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学说在针灸临床应用

出处:中医杂志 1985年9期50-51页

摘要:运用脾胃学说在临床上对脾不统血、肝郁犯脾、中气下陷、湿困脾胃等证进行针灸治疗。

(一)脾不统血

脾具有统摄血液的功能。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血液在脾气统率下循行于脉管中。如脾气虚衰,则不能控制血液而溢于脉外,因而可致各种出血性病变。

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证由脾气虚衰统摄无权所致,治予健脾摄血。取血海、三阴交均针,大椎温针(3壮)。以助阳益气。

2.功能性子宫出血

此系气虚不能摄血,拟以益气健脾。取关元、足三里均温针,三阴交、血海均针,加灸隐白。

(二)肝郁犯脾

治予疏肝健脾。取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均针。加内关、阴陵泉,证由肝气失于疏泄,横逆犯脾,浊气不降,故为腹胀。

(三)中气下陷

证属脾失健运,中气下陷,治予升脾益气。取气海、足三里、脾俞均温针,针刺三阴交,加阴陵泉。胃为水谷之海,与脾相为表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得调,中气自能振奋,从而中气下陷得愈。

(四)湿困脾胃

证属寒湿困扰中州,治予祛寒化湿,调和脾胃。针刺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加灸阴陵泉。本病为寒湿外困,阻遏清阳,客邪内干,肠胃为乱,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治拟和胃降逆,益脾升清,健脾燥湿,交通脾胃二经,使湿邪无停滞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