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乱第三十四

黄帝曰。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何得而治。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黄帝曰。何谓相顺。岐伯曰。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

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

黄帝曰。何谓逆而乱。岐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谷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

是谓大。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接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音闷)本经邪客篇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此言宗气积于胸中。上贯心脉。同营气行于脉中。以应呼吸漏下。五味篇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

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此言宗气积于胸中。上出于肺。偕卫气行于脉外。以应呼吸漏下。此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宗气两行营卫之道。一呼一吸。脉行六寸。漏下二刻。人二百七十息。脉行十六丈二尺为一周。漏下百刻。人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而大周于身。此清气在阴。浊气在阳。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清浊之不相干也。又曰卫气者。出其悍气之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

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此营卫相将。偕行于脉外。

昼行阳二十五度。夜行阴二十五度。与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各走其道。清浊之不相干也。经脉十二以应十二月者。六脏六腑之经脉。循度环转。行十六丈二尺为一周也。分为四时者。一日之中有四时。

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相和。而清浊不相干也。夫循脉之营卫宗气。从胸而上出于心肺。顺脉而行。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其营卫相随。昼行阳而夜行阴者。与脉逆行。从头注于臂。以行三阳之分。

夜则内行脏腑之阴。与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气不相干也。所谓清浊相干者。循脉之营卫。与行阴行阳之营卫相干。是以乱于胸。乱于心肺。及乱于肠胃臂头也。

黄帝曰。五乱者。刺之有道乎。岐伯曰。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黄帝曰善。愿闻其道。岐伯曰。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输。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荥。足少阴输。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阳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阳荥输。气在于臂足。

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阳明少阳之荥输。

道者。谓各有循行之道路。有道以来。有道以去者。言有道以来。而清浊相干。亦当有道以去。

而阴阳相和也。故审知逆顺之道。是谓养身之宝。取手少阴手太阴之荥输者。取气以顺其宗气之上行也。本经云。宗气流于海。其上者走于息道。其下者注于气街。又曰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取足少阴输者。顺宗气之下行也。取足太阴阳明。而复取之三里者。

先取气而后取脉也。取天柱大杼而复取之荥输者。先取脉而后取气也。盖清浊相干。乃经脉外内之血气厥逆也。经脉篇曰。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逆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阳明少阳之荥输者。先去其脉中之逆。使脉外之血气。溜注于脉中。而阴阳已和也。

黄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黄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论。请着之玉版。命曰治乱也。

徐入徐出者。导其气之来去也。营卫者。精气也。同生于水谷之精。故谓之同精。出入补泻。

非为有余不足。乃导乱气之相逆也。(玉师曰上古治气者着之玉版治血脉者着之金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