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IgE

IgE是1966年发现的一类Ig,分子量为188kD,血清中含量极低,仅占血清总Ig的0.002%,在个体发育中合成较晚。ε链有4个CH(Cε1~Cε4),无铰链区,含有较多的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使IgE丧失生物学活性。IgE主要由鼻咽部、扁桃体、支气管、胃肠等粘膜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这些部位常是变应原入侵和I型变态反应发生的场所。IgE为亲细胞抗体,Cε2和Cε3功能区可与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膜上高亲和力FcεRⅠ结合。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与已固定在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上IgE结合,可引起Ⅰ型变态反应。寄生虫感染或过敏反应发作时,局部的外分泌液和血清中IgE水平都明显升高。

表2-4 人各类免疫球蛋白主要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比较

IgG IgA IgM IgD IgE
重链名称 γ α μ δ ε
重链功能区数目 4
(Vγ、Cγ1、Cγ2、Cγ3)
4
(Vα 、Cα1、
Cα2、Cα3)
5
(Cμ、Cμ1、Cμ2、Cμ3、Cμ4)
4
(Vδ、Cδ1、Cδ2、Cδ3)
5
(Vε、Cε1、Cε2、Cε3、Cε4)
主要存在形式 单体 单体、双体 五聚体 单体 单体
MW(Kd) 146~170 160,400 970 175 188
平均含碳水化合物(%) 4 10 12 18 12
成人血清浓度(mg/dl±SD) 1150±300 210±50 150 0.3~4 0.002
占血清总Ig% 75 10 5~10 <1 <0.001
存在于外分泌液中 +++
经典途径活化补体 ++(IgG>
IgG>IgG2)
+++
替代途径活化补体* + + + +
结合吞噬细胞 ++(IgG3>IgG1) + +(嗜酸性粒细胞)
结合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
结合SPA + ± ±
半衰期(天) 20~23(IgG3)为7~8 5.8 5.1 2.8 2.5
合成部位 脾、淋观点结浆细胞 粘膜相关
淋巴样组织
脾、淋巴结、浆细胞 扁桃体、脾浆细胞 粘膜固有层浆细胞
开始合成时间 生后3月 4~6月 胚胎后期 较晚 较晚
达成人水平时间 3~5岁 4~12岁 6月~1岁 较晚 较晚
通过胎盘 +
免疫作用 抗菌、抗病毒、抗毒素,自身抗体 粘膜局部免疫作用,抗菌、抗病毒,免疫排除功能 早期防御作用,溶菌,溶血,SmIgM,天然血型抗体,类风湿因子 SmIgM+
SmIgD+
正应答
抗寄生虫感染I型超敏反应

*聚合的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