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机

经曰∶春伤于风,夏生飧泄。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又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泻。又曰∶湿胜则濡泄。又曰∶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又曰∶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又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泻。(此少阳壮火食气,气虚而泻泄也。)

又曰∶脾病者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

东垣云∶运气土令不行,水为太过,金肃愈严,木虚明矣。木气既虚,火令不及,是所生者受病,不胜者侮之。是以土来木之分,故木之清气不得出外,郁在肋下,变为飧泄。发于夏者,以其湿令当权,故治用麻黄汤。麻黄味苦,味之薄者,阴中之阳,从水中补木而泻水,发显阳于上也。

《机要》云∶春宜缓形,形缓动则肝木乃荣。反静密,则是行秋令。金能制木,风内藏。

夏至则火盛而金去,独火木旺而脾土损矣。轻则飧泄滑泄,谷不化,重则下利脓血稠粘。《良方》云∶飧泄者,始春之时,风木盛行,脾土受风木之邪,不能运化,因成积滞。夏以伏阴在内,再感暑湿风冷之气,过食生冷,复伤脾胃,不能克化饮食,水谷完出而成飧泄也。

《机要》云∶夫脾胃同湿土之化,主腐熟水谷。胃气和平,饮食入胃,精气则输于脾土,归于肺,行于百脉,而成荣卫。若饮食一伤,起居不时,伤其脾胃,则不输化上升,精华之气反下降,是为飧泄,久则太阴传于少阴而为肠 。

脏腑泻利,其证多端,大抵从风湿热论,是知寒少热多,寒则不能久也。故曰暴泻非阴,久泻非阳。大便完谷而下,有寒有热。如热者脉疾,身多动,声响亮,暴注下迫,此阳也;寒者脉沉而细,身不动,目睛不了了,饮食不下,鼻准气息者,姜附汤主之。若身重四肢不举,木附汤主之。

《原病式》曰∶泻白为寒,青红黄赤黑为热。大抵泻利小便清利不涩为寒,赤涩者为热。又完谷不化而色不变,吐利腥秽,澄澈清冷,小便清白不涩,身凉不渴,脉迟细而微者,寒也。谷虽不化,而色变非白,烦渴,小便赤涩者,热也。凡谷消化,无问色及他证,便为热也。寒泻而谷消化者,未之有也。或火性急速,传化失常,谷虽不化而飧泄者亦有之矣。仲景云∶邪热不杀谷,然热得湿则飧泄也。

陈氏《三因》云∶泻泄一证,经中所谓洞泄、飧泄、溏泄、溢泄、濡泄。所因有内外不内外之殊。经云∶春伤于风,夏必飧泄,此外因也。又云∶湿胜则濡泄,寒甚则为泄,暑热亦为泄。至于七情感动,脏气不平,亦致溏泄,此内因也。其余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而成泻泄者,乃脾胃有伤,此不内外因也。但停滞泻泄一证,直须积滞已消,然后用以断下药,今人往往便固止之,多成滞下。治法宜先理中焦,次分水道;治中不效,然后断下。

《难经》云∶凡泻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

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小腹痛。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此五泄之要也。

肾泄者由肾虚,每于五更时溏泄一二次,而连月经年勿止者是,此多肾经湿注,饮酒之人多有之。

泻者,少腹生寒而为此证。盖阴中之至阴,脾也。脾胃虚弱,为风寒所胜,则阴气太盛,阴盛则脏寒,脏寒则糟粕不化,大便黑,状似 溏者是也。大肠有寒,证亦如之。

水泻者,脏腑虚寒,四肢厥冷,暴顿洞下者是也。有伤暑热霍乱,倾泻如水者有之。

洞泄者,手足厥冷,心腹痛,脚转筋而洞泻者是也。

其余伤食泄泻,失饥伤饱,胃不能消则胀满,所下酸臭可验,此证当疏利消导。

大抵诸泻泄证各宜以类推求,必先分利,后实脾土,益元气,无不万全。

丹溪曰∶泻有气虚,有火,有痰,有食积。戴氏云∶泻水而腹不痛者,湿也。饮食入胃不住,完谷不化者,气虚也。腹痛泻水肠鸣,痛一阵泻一阵者,火也。或泻或不泻,或多或少者,痰也。腹痛甚而泻,泻后痛减者,食积也。水谷不化而完出者,湿兼风也。(即飧泄是也。)渐下污积粘垢者,湿兼热也。(即溏泄是也。)所下澄澈清冷,小便清白,湿兼寒也。(即 泄也。)体重软弱,泻下多水,湿自甚也。(即濡泄是也。)久下不能禁固,湿胜气脱也。(即滑泄也。)泻证病机不同,有如此,岂可不察所因而能治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