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怔忡(病毒性心肌炎)先兆

怔忡虽为多种心脏病的共症,但因心肌炎先兆多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心悸怔忡,故特以怔忡概之。心肌炎的预兆复杂而多样,尤其常常被一些类似症所掩盖,因此早期发现心肌炎的关键,还在于尽早识破这些烟幕……

怔忡、心悸是许多心脏病的常见征兆,心悸常由怔忡发展而来。所谓怔忡:《医学纲目》曰:“怔忡,惕惕然心动而不宁,无时而作是也”。导致怔、悸的机制不外心脉失养,产生的原因总因气血不足或气血瘀阻,前者多由心阳虚宗气不足,或心阴虚心血亏乏所致,后者则由心脉瘀痹而成。如《杂病源流犀烛·怔忡源流》曰:“怔忡,或由阳气内虚或由阴血内耗”。此外,怔、悸的产生和肾的关系也很密切,如《类证治裁·忡惊恐论》曰:“心本于肾,上不安者,由乎下。”“水衰火旺,心动不安”。临床上,肾水亏,真阴不足或命火衰,真阳不足皆可导致怔、悸。其他,饮邪凌心亦是导致怔、悸的常见因素之一,关于怔忡的征兆,中医已有许多论述,如《内经》提出了虚里搏动应衣、颈动脉搏动明显等,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目前无论心肌炎、心律失常、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都易出现怔忡、心悸,上述心脏病都是发病率比较高,比较常见的心脏病。因此,探索其先兆规律,早期治疗原发病,对减少怔忡的发生有很大的意义。

一、病毒性心肌炎先兆

怔忡,虽属许多心病的共同症候,但除心律失常外,尤其为近代发病率极高,且对人类危害较大,又常无典型症状的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征兆。因此,有必要对导致怔、悸的主要疾病之一——病毒性心肌炎及其先兆进行探索,以求得早期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是近30年来较为猖獗的心脏疾患,由于心肌和传导系统受到侵犯,因此遗留下长期的心律紊乱(包括心率不齐、心率过速,尤其多见的为心率过缓),故为怔忡、心悸的主要产生根源。病毒性心肌炎近代发现为肠道柯萨奇病毒、肠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能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侵害心肌,尤其是柯萨奇B组病毒以及埃可病毒为最主要病源菌,不但儿童易感,而且成人易罹率亦极高。早期无特异症状,亦无明显先兆症。一般为出现心肌损害症候及传导系统受损症候时,才能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而此时已经失去了最佳治疗时间,因此研究病毒性心肌炎的先兆症规律是十分紧迫的。

病毒性心肌炎多发生在有先兆潜证的基础上,心阴虚和心气不足常是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土壤,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也。其先兆潜证可分为下面二型:

(一)心阴虚型先兆潜证

该型患者由于多病损伤阴血,或因七情暗耗伤阴致心阴素亏。呈现心烦。心神不宁,心常跳动不安,失眠健忘,舌红,脉偏数等症。一旦感受外邪患心肌炎时,则易向心阴虚型发展。证见心悸,心前期隐痛,头晕乏力,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赤面白,舌红,脉细数无力等症,报标症为心动不安,脉细数无力。

阻截治则祛邪解毒,益养心阴,方予抗心炎方Ⅰ号:

人参、麦冬、五味子、苦参、丹参、玄参、野菊花、瓜蒌、板蓝根。尚在潜证阶段者,应服生脉散滋养心阴以去除产生心肌炎的土壤。

(二)心气不足型先兆潜证心悸的主要产生根源。病毒性心肌炎近代发现为肠道柯萨奇病毒、肠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能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侵害心肌,尤其是柯萨奇B组病毒以及埃可病毒为最主要病源菌,不但儿童易感,而且成人易罹率亦极高。早期无特异症状,亦无明显先兆症。一般为出现心肌损害症候及传导系统受损症候时,才能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而此时已经失去了最佳治疗时间,因此研究病毒性心肌炎的先兆症规律是十分紧迫的。

该型病人因素体阳虚,禀赋不足,或由于久病伤气,年高失养等致心气不足。可见心慌乏力,面白自汗,舌淡,脉数无力等症。报标症为心悸气短,言语努挣。

阻截治则宜祛邪解毒,补气益心。方予抗心炎方Ⅱ号蓝根、桂枝、瓜蒌。潜证阶段可服四君子汤或参芪汤等,强益心气以抗邪防病。

(三)痰瘀凝阻型先兆潜证

此型病人多为中老年患者,由于素体肥腴,饮食不节,痰脂瘀阻心脉所致。常感胸闷不适,精神打击以及劳累则潜证显露,脉偏涩,舌质或见瘀点。如患心肌炎则易向心脉痹阻方向发展,证见胸闷,气短,心前区作痛,头晕乏力,烦躁不安,舌质暗滞,脉涩无力或结代。报标症为胸闷,心前区作痛。

阻截治则宜益心祛邪,化瘀通脉。方予抗心炎方Ⅲ号:加炙甘草,畏寒肢冷加桂枝、附子,酌加生三七末。潜在阶段可服血腑逐瘀汤。并酌加降血酯药物。

由于人体的免疫反应差异较大,所以心肌炎的症状可与原发病同时出现,亦可出现于其恢复期。有的显著,有的不显著,缺少特异性,尤其隐匿性心肌炎更无典型症状出现,因此心肌炎的先兆症较为隐蔽而复杂,但仍有规律可循。

1.类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毒性心肌炎常以类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掩盖,但特点为有发热头痛,咽痛、身困乏力等类似感冒症状,却常无眼鼻卡他尔症状。

2.类肠胃道感染症状有的病毒性心肌炎由于为肠病毒所致,可以腹痛、腹泻等肠胃道症状为序幕,但心悸、乏力等心肌炎信号必然时隐时现。

3.心率改变是心肌炎的重要信号提示传导系统已受损害,如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同时或数天后出现心率增速与体温升高不相称(一般而言,体温升高一度,心率应增加10次),或心率减慢皆应警惕心肌炎的可能,此时作心电图检查,可出现心肌受损改变。

4.胸闷心前期隐痛,常为心肌炎的外兆,是心肌已受损害的警号。

5.类似感冒却高热不退,虚软乏力也应警惕心肌炎的可能,虚软空飘感可能和缺钾有一定关系。

6.言语努挣为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信号许多心肌炎患者在复发前,亦皆有言语努挣先兆。

待出现惊悸、怔忡时,已提示心肌及传导系统有较重损害。

潜隐性心肌炎先兆

1~2周前有上呼吸道或肠胃道感染史,如咽痛、咳嗽、四肢酸痛或腹痛、腹泻,以后逐渐出现虚软乏力,气短胸闷,言语努挣,则为心肌炎信号,心电图可示正常,但心肌或传导系统已留下潜匿性改变。

总之,如不明原因发热数天后,渐现足软、全身明显的软弱、乏力、心悸、气短,就应高度警惕隐匿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

病毒性心肌炎凶兆

心肌炎很容易发生厥脱,相当于心源性休克。当心肌受损严重时,心肌功能减弱,心脏排血量下降,有效循环量减少,导致大脑及全身脏器缺氧、缺血而致厥脱。临床上病人如出现烦躁不安,反应迟钝,昏厥,甚至昏迷,面色苍白,全身湿冷,心率增快,脉搏细数无力,血压下降〔收缩压在10.7千帕(80毫米汞柱)以下〕则为心源性休克的凶兆,应立即抢救。如偏于阳脱,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较重者,用参附龙牡汤急救:人参、制附片、龙骨、牡蛎;偏于阴脱,唇干舌红,尿少,则用四逆生脉散:附子、甘草、人参、麦冬、五味子减去干姜。

急性心力衰竭危象

急性心力衰竭多发生于重症弥漫性心肌炎,由于心肌大幅度受损而发生心脏泵衰竭,因心搏量急剧下降,排血量骤减,全身组织器官严重缺氧缺血。临床上以突然昏厥(心源性昏厥)甚至抽搐、紫绀、呼吸暂停、脉微欲绝、冷汗肢厥等为征兆,如突然出现起坐喘息,面白唇紫,口吐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则为急性肺水肿的凶讯。严重者甚至可致心脏骤停,由于心脏排血突然消失,引起脑的不可逆性损坏,故常可导致死亡。用独参汤或参附汤:人参、附子进行急救。

心脏传导阻滞凶兆

心肌炎分两种类型,一类为主要损害心肌型,则易发生急性心力衰竭;一类为主要侵犯传导系统,传导系统受损,严重的易出现传导阻滞凶兆,属中医脏竭凶兆,导致心脏停搏而猝死。急救仍用独参汤或参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