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红斑狼疮先兆

红斑狼疮是一种比较凶险的疾病,其危害性在于内脏被损害。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与“免疫错乱”有关。本病潜匿期较长,主要病变在肾,故先兆信号也多发露于肾……,但由于长期的内脏损害而易于衰竭,故尤应注意危象的出现……

一、概述

红斑性狼疮属结缔组织疾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范畴,包括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其中,局限性红斑狼疮局限于损坏皮肤,而系统性红斑狼疮则以全面损害皮肤、关节、肾、甚至心包、胸膜为特点,并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红斑性狼疮中医属“温热发斑”,后期与“虚损”有关。由于本病慢性型及潜隐型较多,而且,本病的发病率也较高,尤其在女性中更为多见,对人体的损害较广,除皮肤之外,对许多脏器皆有损害。因此掌握其先兆规律,对本病的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二、早期先兆及阻截治疗

早期先兆本病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及病毒感染,内分泌失调,精神打击等因素有关。对人体危害较大。主要损害部位为皮肤、关节、肾脏。

中医认为红斑狼疮病机与肝肾亏损,肾阴阳失调有关。主要诱因为湿毒、湿热伏体,后期多挟气滞血瘀,故先兆潜证多呈肝肾亏损、热毒内蕴型,即见乏力易疲,头晕耳鸣,腰酸膝软,潮热夜汗,舌质偏红,苔黄腻,便干尿短,脉细数等证。此阶段为红斑狼疮的潜在阶段,如能注意休息调养,服用滋肝肾之阴兼清化湿毒的药物则可防患于未然。

由于红斑性狼疮往往呈多脏器损害,故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但仍有值得警惕的信号。如面部出现低热、蝶形红斑及关节痛、不规则发热为红斑性狼疮信号。红斑狼疮细胞阳性及抗核因子阳性基本可以确诊。典型征兆为面部红斑(环状、蝶形或不规则形)关节酸痛、乏力、发热(低热或不规则高热),90%患者兼有肾脏损害(蛋白尿,甚至管型尿,尿毒症)。此外,还常并发心包炎、胸膜炎、溃疡性结肠炎,少数患者可有精神异常。

阻截治则潜期应滋肝肾之阴,兼清解热郁,方予清热解郁饮柏、滑石、竹叶。或予知柏八味丸:知母、黄柏、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急性期热毒炽盛,可予化斑汤:生石膏、知母、甘草、玄参、犀角、粳米,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芍药、丹皮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中期见阴虚者应辅以养肾阴之品,后期瘀象重的,应用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以之加强活血化瘀。

凶兆 本病凶兆主要在于提示内脏损害,其中最常出现的内脏损害为肾损害。其先兆信号为蛋白尿、血尿、管形尿、水肿、肾性高血压,如见嗜睡、厌食、恶心、搔痒、尿闭为关格(肾衰尿毒症)凶兆。此外,本病还易损伤心包、心肌,尤其易出现心包炎,其凶兆为怔忡、气急、胸闷、心电图T波异常,听诊心包摩擦音可以助诊。另外见胸闷、气喘、咳嗽,又为胸膜炎、胸腔疾患的信号,X线检查可确诊。其他,如见头痛、项强、喷射性呕吐,为脑炎、脑膜炎信号,少数可见腹泻、腹痛、恶心为溃疡性结肠炎征兆,以上情况出现时皆为内脏损害信号,应引起高度警惕。

危象 红斑狼疮危象主要发生于疾病的晚期,多为气血耗尽,阴阳离绝危象表现为极度衰竭虚弱,高热不退以及各受累内脏的衰竭。如肾衰,心衰,昏迷,甚至严重感染,败血症等,提示病情危笃、生命濒危,临症见之应竭力图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