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昔贤治太阴病方论变法

庞安时云。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其经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宜大承气汤下之。(郭河南云。此即仲景辩太阴之说也。当详证而后可下。)琥按上条论。仲景于序例中不言汤药。庞氏以腹满嗌干。的系太阴热证。故云。宜大承气汤。郭氏云。未可遽下者。以其脉沉细。恐胃中未结实。琥又按伤寒例云。太阴受病。脉尺寸俱沉细。少阴受病。脉尺寸俱沉。厥阴受病。脉尺寸俱微缓。凡言脉处。大都系叔和补入。兼之传写时。不无所误。以理论之。三阴经居里。脉皆当沉。岂有太阴少阴脉既见沉。而厥阴更居于里。其脉反不言沉之理。今校正尺寸俱微缓者。当是太阴受病。尺寸俱沉细者。当是厥阴受病。

细字。乃弦字传写之误。尺寸俱沉。是少阴受病。无烦议耳。凡三阴证。宜用承气汤者。于沉脉中。必数而有力。惟太阴脉微带缓。此为辩证最妙之法。

又云。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云云。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橘皮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