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价药店搅局西宁药市降价狂潮直指西北高原

时间
2003-12-16

平价药店携价格利器在全国遍地开花,在时尚与潮流面前总是慢半拍的青海,此次也没有例外。然而,面对目前药品降价之风,西宁多数传统药店在备感竞争压力的同时,质疑之声也随之四起:平价药店到底“平”在哪儿?

平价药店“平”在哪儿

显然,药品降价的狂潮已抵达青海。近日,青海市民大药房以药价平均降幅45%的面孔刷新了西宁车站商业大楼的招牌。据市民大药房的简介称,其以大型仓储式超市这一经营管理模式重拳出击青海医药市场,就是对药价虚高的挑战。

其实早在9月25日,青海三九医药有限公司就对其西宁市湟光店进行了超市化改造,并开了青海医药零售价大幅下降的先河。据该公司总经理沈磊透露,“三九健康广场”的医药价格也是平均下降了45%。

据西宁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药零售业主介绍,医药零售的利润经过不断“洗牌”,虚高的部分已逐步“瓦解”,现已基本合理。目前,医药零售的利润保持在25%左右,而平价药店却打出降价45%的诱人招牌,其利润何在?

因此,传统药店的经营者普遍认为,平价药店要么在其药品质量、数量上藏有猫腻,要么在干着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距离“三九健康广场”仅有百步之遥的义乌药品超市对此也另有看法。该超市负责人认为,如同家电市场上有着几十元一台的彩电一样,平价药店里同样有着超低价的药品。据她了解,老百姓普遍关注的一些药品如维生素类药品,在平价药店里被标上了1角1瓶的标签。这些药品显然低于成本价,但并不能说明所有的药品在平价药店里一平到底,说穿了,这只不过是一种促销手段而已。

青海三九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磊对此的看法是,这是市场化竞争的必然。经观察,青海制药厂所生产的100片装“甘草片”在一般药店以3.50元/瓶的价格在出售,而“三九健康广场”的售价是2.80元/瓶,经计算,并未达到45%的降幅。对此,沈磊认为,45%的降幅基于两个条件:一是与政府定价相比药价下降45%;二是卖场内药品的均价下调45%。没有这两个条件,降价45%肯定会让药店喝西北风。

传统药店并未跟风

平价药店以价格的利刃切入药品零售市场,在青海省引发了一场强地震。来自青海市民大药房的消息称:该药房开业当日,销售额达25.8万元。而据沈磊介绍,“三九健康广场”自变脸为平价药店以来,每天的营业额达3万余元,虽然目前的利润率还没有详细统计,但从营业额比原来翻了三番这一事实来看,平价药店已被老百姓所接受。

针对此,传统药店的呼声是:降价不是惟一出路,因为他们没有跟风降价的可能。多数业内人士仍然认为,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过分依赖低价策略,很可能导致医药行业重蹈家电业自相残杀的覆辙,而商家之间的恶性竞争最终也会损害老百姓的利益。

有些药品零售业主甚至把某权威机构提供的数据搬了出来,说去年药品流通业的利润下降了25%,原因就是降价销售削减了商家的利润。西宁市城西区某药店老板认为,药品从生产到销售,必定有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存在也是合理的,这对就业也是一个支撑。

而多数医药零售企业仍然认为,平价药店的降价行为值得猜测。与市民大药房有着火车站广场之隔的西宁回春堂大药房认为,平价药店的开张对他们并未造成多大影响。该店总经理杨汉杰说,市民大药房开业这天,“回春堂”的客流量一如以往。杨汉杰认为,平价药店的降价只是一个促销花招,降价药品多限制在一些小药品生产企业的产品上,因这些企业没有或者没有能力顾及到青海市场,平价药店便在这上面大做文章。而大的药品生产厂家的产品因价格已经透明化,在平价药店里并不见有多少降幅。而从购货渠道上讲,“回春堂”是从全国知名药品批发企业兰州佛慈医药集团和陕西省药材公司进的货,并不存在进货渠道的劣势。杨汉杰觉得,只要抓好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传统药店发展的空间不会小,而平价药店只是一味地在价格上做文章,其经营的路子也未必能越走越宽。

在这一点上,沈磊却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一些药店之所以没有跟进降价,与其实力有着极大的关系。“三九医药”在全国有1000多个连锁店,集团的统一采购再加上众多“三九”医药生产企业的有力支撑,具备以价格战冲击医药零售市场的条件。当然,在药品价格全线下调后,下一个比拼的方向就是质量与服务,“三九健康广场”目前已推出“零加价”更具人性化的服务举措,即对低保户、残疾人及慢性病患者指定的药品,以会员的形式给予批发价销售。

药厂遭受“价格秀”压力

虽然,药品降价的风潮目前尚未涉及医药生产企业的实际利益,但是面对如此大的降幅,厂方已经受到来自医疗单位和批发商的双重压力。

作为产品的源头,广西某制药企业一位营销部负责人反映,制药企业目前的处境相当艰难。他以500毫升的输液为例说,一瓶输液的成本是这样构成的:空瓶子0.50元,标签和说明书0.10元,瓶盖0.05元,瓶盖内的特制橡胶圈0.10元,加上药液、消毒成本和两次蒸馏所消耗的水电开支,总成本是1.50元。“可有的厂家只卖1.40元甚至1.20元,可见竞争之激烈。”而一个药厂要想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这需要有20%至30%的利润才能保证研发经费的投入。“药品零售市场的价格战,势必会影响到药品生产企业的发展。”

在谈及这个问题时,青海省三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许育川认为,平价药店如同连锁药店一样,可能是一种经营方向,但其降幅45%的宣传显然有夸张的成分,并可能有恶意抢占市场的嫌疑。目前,不仅药品零售的毛利空间不大,药品生产厂家的毛利也很微薄。现在企业在处方药上的毛利为60%左右,但高额的营销费用就要占去50%,再剔除管理费用和人员工资,基本上没有纯利可言,而非处方药的毛利能保持在20%就相当不错了。因此,药品降价的空间不很多。从目前的情况看,平价药店里降幅居多的全是一些没有得到GMP认证的药品,现在没有取得GMP认证的药品企业很多。青海众多药品企业中仅有一两家具备GMP认证,而通过GMP认证的药品成本要高出20%,这就给平价药店留下一个降价的空档。但随着GMP认证的完善,平价药店在挤垮部分同行后,药价肯定还会上去。

针对兰州市某平价药店以1.50元/瓶的价格出售青海制药厂生产的100片装“甘草片”一事,该公司销售部一工作人员的第一反应是:那是不是假药?这位工作人员说,他们厂生产的该规格“甘草片”一级批发价每瓶为2.30元左右。如若不是假药,这种价格“作秀”现象,不仅在行业内造成价格混乱,在局部地区还会对厂家造成不利影响。但随着消费者逐步走向成熟,这种“作秀”也不会长久。

医院药价稳如泰山

平价药店的降价风波似乎并未对医院造成什么影响。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某负责人坦言,面对药品零售市场的价格战,医院没有降价的可能,因为医院药品都是通过招标严格购进的,在质量上、信誉上都有保证,同时医院在成本上也不允许这样大幅度降价。

这位负责人指出,目前医院药品的利润是在招标价的基础上按国家要求加价来完成的,一般加价幅度为4%至5%,最高加价幅度为15%。她举例说,假如医院药品年销售额为2000万元的话,即使全部按加价15%来计算,所得利润仅为300万元,这点利润所占医院整个经营利润的比例是很少的。近两年,医院药品的价格已有了较大的降幅,如某种抗生素药品在前两年售价为二十几元每瓶,现在每瓶的价格仅为八九元。当然,同为抗生素类药,因生产厂家及生产工艺的不同,其价格有着天壤之别,上百元一瓶的抗生素药品在医院里并不少见,但经临床使用发现,这些药品的疗效确实要好一些。因此,同类药品不能仅仅在价格上做横向比较。

该负责人还表示,因药品价格战的原因,许多生产厂家都停止了部分没有利润的常规药品的生产,致使医院里价格低廉但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急救药品经常紧缺。

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一位副院长也认为,平价药店在西宁市的开张,目前还未波及到医院的利益。近年来,随着改革不断的深入,医院“以药补医”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增加。“平价药店的出现并非是一件坏事,它可以促进药品市场的竞争,因为只有竞争,老百姓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惠。”

另外,各医院之所以如此“稳坐钓鱼台”,不为药品降价所动,还因为它拥有住院病人这块“蛋糕”。众所周知,任何医院都不会允许病人“自带酒水”,如此,药价高点、低点也就不十分重要了,区区几家平价药店尚不能真正对医院构成威胁。

虽如此,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某负责人仍显示出一丝担忧,她觉得,假如平价药店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真正地将药品价格降下来,医院在药品销售上肯定会有所流失。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看说明书购药治病的人群会逐步减少,但病人拿着医院的处方到药店去采购药品的会增加。因此她认为,医院要发展,应该在服务及软硬件上不断提高竞争力,而不应盯着药品的销售,药品赢利只不过是医院利益构成中的极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