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气门(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时气令不相染易

(附论)凡时行瘟疫。皆四时不正之气。感而病者。长少率相似。病苟不辟除。多致传染。宜有方术。预为之防。又云。此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候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故须预服药。及为法术以治之。

麻黄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相染易者。即须回避。将息饮食之类。不得传

。但一受病。全家不安。有此相染。

麻黄(去根节三分)桔梗(去芦头三分)桂心(三分)干姜(炮制三分)防风(去芦头三分)川大黄(锉碎微炙三分)川乌头(炮裂去皮脐一分)吴茱萸(汤浸七次焙干微炒一分)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一分)上为散。每服二钱。空心用温酒调下。

乌头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转相染易不止。

川乌头(炮裂去皮脐一分)獭肝(酒浸微炒一分)川升麻(三分)川大黄(锉碎微炒三分)川朴硝(细研三分)龙脑(半分细研)柴胡(二分去苗)上为散。入龙脑朴硝。

同研令匀。每服空心。以温酒调下一钱。

雄黄丸

(出圣惠方)

治时气病。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傍至外人。无有不着

雄黄(一两细研)赤小豆(炒熟二两)丹参(二两)鬼箭羽(二两)上为末。

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温水下五丸。可与病患同床传衣。不相染也。

朱砂丸

(出圣惠方)

治时气。转相染着。延及外人。不敢视者。

朱砂(细研水飞过二两)雄黄(细研水飞过二两)赤小豆(炒熟二两)人参(去芦头一两)鬼箭羽(一两)上为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以温水下五丸。可与病人同床传衣。不相染也。

治时气热毒。令不相染易。

(出圣惠方)豆豉(一升)伏龙肝(三钱细研)童子小便(三中盏)上相和。煎取一中盏半。

去滓。

分为三服。每平旦一服。令人不着。

瘴疫方治时气温毒。令不相染易。

(出圣惠方)上于正月取东行桑根。粗如指者。长一寸。以朱砂涂之。悬于门上。又令人带之。一方无朱砂。

败鳖散

(出圣济总录)

辟时气瘟疫。令不相染。

败鳖(醋炙五钱)栀子仁(一分)大青(一分)羚羊角(镑一分)芍药(一分)马牙硝(一分)前胡(去苗一分)紫菀(去苗土一分)上粗筛。每服五钱。以水一盏半。煎至八分。

去滓。食前温服。

绝瘴散

(出圣济总录)辟时气疫疠。

麻黄(去节)桂(去粗皮)升麻细辛(去苗)干姜(炮)白术附子(炮裂去皮脐)防己防风(去叉)桔梗蜀椒(去目并闭口者微炒去汗)芎上为细末。每服二钱。

空心。用温酒调下。一方用乌头。

赤小豆丸

(出圣惠方)

辟伤寒瘟疫瘴疠。令不相染。

(方见鬼箭羽丸)

治瘟疫气。

(出本草)以蚺蛇肉作食之。

辟疠。

(出本草)正月之节食五辛。以辟疠气。服一日姜。

辟瘟汤

(出圣济总录)辟时病瘟疠。

甘草(二两)大黄(二两)皂荚(一钱并生用)上细锉。用水二盏。煎至一盏。

去滓。

空心热服。至晚下恶物为效。

真珠散

(一名辟瘟病散出圣济总录)

治辟瘟疫疠。

真珠(研一分)桂(去粗皮一分)鸡子(二枚去壳炒令黑色研)贝母(去心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三分)上为末。再同研匀。岁旦温酒调下一钱。若岁中人多病者。可月望服之。如遇时行病。即不拘时候效。一方无杏仁。

羌活汤

(出圣惠方)

治时气更相传染。宜预服此方。

羌活(去芦头一分)桂(去粗皮)芎牡丹皮柴胡(去苗)桔梗(炒)升麻荆芥穗玄参甘草(炙锉)麻黄(去根节)木香(各一两)吴茱萸(汤浸焙干炒一分)牵牛(炒半两)上粗捣筛。每服五钱。以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苍耳散

(出圣济总录)

治辟瘟疫疠。

真珠(研一分)桂(去粗皮一分)鸡子(二枚去壳炒令黑色研)上于重午日。采苍耳曝干三两。捣罗为散。每服二钱。空心。用井水调下。

辟时行瘟疫疠瘴。

(出千金方)用芜荑不限多少。捣取汁。立春后。遇庚子日。阖家大小。各温服一二盏。

流金散

(出千金方)

辟瘟疫时气。

(方见雄黄散)

烧术法。

(出十便良方)

凡冒中暑热。时或久雨。以苍术合皂荚烧。辟瘟疫

邪气。

辟瘟病。

(出本草)用菘菜。切如粟。酒服方寸匕。日三服。辟五年瘟。

雌黄丸

(出圣济总录)

辟瘟疫去百恶。

雌黄(二两研)雄黄(二两研)龙骨(二两)龟甲(二两)鲮鲤甲(二两)虎骨(二两)羊角(二两镑)芎(二两)空青(半两研)樗鸡(七枚)真珠(三两研)皮(二两)上为末。再同研匀。熔蜡和丸。如弹子大。正旦户前烧一丸。男左女右。系一丸于臂上。遇时行。亦根据此用。

辟瘟疫时气。涂敷。

(出千金方)雄黄(二两研)丹砂(一两研)菖蒲(一两切)鬼臼(一两)上为末。同研匀。

以水调涂五心。及额上鼻中耳门。辟瘟甚验。

辟瘟丸

(出圣济总录)

治伤寒疫疠传染。及头目昏重。项膂拘急。胸膈不

通。

玄参(五两炒)苍术(三两炒)芎(炒)白芷(炒)羌活(去芦头生用)甘草(炙锉)乌头(炮裂去皮脐各一两)安息香(一分)龙脑(研)麝香(研各半两)上除脑麝外。捣罗为细末。入脑麝拌匀。粟米粥为丸。如弹子大。阴干。纱袋盛。安近火处。每服一丸。时疾生姜蜜水磨下。阴毒面青。用热水磨下。

调中丸

(出圣济总录)

辟四时疫疠非节之气。

大黄(五两锉碎炒)麻仁(别研一两)枳壳(去瓤麸炒一两)白茯苓(去黑皮一两)芍药(一两)前胡(去芦头一两)黄芩(去黑心一两)上捣研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五丸。食后饮下。微利为度。日晚卧服之佳。

屠苏酒

(一名屠苏饮出千金方)

岁旦辟疫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

大黄桔梗蜀椒(各十五铢)白术桂心(各十八铢)乌头(六铢)菝(十二铢)上咀。绛袋盛。以十二月晦。日中。悬沉井中。令至泥。正月朔日平晓出药。置酒中煎数沸。于东向中饮之屠苏酒。待三朝。还滓置井中。能仍岁饮。可世无病。当家内外有井。皆悉着药。辟瘟气也。一方用虎杖一两一钱。无菝。一方有防风一两。

粉身散

(出千金方)

辟瘟病常用。

芎白芷本上研下筛。纳和米粉粉身。

杀鬼烧药方

(出千金方)

辟瘟气。

雄黄(一斤)丹砂(一斤)雌黄(一斤)羚羊角(三两)芜荑(三两)虎骨(三两)鬼臼(三两)野丈人(三两)石长生(三两)猪屎(三两)马悬蹄(三两)青羊脂(八两)菖蒲(八两)白术(八两)蜜蜡(八升)上为末。以蜜蜡和丸。如弹子许。朝暮及夜中。户前微火烧之。

虎杖头杀鬼丸辟瘟方

(出千金方)虎杖头(五两)朱砂(半两)雄黄(半两)雌黄(一两五钱)鬼臼(一两)白荚(一两)芜荑(一两)上为末。以蜜蜡和丸。如弹子大。绛袋盛系臂。男左女右。悬于屋角。晦望夜半。中庭烧一丸。

辟瘟杀鬼丸

(出千金方)

熏白鬼恶气。

雄黄(二两)雌黄(二两)羚羊角(七两)虎骨(七两)龙骨(三两)龟甲(三两)鲮鲤甲(三两)皮(三两)樗头(十五枚)空青(五两)芎(五两)真珠(五两)东门上鸡头(一两)上为末。羊蜡二十两。并和丸弹子大。正旦门户前烧一丸。带一丸。男左女右。

辟百恶。独宿吊丧问病。各吞一丸。小豆大。天阴大雾。日烧一丸于窗前佳。

赤散

(出千金方)

辟瘟疫气。伤寒及热病。

藜芦(一两)踯躅花(一两)牡丹皮(一两六钱)皂荚(一两六钱)附子(六两)桂心(六两)真珠(六两)细辛干姜(各十八铢)上为末。纳真珠合治之。分一方寸匕。

置绛囊中带之。男左女右。着臂自随。觉有病之时。便以粟米大。纳着鼻中。又酒服一钱。覆衣取汗。一日三服。当取一遍汗。

断瘟病令不相染着。

(出千金方)以汲水瓶一。长七寸。温着病患卧席下。良。

又方

(出千金方)以绳度所着户中壁。屈即绝断之。

主天行时气。鬼魅邪精等。

(出本草)以瓶香烧之。

治瘟病令不相染。

(出千金方)用桃树中虫屎末之。以水调服方寸匕。

又方

(出千金方)用新布袋。盛赤豆一升。纳井中。三日出。举家服二七粒。一方男十枚。女二十枚。

又方

(出千金方)用菘叶末之。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辟五年瘟。

又方

(出千金方)常以七月七日。合家男吞大豆七枚。女吞小豆二七枚。向日亦佳。一方合家向日吞赤小豆二七枚。

断瘟疫转相染着。及至灭门。延及外人。无敢视者。

(出千金方)赤小豆(二两)鬼箭羽(二两)鬼臼(二两)雄黄(二两)上为末。以蜜和服。

如小豆一丸。可与病患同床传衣。

治瘟令不相染。

(出千金方)用新布袋盛大豆一升。纳井中一宿。出服七枚。一方用黑豆。

治瘟疫。

(出千金方)用药子二枚末。水服之。

辟瘟方

(出千金方)用白蜜和上色朱砂粉一两。以太岁日平旦。大小勿食。向东方立。吞服三七丸。如麻子。

勿令齿近之。并七小枚投井中。终身勿忘此法。

刚繁辟温病粉身散。常用方。

芎(四两)本(四两)远志(四两)白术(四两)米粉(一斗研)上捣筛。四物为散。和米粉粉身。若欲多时。加药增粉用之。

干敷散

(一名干散出肘后方)

主辟瘟疫疾恶。令不相染着气。肘后方作敷干

。抱朴子作敷下。

附子(一枚一分者炮)细辛(一分)干姜(一分)麻子(一分研)柏实(一分)上为散。正旦举家。以井花水各服一方寸匕。服药一日。十年不病。二日。二十年不病。三日。

三十年不病。受师法。但应三日服。岁多病。三日一服之。忌猪肉。

杀鬼丸

(胡洽方)雄黄(五两)朱砂(五两研)鬼臼(五两)鬼督邮(五两)雌黄(五两研)马兜铃(五两)皂荚(五两炙)虎骨(五两)阿魏(五两)桃白皮(五两)菖蒲(五两)石硫黄(五两研)甲香(一两)白胶香(一两)羚羊角屑蜡蜜(八斤炼)上捣筛十六味。蜡蜜和丸。

如弹子大。往辟瘟处烧之。杀鬼去恶。若大疫家。可烧并带行。忌生血物羊肉饧。

治时疾疫。

(出肘后方)用马蹄末屑二两。绛囊带之。男左女右。

苏合香丸

(出危氏方)凡入瘟疫家。先令打开门户。以大锅盛水二斗。于堂心用二十丸煎。其香能散疫气。凡病者各饮一瓯后。医者却入诊视。不致相染。

辟时疫不相染方。

(出十便良方)以冬至前后。取沙牛胆将小颗黑豆。看纳。又不得顷胆水出。任令满。以绵系于当风处。

候干收之。若遇时疫动。即朝起取胆。纳豆子七个。井花水服之。即不相染。或云服则明目。

兼疗内障眼。

辟妖法

(出十便良方)李畋该闻集云。爆竹辟妖气。邻人仲叟家。为山魈所祟。掷瓦石。开户牖。不自安。叟求祷之。以佛经报谢。而妖祟弥盛。畋谓其叟曰。翁日夜于庭落中。若除夕爆竹数十竿。叟然其言。爆竹至晚。寂然安。遂伏。

度瘴散

(出肘后方)

辟山瘴恶气。若有黑雾郁勃。及西南温风。皆为疫疠之

麻黄(五分)椒(五分)乌头(三分)细辛术干姜防风桔梗桂(各八分)上捣筛为末。平旦酒服一钱。辟诸毒恶气。冒雾。宜服。

辟天行疫疠。

(出肘后方)雄黄丹砂巴豆矾石附子干姜上各等分。捣为末。蜜丸。平旦向日吞一丸。

如胡麻子大。九日止。令人无病。

常用瘟病散

(出肘后方)真珠(一分)肉桂(一分)贝母(三分)鸡子白(熬黄黑各三分)上捣为末。

岁旦服方寸匕。岁中多病。可用朔望服之。有病即愈。人服者当可大效。一方有杏仁。

赵煮膏方

(出肘后方)大黄附子细辛干姜桂(各一两)巴豆(八十枚去壳)上捣细。苦酒渍一宿。

腊月猪膏二斤。煎至三上三下。绞去滓。密器贮之。初觉勃色变热。如梧桐子大一丸。不瘥再服。亦可火炙。以摩身体数百遍佳。并治贼风走游皮肤并良。可预合之。一方有椒一两。

单行方术。

(出肘后方)用西南社中柏。东南枝。取曝干为末。服方寸匕。立瘥。一方酒服之。

又方

(出肘后方)取正月上寅日。捣女青屑三角。绛囊贮。系户上。大吉。

又方

(出肘后方)取正月朔望日及七日。吞麻子大豆各二七枚。投井中。又以附子二枚。小豆七枚。令女子投井中。

又方

(出肘后方)取冬至日雄赤鸡作腊。立春煮食。尽物分他人。又正月一日。取东行桑根。大如指。悬门户上。又令人带之。一方长七寸。用丹涂之。

又方

(出肘后方)上埋鹊于门前。

断瘟病令不相染着。

(出肘后方)取断发绳长七寸。盗着病患卧席下。

辟瘟疫邪湿气。

(出本草)以皂荚合苍术烧之。

又方

(出肘后方)上熬豉杂米。酒渍服之。

又方

(出肘后方)柏子仁细辛米干姜(三分)附子(一分)上为末。酒服方寸匕。日服三服。

服十日。

又方

(出肘后方)用鲫鱼密置卧下。勿令知之。

又方

(出肘后方)用麦和米干姜。又云麻子仁。可作三种服之。

治入瘟疫之家。

(出三因方)以雄黄末浓涂两鼻。清油亦可。嚼蒜亦可。饮酒更佳。即不传染。与病患同床。亦不相染。初洗面后。及卧时点之。凡病家自生恶气。闻之即上入泥丸。遂散百脉而成死病。宜以纸捻探鼻嚏之。为佳。如以雄黄点鼻。则自不闻。并辟恶梦。神良。

删繁大青消毒散治天行三日外。至七日不歇。内热令人更相染着。

大青(四两)干葛(四两)栀子(四两)香豉(八合熬绵裹)芒硝(三两)生干地黄(一升切)上切。以水五升。煮药味取二升五合。去滓。下芒硝。分三服。忌芜荑酒蒜等物。

一方有石膏八两。

务成子萤火丸主病辟疾疫恶风气。百鬼虎野狼。蛇虺虿诸毒。五兵百病。盗贼凶害

。皆辟之。

萤火(二两)鬼箭(削去皮羽二两)蒺藜(一两)雄黄(二两)雌黄(二两)矾石(二两升尽)羊角(一两五钱)锻灶灰(一两五钱)铁锤柄(八铢烧黑)上捣筛为散。

以鸡子黄并丹雄鸡冠一具。和之如杏仁大。作三角绛囊。盛五丸带臂。仍更挂户上。

辟魔法。

(出十便良方)斗门方辟魔。以雄黄一块带头上。妙。

辟瘟疫。

(出本草)以艾纳香烧之。

辟瘟疫。

(出本草)以腊月鼠。向正旦朝所居处埋之。

去恶气。除病疫。

(出本草)以兜木香烧之。

去瘟气。

(出本草)以腊月夜。令人持椒井傍。勿与人语。纳椒井中。温服此水。

辟恶去瘟疫病。

(出本草)以狐尾烧之。或以雄狐屎烧之。在木石上者是也。

黄龙汤

(出本草)

疗瘟病垂死。

以空塞口。纳粪仓中。积年得汁。其汁甚黑而苦。服之欲死。即瘥。

主天行时气。宅舍怪异。

(出本草)降真香并烧悉验。仙传云。烧之。或引鹤降蘸星辰。烧此香。甚为第一度烧之。功力极验。

治瘟疫。

(出本草)五月初一日。取冢上土及砖石。以瓦器盛之。埋之着门外阶下。合家不患时气。又正月朝早。将物去冢头古砖一块。悬大门。断一年无时疫。

辟天行时疾。

(出本草)取钓樟茎叶置门上。

辟瘟疫法。

用熬豉和白术。浸酒常服之。一方无白术。用白米。

治断瘟疫。

用上等朱砂一两研。以白蜜和丸。如麻子大。常以太岁日平旦。一家大小勿食诸物。面向东立。各吞三七丸。永无疫气。

辟天行瘟病及蛇虫。

可将预知子带之。

驱瘟疠。

用豹皮寝之。

导引法

(出圣济总录)养生方云。常以鸡鸣时。心存日滚神名三遍。辟百邪正

。令人不病瘟。

东海神名阿明。南海神名祝融。西海神名巨乘。北海神名禺强。又存念心气赤。肝气青。肺气白。脾气黄。肾气黑。气出周其身。又兼辟邪鬼。欲辟众邪百鬼。

常存心为炎斗。煌煌光明。则百病诸邪。不敢干之。可以出入瘟疫之中。

时气劳复

(附论)夫时气病新瘥。血气尚虚。津液未复。复以劳动。便成病焉。若言语思虑。则劳伤于神。

梳头洗澡。则劳于力。未甚劳而强劳之。则生热。热气既还入经络。复为病者。名曰劳复。

又病新瘥。脾胃尚虚。谷气未复。若食肥肉鱼脍。饼枣栗之属。则未能消化。停积在于肠胃。

使胀满结实。因更发热。复为病者。名曰食复。病新瘥后。但得食糜粥。宁少食令饥。慎勿饱。不得他有所食。虽思之勿与之也。计日转久。可渐食羊肉白糜。若美汁雉兔鹿肉不可食。及猪狗肉也。新瘥后常卧。慎勿早起。梳头洗面。非但体劳。亦不可多言语。用心使意。

劳神。凡此皆令人劳复。故督邮顾子献得病。已瘥未痊。诣华敷视脉。曰。虽瘥尚虚。未得复。阳气不足。慎勿劳事。余劳尚可。女劳则死。当吐舌数寸。其妇闻其夫瘥。从百余里来省之。经宿交接。中间三日。发热口噤。舌出数寸而死。病新瘥未满百日。气力未平复。而以房室者。略无不死。有士盖正者。病愈后六十日。已能行射猎。以房室即过而致死。及热病房室。名为阴阳易之病。病皆难治多死。近者有一士大夫。小得伤寒。瘥已十余日。能乘马行来。自谓平复。以房室。即小腹急痛。手足拘挛而死。凡时病瘥后。未满五日。食一切面肉者更发。又因时病瘥后。新起饮酒及韭菜。病更发。时病新瘥后。食生鱼。下痢必不止。时病新瘥食生菜。令颜色终身不平复。时病新瘥汗解。饮冷水者。损心胞。令人虚不复。时病新瘥。食生枣及羊肉者。必膈上作热蒸。时病新瘥。食犬羊等肉者。作骨中蒸热。时病新瘥。食鱼肉与瓜生菜。令人身热一作肿。时病新瘥。食蒜脍者。病发必致大困。

鼠矢汤疗患天行热病气。瘥后劳复头痛。如初病者。

雄鼠屎(三七枚熬末汤成下)干葛(二两)栀子(十四枚擘)葱白(一升)豉(八合)上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七合。去滓。纳鼠屎末。分温二服。服别相去。如人行六七里。

微汗。内消即利。忌如前法。

枳实汤

(出活人书)

治患数日。复劳复者。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枚擘)葱白(切一斤)香豉(半斤)鼠屎(二枚)上以水一斗。煎取二升五合。分为三服。温服。如人行六七里进一服。内消下利。忌如前法。

人参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后。劳复虚热。四肢沉重。或半起半卧。气力虚

。宜服。

人参(去芦头一两)甘草(炙微赤锉一两)石膏(二两)赤茯苓(二两)半夏(汤洗七次去滑一两)前胡(去芦头一两)知母(一两)黄芩(二两)小麦(一合)竹叶(一握)上细锉和匀。每服半两。以水一大盏。入生姜三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鳖甲饮子

(出圣惠方)

治时气后。劳复发。寒热进退。

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前胡(去芦头三分)人参(去芦头三分)甘草(炙微赤锉三分)生姜(一分)豉心(一分)葱白(七茎)雄鼠粪(四枚)上细锉和匀。每服半两。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栀子仁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后。数日已解。劳复发者。宜服。

栀子仁(一两)葱白(十二茎)豉(一合)雄鼠粪(十四枚)甘草(炙微赤锉五钱)麻黄(一两去根节)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上咀令匀。每服半两。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有微汗便愈。

治时气热气。解后复发。头痛如初病者。宜服此方。

(出圣惠方)雄鼠粪(三七枚杵为末)石膏(二两细研)葛根(二两锉)栀子仁(五钱)葱白(七茎)豉(二合)上细锉和匀。每服半两。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未汗再服。

陈橘皮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新瘥。起早及食多劳复。宜服。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五钱炙微赤锉)雄鼠粪(一两)豉(一合)槟榔(一两)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之。

豉心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后。饮食过多。脉候实数。复发如初。

豉心(二合)雄鼠粪(二七枚)白术(一两)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栀子仁(一两)木通(一两锉)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温服。

芦根饮子

(出圣惠方)

治时气病。瘥后劳复。发热呕吐不下食。

芦根(二两)竹茹(二两)人参(二两去芦头)生姜(二两)石膏(四两细研)陈皮(一两汤浸去白瓤)上锉和匀。每服半两。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鼠矢汤

(出圣惠方)

治天行劳复。兼治时气后劳复。身体疼痛壮热。

雄鼠粪(五枚去两头尖)豉(半合外台作一升)栀子仁(五枚外台作二十枚擘)枳实(五枚面炒黄外台作三枚中破一方用枳壳)上锉碎。以水一大盏半。煮取一盏。去滓。分温三服。不计时候。温服。外台方、用五升水。煮取二升四合。分三服。如人行十里久更服。

若大便涩加大黄三两。

薄荷粥方

(出圣惠方)

治时气劳复。四肢烦疼。宜服。

薄荷(一握)阿胶(一两杵碎炒令黄燥)川升麻(一两)豉心(一合)上细锉和匀。以粳米稀粥调服。浓覆取汗瘥。

治时气新瘥。起早劳复。及食饮过多。复发欲死。

(出圣惠方)以鳖甲三两。醋涂炙令黄焦。去裙。捣罗为散。每服三钱。以粥饮调下。不计时候。

外台方、烧为末。服方寸匕。忌苋菜。

又方

取所食物。烧作灰细研。每服以粥饮调下二钱。

治天行瘥后劳发。此病复发。或因起动劳役。或因饮食稍多。或因言语过分。或

缘视听不节。或为动转不常。皆成劳复。若复甚者。乃至不救。剧于初得病时。不可

以复发而生轻易。劳复状一如伤寒初。有如此者。宜合葱白等七味饮服之。渐覆取汗。

葱白(连须切一斤)干葛(切六合)新豉(一合纸裹)生姜(切二合)生麦门冬(去心六合)干地黄(六合)劳水(八升以水以杓扬之一千遍)上药用劳水煎之。三分减二。

去滓。分三次温服。相去如人行八九里。如觉欲汗。渐复与之。伤寒无异。

又根据前葱白等七味。饮服之得可。但遇寒温将息。以取安稳。若不觉可。宜合葳

蕤等五味饮子服之。

葳蕤(五两切)葱白(切一斤)豉心(一升绵裹)粳米(三合碎研)雄鼠屎(七枚末)上药以水七升。煮药至五升。去滓取汁。纳粳米屑。煮米烂讫。纳鼠屎末。搅调顿服。覆被安卧。取汗瘥。

治天行病瘥后。准常渐健。能行履。遂过限。不堪起动。体气虚羸。每觉头痛。

唇口干。乍寒乍热。发作有时。或虽能行动运转。然每作时节。有前状者。名天行不

了。若有此。宜合地骨白皮等五味饮子。白薇等十味丸方。细服之。

地骨白皮(三两)白蜜(三合)知母(三两)麦门冬(五两去心)竹沥(一升)上药切。知母以上和麦门冬。然后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纳竹沥。蜜搅调。温服。分三服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如觉虚不能空腹顿尽。欲间食服亦佳。兼主伤寒。

又若服前地骨白皮等五味饮子不可。虽可不能全退。宜合白薇等十味丸服之。

白薇(三两)知母(四两)地骨皮(三两)干地黄(六两)麦门冬(五两去心)甘草(四两炙)蜀椒(三两)葳蕤(三两)橘皮(二两)人参(三两)上药细切。合捣筛。绢罗为散。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初服十五丸。日再服。稍加至三十丸。服经三数日后。自候腹中若觉热。则食前服。如不能以空饮下药。宜合乌梅等四味饮下前丸。忌海藻菘菜芜荑等。

乌梅散

乌梅(十枚)葳蕤(五两)生姜(五两)白蜜(一合)上切。以水六升。煮三味。取二升。去滓。纳白蜜搅调细。用下前丸。水冷暖以意斟酌。纵不下丸。但觉口干渴则饮之。

麻黄散治温病瘥愈。食复病。

麻黄(十分去节)大黄(十五分炙)附子(一分炮)浓朴(二分炙)苦参(六分)石膏(六分碎绵裹)乌头(六分炮)上七味捣筛。以苦酒米汁。和服方寸匕。日三夜二服。

(案∶此方原缺方名及症状)麻子(一升)豉(一升绵裹)牡鼠屎(七十二枚)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立愈。试之有神验。

大黄丸

大黄(一两蒸之二斗米下)巴豆(五十枚去心皮熬)桂心(二分)硝石(三分煮无者以芒硝代之)干姜(二分炮)上五味。捣筛四味。别捣巴豆令如泥。令合和。以蜜更捣二千杵。

丸如梧桐子大。一丸汤服之。但热在膈上当吐。膈下当利。预作粥。如服他吐下丸法。

服药两食顷不吐下。以热饮动之。若不得吐不可。更服一丸半。

此药壮人可二丸。此药优于他吐下药丸。故宜大小不多。冷粥解之。若有疮。绵梃如指。

蜜和一丸涂梃头。且纳疮中。晡出之。不瘥更作。温病不得大便。服之得下佳。宿食不消亦服之。飞尸遁尸。服半丸。日一。应须臾止。心腹胀满痛服一丸。疟者根据发日。宿勿食。清晨服一丸。若壮人服二丸得吐下。忍饥过发时乃食。妇人产后。血结中奔走起上下。或绝产无子。或月经不断。面目青黄。服半丸。小儿淋沥。寒热胪胀。大腹不欲食。食不生肌。三四岁如麻子日服一丸。六七岁服二丸。此三十日心腹诸病瘥。小儿半之。愈大良。忌野猪肉芦笋生葱。

治时气病。起诸劳复方。

(出肘后方)用干苏叶一把。水五升。煮取二升。尽服之。无干者生亦可用。加生姜四两。豉一升。

又方

(出肘后方)用浓煮甘皮服之。芦根亦佳。

竹叶汤治天行后。寒热牵劳下腹。四肢沉重。或一卧一起。气力羸弱。

竹叶(一把)小麦(一升)甘草(一两炙)石膏(二两研)茯苓(二两)半夏(一升洗去滑)前胡(二两)知母(二两)黄芩(二两)人参(二两)生姜(四两)大枣(三十枚擘)上十二味切。以水二升煮竹叶。减四升。去滓纳药。煮取三升。分三服。忌海藻、菘菜、醋物、羊肉饧等物。

劳多而复发方

(出肘后方)烧取筛末。服方寸匕良。

治时气病。起诸劳复方。

(葛氏肘后备急方)凡得病毒愈后。百日之内。禁食猪犬羊肉。并肠血及肥鱼。油腻干鱼。则必大小痢下。

则不可复救。又禁食胡蒜韭薤。生菜虾等。食此多致复发。则难治。又令到他年数发也。

用粉三升。以暖水和服之。浓覆取汗。

治温病劳复。及食复。

(出本草)以人屎烧灰。酒服方寸匕。

主天行劳复。

(出本草)以故缴脚布洗汁饮。带垢者良。

治温病食复。

(出本草)以杏仁两酢二升。煎取一升服之。取汗瘥。

治笃病新瘥。起早劳。食饮多。致复欲死方。

(出本草)用水服胡粉少许。

天行劳复。渴。

(出本草)以故腻头巾。浸取汁暖服。一方用头上垢。多时收者。

治交接劳复。卵肿。腹中绞痛欲死。

(出本草)刮青竹皮一升。以水三升。煮五沸。绞顿服。

时气瘴疫

茵陈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瘴疫。头痛壮热。心如火煎。面目黄黑。四肢沉

。不得睡卧。

茵陈(一两)子芩(五钱)黄连(去须半两)秦艽(一两)知母(一两)川芒硝(一两)土瓜根(一两)川大黄(锉碎微炒一两)栀子仁(一两)大青(一两)赤芍药(一两)上为散。每服不计时候。新汲水调下三钱。须臾便吃白粥。饮半大盏。以次吃葱茶一碗。腹中稍觉转动。下下利。额上似微润。即以衣覆取汗。解瘥。

朱砂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瘴疫辟毒。

朱砂(细研二两)川乌头(炮裂去皮脐二两)细辛(五钱)干姜(炮制半两)踯躅花(酒拌炒令干五钱)白术(五钱)栝蒌根(半两)上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二钱。

浓覆。汗出即瘥。

神明白术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瘴疫。

时气瘴疫诸方

(出圣惠方)上以艾灸病患床四角各一壮。勿令知之。

治瘟瘴。

(出本草)

治寒热发歇不定。烦渴。头疼心燥。

用杜堇枝叶捣烂。以新酒浸捣汁服之。吐出恶涎。甚效。

赤散方

(出圣惠方)

治时气瘴疫。

牡丹(一两)细辛(半两)皂荚(去黑皮涂醋炙微黄去子一两)桂心(五钱)干姜(炮制锉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真珠(半两)踯躅花(醋拌炒令干半两)上为散。初觉头强恶寒。便以少许纳鼻中。吸之嚏为候。相次以温酒调服二钱。浓覆取汗愈。

雄黄丸

(出圣惠方)

治时气瘴疫。消除恶气。鬼魅精邪等。宜用。

雄黄(细研五两)朱砂(细研五两)雌黄(细研五两)苍术(一两)虎头骨(一两)鬼督邮(一两)鬼箭羽(一两)鬼臼(一两)羊角屑(一两)马蹄(一两)川乌头(一两)芜荑(一两)菖蒲(一两)白荚(一两)芎(一两)麝香(一两细研)天雄(一两五钱)上为末。都研令匀。以蜜蜡一斤。青羊脂三两。丸如弹子大。晨昏烧一丸。去万鬼。辟毒瓦斯。

以绛袋盛一丸带之。及悬于门户上。

杀鬼丸

(出圣惠方)

治时气瘴疫。

虎头骨(五钱)朱砂(细研五钱)真珠末(五钱)雄黄(细研五钱)曾青(细研)鬼臼(五钱)皂荚(五钱)桔梗(去芦头五钱)芎(五钱)芜荑(五钱)白术白芷(五钱)鬼箭羽(五钱)鬼督邮(五钱)藜芦(去芦头五钱)菖蒲(五钱)女青(五钱)上为末。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男左女右。

以青囊带一丸。

犀角丸

(出圣惠方)

治时气瘴疫百病。

犀角屑(五钱)桂心(五钱)羚羊角屑(五钱)牛黄(细研五钱)鬼臼(五钱)附子(炮裂去皮脐五钱)獭肝(微炙五钱)麝香(细研五钱)真珠末(五钱)雄黄(细研水飞过五钱)朱砂(细研水飞过五钱)巴豆(十粒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蜈蚣(二枚微炙)贝齿(二两)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温水下五丸。

安息香丸

(一名雄黄丸出圣惠方)

治时气瘴疫。

安息香(一两)雄黄(细研一两)朱砂(三两)硫黄(三两细研)干桃叶(三两)上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时以一丸。烧于所居之处。仍用后方顿服之。

治时气瘴疫。浴汤方。

(出圣惠方)桃枝叶(十两)白芷(三两)柏叶(五两)上为散。每服三两。煎汤浴之。极良。

虎头丸

(出圣惠方)

治时气瘴疫。杀鬼。除一切疫气。

虎头骨(二两)朱砂(细研一两)雄黄(细研一两)雌黄(细研一两)鬼臼(一两)皂荚(一两)芜荑(一两)上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以绛囊盛一丸系上。男左女右。

家中悬屋四角。月朔望夜半。中庭烧一丸。晨起各人吞小豆大一丸。不致传染。一方有菖蒲、藜芦。无虎头骨、鬼臼、皂荚。作散带之。

黄膏

(出圣惠方)

治时气瘴疫。

川大黄(锉碎微炒一两)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细辛(一两)干姜(炮锉一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一两)桂心(一两)巴豆(三十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上细锉。

以醋浸一宿。漉出。用腊月猪膏二斤。煎三上三下。绞去滓。密器盛之。初觉不安。便以热酒。服如梧桐子大一丸。未瘥再服。又水调三丸。热炙手。以摩身体数百遍。并治贼风游走皮肤。

獭肝丸

(出圣惠方)

治时气瘴疫。骨热烦闷。

獭肝(二两微炒)人参(去芦头一两)沙参(去芦头一两)鬼臼(去毛半两)苦参(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饮下二十丸。

鬼臼丸

(出圣惠方)

治时气瘴疫。

鬼臼(去毛一两)雄黄(细研水飞过一两)龙脑(细研三钱)麝香(细研三钱)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人参汤下十丸。

鬼箭羽丸

(出圣惠方)

治时气瘴疫。除辟毒瓦斯。

鬼箭羽(一两)鬼臼(去毛一两)赤小豆(半合炒熟)朱砂(细研水飞过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雄黄(细研水飞过半两)上为末。炼蜜和丸。如豇豆大。若已患者。

手掌中水调一丸。涂于口鼻上。又于空腹温水下一丸。如未染疾者。但涂口鼻。兼以皂囊盛一丸。

系肘后。亦宜服烧一丸。忌羊血。

雄黄散

(一名流金散)

治时气瘴疫。

雄黄(细研一两)雌黄(细研一两)白矾(一两)鬼箭羽(一两)羚羊角(二两)上为散。入雄黄等研令匀。以三角绛囊盛一两。带心前。并门户上。又月旦以青布裹一钱。中庭烧之。辟瘴疫。病患亦烧一钱。熏之即瘥。一方去羚羊角。

弹鬼丸

(出圣惠方)

治时气瘴疫。

雄黄(一两)朱砂(一两细研)川乌头(一两)鼠妇(一两)石膏(二两)上以正月建除日。热厌日亦得。罗为末。以白蜡五两。铜器中火上销。下药搅令凝。丸如楝实大。以赤绢裹一丸带之。男左女右。

驱邪散治伤风。

苍术(二两米泔浸一宿刮净去皮微炒)川芎(一两)甘草(炙半两)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时常头昏。沸汤下。稍甚。姜枣或葱白煎七分。连进三两服。微出汗即愈。

劫劳散

(出和剂方)

治五劳七伤。寒伤四时。头风瘴疟。时行疠疫。心神烦

。口苦舌干。憎寒壮热。头疼鼻塞。腰脚酸倦。背脊强急。浑身疼痛。

地骨皮(二钱)前胡(去芦头二两七钱)川芎(二两二钱五分)桔梗(去芦头二两七钱)甘草(三两六钱)苍术(米泔浸去皮炮碎三两二钱)麻黄(去根节四钱半)肉桂(去粗皮一两三钱五分)当归(去芦头七两三钱五分)天仙藤(二两五钱)石膏(九钱)香附子(炒去毛三两六钱)荆芥(三两七钱去梗)陈皮(去白一两三钱)白芷(四钱五分)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水一盏。乌梅半个。入盐同煎服。如要汗出。加葱白姜煎服。连进三服。常服温盐酒调。热汤点亦可。

治瘟瘴疫久欲死。不可瘥者。

(出本草)取鹧鸪合毛熬。酒渍服之。生捣取汁服最良。岭南土人食之。解野葛生金蛇菌等毒。

又方

(出圣惠方)鲍鱼头(一枚烧为灰)赤小豆(半两)上为散。空心。以温水调下半钱。酒下亦得。

女用豆二七枚。

又方

(出圣惠方)以炒豉一升。和水一斤。酒渍。恒将服之。

治瘴气方。

(出千金方)蒜(五子并皮研之)豉心(一升)上以三岁男儿尿一升。煮六沸。去滓。服之良。

又方

(出千金方)以青竹茹二升。水四升。煮取三升。分作三服。

治患雾气者。

(出千金方)心内烦闷少气。头痛项急。起则眼眩欲倒。身微热

。战掉不安。时复憎寒。心中欲吐。吐则无物。宜服。

以新猪屎二升半。纳好酒三升。搅令散。以牛布绞取汁。更以绵滤。顿服之尽。即地铺暖卧覆盖。前着火。当汗出。便去上衣。勿使心寒。寒即不瘥。看汗出自干乃起。慎风冷。

亦治疟。及风劳蛊毒等疾。

真金不换正气散。

(出和剂方)

治四时伤寒。五种膈气。和脾胃。止吐泻。

温中下痰饮。止腹痛满。吞酸。噫痞噎塞。干呕恶心。内受湿寒。外感风邪。身体沉重

。肢节酸疼。头昏鼻塞。未分阴阳之间。尤宜服之。则气自正。而病自退。及能止汗。

解山岚瘴气。八般疟疾。遍身浮肿。五劳七伤。或风气所灌。手足肿痛。全不思饮。

孕妇产前产后。皆可服饵。又治霍乱吐泻。心腹疼痛。脾气虚弱。脏腑时鸣。小儿脾

胃不和。时气诸疾。及治四方不伏水土。凡过岭南。此药不可阙。

藿香(一两)浓朴(姜汁制一两)陈皮(去白一两)苍术(浸炒一两)半夏(一两)甘草(炒一两)川芎(一两)上咀。如法修制。每服五钱重。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一枚。

同煎八分。去滓温服。再煎不拘时候。如欲出汗。加葱白煎。若酒后得证。加干葛煎。

小腹疼加炒小茴香煎。心疼加玄胡索煎。如阴证。手足微冷大便虚。加丁香、干葛、姜、同煎。食后得证。加香附子、淡豆豉煎。口吐酸水。气闻食臭。因大便闭腹疼者。可用感应丸一锭。自丸如粟米大。作一服。或脾积七十为丸服。药煎水送下。去脏腑一二行。温稀粥阻住。泻痢加肉豆蔻煎。

一方

乡村无药处。姜葱豆豉。煎汤热服。被盖汗出即愈。无汗再服。汗后避风半日。

疫瘴发汗青散

(出千金方)

治伤寒嫩色。恶寒发热。头疼项强体疼。

麻黄〔三两(钱)〕桔梗(一两)细辛(一两)吴茱萸(一两)防风(一两)白术(一两)乌头(一两六铢)干姜(一两六铢)蜀椒(一两六铢)桂心(一两六铢)上捣筛。温酒服方寸匕。温覆取汗出止。若不得汗。或汗少不解。复服如法。若得汗足。如故头疼发热。

此为内实。当服快豉丸、如得便头重者。可以二大豆许。纳鼻孔中。觉痒涕出。一日可三四度。必愈。兼辟时行病。

升麻消毒散

(出德生堂方)

专治天行瘟疫。毒瓦斯上攻。头目耳项俱肿等证。其

证因伤寒感冒。瘟疫不正。天行毒瓦斯。成大头之病。憎寒壮热。先从耳前后微肿疼痛

。逐渐发肿。连咽喉头项赤肿。名曰大头风。又名洗头雷风等风肿。病者形貌变异。大

头如栲栳大。其病传染诸人。如医卜僧道。切不可贪财。恐染疾患者之家。亦当戒慎

。如瘟疫与小儿豆疮证。避忌不得煎灼烧炙鱼肉。及房色。血粪厌秽。宜洁净房舍。洒

扫焚香。祷告神天。祈福保安。予初闻之。颇似可笑。留京都既久。屡曾亲见。而存

心正。咀水煎服。若急汗热服。以姜投之。若缓汗温服。而不用汤投之。脉浮而不

解者。先急后缓。脉沉而不解者。先缓后急。九味羌活汤不独解利治杂病如神。中风

行经者加香附子。中风秘涩者加大黄。风湿并三者合而成痹等证。各随十二经上下内外

。寒热温凉。四时六气。加减补泻用之。炼蜜作丸亦可。加生地黄两半。治感伤寒如神

。用豆淋酒兼治破伤风。太阳经传里伤寒。胸中热。胃有邪气。传阳明本也。腹中痛欲

呕者。热在内也。宜黄连汤。

甘草(七钱五分)黄连(七钱五分)干姜(七钱五分)人参(七钱五分)大枣(三枚)上锉细。每服五钱。水煎服。

发热恶寒。自汗脉缓。发热恶风。无汗脉缓。此二证。易老先用桂枝二麻黄一汤

。后亦改用九味羌活汤。无论有汗无汗。悉宜服之。

治伤寒唇紧。

用鳖甲及头。烧灰作末敷之。

治伤寒大热。气闷心烦。

用槐木子烧存性为末。酒服方寸匕。

治汗不溜。瘦却腰脚。并耳聋。

用荆三棱末醋浸。夏月浸四日。冬月浸六日。杵为末。醋汤调下三钱。

治汗后弥乱者。

用败扇烧为末。和粉身上。

发汗法

(出活人书)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然一时许为佳。不欲如水淋

。服汤中病即已。不必尽剂。然发汗。须如常覆腰以上。浓衣覆腰以下。盖腰以上淋漓

。而腰以下至足心微润。病终不解。凡发汗病证仍在者。三日内可二三汗之。令腰脚周

遍为度。一法无药处。可用两手指相交。紧叩脑后风府穴。向前礼百拜。汗出自解。

(出神效方)

又法

葱白(烂研二两)生姜(细切一两)豉(一合捣碎)细茶末(二钱)上先以水二盏。煎葱并姜至一盏半。次下豉煎少时。即入茶末。去滓顿服。浓衣盖覆取汗。

茵陈丸治瘴疫时气。及黄病疟等方。

茵陈(二两)栀子仁(二两)鳖甲(二两炙)芒硝(二两)大黄(五两)豉(五合熬令香)常山(三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煎三两)巴豆(一两去心皮熬)上捣筛。蜜和为丸。

初得时气。三日内平旦饮服。每服一丸。如梧桐子大。如人行十里久。或吐或利或汗。如不吐及不利不汗。更服一丸。如人行五里久。不吐利汗。则以热饮投之。老小以意量减。黄病痰癖、时气伤寒、疟。小儿惊热欲发痫。服之无不瘥者。疗瘴特神验。有人患赤白痢者。

服之亦瘥。春初宿热。根据上法服之取吐利。当年不忧热病。忌苋菜芦笋。野猪肉。生葱生菜。

一方

(出肘后方)

治时气。垂死破棺。

用大钱百文。水一斗。煮取八升。纳麝香当门子郁李子二味。稍稍与饮至尽。或汗或吐。

和解散

(出传信适用方)

治感风中暑感寒。表里未辨。头痛恶心。发热烦疼

。不进饮食。常服正气。除寒邪。辟瘟疫。不问老小皆可服。

苍术(洗净四两)浓朴(四两制)桔梗(去芦四两)甘草(四两炙)神曲(炒四两)麦(四两炒)川芎(四两)陈皮(去白炒四两)赤茯苓(四两)藿香叶(二两)柴胡(去苗二两)当归(二两洗)赤芍药(二两)半夏曲(二两)前胡(洗去芦一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桃叶汤

(出本草)

治辟瘟疫熏身法。

用水一石。煮桃叶取七斗。以浓铺席。自围衣被盖上。安桃叶汤于床箦下。乘热自熏。

停少时当汗。汗遍去汤。待歇束粉之。并炙焦则愈。陈廪丘蒸法。经云。连发汗汗不出者死。

可蒸如中风法。以问张苗。苗曾有疲极汗出。卧单簟中冷。但苦寒倦。四日凡八日过。发汗不出。烧地排叶蒸之。则得大汗。被中敷粉极燥便瘥。后用此发汗得出。蒸发者烧地良久。

扫除去火。可以水洒。取蚕砂。若桃叶、柏叶、糠、及麦麸。皆取用易得者。牛马粪亦可用。

但臭耳。取桃叶欲落时。可多收干之。以此等物着处。令浓二三寸。布席坐上温覆。用此汗出。若过热。当审细消息。大热者重席。汗出周身。便止湿粉之。勿令过此法。

治时气瘴疫。

用柏木枝。取社中西南上木。东南枝。不拘多少。曝干。捣罗为末。以水调下一钱。一日三四服。

去心腹热烦。天行温瘴。

以水磨陈家白药服之。

时气疫疠

(附论)夫人居天地间。禀气于阴阳。气和则安。气戾则病。故一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

皆为疫疠之气。感而为病。故名疫疠。其状无问长少。率皆相似。俗又名天行。其病与时气温热等病相类。治各随其证。以方制之。

又诗曰。四时疫疠会应难。老幼调停总一般。夏责于心冬责肾。季脾秋肺与春肝。

又论云。疫疠春感清。升麻葛根汤、解肌汤。夏感寒。理中汤、麝香汤、半夏桂甘汤。

秋感热。白虎加苍术汤。发黄瘅者。茵陈五苓散。冬感暖。葳蕤汤。四时通用败毒散、升麻葛根汤。土无正行。因火而名。当随其症而取之。

牛黄七宝膏治伤寒时疫。热毒暑病。心胸痞塞。或发黄斑。狂躁迷闷。及久经

取转不效。蕴毒滞积潮热。

牛黄(五分)龙脑(五分)麝香(五分)朱砂(二钱五分)轻粉(五钱以上并研)白面(五钱)寒水石(烧通赤三两半)上同研匀。滴水和作二十丸。每服一丸。澄清水化。

小儿半丸。不拘时候。

圣散子治伤寒时行疫疠。风温湿温。不问阴阳两感。表里未辨。或外热内寒。

外寒内热。头项腰脊拘急。发热恶寒。肢节疼痛。呕逆喘咳。鼻塞声重。及食饮生冷

。伤在胃脘满闷。腹胁胀痛。心下结痞。手足逆冷。肠鸣泄泻。水谷不消。时自汗出。

小便不利。因观东坡先生注述。其功效不可胜言。昔在杭州黄州。其年瘟疫大行。满

城人皆患其病。危笃不救。每用圣散子。不问阴阳二感。男子妇人。状至危笃。连饮

数剂。而汗出气通。连服取瘥。药性小热。而阳毒发狂之人。入口便觉清凉。此药殆

不可以常理而论也。若时疫流行。不问老幼良贱。各饮一盏。则时气百病不生。真济

世卫家之宝也。其方巢君数世宝之。治此疾百不失一。余谪居黄州。连岁大疫。所全

活者。不可胜数。巢君甚秘此方。偶泄之。以传蕲水庞君。时庞君以医闻世。又善着书

。故以授之。且使巢君与此方同不朽也。噎者气停胸膈。欲嗳覆而声不出。圣散子主之

。加柿蒂煎。

浓朴(去粗皮姜制)白术防风(去芦头)吴茱萸(洗七次)泽泻(各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本(去土)高良姜猪苓(去皮)藿香(去枝土)苍术(一方作茅术)麻黄(去根节)细辛芍药独活(去芦)半夏(洗七次姜制)茯苓(去皮)柴胡枳壳(去瓤麸炒各半两)甘草(炙一两)草豆蔻仁(十个去皮)石菖蒲(半两)上为散。每服四钱。

水一盏半。煎取一盏。去滓热服。不计时候。取微汗即愈。时气不和。空心饮之。辟邪疫。

香苏散治四时瘟疫伤寒。一应大人小儿。初感风寒。阴阳未分。伤寒伤风。伤

湿伤食。皆可服。头痛发热恶寒。腰脊疼痛。心满呕逆。中外诸邪所感。

香附子(炒去毛四两)紫苏(四两)甘草(一两)陈皮(不去白二两)上为末。

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计时候。日三次。若作细末。只服二钱。入盐点。一方有苍术。加沉香。名沉香饮子。头痛加川芎、白芷、北细辛、荆芥穗。每服各半钱。咳嗽声重。痰多涕稠。加半夏、苦梗、乌梅、各半钱。桑白皮七寸。心疼加石膏、半夏、各半钱。

泄泻加木瓜、藿香、各半钱。伤湿自汗。时行暴泻。加生姜三片。车前子一撮。或用香附子、陈皮、各一两。以石器滴酒。炒黄色为散。煎服。感湿日久。腰脚疼。行步难。酒煎服。或湿气久留。脾疼。身体手足倦怠。腹胀满。或有气上冲。有类虚损。实非虚损。此主之。实积。腹痛泄泻。葱白二根。乌梅一个。香港脚。每服槟榔、木瓜、大腹皮、枳壳、木香、各少许。盐酒水煎。空腹服。感风。宿食不化。潮寒腹痛作泻。恶风四肢拘急。生姜三片。乌梅一个。葱白二根。疟疾。桃柳枝七寸。薤白二个。头痛作恶。加盐少许。男女冷气。加茱萸一撮。食盐少许。妇人血气。加莪术、茴香、乌药、当归。所加量病患虚实增减。除香附子、紫苏。加浓朴、桔梗、本、各四两。名和解散。乃平和之剂。随病用之。尝有白发老人。授此方与一富人家。其家合施。当大疫。城中病者皆愈。

圣僧散

(出经验良方)

治瘟疫病时气。及一切伤寒。不拘轻重。悉宜服之。

香白芷(二两)甘草(五钱并生用)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姜三片。枣一枚。葱白三寸。

水一盏。煎至八分。热服。被盖汗出即安。良久又进一服。以正邪气。

桂枝黄芩汤

(出危氏方)

治风疫。脉浮数。而头项疼。腰脊痛。发热恶风。

其证皆如太阳伤风。但脉阴不弱。相传染为异耳。

桂心(五钱去皮)芍药(五钱)黄芩(五钱)甘草(一两炙)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服。

沃雪汤

(出三因方)

治伤寒。温疫湿疫热疫。山岚瘴气。

苍术(六两)干葛(六两炮)甘草(六两炙)防风(四两)干葛(四两)浓朴(制炮四两)芍药(四两)上为散。每服三钱半。水二盏。煎至七分。去滓服。

十味芎苏散

(出永类钤方)

治四时瘟疫伤寒。发热头痛。大人小儿初感风寒

。皆可服之。

川芎紫苏干葛甘草前胡(一方用柴胡)茯苓半夏枳壳桔梗陈皮上各等分。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枣子煎。去滓。热服取汗。

神术散

(出杨氏家藏)

治四时伤寒瘟疫。头疼项强。发热憎寒。身体疼痛。

伤寒鼻塞声重。咳嗽头昏。并治之。

本(去土一两)羌活(去芦头一两)甘草(一两炙)香白芷(一两)细辛(去叶及土一两)川芎(一两)苍术(五两米泔浸一宿切炒)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

葱白三寸。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伤风鼻塞。用葱白茶清调下。一方无本。一方苍术半斤去皮。川芎三两。本去苗土洗三两。甘草炙二两。细辛去苗一两。

神授太乙散

(一名太乙十神散)

治时气冷暖不正。瘟疫妄行。人多疾病。此

药不问阴阳两感。风寒湿痹。并皆治之。

川升麻白芍药紫苏叶香附子干葛香白芷陈皮青皮甘草川芎上等分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通口服。不拘时。连进三服。如发热头痛。加连须葱白三寸同煎。如中满气噎。加枳壳数片。产妇婴儿老人皆可服。以导引经络。不致变动。其效如神。此按皆可服不泻。

沃雪汤

(出百一选方)

解利四时伤寒。时行瘟疫风湿。阴阳两感。表证未解

。身体壮热。疼痛恶风。声重鼻塞。头痛。四肢项颈烦倦。又治太阳初冒寒邪。此药温

和表里。适顺阴阳。老幼四时皆可服。才着此者。连进二服。立瘥。

苍术(八两去皮)浓朴(四两去皮)当归(三两洗)川芎(三两)白芍药(三两)防风(三两)橘皮(去白三两)葛根(三两)甘草(三两)上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救疫神方

(出百一选方)黑豆(三合炒令香熟)甘草(二寸炙黄)上以水二盏。煎至一半时呷之。四时瘟疫发肿者。服无不效。

来苏散

(出和剂方)

解利四时瘟疫伤寒。身体壮热。头痛憎寒。项脊拘急。

浑身疼痛。渴烦闷乱。大小便涩。嗜卧少力。不思饮食。及诸气疼。五劳七伤。山岚

瘴疟。寒热往来等候。并皆治之。

柴胡(去芦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三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一两)桔梗(一两)防风(一两)荆芥穗(一两)五加皮(一两)芍药(五钱)麻黄(去节一两五钱)陈皮(去白皮一两五钱)黄(蜜水浸一分)上为末。每服二钱。以水一盏。姜三片。同煎至八分。

热服。不拘时候。

十神汤

(出德生堂方)

治时令不正。感风寒。头痛项强。太阳经病微热。酒

伤寒风湿瘴。皆治之。以此导引经络。不致变动。其功效非浅。

川芎(四两)甘草(四两炙)麻黄(去根节四两)升麻(四两)干葛(十四两)赤芍药(四两)白芷(四两)陈皮(去瓤四两)紫苏叶(四两)香附子(去毛四两)上细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计时候。如发热头痛。加葱白三茎。如中满气实。加枳壳数片。老小妇人皆可服。

治瘟气病欲死。

用苦参二两。以水二升。煮取一升。顿服。一方用酒煮饮之。当吐则除。诸毒病服之。

覆取汗皆愈。

治天行。

以生牛蒡根。捣取汁五大合。空腹分为两服。服讫。取桑叶一大把。炙令黄。水一升。

煮取五合。去滓顿服。暖覆取汗皆愈。无叶用枝。

治天时疫疠

(出千金方)以东行桃枝。细锉煮之。服佳。一方月望日煮汤浴之。

前胡汤治时行疫疠壮热。咳嗽痛心闷。

前胡(去芦头三分)升麻(三分)麦门冬(去心焙三分)贝母(去心)紫菀(去苗土)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各半两)甘草(一分炙)石膏(一两一分)上为散。每服三钱。

以水一盏。竹叶二七片。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麻黄汤治时行疫疠病。头体热渴燥。百节疼痛。

麻黄(去根节一两)葛根(一两锉)黄芩(去黑心三分)栀子仁(三分)芍药(三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炒三分)上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入豉五十粒。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葛根汤治时行疫疠。兼风热目疼。心中妨闷。

葛根(一两)葱白(二茎切)芍药(三分)豉(半合)上锉二味。如麻豆大。

用水三盏。

煎至一盏半。去滓。分温二服。

桂心汤治时行疫疠病。未经汗下。体热烦闷。

桂心(去粗皮三分)芍药(一两)麻黄(去根节)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黄芩(去黑心)甘草(炙各半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以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

去滓温服。

沉香丸治时行瘟疫恶气。热毒攻心。胁气满胀急。及注忤鬼气。

沉香(锉五钱)丁香(五钱)薰陆香(五钱)犀角屑(三分)升麻(三分)木香(三分)羚羊角屑(三分)黄芩(去黑心三分)栀子仁(三分)鬼臼(一分)麝香(研一分)芒硝(一两)大黄(锉炒一两)上捣研为末。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

米饮下。

乌头赤散治天行疫气病。

乌头(一两五钱)皂(半两)雄黄细辛桔梗(各一两)上捣筛。渍酒或井花水。下刀圭二。不知稍增。以知为度。除时气疫病。若马牛畜中疫。亦可与方寸匕。人始得病。一日服一刀圭。取两大豆许。吹着两鼻孔中。

雄黄散

(出千金方)

汉建宁二年。太岁在酉。疫气流行。死者极众。即有书

生丁季回。从蜀青城山来。东过南阳。从西市门入。见患疫疠者颇多。遂于囊中出药

。人各惠一丸。众药灵唇。疾无不瘥。市中疫鬼数百余。见书生施药。悉皆惊怖而走。

乃有鬼王见书生谓有道法。兼自施药。感众鬼等奔走若是。遂请书生欲求受其道法。

书生曰。吾无道法。乃囊中之药。呈于鬼王。鬼王观药惊惶。叩头乞命而走。此方药

带之入山。能辟虎野狼蛇虫。入水能除水中恶怪蛟蜃。

雄黄(一两)雌黄(一两)曾青(一两)鬼臼(一两)真珠(一两)丹砂(一两)虎骨头(一两)桔梗(一两)白术(一两)女青(一两)芎(一两)白芷(一两)鬼督邮(一两)芜荑(一两)藜芦(一两)鬼箭羽(一两)菖蒲(一两)皂荚(一两)上蜜和为丸。

如弹子大。绢袋盛。男左女右带之。卒中恶及时疫。吞如梧子大一丸。烧弹子大一丸于户内。

葳蕤汤

(出千金方)

温风之病。脉阴阳俱浮。汗出体重。其息必喘。其形状

不默但欲眠。下之则小便必难。发其汗则必谵语。加烧针者。则耳聋难言。但吐下之

则遗矢。便知如此疾者宜服。

葳蕤(二两)白薇(二两)麻黄(二两)独活(二两)杏仁(二两)芎(二两)甘草(二两)青木香(二两)石膏(三两)上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取汗。

若一寒一热。加朴硝一分。及大黄三两下之。如无木香。可用麝香一分。短剧方云。葳蕤汤治冬温。春月中风伤寒。则发头痛脑疫。喉咽干。舌强肉痛。心胸痞满。腰背强。亦治风温。

治时疫

(出本草)以獭肉煮汁饮之。

青蒿散

(出鲍氏方)青蒿石膏(各等分)上为散。食前服。

治病疫后。服调理药。

人参茯苓白术陈皮甘草黄白芍药官桂砂仁半夏香附子上各等分。水二盏。姜五片。煎至一盏。食前服。

葳蕤汤治风温冬温。春月中风伤寒。发热头眩。喉咽干舌强。胸中疼痛痞满。

腰背拘急。

葛根(五钱)甘草(五钱炙)白薇(五钱)川芎(五钱)麻黄(去节浸洗焙干五钱)杏仁(去皮尖五钱)羌活(五钱)石膏(一两研)葳蕤(三分)青木香(一两)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服。木香冬月用一两。春月一两五钱。

冲和散

(出危氏方)

治寒温不节。将理失宜。乍暖脱衣。甚热饮冷。坐卧当

。居处暴露。风雨行路。冲冒霜冷。凌晨早起。呼吸冷气。久晴暴暖。忽变阴寒。久雨

积寒。致生阴湿。如此之类。皆为邪疠。侵伤肌肤。入于腠理。行使身体沉重。肢节

酸疼。项背拘急。头目不清。鼻塞声重。涕泪俱出。气壅上盛。咽喉不利。胸膈凝滞

。饮食不入。凡此之证。若不便行解利。伏留经络。传变不已。此药治之。姜侍郎方。

其子处度宰清。传与赵学论。货之其家遂温饱。

苍术(六两)荆芥穗(二两)甘草(一两一钱五分)上锉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

煎至八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并滓再煎。才觉伤寒。及觉劳倦。亦须服之。不问虚实老幼。悉皆治之。

崔文行解散

(出千金方)

治时气不和。伤寒发热者。

桔梗(四两)细辛(四两)白术(八两)乌头(一斤)上捣筛。若中伤寒服五钱。覆衣取汗解。若不觉汗。少增之。以汗为度。若时气不和。旦服五钱。以辟恶气。欲省病服一服。

皆酒服之。

川芎和解散治表中风寒。头疼痛。身倦。壮热恶寒。老幼一切表症。

净苍术(去皮锉碎炒黄四两)本(去芦一两五钱若无以芎代之)甘草(炒五钱)防风(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三四钱。水二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无时。兼治破伤风初觉。

及风寒湿痹。腿脚痛重不能行。或表证四肢厥冷。每服加干姜三钱同煎。

羌活散

(出传信适用方)

治伤寒疫气。

羌活(一两洗切焙)防风(洗切焙)牡丹皮(洗切焙)川芎(洗切焙)当归(洗切焙去芦)甘草(微炒五味各半两)上锉为散。每服二钱。水二盏。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

不拘时候。温服。

人参养胃汤

(出和剂方)

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憎寒壮热。头目昏疼。肢

体拘急。不问风寒二证。及内外之殊。均可治疗。先用浓被盖睡。连进数服。以薄粥

汤佐之。令四肢微汗。候干。徐徐去被。谨避外风。自然散解。若原自有汗。亦

须用和解。或有余热。以参苏饮调之。或尚头疼。则浓煎生姜葱白汤下圣饼子。三证

既除。则不必服药。但节饮食。适寒温。自然平治。兼能辟山岚瘴气。四时瘟疫。常

服尤佳。

半夏(汤洗七次一两)浓朴(去粗皮姜汁制一两)苍术(米泔浸一宿切炒一两)藿香叶(去土半两)草果(去壳半两)茯苓(去黑皮半两)人参(半两)甘草(炙半钱)橘红(七分半)上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乌梅一个。煎至八分。去滓煎服。兼治饮食伤脾。发为瘴疟。或中脘虚寒。呕逆恶心。或寒疟寒疫。及恶寒。若加附子。是为十味不散金散。一方热盛。加干葛三分。

林檎散

(出和剂方)

治伤寒及时疫疠。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腰背四肢。拘

急烦疼。干呕逆烦渴。

麻黄(去节一两五钱)肉桂(去粗皮一两半)苍术(去皮一两五钱)川大黄(一两五钱)干葛(一两五钱)石膏(一两五钱)山栀子(去皮一两五钱)木通(一两)瞿麦(一两)甘草(一两)川芎(一两)前胡(五钱)川乌头(炮去皮尖五钱)藿香叶(五钱)上为粗末。

每服二钱。水一盏。入林檎糁十数片。新者亦得。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相次再服。盖覆汗出为度。一方有当归。

柴胡石膏散

(一名柴胡升麻汤出和剂方)

治时行瘟疫。壮热恶寒。头痛体疼

。鼻塞咽干。心胸烦闷满。寒热往来。痰实咳嗽。涕唾稠粘。

赤芍药柴胡(去苗)石膏(炒)前胡(去苗)干葛(各五十两)升麻(二十五两)黄芩桑白皮(各三十七两半)荆芥穗(三十七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

豉十余粒。同煎七分。去滓。热服。小儿分三服。更量大小加减。不拘时候。

玉屏风散

(出仁存方)

治腠理不密。易感风寒。头昏眩甚则痛。项强。肩背

拘急。喷嚏不已。鼻流清涕。续续不断。经久不愈。气虚人不宜发散。常服效。

黄(四两)防风(二两)白术(三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以水一盏。煎至六分。

去滓温服。未瘥再服。

五积交加散

(出永类钤方)

治内感风寒。上膈蕴热。及作疟。

生料五积散人参败毒散(二料各等分)上和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枣三枚。

煎至七分。温服。不计时候。

香芎散

(出百一选方)

治伤风感寒。发散表邪。

香附子(去毛炒六两)本(去芦四两)川芎(锉二两)橘皮(去白二两)甘草(一两五钱炙)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

香芎散

(出传信适用方)

治感寒伤风。鼻塞头痛。及时行瘟疫。老幼皆可

服。

香附子(炒去毛六两)川芎(二两)香白芷(二两)甘草(炙二两)藿香叶(四两)石膏(研如粉三两)上同为细末。每服一大钱。热茶调下。不拘时候。一方热酒下。

葱豉汤治疫疠始得。头疼壮热。

葱白(二茎细切)豉(一合)蜀椒(四十九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上粗捣筛。

以水三大盏。煎至二盏。煎二钱。去滓顿服。汗出瘥。未愈更煎服。

七物赤散治伤寒。辟毒瓦斯疫病。

丹砂(炮热研)乌头(炮裂去皮脐各二两)细辛(去苗叶)羊踯躅(各一两)干姜(炮制研)白术(切炒各一两)栝蒌(一两五钱)上捣罗为散。每服半钱。以温酒调服。

汗出解。不解增至一钱匕。

普济消毒饮子

(出试效方)

时毒治验。泰和二年。先师以进纳监济源税。时

四月。民多疫疠。初憎寒体重。次得头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

。俗云。大头天行。亲戚不相访问。如药之多不救。张县丞始亦得此病。至此病至五六

日。医以承气加蓝根下之。稍缓。翌日其病如故。下之又缓。终莫能愈。渐至危笃。

或曰。李明之留心于医。可请治之。遂命诊视。具说其由。先师曰。夫人半身以上。

天之气也。半身以下。地之气也。此邪热客于心肺间。上攻头目。面为肿盛。以承气

汤下之。泻胃中之实热。是诛罚无过。殊不知毒瓦斯结于上焦也。遂处方。用黄芩、黄连

。味苦寒。泻心肺间热。以为君。橘红苦平。玄参苦寒。生甘草甘寒。泻火补气。以为

臣。连翘、黍粘子、与薄荷叶。苦辛平。板蓝根味苦寒。马勃、白僵蚕味苦平。散肿

消毒定喘。以为佐。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阳阳明二经不得伸。桔梗味辛温。为舟楫

。不令下行。共为细末。半用汤调。时时服之。半蜜为丸。噙化之。服尽良愈。因叹曰

。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及。凡他所有病者。皆书方以贴之。全活甚重。时人皆曰。此

方天人所制。遂刊于石。以传永久。

黄芩(半两)黄连(半两)人参(三钱)橘红(去白一钱)玄参(一钱)生甘草(一钱)连翘黍粘子(三钱)板蓝根(一钱)马勃(一钱)白僵蚕(炒七分)升麻(七分)柴胡(七分)桔梗(二钱)上为细末。服饵如前法。或加防风、薄荷、川芎、当归身。咀如麻豆大。每服秤五钱。水二钟。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时时服之。食后。如大便硬。加酒煨大黄二钱。或三钱。以通利之。肿势甚者。宜砭刺之。

双解散

(出朱氏集验方)

解四时伤寒疫疠。风温湿温。不问阴阳二证。表里

未辨。发热恶寒。头疼项强。腰背拘急。肢节疼痛。呕吐喘嗽。鼻塞声重。目睛疼眩。

烦燥引饮。往来寒热。已经汗下。病热愈甚。用药错误。坏证恶候。及不伏水土。山

岚瘴气疟疾。妇人血虚发热。凡室女小儿老人。并宜服之。

人参(一两)白术(一两)茯苓(一两)升麻(一两)干葛白芍药甘草(各二两五钱)陈皮(不去白二两)香附子(炒去毛二两)紫苏叶(二两五钱)上咀。每服三钱。

水一盏。生姜五片。枣二枚。煎至七分。通口服。如要出汗。加葱白三寸。淡豉十四粒。连投二三服。略以被覆。汗出立效。不拘时候。如春夏。加本、白芷、各一两。此药乃四君子汤、升麻汤、香苏散、合为一。四君子汤主气。升麻汤解肌。退热解表。香苏散助二药之表里。此药性稍凉。有热者。宜服之。居南方瘴地。或冬多愆阳。当并服助效。若体怯有寒。

及坏症已虚者。恐亦难用。大抵有虚寒人。只服人参。多亦能助寒。有虚热人。只服白术。

多亦能增热。此药有干葛、升麻、香附子之类。性寒为多。自当审之。

加减香苏饮

(出卫生家宝方)

治时气瘟疫。四时伤寒。头痛壮热。恶风无

汗。

香附子(一两炒去毛)陈皮(半两浸去瓤)甘草(三分炙)紫苏(一两去梗)麻黄(一两去节)苍术(半两清水泔浸三宿去皮干秤)桔梗(一分去芦头)上为粗末。每服四钱。

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神应散

(出朱氏集验方)

治四时瘟疫伤寒。

茯苓甘草黄芩地骨皮上各等分。白水煎服。不过数服而愈。宣和间王焕疫疾。

神以王有阴德。以此方授之。

苍术散

(出朱氏集验方)

截四时伤寒瘟疫。

苍术(半斤炒)麻黄(一两五钱去节)杏仁(二两去皮尖炒)甘草(二两炒)上为细末。每服四钱。以沸汤调服。不拘时候。

升麻葛根汤

(出经验良方)

治大人小儿。时气瘟疫。头痛发热。肢体烦疼。

及疮疹已发。疑贰之间。并宜服之。今人妄议升麻干葛根。有寒凉之性。不宜服饵。

谨按本草。升麻上品上。药味甘平。解百毒。辟瘟疫瘴疠邪气。治小儿风声。时气热

疾风壅。痈肿豆疮。鬼附啼泣。葛根中品之上药也。味甘平。主消渴。身热呕吐。疗

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解酒毒。芍药味苦最平。益气。通顺血脉。强五脏。

补肾气。又能治风补劳。甘草上品之药也。四者合和。何寒之有。故并述之。

升麻葛根白芍药甘草上各等分。同为粗末。每服三四钱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日二三服。以病身清凉为度。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一方加桂。

顺解散

(出杨氏家藏方)

解伤寒瘟疫。身体壮热。头疼项强。四肢烦疼。恶

风无汗。

苍术麻黄(去节等分)上咀二钱。水一盏。入葱白姜煎。温服。

柏枝汤

(出经验良方)

治天气不和。疫疠流行。可预备之。

以柏树东向叶。干捣为末。沸汤或酒服一钱。神验。

治天行时气瘟疫。

(出本草)以腊雪水温服之。

解瘟病发热。

(出本草)取生葛捣汁饮之。

时气杂病

栀子仁汤治时气头面赤肿。

郁金(一两)枳壳(一两)升麻(一两)栀子仁(一两)牛蒡子(一两)大黄(一两)上为末。每服三钱。蜜水调下。

葛根牛蒡子汤治时气大头病。

葛根贯众甘草盐豉牛蒡子(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用水调下。此疾近代患者传染。多致夭枉。治之者少得方法。只云大热使然。不知亦有虚实表里。治之者汗下吐不同。大抵与伤寒颇类。其中亦有可针镰砭血射出者。亦有日久而败烂出血脓者。其间变异多端。不可不慎也。

治大头病。兼治疫瘴方。歌曰。

(出试效方)人间治疫有仙方。一两僵蚕三大黄。姜汁为丸如弹大。芫花调蜜便清凉。

又方

(出试效方)以砭针刺肿处。出血立效。

治时气

(出试效方)马牙硝寒水石黍粘子鬼臼川大黄鬼箭羽(各等分)脑子(少许)上为细末。

用井华水调。以鸡翎扫在肿处。有风凉处坐。

金露散治时气热毒。

黄柏(一两)白芨(一钱五分)白蔹(一钱五分)雄黄(一钱五分)寒水石(生一两五钱)上为细末。无根水调。以纸花子贴。或刷亦妙。

人参葛根汤治时气表里不解。壮热恶寒。

人参(一两)干姜(锉一两)白芍药(一两)桔梗(炒一两)甘草(锉五钱)木香(五钱)麻黄(去根节一分)上粗筛。每服三钱。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热服。并三两服。温覆出汗。

资寿方膈汤

(一名真汤出简易方)

专一发散。四时不正之气。及伤寒未分证

候。疮疹欲出未出。并宜服之。又疗脾寒似疟。潮热往来。壮如蒸。两耳黯。唇青。

面色黎黑。口苦舌干。四肢倦怠。饮食无味。

苦桔梗荆芥穗薄荷叶干葛甘草节栝蒌根牛蒡子(各等分)上并无炮制。

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日进三五服。

万金散解时气伤寒。和表里大效。

桔梗川芎前胡苍术枳壳蜀椒(六两)甘草(三两)上咀。每服三钱。

水一盏半。姜五片。煎八分。热服。并进三服。汗出即愈。

槟榔汤

(出经验方)

少府监韩正彦。尝暴得疾。手足不能举动。诸医皆以

为中风。针刺臂腿不知痛。孙兆以为时气。令服此汤乃愈。

槟榔(不拘多少)上为细末。用三钱。以生姜三片。干紫苏七叶。陈皮去白者十片。

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神效散

(出卫生家宝方)

治四时伤寒时气。

苍术麻黄(去节)甘草(各等分)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大碗。煎至半碗。

去滓。

温服两服。滓再煎。作一服。不拘时候。安即住。

治一切天行。

(出本草)取白药研如面。浆水一大盏。空腹顿服。服讫。即仰卧一食顷。候心头烦乱。或恶心。

腹内如车鸣。刺痛良久。当有吐利数行。勿怪。欲服药时。先令煮浆水粥。于井中悬着待冷。

若吐利过度。即吃冷粥一碗止之。不吃即困人。

主天行时气。

(出本草)用含水藤叶煮汁服之。

治时行病起。合阴阳垂死者。

(出本草)以白马屎绞汁温服之。或煮粥温服之。最良。

治天行时气。

(出本草)以千金藤煎服。

疗时疫。阴囊及茎热疮。

(出本草)用羊屎煮汁以灌之。乃煮黄柏等洗之。

治时气。

(出本草)以蚬糟煮食之良。

治时气不和。

以耳举家服之。

治春夏天气不和。

取豉蒸炒。以酒渍服之。至佳。

主时行病后食劳。

(出本草)取饭箩烧灰。服方寸匙。米饮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