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在临床上比较多见。易与其它疾病相混淆。本病为椎动脉受压或刺激及其他因素致血管狭窄、扭曲等而发病。主要表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病因病机与临床表现:

由于颈部钩椎关节骨赘增生、椎间盘病变,颈椎骨节不稳,钩椎关节松动错缝,创伤或血管等因素,以致脉络血流不畅而发为本病。近来有研究提示全血粘度增高,影响流速,颈头部供血不足,也为本病的重要病因。魏氏伤科认为本病分标本两个方面,标是指劳损瘀滞或外邪,本为气血不足、肝肾亏损,多数为标本兼病,只是有所偏重。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或有耳鸣。较少病例头颈较快较大幅度转动位置时会突然猝倒,但头脑清醒,可自动爬起。头颈位置端正,头晕等症状即缓解。

2.检查辨证:

X线摄片正位片可见椎体钩椎关节侧方骨赘增生,斜位片椎间孔变窄,侧位片可能椎体梯 形改变或生理曲度变直。TCD(多普勒脑血管图)及椎动脉B超可提示椎-基底动脉,椎动脉血流速,流阻及血管形态改变以帮助诊断。

根据魏氏伤科经验,结合李国衡实践认为,本症内治是主要,一般分为四型:肾虚肝旺型:口干,心烦少寐,多梦,急躁易怒等。脉弦数或弦细,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腻;气血两虚型:面色少华,心悸少寐,气短懒言。脉细软无力,舌偏淡,苔薄白;气虚瘀滞型:神疲肢体沉重,肩背肌筋拘紧酸胀,脉缓或脉涩,舌质干,苔薄白或有瘀点;痰湿阻滞型:肢体困倦或肿胀,食欲不振,舌胖嫩,苔白滑腻。

3.治疗:

手法治疗:常规手法,但第二步“头部上提”后其他动作要轻,活动范围要小。“侧屈椎颈部”同样要求。手法:1.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其后,双手拇指点揉其风池,食指抹推其两侧太阳,悬颅,各十次左右。2.医者从患者身侧,用拇食指点揉风池、风府、太阳以及合谷,方法与神经根型第一步手法相同。其它手法根据“以痛为俞”参阅前述手法步骤施法。每次手法反复操作15分钟左右,每周2~3次,4~6周为一个疗程。

内服药物:肾虚肝旺治宜益气养血,益肾平肝通脉。用益气通脉汤(李氏验方)生黄芪,孩儿参,生白芍,川芎,枸杞子,女贞子,桑椹子,稆豆衣,制首乌,杭甘菊,炮山甲,毛冬青。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精神烦躁,加天麻,钩藤,山羊角平肝熄风除烦;睡眠不安加生牡蛎,生龙骨,珍珠母等重镇安神;津液不足,关节孔窍失养,舌质红降加皮尾参或西洋参,石斛,天冬,麦冬等生津养液;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肝脾不和加陈皮,姜半夏,白术,白蔻仁等健脾和胃;头重心悸不寐加琥珀,合欢皮等安神活血通络;颈项牵制加葛根,桑枝等解肌舒筋通络。气血两虚治宜培补气血,通常用加味八珍汤(魏氏验方)党参,当归,白术,熟地,川芎,炮茯神,白芍,夜交藤,稆豆衣,枣仁,甘草等兼助宁心安神。气虚瘀滞内服补阳还五汤以补气活血化瘀。痰湿阻滞宜温胆汤(三因极-病方证论)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并随症加减。

外用药物:可用颈项洗方,但血压偏高者不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