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本书的主要内容与使用

本书主要供高等医学检验专业开设的临床生物化学理论课程使用。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已具备有关化学基础、生物化学、生理学及临床医学的相关知识。本课程将主要给予学生有关临床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着重于对疾病本质的生化机制、休液中生物化学组分变化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以及生物化学诊断原理的阐述,包括有关方法学应用的基本原理及其临床意义的判断;阐述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的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数据与临床的联系(即正确有效地将临床实验室数据转化为临床诊断信息)。至于详尽的实验技术程序和操作要点,将在《临床生物化学实验指导手册》中介绍,这部分特别是为训练临床检验专业的学生所必需。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5个部分:

1.绪论包括临床生物化学的学科领域和性质,学科发展的简要回顾与现状、作用、地位以及面临的主要任务,有关质量保证制度的建立以及临床生化实验室的有效使用。

2.以物质分类介绍疾病时的临床生物化学包括糖尿病及其它糖代谢紊乱,蛋白质与临床,血浆脂蛋白系统及其代谢紊乱,体液的平衡失调及生化诊断,钙、磷、镁的代谢障碍,微量元素与疾病等。

3.以器官或组织病损为主介绍有关疾病时的临床生物化学包括内分泌腺、肾、肝胆疾病时的代谢紊乱及其生化诊断,神经与精神系统疾病的临床生化以及遗传疾病的生化诊断。

4.诊断生物化学中的某些专题包括诊断酶学、肿瘤生化标志物、妊娠及其并发症的生化诊断、治疗性药物监测等。

治疗性药物监测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成为相当成熟独立的分支学科,并为临床实验室日常检测的主项目内容。在我国医学检验专业中,多数亦已不同程序地开设本课程,在本教材第二次修改中经反复研究,结合我国具体学科发展情况,将此项内容列入本教材作为专章介绍。

5.诊断生物化学中常用的某些技术包括仪器分析技术、免疫化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酶学分析技术以及同位素应用分析技术等。从学科发展的现状及各类应用技术的重要地位来说,它们应是临床生物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这些技术在不同学校根据各校的具体条件在课程组合时作了不同的安排,不少内容与基础知识在不同程度上于相关的基础或边缘学科中讲解,或打下了一定基础,或作为选修课程给予一定的发展,因此本书仅从这一主干学科培训内容的总体要求出发,作一提纲式的紧密结合检验应用的概述,反映了有关知识在学科发展中的系统性,避免了不必要的课程之间的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