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

大哉目之为体,乃先天之空窍,肇始之元明[1],经络之精华,荣卫之膏液,故有金珠玉液之称,幽户神门之号。究其源,实阴阳蕴气之始,二五[2]凝精之际[3]。神哉空窍,列分左右,妙合先天,大玄[4]既备,神物[5]渐凝,精明其聚,普照无穷。(《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

按:眼为上七窍之一,乃视觉器官。眼与整个机体紧密相联,周身经络将脏腑的精气输送至眼,气血为生成和滋养眼内组织(膏、液)的主要成分。当胚胎形成之时,眼即随之发生。出生后,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开始的同时,视觉也就产生。视觉的产生是个复杂的过程,主要是由于体内水(阴精)火(阳气)两种精华物质的结聚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大概目圆而长,外有坚壳数重,中有清脆[6],内包黑稠神膏一函,膏外则白稠神水,水以滋膏,水外则皆血,血以滋水。(《证治准绳·五轮》)

按:本条论述眼的解剖和生理,建立了“血—水—膏”模式。古人对眼解剖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正常眼及外伤眼的外部观察。因此,“血—水—膏”模式虽有一定的解剖学基础,但与眼的结构不尽相同,主要用以说明眼内支撑和营养物质的层次,突出血在眼内的重要地位。血是产生视觉的重要物质基础,眼内各层次组织受血的滋养后,共同完成产生视觉的功能。血在眼内进行功能的转换,才能适应视觉这一特殊功能的需要。“血—水—膏”模式中,血在最外层,其内为神水,血水比邻,血中的营养物质渗透到神水之中,滋养神水,使神水具备血的濡养之性,而滋养神膏,保护瞳神,即所谓“血养水,水养膏,膏护瞳神”(《证治准绳·五轮》),从而保证瞳神“烛照鉴视,空阔无穷”功能的发挥。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7],精[8]之窠[9]为眼,骨[10]之精为瞳子,筋[10]之精为黑眼,血[10]之精为络[11],其窠[12][10]之精为白眼,肌肉[10]之精为约束[13],裹撷[14]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15],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灵枢·大惑论》)

按:本条具体体现了中医学说的整体观点,将眼的视觉形成,归纳为五脏六腑之精微物质上供的结果。根据五脏与五行的配伍规律,将眼的五个部分与五脏相配,这种分配法为后世的五轮学说奠定了基础。

大抵目窍于肝,生于肾,用于心,润于肺,藏于脾。(《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

按:上条根据五脏与五行的相配规律,将眼的五个部分分属于五脏。本条则根据五脏的生理特点,论述各自对眼所起之作用。肝开窍于目,肝藏血,丰富的血供是视觉产生的基础。眼起源于先天之精,精藏于肾,眼即为肾所生。眼的视觉功能是神的活动之一,心主神明而支配之。肺主宣发,输布津液于周身,眼得津液而滋润。上、下睑为脾所主,其功能主乎启合,包藏并保护眼球。

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16][17]之所常营[18]也,神气之所生也。(《灵枢·大惑论》)

按:本条进一步阐述了眼与全身的密切关系。周身的血脉流经于目(诸脉者,皆属于目),运行在血脉中的营气和行走在血脉外的卫气,同时经过眼部,并作为寓居之处,以维持眼的正常功能。魂舍于血,随血液的流动,到达并活动于眼。精是构成眼的最基本物质,魄附于精,并精而入于眼。因此,眼的视觉功能,得到了神气的生养。

是故瞳子黑眼法[19]于阴,白眼赤脉法[20]于阳也,故阴阳合传[21]而精明也。(《灵枢·大惑论》)

按:本条运用阴阳学说来阐明眼之解剖与生理。从眼的各部色泽分析,黑睛(包括角膜、虹膜)色青、瞳子色黑属阴;白睛色白、络色赤属阳。从脏腑所属分析,黑睛、瞳子为肝肾之精气所注,二脏居于体之下部皆属阴;白睛、络为心肺之精气所注,二脏居于体之上部皆属阳。由于阴阳二气的聚结和相互作用,而产生了视觉—精明。在视觉产生的这一复杂过程中,主要由于阳气的蒸腾,但阳气的蒸腾必须以阴精为基础。眼之所以远近发用,各得其宜,正是由于阴阳合抟的结果。眼之视远功能来自阳气的发越,而视近功能则是由于阴精的凝静。阳气发越,有阴精镇守而不散;阴精凝静,有阳气布散而能视。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22],其精阳气[23]上走于目而为睛[24](《灵枢·邪气藏腑病形》)

按:十二经脉皆直接或间接与眼发生联系。足三阳经起于眼或眼周围,手三阳经止于眼或眼周围,足厥阴经、手少阴经行经于眼,其余各经由于脏腑表里相通,经脉相互会络而间接与眼相贯通。经络将脏腑的阴精、阳气输送于眼,由于阴阳相互作用,而产生视觉功能。在眼与脏腑的关系中,经络起着联系通道作用。

诸脉者,皆属[25]于目。(《素问·五藏生成论》)

按:在眼的“血—水—膏”模式中,血为基础,眼的丰富血供来自全身血脉的输送。脉,亦指经脉。五脏六腑之精气所以能上注于目,系经脉为之贯通。在藏象学说中,血脉为心所主,本条之义,非言目主脉,而是强调血脉和经脉对眼的联络作用。

故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灵枢·五癃津液别》)

按:五脏六腑之津液系五脏六腑之精气所化生,既然五脏六腑之精气上注于目,五脏六腑之津液亦渗注于目,构成眼内各种液体,如神水、神膏、泪液等,对眼球起支撑、润泽、营养和抵御外邪侵袭等作用。

目者,宗[26]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灵枢·口问》)

按:眼是众多经脉汇聚之处,五脏六腑之津液通过经脉的输送而渗注于眼,其中肝之液为泪,流出眼外,故眼为人体上部水液外泄的途径之一。

【注释】

[1]元明:产生视觉的本源。

[2]二五:代指火、水。五运主五时的顺序由木运开始,按照五行相生规律依次排列,即首运木运,二运火运,三运土运,四运金运,五运水运。在这一顺序中,二为火,五为水。

[3]际:会合之地。

[4]大玄:玄,奥妙。大玄在这里引申为生命活动。

[5]神物:产生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

[6]清脆:指风轮。

[7]精:指视觉功能。

[8]精:精气。

[9]窠:窠穴,引申为汇集。

[10]骨、筋、血、气、肌肉:分别为肾、肝、心、肺、脾的代词。

[11]络:指内、外眦部结膜血管及泪阜。

[12]其窠:《甲乙经》卷十二第四无此二字,当从。

[13]约束:开合功能,此特指上、下睑。

[14]裹撷:裹,包缠。撷(xié鞋),用衣襟兜东西。裹撷即包裹罗网之意,代指上、下睑肌肉。

[15]系:目系,即眼球联系脑的筋脉。

[16]魂:精神活动之一,随神而往来。

[17]魄:精神活动之一,产生本能的感觉和动作。

[18]营:寓居。

[19]法:按理属。

[20]赤脉:指血络。

[21]传(tuán 团):抟的通假字,聚结之意。

[22]空窍:指上七窍。

[23]精阳气:阴精、阳气。《类经》注为“阳气之精华”;亦有人认为是“清阳气”。

[24]睛:《太素》作精,合于文理。精即精明,指视觉功能。

[25]属:归聚之意。

[26]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