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类·九(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五苓散(一)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服散取其停留胸中,多饮暖水,取其气散营卫。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以五苓散主之。胃中干而欲饮,此无水也,与水则愈,小便不利而欲饮,此蓄水也,利水则愈。同一渴,而治法不同,盖由同一渴,而渴之象不同,及渴之余症,亦各不同也。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汗不尽,则有留饮。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胸中有水,则不能容水矣。五苓散主之。桂枝治表,余四味治里。多饮暖水汗出愈,表里俱到。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治痞而痞不解,反渴,则为水停心下之故,非痞也。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皆为虚象。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误治。如其不下者,病患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此属实邪。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随症施治,不执一端。渴者与五苓散。如其渴不止,五苓散亦一法也。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此亦表里同治之法。

猪苓汤(二)

猪苓(去皮)茯苓泽泻滑石(碎)阿胶(各一两)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渣,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阳明病,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此阳明之渴,故与五苓相近,而独去桂枝,恐助阳也。论中又云∶阳明汗多而渴,不可与猪苓汤,以胃中燥,不可更利其小便也。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此亦热邪传少阴之症。盖少阴口燥口干,有大承气急下之法,今止呕渴,则热邪尚轻,故用此方,使热邪从小便出,其路尤近也。

文蛤散(三)

文蛤(五两)上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寒在肉中。

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此热结在皮肤肌肉之中,不在胃口,故欲饮而不渴,文蛤取其软坚逐水。

若不瘥者,与五苓散。不应则表里同治。

茯苓甘草汤(四)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三两,切)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桂枝止汗,余四味止渴。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此方之义,从未有能诠释者,盖汗出之后,而渴不止,与五苓,人所易知也。乃汗出之后,并无渴症,又未指明别有何症。

忽无端而与茯苓甘草汤,此意何居?要知此处“汗出”二字,乃发汗后,汗出不止也。汗出不止,则亡阳在即,当与以真武汤;其稍轻者,当与以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更轻者,则与以此汤。何以知之?以三方同用茯苓知之,盖汗大泄,必引肾水上泛,非茯苓不能钲之,故真武则佐以附子回阳;此二方,则以桂枝甘草敛汗,而茯苓则皆以为主药。此方之义,不了然乎?观下条心悸,治法益明。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水犯心则悸。当服茯苓甘草汤。《本草》∶茯苓治心下结痛,恐、悸。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