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膜载体的酶免疫测定(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一、斑点-ELISA

斑点-ELISA(dot-ELISA)的特点时:①以吸附蛋白质能力很强的硝酸纤维素膜为固相载体;②底物经酶反应后形成有色沉淀,使固相膜染色。在实验室中斑点-ELISA可按下法进行。在硝酸纤维膜上用铅笔划成4mm×4mm的小格,在每格中央点加抗原1~2μl,成为一个小点。干燥后将每格剪下分别放入ELISA板孔中,按ELISA方法操作,最后加入能形成不溶性有色沉淀的底物,如在膜上出现染色斑点,即为阳性反应(图15-11)。因硝酸纤维素膜吸附性能强,一般在包被后须再进行封闭。如将硝酸纤维素膜裁剪成膜条,并在同一张膜条上点有多种抗原,将整个膜条与同一份血清反应,则可同时获得对多种疾病的诊断结果。斑点-ELISA的缺点是操作麻烦,特别是洗涤的操作很不方便。

斑点-ELISA示意图

图15-11 斑点-ELISA示意图

应用斑点-ELISA的原理,通过特殊工艺已制备出各种试剂,供临床检验用。一般分三种类型:①将试剂膜粘贴在塑料条片,便于洗涤和观察。②将试剂膜封在小盒内,膜下垫吸水剂,洗涤液通过膜吸入盒内。此即斑点免疫渗滤试验(见第十九章)。③将试剂膜固定在小杠框格中放入特殊的自动分析仪中检测。应用这一系统可做各种蛋白质、激素、药物和抗生素的定量测定。

二、免疫印迹法

免疫印迹法(immunoblottingtest,IBT)亦称酶联免疫电转移印斑法(enzymelinkedimmunoelectrotransferblot,EITB),因与Southern早先建立的检测核酸的印迹方法Southernblot相类似,亦被称为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图15-12)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抗原等蛋白样品经SDS处理后带阴电荷,在聚丙烯胺凝胶中从阴极向阳泳动,分子量越小,泳动速度就越快。此阶段分离效果肉眼不可见(只有在染色后才显出电泳区带)。第二阶段为电转移。将在凝胶中已经分离的条带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选用低电压(100V)和大电流(1~2A),通电45min转移即可完成。此分阶段分离的蛋白质条带肉眼仍不可见。第三阶段为酶免疫定位。将印有蛋白质条带的硝酸纤维素膜(相当于包被了抗原的固相载体)依次与特异性抗体和酶标第二抗体作用后,加入能形成不溶性显色物的酶反应底物,使区带染色。常用的HRP底物为3,3'-二氨基联苯胺(呈棕色)和4-氯-1-萘酚(呈蓝紫色)。阳性反应的条带清晰可辨,并可根据SDA-PAGE加入的分子量标准,确定各组分的分子量。本法综合了SDS-PAGE的高分辨力和ELISA法的高特异性和敏感性,是一个有效的分析手段,不仅广泛应用于分析抗原组分及其免疫活性,并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在艾滋病病毒感染中此法作为确诊试验。抗原经电泳转移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后,将膜切成小条,配合酶标抗体及显色底物制成的试剂盒可方便地在实验室中供检测用。根据出现显色线条的位置可判断有无针对病毒的特异性抗体。

免疫印迹法原理示意图

图15-12 免疫印迹法原理示意图

三、重组免疫结合试验

重组免疫结合试验(recombinantimmunlbindingassay,RIBA)是与免疫印迹法的方法,不同之处在于特异性抗原不通过电泳分离转印,而是直接分条加在固相膜上。RIBA已用于血清抗HCV抗体的测定和分析。HCV抗原成分复杂,包括有特异性的非结构区抗原、结构区抗原、核心抗原和非特异性的G抗原。在ELISA中一般使用混合抗原包被,检测到的血清抗体是综合性的。RIBA将各种抗原成分以横线条式分别吸附在硝酸纤维素膜的膜条上,放于特制的长条凹槽反应盘中与标本(一抗)和酶标二抗温育和洗涤,最终加底物显色后,显色条带提示血清中存在有针对这一吸附抗原的特异性抗体。根据条带的粗细和显色深浅,还可粗略估计抗体效价。

RIBA十分适合于含复杂抗原成分的病原体抗体的分析,除抗HCV外,也成功地用于抗HIV抗本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