膜切开术是处理四肢主要动脉伤的重要辅助治疗措施,切开肿胀的小腿和前臂深筋膜减压,可减少肢体坏死率。尤其在血管伤处理较晚及伴有小腿肌肉挫伤,局部肿胀严重者,形成筋膜间隙张力大,易发生肌肉坏死,甚至引起肾功能衰竭,更需及早作深筋膜切开术。血管战伤多数应在初期手术时即进行深筋膜切开。小腿深筋膜切开可在小腿内侧及外侧分别作一纵形皮肤切口,将小腿各筋膜间隙均进行减压,深筋膜切开要够大,深筋膜切开后的创面,待肿胀消退后可作二期缝合或植皮。

七、合并伤的处理

四肢血管伤约有1/3合并骨折,合并骨折及神经伤的约有1/6,这些合并伤可增加截肢率和处理上的困难,骨折端可挫断或压迫血管,引起血管断裂、栓塞、或痉挛。对骨折及神经等合并伤,应在修复血管的同时,作相应的处理,彻底清创后,先用内固定固定骨折,再处理血管伤,但对战伤伤员,不论用髓内针或钢板固定骨折均易发生感染。且骨折端骨膜剥离,循环受到严重影响,骨折处长期感染不愈,后果严重。因此,战时火器性血管伤合并骨折时,在处理血管伤后大多采用石膏外固定或小重量平衡牵引保持骨折对位,适当屈曲关节,保持血管吻合处无张力。伤愈后如骨折处尚有较大畸形,可按闭合性骨折处理,不难纠正。四肢主要动脉伤,尤其是腘动脉伤合并闭合性骨折时,应在手术探查动脉时给予复位骨折,不可盲目对骨折进行闭合复位石膏固定,以免加重血管损伤和延误处理。

八、晚期动脉伤及动脉伤后遗症的处理

晚期血管伤的后果为肢体缺血、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如对急性血管伤采取积极修复措施,则可以避免发生上述问题。

急性四肢主要动脉伤未经修复或修复失败,肢体未坏死但有缺血症状,原断裂动脉回缩,末端栓塞机化闭合。经一段时间由于侧支循环建立,肢体循环可能有所好转。动脉侧支循环建立一般较差,静脉侧支循环建立较快,晚期动脉伤肢体无缺血症状者,可不处理;如肢体有严重缺血症状,应考虑作静脉移植修复或作架桥术。术中应严密注意不可损伤侧支循环,以免加剧症状,甚至引起肢体坏死。

由于血管外科的发展,对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的处理,可采用早期切除,修复血管的方法。火器伤待伤口愈合,组织柔软即可手术,不必等待侧支循环建立,手术切除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后作血管对端吻合或自体静脉移植修复。

九、四肢血管伤的分级救治

(一)连、营急救

对四肢血管伤出血,用较多敷料或干净布类覆盖伤口或充填伤口空腔,加压包扎,大多可以止血,如不能控制,立即改用止血带。上肢和小腿的动脉伤加压包扎多可止血,只有对较大动脉伤,如腘动脉、股动脉等加压包扎不能止血时,才使用止血带。上止血带的部位要有衬垫。上止血带后应有明显标记,并记录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2小时,迅速后送,途中不要松放止血带。如合并骨折应用夹板固定邻近上下两个关节,服止痛片,应用抗生素。主要动脉伤多有大出血,应尽快优先后送。

(二)团救护所的救治

1.如伤部敷料松散或出血,应调整及补充包扎。

2.解决出血及止血带的问题:在有准备情况下取下止血带,改用包扎止血后送;如不能止血应结扎出血血管,尽可能不要带止血带后送。

(三)师救护所和一线医院的早期治疗

1.伤员到达后,根据轻重缓急进行处理,优先抢救窒息、休克及其它紧急和影响生命的损伤。

2.纠正休克、输血补液,作好清创术。

3.紧急处理血管伤,如血源和技术条件允许,紧急处理主要动脉如腘动脉以上及肱动脉以上的血管伤,做好清创术,修复血管后用肌肉覆盖,不缝皮肤,充分引流,包扎固定,待情况平稳后迅速后送。如不具备修复血管条件,可在清创后结扎血管断端,不带止血带,争取迅速后送到二线或后方医院修复血管。

第九章 断肢及断指再植

一、历史与现状

断肢再植的基础研究是从60年代初开始的。1963年1月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成功地完成了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术,在当时被称为人类医学史上的奇迹。60年代后期,技术操作更为精细的断指再植又获得成功。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断肢、断指再植术在国内外得以广泛开展,成活率不断提高,一般可达85%以上。因内一些医院的成活率达到90%以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在继续提高再植成活率的同时,如何争取良好的功能恢复。因为断肢及断指再植的目的,是在挽救伤员生命的前提下,不仅仅是要让肢体成活,还要使被挽救的肢体尽可能地恢复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要达到这一目的并非容易,因为断肢、断指再植是一项复杂精细的技术操作,术者应具备全面、扎实的理论知识,并熟练掌握各项基本操作技术和显微外科技术。临床上常见因某些技术原因造成再植失败,或虽再植肢体成活但功能不佳,甚至成为累赘。

在开展断肢、断指再植的基础上,显微外科技术得到不断发展,新手术、新技术不断涌现。1965年国外采用拇趾游离移植术重建缺损拇指获得成功。次年上海华山医院首创第二足趾游离移植重建拇指术。各种类型的带血管的游离皮瓣、肌皮瓣移植、骨与骨皮瓣移植、关节移植、神经移植、显微淋巴吻合等手术方法也逐渐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在开展单组织移植的基础上,对一些复杂病例还开展了在同一供区部位取多种组织的复合组织移植,和在不同供区部位取多种组织的组合组织移植,以达到修复受区缺失的组织,重建功能与外形的目的。目前,显微外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外科的各个领域。

二、断肢再植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一)伤员全身情况能否耐受手术。断肢常由较大暴力所致,往往并发创伤性休克及其它重要脏器损伤。在诊断、处理时,既要注意局部情况,更要有全局观点,以挽救生命为前提,首先处理休克或重要脏器损伤,断肢可暂行冷藏保存,待伤员全身情况许可后再行再植手术。对一些创伤重,全身情况一时难以纠正的病例,应放弃肢体的再植,切不可冒然行事,否则可能导致全身情况恶化,甚至死亡,根本谈不上肢体的成活及恢复功能。

(二)局部条件。再植的目的是为了恢复肢体的功能,绝非单纯为了存活。因此要求断离肢体必须有一定的完整性。如果组成肢体功能的重要组织如神经、血管、骨骼、肌肉等已经毁损,则不能再植。有的上肢撕脱全断,神经自椎间孔内离断无法修复,即使血管接通肢体成活,也不能恢复功能,反成累赘,丧失再植的实际意义,因此不能再植。对大腿离断的病例,目前绝大多数专家均认为属断肢再植的禁忌症。因大腿有丰富的肌肉组织,缺血可使大量肌组织变性、坏死,分解出大量有害物质,引起严重的全身反应,甚至导致死亡。另外,由于离断平面高,伤情很重,多数伤员全身情况差,难以耐受再植手术,且神经修复效果较差,成活后的功能不理想。

(三)再植的时限与环境温度。肢体离断时间过长,因缺氧等原因,细胞变性、分解,最后形成不可逆性改变。即使再植后血流恢复,肢体仍不免坏死。特别是肌肉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较差,组织在缺氧和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毒素,吸收入血后可引起严重中毒,甚至死亡。因此,时间因素是重要的。在考虑时间因素的同时,应把环境温度等影响因素考虑在内。当肢体离断后,组织细胞并非立即死亡,仍能依靠组织内残存的营养物质进行微弱的新陈代谢。环境温度愈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就愈旺盛,断肢缺血耐受时间就愈短。相反,环境温度低,新陈代谢减慢,断肢缺血耐受时间就相应延长。另外,还应考虑到肢体离断平面的影响。离断平面高,肌肉丰富的肢体,耐受缺血的时间较短;离断平面低,肌肉较少的肢体,耐受缺血的时间较长。总之,目前还没有一个绝对的再植时间限度,应根据具体情况,将各种影响因素综合起来,作出正确的判断。过去有人提出“超过6小时以上就不能再植”的观点,经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有许多再植成功的病例,都超过了6小时。对经过低温保存,离断平面较低的断肢,再植的时间指征可以适当放宽,但也不能没有限度。缺血时间过长,组织已发生较明显的变性、坏死的肢体,强行再植可以危及生命,应视为禁忌。

(四)技术条件 应有经过专门训练,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巧的人才以及必需的设备条件,方能实施再植手术。否则应迅速后送到有条件的医院,避免或减少因技术原因造成的再植失败或再植成活后肢体无功能恢复等问题。

三、断肢再植技术

(一)术前准备和麻醉

1.纠正休克 除一般准备外,首先纠正休克。断肢伤员往往因大量失血而有休克,应立即纠正,同时积极准备手术,待血压正常时方可进行手术。如不完全纠正休克就进行再植,可威胁伤员的生命。血压低也使吻合的血管易栓塞。

2.麻醉 在上臂宜用连续臂丛麻醉,一般用0.3%的卡因10毫升加2%利多卡因10毫升,可有3小时麻醉作用,必要时可重复注射。如用布比卡因可获得更长的麻醉时间。在下肢宜用硬膜外麻醉。

(二)清创术

做好完善和彻底的清创术预防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清创要求较一般外伤更为严格。如损伤污染不严重,伤后6小时内彻底清创,预防感染是可靠的。彻底清创与保留肢体长度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为了保留肢体,就必须彻底清创。否则一旦发生感染,将危及肢体,甚至危及生命;但也不应过多的去除可成活的组织,造成肢体过短,影响功能。

清创时对各种组织的处理:

1.皮肤 按一般原则洗净皮肤及伤口。环形切除皮缘,去除多少应根据伤情,撕脱或挫伤的皮肤应完全切除。

2.肌肉、肌腱 严重损伤的肌肉应予切除。肌腱较坚韧,多数为表面污染,切除要慎重,一般只切除断端末端。对不需缝合的肌腱如指浅屈肌腱,应多切除一些,以预防术后粘连。

3.神经 修复神经是恢复肢体功能的重要环节。不可轻易切除神经组织,以免影响对端吻合。神经一般也是表面污染,洗净后暂不切除伤部,待缝合时再决定去除多少。对挫伤未断的神经,慎勿切断,观察恢复或二期处理。

4.血管 在断肢的平面,根据解剖,找出拟吻合的动、静脉,只剪除污染较重部分,待吻合血管时再作进一步清创,用小动脉夹夹住断裂端或细线结扎、止血并作为标志(图3-174,3-175)。

上肢动脉 下肢动脉
图3-174 上肢动脉 图3-175 下肢动脉

(三)断肢灌注

清创后再对断离肢体进行灌注。先用肝素生理盐水,再用新鲜肝素血液。在断手用血约50毫升,在小腿及前臂可用血200毫升。其效用有:

1.冲出代谢产物及小血管中的凝血块,有利于提高血管吻合效果和减少中毒现象。

2.扩大痉挛关闭的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网,恢复毛细血管的虹吸作用。

3.用肝素血灌注,可提供断肢营养,延长离体组织生存时间。

4.可以判断断肢血管网的流通情况。断肢血管正常时,灌注后凹陷的指(趾)腹很快饱满,静脉断端有回流液体。如断肢血管网受损,则灌注液体很快自断肢断面流出或不能注入。注意灌注压力要适当。

(四)骨关节的处理

1.缩短骨端 主要目的是为了清创和便于神经、肌腱和血管的修复。去除多少应根据组织伤情决定。但至少要达到神经及肌腱能对端吻合,以及缝合皮肤时没有张力。

2.骨折固定 固定骨折时尽量少剥离,尽量不用钢板等较大异物,以免骨折不连接和感染后不易控制。一般宜用髓内钉或克氏针、螺丝钉固定,骨膜剥离少,愈合较快。

(1)前臂尺桡骨骨折宜用锈钢针(钉)作髓内固定。

(2)断腕 腕关节多已破坏,可锯去部分尺、桡骨,尺骨宜短1厘米,以利恢复前臂旋转功能。如作腕关节融合术,可将舟骨去除软骨面后与桡骨融合于腕功能位,缝合关节囊,可保留部分腕部活动功能。

(3)远侧断掌 一般有掌骨头骨折,应尽可能保留关节面,修整骨端后,用克氏针暂时固定示指及小指近节指骨于相对掌骨,以恢复手的支架。2~3周后拔去克氏针以恢复掌指关节的活动,切不可融合掌指关节。

(4)小腿中下部断肢 如胫骨为斜形或修整后形成斜形骨折面,用二枚螺丝钉固定,或用较细的髓内钉分别从内外踝处打入胫腓骨,固定骨折。

(五)缝合肌腱

根据远近侧肌腱的长度,适当修整残端,并有意识地使其长短有参差不齐,使缝合处不在一个平面,以减少缝合处粘连,有利于功能恢复。

在前臂、腕部和掌部断离,准确地和较完善地缝合相对应的肌肉肌腱很重要。在掌、腕部不缝指浅屈肌,以防与指深屈肌粘连。

肌腱缝合方法 由于时间紧迫,有许多肌腱需要缝合,宜用简单,快速而有效的方法缝合。一般用4或7号丝线,做“双十字”缝合法,多数取得良好效果。

(六)修复神经

神经的恢复极为重要,是关系到再植肢体有无良好功能的问题,因此要强调在初期手术中妥善地修复。如神经长度不够,可适当游离、屈曲关节或神经移位,以求达到对端吻合。吻合前要求将神经用利刀每次切除少许,直到正常组织切面。如神经缺损较大,则以能做到对端吻合为主,即使断面不够健康也可接受。

(七)动脉和静脉的修复

作好血管修复是肢体能否成活的关键。

1.首先应作好血管本身的清创 挫伤部分表现为栓塞,内外膜下有血斑和内膜分离等,都应切除。血管修复固然以对端吻合最好,但如保留损伤部分,将造成该处血管栓塞而失败,应完全去除病变部分,不应姑息。如血管清创后缺损过大,可采用自体静脉移植,效果良好。

2.移植静脉的管径问题 宜根据肢体损伤部位,选择健肢小腿或股部的大隐静脉移植,如损伤血管较粗,应取用上部大隐静脉,用生理盐水扩张至需要的管径。

由于静脉瓣向心开放,注意移植于动脉时要倒置,移植于静脉时要顺置,不要弄错。

3.缝合方法 如修复的血管管径较大(2mm以上),可采用二或三褥式定点连续缝合法。褥式定点只缝少许血管的全层,不致造成管径的缩小,可使内膜对合较好。对管径小的血管,如掌浅、深弓、指总动脉、静脉,则用8~11-0尼龙线间断缝合6~8针。

4.缝合材料 可用7~9-0尼龙线或人发作缝合材料。通过实验和临床实践证明,用头发缝合2mm以上管径的四肢血管,创伤和反应很小,操作方便。

5.修复动、静脉的比例 在正常情况下,肢体在不同平面多由1~2条动脉供血,由数条较大静脉和许多小静脉及淋巴管完成回流。断肢再植后,往往有静脉回流不足,出现供血与回流的不平衡。尽管术后静脉侧枝循环系统建立较快,能逐渐解决供血与回流的矛盾,但早期若回流不足,将引起断肢肿胀,甚至造成失败。因此应尽可能修复较多的静脉。有时断肢可修复的静脉较少,为了保持相对的平衡,防止断肢严重肿胀,在保证远侧有足够动脉血液供给条件下,可只缝合一条动脉。

修复血管时,血管腔内不时用少量肝素溶液冲洗。

6.松放动脉夹时间 修复动脉和静脉的顺序不拘,但最好先吻合静脉,力戒缝合动脉后,不等修复静脉就立即松放动脉夹,虽然暂时断肢变为红润,得到循环,但因没有静脉血回流,致使残端出血很多;由于凝血作用,残端渐渐不出血,而动脉阻力渐大,以致完全栓塞。

在前臂,宜在修复一条动脉二条静脉后松放小动脉夹,观察血流情况。酌情可继续修复其它静脉和另一条动脉。腕部以上,尺、桡动脉有一条动脉和两条静脉通畅,足可供给断肢循环。但在断掌远侧,血管径小,应尽量吻合指总动脉及手背静脉后同时松放动脉夹。循环恢复后,及时缝合皮肤保护,有利于防止血管痉挛与栓塞。否则,在缝合其它小血管过程中,使已缝合好的小血管容易因骚动和暴露而痉挛、栓塞。

修复血管完毕松动动脉夹后,用湿纱布轻压血管吻合处,止血后应认真检查血管吻合处情况及断肢远侧血液循环的恢复情况。如有漏血,可继续用纱布轻压即可;如漏血较多,应补缝1~2针。如有血栓,应及时处理,必要时重新吻合或作静脉移植。

7.血管痉挛的处理 如血管痉挛而无栓塞或断裂,可用小动脉夹夹住痉挛的两端,用针头穿入管腔,加压注入生理盐水,使其扩张,即可克服。在动脉断端痉挛时,可用小动脉夹夹住痉挛段以外的部分,将平头针从断端放于管腔内,用手捏住断端,向痉挛段推入生理盐水,使其扩张。在血管壁或断端滴入1~2滴罂粟碱,解痉效果明显(图3-176,177)。

上肢皮下静脉 下肢皮下静脉
图3-176 上肢皮下静脉 图3-177 下肢皮下静脉

(八)缝合皮肤

血管修复成功后,应尽快用良好的皮瓣覆盖。如有皮肤缺损,应用游离植皮。如缝合张力大,不可勉强缝合,以免影响肢体循环。

(九)引流及外固定

由于伤情严重,伤口污染,渗出物多,应在不同处放2~3根橡皮引流条,用较多松软敷料包扎,石膏托固定。48~72小时更换敷料,拔除引流条。

(十)术后处理

1.密切观察全身情况。注意有无中毒、感染及肾功能衰竭等现象,及时发现与处理。

2.肢体位置应稍高于心脏平面。观察肢体肿胀、颜色、毛细血管充盈反应、温度及脉搏情况。如断肢不甚肿胀而温度骤降3~4度以上,常表明有部分动脉梗阻,应立即手术探查处理。术后要注意保持室温在22~25℃。如室温过低,寒冷刺激可引起血管痉挛。

3.切开肿胀皮肤减张问题 应尽量避免切开,注意预防措施,即多接一些静脉。如肿胀严重,有些紫绀而循环尚好时,可考虑切开减张。

4.功能活动 术后2~3周拔出临时固定钢针,练习手指、掌指关节被动活动,6周后在远侧断掌应去除外固定,不断练习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活动。并适当练习腕关节及前臂旋转活动。小腿或足断肢,应注意固定足部于功能位,注意防止足跖屈、内翻等畸形。

5.抗凝剂的应用 修复血管时局部应用肝素,要认真过细地完善地修复血管,防止血栓形成。不用全身抗凝剂。如果血管清创不足或血管缝合不完善,虽然使用全身抗凝剂,并不能防止血管栓塞。

6.再次手术和功能锻炼 再植成功后,由于组织创伤反应,局部制动,肌腱、神经周围都有疤痕粘连。如功能恢复较差,应考虑二次手术松解粘连,并加强活动,往往能改进肢体功能。

在掌指关节僵硬,影响手的握拳功能时,应早期活动防止僵硬;如已发生,可切除部分关节囊分离粘连,及时活动。

如神经未修复,在关节活动恢复后,应探查缝合。如缺损过大,对粗大神经移植效果不佳,但指神经移植效果较好。如两条神经缺损均很大,不能修复时可考虑利用一条移植修复另一条,如以尺神经残段修复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残段修复胫神经。

断肢再植后,手内肌往往恢复不佳,如大鱼际肌未恢复不能对掌,可作拇指对掌成形术。

骨折延迟连接与不连接,应及时处理,进行手术植骨及内固定,以利肢体功能恢复。应该认真做好随访工作,指导伤员长期坚持锻炼,不断改进肢体功能。

总之,对断肢再植工作,应在保证伤员完全的前提下,接活有功能的肢体。掌握好手术的顺序和方法,必需过细地做好清创术。处理好骨与关节损伤,修复肌肉、肌腱等软组织,对端吻合神经,修复好动脉和足够的静脉,以及缝合皮肤,必要时植皮消除创面。做好术后治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直到伤员恢复健康,肢体恢复功能。

病例介绍

例1.何忠银,男,20岁,工人。右腕部稍上处被2吨重钢圈完全砸断。伤后2小时,于1971年6月9日来院。伤面较整齐,尺桡骨远端骨折,腕关节面破坏。

手术:清创后用肝素血50毫升灌注断手。锯去桡骨3厘米,尺骨4厘米。用克氏针固定舟骨于桡骨,缝合关节囊及旋前方肌。用“双十字法”缝合拇长屈肌、指深屈肌、拇长伸肌、拇长展肌、指总伸肌、桡侧腕长伸肌及尺侧腕伸肌肌腱。吻合正中、尺神经。对端吻合桡动脉、头静脉及2条较小静脉。同时松放小动脉炎,断手循环恢复良好。又缝合腕前一条静脉,贵要静脉及尺动脉,均通畅。神经、血管均用头发缝合。缝皮时稍紧张影响静脉回流,拆去一部分缝线,游离植皮3×4厘米。放引流条48小时。术后右手循环好,不肿,伤口一期愈合。

术后7个月恢复炊事员工作,能胜任切菜、合面、割麦、挖地、提重物、能写字。现右手能完全屈伸手指,也能外展内收,但指内收无力,拇指对掌受限。感觉恢复良好,出汗,温度正常(图3-178)。

右腕部被2吨重钢圈完全砸断。

图3-178 右腕部被2吨重钢圈完全砸断。

术前伤情及术后一年四个月功能恢复情况。

(1)腕部完全离断(2)伸拇、伸指情况(3)握拳、前臂旋前

(4)握拳、前臂旋后 (5)提重物10公斤 (6)切菜、炊事工作

例2.金传风,男,36岁,农民,于1966年5月13日入院。入院1小时前被重约千斤的圆木直接砸在小腿上,接近完全打断。出血多,有休克。小腿中份胫腓骨完全粉碎,肌肉挫伤严重,伤口泥沙污染。除有挫伤严重的胫后神经相连外,小腿完全断离。皮肤有大片撕脱伤。纠正休克后进行断肢再植手术。

手术:清创切除撕脱皮肤、碎骨、损坏的肌肉。锯平胫骨端,用10厘米长腓骨作髓内固定,同时用髓内针打入胫骨加强内固定。缝合小腿前后肌肉。用大隐静脉18厘米(有曲张)移植修复胫后动脉;用大隐静脉12厘米移植吻接大隐静脉与胫后静脉,因有部分梗阻,切开后用蚊式钳扩大,重新缝合。对端缝合胫前动、静脉。因移植的静脉曲张严重,胫后动脉栓塞,吻合的胫前动脉也有栓塞,均切除重新吻合成功。足部皮肤红润,皮下静脉充盈,足温度升高。缝合较好的肌肉覆盖神经血管,从撕脱皮肤取中厚皮肤约一鼓及右股皮肤一鼓覆盖小腿后侧及外侧创面,放引流条48小时,用长腿石膏托固定。再植后左腿短13.5厘米。共输血6300毫升。术后无感染,骨愈合慢,1966年12月带外固定走路,胫骨髓内植骨可能是骨延迟连接的原因。

1972年11月随访:病人1968年开始工作,穿矫形鞋(重一斤八两)内外共垫高8厘米。现一般农活均可参加,能用左脚挖地,可连续走十余里,可担重物,有轻度跛行,足外形好,无肿胀发绀,趾腹饱满,足背屈90~95度,跖屈100度,内外翻受限,足背动脉搏动与健侧同。末梢循环好,足背静脉充盈良好,温、痛、触、压等感觉与健侧同,出汗,足部温度好(图3-179)。

左小腿中1/3被巨木砸断

图3-179 左小腿中1/3被巨木砸断,腿短13.5厘米,大部分血管用静脉移植修复。术前伤情及术后9年半功能恢复情况。

(1)肢体砸断情况(2)肢体再植完成情况(3)左小腿明显短缩

(4)穿矫形鞋站立(5)挑两桶水患肢单腿站立

四、断指再植的适应症及技术要求

(一)断指再植的适应症

凡伤员全身情况良好,断指比较完整,离断时间不长者均应争取断指再植;但严重碾挫的断指不宜再植。多个断指,从功能上及再植时间等方面考虑,应先再植拇、示、中指,然后再植环、小指。如实在不能全部再植时,小指可不再植,拇指断离应尽可能再植。如同时有拇指及其他手指离断又不能全部再植时,应将次要的手指移位再植于拇指处。挤压、撕脱伤断指,因组织损伤重,再植不易成活。即使成活,感觉与运动功能的恢复亦常受影响,对这种病例,在做好清创的基础上争取再植,功能虽不如切割伤者,但仍可获得成功。手指末节断离,虽血管细小吻合较困难,仍应争取再植。因其有助于改善功能、外观和患者心理状态,且神经断处近末梢,成活后功能恢复较快。

(二)手术要点

1.彻底清创 以无菌纱布盖好创面,先用肥皂双氧水反复洗净皮肤、再清洗创面,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断指及近侧断端均如此清洗。然后在显微镜下切除挫伤的皮肤边缘,将污染、水肿和挫伤的组织全面切除一层,去除感染发生的基础。在清创的同时,按手指的解剖分别找出两断端的肌腱、神经和要吻合的血管,并作标记。多个断指,清创前后可放在冰箱内保存。注意及时应用抗菌素。

2.骨关节的处理

(1)为便于血管和神经的吻合,应将骨端去除少许,但不能缩短过多,以保存于指长度、外形及功能。

(2)用克氏针交叉固定或斜行固定骨折端,穿过两侧骨皮质。此法固定确实,不穿过关节,可早期活动手指各关节,从而防止关节僵硬,加速功能恢复。针端不外露,减少感染机会。目前习用的方法是髓内穿针固定,因损伤和固定了关节,可导致关节僵硬,且不能控制手指的旋转运动,影响骨愈合,所以不宜使用。

(3)尽量保全关节,少作关节融合。如在关节处断离,一个关节面已破坏,应保留对侧完整的关节面,修整骨折面呈关节面外形,缝合关节囊(图3-180),两周后开始自动活动。必须保留掌指关节的活动度,禁止融合,如骨端关节破坏,可缝合关节囊,以形成活动关节或假关节。

保留掌骨或近节指骨有完整关节面之一端,修整另一端,缝合关节囊,形成假关节 缝合神经的反向穿针法
图3-180 保留掌骨或近节指骨有完整关节面之一端,修整另一端,缝合关节囊,形成假关节 图3-181缝合神经的反向穿针法

3.一期修复肌腱 对指深屈肌腱,用4号丝线作“双十字”缝合,因肌腱近端常有较大的回缩,如屈腕时不能找到,应在手掌近侧掌纹处作小切口找出,不可用血管钳插入腕管内探夹,以免损伤神经血管。

4.尽可能缝合2条指神经,争取良好的感觉和营养恢复。必要时利用功能较次要一侧的残端神经修复功能重要一侧的神经。缝合前将断面清创,用9-0尼龙线缝合4针,最好采用反向进针法,可避免损伤神经束(图3-181)。

5.血管吻合方法 尽量多吻合血管,争取每个手指吻合2条指动脉和2~4条指静脉。游离血管残端时,力求减少损伤,保留最大长度,暂用8~0线结扎作标记。结扎不拟吻合的血管,保持手术野清晰,减少术后渗血。小血管清创后要求外观正常,镜下检视内膜平滑。对内膜有“夹层”漂浮或腔内絮状物者,均予剪除,以防栓塞,用11~0尼龙线行两定点间断外翻缝合。指动脉一般缝合6~8针,张力要适宜,不可过大、过松或扭曲。

术中或术后再植手指出现循环危象时,应根据情况立即对动脉或静脉进行探查。如发现栓塞,应剪除吻合处重新吻合。如长度不足,应作血管移植修复。

6.多指离断再植 取得多指再植成活与功能恢复至关重要。但多指再植手术时间长,断指缺血时间相应延长,易造成组织变性与术后感染。但手指因无肌肉组织,对缺血耐受性强,故再植时间可相对延长。待植手指应放在4℃冰箱内保存。要求医护人员具有坚强的毅力与耐心。

多指再植的原则是:依手指功能的重要性决定再植顺序,清创一个,再植一个,避免清创后血管神经和创面过多暴露。对断拇应力争再植成活。如拇指毁损过重,可用其它断指移位再植。其它断指根据伤情也可行移位再植。

7.幼儿断指再植 幼儿血管细小,血管口径小。最细仅0.2毫米,吻合要求非常精细,只要具备精湛的技术,严格遵循再植的原则和方法,幼儿断指再植同样取得良好的效果,且较之成人恢复更快。

8.术后处理  术后处理与断肢再植基本相同。如要密切观察全身及再植手指的循环情况;应用抗菌素,保持室温,避免寒冷刺激;肢体要保持略高于心脏平面;一般全身不用肝素等抗凝剂,但可给低分子右旋醣酐和口服阿斯匹林及给罂粟碱等抗凝药和血管扩张药;如出现血管危象,要及时探查和处理;重视功能锻炼等。

病历介绍

例1.男,2岁7月,1983年5月18日左手中、环、小指于中节处被铡刀完全切断。伤后4小时在基础加臂丛麻醉下进行再植术。适当缩短指骨后,各用一根克氏针斜行固定,未穿过关节。3个断指各吻合2条指动脉、神经,分别吻合2~3条指背静脉。手指血管外径约0.3~0.4毫米,小指尺侧指动脉外径0.2毫米,均用11-0尼龙线间断缝合4~6针。一期修复断指的伸、屈肌腱和两侧指神经。手术历时15½小时。术后19小时因环指静脉回流障碍进行探查,切除两条静脉栓塞的吻合口,重新吻合3条静脉。术后12天拆线,再植手指全部成活。术后18天开始功能锻炼,一月后3指均可主动伸、屈和捏缝衣针,二月后感觉恢复良好(图3-182)。

左手中、环、小指再植

(1)(2)  (3)

图3-182 (1)术前(2)(3)术后1个月功能恢复情况

例2.王××,女,工人。1986年 1月27日双手10指被切纸机完全切断入院。除左食指自掌指关节处离断外,其余9指均自近节指骨平面离断,断面较整齐,但两拇指有挤压伤。

伤后6小时开始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断指再植术。臂丛麻醉,分两组双手同时再植,待植手指放入4℃冰箱内保存。指骨适当缩短后,用1~2枚克氏针斜行或交叉固定;一期修复伸屈肌腱;用9~0尼龙线间断缝合各指的2条神经;断指血管外径为0.4~0.7毫米,均用11~0尼龙线间断缝合6~8针。除两侧中指和左拇指只能吻合一条指动脉外,其余手指均吻合两条指动脉,各指分别吻合2~3条指背静脉。双手10指共吻合血管42条,神经20条,右小指最后重建血运时已缺血33小时。再植10个手指共历时27小时,术毕各指血循环良好。

术后7小时左手中指出现血循环危象,手术探查发现该指动脉发生栓塞,切除栓塞段血管,从左足背切取一段长1.2厘米的小静脉作游离移植修复,中指循环恢复正常。

术后伤口一期愈合,3周开始练习功能活动,6周后已恢复一定功能(图3-183)。

双手10指再植

图3-183 (1)(2)术前;(3)(4)(5)术后6周功能恢复情况

第十章 腰腿痛

第一节 概述

腰腿痛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组症候群,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腰痛为多发病,常与腿痛同时存在,在体力劳动者中发生率较高,如搬运工、井下矿工、木工和汽车司机等。在部队,腰腿痛也是指战员最易患的病症之一,工程兵、坦克兵和步兵等兵种发生率尤高;值得注意的是,从事机关工作、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员中,腰腿痛也是常见病。因此,深入研究腰腿痛的防治,使伤病员迅速恢复劳动力,是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了解腰部的解剖结构,对探讨病因、诊断和进行防治有重要作用。

腰部的骨骼结构是由5个腰椎骨、骶骨和两侧骼骨构成。第5腰椎和骶椎构成腰骶关节,此处负重量大,是活动度大的腰椎与固定的骶椎相交处,承受的压力较大,易患劳损。骶椎上沿与水平线的交角称为腰骶角,正常为45°~45°。

椎骨间有椎间盘。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三部分构成。软骨板在椎体和髓核之间彼此相联系。纤维环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纤维软骨形成,呈层状排列,各层纤维的方向彼此交错牢固地附着在椎体上,这样可以限制髓核在负重压力下产生的移位,也可限制椎体的过度扭转和滑移活动。髓核是粘液样胶体物质,为纤维和软骨板所包绕,其中含有大量水份和粘多糖复合物,有极强的吸水性能,使椎间盘具有一定的弹性,其主要功能为传递压力和吸收震荡。

除椎间盘外,相邻两椎间尚有两个后关节突关节相联系。后关节突关节即椎间小关节,是滑膜关节,在腰部关节面呈矢状排列(图3-183)。椎间小关节的移位、增生等病理改变,在腰腿痛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脊椎体间横断面

图3-183 脊椎体间横断面

脊柱的各椎骨之间有很多韧带相联系,主要有以下诸韧带:前纵韧带上自枕骨,下至骶骨,与各椎体前侧紧密相连;后纵韧带上起枢椎,下达骶骨,位于各椎体后侧,较前纵韧带薄弱;黄韧带位于相邻二椎板之间,构成椎管后壁的一部分;棘上韧带位于各棘突顶端;棘间韧带连接相邻二棘突的深部。这些韧带的共同作用是联系和稳定脊椎(图3-184)。

脊柱矢状面,显示脊柱韧带与椎间盘组织

图3-184 脊柱矢状面,显示脊柱韧带与椎间盘组织

有三组肌肉维持脊柱的稳定并协调脊柱的各项活动。(一)背侧组:包括背阔肌、骶棘肌、多裂肌等,可使脊柱背伸、侧屈,并保持脊柱的直立位。(二)前侧组:包括腹内、外斜肌和腹直肌,是脊柱的屈肌。(三)外侧组:包括腰大肌和腰方肌,腰大肌和骼肌是屈髋的主要肌肉,当下肢固定时,其收缩可使脊柱前屈。腰方肌的作用为使脊柱侧屈。脊柱的旋转活动则是各组肌肉协调作用的结果。

一、病因与分类

(一)腰部本身疾患

1.损伤性:

(1)脊椎骨折与脱位

(2)韧带劳损

(3)肌肉劳损

(4)黄韧带增厚

(5)后关节突紊乱综合征

(6)腰椎间盘突出症

(7)腰椎管狭窄症

(8)脊柱滑脱症

2.退行性及萎缩性骨关节痛:椎体外缘及关节突关节边缘骨唇形成,腰椎间盘变性及骨质疏松等。

3.先天性畸形:隐性脊椎裂、第5腰椎骶化、钩状棘突及半椎体等。

4.姿势性:脊柱侧凸、腰前凸增加、驼背等。

5.炎症:脊柱结核属特异性炎症,脊柱化脓性骨髓炎属非特异性炎症,强直性脊柱炎亦属此类。

6.肿瘤:转移癌占较大比例,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转移等。原发于脊柱的肿瘤有血管瘤、骨巨细胞瘤和脊索瘤等。

7.其它:骨质软化症、氟骨症等。

(二)内脏疾患

1.消化系统疾患:消化性溃疡、胰腺癌、直肠癌等。

2.泌尿系统疾患:肾盂肾炎、肾周围脓肿等。

3.妇科疾患:子宫体炎、附件炎、子宫后倾、盆腔肿瘤、子宫脱垂等。

(三)神经系统疾患

如蛛网膜炎、脊髓灰质炎初期、蛛网膜下腔出血、脊髓瘤、神经纤维瘤、脊膜瘤等。

在上述原因中,以损伤所致腰痛最为常见。

二、检查及鉴别诊断

(一)病史

1.年龄与性别:性别在腰痛中无明显差异,年龄在腰痛的诊断中有一定意义。青壮年易患损伤性腰痛;对老年人的剧烈腰痛,应想到转移肿瘤;儿童则以脊柱结核及脊柱畸形为多见。

2.职业:无特殊意义。

3.创伤史:损伤性腰痛患者可有明确的扭伤、摔伤史,也可无创伤史,且后者占相当的比例。

4.疼痛部位:疼痛有三种情况。

(1)局部痛:常反映病变所在。如一侧骶髂劳损,疼痛多在骶髂关节处。

(2)转移痛:骶髂关节感觉由骶1~2神经根支配,疼痛可转移至臀部和股后部。

(3)肌肉痉挛痛:肌肉保护性痉挛及牵拉骨膜可引起疼痛。急性腰痛常有骶棘肌痉挛。

5.疼痛性质:应注意是锐痛还是钝痛,与受伤有无关系;持续性疼痛多见于炎症、肿瘤等,间歇性或放射性痛多见于椎间盘突出症。

6.疼痛与活动、劳累、姿势、体位、气候与时间(日、夜)等关节:如系劳累引起的疼痛,卧床后即好转;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诉说阴雨寒冷时节症状加重;癌症引起的疼痛夜间加剧;椎管狭窄疾患者多伴有间歇性跛行。

7.过去治疗情况:如为脊柱骨折、腰骶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应查明曾作何治疗,效果如何。

8.其它情况:有无胃肠系、泌尿系和妇科疾患等。

(二)一般检查

一般检查是诊断腰痛最重要的步骤,必须认真、确实。检查时应将上衣及长裤脱掉,注意背部、髋部、腹部等远隔部位的检查。对某些不肯定的体征反复检查。例如对某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往往经过几次检查才能明确病变性质和部位。对因疼痛不能活动的病人,不必过份强调系统检查,否则不仅加重病人痛苦,也达不到预期目的。具体检查方法及步骤如下。

1.步态:观察患者步态,双下肢活动是否对称,有无跛行,可估计病人疼痛程度。

2.立位检查

(1)观察脊柱有无后凸、前凸、侧弯畸形,背肌是否痉挛。后凸分两种:弧形后凸亦称圆背,见于椎体骨骺炎、姿势性后凸、类风湿性脊柱炎等;角状后凸见于脊柱结核、椎体压缩性骨折等(图3-185)。

(2)自主运动范围:嘱患者作腰部前屈、后伸、侧弯及左右旋转活动。腰椎间盘突出时,常出现一两个方向的运动受限;而脊柱结核时,脊柱各方向的活动均受限制。

(3)拾物试验:嘱患者拾取一件放在地上的物品。腰椎有病变时,拾物须屈曲双膝及髋关节而腰部挺直。脊柱结核患者多为阳性。

3.仰卧位检查

(1)腹部触诊:注意有无肾下垂、腹膜后肿物、腰大肌寒性脓肿等。

(2)直腿抬高试验:检查者一手握病人足跖部,使踝关节背屈,另手保持膝关节于伸直位,将下肢抬高,一般能举高70度左右。注意两侧对比。如一侧明显低于对侧,即为阳性(图3-186)。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有患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疼痛可沿大腿后侧放射到足趾。

脊柱后凸的二种类型 直腿抬高足背屈试验
图3-185 脊柱后凸的二种类型 图3-186 直腿抬高足背屈试验

(3)骨盆摇摆试验:强屈髋膝二关节,使腰骶关节屈曲,作左右摇摆活动。摇摆时如肌肉有阻力和腰骶关节处疼痛,说明病变在腰骶部(图3-187)。

(4)“4”字试验:患侧髋膝关节屈曲并外旋,将足外踝部置于另侧伸直位的膝部,状如“4”字。检查者一手按住健侧髂前上棘处,另一手将屈曲的膝部下压。骶髂关节疾患时有疼痛(图3-188)。

骨盆摇摆试验 “4”字试验
图3-187 骨盆摇摆试验 图3-188 “4”字试验

(5)唧筒柄试验:检查者一手按患侧肩部,稳定上身,另手扶患肢膝部,使屈肢屈髋屈膝,然后向下按压膝部,强使髋关节屈曲内收。骶髂关节病变时该部位出现疼痛(图3-189)。

(6)周围神经检查:根据病情需要,检查下肢和会阴部的皮肤感觉、肌力、膝腱、跟腱反射和病理反射等。

4.俯卧位检查

患者俯卧,除去枕头,头部偏向一侧,两上肢伸直平放于身体两旁。

(1)压痛点:局部压痛部位大多为病变所在的部位。先以手掌,自颈椎至骶椎依次按压,在有压痛的部位,再以拇指仔细检查,确定主要压痛点的位置。同时注意疼痛的程度和范围,是否放射及放射的部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压痛点多在棘旁约2cm处,且常伴有向下肢后外侧的放射痛,可直达足跟或足趾。下腰部软组织损伤时,疼痛也可向下肢放射,但范围模糊,一般不超过膝关节。常见腰痛压痛点如图3-190所示。

唧筒柄试验 常见腰痛压痛点
图3-189 唧筒柄试验 图3-190 常见腰痛压痛点

(2)股神经牵拉试验:一侧下肢伸直,使患侧下肢向后过度伸展。在腰3~4椎间盘突出时,沿股神经有放射性痛,是为阳性(图3-191)。应注意除外骶髂关节、股四头肌及腰大肌脓肿等病变。

股神经牵拉试验

图3-191 股神经牵拉试验

(3)奴夫卡因试验:在痛点注射0.5%~1%普鲁卡因10~20毫升,若系肌肉、韧带劳损,疼痛暂时消失,而骨髂病变或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痛则无效。

(三)影象检查

1.平片检查:脊柱各段的摄片一般包括前后位和侧位,根据需要拍照左、右斜位片。平片检查不能诊断腰部软组织损伤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一般软组织损伤性腰痛患者不需常规拍摄X线片。对疑有骨性病变的患者,如骨折、结核、肿瘤、椎弓峡部不连与脊柱滑脱等,则应进行平片检查。

2.体层摄影:体层摄影又称断层摄影,用以拍摄体内任何一层组织的影象。对椎体内较小的病变,平片不能确诊时可用体层摄影。腰椎的矢状面断层片可较清楚地显示椎管的矢状径,有助于椎管狭窄症的诊断。

3.脊髓造影:将造影剂注入脊髓蛛网膜下腔,通过X线透视与摄片观察椎管内病变。造影剂有一定的刺激性,有时会给病人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甚至引起马尾神经损害,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慎重使用。一般用于诊断椎管内肿瘤、高位椎间盘突出和严重的椎管狭窄症等。

4.CT检查:CT之全称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损伤较小而分辨率高的检查方法。因其能显示脊柱的横断面,故可发现结核、肿瘤的早期病灶,并有助于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5.磁共振成象(MRI)检查:磁共振成象是利用强磁场的作用,使体内氢原子核发生旋转和定向排列,取消磁场后,这些氢原子回复到原来位置。这一过程经电脑处理,显示出被检查部位的组织影象。脊柱各层组织的影象不同:椎体皮质骨亮度低;松质骨内含脂肪及骨髓,亮度相对较高;髓核显示中等亮度;纤维环围绕髓核呈黑色图;后纵韧带和黄韧带为纤维组织,呈黑色低亮度影象。硬膜外脂肪组织显示高亮度的白色影像;硬膜囊、神经根、神经根鞘、马尾神经等均为不同程度的低亮度结构;小关节因有滑液,故呈高亮度的线条状。因此在脊柱的矢状断面上,可显示各层组织的直接影像。

第二节 腰部扭伤与劳损

急性腰扭伤

一、病因与病理

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常发生于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急性腰扭伤可使腰骶部肌肉的附着点、骨膜、筋膜和韧带等组织撕裂。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患者有搬抬重物史,有的患者主诉听到清脆的响声。伤后重者疼痛剧烈,当即不能活动;轻者尚能工作,但休息后或次日疼痛加重,甚至不能起床。检查时见患者腰部僵硬,腰前凸消失,可有脊柱侧弯及骶棘肌痉挛。在损伤部位可找到明显压痛点。

三、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压痛点明显者可用1%普鲁卡因(或加入醋酸氢化可的松1毫升)作痛点封闭,并辅以物理治疗。也可局部敷贴活血、散瘀、止痛膏药。症状减轻后,逐渐开始腰背肌锻炼。

慢性腰部劳损

一、病因及病理

经常的反复的积累性轻微损伤(劳损),可引起肌肉附着点、骨膜、韧带等组织的充血、水肿、渗出、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等病理改变,刺激和压迫神经末梢导致腰痛。病变发生以后,为了减少病变部位的活动,一些肌肉常呈痉挛状态,而持续性的腰肌痉挛也可造成软组织的积累性劳损,从而加重组织的病理改变。有些职业需要在一个固定姿势下工作,这也是劳损的重要原因。急性软组织扭伤如未能获得完全恢复,也可能转为慢性劳损。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劳损多为慢性发病,并无明确的急性外伤史;有的患者有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外伤史;有的患者姿势不良或曾长期弯腰工作。症状时轻时重,一般休息后好转,劳累后加重,不能久坐久站,须经常变换体位。有些患者在棘间、髂后上棘、骶髂关节或腰骶关节、腰椎二、三横突处有程度不同的压痛,有的患者压痛范围广泛或无固定压痛点。X线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

三、治疗

由于病程长,须使患者树立信心。物理疗法可缓解症状,有局部压痛点的患者可作强的松龙封闭治疗。强调坚持腰背肌锻炼,增强肌力,稳定脊柱。

骶髂劳损

一、病因

(一)腘绳肌紧张 牵拉坐骨向下向前,而髂骨被旋转向后,易引起骶髂劳损。弯腰拾重物可使腘绳肌紧张,常为发病原因,单侧劳损较两侧劳损为多见。

(二)先天性异常 如腰椎横突骶化,尤其在单侧情况下,因用力不平衡可造成一侧骶髂劳损。

(三)妊娠 在妊娠晚期常有骶髂劳损。系因黄体素作用使韧带松弛,体重和腰椎前凸增加,故较易发生骶髂劳损。

二、诊断

(一)疼痛 患部疼痛,臀部和股部外侧可有转移痛。常有肌肉痉挛。平卧不适,翻身困难。站立时弯腰疼痛、受限较明显,但坐位弯腰因腘绳肌松弛不甚疼痛。

(二)挤压或分离骶髂关节时,患处疼痛。

(三)“4”字试验及唧筒柄试验阳性。

(四)局部压痛:受累的骶髂韧带有压痛,邻近的骶棘肌附着处也常有压痛。

(五)在急性病例,X线片无特殊改变。长期慢性骶髂劳损可有骨性关节炎改变,关节边缘骨质密度增加。

三、治疗

(一)休息,卧硬板床,适当垫厚,翻身宜轻缓。

(二)急性期酌情给予止痛片。

(三)局部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具体方法是:在韧带或肌肉压痛最明显处,先注射0.5%~1%普鲁卡因约10毫升,再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1毫升。注射后检查局部已无压痛或活动时无局部疼痛即表示注射部位准确,可望获得较好效果。注射后要适当休息。

(四)热疗:局部应用湿热敷、蜡疗和红外线等。

第三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病因及病理

青春期后人体各种组织即出现退行性变,其中椎间盘的变化发生较早,主要变化是髓核脱水,脱水后椎间盘失去其正常的弹性和张力,在此基础上由于较重的外伤或多次反复的不明显损伤,造成纤维环软弱或破裂,髓核即由该处突出(图3-192)。

正常间盘及病理间盘

图3-192 正常间盘及病理间盘

髓核多从一侧(少数可同时在两侧)的侧后方突入椎管,压迫神经根而产生神经根受损伤征象;也可由中央向后突出,压迫马尾神经,造成大小便障碍。如纤维环完全破裂,破碎的髓核组织进入椎管,可造成广泛的马尾神经损害。由于下腰部负重大,活动多,故突出多发生于腰4-5与腰5-骶1间隙。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之诱因。疼痛具有以下特点:

1.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如为腰3-4间隙突出,因腰4神经根受压迫,产生向大腿前方的放射痛。

2.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

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屈髋屈膝跪在床上以缓解症状。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

(二)脊柱侧弯畸形:主弯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侧弯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如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躯干一般向患侧弯(图3-193)。

脊柱侧弯的方向,髓核突出部位与神经根的关系

图3-193脊柱侧弯的方向,髓核突出部位与神经根的关系

左: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内前方,脊柱向患侧弯,如向健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右: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外前方,脊柱向健侧弯,如向患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三)脊柱活动受限 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由于腰肌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侧弯受限往往只有一侧,据此可与腰椎结核或肿瘤鉴别。

(四)腰部压痛伴放射痛 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患侧棘突旁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此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五)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该试验阳性无统一的度数标准,应注意两侧对比。患侧抬腿受限,并感到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痛即为阳性。有时抬高健肢而患侧腿发生麻痛,系因患侧神经受牵拉引起,此点对诊断有较大价值。

(六)神经系统检查 腰3-4突出(腰4神经根受压)时,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腰4-5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前外侧足背感觉减退,伸脊柱侧弯的方向,髓核突出部位与神经根的关系及第2趾肌力常有减退。腰5骶1间突出(骶1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外后及足外侧感觉减退,第3、4、5趾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神经压迫症状严重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缩。

如突出较大,或为中央型突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可出现较广泛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害症状,患侧麻木区常较广泛,可包括髓核突出平面以下患侧臀部、股外侧、小腿及足部。中央型突出往往两下肢均有神经损伤症状,但一侧较重;应注意检查鞍区感觉,常有一侧减退,有时两侧减退,常有小便失控,湿裤尿床,大便秘结,性功能障碍,甚至两下肢部分或大部瘫痪。

(七)影像检查

需拍腰骶椎的正、侧位片,必要时加照左右斜位片。常有脊柱侧弯,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唇状增生。X线征象虽不能作为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依据,但可借此排除一些疾患,如腰椎结核、骨性关节炎、骨折、肿瘤和脊椎滑脱等。重症患者或不典型的病例,在诊断有困难时,可考虑作脊髓碘油造影、CT扫描和磁共振等特殊检查,以明确诊断及突出部位。上述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并不能完全除外腰椎间盘突出。

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临床症状或体征即可作出正确的诊断。主要的症状和体征是:①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②在腰4-5或腰5骶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③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脊柱侧弯的方向,髓核突出部位与神经根的关系、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X线片可排除其它骨性病变。

三、鉴别诊断

(一)腰椎后关节紊乱 相邻椎体的上下关节突构成腰椎后关节,为滑膜关节,有神经分布。当后关节上、下关节突的关系不正常时,急性期可因滑膜嵌顿产生疼痛,慢性病例可产生后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出现腰痛。此种疼痛多发生于棘突旁1.5厘米处,可有向同侧臀部或大腿后的放射痛,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该病的放射痛一般不超过膝关节,且不伴有感觉、肌力减退及反射消失等神经根受损之体征。对鉴别困难的病例,可在病变的小关节突附近注射2%普鲁卡因5毫升,如症状消失,则可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腰椎管狭窄症 间歇性跛行是最突出的症状,患者自诉步行一段距离后,下肢酸困、麻木、无力,必须蹲下休息后方能继续行走。骑自行车可无症状。患者主诉多而体征少,也是重要特点。少数患者有根性神经损伤的表现。严重的中央型狭窄可出现大小便失禁,脊髓碘油造影和CT扫描等特殊检查可进一步确诊。

(三)腰椎结核 早期局限性腰椎结核可刺激邻近的神经根,造成腰痛及下肢放射痛。腰椎结核有结核病的全身反应,腰痛较剧,X线片上可见椎体或椎弓根的破坏。CT扫描对X线片不能显示的椎体早期局限性结核病灶有独特作用。

(四)椎体转移瘤 疼痛加剧,夜间加重,患者体质衰弱,可查到原发肿瘤。X线平片可见椎体溶骨性破坏。

(五)脊膜瘤及马尾神经瘤 为慢性进行性疾患,无间歇好转或自愈现象,常有大小便失禁。脑脊液蛋白增高,奎氏试验显示梗阻。脊髓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

四、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卧硬板床休息,辅以理疗和按摩,常可缓解或治愈。牵引治疗方法很多。俯卧位牵引按抖复位,是根据中医整复手法归纳整理的一种复位方法,现已研制出自动牵引按抖机,其治疗原理是:牵开椎间隙,在椎间盘突出部位以一定节律按抖,使脱出的髓核还纳。此法适用于无骨性病变、无大小便失禁、无全身疾患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前不宜饱食,以免腹胀,治疗后须严格须卧床一周。一次不能解除症状者,休息数日后可再次牵引按抖。本法简便,治愈率高,易为患者接受,为常用的非手术疗法。

(二)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为:①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复发,症状较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②神经损伤症状明显、广泛,甚至继续恶化,疑有椎间盘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③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有大小便功能障碍者。④合并明显的腰椎管狭窄症者。

术前准备包括X线片定位,方法是在压痛、放射痛明显处用美蓝划记号,用胶布在该处固定一金属标记,拍腰椎正位X线片供术中参考。

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切除患部的黄韧带及上下部分椎板,轻缓地牵开硬脊膜及神经根,显露突出的椎间盘,用长柄刀环切突出部的纤维环后取出,将垂体钳伸入椎间隙去除残余的退化髓核组织,冲洗伤口,完全止血后缝合。操作必须细致,术中注意止血,防止神经损伤,术后椎管内注入庆大霉素预防椎间隙感染,闭合伤口前,放置橡皮管引流。

手术一般只显露一个椎间隙,但如术前诊断为两处髓核突出或一处显露未见异常,可再显露另一间隙。合并腰椎管狭窄者,除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外,应根据椎管狭窄情况做充分的减压。因系采用椎板开窗法或椎板切除法进行手术,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术后3天下地活动,功能恢复较快,2~3月后即可恢复轻工作。术后半年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第十一章 化脓性骨髓炎及化脓性关节炎

第一节 化脓性骨髓炎

化脓性细菌侵入骨质,引起炎性反应,即为化脓性骨髓炎。病变可侵及骨组织各部分,但主要为骨髓腔感染。致病菌大多数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溶血性链球菌,其它如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也可引起。细菌侵入途径大多为血源性,但也可从外界直接侵入。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大多是因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没有得到及时、正确、彻底治疗而转变的。少数低毒性细菌感染,如局限性骨脓肿等,一开始就是慢性发病,急性症状多不明显。如急性期经过及时适当处理,可能痊愈而不形成慢性炎症。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一、病因

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多见(占80~90%),其次为链球菌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等则少见。一般进入骨骼途径有三:

(一)血源性 化脓性细菌通过循环在局部骨质发生病变,即为血源性骨髓炎。感染病灶常为扁桃腺炎、中耳炎、疖、痈等。患者大多身体衰弱,营养较差,过度疲劳或急性病后发生。外伤常为一诱因,病人有时有轻度外伤史,外伤有时决定发病部位,如局部轻度挫伤后可发生股骨或胫骨骨髓炎。

(二)外伤性 系直接感染,由火器伤或其它外伤引起的开放性骨折,伤口污染,未经及时彻底清创而发生感染,即为外伤性骨髓炎。骨与关节手主时,无菌操作不严,也可引起化脓性感染。

(三)骨骼附近软组织感染扩散引起,如脓性指头炎,若不及时治疗,可以引起指骨骨髓炎。

骨髓炎的发生必须具备二个条件,即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同时存在。高度感染力的细菌侵入人体是外在因素,全身或局部骨骼的抗菌力降低是内在因素。以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为例说明其发生过程。在正常人的血液里有时有少数细菌侵入,但由于机体抵抗力而被消灭,如在机体抵抗力降低,并有感染病灶时,细菌可从病灶进入血液,机体未能将其全部消灭,细菌随循环可侵入骨骼。是否发生感染,要看当时机体对感染的敏感性,局部的抵抗力等条件决定。从解剖学上看,在长骨干骺端有很多的终末小动脉,循环丰富,血流较慢,利于细菌繁殖。细菌积聚愈多,毒力愈大,则消灭愈难,发生骨髓炎的机会也就增加。有的细菌如葡萄球菌,常积聚成团,在细小动脉内可形成栓塞,使该血管的末端阻塞,使局部组织坏死,利于细菌生长和感染的发生。临床上骨髓炎的发生常和外伤(扭伤、挫伤等)有关,局部损伤常为诱因,有利于细菌生长。

总之,血源性骨髓炎常见的发病情况有:①多发于营养不良,发烧初愈的儿童;②常有病灶如疖、痈、扁桃腺炎等;③骨髓炎常起于长骨干骺端;④男孩发病较多。

二、病理

(一)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

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起始于长骨的干骺端,成团的细菌在此处停滞繁殖。病灶形成后脓肿的周围为骨质,引流不好,多有严重的毒血症表现,以后脓肿扩大依局部阻力大小而向不同方向蔓延(图3-194)。

胫骨上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扩散途径 1.干骺端化脓病灶向骨髓腔发展2.穿破骨皮质,侵入骨膜下
3.骨膜下与骨髓腔经骨小管相通 4.至关节腔
5.穿破骨膜至关节周围 6.穿破骨膜至软组织
图3-194 胫骨上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扩散途径

1.脓肿向长骨两端蔓延,由于小儿骨骺板抵抗感染力较强,不易通过,所以脓液多流入骨髓腔,而使骨髓腔受累。髓腔内脓液压力增多后,可再沿哈佛氏管至骨膜下层,形成骨膜下脓肿。

2.脓液突破干骺端的坚质骨,穿入骨膜下形成骨膜下脓肿。骨膜下脓肿逐渐增大,压力增高时,也可沿哈佛氏管侵入骨髓腔或穿破骨膜流入软组织。

3.穿入关节,引起化脓性关节炎。小儿骨骺板对感染抵抗力较强,因此由于直接蔓延而发生关节炎的机会甚少,但成人缺乏这道防线,就比较容易并发关节炎。若干骺端处于关节囊内时,感染就能很快进入关节内。如股骨上端骨髓炎并发髋关节炎。

急性骨髓炎以骨质吸收、破坏为主。慢性骨髓炎以死骨形成和新生骨形成为主。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如脓液早期穿入骨膜下,再穿破皮肤,则骨质破坏较少;但脓肿常在髓腔蔓延,张力大,使骨营养血管闭塞或栓塞。如穿出骨皮质形成骨膜下脓肿后使大片骨膜剥离,使该部骨皮质失去来自骨膜的血液供应,严重影响骨的循环,造成骨坏死。其数量和大小,视缺血范围而定,甚至整个骨干坏死。由于骨膜剥离,骨膜深层成骨细胞受炎症刺激而生成大量新骨,包于死骨之外,形成包壳,代替病骨的支持作用,包壳上可有许多孔洞,通向伤口形成窦道,伤口长期不愈,成为慢性骨髓炎。

(二)外伤性化脓性骨髓炎

火器性骨折或平时开放性骨折,因伤口污染,骨与软组织损伤,或异物存在,较易引起感染。因已有伤口,引流较好,骨质病变局限,一般全身情况多较好,如为战伤应特别注意厌气菌感染,要求及时做好清创术,预防其发生。

(三)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可有以下结果

1.经早期药物和支持疗法,炎症消退。病变吸收,不形成死骨,完全治愈没有遗患。

2.急性期未获得及时正确的治疗,可因严重的败血症或脓毒血症而死亡。

3.转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形成大块死骨,死腔,外有新骨,经一次或多次去除死骨等病灶后痊愈;如不能彻底消除病灶,常有复发。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发病年龄与部位

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学龄儿童及青少年为多见,新生儿亦可发生。男孩较多,可能由于活动多易受外伤所致。以胫骨及股骨为最多,其次为肱骨。外伤性骨髓炎则因外伤情况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及部位,战伤中多见。

(二)症状

1.全身症状 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全身症状严重。前躯症状有全身倦怠,继以全身酸痛,食欲不振,畏寒,严重者可有寒战,多有驰张性高热达39~41℃,烦燥不安,脉搏快弱,甚至有谵妄,昏迷等败血症现象,亦可出现脑膜刺激症状。此病人往往有贫血脱水和酸中毒。

外伤后引起的急性骨髓炎,除非有严重并发症或大量软组织损伤及感染等,一般全身症状较轻,感染多较局限而少发生败血症,但应注意并发厌气菌感染的危险。

2.局部症状 血源性骨髓炎早期有局部剧烈疼痛和跳痛,肌肉有保护性痉挛,肢体不敢活动。患部肿胀及压痛明显。如病灶接近关节,则关节亦可肿胀,但压痛不显著。当脓肿穿破骨质、骨膜至皮下时,即有波动,穿破皮肤后,形成窦道,经久不愈。

在外伤性骨髓炎,有开放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等,根据局部损伤程度,感染范围而有不同表现。

(三)X线检查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无明显变化,发病后3周左右可有骨质脱钙、破坏,少量骨膜增生,以及软组织肿胀阴影等。

(四)化验检查

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血培养阳性率较高,局部脓液培养有化脓性细菌,应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便及时选用有效药物。血化验中白血球及中性多核白血球均增高,一般有贫血。

应尽早诊断血源性骨髓炎,以便及时治疗。早期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血培养;如有局部蜂窝组织炎表现,应考虑有骨髓炎并给适当抗菌药物等治疗,必要时,局部穿刺抽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外伤所引起骨髓炎,根据外伤病史及局部症状即可诊断。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应与下列疾患鉴别:

1.蜂窝组织炎,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局部炎症较广泛,压痛范围也较大。

2.急性化脓性关节炎,肿胀、压痛在关节间隙而不在骨端,关节动度几乎完全消失,有疑问时,关节腔穿刺抽液检查可明确诊断。

3.风湿性关节炎,一般病情较轻,发热较低,局部症状亦较轻,病变部位在关节,且常有多个关节受累。

四、并发症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过去死亡率很高(约25%),但由于近年来对此病有进一步的认识,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适当抗菌药物与综合疗法的应用,死亡率已大为降低(约2%)。

由于骨骼感染引起骨质破坏,形成死骨,常转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甚至发生各种并发症,影响功能。常见的并发症为:

(一)化脓性关节炎。

(二)病理骨折。

(三)肢体生长障碍,如骨骺破坏,肢体生长长度受影响,患肢变短;或因骨骺附近炎症,血液供给丰富,使骨骺生长较快,患肢反而稍长。有时亦因骨骺部分受累,形成畸形生长,如膝内翻或外翻等。

(四)关节挛缩及强直。

(五)外伤性骨髓炎常因感染而有骨折延迟连接和不连接,以及关节活动受限等。

五、治疗

(一)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

1.全身支持疗法 包括充分休息与良好护理,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少量多次输血,预防发生褥疮及口腔感染等,给予易消化的富于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使用镇痛剂,使患者得到较好的休息。

2.药物治疗 及时采用足量而有效的抗菌药物,开始可选用广谱抗菌素,常二种以上联合应用,以后再依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调整。抗菌素应继续使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2周左右。大多可逐渐控制毒血症,少数可不用手术治疗。如经治疗后体温不退,或已形成脓肿,则药物应用需与手术治疗配合进行。

3.局部治疗 用适当夹板或石膏托限制活动,抬高患肢,以防止畸形,减少疼痛和避免病理骨折。如早期经药物治疗,症状消退,可延缓手术,或无需手术治疗。但如已形成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如脓肿不明显,症状严重,药物在24~48小时内不能控制,患骨局部明显压痛,应及早切开引流,以免脓液自行扩散,造成广泛骨质破坏。手术除切开软组织脓肿外,还需要在患骨处钻洞开窗,去除部分骨质,暴露髓腔感染部分(图3-195),以求充分减压引流。早期可行闭式滴注引流,伤口愈合较快。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开窗”引流

图3-195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开窗”引流

(二)火器伤化脓性骨髓炎的防治

火器伤使软组织和骨质受到损伤和污染,尤其是炸伤,组织破坏和污染程度都较严重,机体的抵抗力减低,感染可能性很大。因此,外伤后,要及时进行清创预防感染,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使开放性骨折变为闭合性骨折。将关节固定于功能位置,伤愈后早期活动,恢复功能,防止关节僵硬,如系枪伤所致的穿透伤进出口都很小,污染轻微无异物,又无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合并伤,可不作手术,只作伤口换药,保持引流,增强机体抵抗力和使用抗菌药预防感染。对炸伤引起的开放性骨折,必须彻底清创,不缝合伤口,以利引流。

对非火器伤骨折,如能及时进行清创,应缝合伤口,放置引流条48小时,争取伤口一期愈合,使骨折转为闭合性。若感染已发生,应尽早扩大伤口,以利引流,并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及抗感染治疗。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延续,往往全身症状大多消失,只有在局部引流不畅时,才有全身症状表现,一般症状限于局部,往往顽固难治,甚至数年或十数年仍不能痊愈。目前,对大多数病案,通过妥善的计划治疗,短期内可以治愈。

一、病因

在急性期中,经过及时、积极的治疗,多数病例可获得治愈,但仍有不少病人发生慢性骨髓炎。形成慢性骨髓炎常见的原因如下:

(一)在急性期未能及时和适当治疗,有大量死骨形成。

(二)有死骨或弹片等异物和死腔的存在。

(三)局部广泛疤痕组织及窦道形成,循环不佳,利于细菌生长,而抗菌药物又不能达到。

二、病理

急性期的症状消失后,一般情况好转,但病变持续,转为慢性期。

由于死骨形成,较大死骨不能被吸收,成为异物及细菌的病灶,引起周围炎性反应及新骨增生,形成包壳(图3-196),故骨质增厚粗糙。如形成窦道,常经年不愈。如引流不畅,可引起全身症状。

股骨下段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包壳”与死骨

图3-196股骨下段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包壳”与死骨

如细菌毒力较小,或机体抵抗力较强,脓肿被包围在骨质内,呈局限性骨内脓肿,称布劳德氏脓肿(Brodie's abscess)。常发生在胫骨上下端,起病时一般无明显症状,仅于数月或数年后第一次发作时才有局部红肿和疼痛。如病变部骨质有较广泛增生,使髓腔消失,循环较差,发生坚实性弥散性骨髓炎,称加利氏骨髓炎(Sclerosing osteomgelitis of Garre)。最常发生在股骨和胫骨,以间歇疼痛为主。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上进入慢性炎症期时,有局部肿胀,骨质增厚,表面粗糙,有压痛。如有窦道,伤口长期不愈,偶有小块死骨排出。有时伤口暂时愈合,但由于存在感染病灶,炎症扩散,可引起急性发作,有全身发冷发热,局部红肿,经切开引流,或自行穿破,或药物控制后,全身症状消失,局部炎症也逐渐消退,伤口愈合,如此反复发作。全身健康较差时,也易引起发作。

由于炎症反复发作,多处窦道,对肢体功能影响较大,有肌肉萎缩;如发生病理骨折,可有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如发病接近关节,多有关节挛缩或僵硬。

X线照片可显示死骨及大量较致密的新骨形成,有时有空腔,如系战伤,可有弹片存在。布劳德氏脓肿X线照片显示长骨干骺端有园形稀疏区,脓肿周围骨质致密。加利氏骨髓炎骨质一般较粗大致密,无明显死骨,骨髓腔消失。

慢性骨髓炎的诊断,根据以往有急性骨髓炎或开放性骨折病史,局部病灶检查及X线片表现,不难确诊,但仍需与下列病变鉴别。

(一)结核性骨髓炎 一般多侵入关节,病史较缓慢,有结核病或结核病接触史等。X线片显示以骨质破坏为主而少有新骨形成。

(二)骨样骨瘤 常易诊断为局限性脓肿,但其特征为经常性隐痛,夜间疼痛较重,局部压痛明显,但无红肿,少有全身症状,X线片可进一步提供鉴别依据。

(三)骨干肉瘤 局部及X线片表现偶可与骨髓炎混淆,但根据发病部位、年龄,临床表现及X线片特征可资鉴别。

四、治疗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一般采用手术、药物的综合疗法,即改善全身情况,控制感染与手术处理。由于重病长期卧床,尤其在血源性急性发作后,极需改善全身情况。除用抗菌约物控制感染外,应增进营养,必要时输血,手术引流及其他治疗。

药物应用宜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采用有效的抗菌药物。

如有急性复发,宜先按急性骨髓炎处理,加强支持疗法与抗菌药物的应用,必要时切开引流,使急性炎症得以控制。

无明显死骨,症状只偶然发作,而局部无脓肿或窦道者,宜用药物治疗及热敷理疗,全身休息,一般一、二周后症状可消失,无需手术。

如有死骨、窦道及空洞、异物等,则除药物治疗外,应手术根治。手术应在全身及局部情况好转,死骨分离,包壳已形成,有足够的新骨,可支持肢体重力时进行。手术原则是彻底清除病灶,包括死骨、异物、窦道、感染肉芽组织、疤痕等,术后适当引流,才能完全治愈骨髓炎。骨髓炎手术一般渗血多,要求尽量在止血带下进行,作好输血准备。

(一)病灶清除开放引流法 在过去,常用奥尔(orr)氏开放手术法,目的在清除病灶,消除死腔,充分引流,以利愈合。即彻底去除窦道、疤痕组织、死骨、异物,乱除死腔中的肉芽组织,切除不健康的骨质及空腔边缘,使之呈碟形(图3-197)。但应注意不可去除过多骨质,以免发生骨折。并注意少剥离骨周围软组织如骨膜等,以免进一步影响循环妨碍愈合,伤口不予缝合,用油纱布填充,外用石膏固定。2周后更换敷料,以后每4~6周更换一次,直至愈至。此法有一定缺点即伤口长期不愈需多次换石膏,臭味较大,邻近关节被固定过久,引起僵硬,肌肉萎缩,疤痕也较大。在小部分病人,如软组织缺损过大,或不能缝合皮肤时,仍有使用价值。

股骨化脓性骨髓炎 股骨慢性骨髓炎“碟”形术
图3-197 股骨化脓性骨髓炎
1.死骨形成2.“碟”形术后
3.术后2年恢复情况
图3-198 股骨慢性骨髓炎“碟”形术后,
留置细导尿管,缝合皮肤后,
即可联接滴注管

(二)清除病灶、滴注引流法 1956年以来我院采用的改进的方法,在彻底清除病灶,死腔碟形化后,洗净伤口,只定点缝合皮肤,不分层缝合。伤口内放两根细导尿管或塑料管,术后其中一根用生理盐水滴注引流(图3-198),每1000毫升生理盐水内加青霉素80万单位,一日约2000毫升,另一根作负压吸引。当患者体温降至正常后一周左右。由于伤口有充分滴注冲洗引流,感染容易控制,骨腔凝血机化,而后骨化。大多数病人伤口在一月内得到愈合。少数术后伤口不愈或复发的病人,大多是由于清除病灶不彻底引起的。再次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和滴注引流后可获成功。术后伤口缝合不可过紧,必须保持不断滴入,同时又能流出,以免引流不畅。滴注引流法的缺点是容易沾湿被褥,因此要防止潮湿,以免病人受凉,一般采用多量敷料吸水,塑料布和护架保护被褥。如用两根细导尿管,一根滴入液体,另一根用负压吸出(如胃肠减压器),可减轻上述情况。

(三)消灭死腔的手术 股骨、胫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在病灶清除术后如死腔很大,可用带蒂肌瓣充填死腔。勿损伤该肌瓣的血管神经,肌瓣不宜太大,避免蒂部扭转。

(四)病骨切除 有些慢性骨髓炎,如肋骨,腓骨上端或中分、髂骨等。可考虑采用手术切除病变部分。

(五)截肢 在感染不能控制,患肢功能完全丧失,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时,经慎重考虑后,方可采用。

火器伤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处理,要彻底清除病灶,用滴注引流法根治。

第二节 化脓性关节炎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为化脓性细菌引起的关节急性炎症。血源性者在儿童发生较多,受累的多为单一的肢体大关节,如髋关节,膝关节及肘关节等。如为火器损伤,则根据受伤部位而定,一般膝,肘关节发生率较高。

一、病因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致病菌多为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淋病双球菌,肺炎双球菌则很少见。细菌侵入关节的途径可为血源性,外伤性或由邻近的感染病灶蔓延。血源性感染亦可为急性发热的并发症,如麻疹、猩红热、肺炎等,多见于儿童。外伤性引起者,多属开放性损伤,尤其是伤口没有获得适当处理的情况下容易发生。邻近感染病灶如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可直接蔓延至关节。

二、病理

细菌侵入关节后,先有滑膜炎,关节渗液,关节有肿胀及疼痛。病情发展后,积液由浆液性转为浆液纤维蛋白性,最后则为脓性。当关节受累后,病变逐渐侵入软骨及骨质,最后发生关节僵硬。关节化脓后,可穿破关节囊及皮肤流出,形成窦道,或蔓延至邻近骨质,引起化脓性骨髓炎。此外,由于关节囊的松弛及肌肉痉挛,亦可引起病理性脱臼,关节呈畸形,丧失功能。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

化脓性关节炎急性期主要症状为中毒的表现,患者突有寒战高热,全身症状严重,小儿患者则因高热可引起抽搐。局部有红肿疼痛及明显压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关节液增加,有波动,这在表浅关节如膝关节更为明显,有髌骨漂浮征。病人常将膝关节置于半弯曲位,使关节囊松弛,以减轻张力。如长期屈曲,必将发生关节屈曲挛缩,关节稍动即有疼痛,有保护性肌肉痉挛。如早期适当治疗,全身症状及局部症状逐渐消失,如关节面未被破坏,可恢复关节全部或部分功能。

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在疑有血源性化脓性关节炎病人,应作血液及关节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X线检查在早期帮助不大,仅见关节肿胀;稍晚可有骨质脱钙,因软骨及骨质破坏而有关节间隙狭窄,晚期可发生关节骨性或纤维强硬及畸形等,有新骨增生现象,但死骨形成较少。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应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风湿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区别。

四、治疗

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及时正确处理,以保全生命与肢体,尽量保持关节功能。

全身治疗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同,如为火器伤,应做好初期外科处理,预防关节感染。

局部治疗包括关节穿刺,患肢固定及手术切开引流等。如为闭合性者,应尽量抽出关节液,如为渗出液或混浊液,即用温热盐水冲洗清亮后,再注入抗菌素,每日进行一次,如为脓汁或伤后感染,应及早切开引流,将滑膜缝于皮肤边缘。关节腔内不放引流物,伤口亦可用抗菌药物滴注引流法处理,或局部湿敷,尽快控制感染。

患肢应予适当固定或牵引,以减轻疼痛,避免感染扩散,并保持功能位置,防止挛缩畸形或纠正已有的畸形。一旦急性炎症消退或伤口愈合,即开始关节的自动及轻度的被动活动,以恢复关节的活动度,但亦不可活动过早或过多,以免症状复发。

总之。如治疗及时,效果较好,尤其在小儿,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反之,如果治疗不及时,不适当,则可引起关节广泛破坏,形成畸形,终至关节功能完全丧失。

附 关节穿刺及切开引流术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可引起关节积液,常需作关节穿刺抽液,以便确诊,必要时可进行关节冲洗并注入药物进行治疗。如关节积液已为脓性,则需作关节切开引流术。

一、关节穿刺及切开引流术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2.关节穿刺切开的方向和部位,应从关节最表浅而直接的径线进入,较晚抽出积液,又利于引流。3.穿刺时宜用稍粗的针头,便于抽液和冲洗。4.切开后应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用肠线将关节滑膜与皮肤缝合数针,以利引流。5.术后用夹板,石膏托或皮肤牵引,保持关节于功能位,待感染控制后,开始关节活动,以防关节粘连僵硬。

二、麻醉

1.关节穿刺前用小针头在进针处皮内至关节囊注射1%奴夫卡因3~5毫升。

2.关节切开引流的麻醉方法应根据病情,不同关节及引流范围而定。下肢关节切开一般可用腰麻;上肢关节切开可用臂丛麻醉,必要时可用全麻。

三、肩关节穿刺及切开引流术

(一)穿刺 常由关节的前方、喙突的下外(三角肌前缘处)垂直向后穿刺(图3-199)。

(二)切开引流 常用前切口,即沿三角肌胸大肌间沟作长约5厘米的弧形切口,切开关节囊,用橡皮条引流。

后切口(图3-200)可由肩胛冈外侧基部向下外作长约4~5厘米的切口,分开三角肌,外旋上臂,于冈下肌与小园肌之间,肱骨大结节内侧,切开关节囊放入橡皮条引流,注意切口不可过下,以免损伤腋神经。

肩关节穿刺 肩关节后切口引流
图3-199 肩关节穿刺 图3-200 肩关节后切口引流

四、肘关节穿刺及切开引流术

(一)穿刺 屈肘90度,在关节后方尺骨鹰咀突桡侧,桡骨头与肱骨外髁之间进针(图3-201-1)。

(二)切开引流 以上述穿刺点为中心,在关节近伸直位,作长约4厘米的纵切口,切开关节囊放入橡皮条引流(图3-201-2)。

肘关节穿刺及切开引流

(1)肘关节穿刺(2)肘关节后路切开引流

图3-201 肘关节穿刺及切开引流

五、腕关节穿刺及关节引流术

(一)穿刺 在腕背伸拇长肌腱与固有示指肌腱之间,腕关节间隙处进针,亦可由尺侧向横的方向进针(图3-202)。

腕关节穿刺及切开引流

(1)腕关节穿刺(2)腕关节引流切口

图3-202 腕关节穿刺及切开引流

(二)切开引流 于腕背伸拇长肌与固有伸示指肌腱间,作长约3厘米的波形切口,切开腕背侧韧带,牵开肌腱,再切开关节囊,用橡皮条引流,注意勿切开腱鞘(图3-203)。

六、髋关节穿刺及切开引流术

(一)穿刺 经关节前方穿刺法,即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下外约2厘米股动脉的外侧垂直进针(图3-203-1)。

(二)切开引流 常取前切口,但切口应较小,由髋前上棘稍下,沿缝匠肌与阔筋膜张肌之间向下,作长约6~8厘米切口,向外牵开阔筋膜张肌,向内牵开缝匠肌,露出股直肌并向内牵开,显露和切开关节囊(图3-203-2)。

髋关节穿刺及切开引流

(1)髋关节穿刺(2)髋关节切开引流

图3-203 髋关节穿刺及切开引流

七、膝关节穿刺及切开引流术

(一)穿刺 从髌骨上缘外侧向内下,或从髌骨上缘内侧向外侧穿刺(图3-204-1)。也可从髌骨内下缘向外上穿刺。

(二)切开引流 于髌韧带及髌骨两侧约1厘米的纵切口,切开皮肤,筋膜,关节囊及滑膜进入关节腔(图3-204-2)。用肠线将滑膜与皮肤缝合数针,以保持引流通畅。

膝关节穿刺及切开引流 踝关节穿刺
(1)膝关节穿刺 (2)切开引流
图3-204 膝关节穿刺及切开引流
图3-205 踝关节穿刺

八、踝关节穿刺及切开引流术

(一)穿刺 由关节前外方、外踝与伸趾长肌腱之间进针(图3-205);也可由关节前内方,内踝与胫前肌之间进针。

(二)切开引流 根据具体情况,可用关节的后外、前外、后内或作联合切口。

1.踝关节后外侧切开引流法 自外踝近侧约4厘米处,沿跟腱外侧向下纵形切口至跟骨上缘,再沿跟骨上缘向前切开约2厘米,将皮神经及小隐静脉向外牵开,切开深筋膜后将跟腱与踝关节穿刺长肌向内牵开,于距腓后韧带上方切开关节囊,显露关节腔(图3-206)。

踝关节后外侧切开引流

(1)切口(2)显露 (3)切开关节囊

图3-206 踝关节后外侧切开引流

2.踝关节前外侧切开引流法 在外踝与伸趾长肌腱之间,以关节为中心作长约4厘米的纵切口,切开皮肤,十字韧带,牵开伸趾长肌腱,再切开关节囊(图3-207)。

踝关节前外侧切开引流

图3-207 踝关节前外侧切开引流

第十二章 骨与关节结核

第一节 总论

一、病因及发病率

骨与关节结核是常见病,多继发于肺或肠结核,结核杆菌由原发病灶经血液侵入关节或骨骼,当机体抵抗力较强时,病菌被控制或消灭;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繁殖形成病灶,并出现临床症状。一般病程缓慢,偶有急性发作。骨与关节结核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检查时应注意有无呼吸系、消化系及淋巴腺等结核;治疗上必须注意全身与局部两方面情况。

骨与关节结核在儿童与青少年发病率最高,但成人也可发生。发生在脊柱的约占50%,负重关节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也较多,上肢如肩、肘和腕关节较少。

二、病理及分类

骨关节结核的病理和其他结核一样,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渗出期,第二期为繁殖期,第三期为干酪样变性期。以后出现三种情况:①病灶纤维化、钙化或骨化而愈;②病灶被纤维组织包围,长期静止状态;③病灶发展扩大。

根据病变部位和发展情况可分为单纯性骨结核,单纯性滑膜结核和全关节结核。当病变仅局限于骨组织或滑膜组织时,关节软骨尚无损害,如能在此阶段治愈,关节多能保存。单纯性(骨或滑膜)结核进一步发展,均可破坏关节软骨,而使关节的三个组成部分(骨、滑膜、软骨)同时受累,即为全关节结核(图3-208)。

骨关节结核的病理发展过程

(一)肺内原发病灶(二)1.单纯骨结核(二)2.单纯滑膜结核

(三)1.(三)2.全关节结核

图3-208 骨关节结核的病理发展过程

(一)单纯性骨结核 结核病灶局限于骨组织,多见于脊柱、骨盆、腕骨、跗骨和管状骨两端的松质骨。坚质骨如管状管的骨干,则很少见。发生在松质骨中心部位时,病变特点是骨组织的侵润和坏死,坏死与活骨分离后形成死骨,吸收后形成空洞。发生在松质骨边缘时仅形成局限性骨质缺损。坚质骨结核多自髓腔开始,以局限性溶骨性破坏为主,一般不形成大块死骨。儿童与青少年的骨干结核可有大量的骨膜新骨形成,成人则新生骨很少,而老年人仅见溶骨性改变。

(二)单纯性滑膜结核 多发生于滑膜较多的关节,如膝、髋、踝、肘等关节,病灶在关节滑膜开始,进展缓慢。滑膜感染结核后,其表层充血,水肿,浆液渗出和单核细胞浸润,关节液增多,常呈混浊。以后滑膜由浅红色变为暗红色,表面粗糙,晚期则纤维组织增生而肥厚变硬。如病变逐渐扩散,关节软骨及骨质均受破坏。形成全关节结核。

(三)全关节结核 单纯骨或滑膜型结核进一步发展,除骨与滑膜病变外,关节软骨也发生破坏或被剥离,而发展为全关节结核。关节软骨再生能力很差,一旦破坏,即使病变停止,缺损处也只能被纤维组织修复,失去其原有的光滑面,使关节发生纤维性或骨性强直,从而丧失关节功能,发展成全关节结核后,全身或局部症状均较显著。可有寒性脓肿形成,经组织间隙向他处扩散,有的自行穿破或误被切开,引起继发性感染,窦道经久不愈。

骨与关节结核的破坏与扩散,一般较缓慢,少有新骨增生。骨与关节结核也有其修复过程,即结核性肉芽组织逐渐变为成熟的结缔组织,有的发生骨化,因而关节有纤维强直,少有骨性强直。

在单纯性骨结核,病灶未侵入关节前即予消除,可防止全关节结核的发生,在单纯滑膜型结核,早期去除滑膜病灶可防止其发展为全关节结核,并保持关节的一定功能,在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和关节融合术可导致该关节结核病的治愈,保持肢体的一定功能,因此,及时适当的治疗对病理过程常有决定性的影响。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

1.全身症状 轻重不一,一般为慢性发病过程,多为低热,消瘦等症状,如合并感染,可有高热,伤口流脓等。红血球沉降率多增速。

2.局部症状 发展缓慢,早期多为偶然的关节疼痛,逐渐加重并转为经常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有压痛,疼痛可放散至其它部位,如髋关节结核疼痛常放散至膝关节。因此,病人主诉膝关节疼痛时应注意检查髋关节。因活动时疼痛而有肌痉挛,致使关节的自动和被动活动受限,持久性肌痉挛可引起关节挛缩或变形,患肢因废用而肌肉萎缩。在晚期因骨质破坏,或骨骺生长影响,形成关节畸形、病理脱臼或肢体短缩等。在脊椎结核因骨质破坏椎体塌陷及脓肿、肉芽组织形成,可使脊髓受压而发生截瘫。脊椎结核和其它关节结核常有寒性脓肿,如穿破可合并感染使症状加重,形成窦道伤口长期不愈。

(二)诊断

诊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临床症状 根据病史、结核接触史及上述全身和局部症状进行诊断。因病程缓慢,应注意早期确诊。

2.X线检查 早期X光照片可无明显改变,以后有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以及骨质破坏和寒性脓肿,但少有新骨形成。必要时应与对侧关节对比。

3.化验检查 红血球沉降率多增速。在儿童有可疑时可作结核菌素试验,如48小时内对1/1,000结核菌素皮内试验为阴性,可排除结核感染;如临床诊断明确则可不作,以免皮肤反应过强,也可先用1/10,000结核菌素作皮内注射试验。有关节积液时可作穿刺化验,查结核菌;有时需作培养及动物接种,必要时作活体组织检查。

(三)鉴别诊断

注意与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相区别。化脓性关节炎全身症状严重,常有败血症现象,发病急遽,高热,白血球数增高;局部有急性炎症表现;关节抽液有脓液,显微镜下有脓球、细菌,培养有化脓细菌。类风湿关节炎为多数关节受累,时好时坏,无脓肿形成;关节抽液多为草黄色,无细菌。

四、治疗

(一)全身治疗 主要为全身支持疗法及药物疗法。支持疗法包括增进营养、新鲜空气,适当阳光和患者的精神安慰等。药物治疗主要为适当联合使用抗结核药物,如硫酸链霉素、异烟肼和对氨基柳酸钠等,以同时应用两种为好,可增加药效,并可减少细菌的耐药性。其中链霉素抗结核效果较其它二种为好,但应注意其对第8颅神经的毒效,如耳鸣、晕眩、走路不稳、平衡失调等,如发生耳聋,常不能恢复,故一有症状应立即改药。注意细菌对链霉素的耐药性,故不宜使用过久或剂量过大。一般每日一克,肌肉注射,分二次给:小儿15~25毫克/公斤/日,分二次给。成人一般一次疗程可用30~40克。如需较长时间使用,可用间隙法,每周2~3克,即间日注射1克或3日注射1克。一般宜在病变较活动时或手术前后使用。异烟肼量一般为100毫克一日三次,小儿按10~20毫克/公斤/日,分三次给。一般反应较小,可有兴奋,头痛,异常感觉等,甚至四肢麻木,可用维生素B6防治。对氨基柳酸钠(PAS),用量为3~4克,一日三次,小儿0.2~0.3克/公斤/日,分三次服,副作用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蛋白尿等停药后即好。

(二)局部治疗 应用牵引(主要在髋、膝关节)与固定,预防与矫正患肢畸形,保持关节在功能位,约需4~6月,如病变主要在滑膜部分,骨质受累较少,应注意争取保留关节的活动功能;用牵引法,保持其关节面分开,以防止其粘连,甚至完全愈合。

(三)手术治疗

在全身支持疗法和抗结核药物的控制下,及时、彻底地进行手术治疗,可以缩短疗程,预防或矫正畸形,减少残废和复发。应很好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时机。一般患病早期多用非手术法治疗。在儿童如处理不当,往往发展较快,而适当的治疗,如严格控制负重活动,抗结核治疗,支持疗法等,往往能取得较好效果。要注意手术对患儿的负担大,四肢关节手术要注意影响骨骺的生长。

1.病灶清除术 此手术是直接进入病灶,完全或近乎完全将病变去除干净。实践证明,此手术可达到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的目的。

(1)病灶清除术的适应症:①病灶内有较大或较多死骨,不易自行吸收;②病灶内或其周围有较大脓肿;③有经久不愈的窦道;④单纯滑膜结核经非手术治疗无效;⑤单纯骨结核,有向关节内突破可能时;⑥脊椎结核合并有脊髓压迫症状时。

(2)手术时机应视患者全身和局部情况而定。①患者必需有耐受手术的能力,无心、肝、肾、肺重要器官功能严重损害;②局部无急性混合感染;③经过一定时间的抗痨药物准备,最好是在经过2~4周抗痨药物治疗,全身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血沉下降时进行手术。

(3)病灶清除术要点 单纯性滑膜结核,经手术去除病变的滑膜,术后牵引和固定一段时间,多能获得治愈并保全一定的关节功能。如病灶仅局限在骨内,可只作病灶清除,去除死骨、结核肉芽组织、脓汁等。在全关节结核,切除病变的滑膜,软骨及骨组织,消除死骨,结核性肉芽组织、脓汁等,有合并感染的还需要切除窦道及邻近疤痕组织。

2.关节融合术晚期全关节结核因关节严重广泛破坏已不能恢复活动功能,用手术方法清除病灶后固定于功能位,有内固定作用,病变得到治愈,关节不痛。

髋、膝、肩、踝等关节结核,如无合并感染,常在病灶清除后同时纠正畸形,融合关节于功能位,脊椎结核病灶清除后,于二期作后路融合手术。但如脊椎结核骨质破坏较少,无明显死骨,脓肿及窦道者宜在药物治疗下只作脊椎融合术。在肘关节,为要保持关节的活动度,只作病灶清除,关节切除即可。

如有合并感染(如有窦道),不应在清除病灶的同时作关节融合术,以防化脓感染的扩散,应在伤愈一段时间后,再考虑融合术。

3.寒性脓肿的处理为了防止自行突破引起合并感染及压迫器官,可采用反复抽吸法,即在局部浸润麻醉下,用较粗针头在较高位置穿入,经过一段正常组织,再穿入脓腔尽量抽吸脓汁,注入1克链霉素,封盖伤口,防止因穿刺而引起的窦道形成。

较大寒性脓肿形成,需手术治疗,切开脓肿,吸尽脓汁,沿脓腔探至骨关节病灶,清除死骨、肉芽组织、脓肿壁等。注入青、链霉素后缝合伤口,继续按所在的骨关节结核治疗。

4.纠正畸形如关节结核愈后骨性强硬,有严重畸形,应考虑截骨术纠正畸形。

5.截肢如患部骨关节广泛病变,合并感染,致患部完全失去功能时,经慎重考虑后施行。例如足部跟骨、距骨、舟骨等广泛结核破坏合并感染,足部严重畸形,使足完全失去功能,可考虑小腿截肢,配带假肢。在上肢极少考虑截肢。

第二节 各论

脊椎结核

脊椎结核约占骨关节结核总数的一半,其中以儿童和青少年发生为最多。所有脊椎均可受累,但以腰椎为多见,胸椎次之,颈椎较少,骶椎中骶1较多,负重损伤为一诱因。

一、病理

脊椎结核病变多发生在椎体,少数在椎板、椎弓、棘突及横突。

(一)中心型或幼年型 小儿椎体周围软骨成份多,中心骨化部分病变发展后可有塌陷早期椎间隙尚在。

(二)边缘型 又称骨骺型或成人型,发生在较大儿童或成人,起于椎体上缘或下缘的骨骺,病变常迅速破坏椎间软组织,使椎间隙狭窄或消失,上下椎体相连。

(三)前侧型或骨膜下型 也在成人发生,位于椎前韧带下,常扩散累及上下邻近脊椎。

(四)附件结核 如横突、椎板、椎弓根或棘突结核,较少见。

椎体病变因循环障碍及结核感染,有骨质破坏及坏死,有干酪样改变和脓肿形成,椎体因病变和承重而发生塌陷,使脊柱形成弯度,棘突隆起,背部有驼峰畸形,胸椎结核尤为明显。由于椎体塌陷,死骨、肉芽组织和脓肿形成,可使脊髓受压发生截瘫,发生在颈椎及胸椎较多。骨质破坏,寒性脓肿在脊椎前纵韧带下形成,可穿过韧带至脊椎前筋膜间隙,因重力关系可扩散至远离病变的部位。颈椎结核脓肿可出现在颈椎前使咽后壁隆起,可引起吞咽或呼吸困难;在颈部两侧可出现在胸锁乳肌后缘的皮下。胸椎结核常形成椎前和椎旁脓肿,也可出现在后纵隔区或沿肋间向胸壁发展;向椎管发展可引起截瘫。腰椎结核脓肿常至盆腔,形成腰肌脓肿,沿髂腰肌向下蔓延到腹股沟或股内侧,从股骨后达大粗隆,沿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至股外侧下部;或向后蔓延到腰三角区。这些脓肿,因为没有急性炎症的表现,称为寒性脓肿。脊椎结核在好转过程中,病变的破坏性产物,如脓肿、死骨等可逐渐被吸收,同时有纤维组织充填修复,最后形成纤维愈合和骨性愈合,病程很长。但通过积极治疗,可使病程大为缩短。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除具有一般症状外,尚有以下特点:

(一)早期有贫血,体重减轻,容易疲乏,背(腰)部疼痛及放散痛,疼痛主要在脊椎病变部位,发病初期不重,随病变发展而加剧,休息后可减轻或暂时消失;不同部位的病变还可引起各种转移痛。承重、行走和脊柱活动时疼痛加剧。

(二)肌肉痉挛及运动障碍 肌肉痉挛,脊柱活动受限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作用。儿童因熟睡后肌肉松弛,腰部稍动即引起疼痛,出现“夜啼”。颈椎结核患者常用两手托住头部(图3-209)腰椎结核患者腰部僵直如板,拾物时不敢弯腰而屈髋、膝(拾物试验阳性)(图3-210),防腰背活动疼痛。

托头(颈椎结核) 拾物(腰椎结核)
图3-209 托头(颈椎结核) 图3-210 拾物(腰椎结核)

(三)晚期常有背部畸形(图3-211)和寒性脓肿(图3-212)脓肿穿破后发生合并感染和窦道。

驼峰畸形 寒性脓肿
脊椎病变,邻近椎体,
椎体及椎间盘破坏
图3-211 驼峰畸形
1.腰大肌脓肿,蔓延至腹股沟及股内侧
2.腰部脓肿
图3-212 寒性脓肿

(四)截瘫 未经适当治疗的病人,晚期有脊髓受压,出现部分或完全截瘫,为危害病人的严重合并症。

(五)X线检查可显示不规则的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椎体塌陷、空洞、死骨和寒性脓肿阴影等征象。

检查时应注意有无其它病灶,如肺结核、生殖泌尿系结核等。

三、治疗

脊椎结核是全身结核的一部分。为了尽早治愈全身和局部结核,必须充分发挥医护人员和病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增强病人机体的抵抗力,使矛盾向有利于机体方面转化。应用支持疗法、药物疗法,必要时手术清除病灶、融合脊椎,早日恢复病人的健康。

(一)非手术疗法

1.卧床使病变脊椎不承重,是防止病变发展、严重畸形和截瘫的必要措施,卧前后石膏床或硬床均可。在病灶活动期必需坚持卧床,否则,病变的椎体在承重(坐、立或行走)情况下,将加速破坏、塌陷,形成严重畸形,甚至发生脊髓受压造成截瘫。在发育较快的儿童,尤其造成严重驼背畸形,并可发生截瘫(在儿童成长后,因脊柱发育受影响和脊髓受压而发生截瘫)。在儿童尤需坚持卧床,常需数年时间。卧床期间可适当进行四肢运动和背部肌肉收缩活动。

2.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3.抗痨药物的应用 链霉素、异烟肼和对氨柳酸钠综合应用,效果较好,可减少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对活动期病人和手术前后,应给予链霉素(0.5克肌注,2/日,共约30~40克)及异烟肼(100毫克3/日),其它时间,根据情况,可间隙使用链霉素、异烟肼及对氨柳酸钠(3~4克,3/日),约3~6个月。

4.病变愈后逐步增加活动,要防止脊柱过多承重,以免病情反复。病变愈合的标志是腰背局部疼痛和压痛消失,全身健康良好,体温、脉搏和血沉等正常,X线显示骨愈合良好。

(二)手术疗法

在适当情况下应采用手术疗法,以达到治愈病灶,缩短疗程和恢复机体功能的目的。根据病情选用脊柱融合、病灶清除、脓肿切除或刮除、窦道切除等手术。一般有明显椎体破坏和寒性脓肿或大块死骨,多采用病灶清除(图3-213)和脊椎融合术(图3-214);如病灶局限,骨质破坏少,亦可只采用脊椎融合术。对小儿患者手术要慎重,一般以非手术疗法为主,但必须坚持卧床,防止承重走路,必要时采用脊椎融合术及病灶清除术。

胸椎结核,肋骨横突切除及病灶清除术

1.手术切口 2.切除肋骨及横突,显露及清除病灶

图3-213 胸椎结核,肋骨横突切除及病灶清除术

脊椎后路植骨融合术

(1)纵行劈开棘突,用小圆凿从椎板外层掀起小骨片,使椎板植骨处呈鱼鳞状

(2)在劈开的棘突间嵌入长条骨块,椎板上植多量碎松质骨

图3-214 脊椎后路植骨融合术

(三)合并症的治疗

1.寒性脓肿的治疗 如脓肿过大,宜先用穿刺法吸出脓汁,注入链霉素,以免脓肿破溃和发生继发性感染以及窦道形成。在适当时机应尽早进行病灶清除术和脓肿切除或刮除。

2.截瘫的治疗 脊椎结椎合并截瘫的约有10%,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主要措施为脊椎结核活动期坚持不负重,坚持卧床和抗痨药物治疗等。如已发生截瘫,应早期积极治疗,大多可以取得良好的恢复。如失去时机,后果是严重的。如已有部分瘫痪,一般多先行非手术治疗,按截瘫护理,绝对卧床,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改善全身情况,争取最好的恢复;如1~2月后不见恢复,应尽早手术解除张力,如截瘫发展很快,甚至完全截瘫,应尽快手术,不宜等待。在颈椎结核合并截瘫,或有寒性脓肿,应早行手术,可在颈部前侧作切口,在胸锁乳突肌前侧与颈总动脉颈内静脉之间(或在颈动脉鞘之前)进入,显露和清除病灶,必要时一次处理两侧。在胸椎手术多采用肋骨横突切除病灶清除术,或行椎前外侧前灶清除减压术(图3-215),待截瘫恢复,一般情况好转后,再作脊椎融合术,使脊椎稳定。

胸椎结核合并截瘫,前外侧病灶清除及减压术。

图3-215胸椎结核合并截瘫,前外侧病灶清除及减压术。

插图示切除肋骨、横突、椎弓及部分椎板

骶髂关节结核

骶髂关节结核不多见,在儿童很少发生,多发于15岁以上青壮年,女性较多。

一、病理

开始多为骨型结核,发生于骶骨或髂骨,然后扩散至关节。大多数有脓肿形成,多数发生在关节后部,有时发生在腹股沟,臀部或会阴部,在盆腔内少见,如骶骨破坏严重,也可在盆腔髂腰肌部位。常因脓肿张力大自行穿破形成窦道。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发病一般较脊椎结核缓慢,往往先发现脓肿,疼痛及压痛,又往往因脓肿破溃减压,疼痛减轻而延误诊断。有下背及患侧骶髂部疼痛。也可有“坐骨神经痛”即转移痛至患侧臀部及股外侧。但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不同,不放散至小腿及足部,感觉无改变,活动时疼痛加重,如翻身、坐久、上下楼、弯腰、下蹲等,站立时一般身体向健侧倾斜;走路时不敢跨大步。仰卧位常感骶髂部疼痛。

检查时在站立位脊柱前弯、后伸及侧弯均受限,并有局部疼痛,但坐位时活动较好。卧位直腿抬高试验,患侧受限并有局部疼痛。压挤或分离髂骨时患部疼痛,骶髂关节患部有压痛,可有寒性脓肿或窦道。肛指检查有时可摸到局部脓肿及压痛。

X线照片检查对早期诊断很重要,需照骶髂关节正位及斜位(关节的矢状面),可见骨质破坏、死骨及空洞形成等。

鉴别诊断:注意与骶髂劳损,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结核和髋关节炎症等鉴别。

三、治疗

由于无需考虑骶髂关节的活动度,为了缩短疗程,常采用病灶清除术及关节融合术,在病的早期无死骨或脓肿形成,可只做关节融合术(从关节后部),术前宜预制前后石膏床。

如病灶局限于骶骨或盆腔内脓肿,应采用前显露法(图3-216),将腹膜连同输尿管牵向对侧,可见髂总动、静脉及脓肿。脓肿位于血管外侧及髂肌内侧,切开脓肿壁,清除脓汁、肉芽组织、乾酪样物质及死骨等,可见脓肿与骶髂关节相通的病变处,适当扩大显露,进一步清除病灶,刮除脓肿壁肉芽组织,冲洗后,伤口内放入青、链霉素,缝合伤口。注意勿损伤腰丛神经。

骶髂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前显露法

(1)切口 (2)显露脓肿及病灶

图3-216 骶髂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前显露法

如病灶局限于髂骨,脓肿在后部,应采用后显露法(图3-217)显露髂嵴后部、髂后上棘,沿髂骨外板后缘向外下分离臀大肌,至坐骨大切迹稍上,对正骶髂关节病变部位,凿下大小适当长方形的髂骨一块,以显露骶髂关节及病灶,彻底清除脓汁、肉芽组织、乾酪物质及死骨等,冲洗伤口置入青、链霉素。如无窦道,应利用取下骨块或髂骨后部取骨植入一次融合骶髂关节。

骶髂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后显露法

(1)切口 (2)凿开一带蒂骨瓣向内侧翻开,显露骶髂关节

图3-217 骶髂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后显露法

如前后均有脓肿,可分次手术,先处理前部,约1~2月后处理后部,并作关节融合。

髋关节结核

髋关节结核约占骨关节结核的20~30%,多发生于儿童。

一、病理

初起病灶以骨型为多见,滑膜型较少。骨型病灶多起于髋臼或股骨头,逐渐扩大,穿入关节,形成全关节结核。滑膜型病灶,也可扩散破坏关节软骨、股骨头、颈和髋臼,成为全关节结核(图3-218)。病灶常有干酪样物和寒性脓肿形成,并可向腹股沟区或大粗隆处穿破,引起窦道和合并感染。由于股骨头、髋臼进行性破坏和屈曲、内收痉挛,可使关节发生病理性脱位。病变静止后,有纤维组织增生,使关节形成纤维性强直或骨性强直,常呈内收和屈曲畸形。病变自愈的病程很长,且不可避免地发生广泛破坏和畸形,必须积极地提供转化矛盾的条件,排除不利因素,转化病理过程,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和肢体功能。

髋关节结核,股骨头及髋臼破坏

图3-218 髋关节结核,股骨头及髋臼破坏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疼痛 早期症状为髋部和膝部疼痛(沿闭孔神经向膝部放散),儿童患者主诉常为膝部疼痛,要防止误诊为膝关节病变。检查时病变的髋关节有活动受限和疼痛,疼痛随病变的发展而加重,活动时加重。

(二)肌痉挛 由于疼痛引起的肌肉痉挛,有防止肢体活动的保护作用。儿童常有夜啼,长期痉挛和废用的结果使肌肉萎缩,股四头肌萎缩尤为明显。

(三)畸形 由于肌痉挛的结果,髋关节有屈曲、内收挛缩畸形,托马氏征(Thomas)阳性(图3-219,图3-220),并可引起髋关节半脱位或全脱位,肢体相对地变短。在儿童如有骨骺破坏影响生长长度,肢体短缩更明显。由于疼痛,骨质破坏,畸形和肢体变短,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跛行,甚至不能走路。

髋关节屈曲挛缩

1.伸腿时明显

2.屈健腿使腰贴平时明显(托马氏征阳性)

图3-219 髋关节屈曲挛缩

髋关节骨内收挛缩

1.任骨盆倾斜时不明显

2.将其放正稳定时明显

图3-220 髋关节骨内收挛缩

(四)压痛 髋关节前部和外侧有明显压痛。虽感膝关节疼痛,但膝关节检查无异常。

(五)窦道形成 晚期常有窦道形成,大多在大粗隆或股内侧,关节有合并感染。

(六)X线检查 局部早期有股骨头及髋臼骨质疏松,以后因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可有不规则破坏(图3-218),有死骨或空洞,甚至股骨头、颈完全破坏,但少有新骨形成,可有病理脱位。

诊断要点:要结合病史、全身和局部症状、血沉、照片等情况进行分析。注意与化脓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鉴别。类风湿性关节炎常为多关节受累,晚期可有关节僵硬,但无骨质破坏病灶。

三、治疗

(一)对髋关节结核的治疗,首先要着重全身治疗,改善全身情况,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二)在结核病灶活动期和手术前、后,应用抗结核药物。

(三)牵引 可纠正肌肉痉挛引起的关节畸形,用持续皮肤牵引,早期纠正部分或全部屈曲挛缩,用牵引法保持关节面分离,以防粘连。

(四)手术治疗

1.在全关节结核由于关节病变广泛,非手术疗法很难治愈,且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关节强硬和畸形,在全身情况改善后,应争取早期手术治疗,不仅可清除病灶,缩短病程,且可纠正畸形,融合固定关节于功能位(图3-221),有利于早期恢复健康和负重行走,术后用髋人字石膏固定约3个月。

髋关节结核病灶清除与关节融合术

图3-221 髋关节结核病灶清除与关节融合术

2.在滑膜型或早期全关节结核,尤其在儿童患者,如关节面大部完好,在切除滑膜病灶或骨病灶时,注意术中勿使关节脱臼,以免影响股骨头循环,不作融合术,术后继续牵引及抗结核药物治疗,在不承重情况下早期活动,可保全关节部分或大部活动功能。

3.在单纯型骨结核,应手术清除结核病灶,以免病灶穿入关节形成关节结核。

以上手术,术毕均在关节内放链霉素1克,如有窦道,同时放青霉素40万单位。

膝关节结核

发病率也较高,仅次于脊椎和髋关节结核,约占骨关节结核10%。

一、病理

初起时大多为滑膜型,骨型病灶多在胫骨上端或股骨下端,均可扩散为全关节结核(图3-222)。滑膜肥厚充血,颜色稍灰暗,呈半透明状,有的部分显示豆渣或豆腐乳样,可有积液和粘连,肉芽组织蔓至软骨面上,有的可因磨擦力而脱落,露出骨面。如骨骺破坏,可引起肢体短缩畸形。由于膝关节周围缺少肌肉覆盖,肌肉萎缩,肿胀明显,关节呈梭形肿大。脓肿较易穿破形成窦道,病程很长,很难自愈,多需手术治疗。

股骨干骺端结核扩散至膝关节 膝关节全关节结核,有骨质破坏,关节间隙消失
图3-222 股骨干骺端结核扩散至膝关节 图3-223 膝关节全关节结核,有骨质破坏,关节间隙消失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起病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可有轻度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往往发病较长时间后方就诊,常在初诊时就发现全关节结核,病情发展后,肿胀明显,肌肉萎缩,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破坏(图3-223),活动受限,伴有疼痛和压痛。晚期由于疼痛而有肌肉痉挛,导致膝关节屈曲挛缩(图3-224)和内、外翻畸形。常有窦道形成,合并感染。由于疼痛和畸形,病人有跛行,甚至不能走路。

左膝关节结核,关节肿胀及屈曲挛缩

图3-224 左膝关节结核,关节肿胀及屈曲挛缩

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体温、血沉、X线检查,必要时及时作活体组织检查,动物接种以确定诊断。注意早期确诊,有时股淋巴结肿大,有结核病变,取作活检对诊断膝关节结核有一定意义。应与创伤性,化脓性以及类风湿关节炎相区别。

三、治疗

(一)支持疗法和抗结核药物治疗 改善全身健康情况。

(二)早期卧床及牵引 可迅速减轻症状,用皮肤牵引使关节伸直。

(三)滑膜型结核早期 关节内注射链霉素,每次1克,每周1~2次,约12周,如无效,应早期手术。

(四)手术疗法

1.骨型结核应及早去除病灶,以免向关节扩散。

2.滑膜型结核,如大部分软骨完整,可做病灶清除术,去除病变滑膜、髌上脂肪,软骨面上肉芽,如半月板受累也需切除,术毕完全止血,置患肢于托马氏夹板上,用皮肤牵引,保持关节伸直。以后逐渐活动关节,但休息时要保持伸直,抗结核药物持续半年,在儿童多能保全关节的一定活动度。

3.全关节结核,骨质有明显破坏,应在彻底清除病灶后融合膝关节于功能位(图3-225)。在儿童应融合在膝关节伸直180°位,注意勿伤骨骺。

膝关节融合术 膝关节融合术
(1)切口 (2)锯去胫骨及股骨关节面和部分骨质,注意纠正关节畸形 (3)钢钉交叉固定侧面观 (4)钢钉交叉固定正面观

图3-225 膝关节融合术

踝关节结核

一、病理

骨型较多见,可扩散至滑膜,也可先发生在滑膜,再扩散为全关节结核。局部软组织较少,常穿破合并感染,形成窦道。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除全身症状外,局部早期有疼痛及跛行。踝部活动受限,小腿肌肉萎缩,局部有肿胀和压痛。晚期多有马蹄足(跖屈)畸形及窦道形成。

X线可见邻近骨质萎缩和破坏,关节间隙狭窄,边缘不整齐。必要时可作活体组织检查,以确定诊断。

三、治疗

早期轻度病变可用短腿石膏固定和抗结核药物治疗。滑膜型结核,可做滑膜切除术。骨型结核宜及早去除病灶,局部植骨,全关节结核应在彻底清除病灶后,融合踝关节于功能位。

足部结核

一、病理

距骨、跟骨结核较多,跖骨和趾骨结核较少,舟骨、骰骨和楔状骨则少见。跟骨或距骨结核向踝关节穿破可形成踝关节结核。跗骨结核易扩散形成多处结核,常因穿破而合并感染形成窦道,长期不愈。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主要为局部肿胀、疼痛和跛行。负重和足内外翻活动可引起疼痛,局部有压痛。如有继发感染,全身和局部症状加重。足部常有跖屈外翻或内翻畸形,X线显示足部骨质脱钙,骨质破坏,死骨及空洞形成等。

三、治疗

多需手术治疗,即病灶清除,融合关节。如病灶在骨质内,应在清除后植骨。如有合并感染,应按慢性骨髓炎处理方法清除病灶,伤口愈合后,必要时二期融合关节。在个别跖骨或趾骨结核,可作局部切除病骨。如有多数跗骨结核广泛化脓感染,尤其是跟骨大部破坏,合并严重畸形,长期影响全身健康,而足的功能不能恢复时,可考虑小腿截肢。

肩关节结核

一、病理

多发生于肱骨头,也可发生在关节盂或滑膜;可形成脓肿向肱二头肌沟、喙突或腋下扩散,穿破后形成窦道。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发病缓慢,局部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旋转时疼痛,局部肿胀,有压痛。X线照片显示骨质疏松,骨质破坏,死骨或空洞等。

三、治疗

多需病灶清除及关节融合术(图3-226),可一次完成,术后用肩人字石膏固定肩关节于功能位,如有窦道则只作病灶清除及外固定。在儿童可于病灶清除后,石膏固定于肩外展80°前屈30°位。

肩关节融合术示意图

图3-226 肩关节融合术示意图

肘关节结核

一、病理

为上肢结核最常见的部位,成人较多,如无适当处理,关节常僵硬于半伸直位,严重地影响上肢功能,多为骨型结核发生于尺骨鹰嘴,其次为肱骨内、外踝;亦有滑膜型结核。病灶常扩散为全关节结核(图3-227)。

肘关节结核,有广泛破坏及缺损

图3-227肘关节结核,有广泛破坏及缺损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早期症状为肘部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关节常僵硬于半伸直位,晚期可有窦道形成。X线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破坏等。

三、治疗

对早期单纯骨结核应及时作病灶清除,植骨充填空腔。如为滑膜型,则作滑膜切除,伤愈后及时活动以保护关节的活动度。如为全关节结核,宜作关节切除术(图3-228),以保持关节的活动度。

肘关节结核病灶清除和关节切除术

(1)肘关节切除范围(2)肘关节除后上、下

(3)肱骨下端分叉状(4)尺骨上端L形切除骨端的距离(3~4厘米)

图3-228 肘关节结核病灶清除和关节切除术

第十三章 骨肿瘤

第一节 总论

骨肿瘤是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血管、神经、骨髓等)的肿瘤,是常见病。同身体其它组织一样,其确切病因不明;骨肿瘤有良性,恶性之分,良性骨肿瘤易根治,预后良好,恶性骨肿瘤发展迅速,预后不佳,死亡率高,至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恶性骨肿瘤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是继发的,从体内其它组织或器官的恶性肿瘤经血液循环,淋巴系统转移至骨骼或直接侵犯骨骼。还有一类病损称瘤样病变,肿瘤样病变的组织不具有肿瘤细胞形态的特点,但其生态和行为都具有肿瘤的破坏性,一般较局限,易根治。

骨肿瘤的组织学分类

过去,对骨肿瘤的命名、分类及组织发生等方面的看法比较混乱。国际卫生组织(WHO)决定单纯依据组织学的标准,即依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类型及其产生的细胞间物质的类型进行分类。凡不符合规范类型者,均属于未分化型的范畴。分类的目的在于有效地预测该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为临床处理提供依据。所以,上述的分类虽然并非完全合理,却不失为目前国际上最通用的一种。现介绍如下:

原发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的组织学分类

一、成骨性肿瘤

(一)良性

1.骨瘤(Osteoma)

2.骨样骨瘤和骨母细胞瘤(OsteoidOsteoma and Osteoblastoma)

(二)恶性

1.成骨肉瘤(Osteosarcoma)

2.皮质旁成骨肉瘤(Juxtacorticalosteosarcoma)

二、成软骨性肿瘤

(一)良性

1.软骨瘤(Chondroma)

2.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

3.软骨母细胞瘤(Chondroblastoma)

4.软骨粘液样纤维瘤(Chondromyxoidfibroma)

(二)恶性

1.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

2.近皮质软骨肉瘤(JuxtacorticalChondrosarcoma)

3.间叶性软骨肉瘤(MesenchimalChondrosarcoma)

三、骨巨细胞瘤(CiantCell Tumor of bone)

四、骨髓肿瘤

1.尤文氏肉瘤(Ewing'ssarcoma)

2.骨网织细胞肉瘤(Reticulosarcomaof bone)

3.骨淋巴肉瘤(Limphosarcomaof bone)

4.骨髓瘤(Myeloma)

五、脉管肿瘤

(一)良性

1.血管瘤(Hemangioma)

2.淋巴管瘤(Limphoangioma)

3.血管球瘤(Glomangioma)

(二)中间型或未定型

1.血管内皮瘤(Hemangioendothelioma)

2.血管外皮瘤(Hemangiopericytoma)

(三)恶性

血管肉瘤(Angiosarcoma)

六、其它结缔组织肿瘤

(一)良性

1.成纤维性纤维瘤(Desmoplasticfibroma)

2.脂肪瘤(Lipoma)

(二)恶性

1.纤维肉瘤(Fibrosarcoma)

2.脂肪肉瘤(Liposarcoma)

3.恶性间叶瘤(Malignantmesenchymoma)

4.未分化肉瘤(Undifferentiatedsarcoma)

七、其它肿瘤

(一)脊索瘤(Chordoma)

(二)长管骨“牙釉质瘤”(Adamantinoma of lone bone)

(三)神经鞘瘤(Nearilemnoma)

(四)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

八、未分化类肿瘤

九、瘤样病变

1.孤立性骨囊肿(Solitarybone cyst)

2.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bone cyst)

3.近关节性囊肿(Juxtaarticular bone cyst)

4.干骺端纤维缺损(Metaphysealfibrous defect)

5.嗜伊红肉芽肿(Eosinophilicgranuoma)

6.纤维结构不良(Fibrousdysplasia)

7.骨化性肌炎(Myositisossificans)

8.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性“棕色瘤”(“Brown tumor”)

骨肿瘤的诊断

多数骨肿瘤的诊断较为复杂,有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不同骨肿瘤可有相近似的表现,良性骨肿瘤可发生恶变;有些骨肿瘤组织学检查显示分化良性,但临床上表现为高度恶性,常常早期出现肺转移。还有一些病变的临床,X线或病理表现与骨肿瘤相似。一般来说,骨肿瘤的诊断必需强调临床,X线表现及病理三结合,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区分几个问题:①骨肿瘤与非骨肿瘤病性变;②良性骨肿瘤与恶性骨肿瘤;③原发性骨肿瘤与转移性骨肿瘤。

一、临床表现

(一)疼痛 是骨肿瘤的一个主要症状,休息后不能缓解,由于外界刺激减少而夜间疼痛加重,尤其是恶性骨肿瘤夜间痛,静止痛更明显,是与创伤及炎症疾病造成的疼痛的主要区别。

(二)肿块 往往表现在肢体或躯干的异常隆起,需注意肿块部位、大小、局部温度、质地、边界、有无压痛、表面性质、活动度及其生长速度。

(三)年龄分布 骨肿瘤的年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人群中因恶性肿瘤死亡者有两个年龄的高峰。一个为15至20岁,另一个为30至75岁,第一个高峰大多为原发性恶性肿瘤,如6个月婴儿恶性骨肿瘤几乎全为神经母细胞瘤。尤文氏瘤(Ewing's sarcoma)多发生在儿童,成骨肉瘤多发生在青少年,淋巴瘤及其它小圆细胞瘤、骨巨细胞瘤等多发生在20~40岁,多发性骨髓瘤及转移性肿瘤大多为50岁以上的患者。

(四)部位特征 某些骨肿瘤有比较特定的好发部位,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好发部位如图(图3-229)。

骨肿瘤好发部位

图3-229 骨肿瘤好发部位

一般来说,良性骨肿瘤生长缓慢,疼痛轻微或不痛,除位置表浅者外,早期不易察觉,当肿瘤长大或压迫周围组织时,疼痛加重或发生病理性骨折时始被发现。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发展迅速,骨皮质破坏后,可蔓延至周围软组织。患部常呈梭形肿胀,肿块边界不清,质地较硬,局部血管扩张,皮肤温度升高,早期出现疼痛并呈进行性加重。后期出现贫血及恶液质,并可发生多处转移病灶,其中以肺部转移最多见。

二、放射线检查

X线检查对明确骨肿瘤性质、种类、范围及决定治疗方针都能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是骨肿瘤重要的检查方法。

然而X线片仅是骨肿瘤的投影,骨肿瘤的X线表现不恒定,需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才能作出准确诊断。

良性骨肿瘤形态规则,与周围正常骨组织界限清楚,以硬化边为界,骨皮质因膨胀而变薄,但仍保持完整,无骨膜反应,恶性肿瘤的影像不规则,边缘模糊不清,溶骨现象较明显,骨质破坏,变薄,断裂,缺失,原发性恶性肿瘤常出现骨膜反应,其形状可呈阳光放射状,葱皮样及Codman三角。

X线片可为医生提供有关肿瘤发病过程四个信息:

(一)骨肿瘤的位置 如肿瘤可位于骨骺,也可位于干骨骺端,可位于长骨,也可位于扁平骨;青少年骨骺发生的肿瘤应首先考虑软骨母细胞瘤,而成年人上述骨骺部的肿瘤应考虑为骨巨细胞瘤。

(二)肿瘤对宿主骨的影响 肿瘤与宿主骨间边界有无浸润性是确定病变性质的首要因素,边界清楚者表明肿瘤生长缓慢且浸润性弱。反之,边界模糊者则表明肿瘤浸润性强。

(三)宿主对肿瘤的反应 宿主总是力图消灭肿瘤,将其包裹,形成纤维组织包膜,生长快速的肿瘤可浸润和破坏这种反应性骨包膜,而仅在肿瘤的一端或两端能见到这种包膜的残余,通常表现为Codman三角。

(四)肿瘤组织的密度 骨组织显像中如有任何密度变化,均可怀疑该组织有病变,有些肿瘤为溶骨性病变,如骨巨细胞瘤,而有些为成骨性病变,成骨不规则或为雪花状,如骨肉瘤、软骨肉瘤。

发生在骨盆、脊柱等部位的肿瘤,普通X光片不能很好地显示时,CT扫描、B超、MRI、ECT等新型显像技术可以帮助判明肿瘤的部位和范围。

骨扫描可以在普通X光尚未有阳性改变时即显示出原发、继发性骨肿瘤的存在。对可疑者应选择性地作99锝等的骨扫描。

三、组织学检查

骨肿瘤最终诊断的完成有赖于组织学检查,通常经常活检术获取组织标本。活检术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施行,要保证得到有诊断意义的组织。切口设计应照顾到后续手术,最低限度地减少肿瘤细胞的扩散及对邻近正常组织的污染,决不可认为活检术为小手术而轻率从之,取材应避开坏死区,多取几个部位。肿瘤的外围部分多为反应区,有时不足以作出肯定的诊断,但是,病理检查也有其局限性,如疲劳骨折、骨化肌炎容易误诊为骨肉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的棕色瘤易误诊为巨细胞瘤;软骨来源的肿瘤难以区分良恶性等。

某些肿瘤的诊断中,化验检查有一定的帮助,如成骨肉瘤患者硷性磷酸酶可以增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有盆血、尿本周氏蛋白阳性,棕色瘤患者有血钙、血磷异常等。

良性与恶性骨肿瘤的区别

良性骨肿瘤 恶性骨肿瘤(原发性)
症状 先有肿块
生长缓慢
疼痛轻或无
无全身症状
先有疼痛
生长迅速
疼痛重,夜间重
发热、贫血,晚期有恶液质
局部体征 界限清楚
表面无改变
无压痛、轻压痛
无转移、少复发
不清楚,周围组织有浸润粘连
皮肤发热、静脉扩张
压痛明显
可转移,复发率高
X线表现 膨胀性生长
界限清楚
骨皮质完全或变薄
无骨膜反应
浸润性生长
界限不清楚
早期有破坏
骨膜反应明显
细胞形态 分化成熟,近乎正常排列可紊乱 异形明显,大小不等,排列紊乱,核大深染,有核分裂
化检 多无异常 贫血、血沉增快,碱性磷酸酶可增高
愈后 愈后好 死亡率高

骨肿瘤的治疗

一、良性肿瘤

多以局部刮除植骨或切除为主,如能彻底去除,一般不复发,予后良好。

二、恶性肿瘤

治疗上尚存在不少困难,尽管近年来采用所谓的综合方法,疗效有所提高,但仍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在“挽救生命,最大限度保留肢体功能”的原则下,人们在积极地寻求更有效的方法。

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手段。截肢、关节离断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是,由于化疗方法的进步,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作瘤段切除(Enbolc resetion)或全股骨切除,用人工假体置换。据称,近期效果较好,但远期效果仍很差。对于恶性程度偏低的肿瘤,如纤维肉瘤,采取保留肢体的“局部广泛切除加功能重建”辅以化疗等措施,是一种可取的方法。至用于尸体关节作为置换材料问题,部分作者认为“愈合满意”,但有些病例出现较大的排异反应,尚须研究克服。

化学治疗分全身化疗、局部化疗,常用的药物有阿霉素及大剂量氨甲喋呤,但药物的作用选择性不强,肿瘤细胞在分裂周期中不同步,都影响化疗的效果。用单克隆抗体携带药物,选择性攻击瘤细胞(即“导弹方法”),只是一种设想,距实际应用尚有距离。

局部化疗包括动脉内持续化疗及区域灌注,其中以区域灌注效果较好,五年生存率得到提高,但达不到完全“化学截除”的作用。今后需要继续研究以期改善灌注方法,如合理的联合用药、选择灌注液的最适宜温度、灌注后根治性手术的时机等,均需深入探讨,使其日臻完善。

免疫疗法:目前仍停留在非特异性免疫治疗阶段,因肿瘤抗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还没有理想的特异性免疫疗法。干扰素也在不断扩大应用范围,但其来源有限,还不能广为应用。

放疗方法对骨肿瘤的治疗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目前也有一些改进(如快中子、射频等的作用)。

第二节 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又名外生骨疣,也属软骨肿瘤,最为常见,有单发性及多发性两种。单发性多见。多发性较少见,常合并骨骼发育异常,最多发生于膝关节及踝关节附近,常为二侧对称性并有遗传性,又称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疣。发生于关节附近骨端的叫做骺生骨软骨瘤,位于踝关节穿刺趾末节趾骨的叫做甲下骨疣。骨软骨瘤由纤维组织包膜、软骨帽和骨性基底构成。其基底可为细长呈蒂状,也可为宽广的基底。在生长年龄内,骨软骨瘤本身有其自己的骨骺板。所以到生长年龄结束时,骨软骨瘤的生长也停止。在骨软骨瘤与周围组织之间,可因磨擦而产生滑囊。约有1%的单发性骨软骨瘤可恶变,但多发性骨软骨瘤发生恶变为软骨肉瘤者为10~20%。

一、临床表现及诊断

病人多为青少年,局部有生长缓慢的骨性包块,本身无症状,多因压迫周围组织如肌腱、神经、血管等影响功能而就医,多发性骨软骨瘤可妨碍正常长骨生长发育,以致患肢有短缩弯曲畸形。

X线表现为骨性病损自干骺端突出,一般比临床所见的要小,因软骨帽和滑囊不显影,肿瘤的骨质影像与其所在部位干骺端的骨质结构完全相同。不易区别。位于长骨的肿瘤其生长方向与邻近肌肉牵引的方向一致,例如股骨远端的骨软骨瘤向股骨的生长,胫骨近端的肿瘤向胫骨远端生长。其形状不一,可有一个很长的蒂和狭窄的基底(图3-230)。或很短粗呈广阔的基底,较大的肿瘤其顶端膨大如菜花。

股骨下端骨软骨瘤

图3-230 股骨下端骨软骨瘤

二、治疗

一般不须治疗,若肿瘤过大,生长较快,或影响功能,应考虑作切除术,切除范围应较广,要包括肿瘤基底四周部分正常骨组织,以免遗漏,引起复发。

第三节 软骨瘤

软骨瘤在良性骨肿瘤中较为常见,内生(髓腔性)软骨瘤是指发生在髓腔内的软骨瘤,最为常见。骨膜下(皮质旁)软骨瘤则较少见。软骨瘤伴发多发性血管瘤者称马弗西(Maffuci)综合症。软骨瘤单发多见;多发较少见,并具有发生于一侧上、下肢或两侧上、下肢对称生长的特点,同时合并肢体发育畸形,又称内生软骨瘤病;其发生于一侧肢体者又称欧利(Ollier)病。

一、临床表现及诊断

软骨瘤多见于青少年,发病缓慢,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待局部逐渐膨胀,特别是指(趾)部,可发生畸形及伴有酸胀感。

X线征象:发生于指(趾)骨时,一般呈中心位。可见边缘清晰,整齐的囊状透明阴影,受累骨皮质膨胀变薄,在透明阴影内,可见散在的砂粒样致密点,这是软骨瘤主要的X线征(图3-231)。发生于掌(蹠)骨者,有时肿瘤阴影较大,常偏于骨端,骨皮质的膨胀亦较显著,但均无骨膜反应。发生于四肢长骨的病例,肿瘤的阴影广泛。当肿瘤恶变时,则可见骨皮质破坏及骨膜反应。

指(掌)骨多发性软骨瘤

图3-231指(掌)骨多发性软骨瘤

二、治疗

短管状骨的生内软骨瘤的病理改变可能表现相当恶性,但实质属于良性。躯干或四肢长骨内生软骨瘤病理检查时,可能表现相当良性,但却有10~15%的复发和恶性变率。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该注意,位于手、足部的软骨瘤,可行彻底刮除,50%氯化锌烧灼骨壁,并用松质骨碎骨片填充植骨,位于躯干和四肢长骨者,一般认为宜采用局部整块切除和植骨术。

第四节 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在我国是较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此瘤生长活跃,对骨质侵蚀破坏性大,如得不到及时妥善的治疗,可造成严重残废而导致截肢,少数病例尚可转移而致命。

瘤组织循环丰富,质软而脆性大,似肉芽组织,易出血,有纤维机化区及出血区。细胞组成为圆细胞及梭形细胞(即间质细胞),间有较大空隙,隙内有出血征象,并有许多巨大型多核细胞(核数10~200个),骨皮质变薄,有时穿过皮质扩大至软组织,切片检查应包括肿瘤各部分。目前,多倾向于把间质细胞作为该肿瘤的主质细胞。

按良性和恶性程度分为三度:

一度:约有一半的巨细胞瘤属于此类,为明显良性,巨细胞很多,少有细胞分裂,注意需全部肿瘤都是一度才能判断为一度肿瘤。

二度:恶性或良性不易区别,间质细胞较多,巨细胞较一度为少。

三度:为明显恶性,发生较少,间质细胞多,细胞核大,形态如肉瘤,细胞分裂多。巨细胞较少而小,核数目亦少,一、二度可转化为三度。

上述分类方法系Jaffe于数十年前提出沿用至。但不少作者对此分类方法提出质疑:1.有些一度骨巨细胞瘤可以出现肺部转移(即所谓“良性转移”);2.二度的予后并不比一度差,相反,有些属一度肿瘤表现得更为活跃,进展更快,复发后肿瘤增长迅速,而组织学表现仍为一度;二度肿瘤中纤维细胞成份增多,有人认为是一种自愈倾向的表现;3.至于原发的三度巨细胞瘤是否为一独立的疾病尚属疑问,或许即是纤维肉瘤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二度巨细胞瘤的恶变当属别论。

一、临床表现及诊断

邻近关节的肿瘤,生长缓慢,局部可有肿胀,疼痛及压痛,关节活动度常受限,瘤内出血或病理骨折往往伴有严重疼痛。

X线片表现:骨骺处有局限的囊性改变,一般呈溶骨性破坏,也可有“肥皂泡”样改变(图3-232),其扩展一般为软骨所限。不破入关节,少有骨膜反应,肿瘤范围清楚,初发时病变在骨骺内旁侧,发展后可占骨端的全部,骨皮质膨胀变薄,有的可以穿破,进入软组织。X线片可显示其一般特点,但仍不足以确诊。

桡骨下端巨细胞瘤

图3-232 桡骨下端巨细胞瘤

二、治疗

(一)局部切除 如病变部分切除后对功能影响不大,最好完全切除,如腓骨上端、尺骨下端、桡骨上端、手骨、足骨等。

(二)彻底刮除,50%氯化锌烧灼加植骨术

对邻近大关节的良性骨巨细胞瘤,如采用单纯刮除植骨法,复发率可高达40~70%,所以不少学者采取破坏性的大手术,如连同关节面一起作瘤段切除,然后以尸体骨关节或人工假体置换,此法合并症多,如骨不连接,关节僵直,假体松动、感染等,可造成严重病废,甚至导致截肢。其实,所谓复发,乃手术刮除不彻底所致,为了减少复发,我们设计了如下方法:适当暴露肿瘤部位,直视下彻底刮除肿瘤组织,然后以50%氯化锌周道地烧灼骨壁,以杀灭残存瘤细胞,经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干净后,再用自体松质骨植骨(必要时植部分同种异体骨)。实验证明,50%氯化锌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可杀灭5毫米深处的瘤细胞,且对植骨愈合无不良影响,刮除后的骨壳仍有良好的血液供应,保证了植骨的愈合。另外,关节四周的正常软组织附着不受任何影响,术后的关节功能得以保证。自1964年来,用此法处理130例骨巨细胞瘤,复发率下降至10%,个别复发病例经用同法处理,仍得到治愈。

(三)切除或截肢 如为恶性,范围较大,有软组织浸润或术后复发,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局部切除或截肢,有的切除肿瘤后失去关节作用,如股骨颈,可考虑切除后应用人工关节或关节融合术。

(四)放射治疗 在手术不易达到,或切除后对功能影响过大者,如椎体骨巨细胞瘤,可考虑放射治疗,剂量要足够。有一定疗效,少数病人照射后可发生恶变。

经手术或放射治疗的病人,要长期随诊,注意有无局部复发,恶性改变及肺部转移。

第五节 骨肉瘤

骨肉瘤发病率在原发性恶性肿瘤中占据首位。该瘤恶性程度甚高,予后极差,可于数月内出现肺部转移,截肢后3~5年存活率仅为5~20%。

发生在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的约占所有骨肉瘤的四分之三,其它处如肱骨、股骨上端、腓骨、脊椎、髂骨等亦可发生。多数为溶骨性,也有少数为成骨性,发病年龄: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大多在10~25岁,男性较多。肿瘤多处于骨端,偶发生于骨干或骨骺。

骨肉瘤含有不同成份的软骨,纤维组织及生骨组织。骨膜下骨皮质及髓腔部均可发生浸润扩散。早期肿瘤主要部分在骨膜下,融合于骨皮质,溶骨性瘤组织,软骨成份少,骨破坏较快,循环丰富,骨坏死区可形成包裹,肿瘤向邻近软组织扩散,可发生病理骨折,少数肿瘤骨质坚硬。一般骨肉瘤不侵入关节,偶有破坏皮质或病理骨折后累及关节。

由于肿瘤的发展及骨膜反应,常有骨膜高起形成三角通称考德曼(Codman)氏三角,并有与骨干呈垂直的阳光样放射骨针。

显微镜下可见许多瘤细胞、细胞及细胞核大小,形状不一,有小型多核巨细胞,梭形细胞,不成熟的软骨细胞及恶性成骨细胞,细胞核大,染色很深。

几乎所有转移均经血液转移至肺,少数转移至脑、内脏、肾及经淋巴管至淋巴结。

一、临床表现及诊断

疼痛为早期症状,可发生在肿瘤出现以前,起初为间断性疼痛,渐转为持续性剧烈疼痛,尤以夜间为甚。恶性大的肿瘤疼痛发生较早且较剧烈,常有局部创伤史。骨端近关节处肿瘤大,硬度不一,有压痛,局部温度高,静脉扩张,有时可摸出搏动,可有病理骨折。全身健康逐渐下降至衰竭,多数病人在一年内有肺部转移。

X线片表现:骨质致密度不一。有不规则的破坏,表面模糊,界限不清,病变多起于骺端,因肿瘤生长及骨膜反应高起形成考德曼氏三角,有与骨干垂直方向的放射形骨针(图3-233)。

股骨下端的骨肉瘤

图3-233 股骨下端的骨肉瘤

除骨破坏骨膜增生外,尚可见日光放射状阴影

临床上对青少年有近膝关节的骨端疼痛,肿胀等应认真检查,根据病史、体征及X线片表现,大多可以诊断,必要时作活体组织检查。

应注意与下述病变鉴别:骨化肌炎、掌骨和蹠骨结核性骨炎(此处骨肉瘤极少发生),慢性骨髓炎、骨囊肿与巨细胞瘤等。

二、治疗

诊断明确后,应尽早作截肢术或关节离断术,手术前后配合化疗和放疗可能提高疗效,单纯应用化疗或放疗效果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