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病毒性胃肠炎(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一、轮状病毒胃肠炎

轮状病毒胃肠炎是病毒性胃肠炎中最常见的一种。普通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婴幼儿,而成人腹泻轮状病毒则可引起青壮年胃肠炎的暴发流行。

病原学

轮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为球型,有宽壳盖、短幅和薄边的双股RNA病毒。平均直径70nm左右,病毒体中心为直径36~45nm的致密核心,含病毒核酸。外有双层多肽衣壳,呈轮缘状,围绕内层。内层衣壳子粒在边缘部呈放射状排列,形似车轮幅条,故称为轮状病毒。中央部子粒排列不规则,呈蜂窝状。电镜下轮状病毒有两种形态,即双壳颗粒与单壳颗粒。前者为一种成熟的或完整的病毒颗粒,具有外层多肽衣壳,又称L毒粒(light Virion),具有传染性;后者因在自然条件下失去其外壳,形成粗糙单壳颗粒,又称D毒粒(dense virion),无传染性。人轮状病毒的内衣壳可与小牛、小鼠、小猪、羔羊、兔及猴的轮状病毒发生交叉反应,但外壳抗原有型的特异性。人轮状病毒至少有4个血清型,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保护作用。

轮状病毒基因含有11个节段的双股线型RNA。根据RNA电泳图型,目前将人和动物状病毒分为A~D4个群。A群为普通轮状病毒(主要引起婴幼儿腹泻);B群为猪轮状病毒和成人腹泻轮状病毒(adult diarrhea rotavirus),后者为我国学者从1984年流行于我国各地的成人流行性腹泻患者分离出的一种新轮状病毒,目前将此种病毒与世界其它地区发现的副轮状病毒、类轮状病毒统称为抗原特异性轮状病毒;C群为人和猪轮状病毒;D群为鸡和鸟类轮状病毒。成人腹泻轮状病毒与普通人轮状病毒在病毒抗原性、核酸图型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有差异。

轮状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耐乙醚和弱酸,在-20℃可以长期保存,56℃ 1小时可被灭活。此病毒可在猴肾原代细胞中传代和繁殖。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患者与无症状带毒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患者急性期粪便中有大量病毒颗粒,病后可持续排毒4~8天,极少数可长达18~42天。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人传人,经粪—口或口—口传播,亦可能通过水源污染或呼吸道传播。成人轮状病毒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常呈水型暴发流行,也可通过生活接触传播。

(三)易感人群 普通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婴幼儿,以9~12月龄发病率最高,6月龄以下少见,但近来人工喂养新生儿发病也较多,成人感染后多无症状或呈轻症表现。成人腹泻轮状病毒则人群普遍易感,但主要在青壮年中造成流行。

(四)流行特征 人轮状病毒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发病率甚高,几乎每个人都感染过轮状病毒。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秋冬寒冷季节(12月~2月),但热带地区季节性不明显。轮状病毒成人腹泻可在一年四季发生,但流行和暴发在我国多发生于4~7月。

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使上皮细胞脱落,代之以缺乏消化酶的鳞形或方形上皮细胞。因此正常肠粘膜上存在的绒毛酶如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均减少,导致吸收功能障碍。由于乳糖及其它双糖不能被消化吸收而滞留在肠内,造成肠粘膜与肠腔渗透压的改变,使液体进入肠腔而造成渗透性腹泻。

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皮细胞可变为方形或不整形,但多数肠粘膜细胞尚正常。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空泡变性,内质网中有多量轮状病毒颗粒。

临床表现

(一)普通轮状病毒胃肠炎 潜伏期1~3天。病情差别较大,6~24月龄小儿症状重,而较大儿童或成年人多为轻型或亚临床感染。起病急,多先吐后泻,伴轻、中度发热。腹泻每日十到数十次不等,大便多为水样,或呈黄绿色稀便,常伴轻或中度脱水及代谢性中毒。部分病例在出现消化道症状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约1周左右。但少数患儿短期内仍有双糖尤其是乳糖吸收不良,腹泻可持续数周,个别可长达数月。

(二)成人腹泻轮状病毒胃肠炎潜伏期2~3天,起病急,多无发热或仅有低热,以腹泻、腹痛、腹胀为主要症状。腹泻每日3~10次不等,为黄水样或米汤样便,无脓血。部分病例伴恶心、呕吐等症状。病程3~6天,偶可长达10天以上。

少数患者可并发肠套叠、直肠出血,溶血尿毒综合征、脑炎及Reye综合征等。

诊断

(一)流行病学 在秋冬季发生的水样腹泻,尤其有较多病例同时发生,应考虑有本病可能;

(二)临床表现 急性水样腹泻,中毒症状较轻,病程自限;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大多正常,少数偏高,分类淋巴细胞增加;

2.大便常规及培养 大便镜检大多无特殊发现,少数可见少量白细胞,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3.特异性诊断实验 (1)取粪便作直接或免疫电镜检查,可发现轮状病毒颗粒;(2)用酶联免疫附试验或免疫酶斑试验(Immnnoenzyme dot test)检测粪便上清液中的病毒抗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从粪便中提取病毒RNA,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色,检查有无轮状病毒的RNA电泳图谱,既有诊断价值,又可区别不同型病毒感染;(4)血清学检测,感染后5天,血中可检测出特异性IgM抗体,亦有助于本病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与细胞菌、寄生虫性腹泻的鉴别不难,与其它病毒性胃肠炎的鉴别有赖于特异性诊断检查。

治疗

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暂停乳类及双糖类食物。吐泻较重时用止吐剂及镇静剂。口服或静脉补液以纠正和电解质紊乱。

预防

及早发现和隔离病人;对病人粪便应消毒处理;重视水源及食物卫生,餐具中进行消毒;婴儿室应有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应提倡母乳喂养婴儿;对6--24月龄幼儿口服含各型轮状病毒的减毒疫苗,可刺激局部产生IgA抗体,为目前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

二、诺沃克类病毒胃肠炎

病原学

诺沃克类病毒为一组属于微小病毒的病原体,诺沃克病毒为本组病毒的原型,系1972年经免疫电镜在美国俄亥俄洲诺沃克(Norwalk)城胃肠炎患者粪便中发现。其后在世界其它地区又相继发现了多种类似病毒,多按发现时的地区而命名,如夏威夷病毒,蒙哥马利病毒、马林病毒、雪山病毒等,统称为诺沃克类病毒。直径25~32nm,圆形,无包膜,似属于DNA病毒。仅人和猩猩易感,体外细胞与组织培养尚未成功。本组病毒抵抗力较强,耐乙醚、酸及热,60℃30分钟不能完全灭活。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主要是急性期病人,感染后粪便排毒时间短暂,一般不超过72小时。

(二)传播途径 以粪—口途径为主,如水源、食物被污染,可造成暴发流行。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以大龄儿童及成人发病率最高。感染后免疫力短暂。

(四)流行特征 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亦有流行的报道。全年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季春季多见。

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

诺沃克类病毒主要引起十二指肠及空肠粘膜的可逆性病变,绒毛上皮变性,绒毛增宽变短,腺窝增生,固有层单核细胞浸润,病变通常在2周内恢复。

本组病毒引起腹泻和呕吐的确切机理尚不清楚。可能由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刷状缘多种酶的活力受抑而引起消化不良及肠腔渗透压增加。但与肠粘膜腺苷环化酶水平无关。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24~48小时。起病突然,以轻重不等的呕吐或腹泻为主要表现。可单有呕吐或腹泻,亦可先吐后泻。腹泻为黄色稀水便,日数次至十数次不等,无脓血与粘液。可伴有低热、头痛、肌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病程自限,一般为2~3天,恢复后无后遗症。

诊断

(一)流行病学 主要了解接触史,发病季节,所在地区有无类似疾病流行;

(二)临床表现 病程短暂的水样腹泻及呕吐;

(三)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数正常或稍高,亦有少数白细胞计数降低。

2.粪便检查 大便镜检多无异常,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3.特异性诊断实验(1)取发病后24~48小时大便作免疫电镜检查,可见病毒颗粒;(2)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急性期粪便滤液中的病毒抗原;(3)用放射免疫法等方法测定血清特异性抗体,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显着上升者则有助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与细菌性、寄生虫性腹泻不难鉴别;与其它病毒性胃肠炎的鉴别主要根据特异性诊断实验。

治疗

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参见“轮状病毒胃肠炎”节。

预防

加强患者的管理。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防止水源污染。疫苗尚在研制之中。

三、其它病毒性胃肠炎

(一)肠腺病毒胃肠炎肠腺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属于普通腺病毒的40、41血清型,外形与普通腺病毒相同,为直径70~80nm的双链DNA病毒,主要侵犯婴幼儿,通过人与人的接触传播,也可经粪—口途径及呼吸道传播。本病无明显季节性,夏秋季略多。可呈暴发流行。临床表现为较重的腹泻,稀水样便,每日3~30次不等。常有呼吸道症状。如咽炎、鼻炎、咳嗽等,发热及呕吐较轻,可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征。病程8~12天。多数患儿病后5~7个月内对蔗糖不耐受,并可伴有吸收不良。诊断根据免疫电镜检测粪便中肠腺病毒颗粒或用免疫荧光法等检测粪便中肠腺病毒抗原。

(二)星状病毒胃肠炎星状病毒为一种直径28~30nm的球形病毒颗粒,表面有5~6个星芒状突起。在健康成人、儿童及婴幼儿粪便均可查见此种病毒。目前认为当星状病毒在肠道内大量繁殖时引起胃肠炎。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一般为散发性,但也可呈暴发流行,无症状而携带病毒的乳儿可引起托儿所哺乳班幼儿胃肠炎的暴发流行。发病以婴儿为多,临床表现类似于轮状病毒胃肠炎,但症状较轻。诊断主要根据大便接种人胚肾细胞培养后免疫电镜或免疫荧光检查结果。

(三)肠道病毒胃肠炎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型肠道病毒共71个血清型。肠道病毒胃肠炎并不多见,主要由埃可病毒2,3,6~9,11~14,18~20,22~24型及柯萨奇病毒A组4型、B组3、4型引起。冬夏季均可发生。婴幼儿易感,并可在产婴室、托儿所及家庭内引起流行。主要通过日常生活接触经口感染。临床表现为乏力、畏寒、低热、腹泻稀水便,混有少量粘液,无脓血,日排便在10次以内。呕吐较频,有时可伴有腹痛及肌肉疼痛。通常于发病后24小时左右症状好转。确定诊断应根据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查。

(四)冠状病毒胃肠炎冠状病毒为球形RNA病毒,直径120~230nm。病毒颗粒表面围有花瓣样突起。本病毒广泛存在于鸟类及哺乳类动物,在非细菌性胃肠炎患者粪便中亦发现了一种冠状病毒样颗粒。成人及小儿均可罹患本病,临床表现为慢性持续性腹泻及吸收不良。

附:肠道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致肠细胞病变人孤儿病毒(enterocytopathic human orphanvirus ECHO简称埃可病毒)及新型肠道病毒共71个血清型,本属病毒感染分布广泛,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脊髓灰质炎已有专章论述,本节介绍除脊髓灰质炎病毒外的肠道病毒外的肠道病毒感染。

病原学

肠道病毒属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本属病毒具有相同的理化生物学特性(详见脊髓灰质炎章)。根据致新生小白鼠病变特点,可将柯萨奇病毒分为A、B两群。A群可使鼠发生广泛的骨髓肌肌炎及坏死,引起弛缓性瘫痪,此群有24个血清型;B群已发现6个血清型,可引起乳鼠局灶性肌炎、心肌炎、肝炎、脑炎等。埃可病毒现有1~34型,但其中8、10、28、34型已归入其它病毒,仅对人有感染性,而对乳鼠不致病,猴肾及人肾细胞对埃可病毒敏感,可用来分离病毒。自1968年以来又发现不能以现有肠道病毒免疫血清中和的新型肠道病毒68-71型。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为病人、隐性感染及健康带毒者。

(二)传播途径 病毒由粪便及鼻咽分泌物排出,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而经口感染。

(三)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发病以小儿为多,成人多为隐性感染,但初发地区亦可见成人间的暴发流行。

(四)流行特征 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夏秋季发生流行较多,同一地区每年流行的病毒型别常有改变。

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

病毒从口咽部侵入,在局部粘膜或淋巴组织中繁殖,引起局部症状。继而病毒侵入局部淋巴结,并由此进入血循环导致病毒血症。病毒随血流播散至全身器官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粘膜、心脏、呼吸器官、肝、肌,肉等处,在这些部位进一步繁殖并引起病变。

病理变化视所侵犯的器官而异,主要病变为实质细胞退行性变和坏死,伴炎性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

肠道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情轻重差别甚大。同型病毒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症候群,而不同型的病毒又可引起相似的临床表现。

(一)呼吸道感染 埃可病毒及柯萨奇病毒的很多型均可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为常见,也可引起婴儿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肠道病毒68型可引起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二)疱疹性咽峡炎 主要由柯萨奇A群及B群病毒引起,埃可病毒引起较少。本病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但以夏秋季多见。传染性很强。潜伏期平均4天左右,表现为发热、咽痛、咽部充血、咽部有散在灰白色丘疱疹,直径1~2mm,四周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黄色溃疡,多见于扁桃体、软腭和悬雍垂。一般4~6日后自愈。

(三)出疹性疾病 又称流行性皮疹病(epidemic ixanthemata),柯萨奇病毒及埃可病毒均可引起。多见于婴儿及儿童,成人较少见。潜伏期3~6天。出疹前多有上呼吸道症状如发热、咽痛等。皮疹于发热或热退时出现,呈多形性,有斑丘疹、斑疹、猩红热样皮疹、风疹样皮疹、疱疹及荨麻疹样等。不同形态的皮疹可同时存在或分批出现。可伴有全身或颈部及枕后淋巴结肿大。

(四)手足口病 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591016型引起,尤以A16多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小儿,传染性强,可暴发流行或散发。初起低热、厌食、口痛等。口腔粘膜出现小疱疹,后破溃形成溃疡。多分布于后舌、颊及硬腭,亦可见于齿龈、扁桃体及咽部。多同时在手足皮肤出现斑丘疹,偶见于躯干、大腿及臀部。斑丘疹很快转为小疱疹,较水痘皮疹为小,2~3日内吸收,不留痂。预后良好,但可复发。有时可伴发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等。

(五)脑膜炎、脑炎及瘫痪性疾病柯萨奇病毒A群、B群和埃可病毒的许多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可引起此类疾病。

肠道病毒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与其它病毒引起者差异不大,有发热、头痛、呕吐、腹痛,肌痛等症状,常伴发皮疹,1~2天内出现脑膜刺激征。脑脊液细胞数增加达100~200,偶可高达1000以上,初以中性粒细胞占多数,后则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质略高,糖和氯化物正常。病程一般5~10天。

柯萨奇病毒A2579及B234均可引起脑炎,尤以埃可病毒4、6、9、11、30型亦可引起脑炎,埃可病毒9型多见。临床表现与乙型脑炎相似,但部分病例常伴有皮疹、心肌炎等。柯萨奇B群可在新生儿和婴儿中引起病情危重的广泛性脑炎,常伴心肌炎和肝炎。

肠道病毒引起的瘫痪临床表现与脊髓灰质炎相似,但瘫痪程度较轻,一般很快恢复,极少有后遗症。

(六)心脏疾患 主要由柯萨奇B群2~5型病毒引起,其它肠道病毒亦可引起。多见于新生儿及幼婴,年长儿童及成人也可发生,一般多先有短暂的发热、感冒症状,继而出现心脏症状。临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急性心功能衰竭 起病突然,阵咳、面色苍白、发绀及呼吸困难,迅速出现心衰。心电图可见严重的心肌损害。急性心包炎可伴随心肌炎发生或单独存在。2.猝死 常在夜间发生,多因急性心肌缺血、梗死或坏死性炎症所致。3.心律失常可出现过早搏动,心动过速或各类传导阻滞,呈一过性或迁延不愈,甚至反复发作达数年之久。4.慢性心肌病柯萨奇B群病毒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心脏病变,可导致弹力纤维增生症,慢性心肌病,狭窄性心包炎等。胎儿期感染可引起先天性心脏病如先天性钙化性全心炎等。

(七)流行性肌痛或流行性胸痛大多数由柯萨奇B群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和阵发性肌痛,可累及全身肌肉,而以胸腹部多见,尤膈肌最易受累。肌痛轻重不一,活动时疼痛加剧。病程一周左右,多能自愈。

(八)急性胃肠炎 见“病毒性胃肠炎”章。

(九)急性流行性眼结膜炎 又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为肠道病毒70型所致。本病传染性强,常发生暴发流行,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24小时左右。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眼结膜炎,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流泪、可有脓性分泌物及结膜下出血,但极少累及巩膜和虹膜,大多在1~2周内自愈。

(十)其它 肠道病毒尚可侵犯腮腺、肝脏、胰腺、睾丸等器官,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近年来认为,肠道病毒感染与肾炎、溶血-尿毒综合征,Reye综合征及糖尿病等也有一定关系。

诊断

(一)流行病学 接触史及发病季节对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二)临床表现 出现上述临床症候群而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应考虑肠道病毒感染的可能;

(三)实验室检查

1.病毒分离从病人体液(胸水、心包液、脑脊液、血液、疱疹液等)或活检及尸检组织分离出病毒有诊断价值,但单从咽拭或粪便中分离到病毒不能确诊。如从有上述临床症状群患者的咽拭子或粪便中重复分离到同一型病毒,且从周围患同样疾病者中也检出相同的病毒,且病毒分离率远高于正常人群,则有诊断的参考价值。

2.血清学检查 早期和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

鉴别诊断

各临床症候群应与相应的疾病进行鉴断,主要根据病史,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尤以后者价值更大。

治疗

无特效疗法。干扰素和其它抗病毒药物可以试用,但疗效不确切。病程早期应用大剂量人丙种球蛋白,可能有一定效果。主要的治疗措施为对症支持疗法。

预防

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接触患者的婴幼儿可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感染;也可广泛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使产生肠道干扰作用而控制其它肠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异性疫苗尚在研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