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公(全本)

证治经验

治疗外感热病的经验

1 辛透疏风、清轻泄热治风温

风温虽系感受春令之邪而发,但四季皆有,唯以春冬两季为多。风温之治,辛凉解表乃众所周知,但运用得恰到好处,并非所易。风温之邪由肺表而入,其出亦以从肺卫外达为顺,且风为阳邪,温易化热,故用宣透之品不宜过于辛散;用清热之剂不可过于凉润。偏辛则温易化热,偏凉则邪不得透。王氏认为,叶氏之方清解有余,辛透不足。王氏治疗风温,赏用前胡,认为前胡入肺经,能解表泄风、清热涤痰,无辛散之弊。风温初期透表,每以前胡为君,常于叶氏方中加入前胡、蝉衣、制僵蚕、蒺藜等以宣肺泄风;若恶风头痛、苔白、脉浮等外感证候显著者,则参用栀豉汤加荆芥以透表达邪;甚者不忌麻黄。一旦化热,由肺及胃,则以石膏为君,配合前胡等清泄气分之热。若邪传气分者,重用石膏;邪重热盛,痰鸣喘息,则以麻杏石甘汤为主方,佐以清热豁痰之品。麻黄、石膏两味的剂量,当视表邪与里热之轻重而定。其认为:石膏辛甘性寒,既能清温泄热,又能解肌透邪,故用于风温最为适合。若邪热内传心包,神昏谵语,则应辨清风温与湿温。风温内陷,多夹痰内闭,当以涤痰清热为主;湿温神昏多由湿热蒙蔽清窍,则以开窍为主。开窍方中,王氏最赏用万氏牛黄清心丸,因万氏方药简洁,无香窜之品,并用竹沥送服,可奏涤痰开窍之功。

2 达邪导滞、存阴保液治湿温

湿温虽系外感时令之邪,但必先内蕴湿热。其病机特点,一为湿热交蒸,一为邪滞内阻,临床辨证应分析湿热之偏胜,邪滞之深浅。其论治,以分化湿热、消导肠滞为要。湿不化则温不解,滞不清则邪不撤。此外,更应分辨表里传变、邪正盛衰、宿恙兼病等。王氏在辨滞、导滞方面,尤有深入的研究。在湿温病治疗过程中,又十分重视存阴保液。

辨滞:王氏认为,察舌验齿对辨滞的意义尤大。舌苔黄腻厚浊,口苦气臭,矢气频传,脘腹拒按均为里滞内结之征。若舌干唇焦,必有里滞;唇焦齿板互见,则热极滞甚,将次传营而昏厥。如药后肠滞逐渐下达,则唇红唇焦逐步消退,而且一般都从上唇开始消失,热势亦随之下降。观察大便色泽形态,可知湿热邪滞蕴阻情况以推论病势趋向和转归。湿温轻症或暑湿内阻,大便色泽形态一般无变化,或略有燥结,或色泽始终较深者,治以芳香疏化,即能热解病退;湿温较重者,大便多见溏垢粘腻,色泽深褐,邪热越甚则色泽尤深,质更粘腻而胶着肠壁,中间稀薄者排出,状如便泄,实乃湿滞胶结,治拟泻下导滞。若便泄纯属稀水,日夜频繁,色褐或火黄者,系协热下利,为逆候;若下利不止,津液内夺,势必导致神昏内陷,须先止其利,以固津液,后导其滞。

导滞:王氏治温湿温邪滞,主张趁早攻导肠滞,使湿热之邪无所凭藉,这样既可削弱病势,又可控制出血趋势。早期表邪未达,里滞已结,则用表里双解,一般先用枳实栀子豉汤加槟榔、山楂、神曲;滞甚加大黄、元明粉;若邪已传里,温已化热,证现阳明腑实,则以急下存阴之法;若症已逾旬,粪便粘着肠壁,非攻导之剂所能下之,则用坚肠清热、化滞缓导之法,常用黄连、黄芩、枳实炭、山楂炭、银花、芍药等,旨在使粪便逐渐干燥,分离肠壁。药后若见矢气频传,为肠滞逐步下行之兆;若药后仍无大便,可用猪胆汁或蜜煎导灌肠;若所下不多,切勿躁急,可稍增剂量。若大便稀泄,色褐如水,次数频多,则必须先止其泄。一般先用六一散、赤苓、扁豆衣、白芍炭、方通草等以利小便实大便,甚则参用坚肠清热之剂加炙粟壳以止泄。王氏治疗协热下利,每用熟石膏、生甘草两味,其效甚著。盖熟石膏能清热敛肠,生甘草能解毒固液,两味协同,具有清热止泄之功。此乃固液止泄,以守为攻之法,旨在保津导滞。在病势鸱张复杂的情况下,能正确掌握,辨证应用可转危为安。其总结导滞经验为:“旬日前可用攻导,旬日后要坚肠清导。攻导宜早,迟则多变;消导宜缓,峻则不去。”

存阴保液、回阳固脱:王氏对湿温病各个阶段都非常重视阴液之保存。其早期应用达邪导滞法,旨在减少阴液之耗失。热盛极期,唇燥舌绛,劫津化燥,每用大剂三鲜、五汁、增液汤等救治,另以石斛、生地、沙参、芦根、茅根等煎汤代茶,或用西瓜汁、银花露等代茶,日夜频频给服,不得中断。若津液得复,每能出险入夷。若患者素体虚弱,湿温早期发汗过多,后期每易出现亡阳之变,王氏常以独参汤加红枣煎服;甚者加附子、龙骨、牡蛎回阳固脱。尝曰:“温病之亡阳与伤寒不同,多为阴液先耗,阴不敛阳而致阳气续脱,待阳气一回,仍须气阴妆顾耳”。可见,王氏治疗湿温病十分重视保存阴液,固摄阳气。

此外,对湿温病肠出血,王氏亦有独到之经验。凡热盛正气未衰者,每用犀角地黄汤加熟大黄;体虚脉细软者,用黄连阿胶汤。另用蒲黄、地榆末吞服,每获良效。

善用汗吐下治青少年哮喘

一、首重汗法

王氏强调风为百病之长,首创“寒乃六淫之首”,更重“肺喜温而恶寒”之论。他说:“哮喘病人体质多系过敏,气道呈高反应性,然在诸多致敏因子中,以对寒冷之过敏为最甚,故治疗哮喘首宜散寒解表,宣肺达邪,张子和所谓“凡解表者,皆汗法也”。此即顺其生机,驱邪外达,切忌寒凉止遏。他最反对一见咳嗽便用板蓝根、竹沥、猴枣、蛇胆、川贝之类,认为使寒邪遏伏于里,不能透达,是舍本逐末,损脏腑之功能,逆固有之生机,即使伤风咳嗽小恙,每致迁延日久,成为慢性咳喘。外感失治、误治易成为内伤痼疾之理即在此。”并质疑喻嘉言轻改《内经》的“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为“秋伤于燥,冬生咳嗽”以致“肺喜润而恶燥”的观点盛行。王氏认为这个观点在肺痨家尚可适用,而对咳喘病人则非其所宜。即使是“秋凉外感,亦宜辛温宣透入手,切勿早用清燥润肺之品,以致留邪贻患。”其临床用药,常用三味辛散药(干姜、细辛、薄荷)、三拗汤、二虫止嗽散(王氏自拟方:僵蚕、蝉衣、荆芥、防风、陈皮、紫菀、百部、白前、桔梗、甘草)及三子养亲汤(偏寒用白芥子、偏热改为大力子)。王氏说:麻黄乃发汗大将、平喘圣药,合二虫有解痉平喘抗过敏之作用。他认为小儿之过敏乃“因病致虚,因虚致敏”,只要病邪祛除,生机恢复,过敏自愈。如蒋某,12岁,门诊号16173。1986年10月7日初诊。患者有哮喘史8年,每逢秋冬及气候变化时发作。一周来哮喘发作较甚,服氨茶碱、气喘片未能控制。鼻塞流涕,喷嚏,咳嗽气急,胸闷,咯痰不畅,难以平卧,苔薄白而滑,脉浮细而数。风寒外束,痰饮内伏,肺失宣降。治拟疏风散寒,宣肺化痰平喘。麻黄6g 杏仁9g 甘草5g 荆芥9g 防风9g 僵蚕9g 蝉衣4g 炙苏子9g 莱菔子9g 白芥子4g 紫菀9g 百部9g 细辛2g。3剂后咳减喘平, 再予原方去白芥子、细辛、防风,加白前9g 前胡9g

桔梗4.5g。连服14帖,哮喘完全平复。

二、活用吐法

王氏认为,咳嗽排痰乃是机体固有之防御机能,应该顺其生机,因势利导,要用排痰透达之法。他认为张子和的吐法是祛痰达邪的很好方法。他说张子和的吐法不仅是狭义的催吐,而是包括了“引涎、漉涎、喷气、追泪,凡上行者,皆吐法也”。王氏喜用生莱菔子、桔梗、白前等药,视作吐法祛痰药。他引《本草纲目》李时珍语曰:“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生能升,熟能降。生则吐风痰;熟则消积食。”桔梗亦有排痰催吐作用,只是力量较弱,桔梗芦头则涌吐风痰之力更强。白前多用亦令人恶心。他发表《鸡羽探吐法治小儿痰喘》一文,介绍以鸡羽在患儿喉部卷动,促其呕恶,配合药物治疗,用于治疗急性痰壅喘急而体质较强之患儿。一般来说,能吐出白稠粘痰,气急即能平缓。如童×,女,31岁。有哮喘史20余年,每年春秋气候交变时发作,近几年日趋严重,四季发作,曾服用强的松较长时期,因担忧副作用而不敢续用。亦曾服用中药,未能控制发作。曾给予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麻杏甘膏汤、定喘汤、麻附细辛汤及其他验方,几乎是每周换一方,皆不应。于1991年1月8日就诊于王氏:咳少而不扬,咯痰难出,胸闷气急,喉间痰鸣,头晕乏力,夜不安枕,纳谷不馨,苔薄滑腻,脉细弦略数。寒邪留恋肺卫,伏痰胶着胸膈,肺失宣肃之职。治以宣肺散寒,平喘化痰。麻黄9g,杏仁9g 甘草5g 细辛3g 干姜5g 五味子4.5g 僵蚕9g 蝉衣4g 炙苏子9g 莱菔子9g 白芥子4g 荆芥9g 桔梗4.5g 白前9g 紫菀9g。7帖。另生莱菔子30g捣烂,开水冲泡,温服,服后10~15分钟,以手指挖舌根助吐,过1小时再服上药。 吐后痰涎较多而能出,药后当夜即能安卧,咳痰爽利,气急明显好转,第2天感神清气爽, 哮喘随之缓解。

三、善用下法

王氏认为,从生理上讲,肺为水之上源,能通调水道,又与大肠相表里,两者关系极为密切。大肠责司传导,需依赖肺气之下降而排泻通畅。从病理上讲,大肠积滞不通也能影响肺气之肃降。当肺部有疾患时,调节水液平衡的功能就会失控,表现在咳喘患者出汗特别多,耗损大量体液;哮喘发作时,呼吸道内分泌的痰涎增多,呼吸加快,通过肺部蒸发消耗的水份要比平时大大增加;此外哮喘患者有不少服用氨茶碱,它的利尿作用,使小便增多,从而使肠中津液减少,而出现大便干结。且今独生子女大多偏食,蔬菜吃得少,由于纤维素的缺乏而影响肠管蠕动,也助长了大便的秘结。大便的秘结会影响肺气的清肃功能而导致哮喘症状的加剧。诚如《素问·五藏生成》所曰:“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这是王氏善用下法的理论上的认识,也与王氏深受张子和“凡积聚陈(艹坐)cuo于中,留结寒热在内,都应逐去,宜用下法”之影响有关。小儿哮喘患者大便干结者约占60%。王氏早年用桃仁、郁李仁、麻仁、生首乌,生赤芍等润肠之品,

而晚年则善用生大黄,并认为大黄本身有治喘作用。如《金匮》之厚朴大黄汤治支饮胸满,己椒苈黄丸治痰饮水走肠间,皆为治喘方;又如《千金要方·咳嗽》紫菀汤、五味子汤。这些治咳喘之方皆用大黄。故大黄治喘本是经典之法。王氏亦很赏识《寒温条辨》中之升降散(僵蚕、蝉衣、姜黄、大黄四味研末吞服),认为是一张有效而值得推广之好方。王氏认为只要咳喘而痰稠之患者见有:(1)汗多,大便干;(2)舌尖红,口干;(3)脉数,大便干,即使患者每日有大便亦可用大黄,不必待便秘才用。

他说大黄有消炎消积、清肠豁痰、凉血祛风、祛瘀通络等功用,不能把大黄单纯看成泻药,张子和的下法必须从广义角度去理解。如邓×,男,6岁。1991年4月7 日来诊。有哮喘史1年,前日食海鲜及冰西瓜,咳喘突作,来势急骤, 急诊处理后稍见缓解,今日仍喘咳不止,大便如常,咯痰不畅,两肺听诊闻散在哮鸣音,舌红苔根白腻,脉细。药用炙麻黄5g 杏仁9g 生甘草4g 荆芥5g 僵蚕9g 蝉衣4g 大力子6g 前胡9g 桔梗3g 莱菔子9g 紫菀9g 百部9g 枳实9g 生大黄(后下)6g。7帖。药后大便稍糊,哮喘控制。

王氏说张子和的“良工之治病,先治其实,后治其虚,亦有不治其虚时”,对青少年哮喘来说是适用的,因为青少年毕竟体质较好,抗病力较强,恢复亦快。但对老年哮喘伴肺气肿、老慢支、肺心及体质虚弱者,应用攻法亦宜谨慎。急则主攻中病即止,此即顺其生机,因势利导。缓则治本,宜邪正兼顾,不可纯补,以其内有伏饮,膈有胶固之痰,胸有壅滞之气。然反复发作肺气已虚,久病之人必累及脾肾,故当培本以复生机,亦不可不知。

医案

一、寒喘心肾并损案

蒋××,女,70岁。初诊:1981年7月29日。

主诉:患者于1950年秋起伤风感冒,过早应用寒凉润肺之剂,邪未透达,咳嗽迁延不止,逐步形成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平时咳嗽咯痰不利,行动气急,每交暑令则喘咳大发。今年7月中旬发作,较去年提前3天。

诊查:诊脉沉弦数,舌质淡,口唇色褐,咳嗽汗多,通宵端坐,痰多白沫,或如鱼冻,口淡不渴。

辨证:证系久咳损肺,肺损累及心肾,心气虚则血行凝泣,肾阳衰则水饮不化,上射于肺,阻肺气之下降,是以喘闭不通。

治法:证情危笃,亟予益阳温阳以化寒饮,豁痰解痉以平喘急。

处方:熟附子9g 党参15g 桂枝9g 细辛5g 僵蚕9g 地龙9g 茯苓9g 甘草4g 麦冬9g 干姜3g 五味子4g 半夏9g 磁石20g。

复诊:上方药连服21剂,证情续有进步,前方增用熟地、丹参、当归、黄芪、淮小麦、玉竹,气血并调;除细辛、干姜,熟附块改为5g

继续调治,交冬进服膏滋。

翌年夏令喘咳虽有小发,其势大减。随访三年,病情缓解,能从事轻便家务劳动。

按:大凡痰饮喘咳之证,一般夏令小康,冬季发病。本例暑令发作,其势甚剧。医者因天气炎热,发作时汗多气促而频投清润,但药频服而咳愈甚。《杏轩医案辑录》有案和此例极相似。兹摘录案语警句于下:经云“形寒饮冷则伤肺”,此致病之大端,医者只有天时之气热,不识人身之脏寒……盖肺为娇脏,性虽畏热,然犹畏寒,金被火刑固为咳,金寒水冷亦为咳。此则久咳,心肺元气之损伤已极,寒饮之潜伏弥深,暑令阳气蒸发,内伏之寒饮欲化,由新凉引动而发。即《金匮》留饮、伏饮之证。《杏轩医案》用温肺汤,此例用参附合小青龙汤得效。

二、哮喘案

陈××,男,19岁。初诊:1984年12月23日。

主诉:患者于四岁开始哮喘,每在“五一”节及“国庆”节前后发作。今年八月即发,迄今未止。哮喘多在子夜为甚,咳嗽气急,不能平卧,痰多色黄,常服用西药氨茶碱以缓解症状。但逐年加重,体力日衰。

诊查:诊脉细小数,舌质红,舌尖有杨梅刺。

辨证:系肺阴虚,心肾之气亦受其累,风热痰浊痹阻,肺气清肃失行。

治法:先予清金肃肺、宣化痰热,顺其生机,因势利导。

处方:南沙参12g 桑叶、桑白皮各6g 前胡9g 大力子6g 僵蚕9g 蝉衣4g 白前9g 百部9g 紫菀9g 干芦根12g 枇杷叶6g 荆芥6g 7帖。

复诊:药后哮喘即见缓解,咳痰爽利,痰由黄转白。上方加减续服,半年来哮喘未发。续进益气固表、培土生金法以巩固疗效。方取玉屏风散、归芍六君加减。

按:青少年哮喘患者,大都在幼年即得,其病多起于伤风感冒。在咳嗽痰多时,过早进服润肺止咳药,使外邪失于宣透,肺气清肃失行,咳嗽迁延,日久形成哮喘。本例病机是:肺有伏邪,膈有痰壅。其所以子夜病发且重者,乃卧则内蓄之痰上逆,痰气相搏则喘作矣。多年来一直以止咳平喘为治,遍尝抑止咳嗽、扩张气管药物,以求暂时缓解其喘急。但导致肺脏固有的清肃功能日益削弱,欲其病解,其可得乎!

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内司呼吸,为清净之府,不耐邪侵。治肺之疾患,首先复其清肃之令,顺本脏固有生机,因势利导,使内伏恋之邪与蓄积之痰有其出路。实践证明,疏导的方法比遏止的方法好。从本案所取得的效果来看,足资说明其理。

三、反胃呕吐案

周××,女,26岁。初诊:1980年3月15日。

主诉:患者于1979年上半年赴海丰农场巡回医疗,由于水土不和,发生纳食呕吐,渐至食后即吐,体力不能支持而返院,收入中西医结合病房。经对症和支持疗法,病情好转出院。出院时诊断:“轻度萎缩性胃炎”、“功能性呕吐”及“十二指肠降部憩室”。出院后不久,呕吐又作,每日仅能进食一二两,以致形体消瘦,面色苍白,精神萎顿。于1980年3月15日邀王老诊治。

诊查:证见反复呕吐,纳谷量少,口苦而干;大便干燥、二三日一行;舌尖红津少,脉细小无力。

辨证:此乃肝气上逆,胃失和降,渐至胃阴耗伤,肠液枯燥。

治法:治宜滋养胃阴,和肝降逆。

处方:明党参12g 石斛12g 麦冬9g 白芍9g 佛手4g 旋覆花6g 代赭石15g 淮小麦30g 竹茹9g 料豆衣9g 火麻仁9g 枇杷叶6g 淮山药12g 7帖。

二诊:药后泛吐较减,纳谷略增,精神亦见好转,大便3日一行。苔薄黄,边尖红,脉仍细软。肝气亢逆较平,胃阴耗损未复,肠液枯燥,通降失司,仍拟原意化裁。

原方火麻仁加至15g 再加生首乌15g 7帖。

三诊:上方药连服三周,情况大有好转,但昨晚过食油腻后,呕吐又发,苔薄质红。再拟益气养阴,和胃降逆。

处方:明党参10g 旋覆花9g 代赭石15g 川石斛10g 佛手4.5g 谷芽麦芽各10g 竹茹10g 麦冬9g 半夏9g 鸡内金6g 绿萼梅3g 7帖。

四诊:呕吐止,纳谷较增,大便亦润,精神渐佳。舌净质红,脉细小而弦。肝木亢逆得平,脾胃阴液渐复,守愿意调摄。

处方:明党参15g 旋覆花9g 代赭石15g(煅),川石斛10g 佛手4g 竹茹9g 白芍9g 谷芽麦芽各15g 鸡内金6g 淮山药10g 7帖

按:患者脾胃中气素亏,营血不足,下乡之后水土不和,加之情绪不宁,肝郁不达,郁则化火,上逆犯胃,胃气失于通降,则纳食即泛;水谷之气不能滋生津液,必然导致胃阴耗伤,津不上承,则舌光津少,口苦而干;肠液枯燥,则大便燥结成栗状;脾胃之通降健运失常,水谷无以滋养脏腑,气血日衰,元气益耗,故脉象细小无力,重按乃得。王氏在初诊中即谓此例属典型的胃阴虚。肝气上逆的反胃呕吐症,必须滋养胃阴以资生化,柔肝重镇以平冲逆。养胃阴之药避用滋腻,降冲逆须兼润肠液,腑浊下行,胃之通降得行。方用明党参、山药扶中气,石斛、麦冬养胃阴,配以施覆花、代赭石重镇降逆,芍药、佛手疏肝理气,麻仁、料豆柔肝而润肠,小麦宁心和胃,竹茹、枇杷叶清胃热以止吐。药后呕吐明显减少,但大便仍见燥块。二诊加用生首乌、火麻仁以增强润下之功。三诊时因过食油腻,以致呕吐又作,仍守前法加减,调治一月而安。

四、阳明经腑同病案

郑×,男,3岁。初诊:1979年11月24日。

主诉:高烧5天,某医院儿科诊断为病毒性感冒。经青霉素、克感敏、吗啉呱治疗,表热虽减而里热甚炽。腹胀,大便3日未行。

诊查:口腔及舌尖溃疡糜烂,齿龈肿痛,日夜啼哭,不能吞食。苔黄厚腻,口臭,唇燥焦板,脉数。

辨证:温邪挟滞,阳明积热上蒸。

治法:拟清阳明之热,导大肠之滞。

处方:生地10g 生石膏20g 知母10g 竹叶10g 生大黄5g(后入),甘中黄5g 鲜芦根1支,山羊角10g 连翘10g 银花10g 丹皮6g2帖。

另冰硼散搽口腔溃疡处,蜜锭一只通便。

二诊:11月26日。经用蜜锭之后,下燥屎多枚,奇臭;热势较减,口腔及舌尖溃疡减少。苔黄化薄,舌红唇燥有改善。仍守原治。

处方:生地15g 生石膏20g 生大黄5g 桑叶6g 菊花6g 甘草3g 连翘10g 银花10g 山羊角10g 鲜芦根1支,3帖。

三诊:11月29日。昨晨大便自行,色深褐,成形。此乃大肠之滞和小肠宿垢仍胶结未下。苔根黄,舌尖红,口疮糜烂较前改善。再拟清上导下。

处方:生石膏20g 生地黄10g 甘中黄5g 知母6g 连翘10g 银花10g 黄芩9g 枳实炭9g 竹茹9g 鲜芦根1支,麦芽15g 3帖。

四诊:12月2日。3天来连续下深褐色酱粪3次,今日粪便色泽转黄。 口舌糜烂 完全消退。齿龈仍疼痛。苔化净,脉小软。余热未清,胃阴已伤。拟清热养阴,以为善后。

处方:生地黄10g 南沙参10g 生石膏15g 知母6g 竹茹6g 鲜芦根一支,甘草3g 连翘10g 麦芽10g 山楂炭6g 3帖。药后病愈。

按:此例病起于外感风温,内伤食滞,温邪挟滞,阳明经府同病。虽经退热、抗菌、抗病毒治疗,但胃肠邪滞未得宣导,温热之邪由表入里,与有形之积滞固结肠胃,充斥上下,热与积并,故腹胀,三日不得大便;邪热循阳明脉络上炎,以致口腔溃疡,龈肿胀溢,口臭舌碎;热盛灼伤津液,故唇燥焦板,舌质红绛。王氏辨证抓住温邪挟滞,阳明经府同病,积热上蒸这一要点,立法施治,始终以清上导下为主,取白虎、凉膈、玉女煎诸方化裁而获显效。

王氏对于外感热病,非常重视胃肠积滞这一因素。他常说:“温病热邪稽留不解,每由肠滞之未导而使邪热有所凭藉,尤以童孩为多见。特别在应用抗菌类药物后,热势虽减而里滞未达,邪无出路,导致身热不清,纳呆便艰,苔黄厚腻之证,延久脾胃受伤,每为疳积之渐。”

五、胁痛案

陈××,女,27岁。初诊:1977年11月8日。

主诉:1975年3月妊娠期患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反复发作两年多, 谷丙转氨酶波动于66~118单位之间,曾服垂盆草冲剂、五味子粉等。

第3次发作时接受中西医药治疗。出院诊断:迁延性肝炎活动期。患者自觉四肢乏力,脘腹胀痛连及右胁,口干烦热,大便秘结。经行量多,色紫有块。历次发病后颜面暗褐色斑点明显增多,呈绿豆样大小簇集于前额两颧部。

诊查:面色萎黄晦滞,脉沉弦带数,重按不衰,舌质偏红少津。

辨证:肝热内炽,耗液灼阴,瘀热郁于络脉,上蒸于颜面。

治法:治当清热解毒,宣调气血,透发肝经之蕴热。

处方:生地15g 水牛角15g(先煎),山羊角15g(先煎),丹皮9g 赤芍9g 白芍9g 银花9g 滁菊花9g 连翘15g 佛手6g 广木香3g 制香附9g 党参9g 茅根30g。

复诊:上方药服3帖时,自觉口中热气上腾,唇部热疮遍发。守服原方药7帖之后,烦热大减,口疮渐消。

服药20帖后大便转爽,面部斑点消退大半,色泽转为淡黄。

服药30帖后,两次复查肝功能均正常,惟觉口干,月经量多,脉细弦,舌偏红。再予前方去木香、佛手、香附,加入川石斛、生首乌、川楝子。继进药21帖。随访3年,自觉症状消失,肝功能定期复查未见异常。

按:清肝汤是在《千金》犀角地黄汤和清营汤基础上化裁而来,主要药物有:生地、丹皮、赤芍、白芍、银花、连翘、滁菊花、犀角、羚羊角(犀角、羚羊角可用水牛角、山羊角代)茅根等。全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行血,辛凉透达,滋阴外托之功。方中生地养肝血,清血热;白芍滋肝液,敛肝阳;赤芍泄肝热,破血痹;滁菊疏风散热,伍山羊角降肝火,熄肝风;水牛角性走散,人心肝胃经清热解毒、消瘀血、治发黄、疗面黑;茅根入血分凉血利尿,引热下行,使邪热有所出路;丹皮属血分药,辛苦微寒,既散肝中伏火,又清肾中相火,疏瘀血,除症坚而无伤正败胃之弊;银翘属气分药,辛凉轻清,宣透诸经郁火。本方对邪热郁伏、血热血瘀、阴液耗伤之迁延性慢性肝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六、老年噎膈并发便秘案

刘××,男,79岁。初诊:1984年1月19日。

主诉:1979年至1983年5月反复多次呕血及便血。1979年作钡剂摄片检查,

诊断为胃小弯溃疡,胃粘膜脱落。右上腹部摸到包块,怀疑胃部恶性病变。由于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胃肠部病变未进一步加以确诊。以后饮食只能进流质,食后呃逆频多,泛吐白沫及清水后觉快,大便秘结成栗状,常服大黄苏打片。患者兼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椎僵直等疾病。

诊查:症见面容苍白清瘦,言语低微,两耳失聪。舌苔根部白薄腻,脉虚弦革,间有结代。

辨证:失血日久,气血亏耗已极,血虚则肠液枯燥,肝失所养,化气攻逆,胃失降和,肠失传导,中州无生之机,水液失调,湿浊内生,证属噎膈。

治法:急应通腑润肠为主。俟腑浊下行,则上逆之气得降,生机可望。方取养血润肠煎合旋覆代赭汤加减。

处方:生首乌18g 生当归9g 生赤芍9g 火麻仁15g 明党参12g 旋覆花9g 代赭石20g 白芍9g 甘草4g 半夏6g 陈皮6g 佛手6g

淮小麦20g。5帖。并嘱除维生素外停服一切西药。

二诊:药后大便1次,呕吐呃逆减少,舌苔根腻化薄,脉象虚弦革结之象有所改善。原方续服7帖。

三诊:近日呕吐未作,偶有呃逆;大便二三天1次,成条状。能进半流质,食量较前增加。下肢浮肿,脉弦革改善,舌根部有薄黄苔。水谷增进,脾运未复,湿邪内凝也。仿温胆汤意,和胃化浊。原方加茯苓9g 巴戟肉9g 竹茹6g 枳壳6g 佩兰6g。

四诊:上方出入加减,两月余来泛吐呃逆未作;大便二三天一行,量较多色泽正常;浮肿退,食欲增,精神面色有所好转。舌苔化,脉转缓和。原方除枳壳、佩兰,继续观察。

按:本例噎膈大症,脏腑俱损,虚实互见。高年得此,殊难着手。其虚因病久所致,其实因虚不复而致。只有先治其实,其虚可复。宗“六腑以通为用”之旨,腑浊下行,中州有健运之机,肝气得以下降。方取养血以润燥,增水以行舟,配合旋覆代赭汤益气降逆,幸获殊功。

七、胸痹案

秦某某,男,32岁。

主诉:初觉口干口苦,渐感胸闷如有重物压迫,卧则背脊酸楚板滞,心悸不寐,眩晕耳鸣,汗多。

诊查:脉迟弦结代,舌红中有裂纹。X线胸透:主动脉弓突出。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频发室性早搏,心率50次/分,早搏16次/分。

辨证:证属心阴心阳两亏,肝气肝阳并亢,气失宣通,血行凝泣。

处方:党参15g 旋覆花9g 代赭石30g 麦冬9g 五味子6g 淮小麦30g 熟附子9g 玉竹12g 红枣6枚。

复诊;服上方药14帖,上述症状明显好转,心悸胸闷消失,已恢复工作,但劳累后仍感头晕耳鸣。原方加丹参15g 白芍10g 料豆衣12g 继续调治。 随访2年,未再复发。

按:心悸胸痹,多为本虚标实之证,虚者大都见心阴心阳两亏,肝阴与肾水俱虚;实者多痰浊互阻,气滞血瘀,而气滞更为病机之关键。盖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凡胸膈之病,每与胃气之通降失常相关,如得矢气、噫气,则胸膈顿舒,脉之结代亦瘥。故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立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橘皮枳实生姜汤等以和胃降浊,通降气机。

患者平素性急躁,由于肝气之横逆,导致胃气失于通降,方取生脉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味以养心液、宁心神、缓肝急,佐附子温阳通脉,旋覆代赭降气镇逆。所以不用瓜蒌、薤白、半夏、桂枝、干姜等味者,以其痰浊之证不显,虚多实少,此乃师仲景之法而变其方也。

八、风温案

顾××,男,23岁。

诊查:温邪外侵,由肺及胃,壮热8日,有汗不解,口渴引饮。唇红便秘,咳嗽痰多。脉象滑数,舌红苔黄。

辨证:无形之温热与有形之痰浊互阻上焦,病势方张。

治法;姑拟清温泄热,肃肺涤痰,太阴阳明并治。

处方:生石膏30g 知母10g 前胡10g 大力子10g 蝉衣3g 桑叶6g 连翘10g 象贝10g 瓜蒌皮10g 银花10g 竹叶10g 花粉15g

鲜芦根1尺,3帖。药后第3天热退证除。

按:本例风温热聚太阴、阳明,证现烦躁口渴引饮,痰多咳逆,虽大便秘结,但无唇焦齿燥、矢气、谵语等阳明腑实证候,其邪热尚在肺胃之分。故方取白虎汤合银翘散加减以清泄肺胃,使之不致化燥传营。这符合《伤寒论》阳明经证的治法。

九、风温逆传心包案

吕××,男,32岁。

诊查:温邪上受,由肺逆传心包,壮热四日,陡然神志昏迷,谵语烦渴,痰鸣气逆。脉滑数,舌绛苔黄,津液干燥。

辨证:症情危重,将次痉厥。

治法:急拟清营泄热,涤痰开窍之治,以冀应手。

处方:鲜石斛30g 鲜生地30g 天竺黄10g 陈胆星10g 桑叶9g 连翘心10g 银花10g 前胡15g 花粉15g 丹皮10g 川贝母6g 石菖蒲5g 钩藤15g。

另方:万氏牛黄清心丸2粒,用竹沥油化服;鲜芦根、鲜茅根各30g 煎汤频饮。2帖。

二诊:投清营泄热、涤痰开窍之剂,今神志较清,热势亦减,痰鸣喘急渐平,舌津得润,苔黄化薄,转机兆也,尚虑传变。再以前法增删。

处方:鲜石斛30g 鲜生地30g 鲜芦根30g 鲜茅根30g 前胡15g 桑叶10g 天竺黄10g 大力子10g 银花10g 连翘15g 竹叶12g 茯神10g。

另方:万氏牛黄清心丸1粒,研末,竹沥油化服。2帖。

按:本例风温之邪由肺逆传心包,证现神志昏迷、劫津化燥,方取清营泄热,开窍存津涤痰之治,3帖后即转危为安。

十、湿温化燥案

例一:王××,女,40岁。

诊查:湿温证七日,壮热有汗,烦渴引饮,昨忽神志昏糊,谵语狂躁,大便秘结,唇焦齿干,舌绛苔黄,扪之无津,脉象滑数。

辨证:湿热化燥与肠滞互结,阳明腑实之候。

治法:势已燎原,急投大剂清热导下,以救阴液之耗亡。

处方:生石膏40g 川黄连6g 黄芩10g 鲜生地40g 鲜霍斛40g 鲜芦根40g 银花15g 连翘15g 山栀15g 竹叶卷芯30枝,凉膈散15g(包煎)。另方:外用开塞露通便。1帖。

二诊:经外导内攻后,先下燥粪多枚,翌晨续下宿垢如酱者甚多,秽臭殊甚;神志即清。脉滑数改善,苔黄化薄,舌津已复,仍守原方,以清余邪。

原方除凉膈散,续服2帖。

按:此例乃温邪挟滞,热结阳明,劫津化燥,方取承气白虎,急下存阴,釜底抽薪之法。宿垢下达,温邪无所凭藉,神志即清,热势下降,续进清温养阴之治而安。

例二:范××,女。

诊查:湿温旬日,壮热汗多,口渴引饮,神昏呓语,协热下利,舌绛津干,苔根黄,脉象细数。

辨证:邪已由气入营,津液内夺。

治法:急拟清营泄热,存津固液为治。处方:熟石膏30g 生甘草6g 鲜石斛30g 银花15g 连翘心15g 清水豆卷15g 桑叶9g 黄芩9g 竹茹9g 鲜芦根30g。

另方:万氏牛黄清心丸2粒,研末化服。

按:石膏为清阳明实热之要药,临床诊治一般病证多生用,惟温病协热下利重症,必须用熟石膏,配以生甘草,才能挽其危急。因熟石膏能清热而敛肠,生甘草能解毒而固液,二者配伍,具有清热止泄之功。如下利不止,津液耗伤,邪热内陷,必然动风痉厥,应用固液止泄,以救将竭之阴液。病势鸱张之时,更须辨证应用,才能转危为安。

例三:顾××,男,41岁。

诊查:湿温三候,身热不解,*布已透,而神志仍昏糊,呓语喃喃,舌绛劫津,唇燥齿干,口干不索饮,脉象细数。

辨证:此乃温邪化燥传营,劫烁津液。

治法:症情危重,急拟大剂甘寒生津,清营泄热,已冀挽救。

处方:鲜石斛30g 鲜生地30g 鲜沙参30g 天花粉15g 知母15g 丹皮15g 玄参15g 麦冬15g 连翘心15g 生石膏40g 竹叶卷芯30枝,紫雪丹2g(冲入)。

另方:鲜芦根2支、鲜石斛40g煎汤,西瓜汁、米汤,轮流用汤匙灌服, 每1分钟1匙,昼夜不断(此法名为口腔补液法)。

复诊:经口腔补液法轮流给药,至翌晨舌津得回,神志渐清,继续清温存津,病得痊复。

按:凡温热病邪热内传营分、血分,劫津化燥,舌绛津干,唇焦齿板,神昏呓语,手指抽搐,肝风内动等危候,均可采用口腔补液法,即从口腔徐徐滴入药液,纠正亡津(脱水),每能挽危症于旦夕。此法尤适宜在不具备静脉补液的条件下应用。一般用鲜石斛、鲜生地、鲜沙参、鲜芦根、鲜茅根等作为补液的主要药品(各30~60g ,无鲜者用干者代替,剂量较鲜者减半),分别煎汁备用。夏令季节,

可加入西瓜汁、藕汁等,每1~2分钟用羹匙或滴管从口腔徐徐滴入1~2ml;各种液体轮流给服,要持续进行,直至病人舌津回复,脱离险境为止。同时配合蔬菜汤(加适量食盐)、米汤或绿豆、赤豆煮汤,以补充营养。

大凡温热病内传营分、血分时,每见阴液耗伤的证候,此阴津虽已被温热灼伤,但反不索饮,与在气分壮热时大渴引饮者不同,因而更易导致亡津。这种患者神志大都不清而医者不能正常给药,只能采用小量频饮的口腔补液法,纠正其亡津现象。其他疾患,凡兼阴液耗伤之症,亦可应用。

十一、肺痨咯血案

俞××,女,28岁。

主诉:患者有慢性咳嗽兼咯血史多年,经X线检查发现左上肺浸润型肺结核,伴有空洞。于8月17日突然咯血,当即住院,入院后仍反复咯血,咯血量最多一天达1200毫升,邀中医会诊。

诊查:咯血不止,量多色鲜,咳嗽气短,身热盗汗,便秘溲赤,午后火升潮热,脉弦数,舌淡面(白光)。

辨证:木火刑金,肺络受损,血溢气衰,防其脱变,欲止其血,先降其逆。

治法:即拟柔肝镇逆,益气保肺。

处方:移山人参9g(另煎冲入),旋覆花9g 代赭石20g 侧柏叶15g 茜草炭9g 墨旱莲草9g 藕节15g 鲜茅根30g 料豆衣10g 谷芽麦芽各15g 细生地20g。

另方:参三七粉、蒲黄日3次,每次2g。蚕豆花露代茶。

二诊:药后咯血渐少,痰血七天后消失。仍宗止方加减。调治月余,好转出院。

按:肺损络破血溢,每多肺肾阴亏,肝气肝火上刑肺金。前人有“气有余便是火”之说。气逆则血逆,气降则火降,不治血则血自止。

医话

一、旋覆代赭汤在临床上运用的体会

旋覆代赭汤是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方,主治汗、吐、下后表已解而中气受伤,痰湿不化,胃气因虚而上逆,以致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之证。方中以旋覆花之下气涤痰,代赭石之重镇降逆为主药,佐党参、甘草益气养胃,半夏、生姜化痰降逆,大枣调脾胃益中气。此方不仅应用外感热病后痰浊中阻,虚气上逆之症,内伤杂病中如反胃呕吐、呃逆、脘痛、痞胀、噫气、痰饮、哮喘、梅核气等症,由于中气虚弱,痰湿偏胜,肝气上逆者,随证加减使用,亦多有效。此外,如肝气肝阳并亢的高血压、眩晕、胸胁痛、心悸怔惊等症;肝气入络而致腰痛不能俯仰;吐血、衄血而见肝经气火上逆者,以及妊娠呕吐,余常选用旋覆花、代赭石二味为主,辨证施治,每获良效。具体加减运用简述于下。

(一)肠胃道疾病如溃疡病、神经性胃痛、胃神经官能症、胃扩张、幽门痉挛等症,其病机如由脾胃中气虚衰,痰湿内阻,肝气上逆者,每多有噫气、腹胀、脘痛、呕恶等症候。如见畏寒便溏纳减、苔白腻、脉濡软、气短、乏力者,可在本方中加入白术、桂枝,如见水饮上逆、泛吐清水痰涎者,再加吴茱萸、茯苓、泽泻;如见苔黄舌质红,口苦脉弦等偏热证候者,加左金丸、瓜蒌、竹茹,就是旋覆代赭汤合小陷胸汤之意。如辨证系胃阴不足,肝气有余者,脉多弦细,舌质多红而少苔,可于本方中除去姜,加石斛、麦冬、料豆、白芍等养胃阴柔肝降逆;若兼见大便干结成粒状,2、3日或4、5日才得一行,此乃血虚肠燥,可加入生当归、生赤芍、火麻仁、瓜蒌仁等养血润肠,不宜用苦寒攻下之剂,以图一时之快,而使阴液更耗。

(二)老年慢性痰饮,哮喘之症,每多脾胃中气素虚,痰湿内胜,如辨证兼见肝气偏亢,肺失清肃,余常以苏子降气汤与本方同用,以臻益气平喘降逆化痰之功。

(三)梅核气多由肝气偏亢,痰湿内停所致,可用本方加入苏梗、川厚朴、陈皮、茯苓;其证也有肝阴虚而肝气有余者,则于本方除生姜、半夏,加入石斛、白芍、料豆、蒺藜、竹茹、佛手等药。

(四)头胀、头痛、眩晕、耳鸣等症,辨证如系肝气挟肝阳并亢,余每在滋阴柔肝潜阳药中,参用旋覆花、代赭石二味。如兼噫气上逆者用之更验。高血压而兼见上述症状者,亦可在平肝潜阳药中,加入代赭石、牛膝,以收镇逆潜降之功。耳源性眩晕,余亦常用代赭石配伍蒺藜、料豆衣、磁石、杞子、珍珠母等,如有痰热见证者配合温胆汤施治,每获良效。

(五)吐血、咳血、衄血,每因肝经气火上升而络损血溢不复,其症多见胸胁引痛,面红火升、烦躁易怒,不寐心悸,脉形弦细而数,舌质偏红,可用旋覆花、代赭石二味配合生地、芍药、旱莲草、茜草、女贞子、藕节、茅根滋肾涵肝、清肺宁络、化瘀止血之品。正如朱丹溪氏所说:“上升之气都从肝出。”盖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止血当先顺气,顺气当先镇降肝气之冲逆,旋覆花、代赭石能下气镇逆平肝止血,其所以为治血症之要药,其理即在此。

(六)心悸怔忡不寐等症,如由于心阴不足、肝气肝阳两亢者,余常用甘麦大枣汤,或补心丹中加入旋覆、代赭二味,如证见心气心阳衰而冲气上逆者,则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中参用旋覆代赭汤,药后如见矢气频转,则症状每亦随之缓解。

(七)妊娠呕吐不止,常于养血安胎和胃之剂中加入旋覆花、代赭石,以镇逆止吐,偏于热者再加黄芩、竹茹,偏于寒者加桂枝、生姜。按方书所载,妊娠忌用赭石,而赭石虽属镇降之品,其作用在于平肝气之冲逆,于胎胞无损,且具有补血作用。

(八)病后或高年呃逆不止,每见气阴两虚,胃气因虚而上逆,余每用旋覆花、代赭石二味加入党参、石斛、白芍、甘草、刀豆、柿蒂等药中。如见胃气虚而挟有痰湿者,则用旋覆代赭汤加刀豆、柿蒂、茯苓、陈皮、枳壳等,偏于寒者再加丁香、桂枝,偏于热者再加左金丸、竹茹。

(九)慢性肝炎如见噫气胁痛之证,可于调摄脾胃疏肝和络活血之剂中加入旋复花、代赭石以治,效果良好。

(十)肝气入络而致突然腰痛不能俯仰转侧,其病机每因肾气本虚,随着咳嗽或丛(坐刂)气后,肝气窜络,如用活血行瘀利气止痛之剂不效,可用旋覆、代赭二味加入枸杞子、杜仲、川续断、狗脊等补益肝肾,桃仁、白芥子、当归、赤芍、制乳香没药活血利气,每获效果。

(十一)几点体会:

1、我在内伤杂病中运用旋覆代赭汤及旋覆花、代赭石二药,主要是抓住“肝气上逆”的这一病机,用以镇逆降气,往往肝气下降后,肝阳肝火每亦随之潜降。这点是从“气有余便是火”,“阳从气化”,“气为血帅”等理论中领悟出来的。

2、肝气与肝阳亢逆的成因,虚实都有,虚者每为肾阴不足,或营血亏耗,以致肝失所养、上升。也有因七情所伤、肝郁不畅所致。旋覆花、代赭石能镇逆平肝,药性和平而不伤正,虚症实症都宜,如配合滋肾柔肝,调血和胃之剂,既滋肝肾又降肝逆,起着相辅相成作用。

如由情志所伤,肝失条达而致的肝气上逆,用逍遥丸、四逆散、越鞠丸等效果不显者,可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施治,每能获效。

3、旋覆花、代赭石的剂量,一般旋覆花6g至9g 代赭石30g左右, 因赭石质重,剂量过轻则不效。代赭石是否煅用?张锡纯主张生用。也有认为潜降镇逆宜生用,收敛止血宜煅用。余认为无论镇逆或止血都以煅用为好。煅后潜降镇逆作用不减,并且药性易于煎出,药汁比较清,而生赭石药汁混而难吃,故以煅用为宜。

二、应用“养血润肠煎”治疗血虚肠燥便秘

血虚肠燥引起大便秘结,属于虚秘范畴,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证候。其特征是患者大多具有血虚阴亏,津枯内热见证,如面色多苍白或潮红,或有眩晕、心悸、口干、烦热不寐,脉多细数或细软,舌质多红而少津、或舌质淡而津干,大便三、四天甚至七、八天一行。粪便干成粒状,解时非常困难,甚至要用手指挖出。此症多见于产后或手术后流血过多,由血虚而形成肠燥便秘,或热病后津液耗伤,导致肠液干枯。也有平素大便比较秘结,长期服用通便导泻药,使肠液更加干枯,以致便秘者。我曾碰到一个病例,原有耳源性眩晕,痔血,体质偏于血虚阴亏,因患肺结核而服黄连素,数月后,大便便结异常,开始用灌肠润导之剂尚能下,后逐渐病重,粪便成弹石状,须用手指挖出,肛门破裂,痔血更甚,痛苦不堪,后服用“养血润肠煎”,才逐渐恢复。说明长期服用苦寒药也会导致肠液干枯。此外老年人和妇女患有月经病以及患有痔疾者并发本病也不少见。拙以养血润肠煎多年来应用于血虚肠燥便秘疾患,确有良效。兹将方剂组成及其应用简介于下。

方剂组成:生首乌15g(用鲜者更好),生当归9g 生赤芍9g 火麻仁15g。

服法:煎服,每日1帖。此方药性和平,服后并不立即起泻下作用,一般服药2、3天后,大便开始从粒状变为条状,须连续服用,待便秘症状基本解除后,才能停药。

加减法:

(一)产后或手术后因血虚而致肠燥便结,如见面色萎黄或苍白、头晕目眩、

乏力等血虚证候较显著者可加入生地黄、白芍、红枣,待大便成条后再加入党参、黄芪益气生血。如兼见气虚者,可加党参、黄精。

(二)热病后津液耗伤而见舌红津少、口干唇燥、脉细弦或细数者,可选加石斛、生地、玄参、麦冬、花粉、瓜蒌仁等养胃生津之品。

(三)如见眩晕、头胀头痛、耳鸣、腰酸、足软、舌红、脉细弦等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者,可选加桑椹子、生地黄、女贞子、料豆衣、滁菊等。

(四)如见咳嗽、咽干、低热、面红火升,脉细数,舌红等肺阴虚者加入南北沙参、天冬、麦冬、瓜蒌仁、杏仁等。

(五)如见脘腹痞胀、纳呆消化不良者加入陈皮、佛手、鸡金、麦芽;如见嗳气上逆者加旋覆花、代赭石。

(六)如见心悸、不寐等心阴虚者加入柏子仁、淮小麦、枣仁、玉竹等。

(七)老年人如兼见阳气衰者加入肉苁蓉12g。

按:血虚肠燥形成的便秘,一般病程多长,体质多衰,病情多复杂。临床见到较多病例,除了既有血虚肠燥便秘外,每兼见肝肾阴亏、肝阳偏亢,或心脾两虚,或肝脾不和,或肺阴不足,或奇经八脉亏损等证候,在这样复杂的脏腑同病的情况下,医者从何处入手调治,确是一个问题。我认为这样的脏腑俱病,宜先从腑治,因为脏病难治,腑疾易疗,本着先易后难的法则,犹如剥茧抽丝一样,抓住了血虚肠燥便秘这个头,用养血润肠法,解除便秘问题,大便通润后,食欲每会增进,睡眠也会好转,中州脾胃有了生化之机,营血和津液的亏耗也会逐渐滋复;腑浊下行后,肝阳每亦随之潜降。即所谓“六腑以通为补”,“得谷则昌”的道理。

血虚肠燥便秘,便秘是疾病的现象,血虚肠液干枯是疾病的本质,“治病必求其本”,一般导下药如单味的大黄、番泻叶、郁李仁等,以及复方成药麻仁丸、润肠丸等(方中都有大黄),适应于肠胃燥热的大便秘结,导泻的作用较强,但久服后大便更为燥结。因此,对血虚肠燥而致的便秘,非养血润燥不为功,养血润肠是增液行舟的方法,虽不是立时起泻下作用,但疗效是可靠的。

应用本方不宜与黄连、黄芩、黄柏、苍术、白术、厚朴等苦寒坚肠燥湿之剂同用,否则会影响药效。气虚及湿热挟滞的大便秘结,非本方所宜。

三、慢性泄泻的防治

慢性泄泻,又称久泻,是临床常见疾病。本病患者大多脾胃中气素虚、复感时邪,加之饮食不节,或肝气抑郁导致泄泻反复发作,日久脾肾两虚,病情更为迁延。

本病临床见证,以虚寒证为多见,有的也挟有湿热见证。辨证要审视大便色泽和性质。虚寒见证的粪便色泽多淡黄,质地多稀薄。挟有湿热者,大便色泽多深黄,性质多粘腻,气味多秽臭。此外,虚寒证口多不渴,喜热饮,舌质多淡、苔腻,面色苍白少华,脉多沉、濡、小。湿热证多口苦、苔黄而腻,脉濡滑数。如脾病及肾,肾阳衰弱,则每见五更泄泻、腹部畏冷、腰酸肢冷等证。

本病分型论治,大体上分为脾虚挟湿、脾肾阳虚和肝气侮脾三型。脾虚挟湿型,常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偏于寒湿者,加肉桂、炮姜;偏于湿热者,黄连、黄芩与炮姜寒温并用;如见气虚下陷而脱肛者,加升麻、柴胡、黄芪以升提中气。脾肾阳虚型,多由肾阳衰微,火不暖土,须用补火暖土法,常用胃关煎合四神丸加减,鹿角霜、巴戟肉、狗脊、淮山药等都可选用。按鹿角霜能壮督阳,督阳壮则命火旺,火旺则土暖,可腐化水谷。胃关煎中干姜,当改用炮姜,以其能温下而止泄。如滑泄不止,可加入赤石脂、诃子等固涩之品。肝气侮脾型,常于益气健脾药中加入柴胡、白芍、防风、枳壳、木瓜等疏肝理气之品。以上三类患者,都有一些共同点,一是肠蠕动的增快,引起了泄泻腹痛;二是消化不良,纳呆矢气频作,因而常于上方中加入芍药、甘草以缓其挛急,收止泻止痛之功,或加入焦六曲、焦麦芽、鸡内金等消补并进,免致壅塞之弊。

总之,本病治则,发时以治标为主,兼有外邪者,用和中疏邪法,兼有食滞者用健脾化滞法。肝气郁结者用疏肝理气法。平时以治本为主,调摄脾肾,要分清脾虚肾虚的主次,区别对待,才能获效。

此外,艾条温灸对本病人良好效果,我常选用天枢、足三里、脾俞、大肠俞等穴灸治,脾肾虚寒较甚者,加用神阙、关元等穴,每日一次,每次二十分钟左右。

护理方面:本病发作每与气候、饮食、情绪等有关。平时要注意气候变化,

防止受凉,特别在晚上要注意腹部保暖,夏天用毛巾,冬天用绒线,做一肚套在睡时护腹。要少吃生冷油腻食物,酒可助湿,不宜饮用;带有果壳的东西,如栗子、花生、胡桃肉等要少吃,若属过敏性结肠炎者,还应忌食鱼蟹之类。在药物剂型方面,发时以汤剂为宜,平时用丸剂、散剂,便于长期服用,如能防治结合,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

附注:胃关煎《沈氏尊生书》方。主治肾虚泻利腹痛。本方组成药物为熟地、甘草、山药、白术、扁豆、干姜、吴萸等七味,用时可酌情加减。

验方

一、二虫止嗽散

组成:僵蚕9g 蝉衣3g 荆芥6g 防风6g 甘草3g 桔梗3g 白前9g 百部9g 紫菀9g 陈皮6g。

主治:外感风寒,肺气失宣之咳嗽。

加减:风寒偏盛者,加桂枝、苏叶、细辛;风热偏盛者加牛蒡子、前胡、黄芩、石膏;痰湿偏盛者,加半夏、茯苓。

按:本方由《医学心悟》止嗽散加僵蚕、蝉衣、防风三味组成,增强了原方的宣肺透邪、祛痰解痉之功。

二、加味小青龙汤

组成:炙麻黄5~9g 桂枝5~9g 细辛3g 干姜3~5g 姜半夏9g 白前9g 白芍9g 陈皮6g 五味子4g 生甘草5g 大枣6枚。

主治:内有痰饮,外感风寒之咳嗽喘促,背部寒冷者。

加减:喘急汗出,气促不相续者,加党参10~15g 熟附子6~9g 磁石20g 热甚者加生石膏20g。

按:本方系《伤寒论》小青龙汤化裁而来,适用于哮喘、慢支发作期的寒饮重症。

三、新加苓桂术甘汤

组成:茯苓9~15g 桂枝6~9g 苍术9g 甘草5g 姜半夏9g 陈皮6~9g 当归6~9g 白芥子6~9g 干姜3~5g。

主治:寒饮痰湿内盛之咳喘。

加减:喘息严重者麻黄6~9g 杏仁9g 苏子9g。

按:本方乃《金匮》苓桂术甘汤加味,增强了温阳化饮,燥湿祛痰的功效。

四、新加旋覆代赭汤

组成:旋覆花9g 煅代赭石15~20g 党参9~12g 茯苓9~12g 半夏9g 陈皮6g 紫菀9g 百部9g 炙甘草6g 生姜3~5g 大枣6枚。

主治:痰饮咳喘日久,土虚木旺,木旺侮金者。

加减:有热象者去生姜,加芦根、竹茹;痰多沫者加白芥子;便秘者加火麻仁。

按:本方系《伤寒论》旋覆代赭汤加味,具有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之功。

五、加味都气丸

组成:熟地9~15g 山茱萸肉9g 山药9g 泽泻9g 茯苓10~15g 五味子3 ~5g 巴戟肉9g 仙灵脾9g 菟丝子9g 枸杞子9g 僵蚕9g 丹参9g。

主治:慢支、哮喘缓解期肺肾气衰,摄纳无权者。

加减:肾阳虚显著者,加附子、肉桂;便秘者,加当归、甜苁蓉;便溏者加补骨脂;尿频者加桑螵蛸。

按:本方系《医宗己任编》都气丸中加入温补肾阳之品,具有补肾纳气,并调阴阳之功。适用于哮喘缓解期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