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25、鼻咽部低分化鳞癌

庄××,男,22岁

1990年10月,发现右颈部肿块,伴回缩血涕,右耳听力下降。在闸北区中心医院鼻咽活检,病理报告:鼻咽低分化鳞癌。11月21日转上海肿瘤医院诊治,体检。双颈淋巴结肿大,右上颈淋巴结约3x3cm,左上颈淋巴结1.5x1.5cm,质硬,活动差。鼻咽镜检查:鼻咽顶侧前壁肿瘤,累及后鼻孔。于11月26日进行放射治疗。自1991年5月起,长期服用中药治疗至今,患者健在,未见复发。

1991年5月18日初诊:放疗后,口干,鼻塞,视力减退,咽部不适,张口困难,放射区肿胀疼痛。苔少,舌质红,脉弦滑。结合病史辨证为气阴二虚,风邪热毒,上扰清窍,络脉受阻。拟治疗原则为益气生津,清热解毒,祛风通络。

一、基本方;经病案整理,第一阶段自初诊至1992年12月,以下列药物轮换服用;

益气生津:黄芪15g 太子参15g 石斛15g 天花粉15g;

清热解毒:忍冬藤15g 竹叶15g 石见穿30g 寒水石30g 生石膏30g;

祛风通络:苍耳子5g 辛夷3g 地龙10g 丝瓜络5g 川芎3g 牛膝3g

二、加减法:

鼻血加白茅花15g 花蕊石15g; 皮肤痒加土茯苓15g 车前子15g; 夜寐欠佳加合欢皮12g 夜交藤30g 柏子仁12g

服用上药,患者一般情况好转,颈部肿胀疼痛症状消失。定期随访复查,鼻咽部未见异常,双颈淋巴结(一)。继服上药调治。

1993年1月28日来诊,患者病情稳定,时有便后出血,大便不成形,胸部痞闷。苔薄白,脉滑数。辨证:脾气虚损,湿热滞肠。治以健脾理气,兼于清热利湿。

处方:黄芪30g 党参15g 白术10g 藿香、佩兰各5g 枳壳5g 全瓜蒌10g 橘叶10g 鳖甲15g 龟版15g 生地30g 蜂房10g 仙鹤草30g 白茅花5g 牛膝炭15g 槐花30g

1994年4月2日来诊,患者一般情况尚佳。要求继续服原方中药治之。

按:本例3年来坚持服中药治疗,鼻咽部病情稳定,放疗后遗症状消失。由于放疗后,患者气阴俱伤,失去防卫能力,而鼻咽癌之风邪热毒,上扰清窍,阻塞脉络之象,尚未清除,因而出现种种临床症状,治疗着重益气生津,生黄芪、太子参、石斛、天花粉,配以忍冬藤、石见穿、寒水石、生石膏等清热解毒,祛除毒邪,起到控制和消除肿瘤周围的炎症和感染;苍耳子、辛夷、地龙、丝瓜络等具有祛风通络的作用,减轻放射治疗后的局部反应,清鼻咽癌之余邪,调整人体的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取得巩固放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