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

(虞氏)生血润肤饮治燥证。皮肤坼裂,手足枯燥,搔之屑起,血出痛楚,十指甲浓,反而莫能搔痒;又或岁金太过,或秋深燥金用事,久晴不雨,皆为燥,并患燥病,服悉愈。

川当归(酒洗) 生地黄(同上) 熟地黄 黄芩(一钱) 天门冬(钱半) 麦门冬(一钱)五味子(九粒) 黄 (一钱) 栝蒌仁(五分) 桃仁泥(五分) 酒红花(一分) 升麻(二分)

上水二盏,煎一盏,食后温服。如大便结燥,加麻仁、郁李仁(各一钱)

(东垣)导滞通幽汤治大便结燥,幽门不通,上冲吸门不开,噎塞不便,气不得下。治在幽门,以辛润之。

当归 生地黄 桃仁(各一钱,另研) 红花(三分) 升麻 熟地黄(各五分) 炙甘草(三分)

上水煎,调槟榔末五分服。加大黄名当归润燥汤。

(《元戎》)桃仁四物汤治血涩秘结不通。

桃仁 当归 川芎 生地黄 白芍药 大黄(各等分)

上水煎或丸服俱可。

(《拔萃》)六味地黄丸治下焦燥热,小便短数,阴虚火旺,燥热劳瘦,并治。

(丹溪)大补阴丸治燥热。(二方并见火门。)

清气化痰生津甘露丸治咽干,燥渴,多痰而咳。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同上) 橘皮(盐水拌) 天花粉(各二两) 人参(一两)知母(盐水炒一两二钱) 枯梗(一两) 粉草(五钱)

(《 仙》)琼脂膏治血虚皮肤枯燥,消渴等证。

生地黄(鲜者二十斤洗净,细捣取真汁去渣) 鹿角胶 真酥油(各一斤) 白砂蜜(二斤,煎一、二沸,掠去面上末) 生姜(二两,捣取真汁)

先以文武火熬地黄汁数沸,以绢滤,取净汁,又煎二十沸,下鹿角胶,次下酥油及蜜,同煎良久。候 如饧,以瓷器取贮,每服二、三匙,空心温酒调下。

琼玉膏治证同前及肺热咳嗽,燥甚。(方见咳嗽门。)

天门冬膏治血虚肺燥,皮肤坼裂及肺痿咳血。

天门冬(鲜者不拘多少)

上洗净,去皮心细捣绞取汁,澄清以布滤去渣,用砂锅慢火熬成膏。每用一、二匙,空心温酒调下。

地仙膏治诸燥证。

山药(一斤为末) 杏仁(一升去皮尖) 牛乳(二升)

上以杏仁捣细,入牛乳、山药,拌匀绞汁。用新瓮瓶密封,重汤煮一日。每服一、二匙,空心温酒或汤下。

(《证治》)活血润燥生津饮

麦门冬 天门冬 生地黄 熟地黄 天花粉 当归 栝蒌仁 麻仁泥 粉草(各等分)

上咀,水煎温服。

(东垣)润肠丸治脾胃中伏火。大便秘涩,或干燥不通,全不思食,乃风燥血秘,以此润燥和血疏风,自然通矣。

麻子仁 桃仁(各一两。去皮尖,另研) 羌活 当归尾 大黄(煨) 皂角仁 秦艽(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匀,丸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白汤下。

麻仁丸

郁李仁 麻子仁(各六两) 大黄(二两,各生半炒) 山药 防风 枳壳(炒。各七钱半)槟榔 羌活 木香(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温白汤下。

(《机要》)秦艽丸治血弱筋燥,阴虚不能养荣,手足不能润动,爪甲干燥,风热甚。(方见风门。)

(子和)脾约丸治风燥秘结。(方见本门。)

(东垣)生液甘露饮(一名清凉饮子)治消中能食而瘦,口舌干燥,自汗,大便结燥,小便频数。

和血益气汤治口燥便秘,舌上赤脉,此药生津除燥,长肌。

辛润缓肌汤治肌裂,皮肤诸燥涩不润泽。(三方并见消渴门。)

活血润燥丸治风秘,血秘,常常结燥。

润肠丸治结燥。(二方并见秘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