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既要为病寻药,又要重视辨证论治

西医喜欢寻找有效方药与药物,希望能找到治疗某一种疾病的有效方药,因此,努力于“为病寻药”。中医则强调辨证论治,用辨证的方法而不喜欢一病一方。先生认为,两者不能偏废。

先生指出。医生看病先要识病,这就要认识掌握疾病的病原和特性。因此,先生也重视寻找筛选治病的针对性方药。笔者曾记录了先生的一些效方效药,如大贴量丹参治疗失眠;大贴量小蓟草降血压,大贴量生地治类风湿,重用芍药、甘草治呃逆等。果有奇效。

对于已经确诊的病,找一种针对性的方法去治疗,这是理所当然的。那么为什么还要重视辨证论治呢?因为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多因素、多项性、多向性、综合作用的结果,且与内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表现有的是单一性,但更多的是交织性与弥散性,有的呈连续性,如果只从单一性来考虑,就会效果不好,有时会陷入机械唯物论的泥坑。往往在病因尚未查明之前,就感到束手无策,此时非辨证论治不可。

辨证论治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先生认为:概言之,包含着认识矛盾主要方面和解决矛盾主要方面的两个内容。较为具体地说,辨证论治不仅辨别疾病本身表现的“证”,它还包括病人的素质和现况,患病原因。如外感不仅辨别风寒暑湿,还包括了病前生活影响于疾病的因素,以及时令、季节、环境等等,辨别何者占着当前主要地位,再从疾病的本身考虑病的枢机何在。是以疾病为急?还是以人的体质为急?权衡轻重,孰为当务之急?然后考虑治法的缓急、先后、轻重,诸治法中孰能解决当前,有利预后。辨证论治,它不是为找寻唯一的致病因素,而是“多元”地衡量某一方面的主要问题,以此主要问题作为治疗依据。先生曾述:同样是患哮喘病,每个人发病情况不同,表现有寒热虚实之别。即同一病人,同一哮喘,在不同时间、季节、环境、诱发因素、个人体质等情况下,所表现的症状各别,治疗上也不相同。

先生曾举一例说明:我以中医“泻胃家实热”这一辩证论治法则治愈了好多病,如头痛、失眠、哮喘、呃逆、胃出血、出血性胰腺炎等,什么是胃家实热证呢?即大便多日不解,而有腹满,舌苔黄黑干燥等主证,这些不同的病种,不同的病因病理,统用大承气汤以泻胃家实热,结果是一泻而愈。为什么有效?我想有效必有理,所以辨证论治还应当重视,可能它的理论比一病一药的道理复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