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全本)

脑血栓与中医

脑血栓患者高血压的中西药治疗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脏病等是目前已知脑血栓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复发性脑血栓的危险因素。而且后者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程度更严重。因此,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除了进行非药物性调整外,需积极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防治性药物治疗。

汇总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合理调控血压治疗可使脑血栓复发的风险降低29%。理想血压应在120/80mmHg以下。当血压波动在120~139/80~89mmHg时,属于正常高值。当血压3天之内重复测量三次≧140/90mmHg时,高血压病有可能确诊了。由于近70%的脑血栓为高血压所致,所以高血压被认为是脑血栓最危险因素之一。从新近一期《美国医学杂志》资料获悉,对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收缩压每降低1~3mmHg,脑血栓的相对危险性即可下降20~30%,从这个数据就可以看出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性。因为动脉血压的增高,实际上是形成对血管壁的损伤性挤压,日久必导致血管内皮损伤,随之血管内壁变成凹凸不平,使血管腔变窄,对血栓再次形成提供方便。同时被过高血压长期挤压的血管日久即会产生硬化,硬化了的血管显然也是导致血栓形成的一个条件。首发脑血栓后血压水平高于160/100mmHg,可加快加重动脉硬化发展的速度和程度,血压越高发生脑血栓或复发脑血栓的机会越大。

对于综合性防治高血压专家建议:改变生活方式,限盐/低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控制体重,增加活动,戒烟限酒等;在脑血栓恢复期有高血压病而未有效控制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合理有效地服用降压药物。同时应注意:脑血栓后过高的血压宜逐渐平缓降压,过低过快降压会导致脑血流低灌注,势必会促使血管内血流停滞不前而形成血栓,这也是脑血栓后痴呆的发生基础。而且要坚持定期测量血压,调节用药剂量,切不可自己随便加大剂量。

高血压治疗目标:应降至140/90mmHg;老年人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宜130/80mmHg以下。目前还不能确定急性脑血栓发生后开始降压治疗的最佳时间,但至少在1-3周再开始降压治疗可能比较合适。这为评估大的脑动脉的状态留出了充分的时间,因为降低动脉高度狭窄的病人的血压可能对病人不利。

有效降压的药物:复方降压片:一次1-2片,一日2次;珍菊降压片:一次2片,一日3次;

有效防治脑血栓的中西药合理并用:抗血小板聚集-拜阿司匹林:每晚75毫克;活血化瘀,芳香开窍降脂抗凝中药-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一次2片,一日3次。

营养,保护脑细胞:复方脑蛋白水解物片:一次4片,一日3次(癫痫患者禁用)。

有哪些活血化瘀的中药可用来治疗脑血栓?

根据祖国医学经验,脑血栓是由血瘀阻塞经络所造成的疾病,属于“瘀血症”的范畴,主张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来治疗。我国中西医共同研究证实了活血化瘀药物是治疗本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这些治疗方法已被推广应用,并引起了国外医学家们的重视。

用现代医学的方法研究活血化瘀中药的药理作用发现,很多药物如丹参、川芎、当归、红花等都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心脑血液循环和增加血流量的作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有的活血化瘀药物能使聚集在一起的血小板分散,而后者是凝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这类药物有防止血凝的作用。近年来,对中药的剂型也作了改进,并已成功地将某些中草药做成针剂,便于推广和在急症中应用。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有以下几种:

1、川芎嗪注射液:川芎嗪是从川芎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四甲基吡嗪),具有活血行气的作用。常用的剂量为川芎嗪80毫克,加入500毫升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7~10日为1个疗程。肌内注射每次40毫克,每日1次,7~10日为1个疗程。

2、复方丹参注射液:主要含丹参和降香,有活血、祛痰、通经络的作用。常用剂量为4毫升~6毫升,加入500毫升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7~10日为1个疗程。肌注每次4毫升,每日1次,7~10日为1个疗程。

3、红花:红花的乙醇提取物,体外有抑制二磷酸腺苷和胶原诱导的兔血小板的聚集作用,对已聚集的血小板尚有明显的解聚作用。同时,红花也有抗体外血栓形成的作用。

4、当归:当归对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释放功能均有抑制作用。其水提取物在体外或静脉注入时均可抑制二磷酸腺苷或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的聚集。当归的有效成分为阿魏酸钠,对各种诱导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都有抑制作用。临床研究中观察到,脑血栓患者静脉滴注当归注射液后,血小板粘附性减低,电泳时间缩短,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电泳减缓率下降。

5、补阳还五汤:中药汤剂也是治疗脑血栓的有效方法其中最著名的方剂之一是补阳还五汤,许多中成药也由此方剂演化而来。补阳还五汤的方剂组成为:黄芪15克~30克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各9克。黄芪补中益气,兰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祛风通络。因此,补阳还五汤的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对脑血栓的治疗具有较好作用。血压偏高者黄芪可减量,血压偏低者黄芪可加量。每日1剂,水煎后分2次服用。

银杏叶制剂为什么可用于治疗脑血栓?

银杏叶又名白果树叶、公孙树叶或飞蛾叶等,是银叶科植物银杏树的干燥叶。具有益心敛肺、化湿止泻的功效。我国民间早在五千年前就已将其作为药用。近代研究发现,银杏叶中含黄酮类、萜类、酚类、氨基酸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改善脑血循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解除平滑肌痉挛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应用范围是因血管老化和脑血管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耳鸣、头痛、记忆力不良、听力障碍、失眠和精神不振,对高脂血症也有一定疗效。北京医院等通过临床观察,证实银杏叶制剂之一金纳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总有效率为87.1%,显效率61.4%,是治疗脑血栓的具有广阔前景的药物。银杏叶制剂的药理作用是:

1、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银杏叶的乙醇提取物能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兔耳血管收缩。将该提取物注入离体的兔耳血管中,兔耳立即出现血管扩张,血流量显著增加,持续30分钟以上。银杏叶注射液还可使猫和狗的脑血流量增加,降低脑血管阻力和心肌耗氧量。

2、降低血脂:用银杏叶的乙醇提取物总黄酮给大鼠腹腔注射40天后,可使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明显降低。人工合成的各种类型的降血脂药物均能引起肝肿大、过氧化物酶增多等不良反应,而天然黄酮类药物降血脂则无以上副作用,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3、对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拮抗作用:血小板活化因子是一种内源性磷脂,参与各种不同的生理病理反应,如血小板聚集、炎症反应、血管扩张及有些介质释放引起的反应。而银杏叶中的萜内酯类物质对血小板活化因子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故一定浓度的银杏叶制剂能对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等,抑制血栓的形成。

4、抑制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是促使人体早衰的原因之一,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银杏叶中的有效成分黄酮类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可使类脂质过氧化受抑,临床上可将其应用于与自由基有关的各种疾病。

国内目前使用较多的银杏叶制剂有银可络、金钠多、天保宁和百路达等。

安宫牛黄丸和再造丸是治疗脑血栓的特效药吗?

中医在治疗中风病时,有时应用安宫牛黄丸和再造丸。实践证明确有一定疗效,因这两种药价格昂贵,常被人们误认为是治疗中风的特效药而广为流传。殊不知,任何药物都要看它用得是否对症,如果使用不当,非但无效,反受其害。

脑血栓属中医中风范畴,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又可分为风阳阻络、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肾虚精亏等证,这些病证均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开窍镇痉的功效,对高热昏迷有治疗作用。此药不仅用于中风,还常用于乙脑、流脑、中毒性痢疾等疾患,但不论何种疾病,用时必须对症,否则难以奏效。

再造丸具有祛风化痰,舒筋活血的功效,对脑血栓恢复期的半身不遂有一定疗效。但是,对半身不遂治疗的方法还有很多,功能锻炼更为重要,药物也有多种,功效不一定比再造丸差,所以认为再造丸特效的观点也是片面的。

另外,有些脑血栓昏迷患者,牙关紧闭或呕吐频繁,根本无法服药,如勉强灌下去,则有吸入气管引起窒息的危险,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对这类病人,千万不要随意灌药,应及时把病人送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抢救。

怎样用针灸疗法治疗脑血栓?

用针灸疗法治疗脑血栓,医学文献记载颇多,理论和经验也相当丰富。无论在急性期抢救,还是在恢复期对半侧肢体瘫痪、嘴歪舌斜、言语不利等,针灸都是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针灸的方法和种类很多,这里仅对治疗脑血栓常用的体针和头针简单作一介绍。

1、体针疗法:体针是针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电针、耳针、穴位注药和按摩的基础。应用穴位多、治疗面积广,一般所说的“针灸”,多指体针而言。治疗时可根据临床辨证选取穴位,每次取4~8个穴位。如:①半身不遂:以大肠、胃经俞穴为主,辅以膀胱、胆经穴位。初病时,仅刺患侧。病程较久者,可先刺健侧,再刺患侧。上肢可取肩髃、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内关,下肢可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脑血栓发病之初,可用手足12针,即双侧曲池、内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共12穴。脑血栓后遗症时,其腕踝难伸、肘膝拘挛,可采用手足12透穴,用6厘米~9厘米的长针透穴强刺12透穴:肩髃透臂臑、腋缝透胛缝、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阳池透大陵、合谷透劳宫、环跳透风市、阳关透曲泉、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昆仑透太奚谷、太冲透涌泉。②失语:可取穴哑门、百会、通里、颊车透地仓、廉泉、金津、玉液等。

2、头针:是根据大脑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部位将头皮划分为若干刺激区,针刺这些区域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针灸疗法。半身不遂者可取患肢对侧头部的运动区和感觉区。失语者则取对侧语言区。方法为捻针,速度200次/分,连续3分钟,停针5分钟,反复3次后出针。也可连接针麻仪,适当加强刺激,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间隔3日后可行第2个疗程。

针灸治疗对于脑血栓的半身不遂和语言障碍,确有一定疗效。但应再次强调,脑血栓的治疗必须采用综合疗法,在针灸治疗的同时,必须配合肢体和语言的康复训练,方能取得更好疗效,若一味针灸而不活动,或活动方法不对,则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怎样用穴位药物注射疗法治疗脑血栓?

穴位药物注射疗法是指在人体穴位中注射有关药物,通过针刺和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及药理作用,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改善病理状态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对针灸疗法的进一步补充和发展,对治疗脑血栓所引起的半身不遂和失语也有一定疗效。

1、注射部位:在偏瘫肢体及臀部、腰部等肌肉比较丰厚的部位选取穴位、交替注射。常用的穴位有肩骨禺、肩前、肩后、曲池、手三里、肾俞、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等。

2、注射方法:取消毒针具吸入有关药物,选定穴位并常规消毒,将针头按针刺疗法进针的角度和方向,刺人皮下肌肉层一定深度,轻慢提插,获得针感,在回吸无血时,将药液缓慢少量推入。每穴位注药量一般为0.3毫升~0.5毫升。每次取穴3~4个。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间歇2~3日,可再行第2个疗程。

3、常用药物:一般用中西药物针剂,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当归针、田七针、川芎嗪针、三磷酸腺苷及其它治疗脑血栓的肌内注射药物。原则上每次仅用一种药物,尽量减少混合使用药物,以防不良反应。

4、注意事项:术者必须熟悉所选药物性能及药理作用、每次用量、用药禁忌及其副作用等。对副作用较大的药物要慎用,并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同时切不可将药物注入关节腔内,以免引起关节炎症。

气功对脑血栓的康复有什么作用?

气功用于脑血栓等中风症的康复,早在我国隋唐时期即已开始。如隋朝的著名医家巢元方在其所著《诸病源候论》一书中,不但说明了中风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而且详细地记述了气功治疗本病的几种功法。

气功功法至今大约有一千余种,可谓是汗牛充栋,十分浩繁。但总的来说不外乎是释、道、儒、医、武术、民间几大类。这几大类功法都强调意、气、力的结合,其中“意”是关键。

气功在意(主要是意识)的控制下,使大脑处于弱兴奋状态,使脑部血液循环、脑电图、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进行有序的“自我调整”,从而可改善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但是,脑血栓患者,由于骤然的病变使本来能够自由活动的人突然变为肢体废用、言语不利,因而感到悲伤,对各种事物极为淡漠,意志消沉,失去信心,严重地影响其康复。气功通过凝神静思、意守存想的锻炼既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使之精神振奋,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和功能状态。所以,气功对脑血栓是具有一定效果的自我康复疗法。

以气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无可厚非。但近年来,某些所谓的“气功大师”利用人们祛病强身的迫切愿望,肆意鼓吹气功包治百病,给气功蒙上神秘色彩,致使个别人走火入魔,癔病发作。也有人以“外气”给人治病,宣称可以治愈偏瘫云云,则纯属无稽之谈。

什么叫体态功能锻炼康复法?

体态功能锻炼康复法是采用坐、站、走的正常体态与负重矫形相结合,调控患肢,以动为主,动静相兼,逐步由被动过渡到主动的一种康复法。对锻炼残存的功能、养成代偿性运动,具有一定的作用。

1、坐态锻炼:患者在床上背靠墙坐好,腰部垫以被褥等物,抬头、挺胸、双足伸直,足下垂和足内外翻者在足蹠部垫以枕头或沙袋等,肌群痉挛者在下肢压以沙袋。双手自然下垂扶于床面。起初可由家属或医务人员扶持而坐,每日3次,每次1小时。待能够坐稳后,再改为盘膝坐,双手交叉抱于胸前。每日2次,每次1小时。

2、站态锻炼:患者下床后,常常感到患肢不能负重而无力或颤抖,久卧床者会感到头晕头胀,练习站立时间可适当缩短。

站立时可先离床不远缓慢站立,两脚放平,脚尖向前,足距与肩同宽。由家属或医务人员搀扶站立,每天2~3次。时间以不引起头晕或疲劳为准。待站立时间可以维持较久时,将患者扶至墙壁附近,靠墙而站,足距与肩同宽,两手扶以手杖或椅背,足跟距墙约10厘米。每日2次,时间1~1.5小时。然后锻炼左右手交替提放拐杖或扶椅背动作。

3、迈步锻炼:家属或医务人员站立于患者背后,用双手拇指勾住患者的腰带,掌心及其余四指分别向下向内压住髋部。让患者抬头、挺胸、收腹,左右交替向前移动脚步。移动时扶助者的掌心及四指同时推压,帮助迈步。每日1~2次,时间逐步增加。当患者能迈步行走时,不再扶助,让其独立行走。然后根据行走情况,将沙袋之类重物放在足背上,练习负重行走。从30克重量开始,逐渐增加重量,直至行走不费力时停止。

豨莶至阴汤可治脑血栓

【辨证】阴虚热亢,内风暗动,经脉血滞。

【治法】养阴清热,通经活血。

【组成】制豨莶草50克,干地黄15克,盐知母20克,当归15克,枸杞子15克,炒赤芍29克,龟板10克,牛膝10克,菊花15克,郁金15克,丹参15克,黄柏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任应秋方

五虫四藤汤治疗血瘀阻络型脑血栓

【辨证】血瘀阻络。

【治法】活血化瘀,通达脉络。

【组成】蜈蚣3条,地龙15克,忍冬藤15克,钩藤15克,乌梢蛇9克,地鳖虫9克,全蝎6克,鸡血藤25克,络石藤20克,黄芪90克,丹参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吕同杰方。

固本复元汤治疗气虚血滞,瘀痰阻络型脑血栓

【辨证】气虚血滞,瘀痰阻络。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养荣,化痰软坚。

【组成】黄芪15克,鸡血藤20克,丹参15克,黄精15克,海藻12克,玄参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益人方。

玉竹钩藤汤治疗脑血栓

【辨证】阴虚阳亢,肝阳化风,风痰阻窍。

【治法】滋阴潜阳,开窍化痰。

【组成】丹参12克,玉竹12克,女贞子12克,生牡蛎12克,钩藤12克,竹茹12克,白芍15克,麦冬9克,茯神9克,柏子仁9克,知母9克,远志6克,石菖蒲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斯炽方。

钩军汤治疗脑血栓

【辨证】肝阳挟热上犯。

【治法】平肝化痰,泻实通腑。

【方名】钩军汤。

【组成】钩藤15克(后下),牡蛎30克(先煎),生石决明30克,生川军4.5克(后下),枳实12克,茯苓12克,黄芩9克,天竺黄9克,丹皮9克,炒槐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治疗脑血栓的偏方2则

[方一]

制当归、白附子、僵蚕、全蝎各30克。共研为细末,每次3克,每日3次(饭前),用热黄酒送服。

[方二]

橘叶180克(鲜品),鲜生姜120克,鲜大葱80克。

制法:将上3味共捣烂如泥,入锅,加水蒸熟后,取适量贴于头顶处。

用法:每日1次,连用1-2个月。

钩军汤治疗肝阳挟热上犯型脑血栓

【辨证】肝阳挟热上犯。

【治法】平肝化痰,泻实通腑。

【组成】钩藤15克(后下),牡蛎30克(先煎),生石决明30克,生川军4.5克(后下),枳实12克,茯苓12克,黄芩9克,天竺黄9克,丹皮9克,炒槐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张伯臾方。

预防脑血栓

怎样预防脑血栓?

祖国医学有句名言“上医治未病不治已病”,意思是说高明的医生应该治疗尚未发生的疾病,作到“未病先防”。这一朴素的预防思想对于脑血栓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于许多神经流行病学家的研究,目前对脑血栓的危险因素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比较公认的脑血栓的危险因素大致包括:年龄、动脉粥样硬化症、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口服避孕药、肥胖症和心理因素等。及时地预防和治疗这些危险因素,就会使发生脑血栓的危险性大大减少。具体的预防办法是:

1、预防应从幼年开始:研究结果表明,人从1周岁开始就有动脉硬化的改变,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多,至20岁左右时,就有1/3的人发生动脉硬化。主要原因是在幼儿食品中,脂肪含量过高,或高糖饮食使糖转化成脂肪存储于人体,造成肥胖。而高脂血症和肥胖症都是引起动脉硬化和脑血栓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从幼年开始,就要适当控制高胆固醇及糖类食品的摄入量,适当地多吃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多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对脑血栓会有预防作用。

2、中老年时期的预防:由于中老年人是脑血栓的好发年龄。所以,预防脑血栓应以中老年人为重点对象。要想预防其发生,就要根除脑血栓的危险因素。目前公认,脑动脉硬化是脑血栓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此外,还有上述几个危险因素。及时地预防和治疗这些危险因素,可使脑血栓发生的危险性降到最低限度。

3、及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山雨欲来风满楼。在脑血栓发病之前,常常出现一些前兆症状,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时发现和治疗这些前兆症状,就可减少或避免脑血栓的发生。一旦出现这些症状,病人也不必惊慌,要沉着冷静,及时到附近医院诊治。

4、具体预防措施:中老年人,应针对脑血栓的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要做到合理饮食,以低盐、低脂肪、低热量饮食为宜,适当多吃蔬菜、水果和豆制品,戒烟忌酒、避免肥胖症。要定期检查血压,以便对高血压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已经发生的高血压,应长期有规律地进行治疗。服用降血压药物,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使血压缓慢下降,达到降低血压、消除症状、长期巩固。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检查血糖和血脂,如有异常,及时予以治疗。为避免口服避孕药引起脑血栓,中青年女性最好能选用其它方法达到避孕目的。坚持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可使胆固醇分解增加而降低血脂,降低血小板的聚集性,并能解除精神疲劳。要做到生活规律、劳逸结合、情绪平静、避免血压骤降骤升。并注意及时治疗可以诱发脑血栓的各种原发疾病。

阿司匹林为什么能够预防脑血栓?

阿司匹林是水杨酸的乙酰化制剂。作为解热镇痛药,早在本世纪初就已开始应用于临床,为控制发热、治疗头痛等症曾经建立过不朽的功勋。

近十多年来,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预防脑血栓,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据统计,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使脑血栓的发病减少22%。原先曾普遍认为,阿司匹林对65岁或以上的老年病人和女性病人的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疗效不显著或无效。但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来源的各组病人中,无论病人的性别、年龄如何,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其预防脑血栓的发生和减少死亡率的疗效均相同。

阿司匹林为什么能预防脑血栓呢?这是因为血小板中的花生四烯酸可通过环氧化酶的作用变成环内过氧化物,再转变成血栓烷素A2,后者具有强力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和血管平滑肌收缩作用。而动脉壁内的花生四烯酸经过环内过氧化酶转变成前列环素,其作用和血栓烷素A2恰好相反,具有极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和动脉平滑肌松弛作用。这种相反的药理作用在血液和血管壁之间保持平衡。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使血栓烷素A2的生成受到阻碍而达到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的目的。

阿司匹林的应用剂量,学者们的意见尚未统一。但多数研究结果显示,中等剂量(75毫克~325毫克/日)的阿司匹林是有效剂量,还没有试验表明,增加或减少剂量更有疗效。

最佳疗程需要多长时间仍在研究之中。不过,已有的结果表明,在1年末和3年末的疗程之间,疗程越长,越有显著疗效。提示疗程愈长可能更有疗效。而且,中等剂量的阿司匹林,极少会有如消化道出血和脑出血等副作用。故建议对已有动脉粥样硬化迹象的病人,在无特殊禁忌证的情况下,为预防脑血栓,阿司匹林可以终生服用。

体育锻炼对预防脑血栓有什么作用?

生命在于运动。这一言简意赅的著名论断早已妇孺皆知。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延缓衰老,也早已得到公认。那么,体育锻炼对于预防脑血栓可以取得哪些效果呢?

首先,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管弹性,加强全身血液循环,提高脑血流量,改善脑的功能。其次,大量实验表明,运动能降低血压,扩张血管,使血流加速,并能降低血液粘度和血小板的聚集性。因此,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科学研究证明,运动还能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从而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可降低体重,防止肥胖症。而肥胖症也是脑血栓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由此看来,体育锻炼确可使许多脑血栓的危险因素得到改善,向有利于防栓抗栓的方向发展。此外,体育锻炼还能改善全身状况,包括精神、情绪、食欲、睡眠等,而且没有任何预防药物的副作用。

为了使体育锻炼更加有效,要根据各人的年龄、体质、工作性质、环境条件和有无基础疾病而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由于预防脑血栓的对象多数为中老年人,所以所选择的锻炼项目以体力负担不大、动作简单易学、体位变化小而又能取得一定效果为宜。患有高血压的中老年人以参加动作比较缓慢和富有节奏的项目,如太极拳、气功、练功十八法、慢跑、各种健身操、散步较为合适。体力较强的中年人也可参加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爬山、自行车、游泳等活动。但不要做超过身体能力的剧烈运动。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当注意:

1、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掌握好运动量是取得成效的关键之一。一定要根据各人的年龄、体质及病情全面考虑,开始时可做短时间的锻炼,次数不要太多,以后逐步增加,以不使身体过于劳累为度。如果运动后心跳过快、睡眠不好、头痛,说明运动量过大,应及时予以调整。

2、要坚持锻炼,持之以恒:任何项目的锻炼,都要有恒心和毅力。不能练练停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预防效果。

3、要劳逸结合,动静结合:应把体育锻炼安排在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之中,运动项目不在于多,选择1~2项就已足够。如太极拳与散步,气功和保健操,慢跑和体操等。每天锻炼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如有条件也可适当延长时间。早晨是体育锻炼的最佳时间,晚间散步也有益处。

仰卧睡眠防脑血栓

据报道,国外医学专家通过对2000例脑梗死病人的调查发现,95%以上的病人睡眠时都是侧卧。由于侧卧,人的动脉血管会扭曲挤压,使原已因动脉硬化而管腔变狭窄的颈动脉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很容易在动脉内膜损伤处逐渐聚集而形成血栓。因此,专家提倡患者仰卧睡眠。

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的动脉硬化,血管病变多,除依赖于白天坚持体质锻炼外,应遵循专家的良言建议:仰卧睡眠。

适量饮酒预防脑卒中

美国科学家进行的最新调查表明,经常适量饮酒的人,脑卒中的发病率比不饮酒者要低一半左右。据美国医学会杂志最近报道,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对纽约曼哈顿北部的1000多名居民进行了调查,其中一部分人在1993年7为至1997年6月间得过脑卒中,另一部分人没有,平均年龄为70岁。结果发现,每天饮酒两杯的人,脑卒中比例比不饮酒者低50%,无论啤酒、葡萄酒或白酒都具有这种效果。但饮酒过度也有害,每天饮酒7杯以上者,脑卒中的发病率是适量饮酒者的3倍。

睡前一杯水 可防脑血栓

脑血栓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它的发生不仅同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进展有关,也与老年人的血液粘度增高密切相关。事实上,老年人的血黏度越高,越容易发生脑血栓。血液在人体血管内流动,就像是河水,流速越快,沉淀越少;反之,流速越慢,沉淀越多。血黏度增高势必导致血液流速减慢,血液中的血小板、胆固醇、纤维蛋白等物质便在血管壁上沉淀下来,久而久之,沉淀物越积越多,若再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会导致脑血栓形成。

研究证实,人的血液粘度在一天之中不停地变化着,并有一定的规律:在早晨4~8点血黏度最高。由此,脑血栓的发病时间多在早晨至上午期间,说明血黏度增高同脑血栓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另有研究证实,在深夜让老年人喝200ml矿泉水,则早晨血黏度不仅不上升,反而有所下降。因此医学界普遍认为,晚上饮水的确可以降低血黏度,维持血流通畅,防止血栓形成。当然,脑血栓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血黏度增高只是众多因素之一,但至少可以肯定,养成睡前饮水的习惯对预防脑血栓的发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老年朋友,在目前治疗脑血栓尚无特效药的情况下,为了您的健康,睡前喝一杯水,何乐而不为呢?

脑血栓的治疗护理

脑血栓有哪些治疗方法

脑血栓形成后,缺血性梗塞与充血性梗塞的组织损害是不可逆的。而缺血半暗带的组织损害是可逆的,但其存在的时间并不很长,如不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便将成为不可逆性损害而使神经症状遗留下来。因此,脑血栓应尽早开始治疗,目的是迅速增加脑血流量,而决定脑血流量的因素在于脑灌注压(动静脉压差)和脑血管阻力(即颅内压与血粘度)。在脑缺血后早期,维持适当高度的灌注压和降低血粘度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当病灶处侧支循环建立后血管再通,可产生再灌流损伤(过度灌流综合征)。还有,缺血后尚有一系列因素参与脑损害过程,如钙离子跨膜内流,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自由基增多,血糖代谢紊乱,产生乳酸中毒等。因而治疗还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综合疗法。

1、溶栓疗法:脑血栓的超早期,动脉内的血栓尚为新鲜血栓。如能将血栓溶解,血流再灌注,将是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促进功能恢复的根本措施。若无溶栓治疗的禁忌证,越早应用效果越好。

2、抗凝疗法:虽然多数研究证明肝素抗凝治疗对进展型缺血效果并不乐观,但目前对进行性梗塞是紧急抗凝治疗的适应证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如确定引起进展的原因为梗塞扩大、侧支循环差和高凝状态时,肝素治疗仍为首选。治疗方法多采用静脉滴注或皮下注射肝素,发病48小时内开始治疗,疗程7日。在治疗期间,应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维持在对照值的2~3倍。

3、扩容稀释疗法:扩充血容量应在患者无明显脑水肿或无严重心功能不全时方可进行。常用低分子右旋醣酐5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14次。血液稀释疗法可分为高容性、等容性和低容性三种,以等容量法更接近生理状态,在操作时须注意防止血容量低于正常和由此引起的血压下降。

4、治疗脑水肿:对较大面积的脑梗塞应同时应用脱水剂治疗,如20%甘露醇250毫升快速静脉滴注,每日2~4次,视病情而定。但有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时禁用。此外,可应用10%甘油5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该药发挥作用较慢,但持续时间较长,且无反跳作用。抗脑水肿治疗的时间一般是3~4日。

5、适当提高血压和改善心输出量:对保持脑部血液供应很重要。研究结果显示,治疗脑血栓时使用胶体溶液以维持稍高的收缩压是合理的治疗。必要时可适当使用升压药物。

6、钙通道阻滞剂:脑缺血时,神经细胞膜发生去极化,钙离子迅速进入细胞内,贮钙细胞器线粒体和内质网的钙通道也开放使钙离子释放入细胞质中,使细胞内钙离子增加称钙超载。脑血管平滑肌内钙增加可造成脑血管痉挛,使脑血流发生障碍,加重脑缺血。故可选用能够阻止钙离子由细胞外流入细胞内的药物即钙通道阻滞剂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是尼莫地平、西比灵和脑益嗪等。

7、自由基清除剂:急性脑缺血后所出现的再灌流,是产生自由基并造成脑损伤的基础之一。同时,由于超氧化物岐化酶等自由基清除剂减少,使自由基清除率降低,也是自由基增多的因素。临床常用的自由基清除剂有维生素E、维生素C、地塞米松等。

8、脑代谢赋活剂:有研究显示,急性脑血栓患者健侧大脑半球的血流量在一年内仍维持在低水平。提示脑代谢赋活剂更适用于慢性期病例。常用的脑代谢赋活剂有胞二磷胆碱、氯酯醒、三磷酸腺苷、辅酶A、脑复新、爱维治、脑活素和己酮可可碱等。后者尚有改善红细胞能力、促进红细胞氧离解、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9、脑血管扩张剂:长期以来,对脑血管扩张剂的作用机制、使用时机及哪些是真正有效的药物争论颇多,迄今仍未取得一致意见。目前认为,以下情况可选用脑血管扩张剂:梗塞范围小,腔隙性梗塞,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现象,意识清醒者,发病3周以上脑水肿完全消失的恢复期患者。常用的药物有罂粟碱、培他啶、烟酸、血管舒缓素、抗栓丸等。

10、氧疗:进展型脑血栓病人的血液氧合作用是降低的,对此类病人应努力提高血氧饱和度。无呼吸道阻塞者可经鼻导管吸氧2升~3升/分。特别应注意预防和治疗脑卒中的肺部并发症,维持呼吸道通畅,增加通气功能。高压氧治疗可较快改善病人症状,减少神经功能障碍的程度。通过提高脑组织氧张力,改善脑细胞代谢、血流再分配(反盗血综合征)和消除水肿而使脑的不可逆病变区缩小,对侧支循环形成,促进神经组织再生极为有利。

11、处理神经性内脏综合征:重症脑血栓易并发许多内脏症状,如心电图改变、呼吸节律异常、上消化道出血及顽固性呃逆等,均不同程度地影响脑血栓的恢复和预后,应予以处理。

12、中医中药:祖国医学虽然没有脑血栓的具体病名,但在中风病的防治中却积累了丰富的治疗脑血栓的经验。某些中药及中药制剂经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证实,对脑血栓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挖掘、整理和提高。

13、针灸治疗: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促进疾病康复。某些研究认为,针灸可以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抑制红细胞聚集及降低血球压积,达到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细胞供氧、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的作用。最常用的为体针,可根据瘫痪肢体选取穴位,结合手法施术治疗。

14、手术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进展型卒中不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对轻度、中度神经功能障碍的进展型卒中病人可选择性地采用,对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或存在意识障碍者不宜采用。

什么叫溶栓疗法?

在生理状况下,血液中存在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与抗溶解系统保持着动态平衡,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包括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和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又分血源型和组织型两种。抗纤溶系统包括激活抑制物和酶抑制物。通常血液中无游离的纤溶酶,即使少量存在,也与抗纤溶酶结合而不发生纤维蛋白溶解。

溶栓疗法是指人为地破坏上述平衡,用药物的方法激活纤溶酶原,使之变成纤溶酶,提高纤溶活性,使体内已经形成的血栓溶解。它在血栓病的治疗中占有突出地位。近些年来,溶栓药物实现了除旧更新,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溶栓治疗脑梗塞的研究又重新开展起来,并取得了临床疗效。

对脑血栓病人重点监护的内容是什么?

在脑血栓的急性期,对患者应当进行四个方面的评估:①有无危及生命的情况。②有无严重的潜在疾病。⑧有无颅内压增高。④病人的预后,即生存的可能性或预测神经功能缺失体征的严重程度怎样。在此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气道处理与心脏监护等重症监护至关重要。

1、维持呼吸功能:广泛大脑半球或脑干梗塞病人常有意识障碍,并对呼吸影响很大。对这类病人需立即进行气道处理,根据需要可行气管插管与辅助呼吸。为了使病人活动方便和尽早摆脱气管插管的危险及防止并发症,应及时进行气管切开。

2、心脏监护:脑血栓患者大都兼有心脑血管两方面的疾病。因此,对脑血栓病人进行重点心脏监护已经愈来愈受到重视。而且,重症脑血栓本身也可导致急性心脏功能异常,如各种心律失常与心电图改变。这些心脏功能改变与儿茶酚胺的大量释放和迷走神经受到刺激有关。但多数学者认为,这类心律失常与心电图改变本身很少会引起严重后果。如果发生死亡,则直接的原因还是脑部的病变未能得到控制所致。心脏监测的目的是了解可能导致脑栓塞并引起死亡的冠状动脉病变。

根据实验研究,局灶性脑缺血的局部脑血流随心脏输出量的提高而有所增加。因此,在脑血栓病例中应该使用一些有利于提高心脏输出量的药物,如有血容量不足应及时予以纠正。

3、血压控制:一部分脑血栓病人病程早期可有高血压。不经治疗一般在24~48小时后也会降低。是否进行治疗尚存争论,多数学者认为,对脑血栓急性期高血压的处理应采取谨慎态度。此外,急性脑血栓时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受损,脑血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脉血压,明显降低平均动脉压只会进一步降低局灶缺血区域的灌注。一般而言,收缩压不应低于21.3千帕(160毫米汞柱)。

4、颅内压增高的处理:脑血栓引起的脑水肿在发病后2~4天最为严重,通常在1~2周内消退。如果在发病后最初24小时内,根据临床表现与CT扫描证实,确实有严重脑水肿时,应提供充分含氧的血液以解救能量供应的匮乏。同时,可选择使用低分子高渗性溶液静脉点滴,如甘油、甘露醇等。甘油既可静脉输入,又可口服,起效较慢,可被脑组织中的糖酵解途径代谢,并被肾脏清除。在使用过程中可有血容量过多、溶血和电解质紊乱。有心脏病的患者应严密监测肾功能和中心静脉压。20%甘露醇是最常用的快速渗透性利尿剂,有颅内占位效应的大脑中动脉血栓病人出现瞳孔扩大的初期阶段,选用甘露醇可逆转脑疝的早期体征。由于脑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的平衡作用,甘露醇使用几天后将失去治疗作用。甘露醇治疗的突然中断或减量过快,可出现渗透压反弹现象。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良和低血容量在甘露醇使用过程中均应予以注意。

5、水、电解质与葡萄糖代谢:在伴有颅压增高并正在接受脱水治疗的病例,应在最初3日内限制水分摄入。为减轻脱水治疗带来的电解质紊乱,可从第4日起实施鼻饲流质。鼻饲流质一般不致造成水分摄入过量,比较安全。如果发生消化道出血,也可通过胃管进行各项对症治疗。

对脑血栓的治疗为什么要强调“个别化”?

脑血栓发生、发展的始动原因是缺血,关键的治疗措施是改善脑血流量。然而多年来针对改善脑血流量的各种措施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且众多研究所提出的结果尚有不少矛盾,以致临床实践时感到无所适从。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对脑血管闭塞后出现的复杂血流动力学异常,局部病理改变以及脑的代谢等了解得还不充分。

脑缺血后在病灶区可存在缺血性梗塞、缺血半暗带和充血性梗塞等,其中缺血半暗带的组织是可逆的。关键是用何种方法或哪几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使缺血半暗带的组织功能恢复。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动物模型中的药物或手术,对已经发生的脑血栓都能取得一律的疗效。各种经验和根据理论研究提出的疗法和药物,都还需要进行深入、大量的研究和临床观察才能作出结论。因此,在现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规范化的治疗脑血栓的固定方案。只能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和病期,选用某种或某些治疗的个别化原则。而实行治疗个别化的原则,首先要提高诊断的精确性和全面性。临床诊断要力求包括病因、病程、部位、范围、病期、危险因素、并发症和全身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便制定更为恰当的治疗方案。其次是对所选用的药物或疗法要有相对统一或规范的适应证、禁忌证及使用的时机、剂量、剂型、疗程等,以便成为可统计的指标,并积累可供今后参考的经验。

为什么强调脑血栓要超早期治疗?

对于突然出现前胸疼痛而被疑为心肌梗死的患者,家属会立即将其送到医院。但是,在早晨起床时发现一只手活动不灵,或只是轻微的构音障碍,观察一段时间后症状未见好转,直到数小时或1~2天后,因出现了严重的运动障碍,才在家属的帮助下去医院。此时实际上已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机会,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功能障碍,甚至终生残废。

动物试验表明,当每100克脑组织每分钟脑血流量低于23毫升时,出现运动麻痹,如能早期恢复血流,则麻痹是可逆的。若每100克脑组织每分钟脑血流量在18毫升以下持续3小时,或每100克脑组织每分钟脑血流量为10毫升持续2小时,或脑血流完全断绝持续1小时,即可造成不可逆性梗塞。

病理研究发现,脑组织缺血后在其中心不可逆性梗塞的周围部位,存在一个已有功能障碍但尚未达到梗塞程度的缺血半暗带。如不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变成梗塞区。而这个半暗带的生存时间只有2周以内,甚至更短,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能在早期进行适当的治疗,使其功能恢复,就能最大限度地挽救已经缺血但尚未死亡的脑组织,并将其后遗症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因此,必须强调所有的脑血栓病人都应尽可能地在早期,最好在3小时以内开始适当的治疗。至多,开始治疗的时间可允许在6小时以内。

对神志清醒的脑血栓患者,为什么不能掉以轻心?

急性发病的脑血栓患者,如果以昏迷、抽搐为首发症状,迅速陷入意识障碍,常常使家属和目击者惊慌失措。而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如在晨起下床时或正在工作时忽然变得哑口无言,失去说话能力;突然半身麻木,肢体瘫痪无力;对周围事物视而不见,发生单眼或双眼失明;视物成双,头晕,眩晕等,患者和家属亦应充分重视。

应当指出,尽管目前医学界一般认为脑出血多有昏迷,而脑血栓多意识清醒,而意识清醒者比有意识障碍者预后好。但这些说法都是临床统计和观察的一般结论,绝非人人如此。何况,在发病初期,意识清楚的脑血栓患者,病理变化尚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之中。即使是有经验的专业医师,也难以对可能的预后和转归作出准确无误的判断和结论。因此,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减低病死率、致残率,提高康复率,必须设法将患者送往医院诊治。千万不可因为病人清醒而掉以轻心,以免铸成大错。

脑血栓患者高血压的病因及治疗方案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脏病等是目前已知脑血栓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复发性脑血栓的危险因素。而且后者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程度更严重。因此,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除了进行非药物性调整外,需积极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防治性药物治疗。

汇总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合理调控血压治疗可使脑血栓复发的风险降低29%。理想血压应在120/80mmHg以下。当血压波动在120~139/80~89mmHg时,属于正常高值。当血压3天之内重复测量三次≧140/90mmHg时,高血压病有可能确诊了。由于近70%的脑血栓为高血压所致,所以高血压被认为是脑血栓最危险因素之一。从新近一期《美国医学杂志》资料获悉,对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收缩压每降低1~3mmHg,脑血栓的相对危险性即可下降20~30%,从这个数据就可以看出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性。因为动脉血压的增高,实际上是形成对血管壁的损伤性挤压,日久必导致血管内皮损伤,随之血管内壁变成凹凸不平,使血管腔变窄,对血栓再次形成提供方便。同时被过高血压长期挤压的血管日久即会产生硬化,硬化了的血管显然也是导致血栓形成的一个条件。首发脑血栓后血压水平高于160/100mmHg,可加快加重动脉硬化发展的速度和程度,血压越高发生脑血栓或复发脑血栓的机会越大。

对于综合性防治高血压专家建议:改变生活方式,限盐/低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控制体重,增加活动,戒烟限酒等;在脑血栓恢复期有高血压病而未有效控制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合理有效地服用降压药物。同时应注意:脑血栓后过高的血压宜逐渐平缓降压,过低过快降压会导致脑血流低灌注,势必会促使血管内血流停滞不前而形成血栓,这也是脑血栓后痴呆的发生基础。而且要坚持定期测量血压,调节用药剂量,切不可自己随便加大剂量。

高血压治疗目标:应降至140/90mmHg;老年人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宜130/80mmHg以下。目前还不能确定急性脑血栓发生后开始降压治疗的最佳时间,但至少在1-3周再开始降压治疗可能比较合适。这为评估大的脑动脉的状态留出了充分的时间,因为降低动脉高度狭窄的病人的血压可能对病人不利。

有效降压的药物:复方降压片:一次1-2片,一日2次;珍菊降压片:一次2片,一日3次;

有效防治脑血栓的中西药合理并用:抗血小板聚集-拜阿司匹林:每晚75毫克;活血化瘀,芳香开窍降脂抗凝中药-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一次2片,一日3次。

营养,保护脑细胞:复方脑蛋白水解物片:一次4片,一日3次(癫痫患者禁用)。

蛇毒酶制剂为什么能够治疗脑血栓?如何治疗?

蝮蛇酶制剂能治半身偏枯,在我国古代医典中早有论述。但长期以来仅停留在经验上,对其作用机制研究甚少。经对与血凝和纤溶机制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如出凝血时间、血小板活性、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检测以及在用药前后进行动态观察分析表明,静脉滴注蛇毒酶制剂(如清栓酶等)后6小时开始显效,12~24小时达高峰,可维持36~48小时。蛇毒酶制剂可激活胞浆素原导致纤维蛋白溶解,但不激活血浆X、Ⅲ因子。使纤维蛋白原显著下降,而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增多,易被纤溶及被血流清除,达到溶栓治疗的目的,这可能是蛇毒酶制剂能够治疗脑血栓的主要机制。

本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蛇毒酶制剂及临床应用研究发展迅速,至少有6种蝮蛇酶制剂已通过地区鉴定批准生产。但均为复合酶制剂,尚未得到国际承认。由于蝮蛇的产地不同,年龄、季节及饲养各异,在研制中所含成分也不同,临床应用剂量方法也未统一,故其毒副作用,各批产品之间的质量控制,用法、用量亦各不相同,使用时应加以注意。相信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会逐渐统一蛇毒酶制剂的生产质量标准,使我国蛇毒酶制剂的应用,达到更加完善的境地。

对脑血栓的治疗,一般均采用静脉点滴,用0.25~0.75单位加生理盐水250毫升~400毫升静脉点滴,每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间隔7日可重复1个疗程。一般以2~3个疗程为限,重症患者如症状继续好转,则可用4个疗程。

用药前的注意事项是:①有条件的单位,应行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以排除小灶小出血的可能。②用药前应做过敏试验,方法是用0.25单位加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250毫升,抽取0.1毫升做皮内试验,15分钟后观察,丘疹直径小于1厘米,伪足少于3个者方可应用。⑧束臂试验,5厘米直径内出血点<10个,10厘米直径内不超过20个,出血点以针头大小计算。④用药前纤维蛋白原在2克/升以上。⑤血小板计数100×109/升以上。⑥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正常,试管法凝血时间在12分钟以内。⑦尿、便隐血阴性。⑧用药后第1、2、3、4、5天应对④⑤⑥⑦项进行监测,视变化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⑨用药前详细询问病史,凡有出血素质或有出血性疾病史者包括活动性肺结核、溃疡病出血、血液病者禁用。⑩如有出血迹象应立即停药,严重者可给予抗纤溶剂,如止血芳酸、6-氨基己酸、云南白药等。出血过多时输鲜血或纤维蛋白原治疗。

不过,本书作者临床观察多年,除曾见因过敏现象所致过敏性紫癜外,极少有发生严重副作用的。

溶栓治疗的并发症是什么?

早期溶栓治疗虽然可能是脑血栓最有效、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法,但仍会有一些并发症,应引起充分重视。溶栓治疗的并发症是:

1、再灌注损伤:闭塞的脑血管经溶栓治疗再通后,在短时间内,其神经损害体征和形态学改变有时会有所加重。这是脑缺血再灌注损害所造成的。目前认为,自由基代谢异常是这种损害的重要原因。在血流再通后,缺血脑组织恢复血液供应,但这些组织不能完全利用氧,致使自由基在该处组织中累积,损伤了周围的缺血半暗带。再灌注损伤的另一个原因是“无复流现象”,即当血栓溶解后该血管或其远端的血管仍无血液流通。

2、出血性并发症:所有溶栓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均有可能产生出血性并发症,包括脑内和脑外出血。影响溶栓药物疗效与安全性的主要并发症是脑内出血。脑内出血包括实质性出血及出血性梗塞。前者指CT检查有高密度及占位效应的血肿,常伴临床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后者则指阻塞血管再通后脑组织的自然状态。出血常呈单独或融合的斑点状,并不形成血肿。CT检查呈低和高密度混杂的病灶。

3、脑血管的再闭塞:使用纤溶酶原激活物后有此并发症,一般于停药后发生。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半衰期短有关,仅7~10分钟。

什么是血液稀释疗法?

血液稀释疗法是通过降低红细胞压积和全血粘度,减少血管阻力以增加脑血流量的一种治疗措施。

近年来随着血流动力学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血液粘度增加是导致脑血栓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使梗塞灶周围的半暗带内血流增加,除了增加脑灌注以外,还可采用血液稀释疗法。血浆中有许多因素可以影响血液粘稠度,其中最重要的是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压积降低时血粘度也降低,血液稀释疗法就是通过降低血粘度,达到增加脑组织血流、缩小脑梗塞范围的目的。

血液稀释疗法可分3种:①高容量稀释:即直接输入一定容量的稀释液,如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等而不放血。使血容量处于较高状态,有利于维持心输出量和血压,增加脑血流量。但脑血栓患者多伴有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血容量过高有诱发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的危险,同时会使患者颅内压增高,故不宜在脑血栓后立即使用。②等容量稀释:是在应用稀释剂的同时进行静脉放血,使血容量保持在原有水平。如静脉放血300毫升~500毫升,同时等量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③低容量稀释:是在静脉放血后输入部分平衡盐溶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亦可将放出的静脉血分离出血浆重新输入,以保持有效血循环量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稳定。

治疗监测的指标是红细胞压积。如红细胞压积为42%~50%时,可放血500毫升,输入等量稀释液。第二天红细胞压积仍高于38 %时,可按上述方法重复一次。如压积已低于38%,则不再放血。

血液稀释疗法对脑血栓的疗效基本得到肯定,神经功能改善率可达83%~88%。但有些问题尚有争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脑血栓可以手术治疗吗?

一部分脑血栓病人手术可以取得疗效,但并非都能手术治疗。脑血栓病人能否手术治疗,要由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根据病人情况而定。

脑血栓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重建脑部缺血部位的血液循环。手术方法有颅内外动脉吻合术、颅内外动脉搭桥术、大网膜颅内移植术、带蒂颞肌颞浅动脉筋膜-大脑皮质贴合术、动脉内膜切除术和狭窄血管腔内扩张术等。

自1967年10月,瑞士医生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成功地进行了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后,颅内外动脉吻合术在世界许多国家先后开展起来,国内也有不少医院开展这种手术,并取得成功。大网膜颅内移植术,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新途径。国内于1980年开始进行这种手术,可以改善脑局部缺血状态,能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发展成完全性卒中。如果病例选择恰当,绝大多数病情可有好转,少数病例甚至可以基本恢复正常。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进展性卒中并不是常用的治疗方法,术后由于梗塞的脑组织血流重建和血管破裂,可增加脑出血的危险性。近年来,少数学者对轻到中度神经功能障曝的进展性卒中病人,也选择性地采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但对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或存在意识障碍者不宜用此法治疗。

应当指出,外科手术治疗脑血栓虽然具有广阔前景,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并需具备完善的条件。目前,还不能作为脑血栓的常规治疗方法。

脑血栓后继发癫痫怎么办?

脑血栓后继发癫痫的处理方法是:

1、加强护理,发作时要注意保持呼吸遁通畅,井应避免外伤。不要用手毫无意义地去按压人中,掐捏合谷。发作至一定时间会自然停止,与掐捏无关。

2、急性期的发作,可以注射安定、鲁米那等。控制发作后短期维持,一般无须长期治疗。恢复期出现的癫痫,则需长期使用抗癫痫药。

3、如需长期用药,应检查肝、肾、造血功能,以便观察抗癫痫药物的副作用。

4、根据发作类型给与不同的药物。如:①部分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次选苯妥英钠、扑痫酮、苯巴比妥。②全身性发作:首选丙戊酸钠,次选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扑痫酮、苯巴比妥。③部分性发作且发展为全身性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次选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扑痫酮、丙戊酸钠。

5、如有条件,应定期监测血中抗癫痫药物的有效浓度,以指导用药剂量。

6、凡有继发性癫痫的脑血栓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应适当限制,不可过度劳累。过度换气可以诱发癫痫发作。另外,稳定血压,避免情绪波动也至关重要。

脑血栓病人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怎么办?

临床所见脑血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多为重症脑血栓、脑水肿或脑疝挤压丘脑下部所致。故治疗时主要应针对脑水肿采取措施。针对出血的对症治疗,可用各种止血剂,如安络血、维生素K、鱼精蛋白、6-氨基己酸等。也可放置胃管,将胃内容物抽出,再以云南白药或白及粉等与氢氧化铝凝胶交替灌人胃内,每2~4小时1次。一般不必禁食,可鼻饲冷牛奶或其它冷流质。出血多时,可少量输血或输液以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病情严重者可急行胃大部切除术。

近年来,有的医疗单位对重症脑血栓病人常规经胃管灌人碾碎的甲氰咪呱或静脉滴入雷尼替丁等H2受体阻滞剂.以控制胃内酸度,收到了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脑血栓病人发生顽固性呃逆怎么办?

脑血栓病人如果在发病初期就出现呃逆,提示病变位于延髓附近,如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其它部位的脑血栓,及至晚期,延髓功能受累后,也可发生呃逆。此外,胃肠胀气或瓣发糖尿病酸中毒时,也可发生呃逆,同时也不能完全排除精神因素。

对于顽固性呃逆病人,除应针对原发疾病及可能存在能诱发因素,如电解质紊乱、胃肠功能紊乱等进行治疗外,作为对症治疗可选用下列方法之一。

1、多虑平25毫克,口服,每日3次。

2、心痛定20毫克,口服,每日3次。

3、可待因15毫克~30毫克,口服,每日3次。

4、苯妥英钠0.1克,口服,每日3次。

5、冬眠灵穴位注射,每穴12.5毫克,可取内关、足三里、合谷、阳陵泉,上下交替注射,每次取2穴。

6、氟哌丁醇5毫克,肌注,每日1~2次,呃逆好转后改为氟哌丁醇4毫克,口服,每日3次。

7、利多卡因50毫克,肌注,或50毫克~100毫克,静脉点滴。

脑血栓病人并发肺部感染怎么办?

重症脑血栓发病早期,脑水肿并发脑疝直接威胁着病人生命。当渡过这一危险期后,接踵而至的主要危险之一就是并发肺部感染。

重症脑血栓容易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是:①原有支气管炎。②病房内交叉感染。③昏迷时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被误吸入肺部。④长期卧床造成肺部淤血。⑤原有轻微感染致排痰不畅。⑥重症情况下患者的抵抗力降低。针对这些原因,应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为:①病房加强通风、消毒,控制探视及陪住人数,以避免空气污染。②各种操作,尤其是呼吸道插管、吸氧等,均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③加强基础护理,如口腔清洁护理、合适的体位、定时翻身拍背、吸痰等。

重症脑血栓病人的年龄多数较大,加之昏迷,因此发生肺部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和一般的肺部感染常不相同:①由于机体反应能力较差,部分患者可能没有发热,而仅表现为呼吸次数增多或紫绀等缺氧现象。②患者不会咳嗽。③因呼吸比较浅表,肺部湿性哕音常不明显。④患者往往有广泛却不太严重的坠积性肺炎,故胸部摄片也易被漏诊。根据这些特点,不能等到患者有明确的肺部感染证据时才开始治疗。如患者的体温略升高,呼吸和心率较前加快,痰量稍增或微黄等,就应及早开始抗生素治疗。

革兰阴性菌感染常选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或多粘菌素等。革兰阳性菌多选用青霉素类、红霉素及林可霉素。由于该类肺炎常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情况下发生,故致病菌以条件致病菌多见。例如: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或真菌等,且多在医院内发生。常为混合性感染,故应联合使用抗生素。理论上以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确定的敏感抗生素最为合理,但限于标本采集条件及细菌培养需要时间,临床上很难以此作为参考。目前多数医院仍然是根据经验选用抗菌药物,并根据临床疗效及时予以适当调整。

怎样护理脑血栓昏迷病人?

昏迷是脑功能的高度抑制,表现为意识内容和觉醒状态均已丧失的一种病理状态。轻度昏迷也称为浅昏迷,患者随意运动丧失,对周围事物如声、光刺激全无反应,但却保留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当压迫眶上神经时,可见痛苦表情。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仍然存在。呼吸、血压、脉搏一般无明显改变,可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中度昏迷患者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剧痛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呼吸、血压、脉搏已有改变。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深度昏迷病人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呼吸不规则,血压或有下降。大小便失禁,偶尔潴留。此时,仅能维持最基本的生理功能。

脑血栓发生昏迷,提示病情危重,而且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精心护理是使病人转危为安的重要一环。对重症脑血栓昏迷病人的护理要注意下述各点:

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和详细记录病人的意识、瞳孔、脉搏、血压和呼吸情况。如发现病人昏迷程度加深,瞳孔进行性扩大,呼吸不规则,脉搏微弱、快速,血压不稳定,抽搐等情况,除应及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外,还应及时请主管医师予以适当处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炎: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应使病人头位保持偏向一侧,呕吐物和喉部粘液要及时吸出,有舌后坠者,应将下颌托起或将舌拉出或开通气道。为预防肺炎,除采取适当体位外,要坚持每2~3小时翻身1次,并定时吸痰。如有缺氧和窒息,给予吸氧,并随时注意鼻导管是否通畅。如果呼吸道不畅,缺氧严重,应报告医生,争取尽早气管切开。

3、做好口腔护理:昏迷病人吞咽困难,致使口鼻分泌物不能咽下而积聚,容易发生口腔细菌或真菌感染,因此必须做好口腔护理。用冷开水、生理盐水、3%双氧水或复方硼酸溶液棉球擦洗口腔。每日早、晚各做1次。如有假牙应取下清洗、妥善保存。每周应送咽喉拭子培养1~2次。口腔粘膜如有破溃,应用龙胆紫涂抹。口唇干裂者,可涂甘油或防裂油。如有真菌生长,可于清洗后涂制真菌素甘油合剂。

4、眼睛护理:昏迷病人常因眼睑闭合不全而致角膜外露,干燥和异物刺激而发生角膜炎及角膜溃疡。应每日用1%硼酸水或生理盐水洗眼1次。然后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滴眼,并涂以抗生素软膏,再用油纱布遮盖。

5、保持排尿通畅,防止泌尿系统感染:有尿潴留者,先针刺关元、中极、三阴交、阳陵泉等穴位或下腹部按摩加压等方法协助排尿。如无效时行留置导尿,采用间歇放尿法,每次放出尿量应做记录。女性病人最好用双腔带囊的导尿管,为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必须做到:①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②每日冲洗尿道口2次,冲洗膀胱3~4次,冲洗液可用0.02%呋喃西林溶液。若有绿脓杆菌感染,则用1:1000新洁尔灭或1%醋酸溶液。冲洗瓶每周消毒2次。③病情好转,膀胱功能开始恢复时,可拔除导尿管,每隔3~4小时按摩膀胱,轻轻加压使尿液排出。

6、大便的护理:如有大便失禁,可用尿布垫好,并勤更换。如舡周及会阴部皮肤潮红,应用温水洗净,抹干后涂上氧化锌糊剂保护皮肤。大便秘结时,应及时通便。但重症脑血栓患者常有颅内压增高,故不宜大量灌肠。

7、皮肤护理:经常保持皮肤清洁,定时翻身,更换体位。用50%酒精、滑石粉涂擦皮肤,并做环形深度按摩受压部位,以预防褥疮发生。床褥要保持平整、清洁、干燥。搬动病人时,要将病人抬离床面,不可拖拉,以免皮肤擦伤。

8、卧位及肢体的护理:无论采取何种体位,都应使病人处于比较舒适的状态。各部分肌肉都应处于放松状。对躁动不安、癫痫发作的病人要采取保护措施,加用床旁护架,并用软物垫于护架两旁,以免四肢撞伤或皮肤擦破。各个关节要防止处于过展或过伸位置,可用垫衬物或夹板使之保持正常位置,并经常进行被动活动,以免发生关节强直、畸形、挛缩和肌肉萎缩。

9、营养的维持:为保证营养和水分的摄入,可在昏迷2~3天后开始鼻饲,并记录每天液体出入量,以便了解液体量是否平衡。最初几天入液量应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以免加重脑水肿。鼻饲管要保持清洁,以免发生腹泻。饮食温度不可太高,以免引起胃部烫伤。

重症脑血栓病人为什么要插鼻饲管?

所谓鼻饲,就是用一条两端开El的橡皮管由鼻腔经咽部、食管插入胃中,从橡皮管灌入水及流质食物的一种治疗方法。

重症脑血栓病人因大片脑梗塞,多有严重的颅内压增高、脑水肿及内脏并发症。昏迷的头两天应禁食,以静脉补液维持机体需要。2天后,脑水肿更加严重,此时应限制静脉补液,以免加重脑水肿。单靠静脉补液不能满足机体能量代谢的需要,因此应安插鼻饲管,一方面可经鼻饲管补充营养丰富的食物,另一方面可以鼻饲药物。如有上消化道出血,可经鼻饲管给予止血药和抗胃酸药等。同时,可从鼻饲管抽出胃内容物,观察有无新的出血,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因此,重症脑血栓昏迷病人发病48小时后,安插鼻饲管应列为治疗常规。

下管成功后,将管子的鼻端用胶布固定,即可开始给病人定时灌水及流质食物或药物。不给鼻饲时,管口用干净纱布包住并用小线扎紧,以防污物进入及胃液外流。每次鼻饲前应先抽吸胃液,以证明通畅并观察胃内容物的性质,鼻饲完毕后用温开水冲洗一下胃管,以免被食物堵塞。橡皮管一般每周更换1次,洗净后煮沸消毒,可以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