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方药选用原则

1.治法当按病情之缓急轻重而定:胸痹心痛发作较甚时多以治标为主。为求速效,首选芳香温通剂作临时治疗,继之可按辨证选用活血化瘀或和宣痹通阳剂以控制其反复发作。症状缓解或控制后,欲图巩固,或胸痛不甚而伴心悸、气短等其他症状者,则以标本兼治为宜。

2. 方药与剂型选用适当可以影响疗效:速效芳香温通剂以成药为宜,主要用于急性发作时,如苏合香丸、麝香保心丸与速效救心丸等均可使用,见效较速,但不宜作为防治本病之基本药物。

在本病不同发展阶段,本虚标实的缓急轻重不一,加之禀赋有别,心肌受损与功能减退的程度与速度亦不相同,且因邪正相干,病情多有变异。临床表现虽有共性之处,但亦需慎察其错综变化而辨证施治,非一法一方能获全效。因此在本病不同发展阶段,发挥辨证论治的优越性,仍属必要而且是有益的。

1.心绞痛发作期:若以胸闷为主症,多予宣痹通阳方药,常取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基本方:瓜蒌皮15g 薤白头10g 半夏12g 桂枝12g为基本方药,酌加当归、红花、郁金、丹参等和络理气之品。痰浊化热而见痰热证候者多用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6g 半夏12g 竹茹12g 胆星12g 菖蒲12g 郁金12g 枳壳12g等。若以胸痛为主症,多以益气活血化瘀为主,我常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基本方:生黄芪30g 桃仁12g 枣仁12g 川芎12g 当归12g 红花6g 地龙12g。如兼见寒凝或阳虚证侯,当选加通阳或温阳之品,如用桂枝、仙灵脾、细辛、附子等药同用。临床上胸闷、胸痛往往并见,因此多将以上治法配合应用。

2.心绞痛改善或缓解期:治疗应该标本兼顾,通补兼施,按辨证或以补为主,或以通为主,相互兼顾,灵活变化。从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看,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以50~60岁为高峰期,此时处在人之肾气渐虚之时。肾阳为脏腑功能活动的根本,肾阳不但可助心阳,又可助脾阳对水谷之精微和津液的运化,心阳失去肾阳之温煦,则致心阳不足,同时脾阳失肾阳之温煦,久而形成脾阳虚,脾阳虚则运化失司,痰浊内生,阻塞心脉,即发生心绞痛。我们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冠心病患者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肾虚症状。如腰酸腿软、耳鸣耳聋、脱发健忘、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自汗气短、失眠盗汗、遗精阳萎、脉尺弱等肾虚症状。基于以上理论,我们用温肾益气化瘀方药,佐以辨证加减,经过多年大量临床验证,均能收到显著疗效。常用温补肾阳的药:仙灵脾20g 补骨脂12g 熟地20g 鹿角片10g 山茱萸肉12g 附子10g 猪苓15g 茯苓、白术15g 白芍15g等。

3.补肾活血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律失常多见于中老年人,年龄增长是本病的重要易患因素,男性患者几乎在40岁以上,而女性则在绝经后发生率显著上升。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心火失于温养则心阳不振、心神失守而发为惊悸怔忡、心中空虚、惕惕而动;肾阴亏虚,虚火上扰,心阳独亢,则心失宁静,心悸动而烦。心阴为致病之标,肾为受病之本,故治上者必求其下,欲养心阴,必滋肾阴,欲温心阳,必助肾阳。肾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肾阴亏虚,津液不足,脉络空虚,则血滞脉络;肾阳不足,温煦推动血行之力减弱,血流减慢,亦滞脉络;若肾中真阳衰竭,阳虚生内寒,寒则血凝,也将导致瘀阻脉络。可见肾虚为病,无论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都将发生因虚致瘀的病理改变。由于血脉瘀阻,心失所养,神无所主,故见心悸、心痛、胸闷等症。脉络瘀阻,血行不畅,则有碍肾精的充养、肾气的化生,故补肾有助于血脉的流通,活血又利于肾阴、肾阳的化生。因此,对于本病的治疗,我们主张以补肾为主,临证还须详察心动过速还是心动过缓。

①温肾助阳、活血通络 用于冠心病缓慢型心律失常。常见心慌胸痛,心胸憋闷,气短息促,头晕乏力,畏寒肢冷,唇色紫暗,舌体胖嫩,舌质淡红,脉沉细、迟或结代。基本方:附子12g 细辛6g 仙灵脾20g 补骨脂12g 生地20g 熟地20g 鹿角片10g 女贞子12g。生黄芪30g 桃仁12g 川芎12g 当归12g 红花6g 地龙12克。方中附子、仙灵脾、鹿角片温阳补肾,散寒通脉;脾为后天之本,肾阳虚可累及脾阳,加入黄芪、党参补益脾气、温运脾阳,兼补心气;佐以川芎、红花、地龙、桃仁活血化瘀,标本兼顾;同时注意阴阳互补,故加生地、熟地、女贞子、当归补血养阴。诸药合用,使肾阳得复,心阳旺盛,气血流通,心有所养,则悸痛自止。

②滋阴补肾、活血复脉 用于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常见心慌心烦,胸痛阵作,胸闷气短,口干盗汗,腰酸乏力,头晕耳鸣,舌质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促或疾。基本方:炙甘草20g 麦冬12g 阿胶9(烊化) 生地20g 熟地20g 麻仁12g 桂枝12g 苦参15g 桑寄生30g 首乌20g 黄精15g 桃仁12g 枣仁12g 川芎12g 当归12g 红花6g 地龙12g。方中炙甘草汤益气养阴复脉,首乌、黄精滋阴补肾,桃仁、川芎、当归、红花、地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苦参、枣仁清心安神。临床用药应始终注意补不助邪,补之能受方可,以上诸药配伍,滋肾济心、祛瘀通络,使肾阴得复,心血渐充,则心能自守,神能自安,悸忡能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