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2 张×,男,36岁,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

初诊:1988年8月23日。自诉平时常有头晕,耳鸣,腰酸,乏力。未予以重视。体检中发现ALT126单位,蛋白电泳:γ25%,HBsAg 、HBeAg、HBcAb三项阳性。肝胆B超:肝光点中粗,分布欠均匀,血管走向欠清,门脉直径13mm。偶有齿衄,胃口欠佳,上腹部饱胀感,右胁有刺痛,恶寒、怕冷,阳事不坚,脉细尺弱,舌淡红 有齿印,苔白。

辨证:肾气亏虚,肾阳不振,治法:温肾扶阳,兼清湿热。

熟地12g,菟丝子15g 补骨脂12g 巴戟天12g 肉苁蓉12g 山茱萸肉10g 桑寄生15g 淮牛膝12g 枸杞子15g 淡附子10g 虎杖30g 白花蛇舌草30g

复诊:上方服至一月,诸恙均减,ALT降至63单位,A/G1.55:1,蛋白电泳:γ21%,HBeAg转阴。守方服至3个月,临床症状消失,HBsAg、HBcAb两项阳性,肝功能一直正常。之后间断门诊,随访4年,病情稳定。

按: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其性喜柔喜凉恶燥。临证不被套法所囿,反其道而用之,认为“有是证,用是药”。肝病未必均为热证,肝炎病也未必都是湿热之候,而且久病及肾,肾阳亏虚之候确凿,肾寓真阴真阳,补肾应阴阳同补,真如张景岳说:“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至于补阴补阳孰多孰少,应视证型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