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冠心病——访北医三院心血管病中心郭静萱教授

时间
2003-09-24

解读冠心病——访北医三院心血管病中心郭静萱教授

2003年09月18日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竞争的激烈,饮食结构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有资料统计,我国目前冠心病的发病率比20年前翻了1番。而且,以往认为冠心病是一种老年病,和中青年人没有多大关系,但近年来,事业正如日中天的中年人突发冠心病心肌梗者并不少见。冠心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杀手”。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了冠心病的预防、病因、病理、流行病学及临床治疗的研究,目前已有大量令人鼓舞和信服的证据表明:冠心病是可以有效地防治的。怎样防治呢?我们采访了北医三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的郭静萱教授。

危 险 因 素

郭教授告诉记者,要想有效预防冠心病,首先应该了解什么叫冠心病及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使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形成冠心病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有95%的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其他可见于冠状动脉炎症、来自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子等,我们平时所说的冠心病一般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可以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就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郭教授说,动脉粥样硬化的第一大危险因素就是食物中脂质过多。高脂饮食可影响到人体的脂代谢,使得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上升,血液粘度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进入到血管内皮,被血管内皮细胞吞噬,动脉壁上会逐渐出现硬化斑块,斑块增大,日久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腔狭窄。

第二大危险因素是肥胖。肥胖者体内脂代谢紊乱,同样会出现上述的病理变化,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第三大危险因素是吸烟。烟中的一些物质会影响到血管内皮的功能,使得低密度脂蛋白更容易进入到血管内皮,形成硬化斑块。

高血脂症、高血压、糖尿病、遗传等也都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上述的这些危险因素,在每个个体中可以是单一存在的,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复合存在的。若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危险因素时,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危险性就不仅仅是两个危险因素简单的代数和了,而是表现为成倍增加的协同作用。

表 现 形 式

郭教授说,冠心病的表现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当冠状动脉狭窄尚未影响到心肌供血的时候,病人常无自觉症状,这类病人只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住院做常规检查时才发现心电图有缺血型改变,称为是无症状冠心病。当心肌供血受到影响时,根据情况又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表现:

心绞痛,表现为发作性胸骨体上段或中段后出现压榨样或紧缩样疼痛,可波及心前区。一般最初为稳定性心绞痛,发作次数少,持续时间短,发作程度轻,含服药物后易缓解。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形成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多,每次持续时间长,疼痛的程度也较重,不易缓解。

当冠状动脉的某一支完全堵塞时,会出现心肌梗塞。郭教授遗憾地说,从临床来看,70%左右的心梗病人是死在家中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和家属对冠心病心梗的发作不太了解,而失去了送医院抢救的机会。所以,对于心梗发作前的一些蛛丝马迹千万不可忽视,比如有的病人在发病前会有周身乏力、胸部不适、抑郁、焦虑、头晕的症状;也有的病人突然起病,起病的方式以新发的心绞痛或心绞痛突然加重为常见。这里也提醒一些中年男性,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疲乏、胸部不适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肌血液长期供应不足,以致纤维组织增生、心脏扩大所致。

如果冠状动脉急性堵塞,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会出现冠心病猝死,病人根本来不及送医院抢救,这是冠心病中危害极大的一种类型。

治 疗 方 法

对于冠心病的治疗,郭教授说,首先应该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如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验、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看病情到了什么程度,然后再确定治疗方法。

如果冠状动脉狭窄不严重,可以用一些扩张血管、活血化淤、降脂的药物治疗,使用的药物要根据情况由医生来确定。或使用介入治疗,在血管的狭窄部位放上支架,以扩大管腔。如果血管狭窄非常严重,狭窄部位较多,无法用介入疗法,此时要解决缺血的问题,就需要做冠状脉搭桥手术了。

三 级 预 防

郭教授告诉记者,“预防”在冠心病的整个病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分为三级。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病变开始形成到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大概需要十几年的时间,其发生、发展是和上文中所提到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的,而这些危险因素又是可以控制的,所以郭教授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有效控制冠心病的发生。患病之前的预防我们叫一级预防,即对冠心病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地防治,积极改变生活方式,让动脉粥样硬化不发生、不进展,做到未病先防。

如果已确诊为冠心病,应该积极治疗,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促进疾病向好的方面转化,这叫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是指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防止病情继续恶化,减少并发症的出现,降低病死率,延长病人寿命。

郭教授认为,控制或预防危险因素贯穿于上述冠心病三级预防中。如果致冠心病的因素依然存在,用再好的药、再好的手术治疗,都无法阻止冠心病的发生或发展。比如一支动脉做了介入治疗通了,如果致病的危险因素不被控制,另外的血管依然会堵塞。所以对冠心病患者来说,找出并控制好危险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在采访结束时,郭教授又提醒,现在的医学分科很细,为了更为准确地诊断、治疗,建议冠心病患者一定要找专科医生,多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样会少走很多弯路。(刊发日期200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