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和癌

出处:中西医结合肿瘤杂志

摘要:《黄帝内经》全书中并无“癌”字,但包含着癌症的有关肿瘤描述还是不少,特别脉因证治的论述,当前在肿瘤防治中具积极意义。

(一)篇名。详阅《黄帝内经》,其中涉及肿瘤和《素问》数篇。

(二)病名。息贲、噎隔、积、积聚、瘕、血瘕、石瘕、伏梁、肠覃、昔瘤、骨疽、肉疽。

(三)病因。《黄帝内经》有虚邪、风、寒、热、暴扰、忧怒、食饮、虫等。

(四)病机。《黄帝内经》中有关肿瘤病机有阴阳、气血、津液、经络、五运六气等。

(五)症候。

息贲。即喘息上贲,与肺癌进入晚期淋巴结已转移症状相似。

伏梁。伏梁应指消化系肿瘤中肝癌、胰腺癌、肠癌等体征。

噎膈。噎包括食管癌在内的食管病变;膈指食管、胃接合部的贲门病变,包括贲门癌;反胃则指幽门处病变,当然包括胃癌引起的幽门梗阻。

石瘕、肠覃。类似妇科肿瘤自不待言,肠覃属肠癌,但亦可见妇科肿瘤。

(六)脉象。多见滑、急、缓、结、沉、坚等。

(七)预后。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伏梁”,此久病也、难治,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息贲预后差,死不治。伏梁居脐上预后差,居脐下预后尚好,其它的积、瘕、膈尚不见预后估计。

(八)治疗。治积条文中未一条体现辨证论治原则,第一条以导引配合服药,气功治癌恐源于此。第二条用针刺治疗。伏梁……不可动之,动为攻下,即不可误用攻下法,若攻之则发生小便阻滞之证。治下膈之针刺法,再加熨法。至於肠覃、石瘕、水胀亦用针刺法导下。由於《黄帝内经》详於针灸,而略於药物,故治疗中药物很少是应该有可理解的,但其关於肿瘤的一些治疗原则对当前治疗肿瘤还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