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第十二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静悍

心净无欲而刚毅,勇猛。《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身清廉,急心,静悍,善为使。”

静兼

安定能兼容。指湿土之性。《素问·五运行大论》:“中央生湿,湿生土……其性静兼,其德为濡。”

静脉曲张外痔

病名。外痔之一种。见王兆铭《中西医结合痔漏临床证治》。即肛缘皮下静脉曲张。症见肛周可有椭圆或环状块物突起,慢性经过,症状不显,不需医治。当发炎水肿疼痛时,可用苦参汤加减熏洗,外敷黄连膏。

静暑

病名。属中暑类病证。《伤寒指掌》卷四:“静处高堂大厦之中,偶或冒暑应接,亦能中暑;或处斗室低楼,热气外逼,;既或静处室中,亦能吸收暑邪。”参见中暑条。

静顺

清净柔顺。指五运中水的平气之性。《素问·五常政大论》:“水曰静顺。”

《静香楼医案》

医案著作。清·尤怡撰。原系抄本,后收入《柳选四家医案》。柳宝诒予以分门汇辑,并加按语。柳氏将尤怡所撰医案归纳为内伤杂病、伏气、外感、外疡、妇人等32门。案语明确,说理简要。有助于读者领悟尤氏医案的精华,学习其辨证要领。尤氏善用经方,灵活化裁,对复杂病机善于分清标本缓急,立法甚严谨。现存石印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静志

平心静气。专心致志。《素问·针解篇》:“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

鸠尾

①人体部位名。见(骨曷)骭条。

②经穴名。出《灵枢·九针十二原》。别名尾翳、(骨曷)骭。属任脉。膏之原穴。任脉之络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主治心胸痛,胃痛,反胃,惊悸,癫痫,及精神分裂症,心绞痛等。向下斜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鸠尾骨

骨名。又名蔽心骨、(骨曷)(骨亏)、心坎骨、护心软骨。即胸骨剑突。《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旨》:“鸠尾者,即蔽心骨也。其质系脆骨,在胸骨之下岐骨之间。”

揪法

推拿手法名。见《急救痧证全集》。与拧法相似。用拇指和食指,或再加中指,快速敏捷地用力捏住肌肉或韧带上提。多用于肩腰部。

九变刺

古代针刺法分类。即九刺。详见该条。

九虫病

病名。指虫、蚘虫、白虫、肉虫、肺虫、胃虫、弱虫、赤虫、蛲虫等九种虫病。出《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证治准绳·杂病》:“九虫皆由脏腑不实,脾胃皆虚,杂食生冷甘肥油腻盐藏等物,节宣不时,腐败停滞,所以发动。又有神志不舒,精魄失守,及五脏劳热,又病余毒气血积郁而生,或食瓜果,与畜兽内脏遗留诸虫子类而生。”治宜驱虫、健脾。

九刺

古代针刺法分类。又称九变刺。《灵枢·官针》:“凡刺有九,以应九变。”指以不同的刺法应用于性质各异的病变。九刺分别是输刺、远道刺、经刺、络刺、分刺、大泻刺、毛刺、巨刺和焠刺。详见各该条。

九丹

古代炼丹家炼制的九种外丹。《抱朴子内篇·金丹》:“九丹者,长生之要。”指丹华、神符、神丹,还丹、饵丹、炼丹、柔丹、优丹、寒丹。

九疸

九种黄疸之合称。《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列九疸为胃疸、心疸、肾疸、肠疸、膏疸、舌疸、髓疸、肉疸、肝疸。书中载述:“凡诸疸病,皆由饮食过度,醉酒劳伤,脾胃有瘀热所致。其病身面皆发黄,但立名不同耳。”《外台秘要》卷四列九疸为胃疸、心疸、肾疸、脾疸、肺疸、舌疸、肉疸、髓疸、肝疸。参见有关条目。

九道出血

病证名。见《幼科证治准绳》。又名九窍出血,即眼、鼻、耳、口及二阴出血。多因乳母嗜食辛辣之物通过乳汁影响小儿,或护养过暖,积热化火伤络;亦有气虚所致者。属热者,宜清血止血,用十灰散合犀角地黄汤;属虚者,宜补气摄血,用大剂独参汤加龙骨、牡蛎之类,以防气随血脱。《张氏医通》卷十四:“是证非中毒,即跌仆受伤。中毒者,用生羊血法;受伤者,观其人不发热,尚能饮食者,频灌童便。无故发生九窍出血者,肝肾疲极,五脏内崩也。”五脏内崩可见于急性白血病等。

九道脉

脉象的一种分类。《脉诀》把二十四脉分为七表、八里、九道三类。九道脉指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九种脉。

九宫尻神

古代针灸宜忌学说之一。见《针经指南》。简称尻神。系以九宫八卦为依据,按病人年龄来推算人神所在部位,从而避忌刺灸。一岁起坤宫,避忌外踝;二岁当震宫,避忌齿、指、腨;三岁当巽宫,避忌头、口、乳;四岁当中宫,避忌肩、尻;五岁当干宫,避忌面、目、背;六岁当兑官,避忌膊、手;七岁当艮宫,避忌项、腰;八岁当离宫,避忌膝、肋;九岁当坎宫,避忌脐、肘、脚;十岁复起坤宫,依次轮转。此为行年尻神所在部位,不宜刺灸。

九鬼拔马刀

导引功法名。出《易筋经》。方法为:“单膀用力,夹抱颈项,自头收回。鼻息调匀,两膝立直。左右同之。”其动作要领为一手向上弯至项后,如拔刀状,故名。

九候

脉诊方法。其中全身遍诊法,以头部、上肢、下肢各分天、地、人三部,合为九候;寸口脉法以寸、关、尺三部各分浮、中、沉、合为九候。详三部九候条。

九还

气功内丹术术语。出《周易参同契》:“刚施而退,柔化以滋,九还七返,八归六居。”其含义古代气功文献解说不一。如《道枢·参同契下篇》谓内丹凝成,“其光九色,故曰九还焉。”《脉望》卷三谓内观九窍为九还;《金丹大成·金丹问答》谓九为金之成数,金水相生,其气下降为九还等。

九积

病名。指食积、酒积、气积、涎积、痰积、癖积、水积、血积、肉积九积。《儒门事亲》卷三:“食积证见酸心腹满,宜用大黄、牵牛之类。甚者礞石、巴豆。酒积目黄口干,葛根、麦蘗之类,甚者甘遂、牵牛。气积噫气痞塞,木香、槟榔之类,甚者枳壳、牵牛。涎积咽如拽锯,朱砂、腻粉之类,甚者瓜蒂、甘遂。痰积涕唾稠粘,半夏、南星之类,甚者瓜蒂、藜芦。癖积两胁刺痛,三棱、广茂之类,甚者甘遂、蝎梢。水积足胫、胀满,郁李、商陆之类,甚者甘遂、芫花。血积打扑肭愈,产后不月,桃仁、地榆之类,甚者虻虫、水蛭。肉积赘瘤核疬,腻粉、白丁香,砭刺出血,甚者碯砂、信石。九积皆以气为主,各据所属之状而治之。”

九焦

人体部位名。指第九、十胸椎棘突间。《灵枢·背俞》:“肝俞在九焦之间。”

九疽

病名。指肌肤化脓性感染之多发性疽病。《外科启玄》卷六称:“此九疽一生即有九处,初肿势甚重,当看人之虚实,毒之浅深,脓之稀稠,溃之迟早,验之五善七恶,或又二、三处者亦轻也。”实则九疽乃言其多发,并非发则必有九处。有认为类似今之脓毒症者。证治参见各有关疽条。

九科

中国古代医学分科的总称。北宋嘉佑五年(1060年)始分医学为九科。即大方脉(内科)、小方脉(儿科)、风科、产科、眼科、疮肿科、口齿咽喉科、金镞兼书禁科、金镞兼折伤科。元丰改制后,将重叠的金镞兼折伤科撤消,又增加针灸科仍为九科。此制一直沿袭至宋末。清初沿袭明末制度分医学为十一科。嘉庆二年(1797年)改为九科。即:大方脉、伤寒、妇人、小方脉痘疹、疮疡、眼科、口齿咽喉、针灸、正骨。嘉庆六年(1801年)以后,医学分科还有八科、七科、五科等变化,详见各该条。

《九灵》

书名。《灵枢经》传本之一。详该条。

九六补泻

针刺中以提插、捻转手法配合阴阳奇偶的关系来分别补泻的方法。古人认为阳数奇而属天为补,阴数偶而属地为泻,故九数为阳为补,六数为阴为泻。如补法当紧按慢提或向左捻转九次,若未得气,可再行九次,如此重复三遍,使成三九二十七数。泻法则慢按紧提或向右捻转六次,若未得气,可再行六次,如此重复三遍,使成三六一十八数。今已少用。

九漏

漏症之合称。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急慢性化脓性感染治疗不当而引致之漏症甚多,归纳为九种者称之为九漏。巢元方等整理为:狼漏、鼠漏、蝼蛄漏、蜂漏、蚍蜉漏、蛴螬漏、浮疽漏、瘰疬漏、转脉漏,合称之。《外科正宗》卷十二则称:狼漏、鼠漏、脓漏、蝼蛄漏、蜂漏、蜈蚣漏、蛴螬漏、瘰疬漏、转脉漏为九漏。即淋巴结核所引致漏管等之别名,详见瘰疬各有关条。

九气

九种情志状态的合称。指怒、喜、悲、恐、寒、炅、惊、劳、思九气。由此可致多种疾病。《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诸病源候论·气病诸候》:“九气者,谓怒喜悲恐寒热忧劳思。因此九事而伤动于气。一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食而气逆也;二曰喜则其气缓,荣卫通利,故气缓;三曰悲则气消,悲则使心系急,肺布叶举,使上焦不通,热气在内,固气消也;四曰恐则气下,恐则精却,精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气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五曰寒则气收,聚寒使经涘涩,使气不宣散故也;六曰热则腠理开,腠理开则荣卫通,汗大泄;七曰忧则气乱,气乱则心无所寄,神无所归,虚无所定,故气乱;八曰劳则气耗,气耗则喘且汗,外内皆越,故气耗也;九曰思则气结,气结则心有所止,故气留而不行。”

九窍

人体部位名。即头部七窍及前、后阴。

九窍出血

病证名。又名大衄。谓耳、目、口、鼻、前阴、后阴九窍同时出血。《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凡荣卫大虚,府藏伤损,血脉空竭,因而恚怒失节,惊忿过度,暴气逆溢,致令腠理开张,血脉流散也,故九窍出血。”亦可因感受疫疠或中毒致病。一般宜内服侧柏散,外用百草霜、油发灰、龙骨末,或吹入或局部掺敷。如因猝然惊恐见此,可用朱砂安神丸加发灰治之。如为感受疫疠者,宜清疫解毒;中毒出血者,宜审因施治。参见大衄、衄血,中毒等条。

九守

道教养生术语。指守和、守信、守气、守仁、守简、守易、守清、守盈、守弱。系道教倡奉的9种养生要则。其含意,如守和指阴阳内调,守信指精神内守,守易指不为外感、明哲保身,守盈指知足而止等。

九死

虚劳病九种危重证候。即手足色青。四肢久肿,脉枯齿干,声音散漫,鼻孔虚张,唇寒宣露,唇肿齿焦,手循衣缝,汗出不流,舌卷卵缩。

九痛

病名。即带下三十六疾中之九痛,指妇人九种病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一者阴中痛伤,二者阴中淋痛,三者小便即痛,四者寒冷痛,五者月水来腹痛,六者气满并痛,七者汁出阴中如虫啮痛,八者胁下皮痛,九者腰痛。”

《九墟》

书名。指《灵枢经》传本之一。详灵枢经条。

九宜

古代九针治病的适应范围。该范围因其形状特点而定。《灵枢·五禁》:“明知九针之论,是谓九宜。”《灵枢·官针》:“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

九脏

五神脏与四形脏的合称。《素问·三部九候论》:“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神脏指心、肝、脾、肺、肾,形脏指胃、大肠、小肠、膀胱。参见神脏、形脏条。

九针

针具名。为九种针具的总称。出《黄帝内经》。即镵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灵枢·官针》:“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指出九针的形状、用途各异,据情选用,方可去病。详见各该条。

九种心痛

病名。出《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所载九痛丸“治疗九种心痛”,但未言九痛名目。《千金要方·心脏》载九种心痛:“一、虫心痛,二、注心痛,三、风心痛,四、悸心痛,五、食心痛,六、饮心痛,七、冷心痛,八、热心痛,九、去来心痛。”《张氏医通·诸痛门》则分为饮痛、食痛、气痛、血痛、冷痛、热痛、悸痛、虫痛、疰痛九种。《医学心悟》卷三谓:“心痛有九种:一曰气,二曰血,三曰热,四曰寒,五曰饮,六曰食,七曰虚,八曰虫,九曰疰,宜分而治之。”《类证治裁·心痛》分为饮、食、寒、火、气、血、悸、虫、疰心痛九种。具体证候详见虫心痛、注心痛、风心痛、悸心痛、食心痛、饮心痛、冷心痛、热心痛、去来心痛各条。

九注

病名。指风注、寒注、气注、生注、凉注、酒注、食注、水注、尸注等九种注病。出《诸病源候论·诸注候》。

九转

原为外丹术术语,指外丹烧炼的次数。外丹术认为,外丹炼制次数越多,药力越足,服后成仙越速,而以九转为贵,《抱朴子内篇·金丹》对此有具体说明。后内丹术也借用九转一词,除表示练功时间恒久外,又指内丹炼养的九个阶段,即降丹、交媾、养阳、养阴、换骨、换肉、换五脏六腑、育火、飞升。又有指五脏真气、三田真气与神水和合于下丹田,如《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秘传还丹诀》:“以五脏真气、三田真气合和神水下丹田,而曰九转。”

九子疱

病名。见《外科活人定本》卷二。疱:《淮南子·说林训》:“溃小疱而发痤疽。”颈腋部多发之疙瘩、脓疱。多指瘰疬,详该条。

①时间副词。长久,长时间。《素问·至真要大论》:“跗肿不能久立。”

②副词。永久。《素问·六微旨大论》:“愿夫子溢志尽言其事,令终不灭,久而不绝。”

③持续不止,经久不绝。《素问·痹论》:“或痛久者,或易已者。”

④指旧病。《素问·五常政大论》:“补之泻之,久新同法。”

久病发惊

病证名。见《医林改错》。小儿久病,气血亏虚而成惊搐。症见身热起伏,面颊潮红,形瘦肉脱,似搐非搐,有时昏迷少气。治宜健脾益气,养血镇惊,用可保立苏汤(黄芪、党参、甘草、白芍、当归、白术、山萸肉、枣仁、枸杞、破故纸、核桃肉)加减。

久持

脉学术语。指脉诊切按时间相对较长。如促、结、代脉,初持往往不易发现,须久持方可诊察清楚。

久持索然

脉学术语。指切脉经久按之后,很难摸及;或初按时指下浮大,久按反觉难以捉摸。这种情况,不论新病久病,有热无热,均属正气大虚。

久齿

乳齿脱落后所生的恒齿。幼儿自六岁开始,乳齿逐步脱落,换成久齿。久齿的生长和荣槁与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参见齿条。

久喘

病证名。喘证久延不愈者。多表现为正气虚衰,痰饮壅阻的证候。《丹溪心法·喘》:“凡久喘之证,未发宜扶正气为主,已发用攻邪为主。”亦可用人参润肺丸等培固元气、补肺平喘。

久惯小产

即习惯性流产。又名滑胎。出《妇科易知》。

久咳

证名。咳嗽经久不愈。出《素问·咳论》。又称久咳嗽、久嗽。多因外邪留恋,脏腑内伤,气虚血亏,七情郁结等所致。《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六认为由肺虚极所致。《万病回春》卷四则认为久嗽多属肾气亏损,火炎水涸。《医方集解》:“久嗽有痰者,燥脾化痰;无痰者,清金降火。盖外感久则郁热,内伤久则火炎,俱要开郁润燥。其七情逆者,顺气为先;停水宿食者,分导为要;气血虚者,补之敛之。”《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认为久咳属虚属郁。气虚者,宜补中益气汤;血虚者,宜阿胶四物汤;血虚火盛,喘咳声嘶者,宜芩连四物汤;气血两虚者,宜宁肺汤;虚劳嗽,痰热渴汗者,宜滋阴清化丸;虚劳咳血痰喘者,宜五汁膏;虚劳嗽一二声,无痰,夜则发热,过则冷,睡多梦者,宜劫劳散;火郁于肺,咳则有声无痰者,宜桔梗汤;湿痰内郁,痰出则咳少止,少顷又咳者,宜加味二陈汤;咳久伤脾,满面生疮者,宜人参蛤蚧散;久咳失音者,宜杏仁膏、清肺汤;久咳失气者,宜劫嗽丸;久咳面目浮肿者,宜葶苈散;久咳不止,诸药不效者,宜噙化丸、立效方;久咳成痨者,宜保和汤;久咳经年,百药不效,余无他症与劳嗽异者,宜百部膏、乌梅膏;痰郁火邪在中,成干咳嗽者,症极难治,先用开剂,宜逍遥散,重加桔梗,后用补阴之品,宜《本事》鳖甲丸加熟地、当归、白芍、麦冬、阿胶、茯苓之属。

久咳嗽

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六。即久咳。详该条。

久痢

病名。痢疾久延不愈者。见《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多因痢症久延,脾胃亏损,中气下陷所致。证见大便常带粘冻血液,腹部隐痛,虚坐努责,甚至脱肛,肌肉消瘦,神疲乏力,食欲减退等。一般治久痢脱肛,脾虚下陷,用三奇散、补中益气汤;肾气不固,用桑螵蛸散;阴血已亏,湿热末尽,用驻车丸;脾肾阳虚,渐见滑脱者,用桃花汤,真人养脏汤等方。本病可见于慢性结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溃疡性肠结核、慢性细菌性痢疾及阿米巴痢疾等疾患。

久痢脱肛

病证名。《医学纲目》:“凡小儿所患泻痢,皆因暑湿风热,乘脾胃虚而得。”因“脾气虚,肺无所养,故大肠之气虚脱而下陷也,用补中益气,或四君子为主。”若脱出绯红或作痛者,为血虚有热,宜补中益气汤合四物汤加牡丹皮;若微红而作痛者,为气虚有热,宜补中益气汤佐四君子汤加牡丹皮。外可用五倍子煎汤,加朴硝熏洗。

久聋

病名。指久治不效之耳聋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有久聋候。该书认为“足少阴,肾之经,宗脉之所聚,其气通于耳,劳伤于肾,宗脉虚损,血气不足,为风邪所乘,故成耳聋。劳伤甚者,血虚气极,风邪停滞,故为久聋。”《医方考》简述之为“久聋者病非一日,邪气痹聚也。凡是聋者,势必耳鸣。”其治宜内服补益气血,滋养肝肾之剂。方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六味地黄汤等之加减。如邪气痹阻络脉,则可选用祛邪活络之剂,参见耳聋条。

久逆

病理学名词。指脏腑经络之气长期郁滞,不能通畅下行的病机。《素问·通评虚实论》:“黄疸、暴痛、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

久衄

证名。鼻出血经久不愈。见《圣济总录》卷七十。《诸病源候论·鼻病诸候》:“鼻衄,由热乘血气也。肝藏血,肺主气,开窍于鼻。劳损藏府,血气生热,血得热则流散妄行,随气发于鼻者名为鼻衄。脏虚不复,劳热停积,故衄经久不瘥。”常伴有面色无华,头目昏眩。可用桑根白皮丸、榴花散、血余散、阿胶汤等方。

久疟

疟疾久延不愈者。《诸病源候论·久疟候》:“疟皆由伤暑及伤风所为,热盛之时,发汗吐下过度,腑脏空虚,营卫伤损,邪气伏藏,所以引日不瘥,仍故休作也。”疟症气虚则寒,血虚则热;胃虚则恶寒,脾虚则发热;阴火下流则寒热交发而疟作;或微寒微热,面白神萎,口淡无味,胃呆纳差,大便溏薄等。治宜益气养血,温阳化阴。方用补中益气汤、人参养荣丸等。阳虚明显,则用附桂八味丸等,以益火之源而消阴翳。参见疟疾条。

久癖

病名。癖病积年不愈者。《诸病源候论·癖病诸候》:“久癖,谓因饮水过多,水气壅滞,遇寒热气相搏,便成癖,在于两胁下,经久不瘥,乃结聚成形段而起,按之乃水鸣,积有岁年,故云久癖。”

久热伤阴

病理学名词。指邪热稽留不退,灼烁津液,以致阴液耗伤的病理。如肺胃津液受伤,则出现皮肤干燥、烦闷口渴、干咳无痰、舌红而干、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虚数。若伤及肝肾之阴,则出现暮热早凉、口干舌燥、手足颤动、心悸神疲、耳鸣、舌绛苔少或剥苔、脉细数等症。

久嗽

证名。咳嗽经久不愈者。见《圣济总录》卷六十五。详久咳条。

久嗽失音

病证名。多由久咳不止,气阴暗耗所致。症见咳嗽经久不愈,声音嘶哑甚或失音。治宜止咳、敛肺、养阴。方可选用养阴清肺汤等加减。

久痰

痰证之一。痰液在体内停积日久的病证。其证痰黄浊稠结,咳之难出,渐成恶味,酸辣腥臊咸苦,甚至带血而出,亦可见潮热咳嗽,有似内伤阴火。宜用熟地、茯苓、山药、苡仁、芡实、萸肉、五味、车前、益智仁等。

久头痛

病名。头痛经久不愈。《丹溪心法附余·风热门》:“久头痛病,略感风寒便发,寒月须重绵厚帕包裹者,此属郁热,本热而标寒。”多属气血阴阳内伤,或内挟痰涎风火,郁遏头部经络,气血壅滞所致。如头风、偏头风、气虚头痛、血虚头痛、郁热头痛、痰厥头痛等,多属久头痛。详见名条。

久泄

病证名。泄泻日久不愈,或兼见脱肛者。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泄泻论》。又称久泻。多因正气气陷所致,治宜补虚、固涩。若邪恋正虚,则宜扶正祛邪兼顾。

久泻

病证名。泄泻久延时日而不愈者。《寿世保元·泄泻》:“大抵久泻,多由泛用消食利水之剂,损其真阴,元气不能自持,遂成久泻。”《张氏医通·大小府门》:“久泻,谷道不合,或脱肛,乃元气下陷,大肠不行收令而然。补中益气加诃子、肉果、五味、乌梅肉为丸,或四君子加防风、升麻。”

久泻肠滑

病证名。

①小儿泄泻,迁延不愈,不能禁约。出《幼科全书》。症见泄泻不禁,完谷不化,面(白光)神疲,四肢不温,口淡食少等。多因久泻不止或误用攻下,脾胃受伤,中气下陷所致。治宜升提中气,用补中益气汤。针灸取足三里、内关、天枢等穴。

②久泻致脱肛。《幼科证治准绳》:“小儿泄利甚青黄,久患时多转滑肠,下部脱肛频冷咽,朝朝焦瘦渐羸尪。”治宜益气固肠,升提敛气,用补中益气汤、诃子散。

久心痛

病名。心痛久延不愈者。《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候》:“久心痛者,是心之支别络,为风邪冷热所乘痛也。”其病发作有时,经久不瘥。参见心痛条。

久腰痛

证名。腰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又称积年腰痛。《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夫腰痛皆由伤肾气所为。肾虚受于风邪,风邪停积于肾经,与气血相击,久而不散,故久腰痛。”多因肾气不足或肾虚邪恋所致。治以补肾为主,或兼祛邪。

久瘖

病证名。

①因病久而声音渐失者。《类证治裁》卷二:“失音大都不越于肺,须分暴瘖、久瘖。暴瘖多是寒包热邪,宜辛凉和解。肺虚伤风,喘咳声嘶,火邪伤肺,咽痛声哑;久病失音、气虚挟痰,宜滋肺肾之化源。”方用百合固金汤等加减。

②系指病瘖久不愈者。久瘖多属虚证,宜滋养肺肾,益气养血。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参见诸瘖条。

久痈

病名。迁延难愈或因失治而并发成瘘之痈疽。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该书认为久痈之发“由于寒气客于经络,血涩不通,壅结成脓。发痈之后,热毒未尽,重有风冷乘之,冷搏于肿,蕴结不消,故经久不瘥一发,久则变成瘘也。”内治宜补虚解毒之剂,方用山茱萸散等。外治法参阅痈、溃疡及瘘等条。

久痔

病名。痔之久治不愈者。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该书认为:“连滞经久,差而复发者,故名久痔。”《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记有“痔久不差,变为瘘也。”并谓“诸痔皆伤风,房室不慎,醉饱合阴阳,致劳扰血气,而经脉流溢,渗漏肠间,冲发下部”而成。其证见肛门部位搔痒,肿胀,或发生疮瘘,间下脓血,经久不愈者,或愈后复作。治疗参见各有关之痔条。

灸瘢

因灸治而造成的瘢痕。《抱朴子·仙药》:“任子季服茯苓十八年……灸瘢皆灭,面体玉光。”

灸板

灸用器具。见《外科图说》。为穿有数孔的长板,上可置艾绒,用以施灸。

灸疮

灸治后局部因灼伤而化脓溃烂成疮。见《金匮要略》。古代又作“灸创”,见《武威汉代医简》。《针灸资生经》引《明堂灸经》:“凡着艾得疮发,所患即差;不得疮发,其疾不愈。”古代施灸多以各种方法促使灸疮透发。如《针灸资生经》用葱熨、皂荚汤洗,内服四物汤,食用鱼、豆腐、鸡、鹅、竹笋、羊肉等。一般灸疮经3-5周后结痂愈合。在此期间须保持疮面清洁,勤换膏药,以防继发感染。参见化脓灸条。

灸刺

艾灸和针刺的合称。《灵枢·四时气》:“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

灸癜风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白癜风,灸左右手中指节去延外宛中三壮,未差报之。”《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经外穴,名灸癜风,定位在手中指掌侧,远侧指节横纹中点稍前方处。

灸法

针灸疗法之一。指用艾绒等药物在穴位上灼烫、熏熨以治病的方法。又称灸焫。灸法治病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说文解字》:“灸,灼也,从火,久声。”《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具有温阳起陷,行气活血的作用,多用于阳气衰弱,沉寒痼冷等疾患。近代对灸法的应用分类大体为:艾炷灸(着肤灸、间隔灸)、艾条灸、温灸器灸、电热灸、敷药灸(药物发泡灸)等

《灸法秘传》

针灸著作。一卷。清·金冶田传,雷少逸编。刊于1883年。内容有正面(穴)图,背面(穴)图、指节图、灸盏图、灸药神方、灸法禁忌,全书主体部分为中风、尸厥应灸七十症的灸法取穴。书末由刘国光氏附入太乙神针方及雷火针法。本书论述简要。其中将特制的药艾放入银质的“灸盏”中进行灸疗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特点。现只存初刻本。

灸感

灸法术语。指病人因施用灸法而出现的温热或麻木、虫行等感觉。有时也可向某一方向传布或扩散。《备急灸法·骑竹马灸法》:“灸罢二穴……其艾火即随流注先至尾闾,其热如蒸,又透两外肾,俱觉蒸热,移时复流足涌泉穴,自下而上,渐渐周遍一身。”

《灸膏肓腧穴法》

针灸著作。又名《膏肓腧穴灸法》。一卷。宋·庄绰撰。1128年刊行。作者以膏肓穴于人体病理关系至重,故此书专门介绍膏肓穴的主治、部位及不同流派的取穴法等,并附有插图。参见《针灸四书》条。

灸花

灸法术语。指灸疮的化脓状态。见《针灸集成》。

灸火疮

病名。因灸疗而形成之疮肿。出于《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名为灸疮。见于《外科启玄》卷九者,名为灸火疮。均系因施灸疗所致之疮痕。所不同者,古之瘢痕灸,即医家有意在局部用艾绒烧灼引起疮面而形成瘢痕,借以达到治疗之目的。另外,或因医疗事故误灼致疮所形成者。证治参见烧伤、溃疡条。

灸痨

经外穴名。《针灸资生经》引《集效》:“灸劳法:……令身正直,用草子,男左女右,自脚中指尖量过脚心下,向上至曲(月秋)大纹处截断,却得此草自鼻尖量,从头正中至脊,以草尽处用墨点记;别用草一条,令病人自然合口,量阔狭截断,却将此草于墨点上平折,两头尽处量穴,灸时随年多灸一壮,累效。”近代《中国针灸学》等列作经外穴,名灸痨。即以足中趾尖经足心至腘窝横纹之长为度,自鼻尖向后沿正中线量至脊背尽处标点,此点旁开半口寸处是穴。主治虚劳盗汗,咳嗽,咳吐脓痰,面黄消瘦,神疲乏力等。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灸疗器

灸疗器具之一。即温灸器。参见该条。

灸疱

灸法术语。出《针灸甲乙经》。指以艾炷直接灸灼穴位,致使灸处皮肤引起脓疱。又称灸疮。《针灸资生经》卷三引《明堂灸经》:“凡着艾得疱发,所患即瘥;不得疱发,其疾不愈。”说明灸疱是化脓灸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一般灸疱经3-5周后结痂愈合,在此期间应注意保持疮面清洁,以防继发感染。参见化脓灸条。

灸焫

灸法。《素问·异法方宜论》:“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王冰注:“火艾烧灼,谓之灸焫。”见灸法条。

灸师

专门施行灸法的医师。《昌黎先生集》卷七谴疟鬼:“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

灸哮

经外穴名。《针灸聚英·杂病歌》:“哮……又法背上有一穴,量穴须用线一条。环颈垂下至鸠尾,尖上截断牵脊背,线头尽处是穴端,灸至七壮真为贵。”《中国针灸学》列作经外穴,名灸哮。在背部,以绳环颈下垂至胸骨剑突尖,环转向背,绳之中点平喉结,绳端着脊骨中处是穴。主治哮喘,咳嗽,及支气管炎等。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灸血病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大便下血,灸第二十椎,随年壮。”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作经外穴,名灸血病。在第三骶骨嵴之高点处。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妇人血崩等。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灸盏

灸具名。形如杯盏故名。《灸法秘传》:“四周银片稍厚,底宜薄,须穿数孔,下用四足,计高一分许。将盏足钉在姜片上,姜上亦穿数孔,与盏孔相当,俾药气可以透入经络脏腑也。”近代所用的艾斗即由此发展而来。

灸罩

灸法用具。见《外科图说》。为圆锥形罩子,上有一孔,罩于施灸的艾炷上。

灸痔法

医疗技术名。痔治疗法之一。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五十二病方》:“痔者……而燔其艾、蕈,……即令痔者踞(有^皿)。”该书多处论及痔之重灸治疗及熨疗,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外台秘要》卷二十六引《崔氏灸痔法》二则,均因其方法繁而效难确立,后世多已不用。

韭汁法

古代下胎毒法之一。见《本草纲目》。小儿初生时以韭根捣汁煮开灌之。

酒悖

病状名。指饮酒之后的一种胆大妄为的反常状态。《灵枢·论勇》:“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名曰酒悖也。”

酒鳖

病证名。饮酒过多形成的一种瘕病。《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如平时嗜酒,血入于酒,而成酒鳖。”其证与气鳖、血鳖相似。治宜芜荑汤等方。

酒刺

病名。指生于面部的一种皮肤疾患。全称应作肺风酒刺。因肺经血热有郁而致。见《外科大成》卷三。内有:“肺风由肺经血热郁不行而生酒刺也。宜枇杷清肺散或服荷叶着糊为丸;白矾末酒化涂之。”即粉刺。详见该条。

酒疸

病名。因饮酒过度,湿热郁蒸,胆热液泄所致的黄疸。五疸之一。亦称酒黄疸。见《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寓意草·论钱小鲁嗜酒积热之证》谓饮酒过度,热淫内炽,“故胆之热汁,满而溢出于外,以渐渗于经络,则身目俱黄,为酒疸之病。”证见身目俱黄,面发赤斑,心中懊憹热痛,鼻燥,腹满不欲食,时时欲吐等。治宜清利湿热,解酒毒。方用栀子大黄汤、葛花解酲汤、旺胆消酒汤等。若脉浮滑,欲吐甚者,当先探吐。脉沉滑而腹满大便秘者,当先下之。本病见于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胆汁郁积性肝炎等。参见黄疸、五疸条。

酒毒发

病名。亦名酒毒发疽。出《外科大成》卷二。该病因过于饮酒,膏粱厚味积毒所致。多发于脊背等处,初发如弹丸大小,渐大如拳,皮色不变,触之坚硬如石,患处时麻时木,疼痛剧烈,且可伴见全身拘急,二便涩滞,头面手足虚肿,泄泻似痢等全身症状。治疗初宜清热解毒,可服连翘消毒饮,进汤服内托黄芪散。余可参外痈及疽条。

酒毒发疽

病名。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四。即酒毒发。详见该条。

酒毒喉闭

病名。指因酒毒熏蒸所致的咽喉肿痛闭阻,吞咽不利的喉疾。喉闭的一种。见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六:“又有酒毒喉闭,由酒毒蒸于心、脾二经,热壅咽喉,喉肿色黄,其人面赤,目睛上视,以桐油饯导吐痰涎,宜服鼠粘子解毒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