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免疫抑制

采取免疫抑制措施可以有效地抑制植排斥的发生。

(一)免疫抑制药物

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促进了人体器官移植的发展。60年代,由于硫唑嘌呤的问世,使器官移植存活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个时期,硫唑嘌呤、皮质激素以及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的应用,使肾、肝、心移植都能在临床开展起来,并取得了部分成功。70年代末,由于新一代高效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GsA)的出现,使各种器官移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CsA不但具有更强的免疫抑制作用,而且可以相对选择性地作用于T细胞。因此,从1978年以后,CsA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器官移植。GsA与其它免疫抑制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作用效果,且可以减少GsA的用量,减少毒副作用。近年来,临床采用GsA与强的松二联疗法,和用GsA与强的松和硫唑嘌伶的三联疗法,以及CsA与强的松、硫唑嘌呤和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和四联疗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80年代初期发现的另一种真菌代谢产物FK-506,具有比CsA更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和相同的靶细胞选择性。目前,FK-506已应用于临床肾、肝、心以及心肺移植中,并发现与CaA合用效果更佳。

(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抗T细胞单克隆抗体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抗T细胞单克隆抗原可与T细胞结合,通过活化补体去除T细胞。抗CD3单抗还可以阻止T细胞识别移植抗原,防止移植排斥的发生。这二种抗体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三)输血效应

由于担心受者被HLA抗原及其他抗原致敏,发生超急排斥,所以多年来曾禁止给移植受者输血。后来发现,移植前接受输血的病人,肾移植存活时间可明显延长。80年代,进一步的临床实验研究证明了这种观察结果。此后,在许多移植中心都采取了预输血的方案。输血的这种作用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一般认为可能是:①输血可活化TS细胞;②输血可产生封闭抗体;③输血可产生抗T细胞的独特型抗体,阴断T细胞识别抗原。确切机制尚有待进一步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