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显像目前常用的有以下三类方法

1.肝静态显像:肝脏是富含网状内皮细胞的脏器、正常肝内均匀分布的枯否细胞,可迅速摄取静脉注入的90%以上的放射性胶体颗粒(如99mTc-植酸钠),显示出正常肝实质的均匀的放射性分布图像。当罹患肝病时,病灶对胶体的摄取量明显减少或不显影,显示出放射性稀疏或缺损区,借此可对肝脏的占位性病变(癌肿、囊肿、脓肿等)作出定位诊断;还可通过显像图形,了解肝脏的位置、形状和大小,以及鉴别腹部肿块与肝脏的关系等。

2.肝动脉灌注和肝血池显像:肝脏是具有丰富血供的脏器,当以“弹丸”方式静脉注入血池显像剂(99mTc-红细胞)后,即刻进行腹部γ照相,即可得到肝动脉灌注(注射后1min内)及肝血池图像(注射后30min~2h)。

(1)肝动脉灌注显像:正常肝脏75%的血液来自门静脉,肝动脉血供仅占25%,故正常人在腹主动脉和脾、肾血管床显像时(称动脉相),肝区影不明显,待6~~8sec后大量显像剂经门脉回流入肝时,才见肝门脉灌注影像。原发性肝癌多有丰富的肝动脉供血,在动脉相即可见病变局部有放射性充盈,称肝动脉灌注阳性。

(2)肝血池显像:为了鉴别肝静态显像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可联合进行肝血池显像,观察占位性病变的放射性缺损区有无血池显像剂的填充现象。肝囊肿或脓肿的血供差,不见放射性填充;原发性肝癌血供较丰富,可见一定程度的填充,其放射性与周围正常肝相仿;肝海绵状血管瘤血供极丰富,填充程度远超过正常肝组织而显示明显的放射性浓集区,故本法对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CT和超声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

3.肝胆显像:目前国内常用的肝胆显像剂(99mTc-EHIDA)能很快被肝细胞摄取,并迅速经胆道系统排至肠道。于静脉注射显像剂后即刻、5、10、20、30、60min(必要时延至2~24h)进行胸腹部系列显像,根据肝、胆、肠、肾等脏器摄取显像剂的时间和数量,判断肝脏的摄取功能,和肝胆系统的排泄功能,可用以诊断梗阻性黄疸的梗阻部位(肝内或肝外)和程度(完全性梗阻或部分梗阻),对鉴别新生儿肝炎和先天性胆道闭锁有特别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