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廷瑶(全本)

学术观点

董氏从事中医临床70余年,学验丰俱。其主要学术论点可概括为九要:明理、识病、辨证、求因、立法、选方、 配伍、适量、知度。九点环环相扣, 在临床初实践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董氏强调明理,认为医者务必掌握生理病理、脉舌之理、方药之理等整套医理,明理方能识病,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中医的诊治规律,为诊治疑难病症提供思路。辨证求因是中医治病的关键,通过四诊,从外到内,见证推理,以常衡度,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立法选方配伍,丝丝入扣,对症下药,每获良效。又书“小儿用药六字诀”,“轻”居首位,提出幼儿芽嫩弱质,脏气清灵,随拔随转,药石治病,用量宜轻,中病即止,毋犯胃气,贵在清灵平和,故其处方轻灵,又每获奇效。最后指出疾病之发生发展有常有变,小儿阴阳两稚,病则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传变多端,病变则法也当随之变。尝云:用古法治今病,不能泥古不化,所谓“检谱对奕奕必败,拘方治病病必殆”。谆谆教诲后辈,必须熟读经书,揣摩医理,临证细审详察,掌握九诀,明理识病,辨证求因,见微知著,方不致误人儿矣;反之,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

四诊重望面诊分部

董氏谓小儿有病,不能自诉,故称哑科。病虽发于内,必显形于外,可从外而察知其内之着也,故以望诊为重。一望形神动态以获整体印象,二望面色舌苔,兼视涕痰二便,以辨阴阳寒热虚实,而于分部面诊、山根色诊、舌质苔色尤有精邃造诣。

擅治热病开门逐盗董氏擅治小儿热病,既从伤寒六经分辨,又自温病三焦论治,融会贯通,识病有定法,疗疾有主方。指出外感高热,邪自外入,初起邪在浅表,强调祛邪安正,择途逐盗,宗经旨“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下者引而竭之”给病邪以出路。救治麻疹、乙脑、肺炎、高热惊厥等热病急症,以发汗、攻下、利尿、涌吐,甚而发疹布痧,痘疹引浆等法给邪毒以出路。尤以麻疹逆证两颧青白,辨为气血郁滞,创用解毒活血法,血活疹透,迅速化险为夷,救儿无数,使死亡率降低至零,为中医抢救麻诊作出重大贡献。创制熊麝散救治小儿腺病毒肺炎,获得成功,发扬了中医救治热病重症的特色。

立法遣药顾护脾胃

董氏临诊十分重视小儿脾胃,常谓小儿幼芽嫩质,稚阴稚阳,百病以胃气为本,先天强者不可恃,先天弱者毋庸过忧,适当调摄脾胃,使后天化源充分,亦能转弱为强,证治之间尚须刻刻顾护胃气,一见不足,及时救护,选方用药时存养胃护津之意,习用山药、扁豆、石斛、花粉等气味甘淡之品,深合脾胃之性,参入陈皮、佛手,润燥互济,和中悦胃,每能扶虚培本,祛病强身。

善于化裁活用经方 在儿科领域中擅用仲景方,是董氏一大特点。急性热病投白虎、承气,立挽危重;暴泻、重症肺炎导致阳虚欲脱,急以四逆、参附抢救,每能应手而起;急性肾炎习用越婢、防己黄芪汤;泄泻善用葛根芩连、白头翁汤、五苓散之类,难以一一悉举。然于桂枝汤之变化运用,独具见解,不限于太阳表虚之证,而于内伤杂病亦常用桂枝汤类方。常见小儿厌食,娇瘦多汗,易感外邪,舌苔薄润而腹软无积,以桂枝汤加味作为基本调燮方,认为“脾胃主一身之营卫,营卫主一身之气血”,桂枝汤能调和营卫气血,促进脾胃运纳之力,使气血和,脾胃苏,而能思食,称之为“倒治法”,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此又为中医治小儿厌食症的独特思路。

精治杂病兼用外治:董氏家传治疳经验三方,辨证分型治疗,配合针刺四缝穴使之液出,以调整三焦气机,取得良效,是为一重要的辅助疗法,并能作疳证与一般厌食症的鉴别诊断手段。对泄久引起的小儿肠麻痹,创用温脐散外敷神阙穴,使气机通调,化险为夷。小儿口腔病,如板牙、马牙、木舌、重舌等,以针挑刺出血,再搽上冰硼散治之,甚至不必服药获愈。更有婴儿吐乳症,又称“火丁吐乳”,不能服药,另辟蹊径,创用董氏独特手法治疗,3次即愈,疗效达95%以上,此项课题已获得1994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获上海市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

证治经验

一、婴儿吐乳症

婴儿吐乳症是儿科常见病,患儿自新生后即频频吐乳,一日数度,喂乳后烦躁不宁,时时转颈开腿,有即刻就吐,也有在食后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自吐, 量多呈喷射状,吐后患儿安静,仍可再次喂乳。有的婴儿吐乳长达数月不愈,营养无法正常吸收。临床多责之于寒热失调、食积、喂养不当,用中西药治疗,但均疗效不佳。董氏诊治婴儿吐乳症有独特见解和治法。认为吐乳顽症,频作不己,喷吐量多,此与“火丁”有关。“火丁”又称“蒂丁”,系指悬雍垂对面的会厌软骨,其受浊邪火热熏蒸,或因秽浊之气循经而上,滋生突起如丁,咽喉不适而致反射性呕吐,此为吐乳反复不愈之原由。饮服汤药也随饮随吐,故治疗关键在于“火丁”使之平复。董氏遂用独特的家传“火丁按压法”治疗,效果显著。方法:医者以食指清洗消毒后,在指头上蘸以少量冰硼散,快速地按压在患婴舌根部的“火丁”上,迅即退出,压后1个半小时方可进乳。隔日按压1次,3次为1疗程,未愈者也可再加1 个疗程。据临床统计疗效达95%左右,也有仅按压1次,长期吐乳即愈,随访结果远期疗效巩固,长期顽吐者,不再复发。应用本法毋需服药或手术,无创伤性,无副作用,能及时止吐以保证营养供给,有利于婴儿健康发育。据针灸理论,因内脏功能失调而致沿经络系统所产生的反应点也即具有良效的治疗点,故按压蒂丁作为治疗点可使脾胃气机通畅,而取平逆降浊之功。且经外奇穴“聚泉”穴位于舌面正中,针之能降逆止恶,故按压火丁也具同效。并经动物实验阐明了手法止吐的机理,认为按压火丁治疗婴儿吐乳的机制是一种反射活动,这反射的最终结果是导致胃发生舒张,胃内压降低,从而防止胃内容物的反流溢出,消除了呕吐症状。这一宝贵的医疗经验,不但在临床上行之有效,而且也具坚实的生理学基础。

二、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目前临床上较为多见。多因家长对独生子女溺受,而喂养不当,漫进滋补,久之阻碍摄纳,反令食欲不振。不食则强喂,越喂胃越呆,有的还要打骂,造成小儿精神紧张,营养紊乱,形体更弱,腠虚多汗,面色不华;患儿大多舌净苔少,腹软无积,大便多秘;容易感冒,时常发热。凡此种种都因食养不当,营养过剩,脾胃失调之故,此症既无积可消,又胃不受补。董氏以“脾胃主一身之营卫,营卫主一身之气血”的理论分析,此病是由脾胃不和而影响营卫失调,需采用鼓舞营卫的方法来振奋胃气,于是投以桂枝汤加味治疗,服药数剂后营卫和、胃纳开,确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董氏在长期实践观察中,验明桂枝汤实为一个体质改善剂、强壮剂、神经安定剂,或里虚里寒、中焦化源不足、潜在虚质的调节剂。尤在泾说:“此汤外证得之,能解肌,去邪气,内证得之,能补虚调阴阳。”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促醒胃气,使之思食,董氏称此为“倒治法”。从药理配伍上来说,生姜助桂枝以和表寒,大枣助白芍以调营阴;甘草合桂枝、生姜可辛甘化阳,甘草合白芍又能酸甘化阴,甘草合大枣则养脾胃、资汗源。药虽仅有五味,但它们之间,这种内在复杂的联系,形成了本方的多面性和临床应用的广泛性。尤以小儿稚质,随拔随应,药宜清灵

三、小儿肠套叠

小儿肠套叠为临床常见急腹症,多见于1岁半以内的小儿。

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肠壁肌肉痉挛和血液循环障碍,静脉受阻,肠壁瘀血,套入部分久则坏死。急性发作时,常在X线下以空气或钡剂加压灌肠,使之复位, 但不少患儿仍有多次的反复发作,甚至上午复位,下午又发,也有复发十余次之多者,若用手术治疗,病家常不愿接受。董氏根据病儿腹痛阵发,痛而拒按,面色晦暗,舌质带青的症状推理分析,将此病归纳在“络瘀腹痛”范畴,认为肠套的形成,每因水寒气血瘀滞于肠之络脉,阻其传导之机,气滞血瘀局部痹阻不通而引起。由于局部肠壁血络日久未通,血气不至,故复位后常又复套入,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充气复位常是徒劳的,不得已而手术更会影响儿体健康。方书谓:痛久在络,络主血,胸腹之痛,痞积之痛,肢体之痛均在络,皆宜活血。但血之与气,如影随形,故治血必须顾气。董氏提出活血利气治疗大法,方取王清任少腹逐瘀汤为主,并根据具体情况加减化裁,灵活运用。按少腹逐瘀汤内诸药:小茴香、干姜、肉桂温经散寒、通达下焦;川芎为血中之气药,配合当归、赤芍活血利气;玄胡索、没药利气散瘀、消肿定痛;生蒲黄、醋炒五灵脂活血祛瘀、散结止痛。并选加川楝子、乌药、枳壳、木香、青皮、陈皮行气止痛之品。寒胜者必用干姜、官桂。若唇舌青黯、脉见涩象者,血络瘀血严重,加桃仁、红花祛瘀通络。全方功能温经散寒、活血利气、化瘀止痛,使肠道痹阻部分血活气行,通则不痛。临床治疗多例患儿,经随访均未复发.

四、小儿肠麻痹

常有小儿因肠炎泄泻严重而出现肠麻痹,症见全腹膨胀,叩之中空,食入即吐,饮水也吐,呼吸急促,便秘或欲便不畅、次多量少,腹痛阵作。现代医学认为此因肠炎腹泻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导致低血钾或“停滞性缺氧”而成肠麻痹;症情危重,若不及时救治,迅即导致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本症在陈复正《幼幼集成》中有所记载:“虚胀者,或因吐泻之后,……致成腹胀者,宜温中调气,厚朴温中汤;若虚而兼寒者,加附、桂”。症治似略接近。然《内经》已知本症为逆症。《灵枢·玉版》云:“其腹大胀,四末清,脱形、泄甚,是一逆也。……咳呕,腹胀且飧泄,其脉绝,是五逆也。如是者,不及一时而死矣。”于此可见,泄泻而见腹大胀鼓,类似于肠麻痹者,在小儿尤为多见,且尤危重,须及早注意。董氏指出本症之病机为久泄脾惫,中焦窒滞,气机升降失职,故气阻于下而大便不畅、次多量少,胃气上逆而呕吐吸促。治疗当温脾调气,复其升降。汤剂可用附桂理中汤加木香、砂仁。但由于患儿胃不受药,药入即吐,必须另觅途径,急予外敷之法为主以挽危急。董氏特研制温脐散敷脐,能即转矢气,拯危为安,屡建奇功。温脐散组成及用法:公丁香1.5g,肉桂1.5g,麝香0. 15g,上药共研细末,用熟鸡蛋去壳,对剖去黄,纳药末于半个蛋白凹处,覆敷脐上,外扎纱布。敷药2小时后即可闻肠鸣蠕动,矢气频转,然而大便通下,腹部柔软,吐止气平,精神安定,或再以汤药调治。若敷药后未得转气,当再敷一次。本方主用温通香窜药品,借麝香的渗透之力,深入肠内,旋运气机,若得频转矢气,为脾阳有复苏之机,即是向愈之兆。用蛋白乃取其质软而韧,不伤患儿腹肤,又能紧合脐孔,勿使药气外泄,径入于里,辛香温通,力专且宏,故能启动肠道气机(增强肠蠕动、缓解肠麻痹),升清降浊,拔动神机而挽危急。临证时常备用温脐散,以便随时取用,则有利于抢救济急。

医案

一、麻疹(毒攻心包)案

毛××,女,3岁8个月。初诊:1961年1月19日。

主诉:疹发七天,壮热不退(39.4℃)。

诊查:热毒内攻,疹色紫黯成块,神昏摇头,(齿介)齿啮衣,烦躁不安,便通一次,小溲尚多,口唇干燥,咳嗽气促,舌红苔薄润而腻。

辨证:乃疹毒由血分入侵心包,但尚未化燥。

治法:拟活血解毒,清热开窍。

处方:赤芍4.5g 葛根6g 当归4.5g 枳壳4.5g 生甘草2.4g 连翘9g 大生地9g 桃仁9g 杜红花4.5g 生黄芩9g。另苏合香丸1粒,开水化服。1剂。

二诊:1月20日。上方药服后神志清晰,疹色转润,摇头停,(齿介)齿除, 神安热退(37.4℃)。舌红苔薄,大便不多,小溲仍通。再拟活血解毒为主。

处方:大生地9g 杜红花4.5g 赤芍4.5g 桃仁泥9g 当归4.5g 生甘草2.4g 连翘9g 银花9g 生黄芩9g 白茅根30g(去心),1帖

三诊:1月21日。神清热净,咳嗽气缓,二便通调,予清肺调理。

处方:桑叶9g 枇杷叶9g 竹茹6g 杏仁6g 生甘草2.4g 大生地9g 麦冬6g(去心),2帖。服上方药后痊愈出院。

按;疹发7天,邪毒壅盛,必以解毒为要。因其疹发紫黯,毒入营血,故还须以活血化瘀为法,若以解毒之升麻葛根汤之类,恐难奏效。

二、暑温腑实案

郑××,男,2岁。初诊:1965年7月29日。

主诉:患儿高热(38.5~39.4℃)已3天,肢冷无汗,颈强抽搐,时有嗜睡,神志尚清,便闭5天。

诊查:腹部微满,舌苔薄润,脉象细数(西医诊断为乙型脑炎)。

辨证:是为暑温邪热内结。

治法:亟须清解泻火,开门逐盗。

处方:西香薷3g 西大黄6g 益元散12g(荷叶包) 黑山栀9g 大青叶9g 玄明粉4.5g(冲) 连翘9g 银花9g 钩藤6g 鲜佩兰12g

二诊:7月30日。1帖便通5次,腹已柔和,小溲尚通,颈软搐减;但热度仍高,舌红脉数。温邪初得出路,其势尚炽。再以清火解毒。

处方:生石膏30g 知母6g 大青叶9g 川黄连1.8g 益元散12g 鲜竹叶50片

连翘9g 银花9g 鲜青蒿12g 1帖

三诊:7月31日。热势较松(38.5℃),便下五次,睡时惊惕,舌绛苔薄。温邪未消,病势犹重。再以泻火清热,祛除邪毒。

处方:川黄连2.4g 淡黄芩6g 黑山栀9g 益元散12g 扁豆花4.5g 连翘9g 银花9g 大青叶9g 鲜竹叶50片 紫雪丹0.9g(化服)1帖

四诊:8月1日。热退惊平,便下亦和,舌红苔润,续以清泄。

处方:川黄连1.8g 淡黄芩4.5g 六一散12g(荷叶包) 连翘9g 银花9g 桑叶9g 淡竹叶4.5g 大青叶9g 川石斛9g 知母6g 2帖

五诊:8月3日。诸恙均和,形神亦振,唯小便短少,大便干涩,苔薄而干,是温热伤津之故。病瘥当予清润调理。

处方:玄参9g 知母6g 瓜蒌仁12g 火麻仁12g 炙甘草3g 炒谷芽9g 川石斛9g 麦冬9g 大生地12g 2帖。药后病愈出院。

按:病孩症起三天,已见实热里结,可见暑温传变急骤,邪毒正盛,故即予通腑泻火之剂。昔贤喻嘉言谓:金匮治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介)齿,可与大承气,乃死中求生之法也。服之邪毒初得通泄,其猖厥之势顿挫。二、三诊时,先予白虎加味,继之黄连解毒,均以清气泄热、解毒化暑为主。其后邪势大衰,病情遂入坦途,治方逐渐转为清润滋养而愈。

三、高热急惊案

杨××,女,10岁。初诊:1962年6月3日。

主诉:壮热不退,已有一周(39.5~40℃),神志昏迷,狂妄不安,便结九天,矢气频转,手足掣搐,汗少溲赤。

诊查:两脉数实,舌苔黄腻。

辨证:治法:是阳明经腑实热,拟通腑结,下实热。

处方:川厚朴3g 生枳实6g 西大黄9g 玄明粉6g(冲) 紫雪丹3g(化服)1帖。

二诊:6月4日。神志仍昏,大便未下,汗出较多,小溲赤涩。脉象同前而舌绛苔燥。为实热逗留肠胃,势已化为化燥。改用白虎加味以透邪清热,生津润燥。

处方:生石膏60g(先入)知母6g 生甘草3g 陈粳米30g(包) 鲜生地30g 花粉9g 鲜竹叶50片 鲜菖蒲6g 紫雪丹3g(化服)1帖。

三诊:6月5日。药后入大量宿粪,热和神清,知饥索食,津津有汗。舌转滋润,脉象平静。然余热未清,防其死灰复燃。拟竹叶石膏汤2帖。

药后热清神安,调理而愈。

按:本例急惊昏迷掣搐,是因阳明经腑实热所致.用大承气釜底抽薪,未见显效,大便不下。此时病邪化火化燥之势转甚,故改进白虎汤加味清透泄热,增液润燥。药后腑气得通,热势顿和,神识即清,惊搐就定。此亦吴鞠通氏增水行舟之变法也。

四、温毒犯肺案

陈××,男,11个月。

主诉:风痰阻肺,咳逆气急,高热一周。

诊查:面色苍白,惊厥抽搐,角弓反张,便下粘滑,小溲短赤。舌红苔厚腻干燥。

辨证、治法:温毒痰热化风,病势危急,姑拟豁痰制惊。

处方:钩藤4.5g(后下),明天麻3g,天竹黄6g,鲜菖蒲4.5g,胆星3g,连翘9g,白附子4.5g,炙苏子6g,桔梗3g,橘红3g,橘络4,5g,琥珀抱龙丸一粒(一次化服),1帖。

二诊:药不应症,痰热秽浊壅阻未化,仍以豁痰开窍,以制其惊。

原方去连翘、橘红、橘络,加川黄连、郁金,续进1帖。至宝丹1粒(一次化服)。

三诊:服药二帖,壮热不退,四肢厥冷,更见昏沉嗜睡,痰多咳逆气促,舌红苔薄口糜,便下泄利。温毒内扰膻中,已成闭脱之势,亟须清火解毒开窍。

处方:葛根9g 生黄芩6g 川黄连2.4g 生石膏30g(先入) 银花9g 生甘草3g

钩藤4 5g(后下) 橘红3g 天花粉9g。另用熊胆1.5g 麝香0.09g (化服) 1帖。

四诊:昨加服熊麝后,毒从便下,热势稍和,项脊较软,四肢转温,神志已清,气促亦缓。虽温毒未曾尽撤,病势已由险化夷。拟原法主之。

处方:生石膏30g(先入)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30g 黄芩6g 黄连1.5g 竹叶6g 天花粉9g 另用熊胆0.9g 麝香0.03g(化服) 1帖

此后热清恙和,唯肺气未复,先后以补肺阿胶汤及六君以收全功。

按:本例西医诊为腺病毒肺炎。初以清热豁痰、镇痉开窍,未见缓和。三诊时改用熊麝合葛根芩连加石膏主之,一剂其热即退,改变险象。考抱龙、至宝亦为清热解毒、凉心豁痰之品;但本病则因温毒壅盛,犯肺蒙心,化风抽搐,故以熊胆凉心平肝,麝香开结解毒,合白虎清其肺胃实热。药症既合,效如桴鼓。最后清调而安。

五、阳亡欲脱喘逆案

王××,女,2岁。

主诉:素体羸弱,近日发热(就诊时体温38℃)。

诊查:咳逆喘促,鼻煽面青,痰声漉漉,自汗淋漓,眼眶凹陷,四末厥冷,大便泄利,舌苔白腻,脉沉细数。

辨证:症属阴盛于内,阳亡于外,正虚欲脱。

治法:急拟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救其逆。

处方:麻黄4.5g 淡附片2.4g 细辛2.4g 茯苓9g 淡干姜3g 五味子2.4g

焦白术9g 1帖

二诊:药后阳气渐回,面色稍润,二目见泪,自汗亦减,舌苔转腻,发热未除(体温38℃)咳逆,便泄一天五六次,小溲短少,四肢不温,脉象细数。里寒有温化之机,尚未离乎险境。宗原法真武汤为主出入。

处方:淡附子3g 淡干姜2.4g 茯苓9g 焦白术9g 细辛2.4g 五味子2.4g

陈皮3g 姜半夏9g 桂枝2.4g 川贝粉3g(包) 1帖

服药后阳回肢温,面润泄瘥,唯痰咳气逆,苔腻脉滑。乃肾不纳气,痰饮未化。以二陈合三子,参入黑锡丹,2帖告平。

按:本例之病,起于太少两感,旋呈阳亡欲脱,故勉以麻黄附子细辛合真武。因其下利,去芍药而用五味子,以干姜代生姜,守中阳而纳肾气。一剂症见好转,续予原法,去麻黄易以桂枝,重在安表。药下阳回肢温,已出险境矣。

六、阳虚高热案

周×,男,1个半月。

主诉:初生即发高热,已持续四十余天,体温高达40.9℃(肛表),西医诊断为肺炎。近日透视肺部正常,然高热不退。

诊查:体渐仍在39.7℃,无咳嗽气促,能食神静,便下不化,小溲清长,舌淡汗出,发育似无影响,症情颇感特殊。

辨证:细审之下,乃气阳不足也。

治法:予全真一气汤加减,扶阳益阴,以观后产儿。

处方:移山参6g(另炖) 黑附子3g 麦冬6g 五味子2.4g 熟地12g 焦白术6g

生甘草2.4g 2帖

二诊:药后高热初和,今体温37.8℃,形神亦安,大便如常,小溲仍长,纳可腹软,舌淡苔薄。气阳初苏,仍须培本,调燮阴阳。原方加谷芽9g 川石斛6g 2帖

三诊:昨今体温略有升高,曾达39℃。便调溲长,但腹胀矢气多,审其舌转淡红,苔中呈腻。病中哺食过多,形成食复也。以消补兼施为治。

处方:移山参4.5g(另炖) 白术6g 茯苓9g 青皮、陈皮(各)4.5g 甘草 2.4 木香1.8g 青蒿9g 淡竹叶6g 荷叶9g 炒山楂肉6g

四诊:二剂后热势已缓,体温38℃上下。形神安静,便下通调,腹部柔软,舌苔已化,其质淡红。病得稍安,健脾清热以冀收功。

处方:太子参6g 白术6g 茯苓9g 清甘草1.8g 白芍6g 扁豆衣9g 青蒿9g 淡竹叶6g 谷芽9g 花粉9g 2帖。此后热退便畅,继以调理而愈。

按:本例为初生幼婴,症见高热持久不退,但查无异常,颇属特殊。在新生弱质尤须细察。张景岳谓:“无虚者,急在邪气,去之不速,留之生变矣;多虚者,急在正气,培之不旱,临期无济也。”初诊察审,患婴一派虚象,乃本元亏弱,阳气外越之虚热,故亟投全真一气汤,阴阳并治,深思熟虑,法至稳当,症势渐缓;迨三诊时察见食复之热,故予调中行滞,消补结合,其热始平,终获痊安。故同一发热,前后病机不同,则全赖细心洞察,随机应变。

七、腹泻案

朱××,5个月。初诊:1961年5月2日。

主诉:便下泄利,次数颇多,小溲尚通。

诊查:腹满胀气,按之即哭,形色较萎,身热不高,舌红口淡。

辨证:热利伤津,脾运不畅。

治法:治以清养运脾。

处方:人参须2.4g 煨葛根6g 花粉9g 扁豆衣6g 麸炒枳壳4.5g 青皮3g 炒白术4.5g 生甘草2.4g 香连丸1.8g(包) 2帖

二诊:5月4日。泄利仍剧,日有十余次。腹满而胀。舌光干而淡红。形神萎靡,汗出,纳少作恶,小溲尚有。元气大惫,伤阴耗液,阳虚之象。其势危殆,亟投益气扶元救之。

处方:西洋参2.4g(另炖) 移山参4.5g 乌梅4.5g 钗石斛9g 煨诃子9g 花粉9g 石莲子9g 生谷芽、熟谷芽各9g 土炒白术4.5g 淮山药9g 炮姜1.5g 生甘草2.4g 1帖

三诊:5月5日。泄泻次数虽减,但便下清谷,腹满有气,形神不振,舌光津少而质淡,体温反低。阴津已伤,阳气亦衰,幸胃气稍动,或有一线生机。兹拟救阴扶阳,以冀转机。

处方:西洋参2.4g(另炖) 移山参4.5g 黄厚附片9g 炮姜1.8g 钗石斛9g 生扁豆9g 炒白术4.5g 生谷芽、熟谷芽各6g 焦甘草2.4g 乌梅4.5g 茯苓9g 1帖

四诊5月6日。服昨方药后形神较振,泄利见粪,但有不化粘质。小溲尚通,胃气已动。腹部虽满,按之尚软。征象渐露生机,兹拟原法继之。

处方:移山参4.5g 黄厚附片9g 上肉桂1.2g 炒白术4.5g 炮姜1.5g 茯苓9g 焦甘草2.4g 乌梅4.5g 钗石斛9g 生谷芽熟谷芽各9g 3帖

五诊:5月9日。大便泄利,次数减少,小溲通长,腹部亦软,形神转振,胃气亦和,舌光淡红。症势由险化夷,仍以原法加减。

处方:移山参4.5g 黄厚附子9g 炒白术4.5g 炮姜4.5g 乌梅4.5g 钗石斛9g 生谷芽、熟谷芽各9g 淮山药9g 清甘草3g 煨木香2.4g 2帖

嗣后病情稳定,由于体质太弱,一直调治至6月1日始痊愈出院。

按:本例西医诊断为中毒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为阴阳两伤,其证乃由热利转变而成。本案病情错综复杂,非明察毫末,步步紧扣,则殊难见功。初诊时其症见舌红口淡,身热色萎,便下秘利次多,是热邪未清而又伤及阴分;腹满胀气,按之即哭,是脾运虽虚,气亦阻滞,乃系虚实互夹之证。如邪热不祛,气滞不畅,泄久必更亡津。因之用参须、白术、扁豆衣、花粉、甘草以养阴生津,香连丸、葛根清热和泻,青皮、陈皮、枳壳理气运脾。二剂后泄利仍剧,舌光而干,形神萎靡,纳少作恶

,是阴津亏少,胃气亦衰;其腹满而胀,但按之不哭,与前胀不同,与舌质淡红、汗出相参,是为阳虚之征。经曰脏寒生满病,虽对水气而言,但其理相同。此是阴损及阳,而致火衰不能温煦肠胃,运化无权之虚胀腹满。这时邪热虽去,元阴亦由病久而随之虚衰,病情十分危重,当务之急在于扶元生津,保其胃气,所谓留得一分胃气,便有一线生机也。若妄用苦寒克伐,必致危殆。方中重用二参以扶元救阴,炮姜温运阳气,乌梅、石斛、花粉、莲子、谷芽、淮山药、白术生津保胃。一剂后病情好转,体温反低,说明辨证阳衰虚胀无疑,再以原方增损,加入附片以温阳,病情日趋坦途。续予阴阳并扶加减运用,终获全功。

八、疳积重症案

董×,11个月。一诊:1981年6月24日。

主诉:疳积腹胀,按之硬满,口馋嗜食,大便坚硬。

诊查:面色萎黄,毛发焦枯,夜眠烦扰,易见汗多,舌红苔黄。针四缝穴液多。

辨证:疳积较重。

治法:治以消疳化积。

处方:干蟾皮4.5g 陈香橼6g 炒白芍6g 木香3g 胡黄连2g 醋炒五谷虫9g 煨三棱4.5g 煨莪术4.5g 炒谷芽9g 炒枳实4.5g 7帖

后二诊又连服上方1周,其间针四缝穴,粘液尚有。

三诊:7月8日。疳积渐化,腹仍胀满,但按之已软,纳食如常,形神较振,大便通调,夜烦多汗时见,舌苔薄润。针四缝穴液少夹血。以扶脾消疳法主之。

处方:米炒党参6g 焦白术9g 朱茯苓9g 清甘草3g 炒淮山药9g 小青皮4.5g 煨三棱4.5g 煨莪术4.5g 醋炒五谷虫6g 玉屏风散9g(包) 7帖

九、虫积阻结案

王×,男,9岁。初诊:1975年6月5日。

主诉:素有蛔虫、感寒腹痛三天,日夜阵作。

诊查:痛且拒按,腹部膨胀,吵扰不安,食入即呕,便下闭结,形瘦神软,舌质淡润。

辨证:此属虫积中阻。

治法:亟须安蛔杀虫,温里下积。

处方:乌梅6g 川椒目3g 胡黄连3g 雷丸9g 淡干姜3g 榧子肉9g 使君子9g 白芍9g 白芜荑9g 党参6g 生大黄9g(绞汁冲入) 2帖

因不能受食,药液由胃管灌入。

服上方药头汁后30小时左右,下蛔虫16条;38小时左右,又下蛔虫百余条。腹痛缓解而诸症悉平,第三天即出院回家。

按:本例属虫积腹痛,故用乌梅丸之变法。因虫得酸则伏,乃以乌梅大酸伏之;虫得苦则安,乃以胡黄连大苦安之。白芍缓急止痛,姜椒温中散寒。使君、雷丸、芜荑、榧子并力杀虫。以生大黄绞汁冲入,功能通利腑气,下其虫积。由于患儿体弱,恐其攻伐太过,故加党参益气健脾。诸药合用,终于获得预期功效。

十、肠结血瘀阻络案

陈××,男,3岁。初诊:1974年2月12日。

主诉:肠套叠反复发作已有九次,经常腹痛,胃口不开。

诊查:舌红苔剥,形色萎羸,口唇青暗。

辨证:症属络脉瘀结。

治法:治以活血通络。

处方:当归尾9g 赤芍、白芍各6g 红花4.5g 桃仁泥9g 柴胡4.5g 延胡索4.5g 枳壳4.5g 生地15g 醋炒五灵脂9g 生蒲黄9g 4帖

二诊:2月16日。药后腹痛即和,便溏三二次,与络通血活,肠蠕动增加有关。舌苔花剥,面萎唇青,还需活血调气。

处方:陈皮3g 木香2.4g 当归6g 赤芍、白芍各6g 红花4.5g 桃仁泥9g

青皮4.5g 柴胡2.4g 延胡索4.5g 枳壳3g 4帖

三诊:2月20日。腹痛已止,便下亦调,胃纳不香。舌苔花剥,面色不华。仍以和血为主。

处方:当归尾6g 赤芍、白芍各3g 红花4.5g 桃仁泥9g 枳壳4.5g 木香2.4g 柴胡2.4g 生地12g 川石斛9g 醋炒五灵脂6g 4帖

四诊:2月24日。腹痛不作,面色较泽,便下通调。舌苔转润。

再以调气活血和胃。

上方减生地、柴胡,加陈皮3g 炒谷芽9g 6帖

服药后恢复正常,随访未见复发。

按:本例肠套叠发作频繁,其形色症候显系络脉瘀阻,故取少腹逐瘀之意,用活血利气法。药以当归、生地、赤芍、白芍行血和营,桃红、蒲黄、灵脂祛瘀止痛,柴胡、枳壳疏气开结。服药后即痛和,续以原法,其症渐平而根治。

十一、腹痛阳虚寒实案

陶××,男,10岁。初诊:1984年9月22日。

主诉:患儿幼时曾作直肠尿道造型手术,此后大便失调,经常数日不通,以致腹痛难忍。数天前腹痛又作,大便不下,呕吐不食,多次送急诊,西医诊为肠梗阻,经导便仍不解。

诊查:今腹痛呻吟,按之满实,大便秘结,食后呕吐,四末清冷,小溲短少,两脉沉弦,舌苔淡白。

辨证:久病伤阳,寒实里结。

治法:亟须温通,主以温脾汤。

处方:肉桂1.5g 附子4.5g 干姜3g 当归6g 玄明粉9g 生大黄6g 党参9g 清甘草3g。服药1贴后腹痛转缓,2贴后大便通利数次,吐平能食,腹软肢温。续以调扶中州,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桂、陈等品而获安。

按:本案乃属急症,患儿便秘呕吐,腹痛肢冷,病史既久,气阳转衰。董氏当机立断,勉从寒实不通立法,投以温脾汤全方,应手而效。设若辨证不确,药不中的,必致偾事;是以诚如董氏之常云;倘非有定识于平时,曷克有定力于片刻耶。

十二、胎黄案

张×,女,57天。初诊:1983年3月16日。

主诉:生后两周,肤黄目黄,肝脾肿大,住院四十余日,症势转重。西医诊断为巨细胞包涵体病毒,伴肺炎。

诊查:顷诊全身肤黄,面萎色暗,大便淡白,次数频多(日3~4次),小溲短少,腹满胀气,纳乳尚可,咳嗽息促,哭声低沉,舌苔薄润。

辨证:湿邪羁恋,气阳虚弱,病热不轻。

治法:先予温阳和中,冀退黄疸。

处方:茵陈30g 干姜2g 淡附子2.4g 茯苓9g 泽泻9g 米仁10g 枳壳4.5g 青皮9g 当归尾6g 赤芍6g 清甘草3g

嘱服药3贴,后二三诊原方出入又连服药10天。

四诊:3月30日。黄疸减轻,面色转润,小溲通长,形神亦振。腹满胀气,按之稍硬,大便色白,酸臭次多,此胃动伤食也。但哭声已亮,舌苔薄润。气阳稍复,湿邪得泄,久病入络,中焦阻结,兹拟破气通瘀为主。

处方:茵陈30g 干姜2g 枳壳4.5g 青皮6g 木香3g 大腹皮9g 川楝子9g 米仁10g 郁金6g 三棱4.5g 莪术4.5g 6贴。本方药连服月余。

十诊:5月11日。肤黄已淡,目黄尚有,肝脾仍大(肝肋下2.5厘米,质软;脾肋下3厘米,质软),腹满稍软,大便浅黄,小溲清长。邪恋血分,续以活血行瘀,搜剔通络。

处方:当归尾6g 赤芍6g 青皮6g 枳壳6g 木香3g 三棱4.5g 莪术4.5g 蟾皮4.5g 金钱草10g 人参鳖甲煎丸3g(包煎) 7帖

此后目黄亦除,病情稳定,停用汤药,以人参鳖甲煎丸每天3g常服,至8 月初复查,黄疸全退,大便如常,各项化验检查正常,但腹软稍满,肝脾略大。续服丸药,其后多次前来诊察,无异常发现,发育亦趋正常。

按:患婴就诊之时,已呈面萎色暗,哭声低沉,病势十分严重,颇感棘手。其气阳虚惫,非急投振阳温化之剂,难济万一。两周后神活阳振,湿化面润,已见生机;然其气机一时未复,结滞不利,即改予温运通瘀。其后黄疸虽退,肝脾尚肿,盖因瘀滞日久,邪浊盘踞气血经络之间,殊非虫蚁搜剔、入络蚀血则难见功,药下患婴终于渐得痊安。

十三、惊痫案

齐×,女,4岁。一诊:1969年5月9日。

主诉:患儿自今年3月起惊痫时发,日作一二十次不等,发时目瞪神呆,角弓反张,手足抽搐。

诊查:现面色带青,喉中痰鸣,胸痛闷胀,夜烦不安。两脉滑数,舌苔薄腻。

辨证:此系痰痫。

治法:先予豁痰攻逐。

处方:钩藤6g 竹沥30g(姜汁三滴兑入) 胆星3g 干菖蒲3g 龙齿15g 茯神9g 琥珀2.4g 白附子6g 天竺黄6g 远志6g。另用保赤散0.3g(分二次化服) 4帖

药后下痰甚多,症势舟驸。原方加抱龙丸一粒,连服药10剂,症情大减,痰少眠安。即以金箔镇心丸一料治本。

二诊:11月5日。据诉服上方药后曾有两月不发,但8月中因突遭异常雷响,极度震惊后痫症复作,抽掣连发,日夜数10次。为此又服金箔镇心丸一料,竟未见效。现肢搐阵作,发时神清,未闻痰鸣,复卧身颤,肢体诉痛。舌红无苔,脉弦而涩。盖突受雷惊,震动心肝,使血滞而筋失濡养,致风动而搐。改予王氏身痛逐瘀法活血行滞,养筋定搐。

处方:赤芍6g 桃仁6g 红花4.5g 当归9g 醋炒五灵脂9g 淮牛膝9g 丹参9g 党参9g 枳壳3g 生甘草3g 5帖

以后又连服5帖,痫定不发,随访知其症已平。

按:本例之治,分前后两个阶段,初时主因在痰,故用豁痰逐下之法,痰去而渐安。嗣后因突遭雷惊,痫搐大作,但其病因已变。经云“雷气通于心”,雷惊而心伤气乱,势必血行失常,筋脉不养,故搐且身痛也。身痛逐瘀汤方原治痹症身痛,现减去风药,增入丹参、党参扶神和血,使血行筋懦,其搐即定。

十四、面抽案

钱××,男,9岁。初诊:1984年11月15日。

主诉:患儿右侧面颊瘙痒不适三年,伴有反复发热,时见腹泻、喷吐,但无昏迷、抽搐。外院检查:右侧面部肌束颤动,并有向右水平眼震颤征,右眼角膜反射迟钝。脑CT示:右小脑半球病变,占位性病变待排(小脑炎?小脑肿瘤?小脑血管瘤?

)。

诊查:现面白神萎,右颊作痒,时见抽动,尤以右眼下睑及右侧口角为甚。经常呕恶,口气臭浊,纳佳便通,夜烦不寐。二脉弦滑,舌苔白腻。

辨证:症属肝阳上浮,化风袭络。

治法:姑先潜阳宁神。

处方:琥珀1.5g(研吞) 龙齿20g 代赭石18g 龙骨10g 牡蛎20g 磁石20g 陈皮3g 丹参9g 远志6g 茯神木9g 干菖蒲4.5g

二诊:11月22日。7帖颊痒抽动均减,二便亦调,但头昏吐恶仍作,夜寐欠安。舌边尖红,苔心薄腻。肝火尚盛,治拟清泄平木。

处方:羚羊角1.5g 石决明20g 代赭石15g 龙齿15g 天麻6g 钩藤9g 川黄连3g 远志6g 陈皮5g 姜竹茹9g 7贴。 后又连服此方药1周。

四诊:12月6日。头已不昏,夜睡亦安,纳呆泛恶,口气臭浊,便下通调,舌苔厚腻。肝热横逆,再以抑肝清木主之。

处方:龙胆草4.5g 黑山栀9g 黄芩5g 远志6g 茯神木10g 龙齿15g 磁石20g 神曲9g 竹茹9g 陈皮5g 薄荷3g 7帖

上方药连续服3周,诸症见和。但见纳少口臭,舌苔腻浊,眼口微见颤动,乃以胃苓汤合温胆汤复方调治,半年而安。西医复查,认为肌肉颤动、眼球震颤与角膜反射异常均显著减轻,但未做CT检查。

按:本例被诊为右小脑半球占位性病变,西医认为预后不佳。虽其见症有肝胃不和之象,但一诊之方着重在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其药金石介类逾半;复诊之剂,则重在清泄肝热,镇摄熄风,而以羚羊钩藤汤为主。逐一解决右颊痒抽与头晕呕吐,即获初效,其后予清肝化湿图治,其症颇安。

十五、角弓反张案

杨×,女,10岁。一诊:1984年9月22日。

主诉:素性急躁易怒,头痛时作。近三月来,常见抽搐反张,目翻复视,一天数次,发时意识清醒。

诊查:夜眠梦惊,纳呆吐恶,痰咳稍有,二便尚调。舌苔薄,脉弦数。

辨证:肝郁气亢,火旺化风。

治法:先须平肝泻火,以制其痉。

处方:龙胆草4.5g 黑山栀9g 柴胡4.5g 钩藤6g 羚羊角片1.8g 生石决明24g 川黄连1.5g 天浆壳7枚 干菖蒲9g 龙齿15g 杏仁6g 百部10g 4帖

二诊:9月26日。抽搐反张显着减少,头痛亦轻,痰咳已松,略有吐恶,夜眠转安,两脉弦缓。原法既合,治宗前议。

处方:龙胆草6g 黑山栀9g 钩藤6g 远志6g 羚羊角片1.5g 生石决明30g 琥珀3g 天浆壳7枚 干菖蒲9g 龙齿15g 7帖

原方药更进7帖,药后其症旋即平定,乃返原籍。近一年来,多有来函,其症不发。

按:患儿阵发抽搐已有3月,四诊所见及追溯其禀性,可知当属肝郁化火生风所致。即以羚羊角、龙胆草、黑栀、川黄连清泻肝火为主,钩藤、天浆壳、石决明、龙齿平肝镇惊,更以柴胡疏理肝木,菖蒲豁痰开窍,亦参杏仁、百部肃降化痰。方症合拍,如矢中的,四剂而知,迅获良效。

十六、喉梗案

许×,男,11岁。一诊:1974年6月29日。

主诉:患儿十天来不能咽食,仅进流质,亦时见喷吐。西医诊断为第九十对脑神经麻痹。

诊查:面色晦暗,声音嘶哑,喉中如梗。自诉舌麻。舌红而黯、苔薄白,脉细。

辨证:症属瘀结阻络,

治法:当宜活血化瘀为治。

处方:当归6g 红花4.5g 乳香4.5g 没药4.5g 枳壳4.5g 桃仁9g 五灵脂9g 生蒲黄6g 川芎3g 7帖

复诊时稍能进食,发音略开,原方减蒲黄、五灵脂,加代赭石12g 生甘草4g 6帖

三诊:7月12日。已能咽食,声音亦出,舌麻大减,面色较润,喉梗欲咳,有痰不爽。络结初开,尚需宣瘀泄痰。

处方:桃仁9g 红花4.5g 乳香4.5g 没药4.5g 川贝4.5g 桔梗3g 当归6g 杏仁6g 竹茹6g 生甘草2.4g 6帖

此后咽食如常,声音大亮,吐痰松利,喉梗已失。乃以滋肾调补收功。

按:本例之症较为罕见。王清任曾提出“饮水即呛,乃会厌血滞”的论点,制订了会厌逐瘀汤。本例以不能咽食、音哑不开为主症,因其面晦舌黯,故从瘀血阻络论治,仿王氏之制而投活血通络解结之剂,即见好转,后见有痰欲咳,加入化痰开音之品,功效益彰,终获痊愈。

十七、紫龈案

毕××,女,9岁。初诊:9月1日。

主诉:上下牙龈发紫多年,西医检查原因不明。

诊查:面色晦暗,唇色黯滞,胃纳一般,大便日行,小溲通长,夜梦惊叫,口气臭浊,时有鼻衄,舌淡苔少,脉象弦急,家长觉得近二年来患儿生长缓慢。

辨证:上述诸证,实属阳明瘀热,兼有肾气不足。

治法:先拟玉女煎加味以清胃热为主。

处方:生石膏30g(先煎) 大生地12g 淮牛膝12g 知母6g 麦冬9g 山茱萸肉6g 藕节9g 白茅根30g 丹皮9g 黑山栀9g 7帖

二诊:9月8日。药后牙龈较润,口气仍臭,舌质淡红,胃纳仍差,二便均调。前方尚合,原法为主。

处方:生石膏20g(先煎) 淮牛膝10g 知母6g 麦冬9g 大生地12g 茯苓9g 白茅根30g 炒藕节9g 清甘草3g 糯稻根9g 浮小麦9g 7帖

二诊后,牙龈颜色转润。

按:本例患儿牙龈发紫已有多年,西医检查原因不明。中医通过望、闻、问、切、辨证应属胃火偏旺,兼有肾气不足。何以见之?牙龈发紫,口气臭浊,夜梦惊叫,时有鼻衄,脉象弦急,均属胃火偏旺;而面色晦暗,口唇黯滞,生长缓慢,舌淡苔少是由于肾气不足之故。联系到经络学说,前贤有龈为胃之络,齿为骨之余之说,故与胃肾两脏有关是有理可据的。本案重在明理、辨证,一旦辨证精确,立法选方亦就迎刃而解。

十八、囟填案

杨××,男,7月。初诊:1983年9月21日。

主诉:上月初开始发热,大便泄利,小溲短少。

诊查:现体温尚平,9月初囟门高突,纳呆作恶,神志清晰,大便干结,小溲仍少。面色萎黄,舌苔淡白。夜睡尚安。

辨证:治法:证属肾阳不振,水饮阻结。治以五苓散加附子。

处方:桂枝3g 米泔浸茅术9g 赤苓9g 猪苓9g 泽泻9g 淡附子6g 通草3g 炒谷芽9g 5帖药后小便通利,囟门已平,续以温化调治。

按:囟填即婴儿囟门凸起,古人有:“解颅者,上下囟不合,乃肾气不足之故”:“囟肿者,脏腑不调,其气上冲,为之填胀囟突而高”之说。治疗当辨寒热虚实,热者用清热解毒法,虚者用健脾益气法,本例患儿辨证较特殊,考虑到患儿因发热以后大便泄利,小溲短少,囟门高突,是由于肾阳不振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水蓄不行,故用五苓散加附子,温阳利水,水道利则囟填得以平软。

十九、疫毒痢案

郭××,女,7岁。

主诉:下痢赤白两天,里急后重,日十余行。

诊查:高热神昏汗淋(体温39.5~40℃),纳呆作恶,脉伏微细,舌苔厚腻。

辨证:是为疫毒下痢,积热蕴郁,冷实不清,内闭欲脱也。

治法:病势危重,亟须温脾汤温通下达,以力挽之。

处方:淡附子4.5g 干姜3g 肉桂1.5g 酒浸大黄9g 玄明粉9g(分2次立服) 炙甘草3g 当归4.5g 党参6g 炒白芍9g

二诊:二进温脾汤,热毒外泄,痢次反增,日十七八次之多,赤白粘冻,兼夹绿色。热和神清(体温38.3℃),阳回肢温,吐恶亦戢,脉象细数,舌红苔化薄。病有转机,然郁滞未清,尚须苦寒泄热。

处方:葛根6g 酒炒黄芩6g 炒川黄连2g 白头翁4.5g 川黄柏4.5g 秦皮9g 马齿苋9g 银花炭9g 扁豆花9g 车前子9g 2帖

三诊、四诊:服药后,症情递减,仍宗前义,上方去秦皮、川黄柏,加酒炒赤芍、酒炒苦参,加减增损,续服药7帖。

五诊:热度已平,痢下初和,胃纳转佳,但大便溏泄,面浮形萎,舌淡苔厚,脉滑软数。此为痢后土虚,脾阳不振也。再拟温中消滞,以化余湿。

处方:党参4.5g 焦白术9g 炮姜2.4g 肉桂1.5g 广木香2.4g 陈皮3g 川厚朴3g 山楂炭9g 煨葛根6g 酒炒黄芩4.5g 7帖

六诊:痢愈腹软,大便仍溏(粪培养三次阴性),两脉细弱,舌根尚腻,胃纳转佳。是脾阳虚耗,须温运固涩以善其后。

处方:党参4.5g 焦白术9g 生姜炭3g 粳米15g 山药9g 煨木香3g 扁豆花9g 石莲子9g 石榴皮炭9g 赤石脂9g 5帖

服上方药后诸恙均和而出院。

按:患儿下痢赤白,高热神昏,属疫毒痢(西医诊断中毒性菌痢)。病势危重,非常法所胜。董氏辨其热高神昏,肢厥面白,脉伏苔厚,虽似热胜厥胜,却为冷实与湿热疫毒错杂蕴郁而成内闭欲脱之象也。谓其内有实积,非攻不去;里有阴寒,非温难解。故选用千金温脾汤寒温互施,补泻并用。以桂、附、姜、草温中回阳;参、归、白芍调和气血;投硝、黄泄热开结,荡涤积滞。俾阳气得回,阴寒之邪即夹湿滞下泄也。继以葛根芩连合白头翁汤,参入理气化滞之品,苦寒泄热,导滞和痢。继后再用温中法为主,或参消滞或参固涩,惟见证辨治,终获全功。 又,熊胆灌肠剂为董氏自制疫毒痢之急救方,由熊胆0.6g 马齿苋15g 黄柏12g 椿根白皮15g组成。下血多者可加苦参9g。用水200ml煎至30ml,保留灌肠,每日1~2次。熊胆苦寒无毒,入心肺肝胃四经,功能清火凉血,解毒开结;椿根皮苦寒而涩,入胃大肠经,功能燥湿清热,涩肠固下;川黄柏、马齿苋均为治痢要药。董氏精于幼科,擅治小儿各种难病重症,现介绍治疗婴儿吐乳症、厌食、肠套叠、肠麻痹的独到经验,以见一斑。

验方

一、董氏定惊丸

组成:制胆星、明天麻(姜汁炒)、乳香各60g 代赭石、全蝎(去尾足,汤泡去盐泥,晒干炒研)、白附子(土炒)、白僵蚕(炒)各30g

麝香0.6g 冰片0.9g 钩藤、龙齿各30g

共研细末,水泛制丸加绿豆大,朱砂为衣。化服,每日1.5g。

主治:小儿发热性惊厥。

按:本丸豁痰息风定惊,适用于小儿素有风痰内伏,又体脆神怯不耐邪热,发热则风痰郁逆走窜惊厥,对症投治建树良多。若于未发时连续服用1~2月,即能预防根治,虽有发热,也不再惊厥。但对脑炎、脑膜炎及痫症的惊厥,则无效用。

二、熊麝散

组成:熊胆0.9~1.5g 麝香0.03~0.06g,制成末,每日一剂化服,以2~3天为度。

主治:小儿腺病毒肺炎,稽留高热。

按:本病属肺炎重症,壮热不退,咳逆气促,是为温毒内犯,痰热壅郁,故创制本散,取熊胆泻火清心开郁,麝香开结解毒平惊以急救,然应中病即止,虑其香窜过正。

三、董氏疳积验方

组成:甲方:煨三棱、煨莪术、炙干蟾腹、炒青皮、广木香、佛手柑各6g,胡黄连、陈皮各3g 醋炒五谷虫、焦山楂、炒莱菔子各9g。乙方:米炒党参、炒青皮、陈皮各5g 土炒白术、茯苓各9g 清炙甘草3g 神曲、醋炒五谷虫各9g 煨三棱、煨莪术各5g。丙方:米炒党参、陈皮各5g 土炒白尤、茯苓、淮山药、炒扁豆、醋炒五谷虫、神曲各9g

清炙甘草3g,每日1剂煎服,逐步由甲方消法为主过渡到丙方调补为主,约1月左右可基本痊愈。

主治:甲方以消为主,适用于疳积已成,腹部膨硬,而形体尚实患儿,乙方半补半消,适用于疳积已久,体质较虚,或服消疳药后其疳渐化患儿。丙方用于疳疾渐趋痊愈之时,调补为主。

按:治疗疳症在服用上述汤药的同时,必配合点刺四缝穴,使出稠质粘液,间日一次,直至无液仅血为止。并应忌食零食、冷饮、豆制品及麦类制品1月。

四、金箔镇心丸

组成:移山参4.5g 茯神6g 紫河车、琥珀、珍珠、制胆星各3g 甘草1.5g。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此为1料,分20天服。可服3~4料。

主治:癫痫属元虚久病,痰火初退,形神不足患儿。

五、金箔镇心丹

组成:朱砂、琥珀、天竺黄各9g 胆星、珍珠各3g 牛黄1.5g,共研末,蜜丸,朱砂为衣,1料分30天服。可服3~4料。

主治:癫痫、惊悸怔忡。

按:上两方均治小儿癫痫。前方调理癫痫后期,痰火已退,元虚形神不足之症;后方适于痰热化风,病邪深潜,不宜攻逐而亟须通络开结,缓图取功。两方原用金箔为衣,然现因金箔无货,改用朱砂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