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亮甫(全本)

学术观点

一、调脏腑经络辨证相结合的观点

疾病的产生是整体功能失调、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应。脏腑与经络本身就是互为络属,互为相应的。人体的经络,是全身气血往来循行的通路,它内属五脏六腑,外联官窍关节皮毛,将脏腑肢体联成统一的机体。当邪气侵入人体时,由于病的性质不同,脏腑功能,气血盛衰的不同,致使受邪的部位以及发生的症状亦有各自不同。这些症状,可以由脏腑功能异常反应出来,亦可从它们所络属的经络循行的通路上反应出来,正如《灵枢·邪客》所载:“肺心有邪,其气留于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辨”说明了脏腑与经络的密切关系。临床诊治过程中用脏腑,经络理论相结合辩证方法,更能察疾病之分毫,以利于疾病治疗。

从病理传变而论:脏腑经络又可分人体的内外,病理传变又有脏腑经络病变的先后之分。病在外在浅,往往病变在经在络,病在内在深,往往病变在脏在腑,秦老主张脏腑和经络辨证相结合,更能分辨疾病的部位,疾病的传变趋势以致因势利导,驱邪于外,疗疾于须臾。从治疗角度而论:临证治疗,脏腑经络一并审视,从中寻找侧重的一方,疾病在浅的属经络病,涉及面窄,诊治中可以重经络轻脏腑,有的只顺循经或局部取穴,可少考虑脏腑。而疾病在内,属脏腑病,侧重于脏腑气机、阴阳的调理,取穴偏重于俞、募、输、合、五俞母子补泻。但脏腑已涉及经络者,根于脏腑,达到病所则重取俞募而兼取郄、络。

二、力倡“针药结合内服外治综合应用”的治疗方法

内服外治综合应用的治疗方法,源于脏腑经络辨证相结合的学术观点,内服外治,用常法亦用变法,根据脏腑经络的联络关系,用内服中药以调脏腑功能,亦用循经论治的方法以驱顽疾;根据脏腑经络先后的传变的关系制定出何时内服,何时外治的治疗方案;亦根据仲景先师的“知未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理论,用针或灸,施以手法,或补或泻;用中药内服或温或寒,内泻外补,或内补外泻来达到“治肝实脾”之效果,亦在寒热夹杂,虚实夹杂的疑难病中,施以内服外治,用以寒热反激,补泻逆从的手法给予综合治疗,以达到疗病之目的。

推崇督脉理论,重视督阳的调动

古人均云:“督脉……以中道察视之”、“行背部之中行”、“为阳脉之都纲”、“督脉阳脉之海也”、“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身”等等。秦老推崇督脉理论并且在临床上不断发展和应用督脉理论。他认为督脉是诸阳之会,诸阳之帅,通达手足三阳经,因此对于人体的阳气的协调,应首推督脉之阳。

用督脉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结核性脑炎后遗症,震颤麻痹症,神经官能症和顽固性失眠等,其机理应用了督脉“上贯心”“入络脑”的理论,针刺督脉施以泻法,来平督脉之阳气,使其振奋心阳,静脑宁神,施补法以之培补真阳,补脑益髓。

用督脉治高血压,其机理是潜阳先潜督脉之阳。高血压根本病机是阴阳失调,阴虚而阳亢,或阳亢不可制约。用督脉叩打使之微微出血的方法来泄阳,再则用养阴潜阳重镇利水的中药做成外治药袋,枕于风府大椎处,加用芳香的药,使药性透入百会,以此达到协调督脉阳气。

用督脉治寒喘,寒喘是人体感受外寒、卫阳不能通达,肺气失去宣降。因此辛温通阳的中药配止咳定喘的中药做成外敷药敷于大椎之上,以温煦督脉,以帅卫阳而祛邪治病。用督脉以治痿瘫诸症,包括四肢不用,阳事不举等,痿证是因元阴元阳不足,经络气血不通所致,针刺督脉穴痊,培补真阳,疏通经气,肾脉贯脊,可取督补肾,使之上下贯通,阳气通达,元阴充养,则痿瘫诸证可愈。

三、针药结合,速蠲病痛

“一针、二灸、三服药”是治疗方法的原则,《素问·移精变气法》曰:“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针药运用得当往往能相得益彰。针、灸、药各有所长,不能偏废。秦老临证凡遇初病、急症,首先用针刺法,以针刺取立竿见影之效,顿挫峻烈病势于顷刻,凡遇久病、虚证、寒症以灸法为主,以灸可温热祛寒补虚。而对一些重症、急症,久治不愈疑难顽症则往往针药并施,双管齐下,以针刺导其先,以汤药荡其后,每能收到满意疗效。

四、从肾论治老年病

衰老既是一种病理变化,又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生理过程。一直有许多医家在探讨衰老的原因与机制,提出了各种学说,如阴阳失调学说,元气不足学说,脏腑虚衰学说,精气神亏损学说,气虚血瘀学说,肾衰痰瘀学说……众说纷纭。虽各有其理,但究其根源,肾虚是人体衰老的根本原因。

1、肾中精气主宰人的寿命和生存质量

肾为先天之本,肾中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和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生之本也”。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及体质强弱与先天精气的盛衰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以孕育新的生命。精气的盛衰决定了人的寿命,即“凡此形体之气,既已异于上寿,则其中寿而尽,因有所由,此先天之禀受然也”(《景岳全书》)。“禀气原则体强,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命短则多病、寿短”(《论衡·气寿篇》)。

人在出生之后,由于“先天之精”不断得到“后天之精”的充养。肾中精气的不断充盛,促进着幼儿骨骼及智力的发育;随着肾中精气的不断充盛,进而化生出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天癸”,男子产生精子,女子月经来潮,具备了生殖力。因此,当肾中精气充足时,则精力充沛,骨坚邪固,耳目聪明,毛发润泽,二便自调,从而提高了生命质量。以后随着肾中精气由充盛逐渐转向衰退,“天癸”的生成减少直至耗竭,生殖能力下降,以至消失,人也就从中年而转入老年,出现骨枯髓减脑空,则身短背驼腰酸、耳鸣齿摇、发白枯萎等老态,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三八肾气平均……,五八肾气衰。”反映了肾中精气与生命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它是决定人的生、长、壮、老、死生命活力的重要条件。故虞抟曰:“肾元盛则寿延,肾元衰则寿失”(《医学正传》)。

《类证治栽》记载:“人身所宝,唯精气神,神生于气,气生于精,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气者神之本,形者神之宅也。”由此可见,精气神是生命的根本,肾中精气为之根本。精足则气盛,气盛体充形健,形健则神旺。如《景岳全书》所云:“精为气之根”,“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于精”。而今,人到晚年,肾精先衰,形成精不化气,气不生精的局面,精气不足则形坏神伤而致衰老。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云:“肾脏衰,形体皆极。”

总之,精气神为生命根本,肾之精气为三者中坚,它的盛衰不仅主宰着人的寿命和生存质量,而且人体寿命的极限是由先天之精所决定,只能在后天调摄保养,避免其额外耗损,争取达到极限,而不能超过极限,这种认识和现代医学寿命生物钟学说颇相吻合。

2、本虚常见多脏虚损,肾衰为主

人体内脏腑、经脉是一个有机整体,因而肾不是孤立存在,而是通过五行生克挂钩,与其他脏腑紧密联系,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维持机体的平衡调节。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阴阳逐渐失去平衡,“五十岁肝气始衰……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脾气虚……八十岁肺气衰……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灵枢·天年篇》)。“肾为脏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三焦之源,而资之以为始者也。”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精属阴,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皆靠其涵养,五脏六腑之阴舍此不滋;肾精化肾气,气属阳,为激发和推动脏腑经络之气的源泉,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的原动力,五脏六腑之阳非此不长。因此,肾阳之温煦、肾阴之化生是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与血液化生、循环、津液输布的重要保证。人到老年,肾中精气渐衰,肾精不足可致化气无源,无力温煦和激发推动脏气;精不化血或阴血不充,可致阴亏血少,诸脏、四肢、百骸失其濡养,从而产生三焦气化不利,气机升降失常而致病,造成诸多脏器功能损害,气血阴阳亏损。正如金元叔微曰:“肾经虚则乃至五脏六腑衰极而渐至肾”。因此,肾衰是致病之本,而多脏虚损是老年人发病的重要因素。《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懈堕,天癸尽矣。故发髯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出现以肾衰为主的多脏器虚损为多见。心肾亏虚,阴虚火旺,水火不济;肝肾虚衰,风阳上扰,下虚上实;脾肾两虚,火不生土;肺肾亏虚,气虚失纳等等。肾虚不仅可致其余四脏虚损,亦可与数脏合病,如肾与心肝,肾与心肺,肾与心脾同病。从而引起多种老年性疾病。

3、疾病多为因虚致实,虚实错杂,肾衰为其根源

老年病虚证多见的病理特点是与肾的精气阴阳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内经》就有“肾藏精”、“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的记载,强调了精气的充盈是维持健康的根本。精藏于肾,为身之本。《医学入门》说:“人至中年,肾气自衰”。老年人肾精逐渐衰竭,真气逐渐耗散,五脏日益虚弱,各种虚损性疾病蜂至,气机衍滞,升降失司在所难免。如若再受外邪侵袭,精神刺激,饮食不当,劳累过度等,则会使脏腑功能衰退加快,气血阴阳失调,从而发生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等一系列病理表现。如水亏木旺,风阳上僭,阳随气升,气血壅滞,脉络瘀阻;心肾气虚,气虚血涩而致瘀血内停、血脉失畅;肾阳虚衰,阴寒内盛,寒则气收,血行不畅而致血瘀;肾气亏虚、气不行水,水湿内停;肾虚阴伤、阴虚火旺、炼液成痰、痰浊内阻等。以至气逆,风阳,血瘀、痰饮,食滞等诸般郁积由此产生,导致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异常,耗伤机体的正气,从而加速机体的老化。临床上可见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老年性痴呆、肿瘤等疾病,有时可使病情发生大的起伏,甚至酿成危重症情威胁生命。

4、补肾精,益肾气是延年祛病的基本原则

人体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过程是肾气盛衰的演变过程。进入老年,体质状况发生显著的变化,诸脏腑功能多为脆弱,表现为抗病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低下,易于发病,易于传变,脏腑精气易损而难复,其中以肾中精气衰少为根本。因此,对于老年病的治疗应重视护养正气。“老衰久病,补虚为先”,使脏腑机能振奋,体质增强,正气存内,达到祛邪治病,益寿延年之功。

5、补益肾之精气是延缓衰老的基本法则

肾精亏损,可以直补,但肾气是由肾精所化生,由肾阳蒸化肾阴而成。补益肾气必须依据“精中生气”,“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原则,采取补肾填精,助阳化气之法。若单纯滋阴填精,不仅药之甘味,难以化成肾中精血,而且精血不生,反易成阴凝之邪伤伐元气。若纯使用壮阳之品,或获一时之效,但势必耗损精血,使虚损益损。所以必须采取补肾填精,助阳化气之法,使精生气,气生精,精气充足,从而推动脏腑功能。达到神聪形健,延缓衰老之目的。

然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是“五脏俱虚”,因此,对于脏腑虚损的治疗要立足于老年人肾虚精亏之全局,又要着眼于脏腑病变之局部,只有把补肾法与调养五脏相兼顾,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由于肾与五脏是一种相互资生的关系,所以通过调养五脏气血,可以达到治肾之目的。

6、扶正固本,填施戕伐

老年病以本虚为主,“两虚相搏”之机遇甚多,最易招致邪侵,老年病又以慢性、危重病症多见,脏腑功能虚弱,气化不力,血行不畅,痰湿凝滞,邪易聚而难散,出现正虚不能胜邪,虚实夹杂之证。正虚遭邪侵,邪滞更伤正,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邪结不祛则正气难复,邪实之患不可不治,但治疗之法不可与年青体壮之人同日而语,老年疾病无论何证,都难以承气功伐。此时治疗上尤以重视正气,老年人之正气,皆刻刻固记。因损之极易,培补甚难,但不可过。一般应在扶正的基础上进行祛邪,如活血化瘀,化痰利湿,通腑泄浊等。这样有利于病邪的消除,有利疾病的转归和预后。但补时必须结合老年人的体质,针对病因,审因论补,切忌滥补,最忌广络原野,以求中的做法。治病用药以防攻邪伤正,扶正恋邪,稍有偏差,使虚者更虚,实者更实,遗祸无穷,正如《灵枢·本神篇》所说的要“知其气血虚实,谨而调之也。”宜缓缓调补,长期渐进,抓主要矛盾,中病辄止。有些老年慢性病也不可急于求功,认准后贵在守方,切忌变法变方过频。年迈之体,辨证要准,立法要稳,选方要精,用药要轻,宁可再剂,不可重剂,对症下药,多可起力挽千斤的

7、强调针药结合,重视督脉应用

景岳曰:“经脉者,脏腑之枝叶;脏腑者,经脉之根本。”(《经络类》)。经脉内源于脏腑,它的运行又必须有相交脏腑气血的灌溉,方可源远流长,所以督任二脉既可统领一身之阴阳,就必以真阴之脏和真阳之脏为本源,方可脉海充盈,流溢诸经。督脉贯脊入肾,总督诸阳,交会于任脉。

故秦教授提出“主取督脉,以治杂病”的理论,重点是强调调节肾阴肾阳的重要性,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为确切的疗效。

治疗老年病的过程中重视针药并用,内外结合的治法,用内服中药以调脏腑功能,用循经论治以驱顽疾,用针的手法和药的性味,来防病之传变,补药力之不及,和力损外邪的侵袭,使用得当相得益彰,常能加速病痛的祛除。

注重养生同时要:《素问·上古天真论》称人的寿限为“天年”,指出“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尚书·洪范》亦曰:“一曰寿,百二十岁也”。然人到中、老年时期,由于肾气衰退,精气内虚,出现了无法抗拒的生理性衰老过程,许多老年病在生理性衰老的基础上发生发展,随之病理性衰老又可促进衰老过程。秦师认为要延缓衰老的过早到来,就要平时注意顺应自然,谨慎起居,调理饮食,药饵调养,运动锻炼等养生方法,以期避免肾精的额外消耗,降低其耗损的速度,从而达到强身防病,延缓衰老之目的。诚如《类经》所说:“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当益壮,皆本于精。”

8、机体调摄,延缓衰老

人体脏腑机能活动常受精神意志影响,孙思邈说:“老人之性,必恃其老,无有藉在,率多骄恣,不循轨度,忽有所好,即须称情。”情志过激,能引起脏腑气机逆乱,而产生种种病变。因此秦师十分注重调神,也就是内经中的“精神内守”(心理卫生)。《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而有时,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即要避免内部过分的情志刺激,经常保持欢畅愉快,藉以保养精、气、神,反之则影响肾气,尤其是惊恐思虑之下,更能损及肾之精气。故“凡治身者,太上养神,其次养形也”(《类经·卷三》)。

同时要陶冶自己的性情,例如要丹青书画,习书楷字,或引吭高歌,使精神安逸舒畅,如孙思邈所云,善养性者,“性即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

9、动静结合,延缓衰老

“动”是指运动,活动,“静”是指内养,放松之意。老年保健应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以聚精养神。但若一味静卧不动,气血流动不畅,亦损天年。尤其是进入中老年,由于脏腑功能衰退,抵抗力下降,“虚邪贼风乘虚而入”,极易发生各种疾病,因此“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备急千金要方》)。应注意劳逸结合,尤其需要进行一些适度的体育锻炼活动,活动肢体,流通气血。例如早晨的体操、打拳等活动,晚上做一些放松功。做到以静为主,兼以运动,动静结合,使我们人体各组织细胞得以整复,可延缓细胞衰老,保持肾之精气充实,却病延年。

10、适度饮食,延缓衰老

人之寿命与肾气关系密切,但肾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脾胃论》)。“高年阴阳气乏”,老年脾胃虚弱更为突出,由于胃肠功能的减退,不宜暴饮暴食,不宜偏嗜五味、生冷、肥甘之品,不宜食用不易消化的硬性食物(如油煎食品)。清·曹慈山《老老恒言·饮食》中说:“大饥伤脾,大饱伤气。益脾借于谷,饥则脾无以运而脾虚;气转于脾,饱则脾过于实而气滞。故先饥而食,可以给脾;食不充脾,所以养气。”无论过饥过饱,均可伤害脾气。五味偏嗜,酒肉过盛,亦可伤脾滞气,影响水谷的吸收,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引起诸病和早衰。故《素问·生气通气论》说:“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11、慎应寒暑,延缓衰老

寒暑是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即是人体赖以生存的条件,又是导致疾病的一大因素。人上了一定年纪后由于肾气衰退,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应激性较差,极易受到外邪的侵袭,更伤肾气,引发疾病。《灵枢·本神篇》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热了少穿衣,冷了多加衣,但出汗时,不可当风脱衣。处处顺应自然变化,与之相应,养生不逆其时,真气内守,腠理致密,邪无由伤人。

12、节制性欲,延缓衰老

肾之精液是构成人体生育繁殖的基本物质,到了一定年龄,定要节制性欲,不能纵欲泄精,使相火妄动,伤肾损阴,引起一系列肾亏症状,久而夭折天年。故《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以醉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劳快其心,逆于生乐……故半百而衰也。”为此秦师提出,对性欲问题应“六十而禁,七十而绝”。固摄肾精,使先天之本得到后天之保养,则体可健而动作不变,人尽其寿。

13、补摄营养,延缓衰老

营养之补可分为食补、药补二大类,食物之补有鸡汁、甲鱼之类,但不宜过分油腻。药物之补可有人参、燕窝、鹿茸、银耳等等,当然应因人因时而异。孙思邈说:“40岁以上……须服补药,50岁以上四时勿缺补药,如此乃延年得养生之术耳”。即用药物补益肾之精气,延缓衰老就成了与积极保健方法相辅相成的重要方法之一。抗衰老药物除了具有治疗疾病作用外,还有针对老年人气血亏损,肝肾不足和阴阳容易失调的特点,分别用补气益血、调补肝肾、滋阴壮阳药物以达到强身保健、益肾固精之功。

总之,衰老是一个很复杂的生理退化过程,其根本决定于肾中精气之盛衰,为了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养生是重要手段之一,秦师有一诗为证:“动静结合,恬淡虚无,制怒节欲,以安五脏,乃能长寿”。

证治经验

一、配对应用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是奇经与十二正经相交通的八个穴位,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有相会贯通的内在联系,故八穴能治奇经八脉病,又能治十二经病。如后溪穴通督脉,故在临床上可治疗脊柱疼痛,肥大性关节炎、颈部风湿病、落枕、颈椎病等;冲脉的少腹痛、痛经、疝气、附件炎,均可取公孙穴;胸闷、心烦、胃痛、呕吐常可取通阴维脉的内关穴等。由此说明八脉交会穴的理论,也是针刺肘膝以下腧穴,治疗脏腑及器官组织病变疗效显着的基因,充分体现了脏腑与腧穴相关学说的理论依据。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八脉交会穴是连接这一整体的据点,为增进疗效,常配对应用,如内关穴配公孙穴,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通阴维脉,它不仅具有安神,镇静镇痛的作用,具能调节气血盛衰,公孙穴是脾经的络穴,别走足阳明胃经,有调节脾胃,益气养血的作用。临诊配以辅助穴位用于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引起的心血不足,心神不宁而致的心悸,胸闷诸症的治疗。用列缺穴配照海穴,列缺穴是肺经的络穴,别走手阳明大肠经,有宣散肺热,通利咽喉胸膈的作用,照海穴系阴跷脉所生之处,有通经活络,清热泄火,利咽喉,安心神的作用,用此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咽炎。以上两对配穴,在针麻心内直视手术中按八脉交会穴的理论选取的一组穴位,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配穴方法。用外关穴配足临泣穴,外关穴是三焦经的络穴,别走手厥阴心包经,通阴维脉,有通经活络,疏风解毒的作用;足临泣穴是足少阳胆经的俞穴,通带脉,能清肝胆少阳之风热,集诸穴祛风散热之功为一炉,共同治疗风热袭肺引起的表热病。

二、善用针法,注重补泻

针法是用针刺治病的一种方法,针刺手法操作,不但与疗效有密切关系,而且在避免针刺中发生不应有的痛苦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针灸治病,能取得良好效果,但往往病人不很乐意接受,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针灸的临床应用和发展,为能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在针刺进针的手法上进行潜心研究,自创一套无痛进针法,如(1)单手无痛进针法:用无名指先叩击穴位周围皮肤,此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主要应用于四肢背部,腰部等肌肉比较丰厚部位的穴位;(2)双手无痛进针法;适用于全身穴位,意如《标幽赋》所云:“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利用瞬间皮肤肌肉的反弹和张力的改变,使针尖迅速进入皮内;(3)改良型“套管进针法”;利用套管辅助进针,其目的在于利用套管的按压来减轻病人对疼痛惊恐心理,在不知不觉中把针刺入皮肤,其次用套管进针,可以减少污染,让病人可以放心接受治疗。无痛进针法,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深受病家的欢迎。

针刺手法的灵活应用,在治疗上能增进疗效,在针灸临诊治疗中补泻手法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常用的有开阖补泻法;提插补泻法;迎随补泻法;徐疾补泻法;五输穴补泻法。常用的是迎随补泻法,徐疾补泻法和五输穴补泻法,临诊治病常合理选用,灵活应用。在法国讲学期间,曾应用五输穴补泻法治疗一名昼夜呃逆不止达10天之久的患者,取得十分满意的疗效。

施行补泻手法时要结合患者年龄,体质,机能状态,病因,病性等具体情况,作为补泻刺激量的选择。如老年人补量可大些,青壮年泻量可大些,幼儿刺激量宜小,迟钝时刺激量宜大,虚寒阴证者补量宜大,或加重灸,或置皮内针;实热阳证者泻量宜大,或用三棱针刺出血。总之,施行补泻手法要因人而宜,因症而施。

三、异病同治,一方多用

尽管病证繁多,方海浩瀚。根据治病求本,辨证施治的原则,把握病机,一方多用每每见效,在临诊治疗中,秦师酷爱应用补中益气汤。本方根据“损者益之”,“劳者温之”,“甘温除热”的理论而制订,方中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用人参、甘草、白术、甘温益气,补脾益胃;升麻、柴胡协同参、芪以升清举阳,使下陷之气得以升提,当归补血和营;陈皮调理气机。诸药合用,使脾胃强健,中气充足,气陷得升。

用本方的依据在于因脾主运化,升清,统摄血液,又为气血生化之源,向称“后天之本”,脾与胃同居中州,相互依存;同时上与心肺,下与肝肾,无论在生理上或病理上均有密切联系,脾病可以影响他脏,他脏之病亦能及脾,所以脾虚功能失常,往往可能产生全身病变,因此通过健脾益气,以恢复中气,不仅能协调五脏的关系,而且使水谷精微输布,全身气运流畅,生机即随之旺盛,从而可以扭转病势,使多种疾病逐渐痊愈,基于这一理论基础,临诊施药本方被广泛应用于虚劳之症。

四、老药新用,内病外治

内病应用外治法是秦师治病的又一特色。外治法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之一,它具有悠久的历史,疗法独特,内容丰富,倍受历代医家所推崇。其方法是把药物应用于体表,借助药物的性能,或在药物上加热,使药物从皮肤表面或腧穴通过经络,以调整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调和阴阳,治愈疾病。

外治法,因其施于体表,因此无副作用,方法简便,作用可靠。常用外治法,有哮喘方,降压枕、疼痛方、酒浸方、还有外洗方等。

(1)除痰平喘用外敷膏。本法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病。以宣肺化痰,温肺化饮,补肺益肾,止咳平喘为常法,用辛温发散之麻黄、细辛、陈皮、半夏等平喘逐饮,根据症情分别加入附子、肉桂或黄芩等药加工成粉末状,用姜酒作佐剂做成外用药膏,敷贴于中层的督脉经的大椎到至阳穴,及膀胱经背俞穴的风门、肺俞、每周一次,每次1~2小时,10次为一疗程,临床总有效率达到80%。此类病人大多为阴寒之邪阻肺,取“阳脉之海”的督脉经,旨在调动督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肺俞穴为肺气转输之处,用辛散、祛痰、平喘之药,外敷于此,以使药力透过肌肤,经穴位经络作用于脏腑,达到宣肺平喘,化痰止咳之功效。

(2)通络除痹,应用疼痛方。痹症是指气血为病邪阻闭而引起的疾病,内因是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的失调,外因与风寒湿热四邪关系甚为密切,由于风寒湿之邪,侵入肌体,使得关节局部疼痛难忍,屈伸不利,风寒湿邪留滞关节,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是痹症的关键,因此用散寒化湿,活血通络的中药研成粉末,佐以姜酒,调敷局部,以祛除凝滞在局部的寒邪,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在临床应用中均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3)平肝潜阳,外用降压枕。高血压病,临床上常用头痛、头晕、心悸、失眠等症,病因繁杂,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高级神经中枢调节障碍引起,特别是精神神经紧张引进大脑皮层功能紊乱是形成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血压病,大多是肝肾不足,肝阳上亢选用了平肝潜阳,镇静安神的中药配方,制成外用药枕,睡眠时枕于头部,使药袋通过“风府”、“风池”、“大椎”等穴位的作用,起到安神降压作用,临床应用的高血压患者,症状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五、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多数发生于中年和老年人,病人常不能安卧,纳谷不香,甚时张口不能,痛苦万分。该病归属于“偏头风”、“面痛”、“面风”,范畴。本病是由于风邪外袭或肝失调达,郁而化火,上扰清窍,面部经络血脉运行不畅引起气血瘀滞不通,不通则痛。在本病的治疗中,“针药结合,综合治疗”。内服以活血通络方为基础方。处方组成以天麻、羚羊角粉、嫩钩藤等祛风清热潜阳;地鳖虫、丹参等活血通络为主;如为肝阳上亢型,加石决明,白蒺藜,以平肝潜阳;外邪侵袭型,加用桑叶、菊花或荆芥,防风以疏邪祛风;胃热型加生石膏,黄芩以清胃泻火,体虚型加太子参、黄芪益气扶正。其次加用熄风解痉的内服药粉方,以使药效持久。针灸取穴,以远取和近取相结合,远取合谷、太冲、风池、外关、足临泣。近取,第一支取:头维透悬颅、阳白、丝竹空、瞳子髎;第二支取:颧髎、四白、迎香、下关;第三支取:地仓、大迎、颊车、旨在疏通气血、解痉止痛。根据病情的轻重及病程的长短进行随症加减,适当加用温灸,打破了以往认为面部不能温灸的治疗常规,在临床治疗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六、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麻痹,也称为面瘫,是以口眼歪斜为重要症状的一种疾病,通常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一针二灸,三服药”的治病原则,本病的病机,初起因颜面经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正邪相搏,邪气横窜颜面经络,气机不畅,经络阻滞,以致口眼歪斜,方药以祛邪为主,常用桑叶、菊花、荆芥、防风、独活等药为主;中期因经脉气血瘀滞,治疗以活血通络为主,常用药物有广地龙、当归、炙僵蚕、炙全蝎等药为主;恢复期患者都处于虚弱状态,需加益气扶正,采用益气养血,祛风通络为主,常用药物为:黄芪、升麻、柴胡、当归、地龙、全蝎、蜈蚣等药,治疗中始终参以平抑肝阳之天麻、钩藤、石决明等以防肝阳上扰。

针刺治疗以痛为输和循经取穴相结合;局部取穴与远道取穴相结合的施治方法。根据辨证归经按经选穴。面为阳明之乡,凡患侧露睛流泪,口眼歪斜,鼻唇沟变浅或消失者,则取手足阳明经穴,如承泣、四白、迎香、颊车、下关、合谷;症见额纹消失,腮颊板滞,乳突疼痛者,则取手足少阳、太阳经穴,如阳白、攒竹、颧髎、翳风、风池等穴。其次在病程超过3个月的病人,应进行双侧治疗,应用针健侧,灸患侧的方法。经络左右相交相会,右注左,左注右,病气在左,而症见于右;病气在右而症见于左的原理,面瘫亦属于邪客于经,所以用针健侧,灸患侧,意在损其有余,补其不足,针健侧面部腧穴,以疏通局部气血,温灸患侧,补其正气不足。在远道配穴中,常用足三里穴和太冲穴。足三里为强壮要穴,应用补法,从而达到扶正祛邪之功;太冲为足厥阳肝经的原穴,用泻法,调肝经之气,以防肝气过旺。

七、面肌痉挛

本病常表现为一侧面肌阵发性抽搐,治疗上颇为棘手,属难治性病症之一。症归“肝风内动”范畴,因风具有动摇的特性,常表现为面颊部肌肉抽搐。患者常痛苦不堪,且抽动经常与精神因素有关。本病的发生都与用脑、用眼过度及精神因素有关。暴病为实,久病为虚。实证都为肝风内扰,虚证则为肝血耗伤,导致血虚生风而抽搐;肾阴亏损,肾水不能涵木,而致肝阳偏亢,化风内动;肝肾阴亏于下,肝阳暴张于上,血随气逆,挟痰窜入经络,以致面肌抽搐频繁。在本病的治疗上,秦师注重局部与整体的辨证,针刺与药物的协同。治疗以平肝熄风,解痉为主,辅以养血滋阴,扶助正气。内服方中用羚羊角粉、天麻、僵蚕、全蝎为主药,佐以当归、枸杞子为辅药,针刺治疗就近取穴,根据病情分别采取局部点刺与透刺。在手法的应用上,宜轻,动作宜捷。为使治疗迅速奏效,在本病的治疗中应用桑叶、菊花、薄荷等药煎水温罨局部,使药液能渗透肌肤,速达病所,内外合用,针药并施,每能收到满意疗效。

八、震颤麻痹症

震颤麻痹症以肢体震颤,肌强直及运动减少为主要特征的锥体外系疾病。本病起病缓慢,逐渐加重,多在老年期或老年前期发病,又称帕金森氏病或帕金森氏综合症。治疗以左旋多巴替代疗法为主。虽可取得近期疗效,但不能阻止本病的自然进展趋势,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本病病机是肾精不足,阴血亏损不能上充于脑,滋养脑髓,因“肾主骨生髓”根据“肝肾同源”的理论,肝的阴血赖于肾的阴精,如果肾的精气阴液虚衰,则容易引起肝阴不足,肝阳偏亢和肝风扰动。本病之所以难治,常因本病患者年事偏高,先天之本已衰,因此提出本病的治疗以补肾益精,平肝熄风为主。方法是用针药结合,内服以杞菊地黄汤为基本方,加黄芪、党参、茯苓以补益肾精;天麻、石决明、全蝎、蜈蚣诸药平肝熄风;针刺取穴,首选四神聪,该穴为经外奇穴,位于头顶百会的四周,针刺范围较大,对头脑部影响较强,故选为主穴之一,从临床实践观察,凡病人针刺该穴后头脑部觉得有轻松感和清醒感,配风池、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太溪,以疏通上下经脉气血。根据证候、随证加减穴,如口干舌尖红,脉细数者加复溜(施补法);腰脊酸痛强直者,加命门、肾俞(均施补法);便秘苔黄加足三里(施泻法);言语不利者加涌泉、上廉泉(均施泻法)。在本病的治疗中,叩刺督脉也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旨在取督补肾,填补肾精,使之上下贯通,阳气通达,元阴充养而肝风自熄。针药结合,相得益彰。

九、湿疹治疗四法

祖国医学中属于《杂疮毒门》类中的“黄水疮”“浸淫疮”等一类,其主要病机湿热蕴阻肌肤,或禀赋不足,易招湿热流注,在治疗法则上多以清热利湿化痰为主,然而湿疹极易复发,在西医和中医界均感棘手的难治病,用疏风透发,气血二清,利水渗湿,杀虫止痒四法来治疗顽固性湿疹常见可喜疗效。

①疏风透发,突出透字

湿疹患者在欲发未发之时,重用麻黄、淡豆豉以透发,偏寒型者和麻黄,偏热型者用淡豆豉,使蕴匿肌肤之中的湿热,得以透泄,而后用药在外歼灭之,称之为“欲擒故纵”之法。

②清热强调“气血二清”

湿疹反复发作发病十余年,多者几十年,用药特点是以鲜生地、丹皮、赤芍以凉血,重用生石膏以清气分之热,常配以生大黄,通腑泄热,起“斧底抽薪”助清热凉血之作用。

③利水收湿,强调内外合治

患者皮疹为多数密集型粟粒状的小丘疹,小水泡,搔抓后出现明显点状渗出,局部可出现糜烂皮损,浆液不断渗出,病变中心往往较重,而逐渐向周围蔓延,秦老认为湿毒夹热,蕴于肌肤,非一般利水收湿所能奏效的,当用利水收湿内外合治。内服常用茯苓皮、葫芦壳、苍术苦参、黑丑白丑等。外用黄连、炉甘石、老沉香、枯矾、东丹等,做成湿疹粉外扑收湿。

④杀虫止痒,倡用酒精方

湿疹给予患者最大的痛苦是剧烈的搔痒,湿疹剧烈的搔痒,以至出现皮损渗出,慢性期可见表面粗糙脱屑,或见皮肤增厚。秦老认为,湿热郁久而生虫,用中药斑毛,大枫子肉,土槿皮、苦参、蛇床子等药,用55%度的白酒浸一天,以取药酒,供皮肤局部搽用,以“直捣病巢”。该方止痒效果明显,用后不仅止痒,并使增厚的皮肤变薄,使粗糙皮肤变光滑,鳞屑样皮肤恢复正常。

十、"开四门”治疗肠胃炎

所谓“开四门”是以针刺脐周的四个穴位而命名,即中脘、天枢(双)、关元,采用温针灸,每次2~3壮。针刺深度以不穿透腹膜为度,隔日治疗一次。秦老每当治疗急慢性肠胃炎都选用这四个穴位,效果颇佳,中脘系胃之募穴,八会穴中的脏会,是治疗脾胃疾病中最常用的穴位之一;关元系小肠之募穴,又是三焦之气所生之处,为补益元气,回阳固脱的要穴;“天枢”系大肠经之募穴,具有调中和胃的作用,三穴相配,有强健脾胃,益气固脱之功用,如再加足三里是治疗急慢性肠胃炎的最佳配穴之一。

如一女病人,由于过食生冷,引起腹痛、腹泻、大便日行5~6次,秦老取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施泻法后温灸三壮,每天一次,二天腹痛腹泻即止,大便恢复正常。

用药特色

大黄:

大黄,将军之称,性味苦、寒、入脾胃、大肠和肝经,有攻下、泻火,清热燥湿、逐瘀活血的作用,而秦老用大黄取其能通腑逐瘀之功能,在临床上展开应用,凡见脉实者,均可用大黄,则便实用生大黄,便软者用制军,不拘泥只用其清热攻下,逐瘀之作用,他用大黄平胃降逆,通利气机,化痰下气,调利水谷等。

平胃降逆:秦师在临床诊治胃脘病中,见于胃窦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而临床表现为胃气上逆、嗳气、欲恶、呕吐等证状,秦老投大黄重在泻下导滞,和胃降逆,通腑降逆下气之法,以治其证。制军、槟榔通腑降逆,其制军用量在6~9g之间。

消痰下气:秦师投大黄消痰下气,常用于老慢支、顽痰不化者。秦老除用二陈汤化痰,再则就是生大黄、黄芩,此非清热之意,而是逐痰之用。本草纲目有记载,用大黄、黄苓、沉香、青礞石煅红共研末为丸……温水吞下,即卧勿动,候药逐上焦痰滞,次日先下糟粕,次下痰涎。患者服后确是先通大便,后下痰涎,用之痰逐日渐少。再则,投大黄治之,乃取其苦寒泄热之性肺与大肠相表里,使肺热藉肠道下泄,则肺气得以通降,病体逐日康复。

通利气机:大黄通利气机,是本草纲目李时珍所言,秦老运用则得心应手,秦老用大黄通利气机,导气下行,以助开窍。以制军其“通宣一切气机”,导气下行,配菖蒲宣气开窍,一升一降,一宣一泄来开耳窍,此用法确为秦老的独特之处。

通利水谷:秦师用大黄通利水谷,是以荡涤肠胃之宿垢, 滞除而醒胃,恢复中焦的水谷通利,调中化食。秦老用大黄是泻下导滞以除宿食。佐以健胃,从而达到通利水谷,增进食欲之作用。

皂角刺、穿山甲:

二者均有消肿透脓之功,是秦师治疮痈的常用对药。皂角刺能消肿散结,拔毒透脓,用于疮疡初期和脓熟不溃,穿山甲,《医学衷中参西录》“味淡性平,气腥而穿,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以治疔痈,放胆用之,立见功效”。正是取其此意,秦师临诊治疗疔疮疖肿,尤其在白血病并发肛痈的病人,尤为屡用,皂角刺配穿山甲,相须为用,其奏消肿透脓之功。

全蝎、蜈蚣:

均为虫类药物,为秦师在治疗肝风内动所致的动风之症,中风后遗症及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常用之药。全蝎、蜈蚣性善走窜,能祛风止痉,化瘀活血,通络祛邪,消肿止痛。秦师临症常配用天麻、僵蚕等共研细末,日服三次,每次3g 常与汤药共享或疾病后期固本并用。

乌梢蛇、金钱白花蛇:

为蛇科动物。秦师认为乌梢蛇善透骨搜风,消肿解毒,能治手足麻木,骨节疼痛,起萎疗瘫,多为偏寒所用。白花蛇性温,善搜风通络,有外达皮肤,内通经脉之效。秦师应用二蛇为主,治疗痿症、痹症、中风后遗症。在顽固性皮肤病的治疗中,也为常用之品,临床常为研粉吞服为多。

柴胡、升麻:

柴胡气味俱轻,具阳升之性,能引中气达于上。秦师认为,柴胡临床常用于肝胆疾病,用于疏理气机,柴胡能泻实又能补虚,治实能使在半表半里病邪引而出之,故能疏邪解表;助阳补虚,能使下陷之清气得以升提。正如,李东垣所曰:“升也,阳中之阳”。“柴胡一味,为上气不足,胃气与脾气下陷,乃补上气从阴引阳气”。升麻有升阳发表透疹解毒之功。秦师临诊常用二药相配加黄芪、党参、当归、补中益气之意;广泛应用于虚劳之症。遗尿症中,在益肾固摄之中伍以升阳之柴胡、升麻,常常能增进疗效。

木香、黄连:

木香味辛温,能行气止痛,温中和胃。《本草求真》:“木香,下气宽中,为三焦气分要药”。秦师临诊用药屡用黄连,用于清湿热,治湿疹,用于清心火,泻胃火,尤以木香为伍,常用于治疗各类消化道感染性疾病,如胃炎、胆囊炎、慢性肠炎,乃至不明原因的久泻不止。秦师认为肠中夹有温热,常用成药香连丸。方中黄连清热解毒,消炎杀菌,木香理气疏肠,在药物的服和方法上,秦师有其独特见解,香连丸须在饭前半小时服有效,旨在进食之前服药,能使药物迅速到达远端的肠腔,以增进药物吸收,从而提高疗效。

科研成果

1、针麻应用于颅脑外科手术;三尖杉属植物中抗癌有效成分的药理、药化和临床研究;丹参治疗冠心病等的研究,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为表扬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者奖。

2、铁箍散膏临床观察及作用机理研究

铁箍散膏系按秦亮教授提供的祖传验方制成,为治疗疮疡,痈疽、瘰疬、疖肿等各种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外用油膏剂,经上海仁济医院内外各科临床应用20余年,一致反映疗效显着,并已取代了原来使用的鱼石脂油膏,近年内还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和药物抑菌试验,以期获得客观资料和科学论证,有利于总结经验,推广使用。

通过使用铁箍散膏的95例临床资料分析,证实本剂有较好的消炎,退肿,止痛作用,对毛囊炎、甲沟炎、指趾炎、疖肿、皮脂囊肿继发感染及皮肤软组织炎等总治疗率达83.1%,而使用鱼石脂油膏的对照组总治疗率为51.1%。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在治疗的病例中,铁箍散膏组抗菌药物的合并使用率为16.7%,而鱼石脂油膏组高达60.4%。

铁箍散膏有较强的消炎退肿止痛作用,对具有代表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三种菌株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证实铁箍散全方及其每一成份均有抑菌作用,尤以藤黄一药,在每毫升含1/256克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即有抑菌作用(其他药物需要每毫升含1/1~1/16克时老起抑菌作用)故推测藤黄可能在本方中起主要作用。

铁箍散膏对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治疗不论脓肿已成、未成,已溃、未溃均可使用,未发现任何副作用或过敏反应,本制剂药源丰富,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疗效高,为广大病员乐于接受,值得推广使用。

本项目为上海市卫生局级课题,1988年10月通过鉴定。

3、中药高血压药枕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本研究运用祖国医学内病外治理论,选用芳香馥郁,辛凉清热,平肝降压,开窍醒脑的药材研制成高血压外用药包(又称高血压药枕),使机体内部疾病通过人体外部药物达到降压作用。

本研究通过195例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并作了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应用血压作为客观指标,观察应用本药枕对降压的临床疗效作为客观依据。

通过临床实践应用本药枕后,使患者减少或不宜服用其他降压药物,使血压保持平稳,临床效果满意。本药枕还有改善头晕、胸闷、失眠等九种伴有症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与高血压各期关系临床疗效,作了观察和分析,总有效率92.3%,X2检验P<0.05。

本药枕使用方法简便,价格低廉,使用舒适,对各种类型高血压,长期使用无副作用,病人易于接受,同时进一步阐发了中医内病外治理论。

本题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课题,1988年9月通过鉴定。

4、针刺麻醉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的研究,于1989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医案

案一、李××,男,工人。

病史简述:右耳流脓20年,1959年开始右耳有新生物,触之有响声,疼痛,易出血,头昏,消瘦,听力日坏,于1961年5月9日行乳突根除术,神志从半醒到昏迷,高热(40.5℃)烦躁,曾用抗菌素(青、链、四环)磺胺药治疗。

5月15日上午8时症状,神志完全不清,有轻度抽搐,体温40.5℃,脉速呼吸较快,吞咽困难,化验:红血球396万/mm3,血色素74%,白血球12100/mm3,嗜中性86%,淋巴细胞14%,非蛋白氮30mg%,二氧化碳结合力59.5容积%,血钾15.8mg%,钠301.2mg%。

辨证论治:中耳癌手术后六天高热神昏,抽搐烦燥,脉大弦数,邪热内陷心包引动肝风所致。营阴受邪热消烁,故舌绛干裂,治宜清热解毒,潜阳熄风,佐以养阴,冀毒解风息,阴存阳潜,则阴阳不致离决。

处方:安宫牛黄丸2粒(研松冲服) 羚羊角粉0.6g 玳瑁15g(先煎) 石决明30g(先煎) 天竺黄6g 青龙齿30g(先煎) 玄参9g 鲜石斛30g(先煎) 杭甘菊花15g 带心连翘9g 川黄连粉2g(冲) 生石膏9g(先煎) 金银花15g 苍耳子9g 水煎,鼻饲灌服,上午1帖,下午1帖。(每帖煎二汁)。

针灸法:1.取穴:风府,风池,合谷,太冲,内关。2.方法:针刺泻法,留针15分钟,每日针3次。

西医处理:冰袋,大量葡萄糖,四环素,青霉素,链霉素,可的松,氯普吗嗪,维生素B,磺胺类。

5月16日上午8时症状:神色较昨清醒,热势亦为减退,惟全身发出红色皮疹。 辨证论治:神色较昨清晰,脉大亦敛,全身发红疹,热毒自内达外之机,乃佳兆也。处方:原方加竹叶10g 早晚各一帖,共计四汁药。方义简介:竹叶佐石膏以散阳明之邪热,使斑疹速化。上述方剂继续治疗二天,神识全清,热势及斑疹渐退尽。

按:1.本病系中耳癌术后感染侵入中枢,如单用芳香开窍,潜阳熄风之剂恐不能奏效,必配以解毒清热,才可达到治病的要求。

2.本人对重危病人的治疗采取一天服药二帖法即每隔五六小时服药汁一剂,这样使体内的含药成分,保持一定的浓度,可以更好的发挥药效。

3.治大热的疾病石膏用量一定要大,可用至240g 无妨,此病人每天的石膏用量是180g 本人在治大热重危之证,石膏用量总是60~150g 颇为应手,故特志之。

案二、周××,男,59岁。

病史简述: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经过二次手术治疗,术后情况良好。在手术后七天突然腹部疼痛剧烈,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由于患者年龄较高,身体较衰,进行第三次手术有困难,故改为中医治疗。

1959年6月22日:腹部膨胀,右下腹有明显压痛,肌卫明显,自汗淋漓,发热神困,胃呆,作呕,大便干燥,小便深黄,脉象洪数,舌苔黄腻。

化验:白血球19700/mm3,嗜中性80%,淋巴细胞16%,嗜酸性4%。

辨证论治:自汗淋漓,此手术后气虚之证。今右腹“天枢”处疼痛,且有腹胀便燥,脉洪苔黄,此为阳明积热内阻,肠道壅滞酿成“肠痈”。标急于本,故以通腑开结化瘀清热的肠痈汤加减治之。

处方:败酱草15g 米仁15g 红藤30g 丹皮12g 赤芍9g 冬瓜子9g 当归尾9g 桃仁9g 酒川大黄6g 木香6g 广皮6g 玄明粉12g(冲),紫花地丁30g 银花30g 蒲公英15g。

针灸:取穴:阑尾穴,足三里。方法:泻法,留针30分钟,每15分钟加手法一次。

外敷:“铁箍散”“阴发散”各等分蜜调,敷于右下腹压痛处,每日换药一次,至痛消失为止。

西医处理:青霉素,链霉素。

6月23日,服药后大便十余次,腹痛大减,但是自汗淋漓,舌苔黄腻。

辨证论治:大便十余次,腹痛大减,脉象洪数为软数,肠中热毒已清大半。然而舌苔黄腻,阳明湿浊未净。自汗淋漓,正气已虚,虚其气阴两脱,应减前剂攻下之药,参入止汗之品。

处方:生牡蛎30g(先煎) 生龙骨30g(先煎) 浮小麦9g 瘪桃干15g 黄芪皮15g 白芍9g 槟榔9g 银花18g 黑丑、白丑(各炒)6g 砂仁、蔻仁(各打后下)2.5g 丹皮15g 广木香6g 米仁15g 败酱草9g 枳实6g。

6月24日:腹痛已除,略有腹胀,舌苔黄腻已薄,自汗已收,脉搏已正常,身体疲倦。

辨证论治:舌苔黄腻虽薄,而腹中微胀,此肠中之气未和,湿浊未净;身体乏力。此病后体虚之征;拟和气化湿,佐以补正法。

处方:炒党参9g 焦白术12g 茯苓12g 制川厚朴3g 陈皮6g 大腹皮12g 焦山楂、六曲(各)9g 砂仁、蔻仁2.5g(各打后下)。

此方服五帖以作调理遂愈。

按:对肠痈(阑尾炎)不论未脓已脓,可酌情使用攻下药,即“通则不痛”的治疗原则。因肠痈属肠中之热症,实证者居多,虚寒症者极少,如肠中扣由“虚寒”为患者恐不名“肠痈”矣。

案三、腹痛-六年绕脐腹痛症

王××,女,28岁,教员。

病史简述:1952年夏季发现在运动或劳动后肚脐周围作痛,至1957年变为日夜疼痛,剧烈时脚不能伸直,故认为“阑尾炎”,而作阑尾炎切除,切除后其痛势并未因手术而减轻,经各种治疗均未见效。

1960年1月21日症状:在肚脐二旁疼痛面积四寸阔,三寸长,不拒按,而喜热按,腹部柔软,饮食与二便正常,舌苔薄白,脉象缓软。

辨证论治:疼痛而不影响饮食与二便,知病不在肠中而在腹肌,腹部柔软不拒按无肿块,但喜热按,知非有形之症,乃无形之病;验苔薄白与脉缓软,为无形之寒邪郁于腹肌;脐周二旁为阳明少阴之脉所过,脐下为肝脉所属;当以辛温散肝肾之寒,苦辛通肝胃之气。

处方:淡吴茱萸2.5g 炮黑姜2.5g 制香附12g 青皮、陈皮(各)6g 大腹皮9g 熟附子2.5g 焦枳壳9g 金铃子12g(炒) 广木香9g。

外治:用老姜30g 葱十根切碎,和盐炒热,布包烫于痛处,每日早夜各烫1次。

针灸:天枢、大巨、足三里、温针二壮。拔火罐10分钟,每隔1日针治1次。

以上方法治疗15次,腹部疼痛基本消失;后用汤方改为丸方调理,以作巩固疗效之需。

按:此病热烫法及针灸法较内服法的疗效迅速而显著,书云“病在肌肤经络,治用针灸”,配内服以作助治;虽然热烫及针灸效捷,若欲巩固疗效则必取之于内服,其他慢性疾病不妨采用这样的综合疗法施治。

案四、朱××,男,44岁。

病史简述:1960年3月间跌伤,发生尿频,以后乏力,但无血尿及腰酸痛。1961年5月至6月份,出现面部及下肢浮肿,乏力,消瘦,食欲不佳,并出现黑便5~6次,8月份在我院住院做静脉肾盂造影术及膀胱镜检查,发现双肾及右输尿管结石,右肾功能丧失。血尿10天,黑便2至3天,并行后出现三次酸中毒,经中西医抢救而脱危,并进行中西医治疗。于10月17日出院,出院后当天晚上又发生血尿,至今两周不止,而再次入院。

1961年11月11日症状:贫血面容,明显消瘦,神志不清,拒食自语,眼结膜及口唇疮白无华,血尿不止,苔薄白,脉象结代。

化验:非蛋白氮105mg%,肌酐2.7mg%,二氧化碳结合力31.5容积%。尿检验:红血球Ⅲ,白血球+,蛋白++++。血检验:红血球90万/mm3,血色素20%以下,白血球6100/mm3,嗜中性90%,有异常红血球,后见有核红血球少量。

辨证论治:血尿未止,神色模糊,手指蠕动,此非热极生风,乃阴血亏极,虚风内动。脉象结代,气血亏涸,阴阳将至离决之境。病濒危殆,亟宜益气养血,止血熄风,佐以化石。

处方:别直参3g(另煎冲),当归炭9g 炙黄芪9g 熟地炭9g 琥珀粉6g(冲),龟版胶9g 阿胶珠9g 瞿麦30g 车前子30g 凤凰衣炭15g 地榆炭15g 川续断炭15g 生牡蛎12g(先煎) 牛膝炭9g。铁树叶炭研细末每服3g,日3服。

西医处理:1.每日供给10%葡萄糖液,2.丙酸睾丸酮,3.记出入量。

11月14日:血尿于11月12日开始渐淡,神识渐清,今日神志完全清醒,化验:非蛋白氮60毫克%。有痰多咳嗽症状。

辨证论治:神志完全清醒,手足瘛纵亦平,虚风已息。尿色转淡,肾中血络破裂已有趋合之象。咳嗽痰多,脉象软数。乃虚体而感受风邪客肺。治宜扶正止血,佐入宣肺化痰。

处方:光杏仁9g 炙款冬花9g 京川贝母6g(研末冲) 白苏子9g 桔红9g 蛤粉炒阿胶珠12g 别直参3g(另煎冲) 黄芪9g 当归炭9g 凤凰衣炭9g 西琥珀6g(研末冲) 熟地炭12g 瞿麦15g 车前子15g。

11月23日症状:服11月14日方3帖后,咳嗽略轻,尿色已清晰,胃纳每餐能进三碗,但是体面浮肿。

辨证论治:尿血正常已不混浊,其面目浮肿,咳嗽,脉浮。此乃在表之风邪与在里之水湿合而为病,故其证为面目肢体浮肿,又兼咳嗽,此证为风水,当以开上宣肺为主,仍佐以气血两补药,因其气血末复也。

处方:净麻黄3g 杏仁9g 桑白皮9g 川贝母粉4.5g(冲),生姜衣2.5g 茯苓皮15g 车前子18g 海金砂15g(包) 瞿麦15g 琥珀粉9g(冲) 熟地炭12g 凤凰衣炭9g 当归炭9g。

上方连服二帖,面目浮肿消退,改用以下方服7帖后出院。

处方:党参9g 黄芪9g 当归炭9g 西琥珀6g(研冲),熟地炭6g 阿胶珠9g 海金砂15g(包) 六一散15g(包) 凤凰衣炭15g 车前子15g(包) 牛膝炭9g。出院时非蛋白氮72mg%。

按:1.本病例曾出现数次尿中毒症状,经用中西医药综合治疗而脱危,所以中药的确在抢救重危病人中有一定作用。

2.如本病例非蛋白氮105mg%下降至60~70mg%,故进一步研究中药对非蛋白氮的影响有其必要。

3.铁树叶炭止血作用,经本病例实验证明胜于其它炭类药之止血作用。

4.该病人出院后长服“补血益气膏”及“鲫鱼散”二个月,能在家中作轻便活动,书云“补无速法”,这是调补虚证不是“一补即效”之意思,必定通过一定时期的调补后促使机体功能恢复才能达到自身缺损的目的。

案五、吴××,女,48岁。

病史简述:自1959年8月间,发现尿如豆汁状,于10月间,开始有血尿,腰酸乏力,小便一夜7至8次,曾作各种方法治疗,效不显著。

1959年12月8日症状:面色萎黄,小便如米泔,兼有红色血液,腰酸腿软,苔色薄黄,脉象软数。

辨证论治:溲血,腰酸,脉软,乃肾之气血两亏。苔黄脉数,湿热内蕴。本病先由肾亏不能分清湿浊,而为膏淋;继则肾之血络为湿浊所伤,而见血尿。若用纯补则呆湿。纯渗则伤津,故宜补渗兼施,然尤当止血,否则肾之气血更亏,病将更坏。

处方:当归炭9g 阿胶珠9g 熟地炭12g 大蓟、小蓟炭(各)9g 海金砂(包)9g 瞿麦9g 黄柏9g 泽泻9g 杜仲炭12g 黄芪9g 萆解9g 桑螵蛸9g。

12月15日症状:血尿已减半,夜间小便次数亦已少,尿混较清,苔黄亦薄,脉象软大无力,腰酸如前。

辨证论治:上方止血补渗并用,已见获效,脉象软大,腰酸乏力,此乃正虚之象,故原方加党参9g服之。

12月22日症状:自诉小便次数已正常,血尿已止, 尿色有时已清白,脉大已敛,腰酸未除,苔尚薄腻。

辨证论治:症状已愈大半,但苔尚薄腻,湿浊未清,炭类药品,可不必用。

处方:党参9g 黄芪15g 萆解12g 黄柏9g 桑螵蛸9g 补骨脂9g 瞿麦12g 海金砂(包)9g 杜仲9g 当归9g 熟地9g 砂仁、蔻仁(各)2.5g。

1966年1月6日症状:小便及苔脉已正常,腰仍酸楚。

辨证论治:尿已清,苔已净,湿浊已无。腰酸乏力,肾气未复,专主补肾。

处方:党参9g 黄芪15g 巴戟肉9g 补骨脂9g 桑螵蛸9g 杜仲12g 熟地12g 菟丝子9g 金狗脊9g 当归9g。每日1帖,此方服14帖,以作巩固疗效。

按:1.乳糜尿兼血尿,比单纯的乳糜尿症为重,也就是“肾更亏损”。在治疗中,首先以止血为方治,否则出血不止,肾之气血更虚,专用乳糜尿药,恐难收效。2.乳糜尿病人应绝对休息少动,不能因为无寒热而继续活动,欲语说“治病容易,养病难”,养病即是更好地调动内在的抗病积极因素。

案六、林××,男,26岁。

病史简述:右下腹阵发性疼痛已10多天,曾针灸治疗过,效果不明显,以后发现局部有硬块,影响行动,故来院治疗。

1959年8月11日症状:右下腹相当麦氏点处压痛明显,摸到5×4公分的肿块,右脚伸屈不便,不能走动,体温38.8℃,脉象滑数,舌苔薄白,大便干燥,诊断为“包块型阑尾炎”。化验:白血球10500/每立方毫米,嗜中性75%,淋巴细胞13%,嗜酸性12%。

辨证论治:阑尾炎已成包块局限,脉不洪数而滑数,为“正已围邪”,但是发热未退,大便干燥,为肠中热毒无有出路,投以化瘀清热通腑,从肠痈汤加减治之。

处方:山甲片9g 黑丑、白丑(各)3g 丹皮12g 紫花地丁15g 银花30g 赤芍9g 槟榔15g 桃仁9g 川黄连3g 木香6g 延胡索9g 生大黄6g 芒硝12g(冲)。

针灸:1.阑尾炎,足三里,泻法,留针1小时,每日1次。

2.包块中心,温针二壮,加拔火罐5分钟,每日1次。

外治:拔火罐后,敷铁箍散膏,每日一次。

经上法治疗2天后,肿块缩小,痛势减轻,体温渐降至正常,大便每日有三次,已能行走活动;以后每隔1天服药1帖,(内服药大黄芒硝分量减半),外敷照常,针灸停止。至8月17日症状已基本消失,白血球计数正常而出院。

按:阑尾炎已成包块,以化瘀消散为主,如甲片、皂角、桃仁、赤芍、丹皮、槟榔、延胡索等。阑尾炎穿孔已成腹膜炎时,以清热排毒为主,如银花、红藤、连翘、大青叶、地丁草等;若阑尾炎初起便秘者以通腑开结为主,如大黄、芒硝、槟榔、二丑、枳实为主;然而不论初起,穿孔、包块,清热化瘀解毒的药物不可缺少。

案七、陆××,男,76岁。

病史简述:平日身体健康,于三天前(1960年2月1日)开始,每日大便出血二、三次,均呈黑色水状的粪便,不甚恶臭,面部浮肿,精神萎糜,于2月3日住院。

1960年2月4日症状:面部足部浮肿,神色嗜睡,不欲饮食,便血如注,每日五、六次,体温39℃,口渴,脉芤而数,舌质红降,西医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由于年龄太大,手术预后不良,故转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高年气血已衰,便血如注, 将至虚脱之境。发热口渴,脉芤而数,舌质红绛,阴血内亏,阳盛于外,不能认作实热,而投大苦大寒之品,反泄真阴真阳,与病无益,此证乃气血两竭,急当固气止血,使正复而出血止,则津可还而舌润,发热退而浮肿消。

处方:参三七粉2.5g(吞服) 当归炭9g 熟地炭9g 地榆炭9g 白芍炭15g 阿胶珠9g 黄芪9g 党参12g 陈棕炭12g(包) 鲜生地30g 煅牡蛎30g(先煎) 丹皮炭9g 每日1帖。

西医处理:输鲜血100ml。

2月8日症状:服中药后便血已止,精神大振,发热浮肿现象已基本消除,每餐能吃稀粥一碗,并能自己坐起来,但是大便3天未通。

辨证论治:便血已止,一切全身症状已基本消除,大便燥结,乃肠液干涸,不可认为腑实而用通法,待气血恢复,肠液自主,则大便自通。

处方:原方加瓜蒌仁9g 服四帖。再照2月4日方配制药丸,每服钱半,每日三服,续服一个月,以作善后调理。(隔半年随访,老人健在)。

按:1.凡治大量出血,固气与止血应当同时并用,因“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如不固气,血无所依,随气横逆,则血不能止。

2.输鲜血是出血病人的扶气济血最有效的急救措施,实有胜于“参芪”之力

案八、陈××,男,42岁。

病史简述:于1959年间,自得了心脏病后,左身肢体麻木不仁,至今一年多,曾用中药针灸等法治疗,效果不大。

1960年2月3日症状:左胸心区疼痛,并传向左上肢,沿前臂正中至中指都觉麻木感,左大腿内侧酸痛麻木,脉较软,苔正常。

辨证论治:按麻木的原因大致有二:一为血络失养,二为寒痰阻络。前者为虚,后者属实。病人形体别无异常,因心脏有病,动脉硬化,血络失其所养所致,内经说“心主血脉”,故本病属虚证。按经络血脉的疾病,用针灸治疗其效果比汤药为捷。今治其肢体麻木,用针灸的综合法治之。至于动脉硬化心脏病仍用内服药治之。

处方:1.针刺,内关,极泉,肩髃,曲池,三阴交。方法:用“徐疾补泻”的补法,中等刺激不留针。

2.针后用梅花针是内经的“毛刺”“扬刺”法的演变,治气血不和而发生瘙痒麻木等症。

3.叩打后:拔火罐在手臂内侧、肩胛部、大腿内侧的麻木处,留罐五分钟。

以上针灸综合疗法,每日治疗一次,麻木症状一天减轻,共计治疗十五次(即十五天),一年多的麻木症状消失。

按:1.平日本人治疗大面积皮肤肌肉麻木用梅花针叩打,疗效显著。

2.如病需要时,针刺后可以加艾灸或加拔火罐或梅花针叩打,或另加药物辅助治疗,切勿破“针而勿针”的论点所框住。

案九、郁×,女,47岁。

病史简述:患者于20个月前(59年秋季)开始大便溏薄,每天早晚各一次,不成形,常伴有不消化食物,量较小,味臭,但无血脓及粘液,亦无里急后重,便前满腹隐痛胀气,便后则感舒服,如是一直持续至今,偶尔数天趋向正常,4个月前开始出现每天上午八时开始低热37.3℃~37.4℃,至傍晚则热退,身体日渐消瘦,全身乏力,食欲减退。近3个月来,每晚有盗汗。

自发现大便溏薄开始,亦有尿频现象日里13次,晚间3~4次,而以上午为著,与饮水多少有关,但无尿急尿痛及血尿等现象。唯今年二月间曾有过二次红色小便。

于1961年5月17日住院,西医诊断为:1.更年期综合症。2.甲状腺机能亢进。3.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曾用各种西药及中药治疗。

1961年8月30日:形色消瘦乏力,腹中痛时即大便,大便溏垢,味臭,每日五六次,汗出手震,口渴喜饮,冷热不论,舌质红绛,苔黑燥厚,脉象弦数,用鸦片酊止泻无效。

辨证论治:便溏腹泻症,有虚实之分:虚证便后腹痛,痛势不剧,腹中宛宛似空,便溏而不恶臭,舌淡苔薄,脉来虚软。实证腹痛则便,痛势较剧,腹中盈盈不虚,便垢恶臭,舌苔厚而腻,脉来有力。今痛则欲便,便后痛减,舌红绛,苔黑燥,脉象弦数,为肠中积热未净,已渐化燥化火。至于虚汗自泄,手指欲震,此种虚象,由久病所致。病实体虚。前贤说:“祛邪即是扶正,”今仿承气合白头翁法,清肠泄热,扫除肠中宿垢。

处方:玄明粉12g(冲) 枳实、枳壳6g(各) 黑丑、白丑3g(各) 槟榔9g 煨诃子9g 白头翁15g 秦皮15g 姜川黄连4.5g 煨木香9g。

8月31日症状:大便7次,腹痛减轻,身体较软少力,出汗。

辨证论治:投以“通因通用”法,大便畅泄,腹痛已减,脉弦数转为缓软, 肠中积热已趋清除。自汗要收,敛汗即是补虚,清肠即是扶正。

处方:白头翁15g 北秦皮15g 姜川黄连12g 姜黄柏6g 炒槟榔3g 煨诃子9g 浮小麦15g 炙黄芪9g 瘪桃干15g 煅龙骨30g(先煎),煅牡蛎60g(先煎) 煨木香9g。

按:1.大便泄痢,不论病程新久,如果腹痛便臭者为肠中有积滞。再根据辨证,分析寒热,选用温通或寒通的治则。

2."久痢”如用通法,只可暂用,不可久用,中病即止,或用间歇攻泻法,即用一剂攻泻药后,应间隔数天再用一剂攻泻药。

3.中医的“痢”是大便溏垢欲便不畅,里急后重。“泄”是大便溏薄而畅下。然后“痢”和“泄”都有虚实的分别,贵在辨证分析。

案十、方××,男,26岁。

病史简述:

1961年5月5日:头顶及头项的疼痛比头额部侧部为剧烈,颈项稍强,坐卧不安,夜间不能入寐,两眼瞳孔等大约0.4cm,对光反射消失,右耳听觉丧失,左耳听觉稍存在,颅内压560毫米水柱以上,脉搏100次/分钟,体温正常,怕热喜冷,面色潮红,大便干结不畅,尿色较黄,血液常规检验属正常范围,脑脊液检验找到隐球菌。

辨证论治:头痛延绵七个月,双目失明,两耳失聪,症极沉重,观察头痛以巅顶为最剧,脉象弦实而数,面泛红色,烦燥不宁,恶热喜凉,舌质深红,苔薄干白,便结溲黄,是厥阴木火上亢,少阴精水为其消涸,瞳神失其精水所养而为瞑盲,耳窍失其精气充注而为聋鸣。《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走于耳为听”。此症系实中夹虚之病。刻下熄其厥阴之木火比救少阴之精水为急,先商通下泄热,以挫木火亢盛之势,佐以平肝清热,亦即寓救少阴精水之意。

处方:川生大黄4.5g 芒硝12g 龙胆草9g 石决明60g(先煎) 白蒺藜9g 杭菊花9g 鲜生地30g 鲜芦根2支 生石膏60g(先煎) 肥知母9g 金银花9g 辰连翘9g 紫雪丹3g(分3次吞)。

针刺法:

1.取穴:行间、合谷、丰隆、大椎、大阳、风池、风府。

2.方法:用“徐疾”“提插”法中的泻法,留针20分钟,每日针刺治疗一次。

西医处理:1.撒利尿;2.鲁米纳;3.双氢克尿塞;4.维生素B6;5.维生素C;6.10%氯化钾。

1961年5月15日症状:患者主诉自服中药及针灸后,头痛较前减轻,耳朵听觉有进步,双目仍然失明。

辨证论治:巅顶之痛已轻,耳聋较聪,脉弦较软,大便畅通,此前方攻下熄风,已获顿挫肝风嚣张之效。今用介属潜阳、凉肝熄风法者,不欲其再“下”,免伤其正气耳。

处方:青龙齿30g(先煎),石决明60g (先煎) 鲜石斛30g 玳瑁片15g(先煎),羚羊角粉1.5g(吞服) 池甘菊花9g 双钩藤15g(后下) 炙僵蚕9g 天麻粉3g(吞服) 大川芎6g 香白芷6g 木笔花6g(包) 川黄连粉1.5g(吞) 连翘9g 银花9g。

每日上午下午各服1帖(每1帖煎取头汁二汁,即每日共服四次药汁)。

针灸取穴同上,每隔日针刺治疗1次。

依上述治疗方法为基础,连续治疗至6月18日,头痛症状完全消失,二耳听觉基本恢复正常。曾在6月6日作腰穿测压为290mmHg左右,脑脊液作隐球菌培养未生长,于6月15日再作隐性球菌培养也未生长。双目仍然失明,以后由眼科处治,终未复亮。

按:1.在中医中药治疗时,本病头痛症状逐渐减轻,终至头痛消失;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曾因中药药源关系,有过二次断服中药,则头痛相应地二次加剧,从这时说明中医中药在本病治疗中,起着重要的效用。

2.本病颅内压最高达600mmHg。曾经用中西药品中的利尿剂,欲使颅内压降低而减轻头痛症状,但是效果不显;后来用中药的潜阳熄风之剂,头痛减轻,颅内压逐渐下降,所以单从利尿而欲降低颅内压以获减轻头痛之效,这是不够全面的。

案十一、邬×,男,9岁。

病史简述:1960年5月15日上午被汽车碰伤昏迷不醒,鼻口中流血,随即送来我诊抢救。

1960年5月15日下午2时症状:昏迷不醒,左右瞳孔不等大,左侧更为散大,对光反应极为迟纯,中下肢抽动,磨牙呼吸急促。大便不禁,体温39℃,心率每分钟160次/分左右。X光摄片:左肱骨骨折,左股骨骨折颅底骨折。血压100/60mmHg。诊断为脑挫裂伤,颅底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液检查:红血球456万/mm3,血色素80%,白血球56200/mm3,嗜中性77%,淋巴球23%。尿液检查:蛋白+++,糖+++,上皮细胞1~2高倍视野,红血球1~2高倍视野,白血球1~2高倍视野,颗粒管型2~3高倍视野。

辨证论治:昏迷不醒,似乎宜用芳香开窍法,要知颅内出血比“昏迷”更为重要,因为昏迷不醒,由于脑受撞击,及颅内出血所引起,故以止血补脑为首要任务:脉数无伦,手足抽动,此为气血在猛力撞击之下而出现暴脱现象,不可误认为“热极生风”,其实是暴脱动风,参以镇静止痛为配合。但是开窍窜透耗血的药物,不宜施用。

处方:当归炭9g 熟地炭9g 阿胶珠9g 别直参3g 明天麻9g 蒲黄炭9g(包) 荆芥炭9g 血余炭9g(后下) 青龙齿30g(先煎) 大川芎9g 蔓荆子9g 苍耳子9g。煎成200ml,每隔4小时肛门灌入50ml。

穴位注射:

1.内关:用毛花强心甙0.02mg加生理盐水至0.5ml,每穴注0.25ml,每12小时注一次。

2.合谷、太冲:用维生素B25mg,安乃近0.2ml,青霉素10万单位加0.5%普鲁卡因至2ml,每穴注0.5ml,每12小时注一次。

外治:用铁箍散膏敷于左面及额窦部肿处,敷后外盖湿纱布三层加冰袋,每12小时换药一次。

西医处理:1.冬眠灵加入氢化可的松25毫克及新斯的明25mg;2.金霉素0.125mg,每四小时一次;3.插胃管鼻饲;4.盐酸异丙嗪25mg;5.氧气吸入;6.冰袋;7.鲜血100ml;8.E.K.G检查。

5月16日症状:经过昨天抢救,病情已趋稳定,神志昏迷,二侧瞳孔大小不一,角膜反射消失,心率140/次分钟,24小时小便量15ml,体温36.5℃左右,西医大会诊认为颅内大出血已停止,颅内有积血可能,肾功能有问题。

辨证论治:耳鼻已不再流血,神志虽仍昏迷,病情并不继续恶化,其颅内出血现象已止,有形成血肿之可能。在冬眠药物控制下体温已下降。心动过速,上继“心主”欲竭之表现,犹临危挣扎,故与一般邪热内陷的心动过速不同。小便内闭,此为肾之气化作用将绝,易加剧脑水肿症状。治疗之法,化瘀止血。以防颅内再次出血,佐以心(宁心)肾(利尿)两调,镇摄为辅。

处方:参三七粉3g(分上次服) 当归身炭6g 熟地炭9g 血余炭9g 阿胶珠9g 天竺黄6g 明天麻6g 石决明30g(先煎) 青龙齿30g(行煎) 朱茯神12g 大川芎4.5g 细川黄连2.5g 福泽泻15g 粉猪苓15g 车前草15g。

浓煎分4次鼻饲。

针灸:照前穴加三阴交,阴陵泉(以利尿)留针5分钟,中等刺激,每日2次。

西医处理:1.10%葡萄糖250ml,冬眠灵12.5mg,盐酸异丙嗪25mg,维生素C1g静脉滴入;2.金霉素0.125mg,每4小时一次。3.10%葡萄糖250ml,氢化可的松50mg,能量合剂8mg,静脉滴入。

5月17日症状:患儿自受伤后至今仍处在昏迷状态,瞳孔左侧大而外斜,却有对光反射,右侧亦有,表示第三对脑神经受损,右侧肢体能作伸屈运动,有“嗯”声音发出,尿量已600ml,心跳120次/分钟,脉尚躁盛。

辨证论治:神志未恢复,尿量已多,但脉尚躁盛,此心气未静。

处方:照5月16日方将泽泻,猪苓改为9g 加枣仁9g 朱灯芯2.5g 远志9g。

西医处理:继续冬眠疗法,输鲜血50ml。

5月18日症状:一般神色较佳,手足牵动,瞳孔对光反应良好,瞳孔左>右为0.5及0.25cm左右,血压脉搏呼吸稳定,心率为98~110次/分钟,呈窦性心律不齐,肺部闻及喉头鼾音,无干湿罗音,体温不超过37℃,全日尿量为1745ml,澄清透明。血常规:红血球374万/mm3,白血球19600/mm3,中性96%。

辨证论治:脉象较静,神色较佳,但尚未清醒,其颅内出血已止,但受伤瘀血(欲称伤血)尚未吸收,脑髓之损伤仍未恢复,今日拟培补益元气化瘀开窍。

处方:别直参3g(另煎冲入),炙黄芪12g 参三七粉1.5g(冲) 桃仁4.5g 全当归6g 地鳖虫3g(酒炒) 龙齿30g(先煎) 天竺黄6g 明天麻6g 鲜细菖蒲9g(去叶) 云茯神9g 安宫牛黄丸1粒(分作4次吞服)。

注:服2帖后,即除地鳖虫桃仁,因化瘀药品只能暂用,而不可久用,另加羚羊角粉以解痉除抽,至5月25日病儿已能不自觉的呻吟。

穴位注射:水沟,哑门,每穴注入维生素B1 5mg。合谷,太冲,每穴注入安乃近25mg。

注:5月25日出现头汗淋漓加复溜,每穴注入阿托品0.1ml止汗。

6月2日:心跳为150次/分钟,内关每穴注入西地兰0.02mg以减心跳过速。

处敷:头部受伤处,敷“铁箍散膏”,上肢下肢敷“碎骨丹”。

6月10日:神情有好转,但痴呆,左右瞳孔等大,有对光反应,能哭叫但不能答话,未受伤的右上肢不能自由活动,右下肢可自行活动,但时常要搁到受伤的左腿上,烦燥不安。自汗淋漓,脉搏140次/分钟,舌质偏红。

辨证论治:神情已逐渐好转,不会说话,自汗淋漓,哭叫不休,烦燥不安,其故何在?一为心阳亢盛,如舌红脉数等症象;二为神识已醒,已知伤处疼痛,如有右腿经常搁到左腿上面的症状,由于这二种因素,致使自汗淋漓,哭叫不宁,心率加速,治疗以扶正敛汗宁心为主,佐以养脑开窍止痛。

处方:制乳香没药(各)6g 当归身6g 细川黄连8分,别直参6g 炙黄芪15g 煅龙骨30g 煅牡蛎30g 胡桃肉2个,明天麻6g 甘菊花9g 细菖蒲9g 天竺黄6g 瘪桃干12g 浮小麦12g 安宫牛黄丸1粒(化服)。

针灸外敷照前。

6月22日:病儿至6月16日已能应答言语,但眼睛不能看见东西,心率已正常,无烦燥现象。

辨证论治:眼睛如盲无光,为脑髓受伤,精气未复,拟补脑生精,使精气充而目明。

处方:湘枸杞子9g 龙眼肉4.5g 潼沙苑9g 别直参9g(另煎服) 密蒙花9g 谷精草12g 炙黄芪9g 当归身9g 天麻6g 甘菊花9g 大熟地9g(朱砂二八分拌)。

此方服二即能看见事物。

穴位注射:瞳子髎,风池,四个穴注入维生素B12,10mg,每日一次。外关,二个穴注入度冷丁0.2ml,每日1次。

外治:左大腿骨折处敷阴发散膏,每日一次。

病儿神志已清,已能言语,能视物,左肱骨折左股骨折已愈合,以八珍汤加天麻枸杞甘菊花以作调补。

按:1.本病初期第一阶段:神志昏迷,高热,心跳快,出血,失语,治疗首先着重止血,因脑内出血比昏迷更为重要。

佐入镇痉的药物,此时不可用化瘀祛伤法治疗,如用之则脑内出血必更多,反成“催命丧身”之治。

第二阶段:脑内出血已止,而有脑水肿,尿闭现象,前法加入利尿药物治之。

第三阶段:神昏而汗出甚多,烦燥不安,右脚喜搁在左伤腿上,故知其伤处疼痛甚剧,引起自汗淋漓,烦躁不安,所以补脑窍药中加敛汗止痛之品。

第四阶段:失语为主证,故以开窍补脑为主治。

第五阶段:为目盲不能见物为主症,故以补益精血加入明目之品。

2.脑震荡为不内外因所引起,而属“虚证”,故在治疗中的补益药不可少,假使病人舌苔厚腻者,只要加些健胃祛湿药(如砂仁陈皮等药)于补药之中。

3.头部外敷药很重要,因为外敷药有止痛止血祛伤作用,头部伤处敷药的地方,应当剃发,剃发时尽少将头搬动。

案十二、杨××,女,52岁。

病史简述:患者自1959年1月2日开始右上腹剧烈持续性疼痛,多次反复发作,发作时不能时食,并呕吐,小便色黄。曾在1月16日住院治疗,服中药后症状消失,在2月9日出院。出院后又反复发作,至7月19日右上腹持续疼痛达十二小时,发冷发热,巩膜出现黄疸,故又住院治疗。

1959年7月21日症状:右上腹有明显叩痛及按痛,胆囊未触及,肝肿大二指半,质中度,边尚滑,脾大约三指,便秘溲黄,体温37.8℃,脉搏84次/分钟,胆囊造影证实胆囊有7粒结石,每粒约至一公分。血化验:胆红质2.5mg/100ml,凡登白试验敏捷,黄疸指数溶血,总胆固醇253.8mg/100ml,胆固醇143.8mg/100ml。

辨证论治:黄疸发热,右胁痛而拒按,便秘溲赤,X光片证实,为胆囊结石,舌苔黄腻,脉弦带数。病属阳热里实之证,以疏中化石汤加减治之。

处方:绵因陈15g 广木香6g 细川黄连3g 川黄柏3g 黑山栀9g 醋炒绛矾2.5g 生明矾2.5g 花槟榔9g 玄明粉9g(冲),广郁金9g 嫩柴胡4.5g 枳实、枳壳(各)6g。

此方服五帖后,黄疸消退,体温脉搏趋至正常,但是大便粪色变黑。为药物反应。以后依此方作为加减服之(如除去黄连、黄柏、山栀、大黄加延胡索、金铃子、香附、砂仁等理气药品)。

西药处理:1.在食欲不佳时,每日静脉注射50%葡萄糖60毫升。2.如大便不畅时,口服50%硫酸镁10ml。3.如服中药后疼痛发作时,注射阿托品或度冷丁。

上方治疗:先后在8月8日、8月29日、9月22日右上腹发生疼痛,痛时即作X光摄片检查,见胆囊结石由肠道排出的情况,结石7粒→4粒→2粒→0,至10月4日及10月31日,再作X光摄片,证明胆囊已无结石存在,出院返家休养。

按:

1.开郁理气的药物,如郁金、香附、金铃子、延胡索等似能使奥狄氏括主约肌放松。

2.服中药后,如遇疼痛发作时,从X光片中看到为结石通过总胆管排出,故所以发生疼痛,此时应该用止痛解痉的药品(如阿托品、度冷丁等)配合治疗,使奥狄氏括约肌的痉挛放松,以利于结石的通过,排至肠道内。

3.服药后大便黑,系绛矾、明矾的药物反应,在临床应用时,病人并无不良反应。

4.芒硝、绛矾、明矾本草载称“能治五疸,化七十二石”。曾在临床中治愈了胆道残余结石数列,故明矾、芒硝、绛矾是否能溶化胆道结石将进一步作临床观察和研究。

案十三、王××,男,12岁。

病史简述:昨天(1960年6月8日)下午三时在河畔摸蟹,左手中指被蛇咬一口(患者诉蛇体约二尺长,直径2cm左右),当时被咬处疼痛剧烈,伤口有少量渗血,约过半小时后,即见左手发肿,左中指发紫,即到医院诊治,注射青霉素二瓶,口服季德胜蛇药片28片,服后未见好转,手肿仍向上部蔓延,昨夜起烦燥不安,睡眠不宁,至6月9日下午转入我院治疗。

1960年6月9日下午2时症状:左手肿胀蔓延至左侧胸壁处,左中指疼痛,左手肩关节以下肢体有压痛,但无自觉疼痛,左侧咽壁如有小虫钻爬的感觉,精神轻度疲倦,但不能入睡,体温37.8℃,脉搏104次/分钟,血液化验:白血球11900/mm3,嗜中性73%,淋巴球23%,大单核3%,嗜酸性1%。创口涂片及培养细菌未生长。尿液检验:红血球少,白血球少。

辨证论治:左手臂肿胀至左侧胸壁处,脉数发热烦燥,蛇毒正在继续发展,将至闷乱昏愦,急以外治,扩创以泄其毒,内服清解蛇毒药品,内外同治。

处方:

1.炙蜈蚣4条,香白芷9g 生大黄6g 凤仙花15g 细川黄连6g 地丁草15g 半边莲15g。上午下午各煎服1帖, 每帖煎2次药汁。

2.蛇咬药片继续服,每服2片,每日3服。

外治:

1.左中指扩创,并刮去伤咬的组织,任凭流去恶血,掺桃花散,青凉散,九一丹(等分和匀)于疮口内,用生肌玉红膏盖之,每日换药2次。

2.左手臂肿胀处,用12号注射针头每隔二三寸浅刺一针,令出恶血,外涂“铁箍散膏”每日换药一次。

西药处理:青霉素链霉素补液。

按:1.蛇咬一定要扩创刮去蛇牙咬伤的组织,任凭流去毒血,使蛇的毒素外泄,减少机体受到毒素的侵害。

2.内服的药方系蛇医家传方,今用之果验,特此志之。

3.本病治疗四天即愈,俗说“病来得快,去得也快”, 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案十四、龚××,女,27岁。

病史简述:在二年前(57年间)左乳房生“乳腺脓肿”,自穿出脓,在此二年中,经过六次的切开手术,总是愈后复发,在乳头上下各形成瘘管口一处,拟行

左乳房切除手术,由于病人不愿把乳房切除,故改用中医外科法治之。

1959年2月28日:左乳房红肿硬痛,在左乳头附近上下各有瘘管口一处,乳头上面的瘘管的窦道方向是水平向外的,长达7cm,深3cm,乳头下面瘘管的窦道方向是向下的,长达2cm,深2cm。两瘘管口的脓液分泌较多,但无全身症状。

辨证论治:乳痈自穿出脓,由于脓出不畅,遂成“乳房瘘管”。本病曾经施行过六次切开手术,没有根除,而脓液分泌又多,且用探针探刺瘘管,觉窦道壁坚硬如麦管。所以此症不是单用“九一丹”或“三品一条枪”所能治愈的。乃用挂线切开的方法治疗之。

治疗:1.瘘管内先用纸钉蘸“三品粉”(即枯痔药粉)入瘘管内5天,使瘘管的窦道壁软化,5天后即进行挂线。

2.挂线法:用探针从瘘管(1)探至瘘管底,在瘘管底开一口,用橡皮线打结扎紧,为完成挂线手术。瘘管(2)亦同样结扎、挂线。

3.挂线手术完成后,用凡士林纱布盖于瘘管口即可。

3月8日:在挂线后有二天发热,以后即退,瘘管(2)已挂开,瘘管(1)尚有十分之四未挂开。

治疗:1.瘘管(2)已挂开用“生肌玉红膏”涂之。

2.瘘管(1)因为尚有十分之四未挂开,用剪刀剪开,剪开时有少量血液流出,剪开后发现瘘管壁坚硬如麦管,用“三品粉”掺于瘘管壁上,使管壁腐去,每日掺药一次,共掺十次,以后用生肌玉红膏敷疮口内。

该病共治疗一个半月,收口痊愈,愈后半年随访,病未复发。

按:1.为何这“乳房瘘管”经过六次切开不愈?可能因为瘘管壁没有全部切除,故愈而复发。

2.凡用挂线所挂开的瘘口,如果瘘管坚厚者一定要再用腐蚀消管药掺之,待“管壁”腐去再用生肌收口药,否则要愈而复发。

3.挂线治疗瘘管疗效显著,如果瘘管深入胸腔腹腔者,不宜应用本法。

案十五、李××,男,31岁,工人。

病史简述:患者于1958年间左膝觉酸胀疼痛,当时即行治疗,曾用抗痨药物异烟肼等及中西医药物医治,其膝部肿胀之势继续扩展,以致不能伸屈,影响行走,至今已有三年之久。根据劳工医院诊断为“左膝关节结核”,需行截除术。患者不愿手术,来本院治疗。

1961年12月19日症状:左膝关节肿胀疼痛,皮色不红,有发热感,活动不便。X光肺部透视:心肺正常;左膝X光摄片发现在胫骨内踝呈明显钻齿状缺损,外踝亦有部分破坏,周围软组织肿胀,诊断为“左膝关节结核”。血沉为25mm/小时。

辨证论治:左膝色白漫肿,酸痛隐隐,步履不便,病名“鹤膝风”。脉滑带数,舌苔薄白,为寒湿与痰凝聚于骨骱所生,其脉尚数,为其病仍在进行发展,宗阳和法治之。

处方:

1.鹿角胶4.5g 大熟地12g 肉桂1.5g 白芥子6g 牛膝9g 川独活4.5g 川桂枝3g 补骨脂9g 川杜仲9g 忍冬藤9g 绵茵陈9g。每日1帖。

2.断龟散:每服3g 每日二服,水酒各半送服。

西药处理:1.抗痨药物(链霉素、异烟肼);2.左膝石膏固定。

以上法治疗一个月,左膝的肿胀已消退,痛觉消失,三个月以后拆去石膏,膝关节活动正常,行走无痛感,7月31日X光检查,证明已趋向钙化,乃恢复工作。

按:1."骨结核”又称“骨痨”,这种病症属于祖国医学的外科“阴疽”的一类,患此病者其身体必先“阳虚”在前,然后阴寒痰乘虚而凝的。其病在骨间,故用补肾壮骨温阳的药物治之。

2.凡生于关节处必需给其石膏固定,这样使病灶处可得到更好的休息,可加速自身修补及愈合的机能。

案十六、潘××,男,83岁。

病史简述:周身散在性丘疹,已有十年病史,此愈彼发,曾用中西药物治疗,未能根除。

1961年11月3日:除头面部以外,全身有密集成片的湿疹,色红搔痒,黄水浸淫,而以两腿最多,且伴浮肿;大便经常干结,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辨证论治:按皮肤色搔痒而无脂水浸淫,发于上半身者居多,是为风热混于肌肤血络而发生,然该病所发者是色红而脂水浸淫,搔痒不堪,下肢发得更多,并且浮肿,舌苔黄腻,乃风热挟湿浊,混入肌肤血络所发生。因其状如癞皮,故名“湿癞”。治以燥湿渗浊为主,疏风清热为辅,佐以凉血治之。

处方:1.汤方:净蝉衣9g 焦苍术9g 地肤子18g(包),青防风9g 刺蒺藜9g 忍冬藤15g 大生地9g 车前子30g 福泽泻15g 粉猪苓15g 原蚕砂12g(包) 滑石30g 生甘草3g。

2.丸方:净蝉衣60g 焦苍术30g 地肤子30g 青防风30g 福泽泻30g 粉猪苓30g 刺蒺藜30g 白明矾18g 大生地4.5g 金银花30g 蒸苦参15g 车前子30g 甘草12g 原蚕砂30g 香白芷24g 白癣皮30g 杏仁、瓜蒌仁(各)18g。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服4.5g 日服3次。

3.外用洗方:樟木180g 蚕沙180g 明矾120g 土槿皮120g 苦参120g 煎水洗全身,每日洗1次。

方义简释:樟木有除湿止痒杀虫的作用,土槿皮杀虫治疥疮,蚕沙明矾苦参皆能燥湿止痒杀虫,故此方能治疥疮癞癣。

4.饮料方:焦米仁30g(每日用量)煎汤代茶。

应用上述综合治之,计二20余天,周身湿疹全部退净,皮肤转成光滑泽润。

按:1.凡疥疮有脂水渗出者以燥湿为主,然而燥湿之中必加渗湿利水的药品,可以使体内湿浊从小便排出。

2.中医忌口有一定的意义,尤其疥疮病人如吃辛热发物,则疥疮立即发得更厉害,痒得更凶,这足证中医饮食疗法有其一定意义。

案十七、王××,男,4岁。

病史简述:自1959年4月10日起呈弛张型的高热,因而住医院治疗,曾用各种抗生素治疗无效,改用中医治疗症状略有好转,但发热始终没有退净。

1959年9月10日:形体羸瘦,神色萎顿,头项强硬,活动不灵,发热(37.8℃),口干,两腿浮肿,并且作痛,盗汗淋漓,不思饮食,大便不正常,大便内有如孑孓状的寄生虫,脉细而数,苔白而干燥。

辨证论治:病由外感所起,失于疏解,致邪热潜入于内,津液为之受灼,日久则导致体虚里热,盗汗口干诸症。脾胃亦因伏热失于健运而生湿浊,太阴(脾)不制水湿,下注为两腿浮肿,阳明(胃肠)不运湿浊,蕴久而生小虫,故非单纯补益所能治疗,必清伏热,生津扶正,疏利湿浊,以逐虫肿。

处方:炙干蟾4.5g 使君肉3g 白雷丸6g 花槟榔6g 大腹皮12g 茯苓皮18g 五茄皮12g 炒车前12g 银柴胡4.5g 炙鳖甲12g 青蒿9g 双钩藤9g(后下),泽泻、猪苓(各)12g。

每日1帖,连服4帖。

9月14日:热势退净,浮肿亦退,苔干已润,但盗汗淋漓,脉象细数。

辨证论治:热退已净,苔干转润,浮肿退半,但其盗汗淋漓,气虚已极。用汤方以补气固表清热理湿,再配以药粉健运肠胃,驱除虫积。

处方:1.党参15g 炙黄芪18g 浮小麦15g 花龙骨30g(先煎) 生牡蛎30g(先煎) 瘪桃干9g 大腹皮6g 炙鳖甲12g 银柴胡4.5g 车前子12g 茯苓皮15g 香青蒿9g 泽泻、猪苓(各)1g。

2.药粉方:疳积散 炙干蟾4.5g 焦白术3g 使君肉4.5g 炒槟榔9g 白雷丸3g 炒党参4.5g 鸡金炭4.5g 甘草1.5g 陈皮6g 炒枳实3g 焦山楂4.5g 广木香3g。共研细末,每服2分,每日3次。

本方效用:驱虫除积,开胃健脾,帮助消化。

9月24日:盗汗已止,胃口正常,但身发色红而搔痒的皮疹,脉浮缓,苔薄白,腿有浮肿。

辨证论治:时值暑天,此暑风客于皮毛,溜于血络,发为“风疹”,宜辛凉疏散法加减,银翘散主之。

处方:淡豆豉9g 荆芥、防风(各)6g 牛蒡子9g 薄荷(后下)2.5g 金银花9g 连翘g9,粉猪苓12g 蝉衣4.5g 地肤子9g 白蒺藜9g 茯苓皮30g 葫芦壳30g。

9月30日:一切正常,惟腿有微肿。

辨证论治:皮疹已退,一切正常,体质尚虚,腿尚有肿,故再用9月14日处方服四帖以作调理,“疳积散”药粉服三个月,使脾胃机能正常,则身体自然健康。

按:1.小儿患此病者较多,俗称为“小劳病”或“疳积劳热”,本方疳积散,对小儿疳积病治疗辄用获效,有健脾胃助消化驱虫的功用。另外,治小儿疳积病有割治疗法,割在掌面,相当于“合谷”的相对处,切开长1cm深1/3cm(不宜太深),即划破皮层即可,见有脂肪物,将其轻轻的挤出,轻轻的钳去,涂以红汞,盖以纱布,7天愈合,如再给疳积散,其效更佳。

2.该病孩曾用过各种退热药物而发热不退,何故?推测过去的治疗,只顾退热,未顾脾胃,致脾胃积滞不化,生热生虫,气血生化之源受损,元气日益虚损,邪热恋伏不退,所以本病在治疗过程中的健运脾胃疏化虫积之药始终服用,使脾胃健运,元气充沛,发热何会复燃。

案十八、金××,女,31岁,教工。

病史简述:于1960年初,自觉右下腹胀痛,当时在武汉人民医院妇科检查为“盆腔肿瘤”,后来至上海某医院妇科检查及超声波检查,亦诊断为“盆腔肿瘤”,需行手术治疗。由于患者曾经做过二次剖腹产,故不愿再接受第三次手术,来至我院中医科就诊。

1961年10月3日症状:左下腹部觉胀痛,并可扪到9公分大小的肿块,表面光滑,质较软,推之能移动,但有酸胀感,白带不黄不臭,月经正常,体温苔脉正常。

辨证论治:小腹逐渐胀大,左下腹有一肿块,质尚软,推之能移动,此为“瘕块”之质坚不能推动的症状不同。月经按时而来,白带不黄不臭,此症名曰“肠覃”,“肠覃”之成由肝气与痰相结于胞宫所成,胞宫为足厥阴肝经脉所过,故以疏肝气散痰结治之。因其病发缓慢,故用丸药逐渐消磨之。

处方:海蛤粉30g 小青皮30g 京三棱60g 炙僵蚕30g 木香30g 淡海带60g 炙鳖甲15g 煅牡蛎60g 淡昆布60g 蓬莪术30g 炙全蝎30只,炙蜈蚣(去头足)20条。共研细末,稀糊为丸,每饭前服6g 日服3次,开水送下。

按:

1.《内经》有“肠覃”“石瘕”之记述,都指女子“胞宫”的病症,少腹胀大,有月经者为“肠覃”,无月经者为“石瘕”,这些病症与现代的子宫或盆腔附件的“囊肿”相似。“囊肿”属“瘤”一类,所以本人在处方时悉用消瘤的药品。以本方作加减,并治愈“甲状腺瘤”多人。所以祖国医学的“咸能软坚”“坚者消之”“结者散之”治则理论有其一定的科学性。

2.上述的丸方,用于恶性肿瘤效不显。

案十九、马××,81岁。

病史简述:患者于1963年元旦前夕,因火炉通风管被阻,遂昏睡不醒,至次晨被人发觉时,患者口吐白沫,神识昏迷,呼吸微弱,但无大小便失禁现象,即送区中心医院抢救,经八小时后,人才苏醒,苏醒后能清楚回答发病前情况。次日即出院,出院后起身活动无异常,至1月24日出现精神失常,容易发怒,以后发现穿衣袜动作不灵活,步态不稳,答问非所,大便时不能找到家中厕所,以后又发现不认识家中人,大小便失禁,故入院就诊,复于1月31日转我院神经科治疗,用大量维生素C族扩张血管药物治疗,病情有所改善,但精神症状持续存在,故邀中医协助治疗。

2月16日症状:神色萎靡,神志迟纯,有时清楚有时模糊,回答不能切题,易怒,拒绝服药,有时对家人不能认识,食欲较差,口不干,手指震颤,检查不能合作。

体检:神志不清,眼球活动正常,对光反射存在,无眼球震颤,调节反射较为迟钝,二侧上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反射也较迟钝,体温36℃,呼吸21次/分,血压130/90mmHg,舌质光红有裂纹,脉象弦数,脉搏96次/分,X光透视,心肺正常。

化验:血常规正常范围,血沉33mm/1小时,二便常规正常。

辨证论治:八十岁以上老人,其精、气、神三者本来已趋虚弱,复遭煤气中毒,更戕已虚的精、气、神;苏醒后神色萎靡,神志迟呆,可知其“心神”受戕更甚,易怒怕烦,舌红而裂,脉象弦数,是肝肾二脏之阴不足而心肝二脏之阳偏亢,治疗于补益精、气、神之中,偏重于滋养肝肾之阴,宁潜心肝之阳。

处方 (糖浆型):别直参9g 炙黄芪9g 生地、熟地(各)4.5g 制首乌9g 天竺黄6g 玳瑁片12g 明天麻6g 黑山栀6g 鲜菖蒲(去叶)9g 焦谷芽、麦芽(各)9g 当归6g。

上方配3帖,合并一起煎取浓汁,入饴糖150g,加冰糖30g,收成厚糊糖浆状,每服一二匙,每日三服,(注:由于患者拒不服药,但是平日喜吃“枇杷膏”,故而将药熬成糖浆,患者误认为“枇杷膏”,逐肯服之)。

2月25日:神志上午清醒,傍晚模糊,舌红已淡,脉尚有力。

辨证论治:上午为精气充沛,故神志清晰,下午为精气又竭,故神志复糊也。故以原方加减治之,以巩固精、气、神三者之不足。

处方:别直参15g 当归9g 炙黄芪15g 生地、熟地(各)9g 制首乌9g 青龙齿30g 明天麻15g 山茱萸肉15g 枸杞子15g 炙甘草3g 九节菖蒲15g 杭甘菊花15g 谷麦芽(各炒)9g 焦白术6g 苍耳子15g。上方1帖,制法服法如前。

治疗经过,自2月16日开始服中药后,患者神志和精神日渐好转,至3月11日以病愈出院。

按:1.本病的神志迟呆,不宜用针刺治疗,因为患者四外形体俱废,所谓“诸废者不宜针刺治之,当以甘药调之”,所以本病以补药调理为主。

2.糖浆型药剂,最适用于慢性疾病的调治,如慢性气管炎,神经衰弱,胃肠溃疡等,服糖浆药剂的优点有四:一为避免每日煎药的麻烦。夏天可加用防腐剂少许。二可使药性易于被胃肠吸收。三是每日服药为“少量多次服”,适宜胃口不佳者或小儿服用。四是由于糖浆型药剂是“少量多次服”的,可使体内药效持久。

案二十、徐××,男,39岁。

病史简述:于1961年10月份曾患肠炎,以后身体逐渐消瘦,胃口不好,腹中作痛发胀,食后更甚,午后发热,眠时盗汗,经外地人民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用抗痨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至1962年2月间,病症复发,转上海××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及“代谢性肝肿大”亦用抗痨药物治疗,症情好转。出院后,工作不久,在5月间,症状又复发,逐至上海本院治疗。

1962年7月31日:精神萎靡,面容消瘦,不思饮食,腹部胀大作痛,小便短少,但无潮热盗汗。体验:腹围81cm。肝大一指。脐左旁可摸到鸡子大肿块一个,有压痛感,稍能移动,X光透视心肺正常。化验:大便培养结核杆菌未生长,蛔虫卵少量。血常规正常,肝功能正常。

辨证论治:小便短少,腹胀苔白,为水浊内留,脐旁肿块,质硬按痛,脉滑有力,为痰湿凝结于腹壁。治以逐水消散疏化法。

处方:葫芦壳18g 焦白术9g 大腹皮12g 花槟榔9g 炒车前12g 黑丑、白丑6g(各炒),甘遂炭6g 大戟炭6g 冬瓜皮18g。水煎服,每日1帖。

处方:炙鳖甲15g 京三棱30g 蓬莪术30g 葫芦壳炭9g 焦白术30g 炒槟榔60g 制甘遂6g 制大戟6g 黑丑、白丑(各炒)15g 焦山楂6g 焦车前30g。

共研细末,水泡为丸,每服3g 每日之服。

8月14日:服药后,小便通畅,大便每日2次,腹水基本消退,腹围73化分,但是脐旁肿块未见缩小。

辨证论治:腹水减退,肿块未小,今专攻肿块。

处方:鳖甲6g 桃仁9g 槟榔9g 木香6g 三棱9g 莪术9g 海藻9g 昆布9g 枳壳9g 赤芍9g 煅瓦楞30g 煅牡蛎30g。内消瘰疬丸2g(包)。

针灸:天枢、外陵及肿块,每隔天温针灸一次。

经过上述治疗,至9月25日,脐旁肿块完全消失,食欲增加,精神健壮,仍返芜湖工作。

按:1.通过本病例的治疗,觉得:结核性腹膜炎可以用针刺治疗,未见结核有所扩散现象,反而能加速了治疗的效果。

2.凡腹胀属于慢性发展者,宜用丸药辅助汤药治疗,则疗效比单独用汤药治疗要好而且巩固。隔三个月随访,该同志身体良好。

案二十一、宋××,女,45岁。

病史简述:1961年6月间在两侧颈项部及颏部发现能活动的结核数颗,每天有低热二三分,诊断为颈部淋巴结炎,即用链霉素异菸肼治疗,但是身上其他部位皮下也陆续发出结核块,发展到几乎全身均有。于10月8日作左颈部淋巴结摘除术,并作病理切片检查,术后颈部强痛,牵连肩背不能活动,因之转中医治疗。

1961年11月28日症状:患者消瘦乏力,午后有低热,颈项部腋部鼠蹊部等处的淋巴结均肿大,大者如枣,小者如豆,能活动,有痛感,左颈部连肩背牵强作痛。

辨证论治:结核叠叠,虽然色白不红,因其发展迅速并且疼痛,证属半阴半阳而偏于阳。想来该病人平素阴质。

渐生内热,体内痰液受内热煮熬逐成结核,仿海藻玉壶汤法加减治之;其至颈项牵强作痛,作针灸法治之。

处方:海藻9g 昆布9g 海带9g 僵蚕9g 牡蛎30g(煅先煎) 夏枯草9g 大力子9g 忍冬藤9g 大生地9g 左秦艽6g 羌活3g 苍耳子9g 内消瘰疬丸12g(分作3次吞服)。每日一帖,用水煎服,服药一个月,全身肿胀的淋巴结相继消退。

针灸:1.取穴:大椎、肩井(左)、大杼(左)、风池(左)。

2.方法:每隔天温针治疗一次。

本病颈项强痛用针刺治疗20次而愈。

按:1.瘰疬结核属于阴虚内亏,而发生者居多;阳虚而发生者少,悉此病者不论其病势发展急或慢,均需注意起居作息。

2.皮色不变的肿块或结核,以消痰散结疏气通络作为治疗之主法,再根据兼证而参入他法治之。若阳虚者参入扶阳法阴虚者参入滋阴法,血虚者参入补血法,气虚者参入益气法等。

3.“低热”是某种病的兼证。引起“低热”的病因是很多的,故治“低热”必审其因而后治之。本例的“低热”是由阴虚内亏,结核串发,营阴耗涸的继发症状,故用养阴清热,消痰散结的方法治疗后,其瘰疬结核渐消,营阴渐充,则其“低热”自然除矣。

案二十二、沈× 男,27岁。

病史简述:牙齿动摇,口舌和舌苔光剥已经有好几年,最近一个月前(1962年9月24日)因为拔牙齿而引起舌头麻木,曾用维生素B治疗无效,逐转针灸治疗。

1962年10月26日症状:病人自诉舌头前半段麻木,用牙齿咬舌头不觉痛,但是舌上味觉正常,舌头活动亦灵活,验苔光剥,脉象细软,其他体征正常。

辨证论治:牙齿动摇不固,舌苔光剥无液、是平素肾亏阴涸的现象;拔牙后引起舌头麻木,可能是麻醉药物阻碍“足少阴肾经脉”的“经气”所致,因为“足少阴肾经脉”是“系于舌根,散于舌下”的,所以用针刺激发“经气”,用汤药调补肾阴。

1.针刺取穴:风府,聚泉,用中等刺激手法,温针10分钟。

2.汤药的处方:大熟地15g 黑玄参9g 浙麦冬4.5g 制首乌9g 人参叶10片,炙黄芪9g 绿升麻4.5g 水煎服,每日1帖。

3.搽舌药粉:锡类散。

舌上每日搽药粉3次。

综合上面方法治疗,针刺计4次,汤药计服14帖,舌头麻木已经消失,并见连数年的舌苔光剥口苔无津的症状也好了。

按:

1.“聚泉、海泉、金津、玉液”等穴,对舌头僵硬或不能伸缩或舌头肿胀或言语不灵等症,均有疗效。

2.“锡类散”是治喉病的常用药粉。本病用“锡类散”是取其有香窜的作用,以激发“经气”,作为辅助治疗之用。

3.附记:缩舌症:有一40多岁男性病人,舌头不能伸出口腔已有三个多月,遍治无效,逐至本院口腔科转针灸科治疗,病人主诉头胀,口干无津液,按脉弦数,本人诊断为肾水不足,肝火有余。针刺,聚泉,金津、玉液,风府,复溜、行间等穴,内服六味地黄丸,每服6g 每日三服,经治疗三次而痊愈。

案二十三、李××,女,31岁。

病史简述:口内粘膜溃疡,已有一年多,近六个月一发作更为厉害,经口腔科诊断为“阿夫他口炎”,用多种维生素抗菌素及中药治疗,疗效不显,体重逐渐减轻,由口腔科转中医治疗。

1962年8月8日症状:口内粘膜及舌道有溃疡多处,溃疡颜色不深红,呈凹陷的穴孔形态,无特殊臭味,饮食疼痛难受,平时乏力少神、头额胀痛,易怒,口干,耳鸣,少寐,大便正常,小便觉热。

辨证论治:思口疮的病型,约分有三:1.属肺火上炎;其症状多兼燥咳无痰,或痰稠色黄,咽喉红痛作干,寸脉浮大而数,口疮多至白腐形态。2.属胃火上炎:其症状多兼口臭龈肿,口渴多饮,大便秘结,舌苔黄垢,脉实有力,口疮多呈黄腐红肿,溃疡连片。3.属肾阴不足,属火上炎:其症状多兼乏力耳鸣,渴不欲饮,或腰酸背热,溲热色混、脉象偏于细数而不浮大,口疮多呈蛀孔形态,不甚红肿腥臭。今患者的症状是:乏力无神,口疮溃疡不臭,口干不想多喝水,大便正常,小便觉热,舌质偏红,脉细数等,所以辨属肾阴不足,随火上炎为患,至其头胀易怒不寐,为水不涵木,肝阳偏亢的症状,所以治疗必以滋水(肾)涵木(肝)为主,平肝清热为辅。

处方(内服):大生地30g 陈乌梅10个(打) 天冬、麦冬(各)6g 黑玄参9g 鲜芦根一支(去节) 杭甘菊花9g 羚羊角粉0.6g(吞) 石决明30g(先煎),双钩藤15g 金银花9g 人中黄4.5g 鲜荷叶一角水煎。服药法:每喝一口药含在口内半分钟,然后再慢慢咽下。每日一帖,连服28帖告愈。

处方:涂口药粉,西瓜霜9g 硼砂6g 人中白6g(煅),滴乳石6g 西青黛4.5g 人中黄6g 射干3g 寒水石3g 大梅片1.5g(可研末和入)。共研细末,每日涂口腔溃疡处四次。

处方(漱口刷牙):北细辛3g 煅石膏30g 香白芷4.5g 薄荷叶6g 食盐3g 川黄连1.5g 梅片1.5g。共研细末,每日早夜各漱口刷牙一次,作为代替牙膏或牙粉之用。

应用上述方法,综合治疗,至8月29日疮已基本痊愈了。

按:1.口疮虽属小恙,都是顽固疾病之一,尤其是属“肾阴不足泻火上炎”者,对该疾病的治疗,必需内服外搽并施,才可奏效。

2.本病案内的漱口刷牙药粉方,能治牙周炎及蛀牙痛、若加补骨脂9g更有固齿防蛀牙的作用。

3.本病案内的口腔涂药,适应治疗咽喉口腔的炎症及糜烂等症。

案二十四、翁××,女,30岁。

病史简述:鼻孔交替塞已有十多年,平时流感清水状鼻涕较多,时常打嚏,经常头额胀痛,无气喘史,最近三个月来,二个鼻孔俱塞,头额胀痛更剧,五官科诊断为“慢性鼻炎”,曾用“鼻眼净”“苯海拉明”“可的松”“组织疗法”“电疗”及中药针灸等,效不显著,遂转针灸治疗。

1963年2月4日症状:面容白少华,鼻塞不通用口呼吸、鼻涕如水状,检查鼻腔色红、清洁,舌淡胖,脉缓软。

辨证论治:面色白,舌质淡胖,脉象缓软,是肺有虚寒而成鼻塞涕清,因为“肺开窍于鼻”故也,治以浊肺开窍法。

1.针灸法:(1)取穴:迎香,风池,风门,合谷。(2)方法:进针后用短暂捻转手法,再在针尾加艾作“温针灸”二壮,并继续留针二十分钟,每日治疗一次。

2.内服药:红花9g 白芷6g 菖蒲9g 细辛1.5g 党参9g 麻黄1.8g 杭菊花9g 苍耳子9g 薄荷4.5g(后下)。

3.吸鼻药粉:鹅不食草9g 梅片粉0.3g 共研细末,每日吸药粉(少许),吸药粉后要打嚏数个无碍。

治疗经过:2月4日开始治疗后,鼻塞头胀的症状日渐好转,至2月15日止,症状完全消失,病者非常高兴,一个月后随访,情况良好。

按:该病人自诉在他处每隔3天做到治疗一次,效果不大,所以她初诊时对治疗信心不足,我们对病人作了解释,经过辨证论治,选穴定法,用温针治疗一次后,鼻塞立通,因此病人信心足了,要求我们每天给她治疗一次,我们研究后,同意她的要求,经过每天连续治疗十五次,鼻塞头胀等症状完全消失,从这里体会病人果然应当与医生合作,但是做医生的也应多考虑病人的正确意见和要求。这样更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案二十五、陈××,男,17岁。

病史简述:1961年5月12日中午服单方“生半夏”4粒治颈部淋巴结核,吃后10多分钟,即出现呕吐和上腹部绞痛现象,每次阵发性绞痛时间持续约10~15分钟,发作相隔的时间长短不一,最长为数小时,最短为10分钟,绞痛次数约6~8次/日,痛时在床上翻转打滚,手脚发冷,但无发热寒战、黄疸、咳嗽、胸痛等现象,曾二度至××中心医院急诊治疗未愈。遂于5月15日转我院外科治疗,入院后拟诊为“胆道蛔虫症”,(因为患者曾在去年有过一次类似腹痛,驱出蛔虫数条腹痛即愈)用驱虫剂及镇痛药治疗,其腹痛情况未见改善,亦无蛔虫,所以在入院后的第二天进行剖腹探查后行阑尾切除术,手术时发现胆囊周围有粘连,胆总管胆囊均正常,肠腔内亦无蛔虫发现,见到小肠有痉挛现象,在离屈氏韧带10cm处的空肠壁上,发现有“异位胰腺”组织,将阑尾切除,作病理切片检验有轻度炎症,手术后其阵发性绞痛与手术前相同。

化验:血常规(5月15日即急诊入院日)红血球416万/mm3,血色素98%,白血球6160/mm3,嗜中性46%,淋巴49%,嗜酸性5%,血清淀粉酶(5月17日)160索莫杰单位以下,尿醋酮阴性,红血球0-1/高倍视野,白血球0-1/高倍视野。

1961年5月28日:手术后已有十二天,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绞痛与术前相仿,部位在脐上二指,偏右近正中处,腹软无肌紧张,有压痛感,痛时肠鸣音不亢进,粪便带有黑色,体温脉搏正常。检查:血清淀粉酶160素莫杰单位以下(5月24日)粪便虫卵未找到(5月25日)

辨证论治:吃“生半夏”后引起腹痛已有十二天,不能认为生半夏早已由肠道排出而肠道已无半夏毒性的炎性刺激存在,因为腹痛是由吃生半夏而引起的肠道受伤发炎,从大便带有黑色,腹痛部位固定,所以推测肠中受伤炎症没有消失,因之,不能说现下的症状与生半夏无关,治疗当予疏中逐毒,消炎理气。

处方:细川黄连3g 金银花12g 败酱草9g 地丁草9g 连翘壳9g 生米仁12g 枳实、枳壳(各)6g 广木香9g 全瓜蒌30g 花槟榔9g 元明粉9g 生川大黄3g 大腹皮9g。

每日早晚各服1帖,连服4天,腹中绞痛情况及次数已显著减轻,以后以本方作为加减,每日1帖,服至6月9日,腹中绞痛已愈大半。

针刺法:腹部阿是穴,足三里,中等刺激,留针30分钟。

及在绞痛时,一经针刺,绞痛立即停止,胜于服镇痛药物。

6月9日症状:绞痛次数,大大减少,下床行道活动自如。

辨证论治:绞痛症状已减大半,但尚未全除,其肠中的伤处炎症已趋痊愈,所谓“大毒治病十光其六而已”故今以理气和中,作为调治。

处方:广木香9g 制香附9g 金铃子9g 广郁金9g 大腹皮15g 枳实、枳壳(各)6g 炙甘草4.5g 砂仁、蔻仁(各打后下)2.4g。此方调理3天,症状基本消失,再带七帖药回家,服之告痊。

按:1.本病案系属罕见的病例。

2.本人认为本病的病因主要的是由于“生半夏”刺激了胃肠,致胃肠道损伤发生炎性,继而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发生痉挛性的绞痛,经过治疗后绞痛症状较快的消失,由此推测本病例的“异位胰腺”不是腹中绞痛的主因。

3.假如中半夏毒而引起声带麻痹音哑,若时日已久,则在治疗时的内服处方中解半夏毒的药物,仍旧不可少。解半夏的药物如生姜,荠尾,川黄连,银花等是也。

案二十六、陆××,男,34岁,工人。

病史简述:患者在1959年4月24日被二百斤的重物敲伤右侧头脑部,右耳被敲脱三分之二,流血甚多,当场昏倒于地,即送嘉兴人民医院进行抢救,并将脱裂的右耳缝合,昏迷解除后,发现小便失禁,右侧手足瘫痪,神志不完全清楚,每晚不自知的叫喊烦燥,由嘉兴人民医院转入我院,据我院神经科诊断为“脑震荡后遗症”交嘱本人治疗。

1959年5月8日症状:神识不完全清醒,问非所答,有时能自诉头痛,小便失禁,右半身瘫痪,在两耳的前后,手腕、及背部等处发出化脓性疖肿,体温正常,舌质偏红,舌苔干燥,脉象弦数。

辨证论治:神识似糊,右身偏瘫,小便失禁是因脑部受震,经络气血受阻尚未恢复正常所致。由于头部疮痛,疖肿疼痛,故心神不宁,叫吵烦燥。因血分有瘀热,热毒,所以外发疖肿,舌质偏红,按脉弦数为里热之证。治疗以补益气血,镇惊开窍,使神志清醒,烦燥平息,清热化瘀,使血分瘀热瘀毒清除,疖肿可以消退,活血通络,使经脉通畅,活动正常,瘫痪可愈。

处方:党参9g 川芎6g 天竺黄9g 菊花9g 银花9g 紫雪丹(分三次吞)1.8g 黄芪9g 龙齿(先)30g 菖蒲9g 丹皮9g 甘草3g 伸筋草9g 当归9g 石决明(先)30g 天麻6g 桃仁9g 川黄连6g 朱茯神12g 水煎服,每日1帖。

针灸:

1.镇惊安神,治头脑诸痛;取:风府、风池、合谷、太冲、内关轻刺激,留针15分钟。

2.清解血分热毒;取曲泽,委中速针出血。

3.疏通经络,恢复右侧手足活动;取:曲垣、肩贞、曲池、少海、外关、环跳、阴廉、风市、内、外膝眼、阴阳陵泉、昆仑、解溪针右侧穴位,中等刺激,不留针。

4.腰背瘫软;取:命门、肾俞、用中等刺激,不留针。

5.用梅花针轻叩瘫侧,促使患侧活动能力恢复。

外科方面:1.耳道流血,用银杏用二份,八将丹一份拔疔散一份和匀,掺入耳内,每日早夜各掺药一次,换药时将耳内脓血揩净。

银杏散的组成:炙海螵蛸30g 煅龙骨9g 枯矾3g 车丹6g 共研细末,掺于耳内。适应证:耳道流血流水。

八将丹的组成:五倍子48g 大蜈蚣7条,净蝉衣7只,广地龙7条,全蝎7只,上腰黄12g 大梅6g 另研,厚寸香3g另研,共研极细末。适应症及作用:痈疖未成能消,已溃能敛,消炎止痛,去腐拔毒。

拔疔散:蜓蚰、干30g 银朱6g 雄黄6g 梅片1.5g 共研极细末。适应症及作用:疔疖初起或已成都可应用,止痛消炎退肿。

背部痈肿,切开引流后,用“辛消散”搽于疮口内,用“生肌玉红膏”敷贴之。每日换药1次。

辛消散成分:白川30g 银朱3g 月黄15g 共研细末。适应症及作用:发背对口疽已溃者,用之可使腐肉脱落,新肉生长,收口迅速。

治疗经过:用上法治疗后第二天,尿失禁现象减轻,瘫痪的手腕能活动,神志完全清楚,能对答问话。一星期后,右侧瘫痪的膝关节能自己伸屈并能上举;右侧瘫痪的上下肢肌力轻度减退,腱反射仍弱。二星期后,能扶卧行走,并能用患手推筷进食。治疗三星期后,于1959年6月2日出院,出院时能独立行走,右侧本来瘫痪的手足肌力稍弱于左侧。

按:1.患者受伤后二星期来,瘫痪及尿失禁现象未好转,其脑部经络功能未恢复正常,用中药针灸,疏通经络,调其气血,则瘫痪及尿失禁现象可有改善之机。该病例运用中药针灸治疗后,在短期内恢复健康,给我本人今后对脑震荡患者的疗效有了初步的概念和认识。

2.脑震荡后遗症偏瘫的治疗,除内服药物外用针刺外,而梅花针叩打的配合治疗很为重要,因为梅花针叩打刺激,有利于肢体活动的恢复。

3.对脑震荡后遗症的患者的治疗,内服药方中以养血益气,滋肾补脑为主法,再根据兼证配用镇摄止痛,宁神、开窍等法。

案二十七、陈××,女,45岁。

病史简述:曾在1956年时右侧小腿红肿,经服药后好转,在1958年右腿红肿又发作,经××医院治疗,诊断为“丹毒”,虽经中西药治疗后,其红痛消除,而下肢小腿逐渐增粗;左腿亦渐增粗。至今年(1962年)11月13日全身酸痛,恶寒发热,16日左小腿红肿热涌,18日红肿处出现大量水泡,且有少量渗血,于22日入我院治疗,症状减轻,但是左小腿内侧有一溃疡(约1.5cm×1.5cm大小)尚未愈合而出院,转中医治疗。

1963年1月19日症状:患者身体肥胖,左小肢小腿红肿,似橡皮肿,踝关节周围肿大为44公分,在内踝上18cm处有溃疡二个; 一为5×4cm大小,一为1.5×1.5cm大小,相联在一起,疮口肉芽突出疮面,一似蕈状,按之坚硬,毫无痛感。自诉素有“脚癣”,自发现“流火”后“脚癣”自愈。

辨证论治:患者体胖,素有“脚癣”,所以知其为“湿体”;自患“流火”之后,“脚癣”自愈,湿浊无路排减,混于血络,湿蕴生热,发为流火(丹毒)。“流火”屡发不愈,逐成“大脚风”(橡皮肿),“流火”结毒遂生溃疡;现在左小腿红肿未退,血络湿热未净,疮口有肉芽突出如蕈,所为“胬肉”,“胬肉”全无知觉,亦可称为“死肌”。所以用腐蚀药腐去“死肌”再用生肌药吸口;同时内服“加味三妙汤”以清湿热。

处方(内服):细川黄连2g 川黄柏9g 炙甘草3g 牛膝9g 焦苍术6g 金银花9g 粉丹皮9g 希莶草15g 京赤芍9g 鲜生地30g 块滑石18g 炒车前12g 水煎,空腹服药,每日一帖。

处方(外用):“消管膏”薄贴在胬肉上,每二天换药一次。

治疗经过:病人来门诊治疗三次后,突出的胬肉逐渐蚀上,红肿亦有消退现象;至第四次门诊(1963年1月31日)治疗后,回到家中突然发寒热,左腿自膝以下至足趾肿胀红痛。

1月31日症状:左腿自膝弯至足趾红肿疼痛,左小腿中部周围肿大为49cm,足背中部肿大为37cm,溃疡约在内踝上8cm处一为5×4cm,一为1.5×1.5cm,胬肉已平,精神困乏,面色潮红,体温39℃。脉率120次/分。

辨证论治:左小腿突然红肿疼痛,其原因估计有二:一为从家中到医院看门诊的路程较远连同治疗所需时间约半天,小腿下垂时间过长,致血脉不能畅通,壅滞于脉络,助长红肿发作的机会。二为可能疮口感染或因腐蚀药物的刺激,故突发为红肿热

验方:复方蝉衣丸

用复方蝉衣丸治疗慢性荨麻疹。

复方蝉衣的组成:蝉衣6g 麻黄4.5g 生地炭12g 丹皮12g 白芷9g 白蒺藜9g 荆芥4.5g 防风4.5g 当归6g 赤芍9g 大力子9g 桑白皮15g 党参9g 薄荷4.5g 浮萍9g 地丁草9g 川黄连3g 黄芩9g 蒲公英15g 黄芪9g 豆豉12g。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功用为祛风、散表、清热、凉血、止痒,兼益气养血。日服3~4次,每次6g 开水送服。一般7~14天开始见效,连服60天,以巩固疗效。同时用“外洗方”洗浴或揩身。“外洗方”的组成是:樟木90g 苦参片30g 浮萍30g 明矾30g。用纱布包扎好,入锅内加水3000毫升左右,煮10分钟后去纱布药包,用药水洗浴或揩身。

注意事项:忌食酒、辣、海腥、虾、蟹、羊肉、蒜、韭、毛笋、雪菜等发物。

论文

"衬垫灸”393例疗效观察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83年第2期第36~37页

摘要:1979年10月至1981年10月,我们随中国第三批赴摩洛哥医疗队在塞特省哈桑二世医院工作期间,仿“太乙针灸”、“雷针灸”和隔姜灸,创造了“艾火针衬垫灸”,简称“衬垫灸”。现将“衬垫灸”治疗393例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衬垫制作方法:用干净的白布5~6层,新旧不论(有色的布亦可,化纤布不能用)。取干姜片15g煎汤300ml左右,与面粉调成薄浆糊,把5~6层白布制成硬衬,晒干后剪成10cm左右方块备用。

施治操作方法:右手持已点燃着的艾条(上海牌灸用药条),左手持衬垫放在施治的穴位(或部位)上,将艾条点燃的一端按压在衬垫上,约5秒钟左右,施治的穴位(或部位)即觉灼热,此时立即提出艾条,称为“一壮”。然后将衬垫稍转动一下,再放在原穴位(或原部位)上,再将艾条点燃的一端按压在衬垫上,约5秒钟左右,原穴位(或原部位)上又觉灼热,立即提起艾条,称为“二壮”。如此施治5次,即“五壮”后,再更换其它穴位(或部位)。以施灸的穴位(或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晕为限。

疗效对393例计13种病症作了疗效观察,其有效率分述如下:指(趾)关节痛80%;颈、胸、腰椎痛90%;胸骨,肋骨痛90%;足跟痛70%;遗尿90%;阳萎80%;类风湿性关节炎50%;腕,踝,膝关节痛90%;网球肘痛90%;肩关节炎90%;慢性胃肠炎90%;哮喘80%;鼻炎,鼻塞90%;平均有效率83.07%。

针灸结合埋线疗法治疗1053例哮喘疗效观察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85年第1期27~28页

摘要:从1979年10月至1981年10月我们随中国第三批赴摩洛哥医疗队在塞塔特省哈桑二世医院工作,在这期间我们采用针灸结合穴位埋线疗法,对1053例哮喘进行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取穴处方和施治方法

1.取穴处方:(1)第1组穴位处方(针刺):定喘(双)、膻中、内关(双)、丰隆(双)。如有鼻塞者,加迎香(双);体虚食少者,加足三里(双);喉痒作咳者,加天突。(2)第2组穴位处方(拔罐):身柱、屋翳(双)、膏肓(双)。如体虚肾亏者,加肾俞(双)。用5cm左右口径的玻璃瓶给病人拔火罐5~10min。(3)第3组穴位处方(埋线):定喘(双)、膻中、鱼际(单)、丰隆(单)。如埋线弱者,加足三里(单);喉痒作咳者,加天突。

2.施治方法:(1)先取第1组穴位处方,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在留针的同时按照第2组穴位处方拔罐,留罐5~10分钟。一般针刺治疗8次后按照第三组穴位处方作穴位埋线疗法。

3.穴位埋线方法:用“0"号羊肠线1~1.5cm长放入9号注射针头内,该注射针头作为“套管”,用26号2寸长的毫针剪去针尖作为“针心”。先将已放有羊肠线的9号针头刺进穴位皮下的浅肌层后,再将“针心”插进“套管”内,把羊肠线挺入穴位的浅肌层,然后将“套管”“连同针心”全部拔出穴位,覆盖无菌消毒纱布于穴位的针孔上,用胶布固定。口服四环素0.25g(每次),每日4次(儿童减量),连服5天,以防埋线穴位感染。由于我们采取比较严格的消毒,在本组1053例的埋线病人中,没有1例发生埋线穴位感染。穴位内羊肠线一般4~6个星期被吸收,不留有疤痕或结节,故可以在原穴位上作第2、第3次……重复埋线。在四肢上的穴位,如鱼际、内关、丰隆、足三里等穴,每次作单侧埋线,一般第1次先埋左侧,以后第2次再埋右侧,交替埋线。第1个疗程结束后,隔4~6个星期可以作第2个疗程(8次针刺治疗加1次埋线治疗为1个疗程)。

疗效:各年龄组有效率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见表)。

讨论

1.针灸结合埋线疗法有利于提高和巩固疗效。我们曾观察10例单纯用埋线疗法的患者,疗效一般维持4~6个星期,例如有一位8岁的哮喘男孩,不肯接受针刺治疗,仅进行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埋线后5星期内不发哮喘,5个星期后哮喘又发。多次重复的埋线治疗,效果都维持在5个星期左右。我们又观察8例单做针刺治疗的患者,看到症状有所减轻,但疗效一般只维持5~10天。经采用行针刺治疗8次,而后再给予埋线的治疗方法。比原来单一的针刺疗法或单一的埋线疗法的疗效有了明显提高,有效时间也得到了延长。我们认为针刺治疗哮喘可以在较短时间见效,症状往往即见改善,但是不能维持较久,疗效不巩固,易复发。而埋线疗法则相反,不能即刻见效,一般在埋线后3~4天左右症状才逐渐缓解,但疗效持续时间较长。故我们采用针刺结合埋线疗法,这样既可以针刺后迅速取得哮喘症状的缓解,又可以在埋线后巩固疗效,延长作用时间。故本疗法具有见效较快,疗效巩固和作用时间长的优点。

2.本疗法在不同年龄组中疗效有明显差别,年轻者效果较好,年长者效果较差。本组1053例中,无效者210例,绝大多数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我们认为服用激素者或年老体弱者疗效较差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所以给予针刺和埋线治疗后不能有效地激发机体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不能提高免疫水平及抗病能力。

3.《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肺开窍于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肺在窍为鼻。”本组1053例中,伴有鼻炎、鼻塞或易嚏者共有636例,占60.4%。哮喘患者多肺气虚弱或肺气壅滞,致鼻窍不通。对哮喘患者伴有鼻炎、鼻塞或易嚏时,加刺迎香穴,以疏通鼻窍,提高哮喘兼有鼻疾者的治疗效果。

针刺治疗震颤麻痹症30例临床观察

出处:中国针灸 1989年第6期第16页

摘要:震颤麻痹症又称巴金森氏病,症状以肌肉强直、震颤为主,在祖国医学中归属“肝风”、“内风”范畴。临床治疗本病30例,报道如下。

治疗方法

取穴:四神聪、风池、合谷、阳陵泉、太冲等穴用泻法,太溪用补法。随证加减穴:口干舌光红脉细数者加复溜用补法,腰背酸痛强直者加命门、肾俞用补法,便秘、苔黄加足三里用泻法,言语不利加涌泉、上廉泉用泻法。

用32号1.5~3寸毫针刺入穴位,除涌泉、上廉泉施手法得气后即可出针,余皆留针30min,每10min行手法1次。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休息7天进行下一疗程,3个疗程评定疗效。

治疗效果

30例中,痊愈5例,占16.7%,显效9例,占30%,有效10例,占33.3%,无效6例,占20%,总有效率80%。

体会

1.从本病发生的年龄来看,本组30例均在50岁以上,治疗原则以补肾益精,平肝熄风着手,本组有效率80%。

2.四神聪是经外奇穴,主治中风、头痛、目眩、癫狂等症。这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穴在百会穴四周,针刺范围较大,对头脑部影响也较强。临床还观察到针刺该穴后,患者头部即有清醒感和轻松感,可减轻肢体震颤的程度,这可能是对脑的黑质及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变化有改善作用。

秦亮甫老师学术经验拾零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2年第1期第1~2页

摘要:秦师提出了“主取督脉,以治四肢疾病”的观点。

1、辨证正确,治疗精当

辨证正确,配穴精当,是秦师疗病的特色,他认为:治病必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只有辨证正确,治疗才能无误,只有切中病机,直捣病所,方能克敌制胜。秦师临症,首先务必辨清病在何经何脏,气血孰盛孰衰,寒热阴阳,邪正偏胜,然后再组方配穴。对虚损病人,常从脾胃入手,取足三里、三阴交,因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强则气血充沛。对情志疾病,必从心肝入手,取内关、照海、太冲,因肝主疏泄,心主神明,肝气条达,心神安宁,则情畅志宁。对肺实咳症,常取少泽,鱼际、孔最、以直驱其邪。对肺虚痰多者,往往取足三里,太白、太渊、偏历,原络相配,培土生金。而对久咳气喘,则多取中府、肺俞、肾俞、太溪,以肺肾同治。治肾精亏损者,必须肾俞,命门,复溜,太溪,以阳中求阴,阴中求阳,使阴得阳助而源泉不竭,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2、主取督脉,以治四肢疾病

在学术观点上,秦师能博采众长,把中西医理论融会贯通应用于临床。“主取督脉,以治四肢疾病”是秦师治病特色之一。督脉行脊里入于脑髓。肾脉贯穿脊柱,属肾,肾主骨、生髓,肾督二脉的关系密切。故凡是影响四肢功能的疾病,如关节炎、中风后遗症、脊髓炎、进行性肌萎缩等,秦师都认为与督脉有关。现代医学理论认为:脑与脊髓发出的外周神经支配四肢的感觉、运动,当有关致病因素造成外周神经病损时可出现四肢的感觉异常,运动障碍或肌肉萎缩等症状。纵观中西医理论,衷中参西,秦师改变了传统的治四肢疾病仅在局部取穴的治法,提出了“主取督脉,以治四肢疾病”的观点。“主取督脉”的选穴原则是:上肢疾病主取大椎,因大椎与全身阳经交会,能疏通四肢的气血经络,尤以上肢头部为主。下肢疾病主取命门,命门穴为培土元补肾,强健腰脊之要穴。肾之精气充足,则下肢强劲有力。加之用梅花针在督脉行经部位叩打后拔罐,每能获得良效。

3、针药结合,速蠲病痛

"一针,二灸,三服药”是秦师治病方法的原则。《素问·移精变气法》云:“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针药运用得当,往往能相得益彰。秦师常说:针、灸、药各有所长,不能偏废,秦师临证,凡遇初病、急症,首先针刺,以针刺取效之立竿见影顿挫其来势之猛烈。如呕吐频繁,汤水难进之病人,秦师用针刺天突、内关、中脘、足三里,一诊即能使呕恶缓解,二诊而能进食,呃逆止。6小时后复逆,但呃势已轻,第二天原穴再针,4次而愈。凡遇久病、虚证、寒证则以灸法为主,以灸之温热能祛寒补虚。如长期咳喘不愈者灸大椎、肺俞;慢性泄泻,缠绵不愈者灸天枢、足三里,畏寒痛经灸关元、三阴交。而对一些重症,危证,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则往往针药并施,双管齐下,以针刺导其先,以汤药荡其后,每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经络学说与辨证施治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3年第4期第28~29页

摘要: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指导着中医临床的辨证施治。仲景先师《伤寒论》中的六经分证论治及针药结合应用,就是经络学说与辨证施治相结合的典范,故经络学说绝非针灸专业所专用。作者作举7例简述经络学说在辨证施治中的应用。(略)

主取督脉以治杂病

出处:中医杂志 1991年4期216~217页

摘要:秦亮甫善治杂病,其思路与方法,有独到之处,他据督脉之生理功能,结合现代医学,灵活应用于临床,是他治疗杂病的一大经验。

1、主取督脉以治脊柱病

此处所言的脊柱病,包括退行性病变、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等所引起的脊柱病,如病于颈椎,患者则出现颈部活动障碍,上肢麻木酸痛,头昏呕吐,或胸闷,呼吸困难;如病于腰椎、骶椎,患者则突发性腰部活动受限,下肢不能迈步行走,或下肢僵硬,瘫痪于床上。该病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秦老认为,脊柱乃督脉所过,在受风寒湿邪侵袭时易导致督阳痹阻,气血瘀滞,脉络失养,因而出现局部的酸冷板滞等症状。治以温煦督阳,活血通络。同时,主取督脉穴位针灸,以达到祛风寒、化瘀滞、和畅督阳而止痹痛之作用,采用温通督脉之中药,振奋督阳,协调阴阳,以率诸阳而祛邪。

督脉行背部之中,正是脊神经分布区域,和针刺督脉穴位,能激发神经冲动之传导,从而减轻压迫,消除炎症,改善症状。

2、温通督脉以治哮喘

秦老认为哮喘病因,或为卫阳虚弱,外邪侵入;或为脾肾阳虚,阴邪内恋,或为痰湿之体,助饮停留,转化为虚实夹杂,但其根则为阳气不振。秦老用温通督脉配以定喘化痰的中药做成外敷药,敷于督脉之上,主取大椎、陶道、身柱穴位,每隔2~3天敷药1次,每次1~2小时,10次为一疗程。秦老治用督脉诸穴,大椎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合穴,周身阳气之所聚;陶道系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之会穴,有解表、退热作用,身柱是有降逆止咳平喘之功能,三穴共用,有散寒通阳,平顺之功效,同时再配以内服药,以内外标本合治,每每取得显著疗效。

3、平补平泻督脉以治高血压

高血压病属于眩晕、头痛范畴,秦老认为,该病的根本病机是阴阳失衡,可因阳气偏胜,而阴相对不足,亦可因阴虚而不能制约阳气。督脉为阳脉之海,具有总督、统率全身阳气之作用。因此,秦老着重于督脉的调理,来协调全身之阴阳,以达到祛病的目的。在治疗方法上,采用平肝潜阳,养阴潜阳合芳香醒脑等中药,做成外用药包,嘱病人睡时枕于后脑颈项,使药物作用于督脉的风府、大椎部位,其芳香气味透达于百会,从而达到平补平泻督脉,使之阴阳平衡,疾病向愈。

针灸治疗疑难杂症(一)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3年第1期22~23页

摘要:笔者先后5次赴法国斯德拉斯堡的刘易斯·巴士德大学医院作针灸理论和临床讲学,在临床教学中应用针灸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现择要介绍如下。

病例1.吃指甲病

35岁,女,法国女医生,未婚。从小喜吃自己指甲,一直吃到35岁,本人非常痛恨,决心改掉这一恶习,请了精神神经科医师多年治疗,无效。笔者认为指甲属肝,因为肝主筋,指甲为筋之余;左脉细弦软,舌质偏红是肝阴不足;右脉滑实有力是胃火偏亢,因为舌苔薄黄,大便干结。在一般情况下是木克土,现在是土反侮木,所以经常要吃指甲,故治疗要泻胃火,补肝阴。取穴:补肝阴取补曲泉、太冲,因为曲泉是肝经的合水穴,水能生木可补肝阴;补太冲,太冲是肝经原穴,因为肝病取原,故取太冲以补肝虚。补复溜,复溜是肾经的经金穴,金能生水能起补肾阴的作用,肾阴足了,肝阴也足,因为“乙癸同源”。泻足三里、丰隆、太白,泻这三穴,主要是清脾胃之湿热。抑胃火之亢盛。加泻八邪、印堂,因泻印堂起抑制大脑兴奋的作用。经过6次治疗(每周2次),病人已基本不吃指甲,后改为每周1次,经12次治疗,恶习已改正。

病例2. 头部带状疱疹并发昏厥

72岁,男,住院病人。因头面部带状疱疹入院,住院时期病势继续发展扩大,继而引起神志模糊,当时体温39.3℃,脉弦洪大、滑数,呼吸急迫,口闭,无法看到舌苔,我认为这是热毒内陷,急予开窍清热解毒治疗。于时泻人中、风池、内关、病人稍有此清醒;再泻合谷、曲池、涌泉、足三里、血海、太冲。根据针灸治则:“寒则留之,热则疾之”,所以均不留针。一日针2次。经过2天治疗,病人清醒。见舌红绛裂,于是以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为主,取穴:带状疱疹周围皮下针(皮下围针);曲池、合谷以清热解毒;补三阴交、复溜,以补被热毒耗损之阴。每日针1次,穴位不变,留针5分钟,连续治疗3次,病人情况大有好转,疱疹有收敛现象,体温下降至37.5℃左右,于是改为留针10分钟。共计治疗11天,疱疹收敛结痂脱落,第14天出院。

病例3. 结肠手术后引起呃逆10天

68岁,男,住院病人。呃逆不止。舌苔黄燥腻,脉弦滑数。根据中医辨证,认为是结肠手术后,胃肠功能减退,湿热留于胃肠,引起胃气不降。脉为弦滑数。乃属肝气横逆于胃,胃气更不能下降,肝气、胃气两气上逆,因而呃逆不止。治则应以和胃降逆,疏肝理气,清理胃肠湿热。取穴:泻足三里、丰隆以使胃气下降,兼有清理肠胃湿热作用;泻行间,因为行间是荥火穴,是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泻行间同时再泻太冲,以挫肝气横逆及加强行间的降逆作用。泻中脘帮助足三里、丰隆和畏降逆,清理胃肠湿热。先用手法刺激后接电针,留针10分钟,呃逆停止,留针15分钟去针。针1次即获痊愈。

病例4. 胸腹游走性胀气

60岁,女,麻醉科医师。游走性胀气三个多月,胀气时大小像皮球一股气在乳房下,经常由左移动到右,质软,胸闷难忍;有时移动到脐旁及小腹部。诊脉弦滑,大便干燥,二天1次,舌苔薄黄,胃口正常。辨证分析:脉弦滑,属肝气亢盛;胸胁小腹为肝经所过,肝气失于条达,引起肝气循经作胀在胸、胁、脐旁、小腹,治疗应疏调肝气,泻太冲、行间,宽胸和气,泻内关、足三里、丰隆,在局部拔火罐。每周治疗2次,并且嘱每天吃2只生梨,以通利大便,舒畅气机。经3次治疗,胀气消失80%,共经治疗7次痊愈。

病例5. 月经不调

30岁,女。月经2或3个月来1次,这次已3个月未来,曾用黄体酮等药无效,病人面色无华,苍白,舌质淡白,脉细软,胃纳差,夜寐欠佳,时有心慌。辨证:由于气血二亏,造成月经延期,应当补其气血。根据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今气血生化乏源导致冲任二脉失调。取穴:补足三里、三阴交。使食欲增加,则气血生化有源。再用八脉交会穴,补列缺、公孙,以调补冲任两脉。灸关元、气海,因为关元、气海能补益元气,用直接无疤痕灸,灸三壮,足三里、三阴交用温针。2次治疗后月经来潮。

病例6. 一年来白天不会讲话,晚上会讲话

54岁,女,因丈夫死后引起,病人睡眠不安、多梦、胸闷、心慌、腰酸、胃纳差、口干,大便溏薄,左寸超过腕横纹,脉浮而细数,关、尺偏沉细软无力。据病人书述白天舌体僵硬不会动,到晚上舌体变软能够说话,但天亮又不行。中医辨证:脾肾经脉,到达舌体,而舌又为心之窍,由于丈夫突然死了,病人伤心过度,损伤心、肺之气,加上忧思伤脾,惊恐伤肾,故脾气肾精受损,再则其食欲不振,大便溏薄,使气血生化不足。左寸脉浮细,超过腕横纹为心火亢盛,心血不足,故心慌多梦、失眠。为什么白天不会说话而晚上会说话呢?因为白天属阳,晚上属阴,白天的阳与亢盛的心阳相结合,阻遏虚亏的脾气肾阴不能上充于舌。再则,悲伤肺,致肺气郁结,进一步阻止了脾肾阴气的上承于舌。夜晚属阴,脾肾之阴气受夜晚阴的协助,而白天的阳和心阳受夜晚的阴抑制,所以脾肾之阴气能上润于舌,故而能恢复讲话,这也是中医所说的“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道理之一。所以对该病人应以补脾气肾阴之虚,降心阳之亢,宣通肺气之郁结为原则,故泻神门,以降心火;泻内关,以宽胸散郁。根据中医理论,“阳乔为病,阳急而阴缓”就是说阳跷脉气亢盛会引起失眠,所以补阴跷郄穴交信,协助复溜壮水制阳;泻阳跷的郄穴附阳在协助神门、内关以平亢阳,阴阳平衡,能够寐安,则有利于精、气、神的恢复。加三阴交补三阴之阴,补足三里增加食欲,有助于气血二补。再刺涌泉、上廉泉以引导脾气肾阴上注于舌。第1次无效;第2次仍无效,但睡眠改善;第3次已能说话;第6次巩固疗效。

病例7. 腹痛

78岁,女,腹痛10年。由于子宫肿瘤作子宫加附件切除,手术2个月后每隔7~10天腹部必大痛1次,已有1年多病程,因长期服用止痛药,引起胃纳极差,伴有频繁早搏。症见消瘦、便溏,日行2~3次,疼痛从剑突起向下至小腹,脉沉细而间歇,三五不齐频繁早搏,舌质淡白,我认为疼痛以拒按喜按来辨别虚实更为重要,于是用灸法。灸中脘、梁门、关元、天枢,均为无疤痕直接灸,每穴灸5壮,同时灸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腹部穴位作为直接治疗起到温补中阳,驱散脏寒的作用;足三里、 三阴交以补中益气;三阴交、太溪,温补脾肾之阳。病人第1 次用灸法的同时,嘱病人去心脏科诊治心脏疾病。隔2天患者来复诊,结代脉的现象消失,腹痛未发,大便转为日行2次。原穴继续用灸法治疗。第3次复诊,病人大便次数减为1次,腹痛未发。以后每周来灸1次,共计灸治5次,痊愈。

针灸治疗疑难杂症(二)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4年第1期第5-6页

摘要:笔者曾在1980~1981年参加中国赴摩洛哥医疗队,利用针灸治疗不少疑难杂证,现从《临床随诊笔记》中择要摘录如下。

例1 暴厥

在1980年5月的一天夜间,急诊送来一位32岁男性车祸病人,昏迷不省人事,经内、外科医生检查,无任何内外伤,要求本人会诊。病见病人双目闭合,手足瘫软而温暖,仰卧于床,人事不省,呼吸如同常人,呼喊其名及用复苏药催醒,毫无效果。按脉缓软无力,寸脉过腕而浮软。辨证认为,因受惊而引起气血逆乱,致人暴厥,此乃与“扁鹊治虢太子之死”是有类同之处,为:“假死”也。

治拟予开窍催醒之法。于是,先刺涌泉,病人足动了,继扎人中,头动了,再加针合谷,病人双眼睁开了,神志逐渐清醒,并针中脘,病人嘘气,即能够说话,病人家属和在场医务人员均惊喜异常,连声道谢。

例2 脑震荡后遗症头痛证

一位35岁女性病人,7岁时曾因车祸而昏迷2天,以后常感头痛。12岁开始,左后脑疼痛,继而再出现整个头痛,每天发作1次,不能下蹲,蹲着头痛更剧。曾服用多种止痛药,效果不显,遂要求针灸治疗。见病人面色较苍白,舌淡,但脉象偏弦。此正虚而有瘀阻于头部血络。针左侧风池、头维、神庭、印堂、百会。神庭、印堂用电针轻刺激;更取绝骨以补脑髓;配合谷以镇其痛。至7月25日,第4次就诊,病人诉头痛明显减轻,每天轻痛2~3小时,并能自行止痛,同时下蹲时,头不再痛,针刺治疗8 次,病人精神良好,头痛消失。

例3 渗出性膝关节炎

某通讯社一位记者的母亲,65岁,左膝关节漫肿,不能步行,经X线摄片示“关节内积液,伴有炎性阴影”,骨科医生诊断为“渗出性关节炎”。症见左膝关节色白漫肿。按脉缓滑,苔薄白腻。此痰湿滞留于骨节,病属“鹤膝风”,此阴证也。应用温散湿痰法治之。取内外膝眼、血海、梁丘、阴陵泉、足三里,均左侧,温针3壮。嘱病人回家用衬垫灸(参考《上海针灸杂志》1983年第2期36页“衬垫灸”393例疗效观察),每日1~2次,每周针灸3 次。针灸7次后,于7月4日再摄片示,关节内渗出已被吸收,炎性阴影消失。病人左膝肿痛解除,行走自如。

例4 过敏性鼻炎

某大臣,突然患过敏性鼻炎,曾用滴剂治疗无效。因要参加国宴,急于解除病痛,由我驻摩洛哥大使陪同去诊治。按脉浮缓,苔薄。据脉与证,此乃外感风寒留于鼻道,当疏风散寒。取颧?s透上迎香、迎香;合谷、足三里用温针;大椎、风门、大杼3穴用“衬垫灸”以温肺散寒。针灸1次后,鼻不流涕,令人惊奇。翌天患者欣然参加国宴。

例5 连续性嗳气

50岁妇人,持续性嗳气已有3天,伴胸痛,服用多种药物,嗳气仍然不停,来急诊就治。当时按脉寸关弦滑,但尺脉沉细。辨证此胃气上逆,肾气不纳,故连续嗳气不停,当拟纳气降气为主。针中脘、气海,并用“衬垫灸”以降气纳气;泻内关、足三里以宽胸和胃,先用手法强刺激5~6次后,接上电针,当电针刺激5分钟后,我突然加强刺激,病人一吓,嗳气变轻了,再留针5分钟,病人嗳气就停止了,共计留针40分钟,留针期间,病人无嗳气,取针后,病人走出诊所而回家。此乃“亢则害承乃制”治则之变法也。

例6 胆囊术后切口疼痛证

一位五官科医生,40岁,因胆囊炎、胆石症而作胆囊切除术。术后切口终日疼痛,腹胀,紧张时则发嗳气,曾用内服药、外敷药,腹胀,紧张时则发嗳气,曾用内服药、外敷药、电疗等切口仍疼痛,要求试用针灸治疗。检查见切口疤痕平整,惟色黯红,触之则痛,腹胀,叩之鼓音,脉偏弦滑,苔薄。取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调和胃肠气机之紊乱,以达理气消长。取合谷、太冲、印堂,以镇静、调整中枢神经之兴奋。切口处用“衬垫灸”以活血化瘀,嘱病人自己每天“衬垫灸”以活血化瘀,嘱病人自己每天“衬垫灸”1次,共治3 次切口疼痛消失,腹胀、嗳气亦愈。

例7 痛风伴四肢浮肿

摩洛哥王室人员,男性,76岁。患者素有右心衰竭,肺动脉瓣闭锁不全,并闻及收缩期杂音,常年使用心脏病药物治疗,症见四肢疼痛,浮肿;两手抖动,不能持物,手背、足背肿胀,手不能握拳,足不能行走,左肩疼痛难忍,两膝软弱,气短乏力,必需搀扶才能起立行走。血检尿酸3次偏高。经有关专家药物治疗,病情继续进展。诊脉间歇,右脉弦滑,左脉细弱,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腻。左脉微弱为阴血虚衰,心肾之阳不振;右脉弦滑为气滞六腑,三焦失于通利,所以症见四肢肿胀,气短乏力等症。更受风湿外邪乘虚入侵经络;留于关节,而成为骨节疼痛。治拟利水渗湿,扶阳强心益肾,通利三焦气机,水湿得以渗泄,佐参疏解。当标本兼顾法治之。取心俞、肾俞、大椎,拔罐。大椎为手足三阳交会之穴,以振奋阳气;心俞以强心宽胸;肾俞以补肾益阳;3穴为主穴。上肢取肩髃、曲池、曲垣、肩髎、合谷;下肢取内外膝眼、昆仑、足临泣、太冲;加阳池、中渚以通利三焦;足三里、三阴交以健脾化湿,生化气血,太溪合肾俞以补肾益阳,使气化则水湿能出焉。上穴均用温针。连续诊治5次,手背肿胀渐退,能见手背浅静脉,足背肿亦见逐渐减轻,已能独立行走及上楼,两手抖动现象也大大减轻,心脏收缩期杂音改善。诊治第7次,四肢肿胀基本消失,骨节疼痛解除。随访2次,病人情况良好,已能自由起立行走活动。针灸治疗告一段落,但仍嘱病人继服心脏药物。

例8 脊柱疼痛证

45岁,女性。脊柱疼痛3年,用遍药物治疗无效,影响弯腰、俯仰等活动。症见病人面色无华,较为虚弱,脉细软,舌淡苔净。病人因从未作过针灸治疗,对针灸甚为恐惧,但又想作针灸治疗,心理较矛盾。根据病情,病体虚弱,针灸书说:“虚极莫针”,再加病人怕针,于是用“衬垫灸”,在每一脊柱关节温灸,每天1次,共治8次,背脊疼痛消失。此病为阳气虚衰,气血不足,骨节失于营养所致,故用“衬垫灸”之能温阳益气,又有通行血之作用。

秦亮甫治疗白血病并发肛脓肿的临床经验

出处:上海中医文献杂志 1994年第2期第29-30页

摘要:白血病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血液病,病人常因感染及出血二大并发症而死亡。感染中,并发肛周脓肿者尤为多见,临床上病人常表现为持续高热,体质情况一般均较虚弱,所以感染不易控制,往往因感染而死亡者有之。

秦老认为本病属中医的“脏毒”、“肛痈”之范畴,对本病的治疗提出“腐去肌生、清热解毒”为首要大法。“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只有祛腐才能生新,只有重用清热之药才能使热毒得以控制,去腐之药乃治疮疡之要药,清热之药为治疮疡之君药。所以治疗上,清热解毒与去腐生肌药同用。去腐生肌用珍珠母、炙象皮、制乳香、炙没药为要药;清热解毒则重用蒲公英、地丁草、败酱草,配以苦寒泄热的黄芩、山栀、使热毒得以控制;辅以消肿托毒,选用皂角刺、炙山甲片、芙蓉叶使脓肿得以消散。配伍中用皂角刺配银花消肿解毒,配黄芪、没药以内托疮毒,以利疮毒早溃。

其次提出,内服外治并用,在收效上相得益彰。内服法根据辨证施治。总的法则为:初期以清热解毒为主,溃脓期以清热解毒,佐以托里排脓。漫肿而深者,重用活血散结之药物,以促疮疡早散或早破,方中加大黄、炙山甲片、皂角刺、皮硝等即为此意。外治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根据各个不同阶段,采用清热解毒、祛腐生新。初起应用清热解毒之煎剂湿敷,其后选用珍珠月白散、铁箍散膏、珠黄生肌散,使祛腐生新,达到生肌收口之功效。

针药结合灵活巧施--秦亮甫学术经验撷要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5第4期第22~21页

摘要:一、善用督脉杂病,理论体现实践中

督脉是奇经八脉之一,它和任脉、十二经脉合称为十四经脉。督脉是统帅,是统领全身阳气的主要经脉,故谓“阳脉之海”。应用督脉之生理功能,结合现代医学之精华,灵活应用于临床,是秦亮甫教授治病的一大经验。六十年代初,他提出了“主取督脉,以治四肢疾病”的观点。督脉行脊里入于脑髓,督脉贯穿脊柱,属肾,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可见肾、督两脉有关系密切,故凡是影响四肢功能的疾病,如腰椎退行性变、中风后遗症、运动神经元疾病、脊髓空洞症、外伤性后遗症所造成的四肢功能障碍性疾病等,秦教授都认为与督脉有关。临床证实,督脉取穴的疗效优于局部取穴。

督脉与其他经脉的关系甚为密切,特别是手足三阳经均与督脉相交会,最集中之处是大椎穴。因督脉为“阳脉之海”,统率一身之阳气,具有保卫体表的作用,又与足太阳膀胱经最为邻近,而体内各脏腑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与督脉脉气相通,应用这一生理机能,八十年代秦亮甫教授又提出了“主取督脉,以治杂病”的理论,用以指导临床治疗高血压病及各类哮喘病等。秦教授取大椎、陶道、身柱三穴共奏散寒通阳、清热解表、止咳平喘之功效治疗各类哮喘病;又以温通督脉,配以定喘化痰的中药制成中药外敷药膏,敷于督脉与膀胱经,以治疗哮喘痼疾。

又根据督脉理论,用于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他应用平肝潜阳、育阴潜阳加芳香馥郁的中草药,做成外用药包治疗高血压病,具体嘱病人睡时枕于后脑颈项,让药物作用于督脉的风府、大椎、脑户部位,使芳香性味透达百会,从而达到育阴潜阳的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取得较为确切的疗效,深受病家欢迎。凡此种种,即是秦教授“主取督脉,以治杂病”理论的具体临床表现。

二、善用八脉交会穴,配对使用效更增

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经别、络脉以外的八条“别道奇行”的经络,它不象十二经那样有阴阳表里的联系,但八脉之间相互勾通,对十二经起着总的联合、统率和调节十二经气血盛衰的作用。而十二经又有八个穴位通于奇经八脉,作为与八脉联系的主要据点,可以治疗奇经八脉的病症,称为八脉交会穴。秦教授认为奇经八脉与十二经是不可分隔的一个整体,八脉交会则是连接这一整体的据点。在临床,秦教授常是配对应用,如内关穴配公孙穴,他认为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别走手少阴三焦经,有宁心定神、镇静镇痛的作用;公孙是脾经的络穴,别走足阳明胃经,有调理脾胃、益气养血的作用,临证配以辅助穴位用于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引起心血不足、心神不宁而致的心悸、胸闷诸症的治疗。又外关穴配足临泣穴,外关穴是三焦经的络穴,别走手厥阴心包经,通阳维脉,有通经活络、疏风解表的作用;足临泣穴是足少阳胆经的俞穴,通带脉,能清肝胆少阳之风热,集诸穴祛风散热之功为一炉,共同治疗邪热袭表引起的表热症。

三、善用补泻之手法,灵活巧用因人宜

补泻手法是针灸临证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常用的有开阖补泻法、提插补泻法,迎随补泻法、徐疾补泻法和五输穴补泻法,然而秦教授推崇和常用的是迎随补泻法、徐疾补泻法和五输穴补泻法,临证治病常合理选用,灵活应用。秦教授在法国讲学期间,曾应用五输穴补泻法治疗一名昼夜呃逆不止达10天之久的患者,取得十分满意的疗效。

秦教授认为,施行补泻手法时,要结合患者年龄、体质、机能状态、病因病性等具体情况,作为补泻刺激量的选择。如老年人补量可大些,青壮年泻量可大些,幼儿刺激量宜小,体壮实证宜泻,体弱虚证者宜补,敏感时刺激量宜小,迟钝时刺激量宜大,虚寒阴证者补量宜大,或加重灸,或置皮内针,实热阳证者泻量宜大,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总之,要因人而宜,因症而施。

秦亮甫教授论“养生法”

出处:中国乡村医生杂志 1995年第9期第111~113页

摘要:人的健康长寿,需从衣、食、住、行四方面共同协调,才能够达到强壮身体预防疾病的目的。老年人同样。有人认为,只要运动,就要保持身体或者只需服用滋补品,就能长寿,这都讲对了一个方面,但不够全面。古代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不知服了多少补品,但真正长寿者则不多。古人说:“人到七十古来稀”。现在看来,由于卫生知识,健康保健,生活条件都胜于解放前,因此,人的平均寿命明显增长。秦教授年逾七旬,除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外,则是他运用了古人的强身保健方面的经验,借以改进形成了独特的养生之法,归纳为四句话:“动静结合,恬淡虚无,制怒节欲,以安五脏”,这使我健康得益。

1.动静结合

颈椎操:头向左右缓慢活动,前后俯仰活动10次,按顺、逆时针缓慢旋转各10g次,最后头向左右摇摆10次。然后用右手在后脑部向第七颈椎(大椎穴)由上向下、由下向上按摩10次,再用左手照此按摩10次。

头面部按摩:面部:双手放在面部,闭住双目,左右中指分别按在鼻梁两侧,由下向上按摩10次,可保持面部皮肤光泽。

耳部:双手按在两侧耳部,耳朵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口微微张开,上下按摩10次,然后用中指在耳屏上轻轻按摩10次,这称为“一回”,如此做了三回,以保持听觉清聪,防止听力下降,对轻度耳鸣耳聋者有提高听力的作用。

脑部:用左右双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指端,按次序分别放在额上中央前发际(神庭上星穴),头顶部(百会穴),后脑部(脑户穴),头角发际(头维穴)颅骨顶(通天穴),枕骨粗隆外侧旁开约一寸三分处(玉枕穴),耳上一寸半处(率角穴)各按摩10次,最后用左右双手由前向后轻轻按摩头部10次。其实质是在大脑皮层的运动、感觉、平衡区起到良好的保健按摩作用。使得脑细胞活跃,清除其疲劳,增强记忆力,保持思想敏捷,步履平衡,防止脑萎缩、脑硬化。

早餐毕:进行全身活动,先双手交叉,由下向上缓慢升起(吸气)高举过头部,随之慢慢下降,当手降到平肩处开始呼气,双手继续下降,两腿也缓慢下蹲,然后再慢慢起立,双手交叉向上,同时吸气,这样运动10~20次。此活动可以,促进气体交换,增加肺通气量,同时对颈椎、胸椎、腰椎及四肢关节起到功能锻炼,活络全身关节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增强心脏的代偿功能,防止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出现直立性头晕。

平时利用工作之余,还打“少林燕青拳”。以消除工作的疲劳、通调血脉、活络关节。

"静”是指内养、放松之意。工作之后,我进行气功锻炼,坐在凳上,两目才合,舌尖舔住上腭,两手心放在膝盖上方,全面放松,静坐10~20分钟,有口水渐渐咽入,可消除各组织的疲劳,此谓内养放松功。

每天晚上及早晨起床前,必做平卧放松功,两目闭合,舌尖舔住上腭,四肢挺直、全身放松,口中默念“松”,“松”,使关节肌肉松弛,心无杂念,自我感觉处于真空状态,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做此平卧放松功时,并不强求意收“丹田”,只求全身放松,意识消失,如入“仙境”之感。

早晨静功后做按摩,晚上按摩后再做静功,这就谓“动静结合”。

2.恬淡虚无

所谓“恬”即是静安,“虚无”即是心无杂念。做人要胸襟宽阔,内养精神,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除大是大非的问题,不过于与人争论,稍加劝说,使之接受,否则作罢。但恬淡虚无,并非自命清高,自傲自大,而应该待人和谐,谦虚谨慎,遇事要远瞩,端正思想,安静情绪,乐观愉快,嘴谓“恬淡虚无”。可使“真气与精神得到保养”。

3. 制怒节欲

怒则乱思,孤谋,制怒可静思远虑,处事可循理纳轨,可避免妄动肝火,劳伤精神之虞。

节欲即节制各种欲念,所谓“知足者长乐”,亦寓有节欲之意。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即使山珍海味,也只能吃7~8分饱,过食要伤及脾胃,以不吃刺激性和不消化食物(包括烟、酒)为宜。节制财欲,可免入利欲熏心,利令智昏之歧途。到了一定年龄,定要节制性欲,但有些人纵欲泄精,相火妄动,伤肾损阴,久则必夭折天年。所以对性欲问题应“六十而禁,七十而绝”,固摄肾精,使先天之本,得到后天之保养,则体可健而动作不变,人尽其寿。

4.以安五脏

人之疾病所生是五脏不安所致,“五脏相安,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病从何来?"前述动静结合,恬淡虚无,制怒节欲乃是使五脏相安为首要。同时,如偶有小恙不疾,即宜药物治疗,以免酿成大病顽疾。同时要注意饮食调匀,起居有序。然人之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的发展,因此,自身保健得当可起到无病强身,小病即愈,延年益寿的作用。当然,各人有其个体差异,养生保健亦因人而异。秦教授的养生之法,供大家参考,愿老年人个个健康长寿。

浅谈昏迷的证治

出处:针灸临床杂志 1996年第3期第3页

摘要:昏迷是指神识昏糊,不明事理或人事不省的一种危重的临床症状,大多是由脑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受到致病原的严重侵害所致。祖国医学中归属在“昏厥”、“昏溃”、“痉厥”、“厥逆”的范畴。

昏迷可有寒、热、虚、实之分。其产生的病因多种,外感、内伤、杂病、疫毒、金创、出血、外症毒陷、蛇虫兽毒等引起邪阻清窍,神明被蒙,神明无依等,最终使“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神明涣散,形体孤存。

中医治疗昏迷的方法较为丰富,其治则首先分清标本,审因论治,即标急治标,本急治本,如标本俱急则标本兼治。

昏迷属实证、热证:治拟清热开窍,熄风潜阳或通腑泄浊等法,同时应用开窍醒脑法以治标为主。

昏迷属虚证、寒证:治拟回阳救逆,扶正固本之法,以救本为主,或可佐以开窍醒脑法。

虚实相夹之证:可谓泻实补虚各半,或补虚为主,泻实次之,或泻实为主,补虚次之。按临床辨证,适当运用。

如属中毒所致,当以祛毒为主。

昏迷证治十四法:1.开窍醒脑法:人中、劳宫、廉泉、中脘、风池、合谷、太冲、风府。2.回阳救逆法:神阙、百会、关元。3.益气补血法:足三里、三阴交、神阙、关元。4.益气固脱法:关元、神阙、足三里、太溪。5.止血固脱法:脾俞、膈俞、血海、足三里、三阴交。6.泻火解毒法:合谷、大椎、丰隆、足三里、曲泽、委中(点刺出血)。7.清营凉血法:内关、三阴交、血海、曲泽、委中(点刺出血)。8.清热开窍法:人中、合谷、曲池、百会、太冲、足三里。9.通腑泄浊法:上巨虚、丰隆、大横、天枢(寒则温、热则凉)。10.活血祛瘀法:三阴交、太冲、血海、合谷。11.潜阳熄风法:合谷、太冲、复溜、曲池、阳陵泉。12.泄热存阴法:合谷、曲池、三阴交、上巨虚、丰隆。13.理气豁痰法:中脘、膻中、内关、足三里。14.利水渗湿法:水分、三阴交、阴陵泉、阳陵泉、太溪、商阳、神阙。

然昏迷的治疗过程中,病情多变,要“辨证施治”决不可拘泥于一方一法。对颅内出血引起的患者应慎用开窍醒脑,活血化瘀及泻实逐邪之法,甚则禁用。至出血止后,方能据情应用。

老年心病治本求肾

出处: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7年增刊第43页

摘要:生长壮老是生命的自然规律,衰老是人类生理过程的必然归宿。随着年龄的增长,肾中的精气逐渐衰败,老年性心血管疾患发生率亦随之增加,这是因为心肾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肾中精气亏损,阴阳失调,是导致老年心病的重要因素,故有“欲补心者,须实肾”之说。

1 理论依据

1.1 功能方面 肾为脏腑精华之所舍,内寓元阴元阳,主持人体一身的阴精与阳气,五脏之阴精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心之所以能维护正常的功能,需赖肾之滋润、温煦。如心血的运行虽赖心气的推动,但心气却要赖肾之阳气的生发和温煦。心之气血也需赖肾精的滋化。

1.2 五行生克方面 心、肾同属少阴之气。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下而属阴。生理状态下,心火下降于肾,肾水上济于心,水火既济,心肾相交,从而保证心主血脉、主神明,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等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病理状态下,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水火失济,临床上出现心肾不交之症候,《灵枢·经脉篇》指出:“足少阴病,则心惕惕如人将捕之,烦心心痛”。

1.3 经络方面 心肾经络,均名少阴,阴阳之气本有契同,而“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心开窍于舌”“肾脉亦通于舌本”(《医原》),“心脉上咽喉,络于舌本”(《血证论》),肾脉“循喉咙,挟舌本”(《灵枢·经脉篇》),是以经络气血,流注汇通,病机宜平相关。

1.4 现代医学研究方面 肾脏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和肾上皮质轴来调节心肌细胞氧化速率和脂肪代谢,控制和调节细胞外液量和血浆纳水平,并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节细胞外液量和离子浓度,控制血管的舒缩功能。

故景岳云:心本于肾,上下不宁者,由乎下,心气虚者,因乎精,“凡治此者,速宜养气,养精,滋培根本。”

秦亮甫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

出处:1996年第8期第54~55页

摘要:1 久病通络化瘀

中医学无萎缩性胃炎病名,根据其痞闷、胀满、胃痛、纳呆、嗳气等临床表现,秦老认为可归属于“胃脘痛”的范畴。因该病反复发作,临证多见本虚标实,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胃热伤阴、瘀血凝滞诸证可同时并见或先后出现。但本病有的(尤其是老年患者)缺少特异症状,或症状之轻重与病变程度不相一致,所以治疗时须在辨证的基础上与辨病相结合,以提高疗效。秦老认为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临床上常见胃脘疼痛,痛有定处,时有刺痛,日久不愈;根据中医理论“病初在经属气,久病入络属血”;况且气滞、气虚、虚寒等诸因均可导致血瘀;病理上也表现为胃粘膜血管扭曲,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导致局部缺血,苍白或红白相间,呈颗粒状,有肠上皮化生形成。凡此种种,都为“血瘀”立论提供了依据。每用当归、延胡等活血化瘀之品,将有助于微循环的改善,促进腺体恢复。

胃病屡发入络,除用活血行瘀之品外,秦老常用瓦楞子等软坚、化瘀、散结之品,如伴有泛酸症状或消化道溃疡的病人,加用海螵蛸、浙贝母等药,制酸,生肌,使用得当,更能出奇制胜。

2 化瘀尚需治本

临床上根据中医辨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治虽可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胃热伤阴、瘀血凝滞诸型,但秦老认为本病的关键是中气的盛衰。中气旺盛,则可化生气血,充养五脏六腑,脾胃也得自养;若中气不足,则脾胃气机升降失司、受纳、腐熟、运化、转输的功能失常,生化乏源,久之,气血运行受阻,胃壁失荣,渐而粘膜萎缩致病,因此在治病过程中;秦老在用通络化瘀药物的同时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调补脾胃,以治其本。

胆汁反流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两大非免疫性致病因素,秦老善用大黄通腑泄热,行血消瘀,增强胃肠蠕动,增加胃的排空速度,促进肠腔对渗液和血液的吸收,且有清除HP,减轻炎症程度,改善血液循环功能。同时配伍黄连可提高抑制HP生长的效果。

3 针药结合应用

秦老认为疾病症候的产生,都是人体的整体功能失调、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应,辨证施治则要辨明疾病在经、在络、在脏、在腑。临证治疗时,用中药调理脏腑功能以治疾病之本,用针灸循经取穴以治疾病之标。针灸疗病常能立竿见影,消除病根则需一定时间的汤药调养,因此针药结合,相得益彰。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过程中,秦老常选用中脘、足三里这一对配穴。他认为胃脘胀满的病理机制之一是由于胃动力功能减弱,胃的基本节律紊乱所致。中脘为六腑之合穴,胃之募穴,能调整胃的消化功能,作为主穴,佐以足三里,以协助中脘和胃通腑。因此凡胃中虚实,饮食停滞,食欲不振,腹胀积聚者,应温补中脘,以壮胃气,助胃阳,散阴寒,泻足三里,引胃气下行,降浊导滞,协助中脘运行水谷。若胃火过旺,胃热伤阴,出现饥不欲食,呕吐反胃诸证,则泻足三里、泻中脘,以清亢盛之胃火。针灸中脘、足三里等对胃动力障碍具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可使胃过速或过缓均趋于正常的胃动节律,从而消除上腹胀满、嗳气、恶心、纳差、餐后不适等症状,临床应用时,酌情加灸法,可健脾气,温中散寒,和胃消胀,增强疗效。

秦亮甫教授运用白虎汤临床治疗举隅

出处:福建中医药 1996年第5期第5~6页

摘要:白虎汤出自《伤寒论》一书,主治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四大症的阳明经证,具有清热生津之功。后世医家对本方评价甚高,运用广泛,将其推崇为清气分热的代表方。秦亮甫教授,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认为四大症固可投白虎汤,但白虎汤证不必四大症悉具,可随证加减,丰富和发展了本方的应用范围。

秦师认为各种肿瘤之热象的产生是内因里热炽盛,外受邪毒侵凌,热毒相搏,蕴结于阳明而成,故予以清阳明之实热,祛邪毒于体表。本方以清热见长,对各种发热病证,即使病延日久,灼伤阴液,只要辨证正确,用药得当,亦能顿挫热势,起到清热生津之功。

加味白虎汤治疗啃甲症18例

出处:中医杂志 1997年第7期第417页

摘要:啃甲属嗜异症,常见于幼童到小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小年儿童,表现为甲缘残缺不整,甚至指甲变形、变色、剥离,并伴有胃纳甚佳,喜食香辣,口干,便秘等症状。我们对本组病例采用内服加味白虎汤,配以针灸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治疗方法

内服加味白虎汤:生石膏20g(先下),知母9g 粳米15g 生甘草3g 枸杞子15g 生地9g 沙参15g 槟榔9g 使君子肉9g 雷丸15g 炙干蟾6g 蛇床子9g 花椒15g 生大黄9g(后下)。针刺取穴:泻八邪、外关、足三里,补曲泉、太冲,每周1~2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结果

18名患者除2人未能坚持门诊,病情出现反复外,其余患者经1~2个疗程的治疗,均长出新甲,其余兼症恢复正常,半年内未见复如,有效率达88.9%。

体会

食指甲是一种嗜异症,患者胃纳甚佳、喜食香辣、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象滑实,为胃火亢盛之证,肝主筋,甲为筋之余,“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素问·五脏生成篇》。秦亮甫教授认为,嗜食指甲,乃土及侮木之象。患者在长指甲过程中,有胀痒之感,故食之,实为虫积之果。因此治疗当以清胃火、补肝肾为主要原则,佐以杀虫止痒。

本方以白虎汤为主药,清泻胃火,配以枸杞、地黄、沙参,补肝肾;槟榔、使君子肉、雷丸、炙干蟾、蛇床子、花椒为佐药,杀虫止痒;生大黄清理胃肠,使邪有出路。针灸取穴:泻八邪、外关、足三里三穴以清胃肠之湿热;补曲泉、太冲(肝经之原穴)补肝肾,有扶木抑土之功;便秘者加丰隆。治疗1~2个疗程,患者多告愈。

标题:从肾论治老年性脑病

出处:中医杂志 1997年第2期第38~39页

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各类老年性脑病的患病率不断增加。“脑者,精神之主”,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器官。脑的功能须依赖肾精不断化生。中医认为“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髓上行入脑,名曰脑髓”,故有“脑为髓之海”之说,为诸阳之会,诸神之聚。秦亮甫教授从肾论治老年性脑病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其总结如下。

1 老年性痴呆

秦教授认为:老年性痴呆的病位在脑,其本在肾,或因人至老年,肾精亏耗,无以化生,脑海失养;或缘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夹痰上扰神明;或因下元不足,心火独旺,水火不济,神明被扰;或兼有肾气亏损,火不生土,脾虚不适,痰湿内盛,导致浊阴不降,清阳不升,清窍被蒙;或肾精亏少,肾气衰弱,气血运行乏力,血瘀阻脑,以致为患。

治疗上秦教授首重补肾益脑,并根据其病因,或佐以开郁化痰,或佐以开窍,或佐以健脾通气,或佐以活血化瘀。

2 震颤麻痹症(巴金森氏病)

震颤麻痹证又称巴金森氏病,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中脑的黑质及黑质与纹状体通路的变性,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而出现震颤,肌肉强直,及运动减少等症候群。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归属于“肝风”、“内风”范畴。秦教授认为该病病机属各种病因导致肾精不足,阴血亏损不能上荣于脑,阴血亏耗,血不养筋,阴虚阳亢,乃致肝风内动。本病多为本虚标实,其之所以难治,常因本病患者年事偏高,先天之本已衰,故本病的治疗宜以补肾益精,平肝熄风为先。以熄风与舒筋通络相结合,潜阳与活血化瘀相结合;药物与针灸按摩相结合,调节精神与动静相结合,本病初期疗效较佳,晚期则难治。

3 直立性眩晕

眩晕是自觉的平衡感觉障碍或在空间的定向感觉障碍的感觉。这是一种自身或外物的运动性幻觉,可表现为自身或周围事物的旋转或摇动的感觉,自身跌倒或下肢行动失控的感觉。老年性眩晕是临床上老年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由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减退,脑动脉硬化,椎动脉受压,贫血,高血压等因素引起。秦教授认为:人到老年,天寿所致,衰老自成,肾精亏耗,脑髓空虚,脑失所养;或肾精不足,阴虚阳亢所致。治疗以补肾填精为主,佐以平肝潜阳,补益气血。

老年养生注重补肾

出处:山东中医杂志 1997年增刊第18页

摘要:1 机体调摄,延缓衰老

人体脏腑机能活动常受精神意志影响,孙思邈说:“老人之性,心恃其老,无有藉在,率多骄恣,不循轨度,忽有所好,即须称情。”情志过激,能引起脏腑气机逆乱,而产生种种病变。因此,秦亮甫教授十分注重调神,也就是《内经》中的“精神内守”。《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上古圣人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即要避免内部过分的情志刺激,经常保持欢畅愉快,藉以保养精、气、神,反之则影响肾气,尤其是惊恐思虑之下,更能损及肾之精气。故“凡治身者,太上养神,其次养形也”(《类经·卷三》)。

2 动静结合,延缓衰老

"动”是指运动、活动,“静”是指内养、放松之意。老年保健应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以聚精养神。但若一味静卧不动,气血流动不畅,亦损天年。尤其是进入中老年,由于脏腑功能衰退,抵抗力下降,“虚邪贼风乘虚而入”,极易发生各种疾病,因此“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备急千金要方》)。应注重劳逸结合,尤其需要进行一些适度的体育锻炼,活动肢体,流通气血,做到以静为主,兼以运动,动静结合,使我们人体各组织细胞得以整复,可延缓细胞衰老,保持肾之精气充实,却病延年。

3 适度饮食,延缓衰老

人之寿命与肾气关系密切,但肾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脾胃论》)。“高年阴阳气乏”,老年脾胃虚弱更为突出,由于胃肠功能的减退,不宜暴饮暴食,不宜偏嗜五味、生冷、肥甘之品,不宜食用不易消化的硬性食物(如油煎食品)。清·曹慈山《老老恒言·饮食》曰:“大饥伤脾,大饱伤气,益脾借于谷,饥则脾无以运而脾虚;气转于脾,饱则脾过于实而气滞。故先饥而食,可以给脾;食不充脾,所以养气。”无论过饥过饱,均可伤害脾气。五味偏嗜,酒肉过盛,亦可伤脾滞气,影响水谷的吸收,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引起诸病和早衰。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4 慎应寒暑,延缓衰老

寒暑是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既是人体赖以生存的条件,又是导致疾病的一大因素。人到老年由于肾气衰退,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应急性较差,极易受到外邪的侵袭,更伤肾气,引起疾病。《灵枢·本神》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热了少穿衣,冷了多加衣,但出汗时,不可当风脱衣。处处顺应自然变化,与之相应,养生不逆其时,真气内守,腠理致密邪无由伤人。

5 节制性欲,延缓衰老

肾之精液是构成人体生育繁殖的基本物质,到了一定年龄,定要节制性欲,岂能纵欲泄精,使相火妄动,伤肾损阴,引起一系列肾亏症状,久而夭折天年。故《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以醉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劳快其心,逆于生乐……故半百而衰也。”为此秦教授提出,对性欲问题应“六十而禁,七十而绝。”固摄肾精,使先天之本得到后天之保养,则体可健而动作不变,人尽其寿。

6 补摄营养,延缓衰老

营养之补可分为食补、药补两大类,食物之补有鸡汁、甲鱼之类,但不宜过分油腻。药物之补可有人参、燕窝、鹿茸、银耳等等,应因人因时而异,孙思邈说:“四十岁以上须服补药,五十岁以上四时勿缺补药,如此乃延年得养生之术耳。”

局部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8年第10期第19~20页

摘要:周围性面瘫属中医“中络”、“口眼歪斜”、“口僻”等病证范畴。主要表现为发病突然,初期有耳后疼痛,继而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鼻唇沟平坦,嘴角歪向健侧,口角下坠,流涎,吹气时口唇不能闭合,咀嚼食物时,食物常停留在病侧的齿颊间隙内,整个面部显得歪斜,笑时更加明显,唾液分泌减少,并可有同侧前三分之二味觉减退及听觉过敏。病程长者可有患侧面肌挛缩而嘴角反歪向病侧,称“倒错现象”。可有肌肉跳动,面部牵板不适。运用局部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

治疗方法

主穴:取患侧头维、悬颅、悬厘、颧髎、听宫,健侧的合谷。随证配穴:眼睑闭合不全配阳白透鱼腰,鼻唇沟变浅配迎香,口角歪斜配要仓透颊车。

方法:行针得气后,根据患者病情,如眼睛闭合不全,在阳白穴上施温针灸;如鼻唇沟变浅,在迎香穴上施温针灸;如口角歪斜,在地仓穴上施温针灸。每次温灸2壮,每周治疗2次。10次为一疗程。

治疗结果

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无任何不适感为治愈,共71例;无特殊不适感,面部运动恢复较好,颜面双侧观静态对称,但面部表情动作时有轻度不对称为显效,共5例;主观感觉好转,面部活动有进步,但外观或微笑时出现较明显的体征为有效,共4例;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无好转者为无效,0例。

秦亮甫教授治疗白血病继发肛脓肿经验

出处: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8期第4~5页

摘要:自1990~1997年,治疗12例病人取得满意效果。

治疗方法:特点主要是自拟蜣螂痿管丸方,炙蜣螂12g 川黄连9g 胡黄连9g 煅龙骨牡蛎各30g 炙刺猬皮15g 象牙屑9g 炙象皮15g 生地榆15g 炒槐角9g 生大黄9g 银花9g 连翘9g 白芷9g 共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日服三次。

讨论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多能干细胞的肿瘤性增生疾病,其临床特点是粒细胞显着增多,脾明显肿大,绝大多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具有特异的pH标记,染色体,病程较缓慢,由于长期低免疫球蛋白血症,中性粒细胞缺乏及年龄较大,极易发生感染,尤其是化疗期间,严重感染常为致死原因。而白血病合并肛门周围脓肿是常见并发症,用一般药物治疗,往往疗效不显著,而秦老师,利用祖国医学辨证施治,采用“急则治其标”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由于患者久病体虚,气血虚弱,湿热下注,蕴阻于肛门,证见肛门周围红肿热痛,热盛肉腐而成脓。故采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之法,反复试验,筛选多种具有消炎止痛,行气通络,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药物为蜣螂痿管药丸方。

2.审证运用:根据病情况好转,运用内托或补托方法,先以消攻透脓,后者兼以扶正,促其溃处生肌,收敛。

川黄连、胡黄连、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用于痈疮疡,煅龙骨牡蛎,软坚散结,生大黄化瘀解毒,生地榆、炒槐角善治大肠瘀热能消肿止血,配用白虎排脓祛腐,炙蜣螂能脱出漏管,炙刺猬皮用于痔疮肿痛,象牙屑,炙象皮能止血敛疮,拔毒生肌收口,用于溃疡痿管不敛疮口,口久不愈。

补肾提督治髓病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8年第5期第31~32页

摘要:中医所述的髓病包括脑部疾病和脊髓病变。秦亮甫教授认为,脊柱乃督脉所过,督脉主“一身之阳”,为“阳脉之海”。督脉行脊里入于脑髓,络肾,又别走太阳,正是脊神经分布区域;督脉贯穿脊柱,属肾,主骨生髓,因之肾督二脉关系密切。他于50年代提出“主取督脉,以治四肢疾病。”临床证实,针刺督脉,培补真阳,疏通经气,提督补肾,使上下贯通,阳气通达而四肢疾病可愈,其疗效确实优于单纯局部取穴。80年代,又提出“主取督脉,以治杂病”,拓宽了督脉的应用范畴。

1 小脑萎缩案

患者,男,61岁。步伐不稳,言语不利1年余。顷诊腰酸,下肢痿软无力,走路晃动不稳,步履艰难,如履棉胎,言语不利,吐字困难,脉缓软,苔薄,血压13.5/8kPa。证属肾元亏虚,精气不能上荣脑髓。治拟补肾益脑通络。针刺治疗取四神聪、风池、肾俞、腰阳关、足三里、阳陵泉(补法);承筋、承山、秩边、上廉泉(平补平泻)。每星期2 次。辅以通督资髓汤:枸枸杞15g 熟地9g 淮山药9g 山茱萸肉9g 太子参30g 黄芪30g 当归10g 鹿角霜9g 天麻9g 川芎9g 白芷9g 羌活9g 藁本9g 柴胡6g 升麻6g。

按 患者乃小脑萎缩,共济失调所致上述症状。秦教授提出:“病变在脑,首取督脉”,针刺四神聪、风池镇静补脑,调节脑部血流;肾俞、腰阳关补肾益精;足三里补益气血;秩边、承筋、承山疏通膀胱经气,引肾气下行;筋会阳陵泉,治下肢筋节乏力;上廉泉可激发舌根之气。辅以通督资髓汤,方中枸杞子、熟地、淮山药、山茱萸肉补益肾中精气;鹿角霜补肾提督;太子参、黄芪、当归、升麻、柴胡益气升提;川芎、白芷、天麻、羌活、藁本通督活血,可促进脑部血流运行,改善脑血供之不足,使之得肾之精气的补充。二星期后复诊,下肢乏力,言语蹇涩有所好转,苔薄脉软治守前则。经10个月治疗,患者自觉两足着地有力,能独立在广场上行走1小时左右,自行登楼上下,说话吐字清晰,疗效确切。

2 脊髓血管畸形案

患者,男,61岁。外院作MPI检查示,脊髓血管畸型(T2~10)。1995年5月作介入疗法治疗,术后两足麻木改善。但肌力下降,复查MRI,血管畸形为C4~L1段。顷诊精神萎软,下肢无力,左下肢肌肉明显萎缩,小便不畅,淋漓不尽,大便秘结,脉缓软,苔薄。证属督脉气壅塞,下肢经脉气血不畅,筋脉失养。治拟补肾通督,疏通经脉之气。针刺治疗取肾俞、命门、绝骨(补法);十七椎、腰阳关、秩边、环跳、风市、承筋(平补平泻)。每星期2次。辅以通督壮肢汤:熟地9g 山茱萸肉9g 淮山药9g 川续断15g 狗脊15g 杜仲9g 牛膝15g 太子参30g 黄芪30g 当归9g 祁蛇9g 炙地龙9g 独活9g 三棱9g 莪术9g。

按 患者病情缠绵,持续进展不愈,秦教授认为此乃病邪入络,督脉经气痹阻,肾之精气不能滋养筋脉,当以补肾提督法治之。针刺肾俞、命门、十七椎、腰阳关补肾通督;秩边、承筋疏通足太阳经下肢经气;风市、环跳疏通足少阳经下肢经气;髓会绝骨,能补髓健步。辅以通督壮肢汤,方中熟地、山茱萸肉、淮山药补肾益精,川续断、狗脊、杜仲、牛膝补肾健步,太子参、黄芪、当归益气补血,祁蛇、地龙、独活搜风通络,三棱、莪术活血通络,助川续断、狗脊、杜仲、牛膝疏通督脉经气。经3个月诊治,患者已能独立行走40分钟,自行登楼上下,小便通畅,大便自解。

3 颈椎退行性病变案

患者,男,70岁。颈椎X线摄片、脑血流图检查示,颈椎退行性病变,脑动脉供血不足,循环功能减退,B超示左肾萎缩,苔薄白腻,脉弦滑,测血压17.5/12kPa。症属督脉经气受阻,精气不能上荣于脑,治拟通督活血,清醒空窍。针刺治疗取百会、风池、风府(平补平泻),合谷(泻法),涌泉(补法)。每星期2次。辅以通督活血汤,枸杞子15g 山茱萸肉9g 太子参30g 黄芪30g 川芎9g 白芷9g 天麻9g 羌活9g 藁本9g。丹参15g 菖蒲15g 薄荷5g。

按 颈椎退行性病变,压迫椎动脉引起脑部供血不足,造成脑缺氧,故瞌睡倦怠。针刺督脉穴位,可起补肾提督,醒脑开窍作用;取穴百会、风池、风府通督醒脑,改善脑部血供;合谷、涌泉醒脑补肾。辅以通督活血汤,方中枸杞子、山茱萸肉、太子参、黄芪补肾益气;川芎、白芷、天麻、羌活、藁本、丹参通督活血;菖蒲、薄荷醒脑开窍。经2个星期治疗,瞌睡、头晕明显好转,脉缓舌清,嘱其续予原法再治2个星期,以巩固疗效。

八脉交会穴运用一得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8年第4期第33~34页

摘要: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经别、络脉以外的八条“别道奇行”的经脉,八脉之间互相沟通,对十二经起着总的联合、统率和调节十二经气血盛衰的作用,而八脉交会穴是十二经上八个通于奇经八脉的穴位,作为与八脉联系的主要据点,用于治疗八脉病症。

1 内关、公孙穴治疗心脏疾病

心脏疾病,包括心肌炎、心肌炎后遗症、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我们用八脉交会穴中的内关、公孙二穴为主治疗这类疾病,每获良效。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别走少阳三焦经,其又通于阴维脉。为八脉交会穴之一,而阴维脉“起于诸阴交也”故心脏疾病取通于阴维脉的内关穴治疗,通过阴维脉来调节心脏气血的盛衰而达到养心活血,宁心镇痛的作用。公孙穴是脾经的络穴,别走足阳明胃经,亦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心脏疾病选用公孙穴,既能健脾生血,又能发挥冲脉调节气血盛衰的作用,

按 本病例系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心血不足,心肾两亏型。一诊选用内关、神门宁心安神,足三里、三阴交补益气血,太溪益肾,听宫、翳风开耳窍,2星期后稍见效,后加用八脉交会穴之公孙穴,与内关穴相配伍,加强了益气活血的功能,使原本气血不足的心脏气血充足,心主得养,心神安宁,则缠绵2年的胸闷心慌已消除,疾病得以康复。

2 照海、申脉穴治不寐

不寐一症多由于思虑伤脾,心血亏损,或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或胃腑不和,停食停饮,或情志抑郁,胆肝火旺,心神不宁所致。我们在常规取穴不能奏效时

常加取八脉交会穴的照海、申脉二穴,每能获效。

照海系足少阴肾经穴,为阴跷脉所生之处,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跷脉;申脉系足太阳膀胱经穴,为阳跷脉所生之处,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阳跷脉,阴阳跷脉联系足跟、眼睛及脑,主持肢体活动和睡眠。《灵枢·寒热病》曰:“阳气盛则真目,阴气盛则闭目。”阳跷行于阳,主活动和清醒状态,阴跷行于阴,主安静和睡眠状态,二脉会合于目与脑,正表示了这方面的功能联系,所以不寐病人补照海、泻申脉,使阴跷脉盛而阳跷脉衰,则能使其目闭而欲睡,达到安神宁心的作用。

按 本病例系肝郁化火,扰乱心神,耗伤肾阴所致,选取太冲疏肝清火,神门、内关宁心安神和胃,三阴交,太溪滋阴降火,虽收效但不显著,加用申脉、照海二穴后,促使阴阳跷脉功能协调,阴跷脉盛而阳跷脉衰,病者目闭而欲睡,终使月余之不寐得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