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面抽案

钱××,男,9岁。初诊:1984年11月15日。

主诉:患儿右侧面颊瘙痒不适三年,伴有反复发热,时见腹泻、喷吐,但无昏迷、抽搐。外院检查:右侧面部肌束颤动,并有向右水平眼震颤征,右眼角膜反射迟钝。脑CT示:右小脑半球病变,占位性病变待排(小脑炎?小脑肿瘤?小脑血管瘤?

)。

诊查:现面白神萎,右颊作痒,时见抽动,尤以右眼下睑及右侧口角为甚。经常呕恶,口气臭浊,纳佳便通,夜烦不寐。二脉弦滑,舌苔白腻。

辨证:症属肝阳上浮,化风袭络。

治法:姑先潜阳宁神。

处方:琥珀1.5g(研吞) 龙齿20g 代赭石18g 龙骨10g 牡蛎20g 磁石20g 陈皮3g 丹参9g 远志6g 茯神木9g 干菖蒲4.5g

二诊:11月22日。7帖颊痒抽动均减,二便亦调,但头昏吐恶仍作,夜寐欠安。舌边尖红,苔心薄腻。肝火尚盛,治拟清泄平木。

处方:羚羊角1.5g 石决明20g 代赭石15g 龙齿15g 天麻6g 钩藤9g 川黄连3g 远志6g 陈皮5g 姜竹茹9g 7贴。 后又连服此方药1周。

四诊:12月6日。头已不昏,夜睡亦安,纳呆泛恶,口气臭浊,便下通调,舌苔厚腻。肝热横逆,再以抑肝清木主之。

处方:龙胆草4.5g 黑山栀9g 黄芩5g 远志6g 茯神木10g 龙齿15g 磁石20g 神曲9g 竹茹9g 陈皮5g 薄荷3g 7帖

上方药连续服3周,诸症见和。但见纳少口臭,舌苔腻浊,眼口微见颤动,乃以胃苓汤合温胆汤复方调治,半年而安。西医复查,认为肌肉颤动、眼球震颤与角膜反射异常均显著减轻,但未做CT检查。

按:本例被诊为右小脑半球占位性病变,西医认为预后不佳。虽其见症有肝胃不和之象,但一诊之方着重在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其药金石介类逾半;复诊之剂,则重在清泄肝热,镇摄熄风,而以羚羊钩藤汤为主。逐一解决右颊痒抽与头晕呕吐,即获初效,其后予清肝化湿图治,其症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