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慰伯(全本)

学术观点

王氏治学、上师仲景,不宗叶薛,师古而不混古,尝曰:“读古人书,要全面领会,更要结合是临证,要活看不能死看。”其对外感论治,推崇张子和六门三法。其论病重邪气,主张“攻病宜早、达邪务尽”。其崇尚“伤寒温病一炉共冶”,提出“新感、伏邪在于辨证,定名不拘四对,识证须分清六气”的观点。

(一)论病首重邪气

王氏服膺张子和“因邪致病”、乃“论病重邪”的观点。其云:“六淫外感,邪也;七情郁结,亦邪也;饮食内伤,亦邪也;气滞血瘀,亦邪也,攻病达郁之法多端,汗吐下其一也,解结开郁,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利水软坚,无一非攻邪之法,只在善用之耳”。并指出,医者必须善辨邪正虚实,方能正确施治。

(二)攻病宜早,达邪务尽

王氏崇尚张子和“治病当用药攻,养生当用食补”的观点。对外感热病的论治,主张“攻病宜早,达邪务尽”,邪去则下复矣。其曰“邪盛则正衰,正胜则邪却”,此一定理也。邪气入侵,多由正气先虚,但正气虽虚,如无邪气入侵。虽虚未必病出;犹国之贫弱,如无敌寇之侵入,尚不致倾覆;病者亦然”。其认为,医者在学习《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理论的同时,必须了解“虚处受邪,其病则实”的含义。经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王氏认为,当邪气方侵,正气未夺之际,应及早攻病达邪,切勿坐失时机,善痛贻患。其云:“大病如大敌,必须集中兵力,挫其锐气”。对虚人感邪,主张先达邪后扶正,其云:“治病犹涤衣也,衣垢当用皂,衣敝当用浆,但必须先涤后浆,反之何能去垢”。其见有人喜服补药,每于邪未尽撤之际,即要求臣者用补,对之深为感叹,尝曰:“补剂误人,人之不觉,反颂医名,过去富贵之家,朝夕进补,岂能却病耶”。

王氏虽主张有邪当早攻,邪去则正复,但并非滥用攻法。其用攻,并不废补。尝云:“攻邪要辨证精,又要掌握分寸,邪去即当安正”。凡温病汗后热不解,喑怖不透,懊(忄农)nao虚烦不寐,脉见细软者,用栀豉汤加党参、小麦;胃家实正气虚者,用黄龙汤或调胃承气汤,下后即用参、术调之;虚人如厕,先啜稀粥以防其脱;温病前后都非常重视保存阴津。

(三)伤寒,温病一炉共治

王氏认为,仲景《伤寒论》乃宗《内经》《难经》之旨。总结汉以前外感热病治疗经验的专论。论中包含温病治疗的理法方药。温病学说是在《伤寒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者虽证候不同,学派各异,但均属外感时邪。伤寒以六经分类,温病以卫气营血、三焦立论,然辨证用药、理法则一,可以互取所长,融汇贯通。若能掌握各个阶段的主证,则理法方药有所遵循。故云:“伤寒、温病乃一炉共冶”。王氏认为,要统一伤寒、温病学说,必先从外感热病的分类正名入手,主要根据六淫邪气所表现的证候来定名,不必拘泥于四时。但时令季节都有其一定的特点,可作为辨证用药的依据。吴鞠通《温病条辨》归纳温病为四类,以风温、温热、温毒、冬温为一类,暑温为一类,湿温为一类,秋燥为一类。王氏则将其归为五类:即伤寒(感受寒邪为主,证候较重者)、伤风(感受风邪为主,证候较轻者)、风温(温病肺经证候为主)、湿温(感受湿热之邪、肠胃证候为主),中暑(感受炎夏暑热之邪、发热骤急)。至于春温、冬温、伏暑、秋燥,其见证不出风温、湿温范畴;此外,疟疾、痢疾、白喉丹毒等,属外感热病范畴,但均已单独定名,不必牵入其中。这样分类,眉目清楚,纲举目张,符合学术发展由简到繁,由繁到简的规律。

(四)新感、伏邪论

王氏认为,温病的新感与伏邪,是以临床证候为辨证用药依据,二者的基本区别在于:一者感邪即发,一者感邪不即发。其发病,与感邪之深浅和正气之强弱有关。盖邪之入侵,或由正气先虚;或由邪气过盛;或由虚邪贼风,猝防不及,或由反复感受,正不胜邪。正虚者固易病,强者有时亦不免于病,一旦邪气入侵,正气必从而抗之。体实而感邪浅者,往往潜而不发,即使发病,其势亦轻;体实而感到邪深者,每多邪伏而不即发,发则其势较甚,体虚之人,每多随感即发。感不即发者为伏邪。伏邪之发,所以春秋为多者,因暑必扶湿之故。温为粘腻之邪,中人往往不即发病,不同于风温中人而即病也。故云:“风温多新感,湿温多伏邪”。至于伏邪潜伏的部位,王氏认为,感自皮毛,蕴于腠理,恋于肠胃,发于肌表。盖伏邪以肠胃受病为多,后期每发疹喑。至于新感和伏邪的发病情况,王氏认为,城市多新感,农村多伏邪。盖农民终年早出暮归,风雨寒暑劳动于田野,感邪较深。农忙季节暑湿元气正盛,感之者往往不即发病,一旦交秋复感新凉,引动伏邪内发,故农村伏邪多于城市。而城市劳苦大众的发病情况与农民相同。此出说明体质之藜藿与膏粱,在辨证施治上有重要意义,应分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证治经验

王氏擅治外感热病名闻遐迩,兹仅就风温、湿温的辨治经验,简述于下:

一、风温辨治。

王氏认为,风温虽系感受春令之邪而发,但四季皆有,而以春冬二季为多。风温之治,清。叶天士论之最详,其主用辛凉解表,清肃上焦。王氏云:“辛凉解表,乃众所周知,但运用得恰到好处,并非所易。盖辛能泄风,凉可解热,偏于辛则温易化热,偏于凉则邪不得透。故疏风之品宜轻清,清温之品勿苦寒”。其认为,叶氏之方清解有余,辛透不足。王氏对风温各个时期的用药,有其一定的顺序。初期透表,每以前胡为君,常于叶氏方中加入前胡、蝉衣、制僵蚕、蒺藜等以宣肺泄风;若恶风头痛、苔白、脉浮等外感症候显著者,则参用栀豉汤加荆芥以透表达邪,甚者不忌麻黄;一旦化热,由肺及胃,则以石膏为君,配合前胡等清泄气分之热。邪传气分者,加重用石膏。王氏认为,风温之邪,由肺表而入。其出,亦以从肺卫外达为顺。且风为阳邪、温易化热;故用宣透之品,不宜辛散,用清温之剂,不可过于凉润,惟前胡入肺经,能解表泄风,清热不涤痰,无辛散之弊。若邪重热盛、痰鸣喘息,则以麻杏石甘汤为主方,佐以清热豁痰之品。麻黄、石膏二味的剂量,则视表邪与里热之轻重而定。其认为,石膏辛甘性寒,《本经》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难和息”,既能清温泄热,又能解肌透邪,故用于风温,最为适合。若邪热传心包,神昏谵语则应辨清风温与湿温。风温内隔,多挟痰内闭,必以涤痰清热为主;湿温神昏多由湿热蒙蔽清窍,当以开窍为主。开窍方中,王氏最赏用万氏方,以万氏方药简洁,无香窜之品,并用竹沥送服,可奏涤痰开窍之功。对小儿患者则常用猴枣散、羚羊角粉,因小儿痰热易升,肝风易动。若顺传阳明,出现胃家实,大便秘结者,善用急下存阴,釜底抽薪之法。

二、湿温辨治。

王氏认为,湿温虽属外感时令之邪,但必先内蕴湿热。其发于夏者,多挟暑热;发于秋者,多由新凉引动。其认为,湿温的病机特点,一为湿热交蒸,一为邪滞互阻。临床辨证应分析湿热之偏胜,邪滞之深浅;其论治,以分化湿热、消导肠滞为要。其认为,湿不化则温不解,滞不导则邪不撤,此外,更应分辨表里传变,邪正盛衰,宿恙兼病等。王氏在辨滞、导滞方面,尤有深入的研究。在湿温病治疗过程中,又十分重视存阴保液。

(1)辨滞:主要是观察大便,察舌验齿。观察大便色泽形态,可知湿热邪滞蕴阻情况,推论病势趋向和转归。湿温轻症或暑湿内阻,大便色泽形态一般无变化。,或仅略有燥结,或色泽始终较深者,治以芳香疏化,即能热解病退;湿温较重者,大便多见溏垢粘腻,色泽深褐。邪热越甚则色泽尤深,质更粘腻而胶着肠壁,中间稀薄者排出,状如便泄,实乃湿滞胶结,治拟泻下导滞。前人云:“热病便泄稀薄,肠滞不清,仍宜应下法”。若便泄纯属稀水,日夜频繁、色褐或黄者,系协热不利,为逆候;若下利不止,津液内夺,势必导致神昏内隔,须先止其利,以回津液,后导其滞。王氏认为,察舌验齿对辨滞的意义尤大。舌苔黄腻厚浊,口苦气臭、矢气频传、脘腹拒按,均为里滞内结之征。若舌干唇焦、必有里滞;唇焦齿板互见,则热极滞甚,将次传营而昏厥,如药后肠滞逐渐下达,则唇红唇焦亦逐步消退,而且一般都从上唇开始消失,热势亦随之下降。

(2)导滞:王氏治湿温邪滞,主张趁早攻导肠滞,使湿热之邪无所凭藉,既可削弱病势,又可控制出血趋势。导滞之法,则根据各阶段的不同表现,采用不同方法。早期表邪未达,里滞已结,则用表里双解,一般先用枳实栀子豉汤加槟榔、山楂、六曲;滞甚加大黄、芒硝、云明粉。若邪已传里,湿已化热,证属阳明腑实,则以急下存阴之法。若症已逾旬,粪便粘着肠壁、非攻导之剂所能下,则用坚肠清热,化滞缓导之法,常用之药有黄连、黄芩、枳实炭、山楂炭、银花、芍药等。旨在使粪便逐渐干燥,脱离肠壁,兹后若见矢气频转,为肠滞逐步下行之兆;若药后仍无大便,可用猪胆汁或蜜煎导灌肠;若所下不多,切勿躁急,可稍增剂量,若大便稀泄,色褐如水,次数频多,则必须先止其泄。一般先用六一散、赤苓、扁豆衣、白芍炭、通草等以利小便实大便,甚则参用坚肠清热之剂加炙粟壳以止泄。王氏治疗协热下利,每用熟石膏、生甘草二味,其效甚著。盖熟石膏能清热敛肠,生甘草能解毒固液,二味协同,具有清热止泄之功。乃固液止泄,以守为攻之法,旨在保津导滞。在病势鸱张复杂的情况下,能正确掌握,辨证应用,可转危为安。王氏总结导滞经验为:“旬日前可用攻导,旬日后要坚肠清导。攻导宜早,迟则多变;消导宜缓,峻则不去”。

(3)存阴保液,回阳固脱

王氏对湿温病各个阶段,都非常重视阴液之保存。其早期应用达邪导滞法,旨在减少阴液之绝失。热盛极期,唇燥舌绛,劫津化燥,每用大剂三鲜、五汁、增液汤等救治。另以石斛、生地、沙参、芦根、茅根等煎汤代茶,或用西瓜汁、银花露等代茶,日夜频频给服,不得中断。若津液得复,每能出险入夷。若患者素体虚弱,湿温早期发汗过多,后期每易出现亡阳之变,王氏常以独参汤加红枣煎服。甚者加附子、龙骨、牡蛎回阳固脱。尝日:“温病之亡阳,与伤寒不同,多为阴液先绝,阴不敛阳而致阳气续脱,待阳气一回,仍须气阴兼顾耳”。可见,王氏治疗湿温病十分重视保存阴液,固摄阳气。

此外,对湿温病肠出血,王氏亦有独到之经验。凡热盛正气未衰者,每用犀角地黄汤加熟大黄;体虚脉细软者,用黄连阿胶汤,另用蒲黄、地榆末吞服,每获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