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柴芩蒿薇汤

组方:细柴胡10g 黄芩10g 青蒿15g 白薇15g 甘草4g 山栀10g。

随证加减:口苦,舌苔黄腻者,加厚朴6g 黄连3g 制半夏10g;恶寒甚而舌苔白腻者,加桂枝6g 煨草果6g;口干、舌红少苔者,加地骨皮15g 天花粉30g;病久气短乏力多汗者,加太子参15g 黄芪15g。

用法:每日1帖,煎2汁,分2次服,每隔3~4小时服1次。

功用:和解清化湿热。由于湿热之邪留恋少阳,枢机不和而寒热往来。本方从小柴胡汤化裁而来,以细柴胡、黄芩和解清热,佐以青蒿、白薇清热凉血治午后潮热,以山栀、甘草加强清热之功。

临床应用:主治寒热往来,发热朝轻暮甚,汗出热暂退,第二天寒热又作,持续不解,大小便尚可,舌苔薄腻或薄黄,脉细数。一般用于热性病后阶段,用过抗生素等治疗未能退热者。

病案举例:

例一:患者童×,女性29岁,工人。因发热8天于1972年5月24日住院。诊断为伤寒,用霉素等治疗2周,高热已下降,但每日下午低热在37.6~37.8℃,持续不退,乃请中医诊治。

每日下午有低热不恶寒,汗出不多,脘闷纳呆泛恶,舌苔白腻,脉细。余邪留恋少阳。治以柴芩蒿薇汤加减。方用细柴胡10g 黄芩10g 厚朴6g 制苍术10g 陈皮10g 制半夏10g 赤茯苓、猪苓各10g 青蒿15g 白薇15g。服药2天,低热退,舌苔腻稍化,脘闷已舒,纳尚欠佳。原方加藿香12g 白蔻仁3g。连续服药旬日,低热已消除,纳增,舌苔腻化。治以清化和胃。黄芩10g 青蒿15g 厚朴6g 陈皮10g 佛手6g 茯苓15g 生谷芽30g。调理5天出院。

例二:患者王×,男性,57岁。因7~8年来膝部及两髋关节渐强直,不能屈伸,两腿不能分开,行走不便,于1963年9月16日入院手术治疗。住院后第4天施行手术,术后发热不退,用抗生素及退热药等治疗,仍每日发热,乃请中医诊治。

每日下午有恶寒,发热在38℃左右,汗出不多,手术局部无疼痛,胸闷纳呆,大小便无特殊,舌苔薄白舌尖红,脉数。血象中白细胞7.6×109/L。辨证为湿热蕴阻少阳,枢机不和。治宜和解化湿,柴芩蒿薇汤加味。细柴胡6g 黄芩10g 厚朴5g 陈皮6g 白薇10g 青蒿12g 连翘15g 枳壳10g 广郁金9g 赤苓猪苓各9g 服药3天,寒热退,但纳欠佳,前方续进2天病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