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论治(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呃逆脉候

呃逆,如身强气盛,脉见滑实者,多宜清降。若声小气微,脉见微弱者,多宜温补。

附方

〔寒滞〕丁香散丁香 柿蒂(各一钱) 青皮 陈皮 炙草 良姜(各五分)

〔消痰〕二陈汤夏 陈 苓 草 姜 加丁香,名丁香二陈汤。

〔寒呃〕橘皮干姜汤橘皮 通草(各钱半) 参 桂(各一钱) 干姜 炙草(各五分)

〔火呃〕安胃饮见本卷脾胃。

〔热呃〕橘皮竹茹汤见本卷呕吐。

〔气逆〕旋复代赭汤见本卷呕吐。

〔肝火〕左金汤黄连 吴萸

〔食滞〕养胃汤藿 朴 苓 夏(各一钱半)肉果 人参 白术 陈皮(各一钱) 丁香 砂仁 蔻仁沉香(各七分) 麦芽 神曲 甘草(各一钱) 川附(三分)

〔消食〕大和中饮见本卷饮食。

〔少阳〕小柴胡汤见一卷温。

〔少阳〕柴陈煎即二陈汤加柴胡。

〔阳明〕白虎汤见一卷中风。

〔胃火〕竹叶石膏汤见一卷伤风。

〔补脾〕大补元煎见一卷中风。

〔补肾〕右归饮见二卷虚损。

〔气滞〕丁香柿蒂散丁香 柿蒂 良姜 参 夏 陈 苓 草

〔虚寒〕理中汤见一卷中风。

〔胃寒〕温胃饮见一卷中风。

〔阳虚〕归气饮熟地(三钱) 茯苓 扁豆(各三钱) 藿香(钱半) 炮姜 丁香 陈皮(各一钱)

炙草(八分)

〔阴阳〕理阴煎见二卷咳嗽。

〔阴虚〕大补阴丸见一卷火。

〔泻热〕滋肾丸见一卷火。

〔产后〕四逆汤附子 干姜 甘草

〔感寒〕羌活附子汤羌活 附子 炮姜(各一钱) 茴香(八分) 丁香(五分)

〔死血〕越鞠丸见本卷诸气。

呃脉案

潘 呃逆连声,日夜不止。医用丁香柿蒂散加白蔻、木香、刀豆荚之属,随止随发,闷绝而苏,坐不能卧。

诊其脉虚浮而疾,逆气自丹田上升,直犯清道,此肝邪犯胃也。丁、蒂、蔻、香,辛温助火,何济于事。用重以镇逆法,旋复代赭汤去人参,加石决明(醋 )、刺蒺藜(醋炒)以泻肝,半夏(青盐制)以降痰,沉香(磨汁)以下气,一啜逆气镇定,神安熟寐。梦一老妪,引小儿以手捋其左胁曰∶愈矣。醒而呃逆大减,再剂若失。问所梦何人,予曰此镇肝而心脾之神得安也。盖脾之神黄婆,心之神婴儿云。

薛 痰火呃逆,身热咳嗽,脉浮数。此肺受火灼,膈上痰结,遂失整肃下降之权。治用苦辛降逆。橘皮竹茹汤去参、草,加山栀、杏仁、前胡、贝母、栝蒌、豆豉、郁金汁,再剂悉平。

潘 冬初寒热自利,烦渴不寐,呕吐浊痰,右脉小数模糊,左关弦而微劲。是协热下利,胃虚木欲乘土,必作哕逆。治先表里清解,仿景岳柴陈煎。柴胡、黄芩、半夏曲、茯苓、陈皮、栝蒌、枳壳、姜,寒热退,烦渴解,而呃果作。此系浊痰不降,木气上升,宜降痰兼镇逆。用苏子、杏仁(俱炒研)、橘红、竹茹、茯苓、赭石、石决明(醋 研)、姜汁。一服左关脉平,再服呃逆亦定。惟右关虚,乃商镇补中宫法,所谓胃虚则呃也。用山药、扁豆、薏仁(俱炒)、炙草、半夏、陈皮、茯苓、沉香汁,呃平。但宵分少寐,上脘略闷,则痰沫随气上泛,呃仍间作。治用通摄,佐以运脾,所谓脾能为胃行其津液也。蒌仁、煨姜、薏米(生)、茯神、橘白、砂仁、半夏、莲子。气平呃止思食,前方去蒌仁,加潞参、山药、枣仁,健饭如初。

包 呃逆呕沫,食后为剧,是肝胃病。据述阴疟愈后,夏秋浴池,兼啖生冷,遂致呕呃,不时寒懔。

夫肺主皮毛,水寒外袭,感病在经,胃主通纳,生冷伤阳,气随浊逆,怯寒乃肺卫虚,非在经客邪。仲景以呕涎沫为肝病,肝病必犯阳明胃腑。先用温通泄浊,吴茱萸汤加半夏、椒目,呕逆止。再用旋复代赭汤而呃平。

桂 病后脉虚疾,左关尺尤 ,胃虚呃逆,必肝肾之气上奔,而阳明当其冲,因作呃也。化痰利气,是开其道矣。有年体虚,法当镇摄。牡蛎(醋 ,三钱)、石决明( 研,二钱)、赭石(钱半)、竹茹(二钱)、潞参、降香末(各三钱)。一服呃止。再剂去决明、赭石,加茯神、枣仁、远志、山药。服,脉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