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血气阴阳清浊

(灵枢阴阳清浊篇 全)

黄帝曰∶余闻十二经脉,以应十二经水者,其五色各异,清浊不同,人之血气若一,应之奈何?

(十二经水义,详经络类三十三。此言经脉经水各有清浊之异,而人之血气如一,其何以分别应之?)

岐伯曰∶人之血气,苟能若一,则天下为一矣,恶有乱者乎?

(人之血气若果如一,则天下皆同,当无杂乱矣,盖言其必不能同也。恶音乌。)

黄帝曰∶余问一人,非问天下之众。岐伯曰∶夫一人者,亦有乱气,天下之众,亦有乱人,其合为一耳。

(察之一人亦有乱气,况于天下乎?故推于一人,即可以知天下,然则人己血气本不一,而不一之理则一也。)

黄帝曰∶愿闻人气之清浊。岐伯曰∶受谷者浊,受气者清。

(人身之气有二∶曰清气,曰浊气。浊气者,谷气也,故曰受谷者浊;清气者,天气也,故曰受气者清。二者总称真气。刺节真邪篇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五味篇曰∶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是指入者为天气,出者为谷气。)

清者注阴,浊者注阳。

(喉主天气,故天之清气,自喉而注阴,阴者五脏也。咽主地气,故谷之浊气,自咽而注阳,阳者六腑也。)

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

(浊之清者,自内而出,故上行。清之浊者,自外而入,故下行。一上一下,气必交并,二者相合而一有不正,则乱气出乎其中矣。)

黄帝曰∶夫阴清而阳浊,浊者有清,清者有浊,清浊别之奈何?岐伯曰∶气之大别,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走于胃。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

(大别,言大概之分别也。上文以天气谷气厘清浊,而此言清中之浊,浊中之清,其所行复有不同也。清者上升故注于肺,浊者下降故走于胃。然而浊中有清,故胃之清气上出于口,以通呼吸津液;清中有浊,故肺之浊气下注于经,以为血脉营卫。而其积气之所,乃在气海间也。上气海在膻中,下气海在丹田。)

黄帝曰∶诸阳皆浊,何阳浊甚乎?岐伯曰∶手太阳独受阳之浊,手太阴独受阴之清。

(手太阳,小肠也,小肠居胃之下,承受胃中水谷,清浊未分,秽污所出,虽诸阳皆浊,而此其浊之浊者也,故曰独受阳之浊。手太阴,肺也,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为清气之所注,虽诸阴皆清,而此其清之清者也,故曰独受阴之清。)

其清者上走空窍,其浊者下行诸经。

(此即上文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肺之浊气下注于经之义。空,孔同。)

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

(足太阴,脾也。胃司受纳水谷,而脾受其气以为运化,所以独受其浊,而为清中之浊也。)

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故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清浊相干者,以数调之也。

(此又以针下之气,言清浊阴阳也。清者气滑,针利于速;浊者气涩,针利于迟。阴者在里,故宜深而留之;阳者在表,故宜浅而疾之。其或清中有浊,浊中有清,乃为清浊相干,当察其孰微孰甚,而酌其数以调之也。)