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门(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辨脉法第一

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内经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兹首论脉之浮数及。

则邪气自里之表。欲汗而解也。如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者是也。阳病见阴脉而主死者。则邪气自表入里。正虚邪胜。如谵言妄语。脉沉细者。死是也。金匮要略曰。

诸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此之谓也。)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当剧(结者。气偏结固。阴阳之气不得而杂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杂以为和。不相杂沉阳不得而杂之。是名阴结。论其数者。伤寒之病。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至六日为传经尽。七日当愈。七日不愈者。谓之再经。言再经者。再自太阳而传至十二日。再至厥阴。为传经尽。十三日当愈。十三日不愈者。谓之过经。

言再过太阳之经。亦以次而传之也。阳结为火。至十七日传少阴水。水能制火。火邪解散则愈。阴结属水。至十四日传阳明土。土能制水。水邪解散则愈。彼邪气结甚。水又不能制火。土又不能制水。故当剧。内经曰。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也。)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

曰何(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阴偏不足。则阳得而从之。阳偏不足。则阴得而乘之热者阳脉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

(阳为气。阴为血。阳脉浮者。卫气强也。阴脉弱者。营血弱也。难经曰。气主之。

血主其脉沉者。营气微也。

(内经云。脉者。血之府也。脉实则血实。脉虚则血虚。此其常也。脉沉者。知营血内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

(针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阖者也。脉浮汗出如流珠者。

腠理矣。

甚于营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卫阳也。营阴也。烧针益阳而损阴。营气微者。谓阴虚也。内经曰。阴虚而内热方其内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蔼蔼如车盖者。大而厌厌聂聂也。为阳气郁结于外。不与阴气和杂也。)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

(累累如循长竿者。连连而强直也。为阴气郁结于内。不与阳气和杂也。)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轻浮而主微也。)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

(萦萦滞也。若萦萦惹惹之不利也。如蜘蛛丝者。至细也。微为阳微。细为阳衰。脉要曰。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绵绵者。连绵而软也。如泻漆之绝者。前大而后细也。正理论曰。天枢开发。精移气变。

来前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

(脉一息四至曰平。一息三至曰迟。小快于迟曰缓。一息六至曰数。时有一止者。阴阳之气止不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

(动为阴阳相搏。方其阴阳相搏。而虚者则动。阳动为阳虚。故汗出。阴动为阴虚。故发热也。如不汗出发热。而反形冷恶寒者。三焦伤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主行气于阳。

三焦既伤。则阳气不通而微。致身冷而恶寒也。金匮要略曰。阳气不通。即身冷。经曰。阳微则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脉经云。阳出阴入。以关为界。关为阴阳之中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阳脉寸口也。阴脉尺中也。上下同等。无有偏胜者。是阴阳之气和缓也。非若迟缓之有邪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脉经云。弦与紧相类。以弦为虚。故虽紧如弦。而按之不移。不移则不足也。经曰。

弦则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弦则为减。减则为寒。寒者。谓阳气少也。大则为芤。芤则为虚。虚者谓血少不足也。

所亡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浮为阳。紧为阴。芤为虚。阴阳争则战。邪气将出。邪与正争。其人本虚。是以发战。

正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浮数阳也。本实。阳胜邪不能与正争。故不发战也。)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争则战。脉大而浮数。皆阳也。阳气全胜。阴无所争。何战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经发汗。若吐若下。

若亡(脉微者。邪气微也。邪气已微。正气又弱。脉所以微。既经发汗吐下。亡阳亡血。内无津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患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伤寒三日。阳去入阴之时。病患身热脉浮数而大。邪气传也。若身凉和脉浮数而微者。

则脉问曰。病脉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

虽有(三部脉均等。即正气已和。虽有余邪。何害之有。)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四时(脉来应时。为正气内固。虽外感邪气。但微自汗出而亦解矣。内经曰。脉得四时之顺者。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夜半愈。

阳则(日中得病者。阳受之。夜半得病者。阴受之。阳不和。得阴则和。是解以夜半。阴不和。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

(经曰。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阴迟涩为乘脏。)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也。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如经(趺阳者。胃之脉。诊得浮而涩者。脾胃不足也。浮者。以为气实。涩者。以为血虚者。

此涩之者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脉经云。风伤阳。寒伤阴。卫为阳。营为阴。风为阳。寒为阴。各从其类而伤也。易曰。

黄汤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硬。气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

心中则生恶疮也。

(经。常也。趺阳之脉。以候脾胃。故迟缓之脉为常。若脉浮数。则为医妄下。伤胃动脾。

因下里虚津液干少而除。脾其津液。

数复改而复师曰。病患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

后阴冷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血亡也。

(微为亡阳。涩则无血。不当汗而强与汗之者。令阳气微。阴气上入阳中。则恶寒。故曰阳热。

尺脉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

(浮大之脉。当责邪在表。若心下反硬者。则热已甚而内结也。有热属脏者。为别无虚寒而汗。

属腑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硬。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

(虽心下硬。若余无里证。但见表证者。为病在阳。谓之属腑。当先解表。然后攻痞。

溲。

走其下。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

(病有不可治者。为邪气胜于正气也。内经曰。大则邪至。又曰。大则病进。脉浮而洪者。

也。

故为营卫又未知何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

(肺为气之主。为津液之帅。汗出发润者。津脱也。喘不休者。气脱也。)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者。此心绝也。

(肺主气。心主血。气为阳。血为阴。阳反独留者。则为身体大热。是血先绝。而气独在也头为诸阳之唇吻反青。四肢习者。此为肝绝也。

(唇吻者。脾之候。肝色青。肝绝。则真色见于所胜之部也。四肢者。脾所主。肝主筋。

肝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

(脾主口唇。绝则精华去。故环口黧黑。柔为阴。柔汗。冷汗也。脾胃为津液之本。阳气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

(肾司开阖。禁固便溺。溲便遗失者。肾绝不能约制也。肾藏志。狂言者。志不守也。

内经目反又未知何脏阴阳前绝。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阳主热而色赤。阴主寒而色青。其人死也。身色青。则阴未离乎体。故曰阴气后竭。

身色之谓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经云。脉浮大。应发汗。若反下之。为大逆。浮大之脉。邪在表也。当发其汗。若反下之。是攻其正气。邪气得以深入。故为大逆。浮则无血者。下后亡血也。大则为寒者。邪气独在也。寒邪因里虚而入。寒气相搏。乃为肠鸣。医见脉大。以为有热。饮以冷水。欲令水寒胜热而作大汗。里先虚寒。又得冷水。水寒相搏。使中焦之气涩滞。故令噎也。)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噎。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

责(趺阳脉浮为噎。脉滑为哕。皆医之咎。责虚取实之过也。内经曰。阴在内。阳之守也。

阳守知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

(浮数之脉。主邪在经。当发热而洒淅恶寒。病患一身尽痛。不欲饮食者。伤寒也。若虽发通。

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瘥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

(脉浮面热赤者。邪气外浮于表也。脉迟战惕者。本气不足也。六七日为邪传经尽。当汗出是)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

必发栗。

熏。

气前阴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阖。清便下重。令便数难。脐筑湫痛。命将难全。

(浮为阳。沉为阴。阳脉紧。则雾露之气中于上焦。阴脉紧。则寒邪中于下焦。上焦者。

太浊又里气不守。邪乘里弱遂中于阴。阴虚遇邪。内为惧栗。致气微急矣。内经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此上焦之邪甚。则下干中焦。下焦之邪甚。则上干中焦。

由是三焦混乱也。三焦主持诸气。三焦既相混乱。则内外之气。俱不得通。膻中为阳气之海。气因不得通于内外。怫郁于上焦而为热。与脏相熏。口烂食龈。内经曰。膈热不便。上为口糜。中焦为上下二焦之邪混乱。则不得平治。中焦在胃之中。中焦失治。胃气因上冲也。

脾。坤也。坤助胃气磨消水谷。脾气不转。则胃中水谷不得磨消。故胃中浊也。金匮要略曰。谷气不消。胃中苦浊。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气不能布散。致不通。血凝不流。卫气者。阳气也。营血者。阴气也。阳主为热。阴主为寒。卫气前通者。

阳气先通而热气得行也。内经曰。膀胱者。津液藏焉。化则能出。以小便赤黄。知卫气前通也。热气与胃气相搏而行。出入脏腑。游于经络。经络客热。则血凝肉腐而为痈脓。此见其热气得行。若阴气前通者。则不然。阳在外为阴之使。因阳气厥微。阴无所使。遂阴气前通也。内经曰。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阳气厥微。则不能卫外。寒气因而客之。鼻者。肺之候。肺主声。寒气内入者。客于肺经。则嚏而出之。声咽塞。寒者。外邪也。厥者。内邪也。外内之邪合并。相逐为热。则血凝不流。今为热所拥。使血凝自下。如豚肝也。上焦阳气厥。下焦阴气厥。二气俱厥。不相顺接。则脾气独弱。不能行化气血。滋养五脏。致五脏俱虚而五液注下。针经曰。五脏不和。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阖。合也。清。圊也。下焦气脱而不合。故数便而下重。脐为生气之原。脐筑湫痛。则生气欲绝。故曰命将难全。)脉阴阳俱紧者。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使恶(脉阴阳俱紧为表里客寒。寒为阴。得阳则解。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者。阳气渐复。正气方之得难治。阳脉紧者。寒邪发于上焦。上焦主外也。阴脉紧者。寒邪发于下焦。下焦主内也。设使恶寒者。上焦寒气胜。是必欲呕也。腹内痛者。下焦寒气胜。是必欲利也。)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入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

此(脉阴阳俱紧。为寒气甚于上下。至于吐利之后。紧脉不罢者。为其脉独不解。紧去则入安溢精胃气六七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必欲解也。

(烦。热也。传经之时。病患身大烦。口噤不能言。内作躁扰。则阴阳争胜。若手足三部脉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睑内际黄者。此为欲解也。

(脉经曰。病患两目有黄色起者。其病方愈。病以脉为主。若目黄。大烦。脉不和者。

邪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

(内经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风则伤卫。数则无血。浮数之所以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浮为邪气并于卫。而卫气胜。滑为邪气并于营。而营气实。邪气胜。实拥于营卫。则营卫行九若不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千金方云。以喘嗽为咳逆。上气者。肺病散者心脉。是心火刑于肺金也。内经曰。心之肺

平脉法第二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营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无经失纪(寸为上部。关为中部。尺为下部。)营卫流行。不失衡铨。

(衡铨者。称也。可以称量轻重。内经曰。春应中规。夏应中衡。秋应中矩。冬应中权。

营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

(肾。北方水。旺于冬。而脉沉。心。南方火。旺于夏。而脉洪。肺。西方金。旺于秋。

而脉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环。

(人身之脉。计长一十六丈二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一呼一吸为一息。

脉则尺。

当复寸口。虚实见焉。

(经脉之始。从中焦注于手太阴寸口。二百七十息。脉行一周身。复还至于寸口。寸口为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风伤阳。故脉浮虚。寒伤阴。故脉牢坚。蓄积于内者。谓之水蓄。故脉沉潜。支散于外者烦焉。

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

(脉与病不相应者。必缘传变之所致。三部以候五脏之气。随部察其虚实焉。)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

(太过不及之脉。皆有邪气干于正气。审看在表在里。入腑入脏。随其所含而治之。)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

(难经曰。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以脉随呼吸而行。故言脉之头也。)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

名曰(外为阳。内为阴。内经曰。来者为阳。去者为阴。是出以候外。入以候内。疾为有余。

有者。阳不足而阴有余。故曰内实外虚。)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师曰。病家人请。云病患脉(望以观其形证。问以知其所苦。脉以别其表里。病苦发热身疼。邪在表也。当卧不安。

而假令病患云。腹内卒痛。病患自坐。师到。诊其脉之浮而大者。知其瘥也。何以知之。

若里(腹痛者。里寒也。痛甚则不能起。而脉沉细。今病患自坐而脉浮大者。里寒散也。是有经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患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患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

(发热烦极。则不能静卧。今向壁静卧。知热已去。)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盼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

处(诈病者。非善人。以言恐之。使其畏惧则愈。医者。意也。此之谓欤。)师持脉。病患欠者。无病也。

(针经曰。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欠。阴阳不相引。则病。阴阳相引。则和。

脉之呻者。病也。

(呻为呻吟之声。身有所苦则然也。)言迟者。风也。

(风客于中。则经络急。舌强难运用也。)摇头言者。里痛也。

(里有病。欲言。则头为之战摇。)行迟者。表强也。

(表强者。由筋络引急。而行步不利也。)坐而伏者。短气也。

(短气者。里不和也。故坐而喜伏。)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

(内经曰。腰者。身之大关节也。腰痛为大关节不利。故坐不能正。下一脚以缓腰中之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心痛则不能伸仰。护腹以按其痛。)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冬时感寒。伏藏于经中。不即发者。谓之伏气。至春分之时。伏寒欲发。故云。今月之内脉。

焦不问曰。人病恐怖者。其脉何状。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

(内经曰。血气者。人之神。恐怖者。血气不足。而神气弱也。脉形似循丝累累然。面白脱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师曰。脉自涩。唇口干燥也。

(涩为阴。虽主亡津液。而唇口干燥。以阴为主内。故不饮也。)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赤。

(愧者。羞也。愧则神气怯弱。故脉浮而面色变改不常也。)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者。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骨者(菽。豆也。难经曰。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

之至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若见损脉来至。

(脉经曰。冷气在胃中。故令脉不通。下利不见脉。则冷气客于脾胃。今尺中时一小见。

为复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

名曰(金胜木。水胜火。纵者。言纵任其气。乘其所胜。横者。言其气横逆。反乘所不胜也。

纵)问曰。脉有残贼。何谓也。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者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为人病者。名曰八邪。风寒暑湿伤于外也。饥饱劳逸伤于内也。经脉者。营卫也。营卫者则脉紧。中暑则曰残。害良曰贼问曰。脉有灾怪。何谓也。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与形证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又问曰(医以脉证与药相对。而反变异。为其灾可怪。故名灾怪。)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

(难经曰。春脉弦者。肝东方木也。万物始生。未有枝叶。故脉来濡弱而长。故曰弦。

是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是肝脏伤。故知死也。

(纯弦者。为如弦直而不软。是中无胃气。为真脏之脉。内经曰。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心旺于夏。夏则阳外胜。气血淖溢。故其脉来洪大而长也。)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者。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心脉来盛去衰为平。来微去大。是反本脉。内经曰。大则邪至。小则平。微为正气。

大为邪气。来以候表。来微则知表和。去以候里。去大则知里病。内经曰。心脉来不盛去反盛。此为不及。病在中。头小本大者。即前小后大也。小为正气。大为邪气。则邪气先在里。

今复还于表。故名曰覆。不云去而止云来者。是知在表。脉经曰。在上为表。在下为里。汗者心之液。上微为浮之而微。头小为前小。则表中气虚。故主汗出。下微沉之而微。本大为后大。沉则在里。大则病进。内经曰。心为牡脏。小肠为之使。今邪甚下行。格闭小肠使正气不通。故不得尿。名曰关格。脉经曰。阳气上出。汗见于头。今关格正气不通。加之头有汗者。则阳气不得下通而上脱也。其无汗者。虽作关格。然阳气未衰。而犹可治。)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是肺脉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

为难治也。

(轻虚浮曰毛。肺之平脉也。缓迟者。脾之脉。脾为肺之母。以子母相生。故云皆愈。

数者。心之脉。火克金。为鬼贼相刑。故剧。肺主皮毛。数则为热。热客皮肤。留而不去。

则为痈疡。经曰。数脉不时。则生恶疮。)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

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脉属木。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

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当春时。反见秋脉。为金气乘木。肺来克肝。夺旺脉而见。至秋肺旺。肝脉则绝。故知至秋死也。)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肥人肌肤浓。故脉当沉。瘦人肌肤薄。故脉当浮。今肥人脉反浮。瘦人脉反沉。必有邪气相干。使脉反常。故当责之。)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死生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

(脉经曰。阳生于寸。动于尺。阴生于尺。动于寸。寸脉下不至关者。为阳绝不能下应于尺也。尺脉上不至关者。为阴绝不能上应于寸也。内经曰。阴阳离缺。精气乃绝。此阴阳偏故皆决死。期以月节克之者。谓如阳绝死于春夏。阴绝死于秋冬。)师曰。脉病患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猝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

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

(脉者。人之根本也。脉病患不病。为根本内绝。形虽且强。猝然气脱。则眩运偃仆而死。不曰行尸而何。人病脉不病。则根本内固。形虽且羸。止内虚尔。谷神者。谷气也。谷气既足。自然安矣。内经曰。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

(脉来大而盛。聚而沉。谓之翕奄沉。正如转珠之状也。沉为脏气。故曰纯阴。翕为腑气。故曰正阳。滑者。阴阳气不为偏胜也。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者。当阳部见阴脉。则阴偏胜而阳不足也。阳明胃脉。胃中阴多。故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者。当阴部见阳脉。则阳偏胜而阴不足也。以阳凑阴分。故曰阴实。股与阴。少阴之部也。今阳热凑阴。必熏发津液。

泄达于外。股内汗出。而阴下湿也。)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

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虚冷。故令脉紧也。

(金匮要略曰。寒令脉急。经曰。诸紧为寒。)寸口卫气盛。名曰高。

(高者。暴狂而肥。内经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卫为阳气。卫盛而暴狂者。阴不胜阳也。针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气盛为肥者。气盛于外也。)营气盛。名曰章。

(章者。暴泽而光。营者。血也。荣华于身者也。营盛。故身暴光泽也。)高章相搏。名曰纲。

(纲者。身筋急脉直。营卫俱盛。则筋络满急。)卫气弱。名曰。

(者。心中气动迫怯。卫出上焦。弱则上虚。而心中气动迫怯也。)营气弱。名曰卑。

(卑者。心中常自羞愧。针经曰。血者。神气也。血弱。则神弱。故常自羞愧。)卑相搏。名曰损。

(损者。五脏六腑之虚也。卫以护阳。营以养阴。营卫俱虚。则五脏六腑失于滋养。

致俱卫气和。名曰缓。

(缓者。四肢不能自收。卫气独和。不与营气相谐。则营病。内经曰。肝受血而能视。

足受营气和。名曰迟。

(迟者。身体重。但欲眠也。营气独和。不与卫气相谐。则卫病。身体重而眠。欲眠者。

卫迟缓相搏。名曰沉。

(沉者腰中直。腹内急痛。但欲卧。不欲行。营气独和于内。卫气独和于外。营卫不相和谐者。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

血(缓为胃脉。胃合卫气。卫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阖。卫和气舒。则颜色光润。

声正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

(趺阳之脉。以候脾胃。滑则谷气实。是为胃实。紧则阴气胜。是为脾强。以脾胃一实一强痛也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经曰。浮为虚。内经曰。大则病进。浮则为正气虚。大则为邪气实。在尺。则邪气关闭下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伏则胃气伏而不宣。中焦关格。正气壅塞。故吐逆而水谷不化。涩则脾气涩而不布。

邪气拒于上焦。故食不得入。)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瘾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者。眉少发稀。身有干疮而腥臭。内经曰。脉风成为疠。)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营中寒。营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则心内(卫为阳。营为阴。弱者卫气微。阳气不足也。迟者营中寒。经中客邪也。营客寒邪搏而发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大为虚。紧为寒。胃中虚寒。当即下利。下利脉当微小。反紧者。邪胜也。故云难治。

经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

(弱者。阳气不足。阳能消谷。阳气不足。则不能消化谷食。缓者。胃气有余。则胃中有未谷。

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则气动。

(浮为胃气虚。紧为脾中寒。胃虚则满。脾寒则痛。虚寒相搏。肠鸣而转。转则膈中之气因使阴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营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噫而(人养三焦者。血也。护三焦者。气也。营卫俱损。不能相将而行。三焦无所根据仰。身体为不足。

三焦因中焦归者谷。

口。

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

(沉为实者。沉主里也。数消谷者。数为热也。紧为肝脉。见于脾部。木来克土。为鬼贼相刑。故云难治。)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营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营气不足。面色青。

营(卫为气。面色黄者。卫气衰也。营为血。面色青者。营血衰也。营行脉中为根。卫行脉外咳逆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衰。芤者。营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衰微(经曰。卫气盛。名曰高。高者。暴狂而肥。营气盛。名曰章。章者。暴泽而光。其身体瘦皮、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卫为阳。微为亡阳。脉微者。卫气疏。卫温分肉。肥腠理。卫气既疏。皮肤不得温肥。

则于成密卫气疏。则气不循常度。三焦绝其常度也。)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

(中气虚且寒。气自短矣。)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

(烦者。热也。少阴脉弱者。阴虚也。阴虚。则发热。以阴部见阳脉。非大虚也。故生微烦者。

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

(脾胃为营卫之根。脾能上下。则水谷磨消。营卫之气得以行。脾气虚衰不能上下。则营卫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

热(尸厥者。为其从厥而生。形无所知。其状若尸。故名尸厥。少阴脉不出。则厥气客于肾。

五呼不股为期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寸微为亡阳。尺紧为阴胜。阳微阴胜。故云虚损。又加之多汗。则愈损阳气。是阴常在。

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卫。阳也。微为卫气微。故云亡阳。营。血也。濡为营气弱。故云亡血。弱为阴虚。

虚则阳气无谷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师曰。五脏六腑相乘。故令十一。

(濡弱者。气血也。往反有十一头者。五脏六腑共十一也。)问曰。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脏。师曰。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阴迟涩为乘脏也。

(腑阳也。阳脉见者。为乘腑也。脏阴也。阴脉见者。为乘脏也。)夫人迎。左手关前一分是也。肝胆之位。脉紧盛。伤于寒。在结喉旁一寸半。动脉应手是穴脏主。

兼属夫太。在足内踝骨上动脉陷中。伤寒何以须诊太脉耶。太穴。是少阴肾之经。男子以阴病也。

本。

叶枯矣不吐者将枯槁夫冲阳。一名会源。在足跗上五寸。骨间动脉上。去陷谷三寸。伤寒何以须诊冲阳脉耶。

答其清者为营。营。血也。浊者为卫。卫,气也。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相贯,循环无端。

胃为水谷之海。土禀四时以察其胃气之有无也缓时一止复来。曰结。

聚气痞。忧思所成。大动而中止。不能自还甘草汤。夫又据脉论云。伤寒治法。据脉为要。问证次之。证如此。脉亦如此。条例径行。

若证热而理之。庶流通而无之无力。

洪。但指邪。以行邪乘虚。

夫外有脉。内无脉。为外实内虚。外无脉。内有脉。为内实外虚。虚实之义。随其脉之有无八难乘阳入以盛盛阳之氏损下有正恐阳盛入内。而误以桂枝汗之。内得热以助邪。外撤虚而损正。又安得而不毙。观古人发表之药多温。攻里之药多寒。则知阴阳虚盛之意微。非止为汗下设。正所以为用药寒温设也。可不明辨哉。

伤寒治法。内则审脉。外则审证。大要辨表里虚实为先。病在表。有表虚。有表实。病在里缓。

脉冷与赤同夫太阳属膀胱。非发汗不能愈。必用桂枝、麻黄。以助阳却邪。阳明属胃。非通泄不能痊热附阳阳有皆为毒瓦斯入脏。皆当下之。知乎此。则伤寒用药之法。随变随应而不穷矣。虽然。伤寒七日。

传遍六经。此约法也。或首尾只在一经。或间传一二经而止。又不可拘。但据脉与外证验之。是为活法。

发热憎寒体痛时。脉浮解表定无疑。不憎寒却频憎热。多汗咽干里下之。

夫三阳外证。腰脊头疼热恶寒。目疼汗热鼻中干。耳聋口苦时干呕。胸胁肋疼寒热干。

太阳证。腰脊强。头项痛。发热恶寒。若伤风。则鼻塞恶风。阳明证。目疼身热。鼻干。不恶寒。反恶热。自汗自出。不得卧。内实。大便难。少阴证。耳聋。胸胁痛。或口苦咽干。

目眩。或往来寒热而呕。阳病。体轻脉轻。外证。壮热烦渴。大小便秘。头面有汗。昏愦气粗。扬手掷足。

夫三阴外证。肠满肢温利不烦。舌干燥渴或憎寒。唇青舌卷多烦满。筋急囊间缩又挛。

太阴证。腹满或痛。手足温。自利不渴。喉下干。少阴证。口燥舌干而渴。或口中和。

皆恶筋急大小发躁胃解夫汗下温正法。太阳伤风。自汗恶风。桂枝汤。伤寒。无汗恶寒。麻黄汤。风寒俱盛。

则以麻黄汗多汤。

为腹舌不燥。及背恶寒者。并用四逆汤。小便白者。亦用四逆。始得病。脉沉。反发热。麻黄细辛附子汤。口燥咽干而渴。急下之。用大承气汤。厥阴脉微浮。为欲愈。不浮未愈。小建中汤。脉浮缓。如疟状者。囊不缩者。亦欲愈。桂枝麻黄各半汤。脉沉短者。囊必缩。为毒瓦斯入脏。可用承气汤下之。利不止。用四逆汤。三阴中寒。微则理中汤。稍厥或中寒下利。则干姜甘草汤。大段重者。用四逆汤。无脉者。用通脉四逆汤。六经惟少阴难治。大要以口燥而渴。别其热。脉沉而迟。别其寒。然亦有表里无热。但烦愦。默默不欲见光明。其脉沉细。或时腹痛。此可四顺汤。增加干姜。对之增损。理中丸亦可矣。凡阴证。白通汤。四逆汤。

通脉汤条例。未敢遽用者。且以理中汤。甘草干姜汤代之。虽然。阴寒亦有毒。乃病气也。

滞须行之。养正丹。金液丹。半硫丸。皆可疏利。又为要药。

夫三部之位。左右手。去鱼际一寸。名曰寸口。去尺泽一尺。名曰尺部。两境之间。名曰关至关之数三阳上。

不可(今人以男子尺脉常弱。女子尺脉常盛。谓之反。非也。男子阳有余。脉在上。尺脉必弱。

以左是正耳。

圣人以察阴阳。以决生死。虽经络流注。如环无端。岂能逃于三部者哉。

夫诊候之法。凡初下指。先以中指揣按得关位。乃齐下前后二指。为三部脉。前指寸口也。

(男先左手。女先右手。)浮按消息之。次中按消息之。次重按消息之。次上竟消息之。次下竟消息之。次推指外消息(医家责肥人脉浮。为肌肉浓实。重取乃得。若举手而得。则其浮也甚矣。责瘦人脉沉。

为凡诊脉。以气息平定方下指。一呼一吸为一息。其一息之间。脉息四至。或五至。不大不小之详(所属部分。谓心位洪。肺位浮。肾位沉。肝位弦。脾位缓也。四时。谓春脉弦。夏脉洪。

应。

夫脉息之证。盖脉以肉为阳。脉以血为阴。华佗云。脉者。气血之先也。气血盛则脉盛。

气短人脉短。性急脉急。性缓脉缓。反此者逆。按内经云。形盛脉细。气少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气多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难经云。数者腑也。迟者脏也。数则为热。迟者为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王叔和云。脉沉为在里。脉浮为在表。迟则在脏。数则在腑。滑为实为下。数为虚为热。张仲景云。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大抵阳脉常浮而速。

阴脉常沉而迟。七表属腑。病在于阳。春夏见之易治。八里属脏。病在于阴。秋冬见之犹轻。假令数在左寸。浮之得者。热入小肠。沉之得者。热入于心。余皆仿此。脉理精微。非言可尽论。其梗概不出于此矣。王叔和云。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亦在乎人熟之而已矣。

夫七表浮、芤、滑、实、弦、紧、洪。七表阳也。阳数奇。

夫浮。按之不足。举之有余。

(寸口浮。其人有风。发热头疼。关上浮。腹满。尺中浮。小便难。趺阳浮。即为虚。)夫芤。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

(芤主失血。寸口芤。主吐血。微芤者衄。关上芤。大便血。尺中芤。小便血。)夫滑。往来疾。却流利。替替然与数相似。

(脉滑为阳。寸口滑。为阳盛。关上滑。为呕逆。尺中滑。小便赤。妇人经脉不利。然而尺夫实。大而长。按之应指。然浮沉皆得。

(寸口实。主上焦热。关上见实。腹胀。尺中有此。主小腹痛。小便涩。)夫弦。举之无有。按之弓弦状。又曰。浮紧乃为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

(阳弦则头痛。阴弦则腹痛。大抵伤寒脉必弦。盖人迎脉盛。伤寒干人迎者。少阳之分。

少甚夫紧。按之实数。似切绳状。

(紧则为寒。寸口紧。头痛。关紧。心下满痛。尺紧。脐下痛。阴阳俱紧。当清邪中上。

浊夫洪。极大在指下。举按满指。

(寸口洪。主胸膈烦热。关上洪。主胃热口干。尺中洪。主大小便有血。三部洪。三焦俱热夫八里微、沉、缓、涩、迟、伏、濡、弱八里阴也。阴数偶。

夫微。若有若无。极细而软。

(微则为虚。寸口微。为阳不足。阳微则恶寒。阴微则下利。)夫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沉为在里。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然沉而迟者。乃阴证也。宜温之。沉而数者。

有热夫缓。去来亦迟。小快于迟。

(缓则为虚。太阳病。其脉缓者。为伤风。惟脾得之。即是本脉。)夫涩。细而迟。往来难。时一止。

(涩则为少血。寸口涩。少气。上焦冷。关上涩。胃冷脾痛。尺涩。小便数。小腹冷。

三部不足夫迟。呼吸三至。去来极迟。

(迟则为寒。寸口迟。则上焦冷。关上迟。胃冷不欲食。吞酸吐冷水。尺中迟。小便多。

并夫伏。极重按之。指着骨乃得。

(伏主物聚。寸口伏。胸中逆气。关上伏。有水气。溏泄。尺中伏。水谷不化。大抵关前得之。多为热。关后得之。多为冷。关中得之。阴阳结。或冷或热不定。当以余证参之。)夫濡。按之似无。举之全无力。

(形与缓、涩、迟、脉虽稍殊。其为冷证皆一也。)夫弱。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

(弱为虚。寸口弱。阳气虚。汗自出。关弱。无胃气。胃中有热。脉弱为虚热病作不可大攻夫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又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

夫有结脉。有促脉。有代脉。结者阴也。阴盛则结。脉来缓。时一止复来。曰结。主胸满烦(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芩黄大抵结、促之脉。虽时一止。为病脉。非死脉也。唯代脉者。真死矣。往来缓动而中止。

不。夫脉浮而紧涩。头疼。身体拘急。恶寒无汗。寒多热少。面色惨而不舒。腰脊疼痛。手足指盖伤寒之候。发热恶寒。头疼。腰脊痛。脉紧无汗。宜发汗而解。麻黄汤主之。经曰。

只与(杂方中。人参顺气散。葱豉汤。苍术散。麻黄葛根汤。可选而用之。)然太阳病。亦有热多寒少者。须仔细看脉与证也。热多寒少。不呕。清便自可。宜桂枝麻黄热一解夫脉浮而缓。寸大而尺弱。自汗体热。头疼恶风。热多寒少。其面光而不惨。烦足不冷。

盖伤风之候。头疼发热。脉缓。汗出恶风。当须解肌。宜桂枝汤主之。轻者。只与柴胡桂枝(杂方中。败毒散。独活散。可选用。)治太阳中风。有汗用桂枝汤。

(凡脉紧。必无汗。唯濡而紧。却自汗。勿误用桂枝。当用小建中汤也。须是脉浮而缓者。

项背强者。桂枝汤加葛根也。

(本草。葛根主伤风有湿。开窍解肌。盖桂枝加葛根者。谓中风有湿。当加之去其风湿。

取里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也。(不饮水者是也。)凡发汗后。汗不止为漏风。桂枝加附子汤主之。腹满者太阴证。脉浮者。可服桂枝汤。

微发四半两。

用古方又问。伤寒与伤风。何以别之。伤寒者。脉紧而涩。伤风者。脉浮而缓。伤寒者无汗。

脉涩浮发其证少阳但有发热恶寒。烦躁。手足温。而脉反浮紧者。有寒多热少。不烦躁。手足微冷。而脉反浮缓多热伤寒见风脉。宜服大青龙汤。盖大青龙证脉。似桂枝反无汗。病似麻黄反烦躁是也。脉弱有汗加在内添石膏。所以为紧。此治营卫俱病。若证不审。误用大青龙汤。则发汗多伤人。以其有烦躁一证。故须用大青龙。大抵感外风者。为伤风。感寒冷者。为伤寒。故风则伤卫。寒则伤营。桂枝主伤卫。麻黄主伤营。大青龙主营卫俱伤故也。风伤卫者。病在皮肤之间也。以卫行脉外。为阳。主外。皮肤之间。卫气之道路故也。其病浅。寒伤营者。寒气中于肌肉也。以营行脉中。为阴。主内。肌肉之间。营气之道路故也。其病深。所以桂枝、麻黄所施各异。戒勿误用。以有浅深之别。风寒之殊。医当宜审谛。大青龙尤宜慎用。

仲景云。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青龙汤。服之则厥逆。筋伤肉。此为逆也。类纂云以救为合夫夏月发热恶寒。头疼。身体肢节痛重。其脉洪盛者。盖冬伤于寒。因暑气而发为热病。治热病与伤寒同。有汗宜桂枝汤。无汗宜麻黄汤。加烦躁者。宜大青龙汤。然夏月药性须带凉。不可太温。桂枝、麻黄、大青龙。须加减法。夏至前。桂枝加黄芩半两。夏至后。桂枝、麻黄、大青龙。加知母一两。石膏二两。或加升麻半两也。盖桂枝、麻黄汤性热。地暖之处。非西北之比。夏月服之。必有发黄斑出之失。热病三日外。与汤不瘥。脉热仍数。邪气犹在经络。未入脏腑者。桂枝石膏汤主之。此方夏至后。代桂枝证用。若加麻黄半两。可代麻黄青龙汤用也。古方。三月至夏。为晚发伤寒。栀子升麻汤。亦可选用之。又问。夏至后。

皆可行白虎汤耶。白虎汤治中暑与汗后。一解表药耳。

(今之医者。见六月中病。多云中暑。不辨热病。用药太凉。又况夏则阴气在内。最难调治夏月自汗恶寒。身热而渴。其脉微弱者。此名中暑也。大抵中暑与热病外证相似。但热病者盖盛(其面如涂油。类纂云。面垢者。阳证也。一名面尘。若尘垢之着面。)手足微冷。烦渴口燥。但觉倦怠。四肢却不痛重。其脉微弱。按之无力。白虎汤主之。

痰逆最妙皮肤热病身体病。盖(春初秋末。阳气在里。其病稍轻。虽不用药治之。五六日亦自瘥也。)升麻汤。解肌汤。柴胡桂枝汤。最良。热多者。小柴胡汤主之。不渴。外有微热者。小柴胡次唯冬月及正初。乃可用正方。自春末。至夏至以前。桂枝、麻黄、大青龙内。宜加减也。病人先热后寒。尺寸脉俱盛。此名温疟也。先热后寒。名曰温疟。病患尺寸俱盛。重感于寒。

变成温疟。小柴胡汤主之。疟疾寒热相等。及先热后寒者。俱宜与小柴胡汤主之。先寒后热者。小柴胡加桂枝汤。有多热者。白虎加桂汤。有多寒者。但寒者。柴胡桂姜汤。有汗多烦渴。小便涩赤。素有瘴气。及不伏水土。呕吐甚者。可服五苓散。脉小紧。寒热呕吐。间日频日发作无时。大便秘者。可服大柴胡汤下之。脉浮大。寒热往来者。可服祛邪丸吐之。久不愈者。服疟母煎丸。当自愈。治疟之法。无以过也。大抵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瘥。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浮大者。可吐之。夏伤于暑。秋必病疟。此非伤寒之谓。以其观伤寒有温疟一证。故因而及之。脉尺寸俱浮。头疼身热。常自汗出。体重。其息必喘。四肢不收。嘿嘿但欲眠。此名风温也。其人素伤于风。因复伤于热。风热相搏。即发风温。主四肢不收。头疼身热常在。汗出不解。治在少阴、厥阴。

不可发汗。即谵言独语。内烦躁扰。不得卧。若惊痫。目乱无精。疗之者。复发其汗。如此死者。医杀之也。风温不可发汗。宜葳蕤汤。风温身灼热者。知母干葛汤。风温如渴甚者。

栝蒌根汤。风温脉浮。身重汗出。汉防己汤。

辨伤寒受病日数次第病证

伤寒一日。足太阳受病。太阳者。膀胱之经也。为三阳之首。故受病。其脉络于腰脊。

主于头项。故得病一日。头项腰脊痛也。伤寒二日。足阳明受病。阳明者。胃之经也。主于肌肉。其脉络于鼻。入于目。故得病二日。内热鼻干。不得眠也。诸阳在表。表始受病在皮肤之间。故可摩膏、火灸、发汗而愈也。凡五脏不和。六腑不通。营卫不行。如是之后。

三日乃死。何也。夫足阳明者。胃之脉也。十二经之长也。其气血盛。故不通。三日其气乃尽。故死尔。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下而已也。伤寒三日。足少阳受病。少阳者。胆之经也。其脉循于胁。上于颈耳。故得病三日。胸胁热而耳聋也。三阳经络。

始相传病。未入于脏。可汗而解也。伤寒四日。足太阴受病。太阴者。脾之经也。为三阴之首。是故三日以后。阳受病讫。传之于阴。而太阴受病焉。其脉络于脾。主于喉嗌。故得病四日。腹满而嗌干。其病在胸膈。故可吐而愈也。伤寒五日。足少阴受病。少阴者。肾之经也。其经贯肾络肺。系于舌。故得病五日。口燥舌干。渴而引水也。其病在肠。故可下而愈也。伤寒六日。足厥阴受病。厥阴者。肝之经也。其脉循阴络于肝。故得病六日。烦满而阴缩也。此则阴阳俱受病。毒瓦斯在胃。可下而愈也。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小愈。又伤寒七日。

病法当小愈。阴阳诸经传病终故也。今七日以后。病反甚者。欲为再经病也。再经病者。经络重受病也。伤寒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小愈。又八日不解者。或者诸阴阳经络。重受于病。或因发汗吐下之后。毒瓦斯未尽。所以病证犹在也。伤寒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又伤寒九日以上。病不除者。或初一经受病者。不能相传。或已传三阳讫。而不能传于阴。致停滞累日。病证不解。故日数多。而病候改变也。伤寒十日。太阴病衰。腹胃如故。则思欲饮食。伤寒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烦满。舌干已也。伤寒十二日。厥阴病衰。囊少纵。腹微下。毒瓦斯皆去。病日已矣。

伤寒例第三

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春夏为阳。春温夏热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故也。秋冬为阴。秋凉而冬寒者。

以阴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冬三月纯阴用事。阳乃伏藏。水冰地坼。寒气严凝。当是之时。善摄生者。出处固密。

去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

(春风夏暑。秋湿冬寒。谓之四时之气。)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热为阳。阳主生。寒为阴。阴主杀。阴寒为病。最为肃杀毒厉之气。)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内经曰。先夏至日为温病。后夏至日为暑病。温暑之病。本伤于寒而得之。故太医均谓之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其气。

(四时气候不正为病。谓之时行之气。时气所行为病。非暴厉之气。感受必同。是以一岁之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四时正气者。春风夏暑。秋湿冬寒是也。时行者。时行之气是也。温者。冬时感寒。

至春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冬寒春温。夏热秋凉。为四时之正气也。)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

(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此为时行之气。前云冬时应寒。而反大温者是也。)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

(此为温病也。内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此为疫气也。是数者。以明前斗历之法。占其随时气候。发病寒热轻重不同耳。)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

(节气十二。中气十二。共二十四。内经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

时谓之岁。)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疑脱或有至而不去。此一句。金匮要略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

有至以未得甲子。天因子。天大寒不解。

内经曰。至而和则脱漏明矣。)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

(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清阳为天。动而不息。浊阴为地。静而不移。天地阴阳之气。

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春暖为夏暑。从生而至长也。秋忿为冬怒。从肃而至杀也。)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

(十月六爻皆阴。坤卦为用。阴极阳来。阳生于子。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

于卦阳气下。

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

(阳生于子。阴生于午。是阴阳相接。故曰合。阳退于酉。阴退于卯。是阴阳相背。故曰离阴阳交易。人变病焉。

(天地阴阳之气。既交错而不正。人所以变病。内经曰。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

(内经曰。养生者。必顺于时。春夏养阳。以凉以寒。秋冬养阴。以温以热。所以然者。

从小人触冒。必婴暴疹。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

(不能顺四时调养。触冒寒温者。必成暴病。医者当在意审详而治之。)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当春之时。风气大行。春伤于风。风气通于肝。肝以春适旺。风虽入之。不能即发。

至夏飧泄秋适旺。湿虽入之。不能即发。至冬肺衰。然后湿始动也。雨淫腹疾。则当发为下利。冬以阳暑疟及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

(内经曰。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根据次第而治之。

真方(仲景之书逮今千年。而显用于世者。王叔和之力也。)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餐居亦异。是以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能。

以训(东方地气温。南方地气热。西方地气凉。北方地气寒。西北方高。东南方下。是土地温凉居之也。

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

(内经曰。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是伤寒为病热也。针经曰。多热者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

(表里俱病者。谓之两感。)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太阳为三阳之长。其气浮于外。故尺寸俱浮。是邪气初入皮肤。外在表也。当一二日发。

肩膊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能卧。

(阳明血气俱多。尺寸俱长者。邪并阳明。而血气淖溢也。太阳受邪不已。传于阳明。

是当二三日发。其脉挟鼻者。阳明脉起于鼻。交中。络于目。阳明之脉正上还出系目系。

也。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内经曰。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春脉弦。尺寸俱弦者。知少阳受邪也。二三日阳明之邪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

(三阳受邪。为病在表。法当汗解。然三阳亦有便入腑者。入腑则宜下。故云未人于腑者。

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阳极则阴受之。邪传三阳既遍。次乃传于阴经。在阳为在表。在阴为在里。邪在表。

则见三阳传于太阴。是当四五日发也。邪入于阴。则渐成热。腹满而嗌干者。脾经壅而成热也。)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少阴。肾水也。性趋下。少阴受病。脉尺寸俱沉也。四五日太阴之邪不已。至五六日。

则为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缓者。风脉也。厥阴脉微缓者。邪传厥阴。热气已剧。近于风也。当六七日发。以少阴邪此三经。皆受病已入于腑。可下而已。

(三阴受邪。为病在里。于法当下。然三阴亦有在经者。在经则宜汗。故云已入于腑者。

可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受之。

即厥则死矣。

(阴阳俱病,表里俱伤者。为两感。以其阴阳两感。病则两证俱见。至于传经。则亦阴阳两而少阴太阴又内经曰。五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云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谓三日六经俱病。营卫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

方治(此前热未已。又感温气者也。温热相合。变为温疫。)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瘥。以成痼疾。

(凡觉不佳。急须求治。苟延时日。则邪气入深。难可复治。千金曰。凡有少苦。似不如平小儿女子。益以滋甚。

(小儿气血未全。女子血室多病。凡所受邪。易于滋蔓。)时气不和。盒饭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

(腠理者。津液腠泄之所。纹理缝会之中也。金匮要略曰。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

为之委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

(邪在皮肤。则外属阳而易治。邪传入里。则内属阴而难治。内经曰。善治者。治皮毛。

其皮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

(千金曰。凡始觉不佳。即须治疗。迄至于病。汤食兢进。折其毒势。自然而瘥。)若或瘥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

(传。有常也。变。无常也。传为循经而传。如太阳传阳明是也。变为不常之变。如阳证变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内经曰。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

(凡中风与伤寒为病。自古通谓之伤寒。千金曰。夫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

与精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

(始自皮肤。入于经络。传于脏腑是也。)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

(风寒初客于皮肤。便投汤药。温暖发散而当者。则无不消散之邪。)不在证治。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

(先解表而后下之。则无复传之邪也。)若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

(表证虽罢。里不至大坚满者。亦未可下之。是邪未收敛成实。下之则里虚。而邪复不除。

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

(外无表证。里有坚满。为下证悉具。外台云。表和里病。下之则愈。下证既具。则不必拘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

(下之不当。病轻者。证犹变易而难治。又矧重者乎。)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

(表为阳。里为阴。阴虚者。阳必凑之。阳盛之邪。乘其里虚而入于腑者。为阳盛阴虚也。

反汗于营恶此为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神丹者。发汗之药也。甘遂者。下药也。若汗下当则吉。汗下不当则凶。其应如影随形。

况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桂枝汤者。发汗药也。承气汤者。下药也。金匮玉函曰。不当汗而强与汗之者。令人夺其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

(投汤不当。则灾祸立见。岂暇计其日数哉。)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不知病源。

痛欤而饮动作。惟明者居然能获其本。近取诸身。夫何远之有哉。

(两感病俱作。欲成不治之疾。医者大宜消息。审其先后。次第而治之。若妄意攻治。

以求凡发汗。温服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可半日中尽三服。

若与病相复作本汤服(发汗药。须温暖服者。易为发散也。日三服者。药势续也。病势稍重。当促急服之。

以折生。阳剂。更汤不能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也。言为自愈(热在上焦则为消渴。言热消津液。而上焦干燥。则生渴也。大热则能消水。热少不能消之与之不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愈。小渴者。乃强与饮之。

因(小渴者。为腹中热少。若强与水。水饮不消。复为诸饮病也。)凡得病厥。脉动数。服汤药更迟。脉浮大减小。初躁后静。此皆愈证也。

(动数之脉。邪在阳也。汤入而变迟者。阳邪愈也。浮大之脉。邪在表也。而复减小者。

表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

(五十九穴者。以泻诸经之温热。针经曰。热病取之诸阳五十九穴。刺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八口下经曰八者委九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为灾。并中髓也。

(穴有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其灸刺之禁。皆肉薄骨解之处。血脉虚少之分。针灸并中髓脉四损。三日死。平人四息。病患脉一至。名曰四损。脉五损。一日死。平人五息。病人脉(四脏气绝者。脉四损。五脏气绝者。脉五损。五脏六腑俱绝者。脉六损。)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

(内经曰。脉者。血之腑也。脉实血实。脉虚血虚。寒则伤血。邪并于血。则血盛而气虚。

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

(脉阴阳俱盛。当汗出而解。若汗出不解。则邪气内盛。正气外脱。故死。内经曰。汗出而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

(脉阴阳俱虚者。真气弱也。热不止者。邪气胜也。内经曰。病温。虚甚者死。)脉至乍疏乍数者死。

(谓天真营卫之气断绝也。)脉至如转索者。其日死。

(为紧急而不软。是中无胃气。故不出其日而死。)谵言妄语。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逆冷。脉沉细者。不过一日死矣。

(谵言妄语。阳病也。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为脉病相应。若身逆冷。脉沉细。为阳病此以前是伤寒热病证候也。

辨湿脉证第四

伤寒所致太阳。湿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

(。当作痉。传写之误也。者恶也。非强也。内经曰。肺移热于肾。传为柔。柔为筋反张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

(千金曰。太阳中风。重感寒湿。则变。太阳病。发热无汗。为表实。则不当恶寒。

今反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者。名曰柔。

(太阳病。发热汗出。为表虚。则当恶寒。其不恶寒者。为阳明病。今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

(太阳主表。太阳病。发热为表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细。既不愈。则太阳中风。重感于。栝蒌桂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

(太阳病。发汗太多。则亡阳。内经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微不能养筋。

则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摇。猝口噤。背反张者。

病也(太阳中风。为纯中风也。太阳伤寒。为纯伤寒也。皆不作。惟是太阳中风。重感寒湿。

风搦。此者。内挟寒湿。故头摇也。口噤者。寒主急也。猝口噤者。不常噤也。有时而缓。若风寒额。

下至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

但(金匮要略曰。雾伤皮腠。湿流关节。疼痛而烦者。湿气内流也。湿。同水也。脉沉而细者则濡湿之病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似熏黄。

(身黄如橘子色者。阳明瘀热也。此身色如似熏黄。即非阳明瘀热。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脾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苔(湿家有风湿。有寒湿。此寒湿相搏者也。湿胜则多汗。伤寒则无汗。寒湿相搏。虽有汗而气不而恶阳气也。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湿家发汗。则愈。金匮要略曰。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四两。发其汗。为宜。若妄下阳相问曰。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发(值天阴雨不止。明其湿胜也。内经曰。阳受风气。阴受湿气。又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邪出俱去也。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

(病有浅深。证有中外。此则湿气浅者也。何以言之。湿家不云关节烦疼。而云身上疼痛。

于脾。而也。湿家饮食。胸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一身尽疼者。湿也。发热日晡所剧者。风也。若汗出当风。而得之者。则先客湿。而后感略中太阳中热者。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

(汗出恶寒。身热而不渴者。中风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者。中也。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太阳中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亦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经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身热脉微弱者。也。身体疼重者。水也。夏时暑热。

以水太阳中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

小甚(病有在表。有在里者。有表里俱病者。此则表里俱病者也。发热恶寒。身重疼痛者。

表中也。小因于外虚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