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居胸中,经脉下络大肠,与大肠相为表里。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大肠主传导,排泄糟粕。

肺的病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见气虚和阴虚,实证多见风寒燥热等邪气侵袭或痰湿阻肺所致。大肠病证有湿热内侵,津液不足以及阳气亏虚等。

肺的病变,主要为气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腠理不固及水液代谢方面的障碍,临床上往往出现咳嗽、气喘、胸痛、咯血等症状。大肠的病变主要是传导功能失常,主要表现为便秘与泄泻。

(-)肺气虚证

肺气虚证,是指肺气不足和卫表不固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咳喘,或气的生化不足所致。

【临床表现】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动则益甚,体倦懒言,声音低怯,痰多清稀,面色晃白,或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虚弱。

【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和全身机能活动减弱为辨证要点。肺主气,司呼吸,肺气不足则咳喘气短,气少不足以息,且动则耗气,所以喘息益甚。肺气虚则体倦懒言,且动则耗气,所以喘息益甚。肺气虚则体倦懒言,声音低怯。肺气虚不能输布津液,聚而成痰,故痰多清稀。面色晃白为气虚常见症状。肺气虚不能宣发卫气于肌表,腠理不固,故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虚弱为气虚之征。

(二)肺阴虚证

肺阴虚证,是指肺阴不足,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咳伤阴,痨虫袭肺,或热病后期阴津损伤所致。

【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口燥咽干,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甚则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数。

【证候分析】本证以肺病常见症状和阴虚内热证共见为辨证要点,肺阴不足,虚火内生,灼液成痰,胶固难出,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阴液不足,上不能滋润咽喉则口燥咽干,外不能濡养肌肉则形体消瘦。虚热内炽则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热扰营阴为盗汗,虚热上炎则颧红,肺络受灼,络伤血溢则痰中带血;喉失津润,则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象细数,皆为阴虚内热之象。

(三),风寒犯肺证

风寒犯肺证,是指风寒外袭,肺卫失宣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咳嗽痰稀薄色白,鼻寒流清涕,微微恶寒,轻度发热,无汗,苔白,脉浮紧。

【证候分析】本证以咳嗽兼见风寒表证为辩证要点。感受风寒,肺气被束不得宣发,逆而为咳;寒属阴,故痰液稀薄色白。肺气失宣,鼻窍通气不畅致鼻塞流清涕。邪客肺卫,卫气郁遏则恶寒,正气抗邪则发热,毛窍郁闭则无汗。舌苔白,脉浮紧为感受风寒之征。

(四)风热犯肺证

风热犯肺证,是指风热侵犯肺系,肺卫受病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咳嗽痰稠色黄,鼻塞流黄浊涕,身热,微恶风寒,口干咽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证候分析】本证以咳嗽与风热表证共见为辨证要点。风热袭肺,肺失清肃则咳嗽。热邪煎灼津液,故痰稠色黄。肺气失宣,鼻窍津液为风热所熏,故鼻塞不通,流黄浊涕。肺卫受邪,卫气抗邪则发热,卫气郁遇故恶风寒,风热上扰,津液被耗则口干咽痛。舌尖候上焦病变,肺为风热侵袭,所以舌尖发红;苔薄黄,脉浮数皆为风进之征。

(五)燥邪犯肺证

燥邪犯肺证,是指秋令燥邪犯肺耗伤津液,侵犯肺卫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咳出。唇、舌、咽、鼻干燥欠润,或身热恶寒,或胸痛咯血。舌红苔白或黄,脉数。

【证候分析】本证以肺系症状表现干燥少津为辩证要点。燥邪犯肺,津液被伤,肺不得滋润而失清肃,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咳出。伤津化燥,气道失其濡润,所以唇、舌、咽、鼻都见干燥而欠润。肺为燥邪所袭,肺卫失宣,则见血热恶寒。若燥邪化火,灼伤肺络,可见胸痛咯血。燥邪伤津则舌红,邪偏肺卫,苔多白,燥邪袭肺,苔多黄。脉数为燥热之象。

小结 风热犯肺、燥邪犯肺的鉴别

风热犯肺:

① 发病季节:冬春多见。

②主症:咳嗽痰稠色黄

③兼症:。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恶风,口干咽痛。

④舌苔:舌尖红苔薄黄。

⑤脉象:脉浮数。

燥邪犯肺:

①发病季节:秋季多见。

②主症:干咳痰少质粘,唇、舌、咽、鼻干燥。

③兼症:恶寒发热。

④舌苔:舌红苔白或黄。

⑤脉象:数。

(六)痰湿阻肺证

痰湿阻肺证,是指痰湿阻滞肺系所表现的证候。多由脾气亏虚,或久咳伤肺,或感受寒湿等病邪引起。

【临床表现】咳嗽痰多质粘色白易咯,胸闷,甚则气喘痰鸣,舌淡苔白腻,脉滑。

【证候分析】本证以咳嗽痰多质粘色白易咯为辨证要点。脾气亏虚,输布失常,水湿凝聚为痰,上渍于肺;或寒湿外袭肺脏使宣降失常,肺不布津,水液停聚而为痰湿,阻于肺间,肺气上逆,故咳嗽多痰,痰液粘腻色白易于咯出。痰湿阻滞气道,肺气不利,则为胸痛,甚则气喘痰鸣。舌淡苔白腻,脉滑,是为痰湿内阻之征。

小结 风寒犯肺症、痰湿阻肺证的鉴别

风寒犯肺症

①性质:实证。

②主症:咳嗽痰液稀白。

③兼症: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

④舌苔:白苔。

⑤脉象:浮紧。

痰湿阻肺证

①性质:外感急性发作属实,慢性发作为本虚表实证。

②主症:咳嗽痰多,质粘,色白,易咯。

③兼症:胸闷,甚则气喘痰鸣。

④舌苔:舌淡苔白腻。

⑤脉象:滑。

(七)大肠湿热证

大肠湿热证,是指湿热侵袭大肠所表现的证候。多因感受湿热外邪,或饮食不节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泻,色黄而臭,伴见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身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证候分析】本证以腹痛,排便次数增多,或下痢脓血,或下黄色稀水为辨证要点。湿热在肠,阻滞气机,故腹痛,里急后重。湿热蕴结大肠,伤及气血腐化为脓血,故下痢脓血。

湿热之气下迫,故见暴注下泻,肛门灼热。热邪内积,湿痢伤津,故身热口渴,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腻为湿热之象。湿热为病,有湿重、热重之分,湿重于热,脉象多见濡数,热重于湿,脉象多见滑数。

(八)大肠液亏证

大肠液亏证,是指津液不足,不能濡润大肠所表现的证候。多由素体阴亏,或久病伤阴,或热病后津伤未复,或妇女产后出血过多等因素所致。

【临床表现】大便秘结干燥,难以排出,常数日一行,口干咽燥,或伴见口臭,头晕等症,舌红少津,脉细涩。

【证候分析】本证以大便干燥难于排出为辨证要点。大肠液亏,肠道失其濡润而传导不利,故大便秘结干燥,难以排出,甚或数日一行。阴伤于内,口咽失润,故口干咽燥。大便日久不解,浊气不得下泄而上逆,致口臭头晕。阴伤则阳亢,故舌红少津。津亏脉道失充,故脉来细涩。

(九)肠虚滑泄证

肠虚滑泄证,是指大肠阳气虚衰不能固摄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泻、痢久延不愈所致。

【临床表现】利下无度,或大便失禁,甚则脱肛,腹痛隐隐,喜按喜温,舌淡苔白滑,脉弱。

【证候分析】本证以大便失禁为辨证要点。下利伤阳,久泻久痢,阳气虚衰,大肠失其固摄之用,因而下利无度,甚则大便失禁或脱肛。大肠阳气虚衰,阳虚则阴盛,寒从内生,寒凝气滞,故腹痛隐隐,喜按喜温。舌淡苔白滑,脉弱均为阳虚阴盛之象。

小结 大肠病三证鉴别如下:

大肠湿热证:

①主症:下痢脓血或黄色稀水。

②兼症: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身热口渴,小便短赤。

③舌苔:舌红苔黄腻。

④脉象:滑数或濡数。

大肠液亏证:

①主症:大便秘结难解,数日一行。

②兼症:口干咽燥,或口臭,头晕。

③舌苔:舌红少津。

④脉象:细涩。

肠虚滑泄证:

①主症:便泄无度或失禁脱肛。

②兼症:腹痛隐隐,喜按喜温。

③舌苔:舌淡苔白滑。

④脉象: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