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风证型及治疗要点探讨----附178例临床分析

中风一病,已占我国城市人口死亡原因之首位。笔者近三年来,收治中风病人多例,现据资料完整之178例进行如下分析,试以探讨本病之证候类型及治疗规律。

临床分析

(一)性别与年龄:本组共178例,其中男性119例,女性59例,男女之比约为2:1,年龄40岁以下者5例,占3%,40-49岁13例,占7%,50-59岁44例,占25%,60-69岁的62例,占35%,70岁以上54例,占30%,其中以60岁以上者发病率为高。

(二)病因:本组有高血压病Ⅱ、Ⅲ期者131例,占74%;脑动脉硬化者40例,占22%;冠心病合并脑血管硬化5例占3%;风心病1例占0.5%:原因不明1例占0.5%。

(三)西医分类:出血性中风49例占27%,其中脑溢血4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缺血性中风129例,占72%,其中脑血栓形成97例,脑栓塞1例,一过性脑缺血31例。

(四)中医辨证:中经络122例,占总数的69%。分为三个类型:1.痰证27例占22%,其中湿痰者21例,热痰6例。2.瘀证32例占26%,其中气虚血瘀者21例,气滞血瘀者11例。3.风证63例占52%,其中阳亢风动44例,阴虚风动19例。中脏腑者56例占总数的31%。分为二种类型:1.闭证42例占75%,其中阳闭31例,阴闭11例。.2.脱证14例占25%,其中阳脱12例,阴脱2例。

(五)治疗法则:1.中经络者共120例计有三法:用豁痰通络法28例占23%,活血化瘀法33例占28%,平肝潜阳法59例占49%。2.中脏腑者共49例计有四法用芳香开窍者14例占29%,豁痰宣窍法14例占29%,回阳固脱法11例占22%,通腑攻下法10例占20%,尚有9例患者系西药主治。

(六)疗效:1.基本治愈,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能独自徒手步行,生活自理者66例占37%。2.显著好转,症状与体症明显好转,能步行者62例占35%。3.未愈者,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者4例占2%。4.死亡46例占26%。其中中脏腑者41例,中经络者5例,往往因合并肠麻痹、冠心病心肌梗塞、肺部感染等。

体会与讨论

(一)证候划分考虑经与纬

中风病是一复杂多变的病种,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及辨证分型的标准。《内经》虽无中风之名,但有“厥证”、“煎厥”、“大厥”、“薄厥”、“喑痱”、“偏枯”的记载,颇与中风病相似。《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将中风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四类。我们曾采用此法,作为治疗常规证候类型划分的依据。因为考虑先细合粗较易,先粗分细则难。孙思邈《千金方》将中风分为偏枯、风痱、风懿、风痹四类,但风痹一证,其云:“风寒湿诸痹类风状,风胜则周身走注疼痛,寒胜则骨节掣痛,湿胜则麻木不仁”,则属风湿关节为病,与现所称中风无关。至于元《医经溯洄集·中风辨》将中风分为真中风与类中风二类,与唐宋以前主张外风说,金元以后多持内因论有关,实质上是将两论作调和折衷之说。由于内因得到普遍重视,故类中风之称,亦为医者运用。

近有人主张以病机来划分证候类型如曾氏分为阴虚阳亢、肝阳生风类、血虚生风类、阴阳两虚类。也有人以病程来划分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但这些方法往往不能反映本病的特征,因此,我们以中经络,中脏腑为经,以痰、瘀、风、闭、脱为纬,来划分证候类型,是符合临床要求的。

(二)卒中救治围绕清与宁

中脏腑者以神志不清为特征,抢救之法应围绕清与静,积极采取措施,使“不清”转化为“清醒”与“安宁”。根据我们的临床实践体会约有四法:

1.芳香开窍法:中风闭证是以邪实壅盛为主,此因风阳暴张,气血上逆,挟痰蒙闭清窍,遂突然神志不清,横窜经络,络道瘀阻,则见偏瘫、口眼歪斜等症。按热象之有无,又分为阳闭与阴闭,治当分凉开与温开,正如尤在泾所说:“风邪中人,与痰相搏,闭其经隧,神暴昏,脉暴绝者,急与苏合、至宝之属以通之。盖惟香药,为能达经遂通神明也。”

如风阳挟痰火内闭,治以辛凉开窍,可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牛黄清心丸、醒脑静注射液或麝香0.1克,牛黄0.3克,冰片0.3克研末送服,佐以清肝熄风之品,如钩藤羚羊,石决明,黄芩,菊花等。

如肝风挟痰湿上壅内闭:面白唇清,痰涎壅盛,舌苔滑腻,脉沉滑此为阴闭。治以辛温开窍,可用芳合香丸,佐以熄风豁痰之药如天麻,钩藤,菖蒲,郁金等。

2.通腑攻下法:卒中大多见肝阳暴亢,痰风上扰,血随气逆,血菀于上,正如《内经》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治应急使血之气向下并走,方能急流挽舟。临床上往往可见便闭不通,口有浊味,舌苔黄腻或黄燥;此时浊气上熏,肝阳火更盛,心神受蒙难清,急于承气汤攻下:亦可用生大黄30克水煎150毫升,保留清肠,每日一次,直至得便为度,番泻叶亦可效。只有腑通热泄,引血下行,气随血下,亦即釜底抽薪之意。下其燥结,热即孤立,风即自消,邪热燥结者,中焦气机通,气血运行条达,则中风诸症可随之缓解。

3.豁痰开窍法:朱丹溪论中风“有气虚、有血虚、有痰盛。”“西北二方,真为风所中者有之,东南之人皆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尤在泾说:“或因风而动痰,或因痰而致风,或邪风多附顽痰,或痰病有如风病,是以掉摇,眩晕倒仆,昏迷等证”。故提出:“逐痰涎”一法,涤痰汤和清心散二方,治痰迷心窍之证。

中风者常见喉中痰鸣,痰瘀壅盛,我们用竹沥、莱菔汁。如风痰寒痰,可用小白附子,制南星,半夏,白芥子,皂荚。如痰热则用贝母,竹茹,瓜蒌,天竺黄,青礞石,黛蛤粉等。亦可用猴枣散0.5g冲服,姜汁频频饮服,还可与菖蒲。郁金同用,使痰浊除而心窍清,神明出而智慧爽。

4.回阳固脱法:中风脱证是以正不胜邪,阴阳离决为主,按阴阳离决之情,又分阳脱与阴脱以及失血气脱之证,但以元报衰微。阳气虚脱更为险恶。证见神昏不语,二便自遗,气息低微,冷汗淋漓,目合口张,脉沉细欲绝,治当回阳固脱。速用人参,附子,龙骨,牡蛎,黄芪,五味子或四逆汤注射液。阴脱者,神志不清,目合口张,面赤,足冷,心烦不宁,脉大无根,可用人参,黄芪,熟地,山茱萸肉,元肉,山药,枸杞,茯神,枣仁,龙骨,牡蛎,甘草等化裁,生脉散注射液静滴。

由于中脏一证,病情复杂,变化多端,闭证脱证既有真假之分,又有浅深之别,有实闭似脱,实脱似闭;闭证和脱证可以互相转化,又可以同时互见,如内闭外脱者,可人参、附子与羚羊,竹沥,姜汁至宝丹,导痰汤等同用,应全面辨证,审证精确。

四法者,言其要领也,有一法独用,有数法并进,还有凉血清热,凉肝熄风,滋阴潜阳,活血化瘀诸法,亦当推究其因,辨别虚实,分清缓急,参合用之。

(三)治疗始终抓住气与血

中风《内经》称之为“大厥”,《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又称为“薄厥”《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景岳全书》:“凡风痰等证,当辨其在经,在脏,……然在经、在脏虽有不同,而回阴回阳,则无不本乎气务,但知气血之缓急,知阴阳之亏盈,则尽其善矣。若必曰某脏某经,必用某方某药,不知通变,多失其真。”

清代汪廷珍说:“血虚者补其气而血自生,血滞者调其气而血自通,血外溢者,降其气而血自下,血内溢者,固其气而血自止。”

卒中期,多为气血逆乱,肝风狂越,气升血升、火升、痰升、直冲巅顶,或损伤脑络,或瘀滞神明之腑而危证丛生。气有余便是火,气横逆必及血,故药用清气降火,折其肝风之源;潜阳凉血,有降逆止血之功,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滞而血瘀者,当以理气而化瘀。又有气虚而血瘀者,当以益气而活血;有痰瘀互结者,豁痰化瘀则有疏通经脉之力;还有血虚生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采用活血祛风,通经活络之法,尤为恢复期常用之法。

近年来,对“活血化瘀”作了深入研究,同时对“瘀血”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在中风的临床治疗上,取得了很多的宝贵经验。特别对缺血性中风,开辟了广阔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